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体育课程的整合

合集下载

开发校内课程资源,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兼谈黄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

开发校内课程资源,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兼谈黄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

开发校内课程资源,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一一兼谈黄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论文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新课程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学校和体育教师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校内课程资源,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创造性地开展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黄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经验。

关键词: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体育与健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因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什么是课程资源呢?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

综合两种观点,可以将课程资源视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老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老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自然地理资源、体育信息资源等六个方面。

学校如何组织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各种课程资源呢?广州市天河区黄村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一、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无论是素材性课程资源还是条件性课程资源,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课程资源普遍紧张的情况下,究竟哪些课程资源是最为基本的、居于主导地位、具有决定意义的呢?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课程资源两种性质的人的要素在整个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

换句话说,老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老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谈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

谈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

谈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体育课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使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顽强进取的精神,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在欢乐中学到知识、在学习知识中得到乐趣。

这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观点和快乐体育的要求,适应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下面从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尝试,谈谈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及技巧。

一、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1、要有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做到全面具体和区别对待,虽然教材中教学目标是统一的,但学生实现课堂目标时所接受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学速度、理解知识的层次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各种练习及练习中的指导与帮助时,应根据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及个体心理倾向等方面的差异区别对待。

2、要符合学生身心特征教师可先根据上学年学生的体育成绩初步认定学生的层次,也可以根据平时对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考察摸底,进行综合能力评判,然后以动态的视角来观察学生所处的层次,并根据学习的目标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应尽量使教学系统进入相对平衡状态,因为此时的教学目标是常规教育与准备活动,没有较大的难度和较强的技术性。

而后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对各层次学生设立教学目标,打破平衡,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应很好地利用上课的时间与空间,对能力强的学生要尽量使他们有充分发展和提高的机会;对身体和运动能力稍差的学生要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要特别关心和照顾好有心理障碍、体弱或有生理缺陷的学生。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优化组合。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倾向、思维形式和价值观念,也有自己的个性、特长、潜能,有的学生在这个方面优秀,在另外方面可能会差一些。

浅谈高中体育健康教育的整合实践

浅谈高中体育健康教育的整合实践

浅谈高中体育健康教育的整合实践作者:吴荣刚来源:《职业·下旬》2012年第04期随着职教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正被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所代替,学校体育教育也呈现出一派令人鼓舞的景象。

然而,当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时,却发现情况不容乐观。

2007年,笔者所在县的一项调研表明:现在学生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呈持续下降趋势: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肥胖率在7.5%~23.4%之间;近视率高达49%,其中高三学生接近65%;有近18%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

可以说,当今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尽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学生健康教育的缺失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在体育新课程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行为和习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校健康教育的现状现代社会健康的定义已从过去单一的生理健康扩展到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三维健康观。

学生健康教育应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习惯,改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学生健康状况为核心内容。

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心理、环境、禁毒、行为习惯、合理营养、疾病预防等都可作为健康教育的内容。

但现在学校一般都不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导致学生对健康知识知之甚少。

据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学生健康行为知晓率仅为52%,健康知识合格率仅为46.8%。

因此,职教院校根据学生年龄、认知水平、学校实际、课程特点等,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学生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1.针对性原则由于健康教育包括很多内容,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健康教育,切实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与体育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健康教育包含于体育教学之中,两者有区别又有联系。

由于条件限制,教师应结合体育课的特点选择健康教育的内容并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平衡好两者的关系,防止顾此失彼。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方法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方法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方法1.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理念要求教育要注重个体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也应该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结合游戏、小组合作、比赛等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和体育技能的锻炼。

2. 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设置:新课程理念强调个性化发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合理设置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对于对某项运动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深入学习和研究相关的知识,提高其专业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体育教学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自主学习的任务,让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强调反思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反思能力,小学体育教学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进行反思学习,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体育水平。

5. 开展体验式学习: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体验学习,小学体育教学也应该开展体验式学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体验性的活动,例如户外运动、体育展示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体育项目的魅力和乐趣。

6.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学:新课程理念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小学体育教学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支持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体育教学软件等方式,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和全面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策略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的推进,体育学科的教学地位越来越高,其中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作为整个体育教育的基础环节,能够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所谓的“学科融合”指的就是通过挖掘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到一起进行教学,实现学生知识与思维、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发展。

体育作为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度很高,不仅能够为体育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打造一个多元智能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策略一、小学体育与语文学科相融合——添加文化气息在开展体育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时,语文作为一切学习的基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十分重要,若是能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大量的人文元素,不仅能够充实体育的教学内容与内涵,还能够为体育课堂增添一些文化气息,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实现学生体育与文学素养的双重发展。

例如,在组织学生举行赛跑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一些符合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词汇来形容学生在比赛时的状态,如大步流星、两脚生风、疾步如飞等,既能够增添体育教学的文学气息,又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二、小学体育与数学学科相融合——引发双重风暴在新课改的教学标准中,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全面培养,而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并且与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跳跃思维和发展思维,有殊途同归之意。

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联合数学学科,通过数学知识与体育技能的相融合,引发一场体力与脑力的双重风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体育与智育的协调发展。

例如,在教授学生“往返跑”体育知识技能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让学生机械地重复练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感觉不到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因此很快就会消磨光兴趣和耐心,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维度整合纵深思考——多途径促进集体体育活动有效开展例谈

维度整合纵深思考——多途径促进集体体育活动有效开展例谈

Liaowang 瞭望维度整合纵深思考—-多途径促进集体体育活动有效开展例谈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玉成第二幼儿园梁胜飞[摘要]体育活动在幼儿园教 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集 体体育活动更是亟待提高质量和有 效性的一种活动类型,通过将借助 情境、优化环节、利用器械等多维度 进行整合,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纵深 思考,提高集体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帮助幼儿获得真正有效的发展![关键词]多途径集体体育活动有效开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 南》中把健康作为第一个进行阐述 的领域,并将“动作发展”作为专门 的板块就Y衡、灵敏、协调、力量、耐力等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参考目 标,可见体育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 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而幼儿园由于受到女教师体育专业素养不够、家长和社会观念意识滞后、既定物质条件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活动的开展效果相较于其他活动仍较为薄弱。

除了普遍备受重视的晨间体育活动、灵活性较强的户外体育游戏等,集体体育活动更是亟待提高有效性的一种活动类型,如何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和形式下,提高集体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呢?我们试图从多种不同的维度出发,加以整合和纵深思考,举例阐述一些有效的方法。

_、借助情境,使集体体育活动内容趣味化集体体育活动相对集中、易于组织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创设和运用情境,从而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一)让音乐情境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音乐本身的节奏和韵律,能与幼儿的身体动作产生交相作用,从而激发幼儿跃跃欲试的状态。

在音乐特性方面,节奏感强、进行曲式的音乐易于帮助幼儿抖擞精神,掌握动作节律。

如《玩具兵进行曲》《水仙花圆舞曲》等快慢不同的进行曲式引导幼儿进人行进状态,开展不同的动作训练。

而环节功能方面,就要结合不同的环节使用恰当的音乐来营造氛围和情境。

如在《小公鸡学本领》活动中,教师在热身环节使用明快的《清早听到公鸡叫》,幼儿愉快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

在基本环节中则要根据训练要求来挑选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追求学业和社 会的成功,使教室成为一个教人成 长、激励学习的场所。

例谈体育课程的整合

例谈体育课程的整合

【】熊川 武. 思性教 学 [ 上 海: 东师范 大学 出版社, l 论反 M]. 华
1 99,0. 9 1
学习中 自我认识进行分析 ,以实现 自我控制 、 自我激
【】朱朝 浒 , 2 朱洁 波. 以反 思性教 学策 略提 高学校 教研 效 果
『 中小 学教 师培 训 , 0 , 1). J ]_ 2 3 (1 0

各 种相 关 课 程 的课 程 目标 、教 学 内容 、学 习手 段 等 课 程 要 素 之 间 互 相 渗 透 、互 相 补 充 。体
徐 向 鸣
育学科 的课程整合 ,应该有其 自身的特 点。 在教 学 中 ,应该
从 学 习方 法 和教 学 方 法 上 动 脑 筋 ,适 当 、适 时 整 合 一 些 其 它
参考文献 :
得失的心理体验等。研 究表 明,学习 日志可 以帮助学生
习 过 程 进行 思 考 和 总结 ,它 是 智 力 组 织 和受 过 训 练 的 大
核心。因此 ,开展 自我评估不仅能使学生 清晰地把握 自 学习状 况和能力状态 ,走 出困境和迷茫 ,还能对 自己进 我导向和控制 、自我促进 和激励 。自我评估 的形式有个 思 、小组互评和师生互评 。在教学过程中 ,要指导学生 学习 目标进行 自我诊断,对学生任务及完成情况 、学习
笔者观摩过很多评优课中大胆尝试一些课程整合的教学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发现学生们对体育课堂中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练习态润物于无声主教材与游戏整合绝大多数的体育课中的主教材都是采用如下的模式教动将主教材的学习整合在一种主体游戏中这样既可以丰课很容易上得枯燥但教师在这节课中组织了一场放风筝游戏要求同学们将空塑料袋吹鼓起来并用绳将风筝系在腰上跑练习中学生发现必须加快速度袋加纸球跑期总结是学生对自己一段时间学习和生活状况的记录内生活得失的心理体验等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策略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策略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策略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教育不断发生着变化。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体育也在不断发展与改革中,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学习体验,而且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的定义、融合策略以及融合带来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体育;其他学科;融合策略新课改的推行为小学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其中小学体育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现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将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全面素质教育的需求。

一、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的定义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是指将体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通过课程整合、教学相长等方式,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融合的重点在于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互相渗透,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和教育效果的协同[1]。

融合的主要手段是将各学科的知识与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知识的实际运用,同时,也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和身体的好处。

例如,可以将体育与数学相结合,通过统计数据、比较大小、计算运动员成绩等方式,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也可以将体育与语文相结合,通过朗读、写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当前小学体育与其他学科融合现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变革和挑战。

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成为了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议题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小学体育已经开始向跨学科、跨领域的方向拓展,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语文学科方面,小学体育教学已经开始融入阅读、写作、演讲等课程内容。

例如,通过体育赛事的阅读和写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例谈新课标下体育课教学方法运用策略

例谈新课标下体育课教学方法运用策略

例谈新课标下体育课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体育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也涌现出来,这都是体育教师用智慧去体现体育教学的真谛。

笔者在体育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认为新课标下的教学是充满趣味的教学,在教学中的每一项收获无不体现了投入,只有把全身心投入到体育教学中,才能发现其中的乐趣,才能发现体育教学原来也是那么丰富多彩。

但是,并不是每个体育教师都能体会这种感觉,只有把体育教学视为自己的事业,热爱体育,潜心研究体育教学的教师才能发现体育教学同样是一门大学科、大学问。

一、聆听学生的心声,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倡民主教学,民主的体育课堂才能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老师与学生之间是相通的,学生非常容易与体育教师接触,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体会到课堂的主人属于自己,容易与教师进行教与学的交流。

教学中,学生可以自己自由地学习,不会的问题可以大胆地向教师提出,教师也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给学生作出解答,使课堂更有效果,一改教师讲教学生练,学生不会不敢问、不敢与教师沟通的局面。

案例:在一节体育课中,正在进行“头手倒立”新授课的教学。

我做了一个漂亮的示范,然后对这个动作要领进行讲解:“同学们,当倒立成功时,我们是不是感觉很累啊?尤其是脖子是不是很疼?所以,我们把身体倾斜一下,让重量多放在手上一些……”我在讲解的时候好象隐隐约约地听到一个学生在小声嘀咕:“应该靠近头、头……”这个学生的话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然后我又安排分组练习了。

课后,这个声音一直在我回响,再仔细一想,他之所以这么说,肯定有他的理由,他可能觉得重心靠在头上更舒服一些,也有可能更稳当一些,可是我并没对这两个运动对比讲解,也没有让这位同学明白老师讲解的根据是什么,也许他还在这个错误之中,我有点后悔了。

所以,同一运动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做法,我们要多方位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问题不同分析,这样更贴近于学生。

二、借学生的智慧为我所用,提高教学效果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他甚至可以超过教师,给教师一个惊喜。

浅谈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全面融合教育

浅谈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全面融合教育

浅谈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全面融合教育因李逢苗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时期,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将健康课程全面融合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为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秉承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体现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与优势,选用适宜的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相应体育教学内容的同时持续渗透德育教育,以促进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合理的将健康课程全面融合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体育与健康;融合教育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以往小学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已经无法顺应时代发展中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实际需求,无法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

因此,体育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全面融合健康课程的教育,可以有效的达成新课程改革中所要求的教学目标,需要小学体育教师将课堂实践教学与健康课程全面融合作为主要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体能和身心健康快速发展。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落实全面融合教育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落实全面融合教育,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体育教师想要有效的实施体育教学与健康课程的全面融合教育,就需要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从而体现体育教学的作用。

在开展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是比较基础的,主要根据学生的体能以及身体素质而创设的,并且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关联一定培养学生健康意识的内容,同样也是顺利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全面融合教育的先决条件。

小学体育教师想要使教学活动具有趣味性及生动性,可以引导小学生积极融入到各项体育实践活动中,同时在此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方向的培养学生具备健康意识以及理念。

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具备团结合作的意识及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团体体育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以促进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让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掌握更为全面的知识与技能。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与数学知识的有效整合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与数学知识的有效整合


深入浅 出 。 使学 生形象 生动地理解
由于体 育教学 的特殊 性 , 师在 讲解动作要 领时只能靠 动作的 教
示范和专业 性很强 的术语 或配上动作 挂图进行 教学 , 而这种枯 燥无 味 的讲 解不能适应少 年儿童的心理特 点 , 他们在 进行学 习时往往只
学 题放 在往返 点
【 声】 ; 家 横 l 心 百 纵
浅谈 中学体 育教 学与数 学知 识 的有效 整合
江苏
传统的学 科教学一般 都是 教本 学科 的内容 ,很少 涉及其他 学 科 的知识 , 学面 、 教 知识 面 比较 窄 , 定程 度上抑 制 了学生 的发展 。 一
东台
● 丁春 霞
前提 。 调查 显示 , 国 1 我 6岁 以上居 民中有 6 4 67 %的人不参 加任何 体育 活动 。 中相 当多 的人是 因为 对体育 缺乏 兴趣 , 其 占各 种不 参加 体 育活动 原 因的第三位 而学生对 体育活 动无兴趣 或兴趣不 高 , 就 不会 主动 、 极地 参与体 育活 动。 因此 , 发 学生学 习 的运动 参与 积 激

兴趣 , 在课程 改革 中具 有特别 重要 的意义 。作 为体 育教 师 。 论是 无
教学 内容 的选 择还 是教 学方法 的 变化 都 要注 意学 生的兴 趣 。实践 证 明, 在体 育教学 中适 当运用数 学知识能 不断激 发学生 的兴趣 。笔 者 曾尝试在 2 5米 往 返跑 教学 时 , 事先 布置 好 场地 。 先 把一 道道 数
四、 拓展 思维 。 学生主 体意识 充分发展 使 在新课 程标 准理 念的指 导下 ,要 求教 师要有 全 新的教 学观 念
都尽量使 自己的身体 团成 圆形 , 达到了事半功倍 的教 学效果。 二、 凭借 问题 , 使学生 的注意 力高度集 中 问题是 科学研 究的 出发点 , 是开 启任何一 门科学 的钥匙 。 从本 质上讲 , 感知不是 学习产生 的根本 原 因 . 生 学习 的根本原 因是 问 产 题。 没有问题 , 感觉不到 问题的 存在 , 生也就不会 去深入 思考 . 学 那

打造羽球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社团与学校合作、资源与理念整合”羽毛球特色模式例谈

打造羽球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社团与学校合作、资源与理念整合”羽毛球特色模式例谈

打造羽球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社团与学校合作、资源与理念整合”羽毛球特色模式例谈发布时间:2023-05-30T06:25:19.187Z 来源:《素质教育》2023年4月总第448期作者:朱越强[导读] 内部背景。

我校是城乡结合部学校,虽然学校运动设施完善,但我校启动羽毛球普及较迟,学生的技术基础有待提高,这要求我们开发出适合我校推广的器材设施。

通过特色学校创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促进教学的发展,提升学校品牌、促进学校发展,落实国家提出的“2+1”工程。

因此,我校提出建设羽毛球体育特色学校的思路。

广州市天河区柯木塱小学广东广州510520摘要:运用团体动力学、组织行为学、社会文化认知观原理,基于学校“五乐教育”理念,通过实践研究、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演绎归纳等方法,对学校羽毛球课程校本化开发研究。

并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出“社团与学校合作、资源与理念整合”的学校体育特色构建模式,详细阐述了羽毛球特色建设在该模式指导下的运行条件、实施基础、组织方法和推广步骤,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体育特色建设模式学校与社团资源与理念整合一、研究背景1.外部背景。

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深入到全校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制度与文化,以深化特色创建为抓手,引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宗旨。

2.内部背景。

我校是城乡结合部学校,虽然学校运动设施完善,但我校启动羽毛球普及较迟,学生的技术基础有待提高,这要求我们开发出适合我校推广的器材设施。

通过特色学校创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促进教学的发展,提升学校品牌、促进学校发展,落实国家提出的“2+1”工程。

因此,我校提出建设羽毛球体育特色学校的思路。

二、研究目标羽毛球特色学校构建是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通力合作,将学校办学理念、羽毛球教学资源与家庭、社区的教学资源相整合,促进学校羽毛球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形成学校体育特色,促进学校品牌的建设。

三、研究策略1.顶层设计的建设。

例谈如何上好体育课

例谈如何上好体育课

行 认 真 示 范 。要 做 到讲 解 清 楚 、 突 出重 点 、 示 范标准 、 动 作 优 美 ,合 理 运 用 讲 解 与示 范 是 提 高 体 育 教 学 质 量 的 重 要 因 素 , 教师 可根 据教材 内容 、 学生 特点等 具体 条件 , 灵 活 采 用 不 同 的教 学 方 法 。 对 各 年 级 都 反 复 出现 的 内 容 ( 如耐久跑 、 铅球、 篮球 等 ) , 可采用 先讲解 、 后 示范 的教学方 式 , 在 学 生 对 教 材 比较 生疏 的 情 况 下 .教 师 可 采 用 先 示 范 后 讲 解 的 教 学 方 法 . 对 一 些 集 体 形 式 下 进 行 练 习 的项 目 ( 如 广播体 操 、 武 术等 ) , 教师还可 采取边讲解边示 范的教学方 法 . 让 学 生 一 边 体 会 动 作要 领 , 一边跟 着教 师做相应 的动作 , 以培 养 学 生 的 模 仿 能 力与理解 能力 , 因此 , 只有在教学 中充分利用好讲 解与示 范 . 从学 生实 际出发 , 选 择最佳 教学方 法 , 才 能 提 高 体 育 课 堂 教 学效率 。 教 师. 要 有 较 强 的组 织 能 力 . 组织 学生 依次 练习 , 严 格 要 求学生 , 使动作标 准化 , 错 误 动 作 出现 时 . 教 师 要 及 时 进 行 纠 正. 可 采 取 单 独 纠 正 或 集 体 纠 正 的方 式 . 加 深学 生对教 材 的 理解 , 练 习 中可 采 用 分 组 比赛 的 教 学 方 法 , 以 提 高 教 学 的 灵 活性 , 提 高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这样 , 可 以培 养 学 生 的纪 律 性 , 加强 团结 . 培 养 学 生 的集 体 主 义 观 念 和 吃 苦 耐 劳 、 顽 强 拼 搏 的进取精神。 四、 关 注 学 生 的 个 体 差 异和 不 同需 求 体 育 教 学要 面 向 全体 学 生 , 关 注 学 生 的个 体 差 异 , 体 育 课 程 是 为 所有 学生 设 置 的 一 门课 程 . 体 育 教 学 对 象 是 全 体 学生 。 而 不是 少数 有 运 动天 赋 的 学 生 .面 向 全 体 学 生 的 教 育 是 新 课 程 的一 种 理 念 ,体 育 课 程 当 然 也应 如 此 。 平 等 对 待 每 一 个 学 生, 由于学生在身体条 件 、 兴趣 爱好 、 体 能 和 运 动 技 能 等存 在 很 大差 异 .他 们 不 应 该 因 某一 方 面 的 不 足 或 欠 缺 而 受 到 他 人 不平等的对待 。 甚 至 冷 落 。 传 统 教 学 往 往 忽 视 学 生 的 主体 地 位, 忽 视 对 学 生 人 格 的尊 重 。平 等 对 待 每 个 学 生 , 可 以 使 他 们 享 受 学 习乐 趣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促 进 师 生 之 间 的 合 作 与 互动, 塑 造 健 全人 格 。 五、 培 养 和 使 用好 体 育 干 部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积极 性 , 发 挥 他 们 的 主 体作 用 。 体 育 小干部是教师的助手 . 对他 们 的 培 养 和 使 用 . 可锻 炼 其 独立 工 作能力 , 发挥 教 学 的组 织 作 用 , 加强纪律 , 保证安全 , 提 高教 学 质 量 。在 教 学 中 , 让那 些责任心与荣誉感强 , 正确 认 识 和执 行 课堂常规 , 会 准确 调 动 队伍 和带 领 做 操 。 认 真 贯彻 安 全 规定 的 学 生担任体育小干部 , 把许 多组织管理 、 动作 示范 、 保 护 与 帮 助 同学 以至 协 调 人 际 关 系 的 事 , 都 可 以交 给他 们 做 。 这 样 既 可 培养他们的能力 , 又可调节课堂气氛 , 使学生有“ 当家做主” 的 感觉 。 使 他 们 的主 体 作 用 得 到 发 挥 。 总之 , 体育课对学 校来说很 重要 , 直接反 映出校风校貌 , 这 就 要 求 体 育 教 师 具 有 精 深 扎 实 的专 业 知 识 、丰 富 的 教 育 科 学 知 识 和 广 博 的 文 化 科 学 基 础 知 识 等 。 这 也 意 味 着 我 们要 不 断 充 实 自己 . 适 应 社 会 发 展 和 时代 发展 。 时刻 关 注 体 育 运 动 的 发展 、 体 育 课 程 的改 革 和 学 生 的成 长 , 从 而 保 证 上 好 每 一节 体 育课 , 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 1 ] 黄美好. 体 育学 概 论. 人 民体 育 出版 社 , 2 0 0 7 . [ 2 ] 刘 端 文. 学校体 育教 学 艺术 . 北 京 师 范大 学 出版 社 , 2 0 0 9

从一体化谈体育课程的内容逻辑及结构化设置

从一体化谈体育课程的内容逻辑及结构化设置

体育教学/2020年第7期P10从一体化谈体育课程的内容逻辑及结构化设置一体化是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满足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体育课程的一体化体系建设,内容是核心,厘清体育课程内容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及内容的合理设置对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然而,长期以来,体育课程诸内容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哪个学段需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甚至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均还不够明确,甚至有的还出现低级重复、蜻蜓点水等现象。

为尽量减少内容问题对体育课程实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为了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内容的功能价值,从一体化的角度探讨其内容逻辑及结构化设置十分必要。

一、体育课程内容问题分析体育课程内容从素材一直到应用需要几个转化,在这几个转化过程中曾出现一些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诸如如何做好“教材化”处理的全面性问题、如何把握“教学化”过程的针对性问题,如何确保“实践化”体现应用性问题等。

(一)内容从素材到教材的转化尚不够完整体育课程内容的确定实际上首先需要一个对素材的选取,究竟应该从哪里选,哪些能够被选,选取以后如何进行转化,都需要科学合理的把握。

课程内容确定前是一个个分散的素材,确定后要编进教材就需要一个教材化过程,即素材经课程内容筛选再经过编制被转化为教材。

体育类素材十分丰富,种类也繁多,能够走进体育课程体系的是能够达成课程目标的,能够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又富含科学、合理、安全等特点促进育人作用发挥的都可以通过筛选而成为课程内容资源。

课程内容被编进教材,不是不分顺序地任意编排,否则不利于课程的有效实施,更不利于学生有兴趣和有价值的修学,因此,这些从素材中选中的内容在进入教材之前,需要一个“教材化”过程,“教材化”就是要解决内容逻辑以及应遵循编制原则。

不进行合理的“教材化”处理的教材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二)内容从教材到教学的转化尚不够聚焦经过“教材化”合理处理后的内容被编制在教材中,可以作为体育课程实施尤其是课堂教学实施的重要依据,但仅仅是依据而已,而不是原原本本地搬到课堂上。

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学习内容选择例谈

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学习内容选择例谈


和 自主 锻炼 的 习惯 才 能 逐 渐 形 成 。
3选择 的学习内容要具有实效性 .
新 课 标 认 为 ,一 切 对 学 生 有 利 的 体 育 学 习 内容 均
到棘手 。新 的《 课程标准》 出“ 提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 适
应 社 会 ” 整 体 健 康 观 , 就 为 我 们 提 供 了 选 择 体 育 学 的 这 习 内容 的依 据 。 笔 者 主 要 从 以 下 五 个 方 面谈 一 谈 自 己
标 服 务 的 ,所 以 内容 的选 择 要 有 利 于 学 生 实 现水 平 目
标 , 终 实 现 课 程 目标 。 最
2选择 的 学 习 内容要 适 合 学 生 的 生理 、 . 心理 特 点
在 不 同 的 水 平 阶 段 ,学 生 的 生 理 和 心 理 特 点 决 定 了 他 们 对 体 育 活 动 有 不 同 的 需 求 。 学 生 只 有 对 所 学 的 内容产生兴趣 , 才能 全 身 心 地 投 入 练 习 , 运 动 的 爱好 对
太 高 , 习起 来 有 较 大 的 难 度 , 生 活 联 系 又 不 紧 密 , 学 和 就 不 具备 较 高 的 实 效 性 。

选 择 的 学 习 内容 应具 备 的特 点
1 . 的学习 内容要有利于 目标 的实现 选择
课 程 目标 是 课 程 改 革 的 出 发 点 和 归 宿 ,它 制 约 着 课 程 内容 的 选 择 ,而 所 选 择 的 内容 又 是 为 实 现课 程 目
4选择 的学习内容要 具有较 强的时代性 .
体 育 和 体 育 课 程 是 随 着 社 会 的 发 展 而 不 断 变 化 的 , 技 运 动 项 目 、 育 娱 乐 方 式 层 出 不 穷 , 有 一 定 竞 体 具 的 时 代 性和 多 变 性 。因 此 ,体 育 教师 在 选 择 学 习 内容 时 . 要 注意 “ 时 俱 进 、 陈 出 新 ” 也 与 推 。

浅谈小学体育健康与劳动教育的融合

浅谈小学体育健康与劳动教育的融合

浅谈小学体育健康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杨继光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小学《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体育运动能力,掌握和运用体育与健康的相关理论、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充分发挥潜力,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长期努力学习并能坚持运动的良好习惯。

学生良好身心健康素质,表现在突出的人际交往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积极的社会活动能力,以及追求互利共赢的精神。

提高学生善于自觉维护个人健康和社会群体健康的意识,增强其社会主体感和责任感,形成健康的体育道德和行为习惯,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履行的责任。

实施劳动教育,要注重培养每个孩子的劳动自主性和劳动能力,通过自主劳动,让每个孩子都学会体验,通过劳动努力取得丰硕成果。

通过劳动开展道德教育,要让每个孩子都学会体会到父母的辛苦,珍惜父母的辛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新课程体育实践的不断深入,学生体育基础知识、体育实践、教学与学校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将有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设学校基础体育课程,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成为劳动实践者,实现了学生作为社会实践劳动者参与学校体育的体验。

许多在父母的溺爱下长大的孩子,也能深刻理解长辈的辛勤劳动。

他们希望自己从小就有一颗充满正义和感恩的心,培养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坚持锻炼的良好健康习惯。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家长大多是农民,学生也有一定的农村劳动经验。

我们历来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不断培养全体学生的劳动健康素质和社会生活实践能力。

我们经常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劳动,举办各种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了“基于农村特色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深度开发”课题的研究。

情境互动教学、快乐互动教学、合作互动教学、游戏互动教学等一系列新的课堂教学指导思想和方法应运而生。

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启发了笔者来探索如何将体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依据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两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学科融合,给学生不一样的体育学习——以数学进入《肩肘倒立》一课例谈

学科融合,给学生不一样的体育学习——以数学进入《肩肘倒立》一课例谈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学科之间的融合越来越引起关注。

核心素养给学科融合指明方向,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特点,将体育学科和数学学科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和解决问题的品质。

本文就以《肩肘倒立》一课为例谈一谈数学学科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一些反思。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数学学科融合在小学教学中,数学和体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但两者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很多数学问题可以利用体育情境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如关于时间概念的认识(跑速问题,时间少跑得快),相遇和追及问题等。

当然,体育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利用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学习技能,将数学知识与体育运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不仅能习得数学知识,更能丰富体育课堂,体会体育课堂的乐趣。

笔者曾有幸观摩了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中小学生教学研究室主办,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盐城市第二小学承办的江苏省小学体育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其中在课堂教学比赛过程中,淮安选手赵云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肩肘倒立》有效地将数学学科与体育学科相融合,让学生体验了不一样的体育学习。

一、案例呈现与分析1.巧用量角器和三角板,吸引注意力用“新颖”这个词来概括赵老师的器材可能有点不是太确切,三角板和量角器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将数学中的三角板和量角器带到体育课堂上,还是比较新颖的。

在课的开始,赵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三角板(见图1),引导同学们用自己的身体做出不同的角度,如用手肘做90°,打开手臂180°,手臂紧贴裤封与地面成90°,等等。

在三角板和量角器的吸引下,同学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考,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图2用身体做出0°、30°、60°、180°的角图1出示三角板2.改变身体姿势,做出不同角度赵老师又将问题抛给学生:“让我们坐在垫子上,用腿和垫子的组合,做出不同的角度。

体育与智育的融合实施方案

体育与智育的融合实施方案

体育与智育的融合实施方案体育与智育的融合是指通过将体育和智育两种教育方式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身体的锻炼和智力的培养。

体育与智育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下面是一个体育与智育融合的实施方案。

一、提供多元化的体育项目选择1.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包括球类、田径、健美操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参与,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乐趣,增强对体育的兴趣。

2.学校可以在课余时间开设不同级别的体育培训班,提供专业的教练指导。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参加,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自己的体育运动能力。

二、体育与智育相结合的课程设计1.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智育元素,例如在体育游戏中增加智力活动,或者通过体育活动探索科学原理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加智力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在智育课程中加入体育元素,例如利用体育项目进行集体合作、团队建设等活动。

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三、建立体育与智育融合的评价体系1.设立综合评价指标,评价学生在体育与智育融合中的综合表现。

包括体育技能的发展,智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

2.在评价体系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领导能力。

评价体系应当综合考虑学生在体育活动和智育课程中的表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学校应加强体育与智育融合教育的师资培养。

培养具备体育专业知识和智育教育经验的教师,使他们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的体育活动。

2.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其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同时,学校还可以搭建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提高。

总之,体育与智育的融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提供多元化的体育项目选择,进行体育与智育相结合的课程设计,建立体育与智育融合的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努力,可以充分发挥体育与智育融合的优势,促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兼顾身体和智力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体育课程的整合
作者:徐向鸣
来源:《体育师友》2008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从分析体育健康课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四个层面,即主教材与游戏、体育与其它学科、多种教法及学法、各种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整合,通过解说一些体育教学实践的课例来分析现在的热门话题——课程整合。

关键词:课程整合主教材教学资源
所谓课程整合,通常是指各种相关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体育学科的课程整合,应该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应该从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上动脑筋,适当、适时整合一些其它学科中与体育相关的教学手段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锻炼身体、体验乐趣、完成学习任务。

笔者观摩过很多评优课、公开课,也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大胆尝试一些课程整合的教学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发现学生们对体育课堂中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练习态度积极了,教学效果比以往有了明显的改观。

一、“润物于无声”——主教材与游戏整合
绝大多数的体育课中的主教材,都是采用如下的模式教学的: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显然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

而很多老师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游戏教材,安排在准备活动中。

实际上,在主教材的教学中,也可以融入适当的游戏活动,将主教材的学习整合在一种主体游戏中,这样既可以丰富主教材的内容,又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游戏在中学体育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情感体验,深受学生的喜爱,它对全面锻炼身体,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同伴之间良好的关系,以及团结合作、活泼乐观、勇于进取、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一节发展快速跑能力的公开课上,一般这样的课很容易上得枯燥,但教师在这节课中,组织了一场“放风筝”游戏:要求同学们将空塑料袋吹鼓起来。

并用绳将“风筝”系在腰上跑,练习中学生发现必须加快速度,“风筝”才飘得起来,然后,教师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学生在袋中放入一些东西,增加重量后学生又发现必须全速跑进,“风筝”才有可能飞起来。

本节课,教师将主教材的学习整合在一场游戏之中,使主教材的学习在学生不知不觉“玩”的过程中完成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非常大。

(教学模式如下图)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体育与其它学科横向整合
在许多的公开课评比或展示中,也曾出现过体育与其它学科有机结合,如体育与物理、体育与多媒体、体育与英语等。

体育学科中,有很多技术原理离不开其它学科的知识,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适时融入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剖析某些技术原理,使学生“懂”其理,“学”其状,“会”其技,“乐”其趣。

例如:笔者观摩的公开课中,很多都有体育学科和其它学科整合的环节。

(见下图)这些整合过程,大都有其整合的目的,巧妙地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解决了本节课中重点问题,运用得自然、流畅,教学效果也很好。

三、“教无定法。

唯有得法”——多种教学法和学习法整合
教学方法的组合,必须包括两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一是必须存在着不少于一种的教学方法;二是最终指向一个教学方法的组合体。

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整合不是随意的,而是为了
达到优化教学方法的目的,因此它除了具有整合的基本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一些特色,并使之成为有着一定目标的教学方法整体。

常用的情境教学法、激励法等,以及合作学习、问题学习、讨论学习等学习方法,目的就是使学生喜欢体育,主动参与体育,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特别像情境教学法在体育课教学中的使用,可以唤起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产生好奇感和新鲜感,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体育课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例如:在一节七年级的发展奔跑能力的新授课上,教师整节课创设了一个“马夫”和“马”的情境,利用跳绳作为“马鞭”,所有学生既是“马夫”,又是“马”,从挥舞跳绳(快马扬鞭)入手,到三名同学将绳扎在腰上模仿马的高抬腿跑进(群马奋进),到将绳拉在腰上做牵引跑(赶马车),再将绳等距横放在地上做小步跑等专项活动(小马过河),最后将绳类似棍一样舞起来(舞棍花),随着教学的深入,整合了多种教学方法,而这些教学方法都指向本课的目标——通过多种练习发展奔跑能力和灵敏性,课堂学习效果非常好。

四、“异曲而同工”——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
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从恪守学科界域来设置教学内容,向拆除学科界域,以跨学科性的观点来融合知识点。

体育运动的产生及发展与军事、政治、医学、艺术、心理学、数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的队列,就来自于军事,体育中的保健和医学密切相关,体操和艺术已经难分界限了……这就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有很多其它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开发利用。

我们可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整合其他学科专业知识,来达到体育学科的教学目标,这样更能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例如:在一节以团结合作为主线的七年级体育课中,教师假设了一个场景:洪水来了,解放军战士接到抗洪救灾的任务,他们急行军奔赴现场,进行抢险救灾。

实际上,课中包括了队列训练,快速跑,负重搬运,急救等活动,一节课中整合了多方面知识。

(模式见下图)
这种将其他学科知识和体育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体育课的教育教学效果,还加深了学生对其它学科知识的了解、整合和实践利用能力。

总之,课程整合,使学科、教材和班级这些框架教学模式变得模糊了,人才的培养方向更强调对知识结构的认识和应用技能的培养,课程的设置向多边学科扩展,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堂体育课要上得既生动、又达到课标要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就必须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整合性。

只有加强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方法、教学资源的整合,才能使学生热爱体育课、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享受体育,终身喜爱体育,才能使学校体育课发挥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