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2 济南版

合集下载

2020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软节动物教学设计

2020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软节动物教学设计

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第三课时)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新教材(鲁教版)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中的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中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二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等一系列知识作好了铺垫;通过分组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种类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极为重要。

二、学情分析本届学生是取消小升初考试的学生,由于没有通过选拔考试,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欠缺、学习习惯较差,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倡导分层次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设计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人与生物圈”这一主题。

《标准》明确规定,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领悟各类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进行生物学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结合《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以问题为先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模型、图片、视频、PPT课件等资源,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软体动物?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2.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技能性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2.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情感性目标:关注我们周围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道动物丰富多彩,培养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意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七上2-2-1(2课时)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设计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七上2-2-1(2课时)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设计
在探究、合作、交流中,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活动四:
综合建模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无脊椎动物有了哪些更深刻的认识?有什么收获?
关于本节课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惑的问题,提出来一起讨论。
回顾、归纳、总结,形成知识框架
学生自己总结、提出疑惑,利于加深对本课的理解。
板书设计
活动评价:教师评价和生生评价相结合,老师要对学生及时进行点评和鼓励。
小组积极合作
思考问题并回答
小组分组合作
观察蝗虫身体的分部情况
分小组回答
进而归纳出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
查资料,咨询等方法探究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认真观察,进行总结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动物的主要特征。
4、演示几种昆虫标本,重点观察蝗虫的特点。
5、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怎样?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昆虫与人类关系非常密
切?举例说明。
活动策略:
1.活动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活动教学适应学生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
2.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
3.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讲解相结合的策略。
2、通过视频、资料的学习,列举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尝试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初步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学会比较、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
2、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搜索和收集,学生初步具有收集、鉴别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动物类群特征的过程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单元 第2章 第1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单元 第2章 第1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2章第1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案2(无答案)(新版)济南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2、了解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水螅的形态结构及对刺激的反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的能力。

2、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树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结合水螅的形态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4、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增强生态意识,提高对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认识。

课前准备:1、上课当天上午采集水螅多份,每组准备一个放大镜,一台显微镜,留待下午上课时使用。

2、自制多媒体课件一份。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趣导入3分钟1、课件展示: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大家要一起来学习《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一)》先放一段录像片,示意要学习的腔肠动物的生活环境、大致形态、名称。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得出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实际上在动物界中只有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其他则全是多细胞动物。

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是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只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里,下面以生活在淡水中的水螅为例来学习腔肠动物门的知识。

学生看多媒体演示,带着兴趣爱好来预习。

预习展示7分钟同学们,现在预习课本,完成知识目标一的三个问题,题目在助学第54页的自主学习部分。

请同学们围绕学习目标,自主完成导学问题,并在课本上勾画重点,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用红笔标注。

自学结束,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导学问题,发挥合作精神,统一导学问题的答案,疑难问题,组长用红笔标注,以备展示。

……学生完成预习之后,请积极愿意与同学分享成果的来述说成就。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2课时(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2课时(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年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2课时单元二学科生物年级七学习目标1.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的代表动物。

2.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你认识下列动物吗?你能说出它们所属的类群吗?【蛔虫、涡虫、丝虫、沙蚕、沙蚕、蛭】努力识别引发兴趣讲授新课一、扁形动物视频: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是涡虫。

涡虫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营自由生活;它以活的或死的蠕虫、小甲壳类及昆虫的幼虫为食物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它是两侧对称的动物,体长有1到1.5厘米。

涡虫的的前端三角形,背脊部隆起,具黑色素斑、颜色较深;身体前端,背部两侧有一对黑色眼点,只感光,不成像涡虫的腹面颜色浅,有口、密生着纤毛;口:位于腹面近体后1/3处,无肛门。

涡虫的口内有一个管着的咽。

咽可以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观看视频对扁形动物有初步了解口排出。

观察可以发现,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就是经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想一想,涡虫的这种体型有什么好处?【绝大多数动物的身体都呈两侧对称,两侧对称的动物,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能够最先感知到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的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这样的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运动、捕食和防御。

】猪肉绦虫是人体的寄生虫之一,我们常说的米猪肉就是寄生有绦虫幼虫的肉。

肠道寄生虫,身体长达2~4米,依靠头节上的吸盘和小钩固着在宿主体内,通过体壁吸收宿主的营养物质。

它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依靠体表直接吸收小肠中已经消化好的养料。

所以我们要预防绦虫病,对米猪肉严加管理,还要注意饮食卫生。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④可以用来处理有机废物(促进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⑤中药材。
蚯蚓的运动与其腹面的刚毛有关,蚯蚓的呼吸是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的,所以体表要靠分泌黏液来始终保持湿润。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⑷线形动物:
代表动物:蛔虫、钩虫、蛲虫等。
主要特征:①身体细长;②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③体表有角质层(防止消化液分解)。
⑸环节动物:
代表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等。
主要特征:①身体细长而柔软由许多体节构成,呈蠕虫状,大多为蠕动爬行②有体腔。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①可以疏松土壤;②可以提高土壤肥力;③是优良的蛋白质食品和饲料;
3.最古老、最原始、结构最________,整个身体_________构成的动物叫_________。多数生活在________中,少数______。如_______使人换疾病。
4、腔肠动物多数生活在____ ____中,一般为____细胞生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蜇的伞部结构称为____,可供食用。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
课时
第1课时
任课人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动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动物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2、通过“对某些动物进行分类”等活动,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形态、生理特征,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3、通过参与“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等学习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单元 第2章 第1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1)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单元 第2章 第1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说出它们的生活方式。

(重点)②认识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中的代表动物,以及它们和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尝试运用观察、比较、分析、联系生活等方法,培养学生概括总结动物特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领悟生物对环境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人与动物、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观念。

②通过了解猪肉绦虫、蛔虫,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通过理解猪肉绦虫及蛔虫适寄生生活的特征,进行“生物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分组实验蚯蚓、解剖盘、清水、棉球、木板、玻璃板。

各种蠕虫动物的图片。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助学进行相关预习工作。

课前一周,布置任务,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准备蚯蚓。

教学过程: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成虫雌雄异体,最特异的是雌雄虫常合抱在一学习毫米,前段有口吸盘,后有腹吸盘,常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血吸虫对人体的危害血吸虫寄生于脊椎动物,多因皮肤接触吸血虫幼虫而感染。

血吸虫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最主要的寄生虫病。

得了血吸虫病可产生发烧、便血、肝脏和脾脏肿大、上消化道出血及生长发育障碍,严重者威胁病人的生命。

学生、猪肉绦虫病的防治:)治疗病人,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加强粪便管理。

)严格肉类检查。

)加强卫生宣传。

不吃生肉,切生食和熟食的刀、菜板分开。

、看指甲是否有白生加深记一、预习目标: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能采集到蚯蚓?蚯蚓是如何运动的?二、材料器具:清水、木板、玻璃板等。

三、探究操作: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蚯蚓的外形有何特点?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触摸后有什么感觉?背腹面有何区别?、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粘液,使体壁始终保持,以保证正常消化腔:前有口后有肛。

样了,那其它以蚊子为食的蝙蝠、蜻蜓、小鸟也将大量减少甚至灭绝,以引起疾病。

重任何一种生物、敬畏任何一种生命吧!次的、水螅、绦虫、人蛔虫、蚯蚓分别属于(、扁形动物、腔肠1,这有蚯蚓。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一、教材分析《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是继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之后,又一大生物类群的学习。

本节课作为《生物圈中的动物》的开篇,和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共同介绍了动物的主要类群,在此基础上介绍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最后总结动物的生活对其他生物及生活环境的影响,从而阐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是知识零散,学生不容易把握各种动物之间的联系,难以系统化。

二、学情分析通过第一章植物类群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于生物类群的学习过程有了总体的认识,学习的过程遵循了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同时针对某一具体类群则是遵循“由宏观到微观,由形态到功能,由个体到与人类关系”的逻辑展开,因此本节课则是将这两个规律再次实践,让学生掌握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特征的基础之上,将其思维由“植物类群”迁移应用到“动物类群”中去,实现科学思维中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的能力提升。

三、教学准备PPT,学案,实验材料,动物实物,动物标本等。

四、学习目标1.通过分组实验《观察水螅》,能概述腔肠动物的结构特点,形态特征以及捕食过程,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探究实践)2.通过归纳与概括,分析和综合,梳理出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异同点,进而初步感知动物类群“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关系。

(科学思维)3.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料,举例说出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提升“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环境意识。

(态度责任)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特征概述难点: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特征区分概述和人类关系描述。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视频展示与人们密切生活相关的各种无脊椎动物,如海洋馆里的水母,海葵;饭桌上的海蜇,虾;肠道中的绦虫,蛔虫;土壤里的蚯蚓,蜈蚣;田野里的蝗虫,禅。

过渡语:同学们,上一章我们了解到我们周围植物的类群以及他们不可或缺的生理活动,有哪一位同学能帮我们回忆一下植物有哪些类群?如果能配上简要的类群介绍就更贴心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说出他们的生活方式||。

能力目标:1、能很好的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理解蚯蚓的外部形态及生理特点||,掌握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蚯蚓在环境生态方面的贡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

2、通过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学习||,使学生加快生物科学价值观的形成||,进一步树立爱护的自然、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环境意识||。

3、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科学探究的素养||。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结合实际:结合学生看到的动物和标本||,并播放动物的纪录片、教学课件||,扩大学生的视野||,分析动物的形态结构是怎样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作用提高学生的认识;采用指导的方法||,规范实验的步骤||,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精心制作课件、蚯蚓的纪录片资料;观察实验的材料;标本等||。

学生准备:搜集各种知道的动物资料;饲养捕捉蚯蚓等小动物||。

划分学习小组并委派发言代表||。

教学过程合作探究15分钟体内||。

3、环节动物生活在中和环境中||,身体有许多相似的构成||,身体使它们的动更加灵活||。

巡视指导点拨及时点拨||,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耐心指导||,鼓励投放课本图P75页2.2 –7蚯蚓的示意图:探究实验:观察蚯蚓目的要求:描述蚯蚓的形态特点和运动方式材料器具:蚯蚓、解剖盘、清水等||。

方法步骤:(1)把蚯蚓放在解剖盘中||,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2)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会其体壁的特点||。

展示的答案:1、有口无肛门、扁平、寄生2、细线型、圆筒形、口、肛门、土壤、水域、寄生3、水、潮湿的陆地、环状体节、分节学生分组进行试验的观察||,指定代表发言问题学生边看图片||,边观察边思考准备回答问题||。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和分类原则。

2.掌握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包括,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刺胞动物。

3.知晓无脊椎动物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并能够根据特征进行判别。

2.掌握无脊椎动物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教学方法1.讲授、讨论、实验。

教学内容一、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和分类原则1.无脊椎动物具有以下特征:•没有脊椎和脑部,具有比较简单的神经系统。

•身体多呈扁平状或柔软而不规则的形状。

•不具有骨骼,或有外骨骼或内骨骼。

•呼吸方式多样,植食和肉食均有。

2.分类原则: 按照体内或体表结构、生殖方式、足的形状、口器类型等进行分类。

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环节动物:泥鳅、蚯蚓等,身体由一列独立重复的相似环节组成。

2.软体动物:蜗牛、蛞蝓等,身体主要由软组织构成,体外通常有壳或甲。

3.节肢动物:昆虫、蜘蛛、螃蟹等,被节肢分段,每一节大部分都有一对足。

4.棘皮动物:海星、海胆等,身体表面有刺或孔,水管环绕于背面,并具有吸盘或钩爪。

5.刺胞动物:水螅、珊瑚等,身体外表有刺胞,结构上呈放射对称,通常有触手。

三、无脊椎动物的生态和经济意义1.生态意义:无脊椎动物是海底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种,可以作为食物链的中下层,保持海洋生态平衡。

2.经济意义:无脊椎动物的一些种类可以作为宠物、食品或医学原料等。

实验及讲示素材1.展示各种无脊椎动物的标本和图片。

2.观察、比较各种无脊椎动物的外部特征,归纳其类群。

课堂练习及作业1.课堂练习:就给出的无脊椎动物进行分类。

2.作业:观察家庭或学校周围的无脊椎动物,选择一种进行详细介绍,并附上图片或图纸。

参考书目1.《生命科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2.《现代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济南版七上生物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济南版七上生物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课前准备:水螅,水蚤,水螅的纵切片;显微镜,放大镜,培养皿,吸管;清水等用具,幻灯片,多媒体。

课前预习:1、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类群。

2、水螅的体壁由___层细胞构成,消化腔直接与___相通,口周围有___可以捕食。

3、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多细胞动物,身体呈状___,体壁仅由___构成,消化腔有___,无___。

大多生活在___里,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4、常见的动物有___、___、___、___等。

5、扁形动物是一类有___无___的多细胞动物,因身体扁平而得名,多数营___生活。

常见动物有___、___等。

6、线形动物身体一般为___形或___形,两头尖,有___有___。

通常生活在土壤或水域中,也有些种类___。

7、蚯蚓属于___动物。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___构成,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通过___和___来完成运动。

体壁分泌黏液,保持湿润以保证___。

常见种类有___、___等。

8、瑞典分类学家林耐把这些身体细长、左右对称、无___、能蠕动的动物,统称为___动物。

设境发一.在地球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人类并不孤单寂寞,因为有可爱的动物一直陪伴着我们。

动物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也是地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浩瀚的生物圈中,人类目前已经识别的动物种类大约有多少种?比较常见的动物类群有哪些?学生思考、回答:学答答案不唯一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答案腔肠动物:大部分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触手体壁水螅外部形态水螅结构示意图教师引导:水螅的触手是如何把活泼乱动的水蚤送人口中的呢?老师讲解:这与触手上一种特殊的细胞—刺细胞有关。

说明刺细胞中有一个刺丝,平时刺丝是盘曲在刺细胞中的,在刺细胞边上还有一个朝外的刺针,当活动的水蚤碰着刺针时,刺丝立即从刺细胞中弹出,把其中的毒素射向水蚤使其麻醉然后,几条触手一起把水蚤捉住送到口中。

教师提问:水螅是多细胞动物怎样证明它是多细胞的动物呢?小结:水螅确实是多细胞动物也就是米,口周围有6手,可捕食。

【济南】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2单元第2章第1节:18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21

【济南】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2单元第2章第1节:18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21

教学设计目标:1.知识目标① 经过对照学习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异同,并能概括它们的主要特色,理解蠕虫动物的看法。

(要点难点)② 试试列表比较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异同,理解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次序。

③ 关注生物的多样性。

试试列举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经过课前研究活动的实行,培育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察看、记录,发展学生对信息进行挑选、提炼、进一步形成自己看法的能力。

3.感情目标经过比较几种动物类群在形态构造上的变化,向学生浸透生物进化的看法。

经过认识几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使学生建立生物多样性的看法,培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意识。

学情剖析: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对动物有必定的认识,但常常只关注生活中常有、熟习的动物。

关于生活在淡水溪涧或浅海水域中个体细小的动物关注甚少。

关于动物的认识也只逗留在感性阶段并无系统、规范的理解。

本节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为学生供给要察看的几类动物实物、图片或资料,经过察看,归纳出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几个类群的特色,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涨到理性认识,为此后学习脊椎动物打下优秀基础。

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增强对几类动物的比较、察看,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不一样动物类群的差别。

教学设计过程:教学设计环节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时间安排(课件显现:绦虫图片)学生观看大屏幕,经过经过图片导创建情境教师的叙述对图片上的入,激发学生导入新课动物产生极大的好奇的求知欲;使2 分钟心,迅速直接的惹起学学生上课伊始生的求知欲。

就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上师: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这种动学生:没有来。

物?这种动物一般生活在其余动物学生产生质体的肠道里、汲取半消化的食疑:为什么对糜为生,生殖能力极强能够对全神贯注听老师介绍,其余动物产生动物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大家产生浓重的兴趣。

极大危害?想认识它们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动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教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教案新版济南版
本节教学充分利用了数字化教学技术,通过课件、视频、图片、实验的辅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思维活跃,进行积极思考,认真观察。
2.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利用多媒体,引领合作探究。学生通过对比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大胆创新等多种方法练习,学生归纳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提高。
三、教学目标
1.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4.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提高观察、判断、推理能力
5.关注我们周围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道动物丰富多彩,培养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意识。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二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等一系列知识作好了铺垫;通过分组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种类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极为重要。
1、根据问题和课本步骤分组实验,合作探究蝗虫的特征。
2、交流展示探究结果,互相补充完善。
3、认识多种软体动物,进一步体会特征以及生物与环境的适应。
4、比较体会生物进化的特点。
多媒体课件展示;
flash动画;
投影;
本课小结和随堂反馈
展示本课知识网络
学生复述并记忆
思维导图
七、教学特色
1.充分利用了数字化教学技术。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这些动物很熟悉。但是部分学生在观察和分析问题上会出现问题,因此需要适时点播,随时纠正错误操作,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思考。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基本维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拓展,使教学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山东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教学案(无答案)济南版(2021年整理)

山东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教学案(无答案)济南版(2021年整理)

山东省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山东省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的全部内容。

1无脊椎动物2学习目标:1、掌握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2、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3、生物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掌握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自主学习】根据导学案要求读教材P76—P79,包括课本上的图、实验活动,用红笔勾画出关键词语.一、软体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______,外壳为______。

2、常见的软体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节肢动物1、数量: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______、数量分布______的一类______动物。

2、主要特征:身体分部,_________________均分节,体表有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内部结构,防止____________.3、蝗虫的外部形态:名称与位置(见课本P77)4、与人类的关系有益:______能够酿蜜,______能够吐丝,______可以传递花粉。

有害:______、______是农林害虫,______、______等传播疾4、蝗虫的什么结构具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A、触角B、触须C、舌头D、口器5、下列哪项不是蝗虫外骨骼的功能()A、对身体有支持作用B、协助呼吸C、保护内部器官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6、节肢动物代表动物:蝗虫①身体分部:头、、 .②呼吸器官:____,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是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说出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及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描述蚯蚓的形态结构及运动方式。

3、说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实验及观察描述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尝试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

2、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重点:
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
三、难点
各代表动物的结构。

四.教具
课件、蚯蚓、挂图。

五、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谁能说出被发现的植物有多少种?
自然界还有一类,它包括的种类比植物的种类更多,这类生物,就是我们现在要开始学习的:动物地球上的动物可以首先根据有没有脊椎骨,分成两大类: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 本节课来学习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

(二)讲授新课
我们先来学习一类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

请同们观看录象。

边放录像边讲解。

然后播放水螅的捕食过程。

讨论:
1、尝试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

2、水螅是如何捕获食物的?
3、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
指导学生讨论。

师生一块儿得出结论: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口无肛门,体壁仅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食物在消化腔内消化。

扁形动物
设问:请同学们看猪肉绦虫成虫的标本,观察它的体形与腔肠动物水熄的体形有什么不同之处?
【引入】:对。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又一类动物--扁形动物。

(1)出示猪肉绦虫生活史的挂图,讲解其生活史.
(2)出示血吸虫挂图,学生观察形态,教师讲解其生活史
(3)观察涡虫形态,总结扁形动物的特征.
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环节动物:
课件播放蚯蚓。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蚯蚓
讨论:
1、尝试描述蚯蚓的外部形态特点。

2、用手触摸蚯蚓会有何感觉?
3、尝试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

4、怎样区分蚯蚓的前后端。

5、大雨过后蚯蚓为何爬出地面?
指导学生讨论。

总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知道腔肠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代表动物及各种动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归纳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板书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腔肠动物
1、代表动物:水螅
(1)生活环境
(2)形态圆筒形
(3)结构口、触手、消化腔、体壁
2、主要特征
二、扁形动物
1、代表动物猪肉绦虫
2、主要特征
三、线形动物
1、代表动物人蛔虫
2、主要特征
四、环节动物
1、代表动物蚯蚓
(1)形态圆柱形
(2)结构前端、环带、体节、后端
2、主要特征
习题:
A类: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分别是什么?
B类: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呼吸。

第2课时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常见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2、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以及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掌握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
尝试观察、比较、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

二.教学重点:
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蝗虫的形态结构以及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如何初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四.课前准备
学生看课外书或上网搜集有关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知识。

五、教学方法
直观、讨论、讲述。

六、教学准备
海星标本、挂图,海参浸制标本,试验桌上放置捉来的蟋蟀、蝗虫等昆虫
七、教学进程
(一)温习:
导入主题:
(二)新课
1.展现实物和挂图,提出问题,通过探讨,得出论断。

(1)节肢动物的特征
请学生仔细观察自备实物,比较各种动物在足、触角、身体名义等的异同点(彼此间能够讨论),教师利用挂图或投影适当领导后得出:虽然它们形态各异,但都具备分节的足、触角和身体,都有外骨胳。

最后归纳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其余各类节肢动物
(三)小结本课
老师联合板书小结。

八、板书设计
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外骨胳,身体分节,足和触角也分节。

2.其它节肢动物
九、课堂练习
1河蚌的运动器官是()
A纤毛B腕足C腹足
2河蚌、蜗牛、乌贼都属于软体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体型呈辐射对称 B有头部、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C身体由体节构成 D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体内有骨骼 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C体外有外骨骼 D足和触角分节4、蝗虫的触角具有的作用是()
A嗅觉和触角 B嗅觉和听觉 C视觉和味觉 D听觉和味觉
5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A鳃 B气管 C肺 D皮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