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角透视

合集下载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

HL
VP1
M1
CV
M2
VP2
GL
S
随堂作业:用量点法做一个办公桌的两点透视图
画成角透视注意要点 1、成角透视的两个灭线一定要左右两个灭点消失 2、灭点一定要在视平线上 3、两个灭点的距离一定要比画幅宽 4、灭点可以离画幅近,或在画幅内,但是另一个灭 点一定要画幅很远 5、灭点离心点近,物体的可见面就狭小 6、一幅画面未必只有一种透视,有时成角透视和平 行透视合用
VP1和VP2的关系
具体步骤
1.求得EPl—CV即人眼距 离画面的1.73R视距。 2.经过EP1做平行画面的水 平线。 3.经过EP1向左做夹角(这 里是30度)。交于HL于VPl 点。 4.以VP1一EP1线段为准做 90度,找到VP2。 5.直角三角形VP1、EP1、 VP2即是图中所反映的位置 转移关系。
外成 部角 形透 态视 立 方 体 的 形 态
部成 形角 态透 视 立 方 体 的 内
成角透视又称余角透视和两点透视。
立体空间感比较强 成角透视的画面特点 强烈的不稳定感 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 娱乐、欢快的场面 更适合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主要特点(立方体)
• 1.边棱呈两种状态,有一种原线——垂直边,有一 种变线——成角边,分左右两组。
//EP—VP1
EP—V Pl交地平线于VP1点
立方体向左的棱边都平行B A,所以向左的棱边延长线 都消失于VP1。
人眼视觉原理
右图为 平视 地平线与视平线重合
两条平行线向远处纵深延长,共同消失到一个点。
视线EP—VP1交视平线VP1点 BA
//EP—VP1
EP—V Pl交地平线于VP1点
同样道理,向右的棱边及棱 边延长线都消失于VP2。

透视学原理成角透视PPT讲稿

透视学原理成角透视PPT讲稿
角为50度和40度。作图比例为1:30.
成角透视
第四章
V1
M2
CV
M1
D
C’ B’
C
A
B
S
V HL 2 (PL
GL
成角透视
第四章
E
F
G
V1
M2
CV
M1
D
C’ B’
C
A
B
S
V HL 2 (PL
GL
成角透视
第四章
LE F
G
V1
M2
CV
M1
D
C’
B’
K’
C
KA
B
S
V HL 2 (PL
GL
成角透视
第四章
透视学原理成角透视课件
成角透视
第四章
第一节 成角透视及其特点
成角透视
第四章
在透视投影中,凡视线平视,
直线与地面平行,对画面成一定角度
时的透由视于称空成间角物透体视对,画也面称的两角点度透不视同。 形成下述两种透视,以立方体为例。
一、立方体的两个面和两个边棱 与画面都成45度角时消失于距点。此 种透视的特点,是两个距点与心点和 视点的距离都相等,故被称为等角透 视。
成角透视
第四章
成角透视
第四章
CV
M1
V2
(HLPL
D’
B’
C’
B
A 123
C
G
L
S
成角透视
第四章
E
F
HG
4
V1
M2
CV
M1
V2
5
(HLPL
6 D’
B’
C’

成角透视原理

成角透视原理

成角透视原理
成角透视,也称为两点透视或余角透视,是一种描绘物体空间关系的绘画技法。

在成角透视中,物体纵深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使得画面中的水平直线呈现出两个消失点。

这种透视原理可以帮助艺术家更真实地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关系。

具体来说,成角透视有以下特点:
1. 两个消失点:与画面既不平行又不垂直的水平直线消失于视平线上的两个不同点。

这两个点分别位于主点(视点)两侧,称为余点。

2. 平行线消失于同一余点:画面中平行的直线,如楼房的每层分界线,都消失于同一个余点。

3. 物体的立面和横截面:在成角透视中,物体的立面和横截面会随着距离视点的远近而产生大小和长度的变化。

离视点最近的物体立面较大,远离视点的物体立面较小。

4. 测点求深:在绘制成角透视物体时,可以通过测点法求得物体的深度。

例如,以视点为中心,画出与物体立面垂直的直线,再从物体的顶点或棱角处作直线与画面成角,交于视平线上的测点。

连接视点
与测点,即可得到物体的深度。

总之,成角透视原理通过描绘物体的两个消失点和物体的立面、横截面变化,使艺术家能够更真实地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立体感。

在绘画、设计等领域,掌握成角透视原理有助于提升作品的空间感和视觉效果。

透视学原理成角透视课堂PPT

透视学原理成角透视课堂PPT

D A
B’ B
S
V2 HL (PL)
立面图 GL
•14
成角透视
第四章
M2 V1
M1 H
F
E
G
3
2
D
C’
1
B’
C
A
B
S
V2 HL (PL)
立面图 GL
•15
成角透视
第四章
M2 V1
M1
H G
F
E
3
2
C’
1
B’ K’
C
A
K
B
S
V2 HL (PL)
立面图 GL
•16
成角透视
第四章
M2 V1
M1
H G
B’
2’ 3’
1’
B
A
123
C
S
V2 HL
(PL)
GL •22
成角透视
第四章
E
F
H
G
4
V1
M2
CV
M1
5
6 D’
C’
B’
2’ 3’
1’
B
A
123
C
S
V2 HL
(PL)
GL •23
成角透视
第四章
例三、作电冰箱余角透视图
已知电冰箱规格为0.5 m*1.5 m*0.55 m,视距2米,视高1米, 电冰箱与画面的成角为50度和40度。作图比例为1:30.
•11
成角透视
第四章
例一、作写字台的余角透视图
已知写字台规格为1.5m*0.8m*0.8 m,与画面成角60度,30度, 视距2m,视高1.2m,作图比例1:30.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
4.立方体做深度排列时,体积由大变小,而顶,底面两组成角边 间的前后夹角由小变大,越远越平缓,彼此出现形体差异。
余角透视的三状态透视特征
(1)微动状态:两竖立面与画面所成A,B角相差甚大,可谓:“两角相 殊”。两个余点经常一个在画框内,另一个在相反方向较远处。余点较远 的的竖立面很正,看上去较宽;余点很近的竖立面很侧,较窄;
二,成角透视的线段
1.边线为平行于画面的垂直原线,透视方向不变,仍然 垂直,没有灭点,但有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
2.边线为平行于基面的成角变线,左右各一组,水平消失 方向不一,形成两个灭点,都在视平线上。
三,成角透视的规律
1.在同一视域中,由于立方体与画面所成的角度不同,决定了成 角透视的灭点在视平线上的的位置是可移动的。
二,正方体的画法
量点法作图步骤: 1.根据画面,已知两个余点V1,V2,以及分别以V1V2为圆 心,V1EV2E为半径与视平线相交得到两个测点M1,M2,主点CV, 视点E ,正方体的一条垂直线段AB。
2.经过B点画一根与AB 线段相垂直的水平线D’B=BC’=AB, 从B点分别向余点V1V2消失,自D’C’分别向M1M2相连,与 失点位置要适当,太远或太近均会出现反常现象;
2.同一物体的两个消失点应在一条视平线上。
作业:
掌握成角透视的三状态透视特征,用量点法作出正立 方体的成角透视;(5CM*5CM)
要求:
1.透视画法准确; 2.每种透视状态九个正立方体; 3.每种透视状态一张A3纸。
第二节 成角透视的画法
与平行透视一样,成角透视作图的关键也是如何表现线段在 纵深关系中的距离和长度的变化。所不同是,成角透视的纵深 线段与画面形成倾斜关系,且有两组消失各不相同的线段。按 照成角透视的规律:观察物体时,视点越远,两个余点的距离 越远;而余点距离主点的远近,决定物体透视纵深线段的长短。 成角透视图中物体纵深线段的寻求,一般采用量点法来表现。

透视学原理——成角透视

透视学原理——成角透视
立面图 GL
成角透视
第四章
M2 V1
M1 H
F
E
G
3
2
D
C’
1
B’
C
A
B
S
V2 HL (PL)
立面图 GL
成角透视
第四章
M2 V1
M1
H G
F
E
3
2
C’
1
B’ K’
C
A
K
B
S
V2 HL (PL)
立面图 GL
成角透视
第四章
M2 V1
M1
H G
F
E
3
2
C’
1
B’ K’
C
A
K
B
S
V2 HL (PL)
第四章
例一、作写字台的余角透视图
已知写字台规格为1.5m*0.8m*0.8 m,与画面成角60度,30度, 视距2m,视高1.2m,作图比例1:30.
成角透视
第四章
M2
M1
V1
C’ C
D A
B’ B
S
V2 HL (PL)
GL
成角透视
第四章
M2 V1
M1 H
F
E
G
C’ C
D A
B’ B
S
V2 HL (PL)
二、立方体的两个面和两个边棱中的一个面和一个 边棱与画面成大于45度角,另一个面和一个边棱与画面 成小于45度角时的透视,其两个消点称余点。此种透视 的特点,是两个消点和心点的距离不相同,同时与视点 至心点的距离也不相同.故被称为余角透视。
成角透视
第四章
成角透视也是透视学的基础部分,是应用最多的透视画法。

成角透视概念

成角透视概念

成角透视概念
成角透视,也称“两点透视”,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在这种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的长度产生了变化,但是不带有消失点。

成角透视的视觉效果更具表现力,因为它能够呈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在绘画或设计中,成角透视经常被用来表现场景的深度和立体感。

在成角透视中,立方体或物体的每个面都与画面成一定的角度,而不是与画面平行。

因此,立方体或物体的每个面在画面上的投影都是倾斜的。

这种投影方式使得立方体或物体在画面上呈现出透视效果,即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

在绘画中,成角透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1.确定立方体或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2.确定视平线的位置,通常与画布平行。

3.根据成角透视的原理,画出立方体或物体的轮廓和结构线。

4.填充阴影和细节,以增强立体感和空间感。

在建筑学中,成角透视也经常被用来表现建筑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建筑师可以通过成角透视来展示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以及建筑物在不同角度下的视觉效果。

成角透视是一种常见的透视方法,它能够让画面更加立体和有深度。

在绘画、设计和建筑等领域中,成角透视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大远小的两点透视(成角透视)原理 大远小的两点透视(成角透视)原理

大远小的两点透视(成角透视)原理 大远小的两点透视(成角透视)原理

大远小的两点透视(成角透视)原理大远小的两点透视(成角透视)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透视方法。

它利用两个消失点来描绘物体在远近处的大小变化,使画面更加立体逼真。

在画家的作品中,大远小是常见的现象,通过两点透视原理可以更好地表现出来。

我们来了解一下两点透视的原理。

在成角透视中,画家需要确定两个消失点,它们分别代表了水平线上的两个方向,每个点都是一个远离观察者的距离。

通过连接这两个消失点和作为基准的平行线,画家可以描绘出物体在远近处的大小变化。

在两点透视中,当物体远离观察者时,它们会变得较小。

这是因为在视觉上,远处的物体会受到透视效果的影响,呈现出缩小的比例。

相反,当物体靠近观察者时,它们会显得更大。

这种大远小的效果可以通过画家灵活运用两点透视原理来表现出来。

在绘画中,运用两点透视原理可以更好地表现出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变化。

画家可以通过透视线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通过大小的变化来体现远近距离的感觉。

这样可以使画面更加立体感和逼真,让观者感受到真实世界中物体的远近之感。

除了在绘画中,两点透视也被广泛运用在建筑设计、影视特效等领域。

通过两点透视的原理,可以更好地描绘出建筑物在不同距离下的外观,使整体布局更加合理和美观。

在影视特效中,通过透视的运用可以制造出更加逼真的特效,使画面更加震撼和引人入胜。

第二篇示例:大远小的两点透视是一种透视法,也称为成角透视。

它是在绘画中常用到的一种技巧,通过利用两个透视点创建出具有视觉深度和透视感的画面。

在这种透视法中,远处的物体看起来较小,离观察者近的物体看起来较大,给人以距离感和立体感。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大远小的两点透视的原理。

了解两点透视的基本原理是十分重要的。

在画面中有两个透视点,分别是视线上的两个无穷远点,它们确定了画面中的透视关系。

通过这两个透视点,我们可以确定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和大小,从而准确地表现出远近和大小的关系。

透视学(成角透视)

透视学(成角透视)

三、成角透视的画法 直观空间图分析步骤 绘图中测点法截取步骤
直观空间图分析步骤
1、在画面底边GL基线上有一点B,经过B点做夹角33度(除了45度、90度以外,
角度任意定)伸向前方一条直线,求在这条直线上截取BA=50厘米。
2、经过EP做一条平行画面的水平线,然后EP做夹角33度,平行地面上经过B点的
直线,交于HL上一点VP1,两条直线平行。
直观空间图分析步骤
3、以VP1为圆心,VP1-EP为半径长,水平摆动,求得测点M,得到VP1-M等于
VP1-EP。连接M-EP,构成等腰三角形,夹角33度(根据内错角相等原理)。
4、经过B点在GL基线上量出BC等于50厘米(把HL的高度分成二等份,取一份长
们称之为成角透视。
二、成角透视的基本特征 1、成角透视通常消失于灭点VP1和VP2
2、二、VP1与VP2的关系 3、成角透视的画面特点
成角透视所画的空间和物体,都是与画面有一定偏角的立方体。在画面上的立体空间感比较 强,画面中主要有左右两个方向的消失灭点,大多数与地面平行的纵深斜线消失于此两点, 使画面产生强烈的不稳定感,但同时也具有了灵活多变的特性。成角透视不同于平行透视画 面,大多数线条是平行、垂直线,那样过于稳定和死板。在实践运用当中往往根据需要采用 不同的画法。比如:庄重、宏大的场面,适宜采用平行透视,娱乐、欢快的场面更适合成角 透视。
四、成角透视的应用
1、利用测点法绘制实践中成角透视简单物体
2、利用测点法绘制成角透视室内空间以及室外建筑空间
绘制地面网格 要求:视高1.5米,地格0.5×0.5米,与画面夹角40度
室内空间成角透视
要求:室内高270厘米、HL视平线高150厘米、室内500厘米×400厘米。 室内空间与画面夹角选择大夹角。

透视学原理成角透视(课堂PPT)

透视学原理成角透视(课堂PPT)
成角透视
第四章
第四章 成角透视
1
成角透视
第四章
第一节 成角透视及其特点
2
成角透视
第四章
在透视投影中,凡视线平视,直线与地面平行, 对画面成一定角度时的透视称成角透视,也称两点透视。
由于空间物体对画面的角度不同形成下述两种透视, 以立方体为例。
一、立方体的两个面和两个边棱与画面都成45度角 时消失于距点。此种透视的特点,是两个距点与心点和 视点的距离都相等,故被称为等角透视。
25
成角透D
C’ B’
C
A
B
S
V2 HL
(PL)
GL 26
成角透视
第四章
E
F
G
V1
M2
CV
M1
D
C’ B’
C
A
B
S
V2 HL
(PL)
GL 27
成角透视
第四章
E
L
F
G
V1
M2
CV
M1
D
C’
B’
K’
C
KA
B
S
V2 HL
(PL)
GL 28
成角透视
第四章
E
L
F
G
N
V1
M2
CV
4
成角透视
第四章
第四节 量 点 法
5
成角透视
第四章
一、量点法形成的原理
M B’
B B1
m A
V E
v
S
6
成角透视
第四章
M
B’
A
B1
B
A
m B1
S
V HL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
HL
GL A
(8)根据地面网格确定床的宽度,确定床的两个端点,起垂直高度线,过A点 截得的0.5M高度点,并连接VP1,得床的高度线,过床的两上顶点,与VP2相 连,得到床顶面的两条边线。找到床底面的长度,起垂直高度线,与床的两 条侧边相交,得到最后两端点。 B VP1 M2 CV M1 VP2
HL
测点法原理直观空间图分析
BA=50cm
在基线上点B的左侧量BC=BA得点C,于是CA为截取BA长度用 的辅助直线。过视点E作视线EM∥CA,与HL相交于点M,点M即 为辅助直线BA的灭点。
连接CM,既是辅助 直线CA的全透视, 于是CM与B-VP1的 交点A1便为点A的 透视,即BA1是BA 透视深度。
如何确定视距?
根据人眼正常视 域即60°视锥范围 的特点: 视距的长 短是60°视圈半径R 的1.73倍。假设最 远角为半径R,以这 个半径的1.73倍即 人眼到画面的距离。 以CV为圆心,把视 距转动到垂直位置上 得视点EP (EP1=EP,)。
60°视圈
确定视距EP以及VP1和VP2位置关系
• 在画面PP上以A为中心, 量取Ad=Ab=边长。
C B D
30° 60°
PP b
d
A
平面图
•(2)作透视图,根据需要任意定出画面PP,画视 平线HL,确定视心点CV。从CV连接画面的最远角并 延长1.73R确定视距,以CV为圆心,把视距转动到垂 直位置上得视点EP 。
PP CV HL
1.73R
C
M
A1
A C
•量(测)点: 以消失点(距点或余点)为圆心,消失点到视点 EP的长度为半径画弧到视平线,即得测点M。
量点可以测定深 度。其M点不像平 行透视那样可以 任意确定,需要 通过一定的方法 才能找到。

第九单元透视(成角透视)

第九单元透视(成角透视)

灭点
图纸
视平线
灭点
注意:实际表达时只要保证所 引的两条灭线夹角与平面中夹 角保持一致即可,所以o点与 两灭点的距离不一定是一样的, 可以左右调节
视中线 视点
成角透视
•确定“真高线”与灭线 •在靠近视中线的位置选择“真高线”,根据需要形成的角度判断距离 •根据水平线确定以1.5m(1为单位,可根据比例换算)作为视高,
高度
基准面宽度方ຫໍສະໝຸດ 的单位基线简易成角透视(一点变两点透视)
s
s t
作业
1、为建筑南面的广场设计网格状铺装,合理布置一处花坛(低矮灌 木),两个方形的种植池(高大乔木),两组座椅
2、按比例绘制规范的平面图与南立面图(比例1:200) 3、使用成角透视法绘制环境整体的效果图(比例1:200) 4、作业完成在一张A1图纸上,尺规墨线
成角透视
•形体完成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
•形体完成
简易成角透视(一点变两点透视)
简易成角透视(一点变两点透视)
宽度
简易成角透视(一点变两点透视)
•以立面图为基础,绘制1:10的立面轮廓,标注点位,形成“基准面”
•基准面——自由确立的虚拟面,既是宽度、高度的坐标,同时也是画面的界定范 围
•所有宽度、高度(真高)的真实数据都要在这两条边取
C’
A’
B’
C
A
B
成角透视
•将求得的C和B点,分别与灭点VP2和VP1连接,两线交点为角点D点 测线(基线)上的距离点与对角的量点M相连,求得透视点B、C 透视点再与灭点相连,求得灭线(透视线)
D C AB
成角透视
•过D点立高线 •过B‘和C’分别与VP1和VP2相连,交点必落在D点高线上,求得D‘点

02-3.2 学习辅导 成角透视

02-3.2 学习辅导 成角透视

2、距 点——物体中心点延 长到视平行线上左右两侧与视距 长短一致的距离所产生的点。
距点的特征:在正成角透视 中所有的消失线都消失于距点大 家注意中间三个正成角透视的立 方体它们的消失线都消失于左右 两侧的距点之上。
3、余 点——在绘制 不是正成角透视的物体绘制 过程中左右两边的消失线会 产生变化消失线连接的点就 是余点。
《基础素描》 PPT学习辅导
第三章 透视规律 第二节 成角透视
主讲教师 杜耀中
成角透视中物体的摆放会在你面前形成一个 角度,景物的纵深因为与视平行线不平行而向主 点两侧的余点消失。
我们先了解一下成角透视的透视名词:
1、视 距——人的眼睛到物体的距离。
确切说是到物体中心的 距离。如果我们俯视这座楼, 楼方正中间确定的一个点连 接我们的视点这就是视距。
我们在进行成角透视绘画或制图的过程中,首先要确 定的还是视平行线、视垂线、视心点,这里我们要重点引 入视距、距点两个概念。在绘制的过程中设定画面为成角 透视,把主要物体虚拟成为“立方体”,使垂直的“轮廓 线竖线”都平行于视垂线,使左右的“轮廓线”都消失于 两边的两个点,正成角透视的消失点余点必然是与“距点” 重合。非正成角透视消失线连接的点称之为“余点”。
请大家在这几张素描中找到虚拟的视平行线、视心 点、视垂线、余点、距点等。
图中所摆放的静物的角度,作者运用成角透视法则来 进行表现,这样的绘画作品符合于我们的视角观察。
成角透视在风景写生过程中的作品,能给人一个大 的纵深,容易让人感受到景物的深度空间。
成角透视在景观与室内效果图的设计中的应用
成角透视在景观与室内效果图的设计中使用比较常见。这样的作 品能够展示出开阔空间。我们来看这两张图,找一下视平行线,再根 据两边消失的结构线来找余点,能够很快的理解成交透视的表现,并 画出好的作品。

第三章 成角透视

第三章 成角透视
一、成角透视的形成和特点
1、成角透视的定义 以正方形和立方体为例,如果正方形的两 对边,立方体的两组直立面都不与画面平行, 而形成一定夹角时的透视,就叫做成角透视。
2、成角透视的特点
以立方体为代表的正 平行六面体的三组棱边 在成角透视时,只有直 立棱边平行与画面,因 而是直立原线,它们的 透视仍然保持直立并且 相互平行,没有灭点, 只有近长远短的变化。 由于成角透视有两 个主向灭点,因此,又被 称为二点透视。
(二)、水平正方形的透视宽窄 )、水平正方形的透视宽窄
同远近的水平正方形上下移动位置时,愈靠近 视平线的愈窄,和视平线等高的水平面的透视是一条 水平线 (如下图)
第二节、成角透视的基本作法
1、利用水平变线的迹点和灭点作成角透视图
二、成角透视的透视规律
一、成角透视两组水平直立边灭点的变化规律和 相互位置
(一)、立方体的两直立面与画面的夹角相等(45)时,水平边的灭点是 )、立方体的两直立面与画面的夹角相等( 立方体的两直立面与画面的夹角相等 视平线上主点两侧的距点。 视平线上主点两侧的距点。
(二)、立方体的两直立面与画面的夹角不等时,水平边 的灭点在视平线上主点两侧的余点; 与画面夹角大的水平边的灭点离主点近,与画面夹角 小的水平边的灭点离主点远;
二、两组或两组以上正六面体水平边灭点的关系
(一)、水平变线的灭点都应该在同一视平线上 (二)、相互平行的水平变线应消灭于视平线上的统一灭点
三、正方形透视宽窄变化规律
(一)直立正方形的透视宽窄——直立正方形的水平 直立正方形的透视宽窄 边的灭点愈远,它的透视愈宽;直立正方形的水平边 的灭点愈近,它的透视愈窄。
第四章第四章平视时方形景物的成角透视平视时方形景物的成角透视第一节成角透视的形成特点和透视规律?一成角透视的形成和特点?1成角透视的定义以正方形和立方体为例如果正方形的两对边立方体的两组直立面都不与画面平行而形成一定夹角时的透视就叫做成角透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角透视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通过对透视的基本法则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透视的基本规律,掌握成角透视的方法,能准确的表现物体的透视关系;
2.技能目的:通过对六面体的观察和对自然现象的分析,来逐步深入的了解物体在自然界中的透视现象,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画出六面体的透视,加强学生对透视的理解;
3.情感目的:通过对透视现象的分析讨论提高同学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六面体的成角透视的表现方法。

三、教学难点
成角透视的基本法则与绘制方法。

四、教具准备
1、教具: PowerPoint课件、粉笔盒、直尺、绘画工具材料等
2、学具:绘画工具材料、笔记本等
五、教学方法
讲述法、示范法
六、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查看学生工具材料准备情况
2、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一个新知识,这个新知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可以广泛应用,而且对于我们同学们学习绘画非常有帮助。

大家在生活中一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师生双边活动:欣赏图片(见PPT)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成角透视现象。

3、讲授新课(一)、成角透视概念:置于视域之内的立方体,没有任何一面与画面平行,但上、下两面与画面垂直的透视。

其特点:有两个消失点分别位于视平线左右两点上。

(展示粉笔盒)(二)、成角透视规律: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等(三)、成角透视图的画法(1)、先画一条视平线(2)、在视平线定左右消失点(3)、在画面上任何位置上画一条垂直线(4)、把垂直线上下两点分别与视平线左右消失点连接(5)、在四条连线上定一点(6)、延长这点作水平线和垂直线,交叉另外两条线(7)、然后把各个点连起来(四)、成角透视在绘画中的运用教师展示范画、
成角透视图
成角透视图
4、让学生课堂练习:画立方体各个方位透视图,教师边上指点。

5、课堂小结展示优秀学生作品,指出问题作品的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