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郊区新城居住空间的发展_问题与对策_以南京市为例
现代都市的住房与居住问题
现代都市的住房与居住问题现代都市的住房与居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住房问题日益突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现代都市中的住房问题以及人们面临的居住挑战。
1. 住房短缺和高昂房价现代都市人口高度集中导致住房短缺和房价上涨。
由于城市土地有限和需求增加,房屋供给无法满足需求,从而使得房价飞涨。
这导致许多家庭无法负担购买自己的住房,不得不在狭小的空间中居住。
此外,租金水平也不断攀升,给租房人士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2. 高密度住房和社会交往限制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现代都市多采用高密度住房建筑。
这种密集的住房形式不仅影响了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也限制了人们的社交交往。
人们经常在狭小的空间里居住,难以与邻居建立深厚的社交关系,导致社区凝聚力的减弱和社会联系的减少。
3. 住房品质与健康问题现代都市的住房普遍面临品质问题,例如老旧建筑、不合理的设计和缺乏自然采光等。
这些问题对于居住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例如,不合理的室内设计可能导致通风不畅和潮湿,增加了居住者患病的风险。
此外,噪音和空气污染也经常困扰着城市居民,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4. 住房与可持续发展住房问题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如何提供高质量、可持续的住房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议题。
可持续住房需要结合资源利用效率、环保建材和绿色设计等因素考虑,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同时,住房区的设计也应该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和社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社区共享空间。
综上所述,现代都市的住房与居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挑战,涉及到房屋短缺、高昂房价、高密度住房、住房品质与健康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政府的规划和政策、开发商的创新和责任,以及居民的参与和意识提升。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创造更好的都市住房与居住环境,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导言:南京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功能的持续扩大,南京都市圈的规划与发展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南京都市圈的发展规划,分析其意义与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1.南京都市圈的概况南京都市圈是指以南京为核心,涵盖苏南、苏中、苏北以及华东地区其他城市的城市群。
根据南京市政府的规划,南京都市圈的范围包括南京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扬州市、镇江市和南通市等地。
这个城市群总人口约为5000万,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
南京都市圈还包含了苏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苏中地区的文化中心,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2.南京都市圈发展的意义(1)促进经济发展南京都市圈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城市群之一,其发展对于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作为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2)提升城市竞争力南京都市圈的发展规划将不仅仅关注南京市本身的发展,更注重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合作。
通过加强城市之间的连接和合作,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局面,从而提升整个都市圈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改善区域协调发展南京都市圈的规划也将致力于改善区域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差距。
通过共同制定规划和政策,可以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3.南京都市圈发展的挑战与对策(1)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目前,南京都市圈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不同城市之间存在差距。
有些核心城市已经具备先进的交通网络和生活设施,而一些次要城市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短板。
为此,我们应该加大对次要城市的投资和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水平,推动城市圈内的协调发展。
(2)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南京都市圈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房地产开发超容积率问题之治理——以南京市为例
使 用性 质 的情 况 进行 彻 查 ,在 2 1 0 0年 1 2月 3 1 日前 对专 项 治 理 工作 情 况 进 行 总结 。2 0 0 9年 5
积 率倍 数在 1 0 ~1 5 间 , 7个项 目( 比 . l . O之 有 占
为 6 3% 超 容积 率水平 在 15 ~2 5 间。 . 6) . 1 .0之
2 不 同年 份 出让 土地 超容积 率 水平 . 从不 同年 份 出让土 地 来看 , 容积 率 问题 年 超 度 差异 不大 ,基 本在 1 2倍左 右 ,但 可 以发现 , . 20 0 6年 以前超 容 积 率 的 问题较 为 严 重 ,而 随 着 南 京市 房地产 市 场 的逐步 规 范 , 地违 规 开发 现 土 象 的查 处力 度加 大 , 2 0 自 0 7年 以来 , 出让土 地 超
3 4
8
f
占 比 () %
10 0
3.5 4 5
2.7 7 2
3.1 0 9
7 2 .7
}
表 2 不 同 物 业 性 质 土 地 超 容 积 率 分 析 : 物 业 类 型 项 目个数
超容积率倍数 ( 项目个数)
1O . 1
.
平 均 超 容 积 率
超容积率倍数( 目个数) 项
1
.
平 均 超 容 积 率
12 ~ 15 . 一 . 1 5以 上 .
0
1O 12 . ~ .
倍 数
2 2 00
2
0
1
1
大都市郊区新城住区的空间演变与分化——以南京市为例
( 0 8) 5 0 5 -0 20 0 s o h tt ec mp st n e q e to n i a s h wst a o o i o e h i
n h v or her sde t if r n ndif r a dbe a i soft e i n sa ed fe e ti fe . r e tr i ni e s B a e efnd n ,te t n n esde ta a a , s dont lr h i i gs i x e ds s gg s on nt epl nngoft er i ni e si u e t so a i esde ta a a n i h n h lr ne c te , w ii s
大都 市郊 区新城 的发 展 .是一 个复 杂 的过 程 .新城 的区位 、类型 、规模等都影响着其后续
的接近是这种新城发展的显著优势 ,交通的便利 【 中图分 类号】丁u9 4. 1 8 2
【 文献 标识 码】 A
加密切。随着城市 的快速发 展 .南京城市 扩展最 快最完善的秦淮河外的河西地区即属 于此 类。如 今 .河西地区已经较好 的融入 了南京 市的城市 发
展 之 中 .与 老城 区 的经 济 、 交通 .社 会 联 系都 十
栖 霞 3 市 区 ( 1 。3 新 城 的基 本 条 件 .发 展 个 图 ) 座
【 关键词】新城住 区; 空间形 态; 发展模 式
SP l VOL 芦 ALE UTl ONAND F DIFERE NTl - A1 ON l OF RE DE Sl NTl ALAREAS l W Tl F N NE Cl ES O METROP Ll A O S: CASE ST UDY OF NANJNG l
新城居民购物行为模式及其空间响应——以南京市为例
Re i e t ’ h p i g b h v o d la d i p ta n u n e sd n s s o p n e a i r mo e n t s a ili f e c s l
i h i i n h oedf rn h p igsts t fctost u i ee t y e f o n teman ct a dc o s iee t o pn i , r f o l ob ydf rn p so mmo ie ; y f s e ai t c dt s i
新 城 居 民购 物行 为 模 式及 其 空 间响应
— —
以南京 市为例
杨卡
( 国际关系学院 公共管理系 , 北京 109 ) 00 1 摘要 : 为了在建设新城商都市郊 区 仙林 分析
新城居 民的购物行为模式及其空间响应特征。研究表 明 : 新城居民在购买不 同类 型物品时选择 的购物地 点 、 交 通工具和所需 的平均交通时间有显著差异 ; 新城居 民的主城购物现象明显 ; 新城 的规模 、 区位 、 空间结构 和居 民 的工作地点分 布都对居 民购物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 民的主城购物 行为会带 来更多 的私 人轿车 和公共交通 使 居 用量 , 增加全市的能源和公共 资源压力 ; 新城居 民的购物行为选择 与社 区归属感状况显著相关。
J nb i D n sa , n i l a n sea pe nlz ers e t sopn e ai i g e, ogh n a dX a i i N miga xm l t a a et ei ns hp i b hvo a nnn so y h d ’ g r
新城住区邻里交往问题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15 2
新 城 住 区邻 里 交 往 问题 研 究
— —
以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市 为例
10 9 ) 0 0 1
杨 卡
( 国际关系学院 公共管理系 , 北京
摘 要 : 着大都 市的 不断扩展 , 随 中国新 城 建设也 步入 了快 速发展 阶段 , 与此 同时 , 新城 住 区中邻 里 交往淡化 的 问题也 开始 凸显 。文章 以 中国大都 市郊 区新城 这一特 殊城 市地 域 的居 民为主要 对 象 , 过社 会调 查的 方法 , 通
研 究新 城住 区邻 里 交往 的状 况 和影 响 因素 , 并探 讨 改善新 城社 区邻 里 关 系的 有效途 径 。研 究表 明 : 新城居 民
的邻 里交往 水平 和他们 的收 入 水平 、 新城 的居 住 时 间以及对 于新 城居住 环境 状 况显著 相 关 ; 在 增加居 民对新
城 空间的认 知 、 造 更 多的交往机 会 和 交往 空间可 以很好 地促进 新 城住 区居 民的邻 里 交往 。 创 关 键词 : 新城 ; 里 交往 ; 响 邻 影
变 化 使 居 民 邻 里 交 往 的 程 度 、 式 、 容 都 发 生 了很 大 变 化 。对 改 善 居 民 邻 里 交 形 内 往 状 况 , 进 社 区 互 动 的研 究 也 表 明 , 善 的 物 质 空 间 环 境 条 件 并 非 改 善 城 市 住 促 完
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估——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 0 7 [ 、 建涛 ( 0 8 分别 以“ 乡 一体 化指 2 0 )4 杨 2 20 ) 城
数” “ 乡统 筹 度 ” 测 度指 标 , 河 南省 域 内各 和 城 为 对 城市进行 评估 。然而从 我 国城 乡统筹 规划 、 ( ) 县 市
究 可 以看 出 , 相关学 者提 出“ 乡一体 化 ” “ 乡差 城 、城 异 度” “ 乡协 同度 ” “ 乡 融合 度 ” 测度 指 标 , 、城 、城 等
麓 每 穗|
【 章编号】 0—8 ( 1) —0 0 文 1 6 36 2 00 0 6 6 0 2 0 1 6一
大 都 市 边 缘 区城 乡统 筹 发 展 水 平评 估
— —
以南京 市江 宁 区为例
谢 晖 胡 畔 王 兴平 (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南京 209) 江苏 1 6 0
的关联度 , 并进 行关联排 序 。
从研 究对 象来 看 , 有 的研 究 多 以省 域空 间 为 现 研 究对象 , 以市 域 空 间整体 为 评 价单 元 。如高 珊等 ( 0 6 以江 苏 省 为例 , 结 了全 省 l 20 ) 总 3个地 市 19 90
年至 2 0 年 以 来 的 城 乡 协 调 程 度 。吴 红 兵 04
元 的城 乡统筹 发展 水 平进 行 测度 。可 见 , 现有 的研
究 单元 与规划 实践有一定 的脱 节 。
筹 发展定量评 价指 标体 系 由经济 统筹 发 展 、 会 统 社
筹 、 民生 活统筹发 展 以及 设 施环 境 统筹 发展 四个 人
另外 , 大都 市边 缘 区作 为 城市 地域 结 构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城 市 环 境 向 乡 村 环 境 转 化 的过 渡 地 是
大都市周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
了 目前强 大 的城市 资 源依 托 没 能 迅速 转 化 为 六 合 经 济 发 展 的优势 , 而六合 往 北 又被 经 济 不 发 达地 区所 包 围 , 济 经 发展 几乎 被边 缘化 。 22 经 济方面 . 投 资 、 费 、 出 口是影 响 经济 发 展 的三 消 净
个 主要 原 因 , 因此 , 这 三 方 面 的差 距 能 更 好地 说 明六 合 从
展速度还不如苏南城市的周边郊县。实现南京都市区周
边 郊县 的快 速发 展 , 仅关 系 到其 小 范 围 的经 济 发 展 、 不 人 民生活 , 直接 关系 到 都 市 自身 经 济 发展 速 度 、 市竞 争 也 城 力 与经 济发展 后劲 。
10 元 。但 是 比南 京 市 农 民人 均 纯 收 入 42 00 93元 少 2 3 7
明 的个性 和特 色 。城 镇 化 水 平 不 高 又反 过 来 制 约 了工 业
经 济发 展不平 衡 , 不但 是一 个 经 济 问 题 , 同时 也是 一 个 政 治 问题 , 接关 系 到 国家 的繁 荣 和稳 定 。小 范 围 而 言 , 直 大 都 市与其 周边郊 县 之 间 也存 在 类 似 的 情况 。南 京 作 为 长 江三 角洲 的三 大核 心大 都 市 之 一 , 济 发 展 迅速 , 南 京 经 而 周边 的郊县 经济 发展 却相 对缓 慢 , 当一部 分郊 县经 济 发 相
12 城 镇化 水 平不 高 .
与相对 滞后 的工业 化相 伴 而 生 的
资料来源 : 根据南京市 20 0 4统计年鉴
就 是农村 城镇 化进 程 缓 慢 。虽 然 近 年来 六 合 的小 城 镇 建
在:
原 因 , 累计 引进 外 资仅 50 美 元 , 六合 80万 不及 苏 南 五小 虎 的一个 零头 , 用外 资总量 偏小 , 利 引进 的大 项 目、 资项 目 外 不 多 , 经济 发展 落 后 于苏 南 许 多 兄 弟 县 区 , 年来 同 六合 近
解决人口居住郊区化带来生活不便的合理化建议
解决人口居住郊区化带来生活不便的合理化建议一、人口居住郊区化中存在的问题1、城市的过分蔓延与环境效应的下降土地问题是城市的根本问题。
所谓住宅、交通、环境等条件的恶劣往往与空间有限有关。
从国外的住宅郊区化来看,郊区化在土地利用上存在粗放的现象。
例如美国,由于郊区私人住宅以独门独院为主,层数不多且空间较大,公寓式住房并不多见,因此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环境效应下降。
在我国住宅郊区化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早期,由于缺乏系统规划,也存在类似现象,粗放型开发严重浪费了郊区资源,占用了大量耕地,同时也恶化了环境。
此外,由于布局分散、城市整体规划相对落后,在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和农村的交叉地带)出现了一些规划与管理“真空”,部分城市甚至出现诸如“城中村”等现象,环境脏乱、市政设施不配套、治安混乱,造成许多社会隐患和城市问题,成为城市现代化的严重障碍。
2、道路交通和环境保护问题。
郊区居民往往以车代步。
而私人汽车的普及必然带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供应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如北京,多年来被称为“摊大饼”的扩展方式,即以同心圆式向外蔓延,由以旧城为核心的中央大圆,与北苑、南苑、石景山、定福庄等14个边缘集团组成市区,向外环线不断扩张。
在同心圆模式下,由旧城演变而来的中央大圆承担着行政、商业、文教、医疗、旅游等主体功能。
由于环路上的车辆难以向周围道路疏散,加之边缘地区以居住为主要功能,居民早晚拥挤、往返于城市与郊区之间,使得公交、道路设施超负荷运转,交通系统不堪重负。
3、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隔离从国外经验看,郊区化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社会阶层在居住层面的分化与隔离。
居住分化的存在有一定的社会激励作用:有利于实现市场对城市资源的有效配置,利用级差地租规律实现地块价值最大化等。
但居住分化与隔离也存在明显的负社会外部性:阻碍社会阶层交往;使低收入群体边缘化;引发社会矛盾等。
例如法国曾在许多城市郊区建立了大规模、整齐划一的居民公寓楼,“富人区”与“廉租区”泾渭分明,各阶层间缺乏融合与沟通。
城市规划与发展——南京篇
城市规划与发展——南京篇引言城市规划与发展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既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也面临着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本文将介绍南京的城市规划与发展情况,并探讨其中的成就和挑战。
南京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历史沿革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城市规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南京成为中国的首都之时,便有规划修建宏伟的皇宫和城墙,代表着古代中国城市规划的辉煌。
在清朝时期,南京又进行了一系列城市规划改造,修建了许多著名的文化和宗教建筑,如夫子庙、明孝陵等。
随着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南京在建设工业区和住宅区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规划,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代城市规划的特点近年来,南京在城市规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南京市的发展规划,南京将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城市。
在城市规划方面,南京积极进行了城市更新和城市绿化,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高城市的宜居程度。
南京的城市规划注重人民群众的需求,尊重自然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
南京的城市发展经济发展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南京的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等领域。
南京拥有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
南京还积极发展服务业,打造国际化商业枢纽。
城市化进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南京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大量的农民工和外来人口涌入南京,给城市带来了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快速城市化的需求,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并加强了城市规划和管理。
交通建设交通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南京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不仅拥有发达的陆路交通,还有水路和空中交通网络。
南京加强了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建设了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
生态保护南京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南京积极推动生态保护,建设了一批公园和绿化带,提高了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南京还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我国新城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新发展_以南京江宁为例_孟晖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1):181 186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我国新城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新发展———以南京江宁为例孟晖1,刘晶晶2,潘春燕2收稿日期:2012-08-22作者简介:孟晖(1987—),女,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方向:区域与城市规划。
(1.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发改局,江苏南京210011;2.江苏省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8)摘要:通过回顾我国新城发展的历史演变,结合南京市江宁区从工业新城向综合新城转变的典型案例,重点研究了近几年新城发展的内部功能组织、外部区域联系及宏观城市化过程,指出当前我国新城具有城市功能综合化、外部联系区域化和城乡关系复杂化的特征,并对开发中的不理性、城乡统筹的误区等新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新城;历史演变;特征;问题;江宁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581(2012)11-0181-06Evolution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of New Town Construction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Jiangning in NangjingMENG Hui 1,LIU Jing -jing 2,PAN Chun -yan 2(1.Xiaguan District Development and Reform Bureau of Nanjing ,Nanjing 210011,China ;2.Nanjing Chenglire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Limited Company ,Nanjing 210008,China )Abstract :By reviewing the general evolution history of new town in China and combining the typical example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n industrial city to a comprehensive new town in Jiangning ,this paper mainly reviewed the organization of interior functions ,the exterior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gion ,and the macroscopic process of the urbanization of new town in recent years.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new town were proposed here :(1)the interior functions became comprehensive ;(2)the exterior linkages be-came more regional ;(3)the relationship with rural area became more complicated.It was also analyzed that the emerging problems like irrational exploitations and mistakes in urban -rural integration.Key words :New town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 ;Problem ;Jiangning新城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的英国,并作为解决伦敦都市区扩张的对策进行了建设实践,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和成熟的新城理论,并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处于新城建设热潮期的我国所广泛研究和学习。
新城居民社区归属感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 关键字】 新城 ; 区归属; 社 影响 因素
【 I 中 ̄ ¥]9 1 K 0 [ 献 标 识码 】 文 A [ 文章 编 号 ]6 4 10 (0 0)3 0 6 - 4 17 — 2 2 1 0 - 0 6 0 1
19 9 0年 代 以来 ,中国城 市 的结 构 转 型带来 了
章把 居 民的归属感 分成 3个侧 面 , 即居 民对新城 社
切”考 察居 民对新城 的关 怀度 。 ,
总 体 来 看 ,在 问 及 新 城 的整 体 生 活 环 境 时 ,
5. 1 %的居 民 表示 不 如 主 城 ,65 2 1. %的 居 民 表示 差 不多 . 余 3- 其 23 %的居 民表 示新 城 的生活 环境 优于
内容翻 归属 感 还和 居 民 的生 活满 意度 密 切 相关 网 , 。
如 今在商业 开发 的带动 下 . 城住宅 区基 本上 由经 新 济 同质 的人 群构成 , 传统邻 里 在空 间与人 员构 成上 的丰富性与认 知性 消失 了 , 传统 的社 区关 系 已发 生 质 的改变 。鉴 于新城 空间 的特殊 性 , 必要 对新 城 有 住 区的居民归 属感进行 深人研 究 。
“ 切 相 关 ” 密 。
1 新城 居 民 的社 区 归属 状况
本文 以社会调 查为 主要手 段 . 南京 的 3个新 在 城 ( 山、 东 仙林 和 江北 ) 放 问卷 9 2份 , 发 0 回收有 效
2 影 响社 区归 属 感 的 相 关 因素
居 民的归属感 是个 复杂 的概念 , 与归 属感 相关 的 因素很多 而且不 容易 界定 。 民会 因为个人 因素 居
社 区特征 的改变 . 同时也 带来 了社 区情感 和邻里 交
城市空间快速扩张过程中的用地效益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基础上。之后随着遥感技术的应用. 城市化地 区的时相性 演变和城市演 变过程中的时空格局特征成为新的 研究热点口 而国内学者 自1 9 年代 1 。 0 9
以来 对 城Βιβλιοθήκη 市 空 间扩 展 及 城市 土地 利
定 的局 限 。由于数 据 获取 的限 制.
本 文主要是从整 个南京市域 出发 , 研究 19 ~2 0 年这 5 04 9 南京城市 快
面积达 到 4 7m .1 年 时间增 加 了 7k 0 36m 年均 扩张 3 k ( 2k 26m 见表 1 。 ) 采 用城市 用地扩 展 系数 ( , K 即建
维普资讯
文章编号 :0 9 6 0 2 0 )4 0 5 — 9 10 — 0 0(0 80 — 0 9 0 中图分类号 :U 8 文献标识码 : T 94 B
作者 简 介 : 美旭 (9 3 . , 西 九 江人 . 京 詹 1 8 一)男 江 南 大学 地 理 与海 洋科 学 学 院城 市 与 区域 规 划 系研 究 生 究 方 向 : 市 与 区域规 划 . 研 城 葛 幼松 (9 4 . . 1 6 一)男 江苏 盐城 人 . 南京 大 学地 理 与 海洋 科 学学 院 城市 与 区域 规 划 系教 授 , 士生 导 硕
师
城市空间快速扩张过程 中的用地效 益 研 究
— —
以南 京市 为例
L n s fiin y d r g te Quc x a dn e id: E ie c a d U e E f e c u i h ik E p n ig P r c n o vd n e
数据统计分析发展为采用多时相的 遥感影像解译: 。但 目前空间过程 !
都市发展区的范围界定在大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南京市为例
美 国 早在
都 市地 区
( erp l a src ) M to i n Ditit o t
地 域 伴 随 着 城 市 建 制 的 设 立 就 已
明 确 划 定 ; 景 观 式 建 立 具 体 99
分 析, 18 年 , 周 一 星 首 次 提 96 出 r我 国 的 城 市 地 域 概 念 体 系 , 都 市 发 展 区 的 概 念 如 表 1 。 都 市发 展 区是 一个 类型 和发
it d. se
都 市 发 展 区 的 范 围 界 定 方 法 及 其
在 大 城 市 规 划 中 的 作 用 。 并 对 其
存 在的 问题 提 出 了思考 。 【 键 词 】 都 市 发 展 区 ; 城 市 规 关
划 ; 南 京 市
KE w oR Y DS:m e r p l a e eo m e ta e ;u b n p a n n ;Na i g Ciy to o i n d v l p n r a t r a ln ig n t i n
市 化 , 正 进 入 由 传 统 城 市 化 向 现 代城 市 化 转 变 的 重 要 发 展 时 期 。 在 城 市 规 划 的 空 间 体 系 中 , 大 城 市 发 展 将 形 成 各 具 特 色 的 都 市 发
展 区 。
人 口 至 少 5万 的 城 市 化 地 区 ; 外 围 地 区 与 中 心 城 市 之 间 通 过 密 切 的 社 会 经 济 联 系 , 形 成 一 个 系 统 表 1 都 市 发 展 区 指 标 体 系
【 图 分 类 号 】 Tu9 4. 中 8 1 【 献 标 识 码 】 A 文
城 市 地 域 概 念 通 常 有 三 种 界 定 形 式 , 即 行 政 地 域 、景 观 地 域 ( 体 地 域 )和 功 能 地 域 。行 政 实
2015级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3.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路径探索——以南京市为例
4.政策调控对房价的影响研究
5.财税体制改革对地方土地财政的影响机理分析
毕业设计
1.定位策划
2.营销策划
4.限购限价政策对于二手房市场的影响研究——以××为例
5.南京市公租房的居住满意度及其租金支付能力研究
6.基于租售同权视角的大学生住房租购行为的影响研究
7.物流地产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
毕业设计
1.定位策划
2.营销策划
毕业论文
1.保障房现状及政策发展分析
2.养老地产市场需求及目标客户分析
3.限购限贷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
2015级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指导老师பைடு நூலகம்
类型
选题
宣超
毕业论文
1.基于全域地产视角的南京市商业地产管理分析——以苏宁易购为例
2.互联网+背景下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以XXX为例
3.美丽乡村背景下体育旅游地产成长路径分析
4.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效率视角
5.“后青奥”时代的分析及对策——以XXX为例
6.房产税的接受度调查与评价
7.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评价以及发展战略
8.乡村振兴背景下空间规划编制思路与实践
9.经济带城乡建设用地转型过程特征
10.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11.区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识别与优化管控
12.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转型过程特征
13.典型村域尺度三生功能空间的调查与评价
14.江苏省土地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5.中国土地城镇化文献计量分析及研究进展
大都市边缘区城镇用地格局动态变化——以南京市为例
力机制 、 设施 建 设等 [。 国城 市边 缘 区研究 始 于 18 1我 ] 9 0年代末 , 中 19 其 9 5年顾朝 林 《 中国大
都市边 缘 区研究 》 过北 京 、 通 上海 、 州 、 京 等大城 市 调查 , 中 国大 城市 边缘 区 的人 口 、 广 南 对 社 会、 经济 、 土地 利用 以及 地域 空 间特性 进行 了研究 , 志着研 究理 论框 架 的形 成[。 宁 区北 标 2江 ]
大都市 边缘 区城镇 用地格 局动态变化
— —
以南 京 市 为 例
苏伟 忠
( 中国 科 学 院南 京 地 理 与 湖泊 研 究 所 , 苏 南 京 江
200 ) 10 8
摘
要 :利 用 四 期 T 数 据 和 G S技 术 , 析 了近 2 M I 分 0年 南 京 城 市 边 缘 区城 镇 用 地 格 局 动 态 变 化 :
城 镇 用 地 格 局 变 化 拐 点 在 19 9 4年 和 2 0 00年 , 间 上 表 现 出增 长 “ 空 热极 ” “ 带 ”城 镇 用 地 格 局 与 热 ; 变 化 阶段 性 是 经 济 社 会 驱 动 过 程演 化 阶 段 的 反 映 , 空 间 特 征 是 区 域 社 会 经 济 物 质 载 体 演 化 的 体 其 现 , 发 区 是 城镇 用 地增 长 首 要 来 源 , 市 区 与 大 学城 是 其增 长 核 心 和 新 形 式 , 开 新 交通 路 网 对 其 产 生 空 间 导 向 ; 城 镇 用 地 增 长 相 对 处 于 规 模 扩 张 阶段 , 致 自然 景 观 破 碎 化 、 区“ 壳 ” 象 、 学 但 引 社 空 现 大 城“ 圈地 运 动 ” 地 浪 费严 重 。 耕
大都市郊区新城通勤行为空间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和就业 区域 之 间 的交 通 系 统 是 居 民 通 勤 活 动 的 重 要 内容 , 只有便 捷 的公交 系 统 和 通达 的城 市道 路 才 能保 证 城市 通 勤 的 良好 秩 序 。对 于 大 都 市郊 区 的 新城 来说 , 勤 活 动 有 其 特 殊 性 。新 城 的性 质 、 通 就 业 容量 和居 住 容 量 的 关 系 、 业 状 况 、 主 城 之 间 产 与 的距 离 等都是影 响其通 勤 的重 要 内容 。
主要表现 , 以及 在 居 民 通 勤 行 为 中新 城 和 主 城 的 空 间 互 动 机 制 。 结 果 表 明 , 方 面 , 城 的 结 构 与 功 能 影 响 其 通 勤 流 的 空 间 一 新 分布 , 另一 方 面 , 主城 和 新 城 之 间的 互 动 关 系在 新 城 通 勤 空 间的 发展 中起 着 尤为 重 要 的 作 用 。
【 关键词 】通 勤;新城 ;南京 ;空间 【 中图分类号 】K 0 91 【 文献标识码】 A
新城建 设起源 于 1 纪末 期 , 9世 由于产业革 命带 来 的工业 大 发 展 , 口 和产 业 更 加 向 城 市 地 区集 人 聚, 城市 中心区迫 于人 口、 济 压 力 , 经 以及 空 间 结构 调整 的需要 , 客观 上 要 求 向外 疏散 。建 立 新 城 的 主
本文 采 用 问 卷 调 查 的方 法 , 2 0 于 0 7年 ~2 0 08 年先 后考 察 南 京 市 的 东 山 、 林 和 江北 三个 新 城 , 仙
要 目的是为 了控制 大 城 市人 口过 分膨 胀 , 散 大城 疏
市 的部分 工 业 和 人 口。新 城 的 建 设 从 巴黎 、 敦 、 伦 东京 、 纽约 等 超 级都 市 开始 , 今 已经 扩 展 到 许 多 如 国家 的特大城 市 中 。我 国北 京 、 海 等特 大 城市 从 上
050.多主体视角下历史性工人住区发展困境与策略——以南京市芦席营为例
多主体视角下历史性工人住区发展困境与策略1——以南京市芦席营为例刘思佳,赵赫男,赵书,王承慧摘要:工业时期以解决工人居住问题为初衷的工人住区具有显著的历史性社会及文化特征,随着社会发展的转型,工人住区走向衰败,保护更新工作陷入困境。
本文以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工人住区——芦席营82号为例,基于居民、企业、政府、居委会、开发商五类主体的视角,从空间、经济、社会、文化四方面分析住区更新发展困境为“3升1续”之困:环境品质、生活水平、管理水平提升之困;历史价值传续之困。
由此,针对性地提出工人住区更新发展,需强调以人为本、创新发展与历史社会价值传续相结合,从三方面破除困境:(1)传续历史价值,以创新发展之路突破当前机制之困;(2)统筹住房政策,以多维住房保障机制化解居民生活之困;(3)围绕发展愿景,以构建协同多元主体网络,推动长远持续发展。
关键字:工人住区;多方主体;保护更新1研究缘由1.1存量发展背景下有价值的工人住区面临存续问题我国城市规划理念转型背景下,城市建设开始注重存量用地的潜力挖掘,注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注重特色挖掘,提高城市文化内涵;注重社区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新的发展理念下,位于城市中心区地区的老旧住区成为新时期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的着力点。
工人住区是建于建国初期的一类典型老旧住区,由于历史原因呈现权属复杂、建筑年久失修、设施老化、资金短缺等问题,大部分被列入棚户区改造项目。
其中,有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工人住区被不加区分地列入普通棚户区改造名单,对于留存特定历史时期的证物极其不利。
1.2工人住区历经复杂的历史流变,主体关系复杂工人住区的发展随社会经济背景而起落,历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
一五和二五时期,为迅速提升国力、完成国家的工业计划,城市中兴建了大批工业厂区。
为解决工人的居住问题,企业围绕其厂房聚集建房,并配套生活服务设施。
梳理工人住区的发展过程,可大致分为单位制、市场转型、权属分异三大阶段(如图1)。
居住类地段更新的类型、历程与关键问题——以南京为例
居住类地段更新的类型、历程与关键问题——以南京为例董亦楠;韩冬青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年(卷),期】2024(48)4
【摘要】作为城市更新的一种重要类型,居住类地段更新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南京以“有温度的城市更新”为目标,在产权梳理、资金投入、机制建设等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
居民主导、多方参与的“自主更新”逐渐成为不同类型居住类地段更新实践的有效模式。
【总页数】9页(P34-42)
【作者】董亦楠;韩冬青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历史地段更新过程中利益主体“意识—行为”特征分析——以南京市龙虎巷历史地段为例
2.产业类遗产更新改造中对地段混合性运用的探究——以重庆印制五厂改造更新为例
3.基于分辨率视角的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研究——以南京石榴新村为例
4.行动者网络视角下渐进式更新协作机制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小西湖地段更新为例
5.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方式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0 . 2 %.
.
1 新城居住空间的发展
早在建国初期, 南京承担了国家重点投资和 建设的任务 , 主城以外的大厂、 板桥、 栖霞等地逐 步成为工 业布局的 重点地区 . 1960 年代中 期以
收稿日期 : 2009 12 19
1 . 1 南京东山、 仙林、 江北新城的发展过程 本文利用南京市东山新城 2000 年至 2003 年 售房楼盘的统计资料, 按照不同类型住宅的售房 数量的比例对 92 个楼盘进行分层抽样, 共抽取业
表 1 不 同类型住区的空间和社会特征 T ab. 1 Spatia l and socia l cha racte r of a ll kinds of residen tia l area 区位 选择 农民复 建房区 经济适 靠近主城 用房区 公交系统 普通 住区 高档 住区 公交 系统 优良景观 道路系统 入住率 分布 零散 分布 相对 集中 大面积 分布 相对 集中 社会 群体 失地 农民 城市低 收 入群体 ; 拆 迁安置 者 多种 居民 高收 入者 建筑 形态 多层
[ 7]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 1920 年代就开始出现人 口向郊区移居现象 , 在五六 十年代达到高潮
[ 1]
,
建设中积累了不少有效的经验和教训 , 其中建设 多功能的综合社区 , 并注重土地的混合利用和区 [ 2] 域内的就业与居住平衡 , 是新城空间组织中需 要非常重视的内容 . 我国新城的发展与国外的机 制不同
三大片区之内, 又随着城市建设和居民迁入 的变化而进一步分化 . 如今 , 东山片区在老城区发 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外扩展, 形成了外围的扩展 区 , 这一区域邻近东山新城的商业和行政中心 , 可
3 新城居住空间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3 . 1 配套滞后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 2期
杨
卡 : 大都市郊区新城居住空间的发展 、 问题与对策
图 2 东山新城各类住区空间分布图 F ig. 2 M ap of all k inds o f residentia l area in D ong shan new town
就更容易吸引商服配套的迁入 , 人口密度偏低的 新城区域则难以构成这样的优势 . 只有从双向恶 性循环 , 进入双向良性循环 , 新城的居住空间才能 更快速、 健康地发展.
第 23卷 第 2 期 2010 年 4 月
烟台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
Journal o fY anta iU n ive rsity ( N atura l Sc ience and Eng ineering Ed ition)
V o.l 23 N o . 2 Apr . 2010
文章编号 : 1004 8820( 2010) 02 0154 06
的加大 , 以及新城基础设施的改善, 都促进了新城 空间中人口密度的提升; 另一方面, 居民购房后的 入住情况也对新城空间也是影响新城空间人口密 度的重要因素. 新城住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 居 民的入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而入住过程的长短 又和新城空间建设的时序、 规划的目标有密切相 关. 1 . 3 新城居住空间的社会演变 对于社会群体的聚居状况的来说, 其典型的 外在表现就是不同住宅类型的集聚状况. 新城居 住空间中比较常见的有 4 种典型住区 : 农民复建 住区、 经济适用房住区、 普通住区和高档住区 差别, 如表 1 所示 .
图 1 东山新城居住片区分布图 F ig. 1 D istr ibution map of residentia l area in Dongshan new town
式新城住区则更易成为空间功能单一、 基础设施 和配套服务匮乏的典型, 各类设施和配套的滞后 现象比较严重. 其次, 新城居住空间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呈 现出渐变的社会和物质形态特征 , 这种特征也在 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当时的新城居民生活: 一般来 说 , 随着发展阶段的深入, 新城住区的各类配套情 况趋向优化 , 社会生活的便利程度逐渐提高. 与此 同时, 新城的建设模式和发展阶段, 对于其内部社 会空间的演变来说, 有很重要的影响 . 另一方面, 在新城居住空间的发展过程中 , 居 住环境的改善和新城居住空间的入住率之间存在 着正向循环的关系, 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越完善, 就越利于居民的快速迁入和小区入住率的提高, 居住环境越差, 居民的入住越滞后, 小区的空置率 就越高 . 反过来, 小区的入住率以及新城人口密度 状况也对新城配套环境构成影响 , 入住人口越多
作者简介 : 杨卡 ( 1980 ), 女 , 河南南阳人 , 博士 , 讲师 , 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研究 .
第 2期
杨
卡 : 大都市郊区新城居住空间的发展 、 问题与对策
以南京市为例
155
主数据 1238 个. 通过样本的分析得知, 在东山新 城的这些购房者中, 仅有 18 % 来自江宁本地居民 或江宁职工 , 有 70 % 的购房者来自南京市的主城 区 ( 7 个城区 ), 来自南京其他新城和郊县 ( 栖霞、 浦口、 高淳、 六合、 溧水 ) 的占 10 % , 其余的 3 %来 自南京以外的省市. 来自主城区的购房者中, 白下 区最多 ( 16 5 % ) , 其次为鼓楼区 ( 12 3 % )、 秦淮 区 ( 11 8% )和玄武区 ( 10 % ) , 第三为雨花台、 下 关区、 建邺区 (各 6 % ). 而在迁入新城的人口中 , 从动机上看主要有 3 类 : ( 1)价格因素下的寻找住房者, 因为新城的 住房价格相对便宜 , 在主城房价不断高涨的促使 下选择在新城购房居住, 此类人口以年轻人居多; ( 2) 环境因素下的改善居住者 , 为 了追求更优越 的居住环境和更宽敞的居住条件 , 在新城购置别 墅等高档住宅, 这类人口以高收入的富有阶层居 多 , 且中老年人偏多; ( 3) 工作因素下的就近居住 者 , 受新城的开发和高校园区、 工业园区和商务商 业建设的影响, 就近工作而选择移居新城 , 此类人 口以新城的教师、 企业职员、 政府机关人员、 服务 业职员为主 . 1 . 2 居住空间的密度演变 低密度开发是 我国新城建设 之初的共 同特 征 , 而居住空间的密度变化也是一个由低到高的 过程. 在南 京新城建设的初期, 由 于新城地价较 低 , 而且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 , 对于依赖公 交系统且在主城区工作的居民来说 , 生活还不很 便利, 所以开发商所建设的楼盘以多层和别墅等 低密度住宅为主 , 很少有高层住宅出现. 东山新城 2003年之前所开发和建设的居住 小区主要就是 三山片区的低层高档住宅和东山、 岔路口片区的 多层住宅, 而高层住宅的开发是在 2005 年之后才 逐渐兴盛起来. 仙林片区的住宅在建设之初也只 有沁兰雅筑、 听泉山庄、 香溪月园、 仙鹤山庄、 金陵 家天下等别墅群体和咏梅山庄、 南师茶苑等多层 住宅, 在 2005 年之后赛世香樟园、 东方天郡、 亚东 城等楼盘的建设才开始向小高层和高层发展, 但 是现阶段仙林新城的住宅建设中仍然有相当比例 的低密度住宅开发 , 如新城 尚东区、 康桥圣菲、 依云溪谷、 汇庭文杰等楼盘正在继续开发大量的 别墅和花园洋房 , 但这类高档住宅的开发容积率 较前一阶段有较大提高. 一方面 , 新城土地价格的上升、 主城疏散压力
以南京市为例
157
在主城疏散和新城建设的过程中 , 并非人口、 产业、 商服等所有内容都同步进行, 而往往是人口 或产业先行发展 , 商服、 交通、 医疗、 教育等配套设 施相对滞后 , 这种发展的不同步给新城社会空间 带来许多问题. 调查南京新城居民时得知 , 居民对于新城的 交通最为不满, 有 83 % 的居民认为新城和主城之 间的交通亟需改善 . 一方面, 公交线路较少, 难以 满足大量新城居民向主城通勤的要求 ; 另一方面, 公交运营时间较短, 晚间车辆没有或很少 , 迟归者 不得不乘出租返回新城, 从而增加了生活成本 . 而医疗和教育设施的落后也是影响新城居民 入住的一大障碍, 58 . 5 % 的居民认为新城的教育 和医疗设施亟需改善. 一方面新城的医疗设施不 够完善 , 不能提供完善的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另一 方面, 新城的居民存在思维的定势, 对新城的医疗 并不信任, 因此居民大部分都到主城就医 , 只有病 情很轻微或应急时才在新城就医 . 对于有学龄子 女的家庭来说, 优质中小学的缺失是一个很重要 的问题 . 从东山新城的小学建设情况 (图 3) 可以 看出, 小学的服务半径远远大于 0 . 5 km 的合理范 围, 而 1 . 5 km 的服务半径范围仍然难以覆盖所有 的小区 . 牛首山河附近和三山板块的住宅区, 是小 学教育资源最短缺的区域, 他们与附近小学的距 离高达 2~ 3 km.
以较好地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 ; 在东山老城区的 南面, 科学园和大学城片区也逐渐建设起新的住 宅区域 , 邻近高校和高科技产业是这一片区的主 要特征 ; 开发区片区的居住空间更加多样 , 邻近山 体和水体的高档住宅丰富而集中 , 外围的多层和 高层普通住宅也形成了一定规模 , 并同时容纳着 数个以农民复建房为主的居住小区.
[ 7]
.
不同类型的住区在新城开发过程中表现有明显的
很高
较高
多层、 高层 多层、 高层 别墅、 花 园洋房
较低
较高
如表 1 所示 , 不同住区在区位选择上有着各 自的取向, 从而形成了住区的空间分化现象. 具体 的看, 南京的仙林新城起步较晚 , 居住空间的建设 面积有限, 分化不太明显, 但已经朝着分化的阶段 前进; 东山新城发展比较早 , 建设速度也比较快, 因此居住空间分化状况表现的比较明显. 从东山新城的自然地理条件来看, 新城在秦 淮河和主要道路系统的作 用下形成了岔 路口片 区、 三山 - 百家湖片区、 东山 - 科学园片区以及高 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学城等区域 ( 图 1). 岔路口片 区邻近主城 , 公共交通便利 , 再加上经济适用房的 建设, 使得这一片区成为低收入家庭和年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