3.1 我们居住的地球

合集下载

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

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

3.1 我们居住的地球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知道一些证实地球是圆形的现象和方法。

2、了解并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从我国的载人航天成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发现一些地球的污染,意识到珍爱地球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分析对于地球的形状学生都已经知道,关键是如何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更科学更生动的来了解地球的形状。

通过课件让学生更形象的接受。

利用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成功的例子生动的教育学生的爱国激情以及对未来地球和宇宙发展的展望。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包括资料的查找。

教、学预设调控对策【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地球上的生物,也了解了一些组成我们生物世界的微观世界。

当我们抬头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茫茫的宇宙,那时候,你的脑海中会想些什么呢?你对宇宙和地球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讨论回答:1、宇宙有多大,中心在哪里?2、有没有外星人,星星离地球远吗?3、……一、地球的形状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1)古代中国人——浑天说,盖天说,天圆地方(2)古代印度人——地球是个大圆盾,由大象(一个民族的象征)驮着在龟背上。

(3)古代巴比伦人——……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中国人也拍到了第一张从太空看到的地球。

但如果你古代人,他们没有走出过地球,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你可以通过那些现象去判断地球的形状呢?全班分两大组讨论,竞争看谁讲的例子更多,更有说服力,同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太阳和月亮的东升西落;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驶来的帆船,船帆先出现。

模拟篮球实验:老师演示,全班一起观察,讨论:P83:在篮球表面移动的铅笔,慢慢的从下到上开始消失,而木板上的铅笔则不会消失,这个和帆船消失远去的原理一样,证明地球是圆的。

2、看地球外貌,让学生自己分析了解地球。

可以每一排派一个代表,描述地球的外貌特征——形状,颜色,陆地,海洋和大气(通过各种从太空拍摄的图片进行讨论)3、现在认识的地球的形状:经过精密的计算,我们发现,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一个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实验】:弄一个木杆,然后在上面装上两个象纸风车一样的纸片,然后旋转,发现上下两端变扁。

我们居住的地球课件ppt

我们居住的地球课件ppt

验证土壤中有空气、水分、沙和黏土
填写记录单 不同的方法得出相同的结论
小结
探究土壤中的成分(2)
可能有其他成分
土壤中有什么成分在加热后散发出特殊气味?
演示实验
观察实验记录
阅读资料
加热土壤与水混合后的上层液体,可能有 什么现象?
可能是盐。
观察
加热后水蒸发,有自然科学 五年级 第一学期 第六单元
第岩2课石和土壤土的壤成分
土壤中的薄荷枝叶更茂密、 叶片更大,生长更好
观察薄荷在土壤中和水中的对比图,有什么发现? 为什么在土壤中的薄荷比水中的生长更好?
可能有空气、水分、沙、 黏土……
观察土壤,推测土壤里有什么成分?
探究土壤中的成分
验证土壤中有空气、水分、沙和黏土
实验证明:土壤中有盐
小结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土壤中的薄荷生长的更好了吗? 土壤中有腐殖质、无机盐,能帮助植物生长。
下一次课 保护土壤 再见

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bandfox)

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bandfox)

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bandfox)我们居住的地球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小星球。

宇宙中可能还有像地球这样适合高级生物生存的星球。

千差万别的宇宙环境,也可能会有人类不同的外星智慧生命。

(展示星空图)看了这些美丽的星空图你有何感想?我们已经学习了地球上的生物,也了解了一些组成我们生物世界的微观世界。

当我们抬头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茫茫的宇宙,那时候,你的脑海中会想些什么呢?你对宇宙和地球有什么疑问吗?1、宇宙有多大,中心在哪里?2、有没有外星人,星星离地球远吗?3、……关于宇宙的问题有哪些?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三章《地球与宇宙》,在对天体进行观察时,我们发现宇宙具有明显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下面我们从最近的地球开始。

引出课题:我们居住的地球。

情景一:在前面第二章中我们学到从发现“细胞”到“细胞学说”的提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代人或同代人的共同发现和探索,那么对我们所居住的地球的认识,也是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或许从我们人类诞生开始,就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探索,也许这些探索毫无科学根据,但是这些探索留给我们一些美丽的传说。

就我们中国而言,先人给我们留下了两个学说:盖天说和浑天说,那么下面看一下资料里是怎么说的。

盖天说,在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存在这一种“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

浑天说,《张衡浑仪注》中说:“浑天如鸡子。

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

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古代印度人认为护持神毗瑟拿,化身为大海龟,海龟的硬壳背上站着三只大象,大象驮着半圆形的大地,大象动一动便会引起地震。

海龟又站在作为水的象征的眼镜蛇的身上。

半圆形的大地中央是须弥山,太阳和月亮绕山运行,当太阳绕到山后的时候,就是漆黑的夜晚。

古巴比伦人认为大地是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大陆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天空中分布着许多的星辰,大海的尽头有通管运行太阳,太阳每天从管的东边出来升上天空,下午从管的西边沒入管中,晚上则绕过北侧到东边,准备第二天的运作。

我们居住的地球

我们居住的地球

我们居住的地球地球是我们当前所处的唯一已知宜居行星。

这个蓝色的行星以它生命的存在而出名,但它也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系统,由气候、地貌、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活动等多个因素构成。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地球的一些主要特征和挑战,以及我们对这个星球的影响。

地球的特征气候地球的气候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大气层、海洋、土地和生物等。

毕竟,地球是一个系统:任何因素改变都可能引起其他因素的反应。

然而,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工业化和消费主义。

在全球变暖的同时,我们也经历了更多极端天气,如干旱、洪水和飓风。

地貌地表特征是地球上的其它重要特点之一。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具有海洋、陆地、山脉和平原等形态的行星。

山脉和火山的形成一般是因地球板块运动形成的;海洋则是因为我们行星表面的水分布以及地球的自转。

许多地貌变化是由缓慢作用的天然力量形成的,这些天然力量包括风化、水力学、风积作用和岩浆作用等。

生物多样性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总和。

地球上的生物各具特色,包括对环境的不同适应能力和适应机制。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食物的供应非常重要。

然而,我们的行为不断影响着生物多样性。

例如,森林砍伐和种植大规模单一物种的农业都在削减生物多样性。

人类活动地球上最活跃的生物是人类。

我们建造城市、开采矿物、燃烧化石燃料、放牧和伐林等等,这些活动对气候、地表特征和生物多样性都有深远影响。

一些人类活动如大气污染和捕捞已经导致了许多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死亡或灭绝。

地球的挑战地球面临许多挑战,这些挑战包含了上面我们提到的特征所面临的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物种灭绝、环境污染和天然资源的过度使用等等。

尽管地球的贡献巨大,但人类活动正在威胁地球的生态平衡。

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地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我们的工业活动和消费带来了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极端气候事件变得更加频繁。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知识要点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知识要点

第三章:探索宇宙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1、 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现象是:远处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月食时,月球的缺损面是圆弧形。

2、 通过观察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我们知道:黄色的区域是陆地,白色的区域是白云,蓝色的区域是海洋。

3、 通过现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短21千米左右,为6357千米,仅差0.33%,因此赤道看上去是很圆的。

它的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第二节:地球与地球仪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所有的经线垂直的线叫赤道。

地图1、 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表现在纸上的图形。

2、 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基本“语言”)为: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3、 比例尺:表示的是实际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即比例=4、 地图方向的表示法有三种: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

5、 图例:地图上用不同的图示符号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

第三节:太阳和月球一、太阳实际距离图上距离1、太阳的有关数据:直径:140万千米(地球赤道直径:12742千米)约为地球直径的109倍表面温度:6000,中心温度达1500万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2、太阳表面的结构:从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太阳黑子(光球层)3、太阳的活动:太阳表面的各种变化-------------------------- 耀斑(色球层)日珥(色球层)4、太阳黑子:太阳表面的许多黑色的斑点,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它的大小和多少往往作为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的活动具有周期性,其周期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太阳活动谷年。

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1998年开始为第23周。

5、耀斑: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耀斑,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巨大能量。

我们居住的地球

我们居住的地球

•水 圈
•水圈
自然界水的循環
「地上之水天上來,天上之水地上來。」,水在天地之 間來來去去,這就是水文循環的概念。
• 大 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或型態存在自然界中,在大氣圈中水為 氣態或冰晶,降雨或下雪後,水便進入岩石圈或生物圈。 降雨後,在地表匯集形成河流或湖泊,若透過(蒸發)作用 則又回到大氣圈。部分雨水滲入地下岩層,形成( 地下水)。地 下水也有機會再流出地面,形成泉水。
我們居住的地球
• 地表內
地球的內部構造可分為三層 稱為同心殼層。
由外制內分別是— 地殼Crust--地函Mantle--地核Core 蛋殼(最薄)—蛋白—蛋黃
•地表外
地球為一個球狀物體。 地球表層為一固體的岩石圈; 部分岩石圈外層有水層所包圍稱為水圈; 在水圈的外層有氣體所籠罩稱為大氣圈。
地表上的這三者常有交互作用,因為水和 空氣、空氣和岩石、岩石和水常常混雜在一 起,如大氣常含水份與固體的岩石微粒,水 圈則有岩石粒子成為沈積物,岩石圈受空氣 與水的作用而發生變化。
大氣的成分及其作用
大氣的結構
1.因為地心吸力,空氣大多積聚於 地面附近。距離地面越遠,空氣便 會越少、越疏落、氣壓越低。簡單 來說,大氣圈的厚度約為一千公里。 2.由於不同因素,空氣的溫度 並非不斷下降,而是呈現交替 下降和上升,形成四個不同的 溫度層次,亦即大氣結構。
小問題與大觀念??
1.什麼是臭氧層?
在高山或高緯度地區下雪,則會造成冰層或冰河,這些也有 可能溶解形成地表逕流,或蒸發重回(大氣圈)。
生物圈的各種生物存活往往也需要水,其體內也會儲存水分, 人體也不例外。生物體內的水,也會透過蒸發或新陳代謝等方式 岩石圈 進入大氣圈,或死亡掩埋進入( )。 以上各種形式或型態存在的水,我們就總稱為(水圈 )。

大班科学《我们居住的地球》

大班科学《我们居住的地球》
3、找一种在地球上测量月球大小的方法,写出基本思路。
4、神舟七号飞船以每秒7.8千米在距地面340千米的太空 飞行,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试推测地球的半径。
3、现代人了解的地球形状
地球是球体 地球是两极稍扁、 赤道略凸的椭球 地球是不规则的椭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
帮古人想个测量地球大小的办法
古希腊
7.2º
7.2º
现代测量的结果 平均半径:6371千米 极半径:6357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
在地球仪上指出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的含义
地球像椭球体!
地球像正球体!
我们居住的地球

科学的探索都要经历
观察 假设 实验 验证
例:
高悬在天空中的月亮是什么形状?
一、地球是什么形状?
1、古人看到的现象与推测
1、古人看到的现象与推测 地正天圆
验证?
2、后人看到的现象与推测
2、后人看到的现象与推测 地球是球形? 实验 验证
• 试一试,你观察到过什么现象? • 你有什么猜想? • 你认为可以做什么实验或怎样去验证?
地球形状更像梨!
少10米
少30米
你更赞成哪个说法?理由呢?
神舟七号飞船在地面以上340千米的高度飞行,飞船绕地球 一周要发送多少千米? 如果飞行一周要花90分钟,它的速度是多少?
课后作业——每人至少完成其中一题
1、搜集资料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环球航行的故事,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辛历程。
2、通过观察和思考,列举出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七上3章第1节我们居住的地球教案

七上3章第1节我们居住的地球教案

七上3章第1节我们居住的地球教案第一篇:七上3章第1节我们居住的地球教案七上3章第1节我们居住的地球教案陈玉菊-20080512759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了解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3、知道一些能够证实地球是球体的现象与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从所给的材料中提取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通过互相合作完成模拟实验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人类探究科学的艰难历程;2、通过本节课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物质观、科学观。

四、STS间的关系:1、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发现一些地球的污染,意识到珍爱地球的重要性;2、科学引领人类逐渐发展;3、从我国的载人航天成功,了解STS间的相互发展促进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地球的形状、大小;难点:证明地球形状的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篮球、铅笔(学生自备)、木板【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创设:同学们,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地球上的生物,也了解了一些组成我们生物世界的微观世界。

试想当我们抬头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茫茫的宇宙,这时候,你的脑海中会想些什么呢?对宇宙和地球是否充满好奇?你有什么疑问吗?让步学生讨论:1、宇宙有多大?中心在哪里?2、有没有外星人?知道什么是外星人吗?你认为它是从哪里来的?3、知道星星离地球有多远(最近距离)?(答案:比邻星,约为4.24光年。

光年长度单位,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有时间和速度计算出。

)这些都是与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有关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居住的地球”。

提问:同学们,我们在地球上生活了十几年,同学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同学们会回答到“地球的形状为球体。

”)同学们怎么知道的?其实在我们以前就有很多科学家、天文学家等等都在研究地球。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一、地球的形状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1)、古代中国人:浑天说,盖天说,天圆地方(2)、古代印度人:地球是一个大圆盾,有大象(一个民族的象征)驮着在龟背上。

中班科学教案我们居住的地球

中班科学教案我们居住的地球

中班科学教案我们居住的地球中班科学教案:我们居住的地球一、教学目标1. 认识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家园。

2. 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3. 掌握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大气和生物资源。

二、教学准备地球模型、图片、海洋、陆地、大气、植物和动物的图片、教具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讨论):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居住的地方是哪里呢?”学生回答:“家、幼儿园、城市。

”老师继续追问:“除了这些地方,还有一个大家共同居住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个地方吗?”学生思考片刻,有答案的举手回答:“地球!”老师点赞并解释:“对,地球就是我们共同居住的地方,它是我们的家园。

”2. 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位置:老师出示地球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地球是圆的,有点像一个篮球。

并与其他球形物体进行比较。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地球比篮球要大得多。

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地球在太阳附近。

”老师解释:“是的,地球位于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离太阳约1.5亿公里。

”3. 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大气和生物资源老师呈现一系列的图片,包括陆地、海洋、大气、植物和动物资源。

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然后提问:“同学们,这些是什么资源呢?”学生逐个回答:“陆地、海洋、大气、植物和动物资源。

”老师继续问:“这些资源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思考后回答:“陆地可以建房子、种庄稼,海洋可以捕鱼、游泳,大气可以呼吸,植物可以提供食物,动物可以陪伴我们。

”老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解释:“非常好,这些资源都是地球赋予我们的,让我们能够在地球上生活得更好。

”4. 地球是大家共同的家园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居住在地球上,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呢?”学生思考片刻,有答案的同学举手回答:“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物、爱护动物。

”老师赞许回答,并继续解释:“对,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物和动物,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3.1 我们居住的地球

3.1 我们居住的地球

1.3.1 我们居住的地球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初步掌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一些现象和方法。

2、了解并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从而加深对地球面貌的认识,激发对探索地球与宇宙奥秘的兴趣,为建立正确的物质观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三、授课思路学生在课前查找资料,以探究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并证据地球是个球体。

四、教学准备地球仪、卫星地球照片、月食的照片学生围绕两个问题找资料(1)人类历史上,祖先们对地球的形状存在那些认识?(2)人们是如何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引入】:视频播放杨利伟在太空中拍摄的DV片断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

按照预定计划,飞行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6日清晨成功返回。

神舟五号上天,标志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成为苏、美两大国后的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

这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强大的标志、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标志。

全中国人都为这次“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而骄傲。

杨利伟成为了英雄,要想像他那样,就从学好科学开始吧!那么接下来的一章我们就要来探究宇宙的奥秘,而今天我们从自己最熟悉的天天生活在这上面的地球开始说起一、地球的形状1.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我们作为航天时代的现代人来说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先来看一段在太空中拍到的地球视频。

看的时候注意观察地球的外貌特征——陆地、海洋、大气、颜色和形状(播放视频片段)总结:从太空俯视图来看,整个地球是个蓝白色的球体,蓝色部分是海洋,占整个地球的71%,白色是大气,黄色是陆地过渡:因为现代人已经能从太空真正看到了地球,那么古人没有那么先进的交通工具,没有走出过地球,在他们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呢?他们又是如何逐渐地认识到地球是个球体的呢??2. 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各种推测(学生讨论)(1)“天圆地方说”,古代人受活动范围的限制,凭直觉认为大地是平的,天空是一口倒扣的锅。

大班科学《我们居住的地球》教案

大班科学《我们居住的地球》教案

大班科学《我们居住的地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基础,了解地球的基本构成和地球的生态环境。

2.引导学生形成保护地球,从小做起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内容
1.地球的构成和特点。

2.地球的各种生态环境。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基础,了解地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2.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各种生态环境,并引导学生从小做起保护地球。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
1.师生互动,引出今天的教学主题“我们居住的地球”。

2.让学生回答问题:地球是什么?地球的形状是什么?它是我们生活的依赖吗?
2.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构成和特点
1.通过ppt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构成和特点。

2.让学生观看视频或动画,进一步了解地球。

3.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各种生态环境
1.通过无屏课直播或幻灯片,讲解地球的各种生态环境,比如山地环境、海洋环境、城市环境等。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保护地球和各种环境做出小小的贡献。

4. 活动环节
在教学结束时,进行一个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深化对地球的印象,并进一步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

五、教学反思
1.教材的讲解方式要严谨,不要过于繁琐和抽象。

2.教学上需要关注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增加互动环节,加深对地球知识的理解,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4.教学实践需要不断探索,在“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的教学理念下,提高
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动力。

7S.3.1我们居住的地球.1

7S.3.1我们居住的地球.1

大地是一个 圆盾,由三 头大象驮着, 站在乌龟背 上。
古代巴比伦人的地球观:
大地是个 龟背般隆起的 空心山,大陆 四面环绕着海 水,有一个浑 圆的巨大天罩 盖在上面。
小结:古代人对地球的认识
• 古代中国人 • 古代印度人
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 大地是一个圆盾
• 古代巴比伦人 大地是个龟背式的空心山
海面上从远方驶来的帆船 海面上远去的帆船
-------------------------------------------------------------
两百年后,大学者亚里士多 德从逻辑上论证了大地“地球说”, 他注意到月食时大地投射到月亮上 的影子是圆弧的,由此推测大地是 球体。
古希腊著名科学家
地球形状的本来面目,我是站在先 辈们的肩膀上来到太空的,我要感 谢你们,感谢你们细心的观察,大 胆的想象,勇敢的实践,我要代表 全人类对探索地球形状奥妙的所有 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从飞船上看地球
从外太空看地球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可以通过哪些现象来说明地球是圆的?
1.“天涯海角”走不到尽头
2.船只远去船身先消失,船只驶来,桅杆先出现
第三章 地 球与宇宙
感受地球之二
3000多年前,中国 人提出“天圆地方”
盖 天 说
后来,我国又盛行 了另一种盖天说。 《晋书· 天文志》中 说:“天如斗笠, 地似覆盘。”意思 是,天象一个盖在 地上的斗笠,地是 一个倒盖着的盘子。
“天如鸡子,地如鸡中 黄”
-----浑天说
东汉 张衡
古代印度人的地球观:
最早地球说的提出: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最 早提出西方“地球说”猜测。 毕达哥拉斯坐在海边高山上观海思 考: “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船来的时候桅杆最先出现,这是什么原 因呢?” 毕达哥拉斯认为:地球很可能 是球形天体。由此,毕达哥拉斯成为 “认为大地为曲面”的第一人。

3.1我们居住的地球

3.1我们居住的地球
[材料 材料] 材料 篮球、 直尺、 篮球、 直尺、 铅笔 [步骤 步骤] 步骤 把篮球和直尺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 把篮球和直尺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 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在球面、直尺上移动。 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在球面、直尺上移动。 [观察 观察] 观察 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的位置的变化。 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的位置的变化。
平均半径6371km
12:03:10
赤道半径6378km 极半径 6357km
12:03:10
古代中国人眼中的“地球” 古代中国人眼中的“地球”
天圆地方: 天圆地方:
“天圆如张盖, 天圆如张盖, 天圆如张盖 地方如棋盘” 地方如棋盘”
新盖天说: 新盖天说
“天如斗笠 天如斗笠, 天如斗笠 地如覆盘” 地如覆盘”
12:03:10
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
• 古代印度人认 为,世界是四 只大象顶着, 而这四只象又 站在一只大龟 的背上。
结论: 结论:
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总是比桅杆先消失
月食地影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
前384—前322年,古希腊 前 年 哲学家、 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
(拍摄于 拍摄于2011.06.16 ) 拍摄于
12:03:10
麦哲伦环球航行
麦哲伦 (Fernando de Magallanes )
12:03:10
古代巴比伦人
大地是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 大陆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 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12:03:10
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一些现象和方法
1、“天涯海角”为什么总是走不到边? 、 天涯海角”为什么总是走不到边? 2、登高而望远; 、登高而望远; 3、月食; 、月食; 4、麦哲伦环球航行 、 5、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驶来帆船的船帆比船身先出现; 驶来帆船的船帆比船身先出现;

我们居住的地球-2022年学习资料

我们居住的地球-2022年学习资料
降水-吉-大氦中-水蒸氦-蒸散-蒸発-浸潤-制体内-肿留水-土壤水-地下水匠-勇出-河川-盥-罪-漏 -自然界水的循環
「地上之水天上來’天上之水地上來。」’水在天地之-間來來去去,這就是水文循環的概念。-水汽输送-蒸发-降水 植物苏腾-降】-A4湖运-根吸收,-地下径流-洋
小問題與大觀念??-1.什麼是臭氧層?-2.何調溫室效應?-3.什麼是酸雨?-4.舉手之勞做環保
·大氣圈我们居住的地球
水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或型態存在自然界中,在大氣圈中水為-氣態或冰晶,降雨或下雪後,水便進入岩石圈或生物圈-。 降雨後,在地表匯集形成河流或湖泊,若透過(蒸發)作用-回到大氣圈。部分雨水滲入地下岩層,形成(地下水)。地 水也有機會再流出地面,形成泉水。-在高山或高緯度地區下雪,則會造成冰層或冰河,這些也有-可能溶解形成地表逕 ,或蒸發重回(大氣圈)。-生物圈的各種生物存活往往也需要水·其體內也會儲存水分,-人體也不例外。生物體內的 ,也會透過蒸發或新陳代謝等方式-進入大氣圈,或死亡掩埋進入(岩每圈-以上各種形式或型態存在的水,我們就總稱 (水圈)
北-如何區分地球構造?-海洪啦-餐-其氏不递黄面-古氏不速面-岩石圈→水圈一→大氣圈-内地核-地函-外地核 大隆-地殼-魔黑是新-地核→地函→地殼-简骤藏增-潔晚婆-350-100-酱雾-地表
岩石圈-地球的表層為堅固而薄的岩石圈,内部則是-熱烘烘的熔岩-岩石圈由板塊組成,板瑰不斷移動,塑造大-地, 且引起火山爆發或地震等自然災害-另一方面,通過剝触作用,地面的主要物質-即岩石和土壤,會逐漸被搬移到河流、 泊-或海岸。-内管力和外管力的相互作用,形成複雜的地-表形狀
球-我們居住的地球我们居住的地球
地殿-地表内-1-地球的内部構造可分為三層-稱為同心殼層-内核-由外制内分别是-地殼Crust--地函Ma tle-地核Core-蛋殼(最薄)一蛋白—蛋黄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们居住的地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们居住的地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们居住的地球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知道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地球的欲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地球的气候等。

2. 地球上的生物:动植物的生长、人类的生活等。

3. 地球的保护:环保意识、资源节约、环境美化等。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解地球的故事,引发幼儿对地球的兴趣。

2. 图片展示:展示地球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地球的形状和特点。

3. 游戏互动:设计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4. 实地考察: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地球上的海洋、陆地和生物。

5. 手工制作:让幼儿制作有关地球的手工作品,加深对地球的了解。

四、教学准备:1. 地球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有关地球的图书和故事。

3. 地球模型或地球仪。

4. 手工制作材料。

五、教学步骤:1. 故事导入:讲述地球的故事,引发幼儿对地球的兴趣。

2. 图片展示:展示地球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地球的形状和特点。

3. 游戏互动:设计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4. 实地考察: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地球上的海洋、陆地和生物。

5. 手工制作:让幼儿制作有关地球的手工作品,加深对地球的了解。

6. 总结环节: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地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地球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幼儿在手工制作、游戏互动等环节的表现,考察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课后访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对地球知识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感受。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地球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地球的美丽和重要性。

2. 开展地球日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地球日的来历和意义,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 邀请专家进行地球知识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科学知识。

我们居住的地球 七年级科学课件

我们居住的地球   七年级科学课件
2020/3/21
总结:
地球的形 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 地球大小
1.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 识 2.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 法
3.现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 识
1.赤道半径
2.赤道周长
中关国于古地代球人的认形状为人: 们有不同的观点
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古代印度人认为: 大地是一个圆盾,由 三头大象驮着,站在 乌龟背上。
2020/3/21
后来的许多现象,使人们逐渐对有 些认识产生了怀疑。
1、“天涯海角”为什么总是走不到边? 2、为什么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 消失?
为了解释上述问题我们观察:
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其他现象和 方法:
1、人往北走时,北边的星星越高,而南边 的星星越来越低; 2、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部分是 圆弧形的; 3、站的越高、看得越远; 4、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实践证明了 地球是圆的。
2020/3/21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观察: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 仅差0.33%。因此,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 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把篮铅球笔和在木板篮置球于和同木一板水平上视的线移上动。把铅笔
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 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头位置A的变B化。
CD
讨论:
1. 在篮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移动的铅笔, 其长度和铅笔头位置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 2.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 桅杆先消失?
地球 上多样的自然环境,造就
了丰富第多三样章的生物地世球界与。地宇球宙是浩瀚
宇宙中的一个小星球。宇宙中可能还 有像地球这样适合高级生物生存的星 球。千差万别的宇宙环境,也可能会 有人类不同的外星智慧生命。无限的 宇宙蕴藏着无数的奥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地球的大小
•赤道半径a:6378千米 •两极半径b:6357千米 •赤道周长l:约40000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s:约5.1×10 千米
8
练习:
1、列举能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和方法。 2、一个人日行50千米,绕地球赤道一圈要 走 800 天。
3、阅读有关地球形状的说法,回答问题:
A 地球是个球体
(全班分两大组讨论,竞争看 谁讲的例子更多,更有说服力)
太阳东升西落
船只离岸而去
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 驶来的帆船,船帆先出现。
2、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
在篮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的移动的铅 笔,其长度和铅笔头位置的变化有什么 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铅笔在篮球上移动其长度随铅笔位置移 动 会 (会、不会)明显发生变化;
如果外星人来到地球,在进入 大气层前,会看到什么呢?
从飞船上看地球风暴的形成
亚马逊的烟雾
沙漠化留下的一片黄色土地---伊朗沙漠
伊拉克油田上空的黑烟
大洪水冲过留下的黑色痕迹
这就是我们的绿色地球吗?
爱 护 我 们 的 家 园
地 球
爱护地球,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
小结
•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2、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 3、现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中 国 航 天 第 一 人 杨 利 伟
——
“ 神 舟 ” 五 号 升 空
麦哲伦
• 哥伦布与通往中国之路

接着是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哥伦布发现新 大陆。大约在1462年,一篇带有托勒密地球图 的地理论文发表了,就像是一颗巨型炸弹,立刻 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困惑和不安。因为这一由希 腊人所提出的理论认为,地球是圆的,就像一个 球体。这不仅为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开辟了一个新 纪元,而且也是哥伦布首航大西洋的理论基础和 原动力。 作为一名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于1485年 诞生在西班牙,经过一段相当的努力和奔波之后, 终于得到了西班牙国王的支持。1492年8月30日, 哥伦布
然而,当时的哥伦布并不知道这一点。他这次航行的目 的与其说是为了证明地球是圆的,倒不如说是为了寻找 一条通往中国和东方之路。东方的财富比起地球是否是 圆的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当哥伦布雄赳赳气昂昂 地扬帆西行时,他满以为可以长驱直入,一口气就可以 到达印度。谁知,横亘在前面的这块土地不仅挡住了人 们的去路,而且上面除了难以对付的印第安人之外,似 乎并没有什么金银财宝可以掠取。 实际上,在此之前,葡萄牙已经建立了绕过非洲而 到达东方的航线,但是这是一条漫长、炎热而艰难的航 线。因此,哥伦布的成功立刻激起了新的热望,即往北 去寻找一条新的更短的通往中国之路,谁先找到了这条 路,谁就会拥有中国的巨大财富!
不会
铅笔在木板上移动其长度随铅笔位置移

变化;
(会、不会)明显发生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 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3、现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从外空看地球
从飞船上看地球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蓝色部分是 海洋 、黄色部分是 陆地 、 白色部分是漂浮于天空的 白云)
地球快速旋转:“坐地日行八万里”
第三章 地球与宇宙
1、宇宙有多大,中心在哪里? 2、有没有外星人,星星离地球远吗?
第1节 我们居住的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1)古代中国人认为: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棋盘)”的盖天说 我国东汉时的天文学家张衡, 曾有“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 的说法,他把宇宙比作鸡蛋, 地就像鸡蛋中的蛋黄。这种学 说叫浑天说
(2)古代印度人的地球观
大地是一个圆盾, 由三头大象驮着, 站在乌龟背上。
大象动一动,便引 起地震。
(3)古代巴比伦人认为:
大地是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大陆四面环绕 着海水,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4)古代埃及人认为: 天像一块穹窿形的天花板,地像一个方盒。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 中国人也拍到了第一张从太空看到的地 球。但如果你是古代人,他们没有走出 过地球,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你可以 通过那些史意义的伟大业 绩。1492年10月12日清晨,他到达了巴哈马群 岛中的一个岛屿,这就是所谓的发现了新大陆。 其实,早在上万年之前,印第安人就已经进 入了新大陆。而早在几百年之前,斯堪的纳维亚 海盗和爱尔兰僧侣也已经登上了这块新大陆。但 这些活动都没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般荣耀和轰 动。这是因为,唯有哥伦布的发现是在某种理论 的指导下完成的,而且通过他及其以后的航行证 明了这种理论是完全正确的,从而将人类对于自 己所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的认识大大地往前推进 了一步。
B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试按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排序。
C — B — A
课外阅读---航海家的故事
• 1、哥伦布 • 2、麦哲伦 (Magellan, Ferdinand):
人类了解地球的历程 大航海时代的哥伦布和麦哲 伦,以及我国明朝的郑和下西 洋,都对地球的认识做了很大 的贡献。
二、地球的大小
• • • •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赤道半径a:6378千米 两极半径b:6357千米 赤道周长l:约40000千米 8 地球的表面积s:约5.1×10 千米
地球是属于全人类的,我们只有一 个地球!
然而,由于人们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地 球生态环境正在日益恶化:耕地大量减少, 森林逐渐消失,荒漠扩大,能源匮乏,气候 恶劣,环境污染,一些动植物濒于灭亡。我 们的地球变得越来越不像样子了,它发出了 痛苦的呻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