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2 中药鉴定的内容和方法

合集下载

ZDAY62: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二)中药鉴定的内容和方法(一)

ZDAY62: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二)中药鉴定的内容和方法(一)

ZDAY62: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二)中药鉴定的内容和方法(一)各位好,今天我们讲这章最重要的内容,中药鉴定的内容与方法。

中药的鉴定就是依据国家和地方的药品标准,对中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质量进行鉴定和评价。

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中药的真实性鉴定和药材的性状鉴定。

知识点:(一)中药的真实性鉴定中药的真实性鉴定是指根据中药原植物(动物、矿物)的形态、药材性状、显微和理化等特征,鉴定其正确的学名和药用部位,并研究其是否符合药品标准的相关规定。

中药真实性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等。

(一)基源鉴定基源鉴别又称来源鉴别,是应用植(动、矿)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研究,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中药的品种准确无误。

基源鉴定的内容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矿物药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

以原植物鉴定为例,其步骤如下。

1.观察植物形态对具有较完整植物体的检品,应注意观察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部位的特征,对花、果、孢子囊、子实体等繁殖器官应特别仔细,并做好记录。

2.核对文献在核对文献时,首先应查考植物分类方面的著作,如《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新华本草纲要》、《中国中药资源丛书》及有关的地区性植物志等;其次再査阅有关论述中药品种方面的著作,如《新编中药志》、《中药材品种论述》,必要时,还需进一步查对原始文献,以便正确鉴定。

3.核对标本当初步鉴定出检品是什么科、属、种时,可以到相关标本馆核对已正确鉴定学名的该科标本核对。

如有条件,能与模式标本(发表新种时所被描述的植物标本)进行核对,或寄请有关专家、植物分类研究单位协助鉴定。

这会使鉴定结果更为准确。

除经典的分类方法外,近几十年来,随着植物化学、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很多新的分类学如化学分类学、细胞分类学、数量分类学、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等现代分类方法和技术均可用于中药的基源鉴定。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引言: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药材的正确认识和鉴定是确保中药疗效的重要环节。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常见的鉴定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中药进行鉴定,提高对中药材的认识和了解。

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中药的鉴定方法;2.通过实验来鉴定和辨认常见中草药;3.提高对中药的鉴别能力。

二、实验原理:1.视觉鉴定法: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形态、表面特征和颜色等来鉴别药材;2.嗅觉鉴定法:通过嗅觉来辨别药材的气味特征;3.灰分测定法:通过加热药材,使其失去有机成分而留下无机灰分,从而检验药材的纯度;4.薄层色谱法:通过对药材中的有效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而鉴别和纯度分析。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中药材:白芍、当归、苍术、川贝、鸡血藤、阿胶;2.灰秤、电热板、玻璃片;3.薄层色谱仪、吸附剂。

四、实验步骤:1.视觉鉴定法:观察各个中药材的外观形态、大小、触感、颜色等特征,整理比较并记录;2.嗅觉鉴定法:用鼻闻药材的气味,记录药材的气味特征;3.灰分测定法:取少量药材,加热至完全燃烧,记录燃烧之前和之后的重量差,计算灰分含量百分比;4.薄层色谱法:将药材粉末与吸附剂混合后涂抹在薄层色谱板上,将色谱板插入溶剂中进行上柱,观察染色后的图案,与已知样品比对,鉴别药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视觉鉴定法:白芍呈圆片状,有皱纹,呈黄白色;当归纤维较长,尾端呈锥形,呈棕红色;苍术块根,有凹凸不平的纹路,颜色偏黄;川贝呈黄白色,表面有隆起的气孔;鸡血藤呈褐色,表面有可见的血红色污渍;阿胶呈褐黑色,有香味。

2.嗅觉鉴定法:白芍有淡淡的芍药香气;当归有独特的香气;苍术有一种清香味;川贝有一种特殊的气味;鸡血藤有一种刺激性的气味;阿胶有一种特殊的香气。

3.灰分测定法:白芍灰分含量为7.8%;当归灰分含量为4.2%;苍术灰分含量为6.5%;川贝灰分含量为9.1%;鸡血藤灰分含量为15.2%;阿胶灰分含量为1.6%。

4.薄层色谱法:根据已有的薄层色谱结果比对,确定了各个药材的主要成分,进一步确定了药材的鉴别结果。

中药行业中的药材鉴定与质量评价方法

中药行业中的药材鉴定与质量评价方法

中药行业中的药材鉴定与质量评价方法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药材的鉴定与质量评价是中药行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中药行业中常用的药材鉴定与质量评价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药材鉴定方法1. 外观鉴定法外观鉴定是通过药材的外形、颜色、气味、质地等特征进行判断。

常用的方法包括裸眼观察、放大镜观察、显微镜观察等。

例如,通过观察药材的色泽、纹理、柔韧度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真假和品质。

2. 理化鉴定法理化鉴定是通过药材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进行判断。

常用的方法包括纸层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等。

通过利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可以对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验证其真实性和质量。

3. 微生物学鉴定法微生物学鉴定是通过检测药材中微生物的存在和种类来判断其卫生状况。

常用的方法包括平板计数法、细菌检测法、真菌检测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药材中是否存在有害的微生物,以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药材质量评价方法1. 含量测定法含量测定是确定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药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定量检测,从而评价其质量和功效。

2. 品质评价法品质评价是通过对药材的外观、气味、味道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

常用的方法包括感官评价、鉴别评价、嗅觉评价等。

通过这些评价方法,可以对药材的外观特征和感官品质进行客观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 超微量元素分析法超微量元素分析是通过对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评价其质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

通过对药材中超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可以为其功能和药理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结语中药行业中的药材鉴定与质量评价是确保中药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外观鉴定、理化鉴定和微生物学鉴定等方法,可以判断药材的真伪和卫生状况。

(完整版)第五章中药质量标准与鉴定

(完整版)第五章中药质量标准与鉴定

(完整版)第五章中药质量标准与鉴定第五章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大纲要求第一节中药的质量标准一、国家药品标准1、中国药典2、部颁药品标准二、地方药品标准1、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标准2、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第二节中药鉴定的内容和方法一、中药的真实性鉴定1、基源鉴定2、性状鉴定3、显微鉴定4、理化鉴定5、其他鉴定方法和技术二、中药的安全性检测1、主要的内源性有毒、有害物质及检测2、外源性有害物质及检测: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黄曲霉毒素、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三、中药的质量评价1、传统经验鉴别2、纯度检查:杂质、水分、灰分、色度、酸败度3、与有效性有关的定量分析:全草类中药含叶量的检查、浸出物和含量测定4、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法第一节中药的质量标准一、国家药品标准(一)中国药典一)《中国药典》凡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中国药典》的“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鉴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及质量鉴定相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同样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中国药典》“凡例”对所载药品的正文、名称及编排、项目与要求、动物实验、说明书、包装、标签等加以规定。

“凡例”还明确规定,对本版药材收录的所有品种,均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如采用其他方法,应将方法与规定的方法做比较试验,根据实验结果掌握使用,但在仲裁时仍以本版规定的方法为准。

1、名称及编排:药材和饮片的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及拉丁名。

正文包括: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

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贮藏等。

2、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与标准品均应附有使用说明书,标明批号、用途、使用期限、贮存条件和装量等。

3、精确度:指取样量的准确度和实验精确度。

实验中供试品与试药等“称重”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数码表示。

以数值的有效位数来确定。

1)0.1g 0.06~0.14g ±0.04g2g 1.5~2.5g ±0.5g2.0g 1.95~2.05g ±0.05g2.00g 1.995~2.005g ±0.005g2)精密称定千分之一称定百分之一精密量取移液管量取量筒等约若干±10%(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3)恒重4)试验时温度:未注明者:室温下进行温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25℃±2℃二)《中国药典》正文中质量标准的基本内容(1)名称(2)基原:原植(动)物科名、植(动)物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采收季节、产地加工矿物:类、族、矿石或岩石名(3)性状:形状、大小、表面颜色、质地、断面特征、气、味(4)鉴别:显微鉴别(组织、粉末、显微化学反应)理化鉴别(一般的理化、薄层色谱)(5)检查:杂质、水分、灰分、毒性成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二氧化硫、农药残留量黄曲霉毒素等(6)浸出物测定:水溶性、醇溶性及醚溶性浸出物测定药材和饮片有效成分尚不明确或暂难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的——常用浸出物测定法来评价其质量(7)含量测定:包括有效成分、毒性成分、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及含量限度(8)炮制(9)性味与归经(10)功能与主治(11)用法与用量(12)注意(13)贮藏(二)部颁药品标准二、地方药品标准1、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标准2、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例题:最佳选择题实验中供试品与试药等“称重”或“量取”的量,其精确度的确定是根据A.供试品的性质B.称量药品的数目C.仪器的精密度D.数值的有效位数E.称量的百分数『正确答案』D药典“凡例”规定称取“2.0g”样量,系指称取重量可为A.0.06~0.14gB.1.5~2.5gC.1.95~2.05gD.1.995~2.005gE.1.6~2.4『正确答案』C“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A.十分之一B.百分之一C.千分之一D.万分之一E.十万分之一『正确答案』B恒重是指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小于A.0.1mgB.0.5mgC.0.3mgD.0.2mgE.0.01mg『正确答案』C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A.±1%B.±3%C.±5%D.±10%E.±2%『正确答案』D多项选择题性状鉴定的内容包括A.形状、大小B.表面颜色C.质地、断面D.临床疗效E.气、味『正确答案』ABCE药典检查项下的内容包括A.杂质、水分B.毒性成分C.重金属D.农药残留E.黄曲霉毒素『正确答案』ABCDE药典对浸出物进行测定的方法有A.醇溶性浸出物B.醚溶性浸出物C.水溶性浸出物D.甲醛浸出物E.甲苯浸出物『正确答案』ABC第二节中药鉴定的内容和方法中药的鉴定就是依据国家和地方的药品标准等,对中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质量进行鉴定和评价。

中药二的鉴别

中药二的鉴别

中药二的鉴别
中药二通常指的是中药材,它们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

在鉴别中药二时,需要考虑其来源、性状、显微特征以及理化鉴别等方面。

1. 来源鉴别:即对中药材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科、属、种,并对比其原植物、矿物或动物等的形态特征,以确保中药材的真实性。

2. 性状鉴别:通过观察中药材的外观、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来判断其真伪和品质优劣。

3. 显微鉴别:利用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态、结晶形状等特征,进行真伪鉴别和品质评价。

4. 理化鉴别:通过化学反应、荧光分析、薄层色谱等方法,对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确定其真伪和纯度。

在鉴别中药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了解中药材的产地和采收时间,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规定。

2. 注意中药材的加工方法和炮制方法,以避免混淆和误用。

3. 结合临床用药需求和中药配伍原则,对中药材进行合理的配伍和使用。

4. 关注中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使用伪劣或有害的中药材。

总之,对中药材进行准确的鉴别对于保证中药制剂和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如果您对中药材的鉴别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进行深入研究。

中药鉴定学教案

中药鉴定学教案

中药鉴定学教案一、课程概述中药鉴定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等方面的鉴定。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药学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常见中药的性状、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

2、能够根据中药的各项特征进行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中药鉴定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中药鉴定的意义和任务;(2)中药鉴定的历史和发展;(3)中药鉴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2、常见中药的性状、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1)根类中药的鉴定;(2)茎类中药的鉴定;(3)叶类中药的鉴定;(4)花类中药的鉴定;(5)果实类中药的鉴定。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实地观察、实验操作。

3、中药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1)中药的真伪鉴别方法;(2)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四、教学资源1、教材:《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等相关书籍。

2、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天平、滴定管等实验器材。

3、教学地点:中药鉴定实验室、药用植物园等实践教学基地。

五、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共个学时,分为个教学周。

每周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学时,实践教学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第X周: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时);常见根类中药的鉴定(学时)。

第X周:常见茎类中药的鉴定(学时);常见叶类中药的鉴定(学时)。

第X周:常见花类中药的鉴定(学时);常见果实类中药的鉴定(学时)。

第X周:中药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学时);实验操作和实地观察(学时)。

第X周:复习和考试(学时)。

六、考核方式及标准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占总评成绩的%。

2、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占总评成绩的%。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中药鉴定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一系列中药材的外观、性状、显微结构以及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确定其真伪和质量等级。

通过运用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等仪器设备,对茯苓、党参和黄芪等中药进行了鉴定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这些中药样本的外观、性状和化学成分与正品标准相符合,属于高品质的中药材。

1.引言:中药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医学和药物研究领域,但真伪和质量的稳定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药的鉴定工作主要通过外观、性状、显微结构以及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

因此,本实验通过对茯苓、党参和黄芪等中药进行鉴定分析,以确定其真伪和质量等级。

2.实验方法:2.1实验材料:茯苓、党参和黄芪等中药样本。

2.2实验仪器: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等。

2.3实验步骤:(1)外观、性状鉴定:观察和比较中药样本的外观、形状、气味和质地等特征。

(2)显微结构鉴定:利用显微镜对中药样本的细胞结构、气孔特征等进行观察和比较。

(3)化学成分鉴定:利用红外光谱仪对中药样本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其化学成分。

3.实验结果与讨论:3.1外观、性状鉴定:茯苓样本呈白色或微黄色,质地柔软,有一定的弹性,无臭味。

党参样本呈圆柱状,黄褐色,有香气,质地细腻。

黄芪样本呈长条状,棕黄色,稍有苦味,质地硬而脆。

通过与正品标准进行比较,发现样本的外观、性状与正品标准一致。

3.2显微结构鉴定:茯苓样本的显微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气孔和纤维等,细胞壁厚度均匀。

党参样本的显微结构主要包括木质部、髓部和树皮等,木质部细胞排列有序。

黄芪样本的显微结构主要包括维管束、皮层细胞和树皮细胞等,维管束分布规律。

通过与正品标准进行比较,可发现样本的显微结构与正品标准一致。

3.3化学成分鉴定:茯苓样本的红外光谱图谱显示了茯苓所含有的典型峰值,如3428cm^-1处的O-H伸缩振动,2890 cm^-1处的C-H伸缩振动等。

党参样本的红外光谱图谱显示了党参所含的典型峰值,如2933 cm^-1处的C-H伸缩振动,1650 cm^-1处的C=O伸缩振动等。

中药鉴定学笔记

中药鉴定学笔记

中药鉴定学笔记中药鉴定学笔记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中药鉴定学: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中药: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医疗保健的天然药物,有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

道地药材:是指那些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中药材。

四大怀药:地黄、菊花、山药、牛膝浙八味:浙贝母、白术、杭白菊、杭菊花、杭麦冬、延胡索、山茱萸、玄参真伪优劣: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藏的品种即为正品;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充或者以他中药材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优: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劣:品种正确,但质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1、简述中药鉴定学的任务(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2)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3)研究制定中药质量标准(4)扩大寻找新药源2、解决中药的品种混乱的途径(1)深入实际调查,加强考证本草(2)考察地方史志,注意域外旁支(3)严格规范名称,力求一药一名(4)研究活性成分,寻求药效实证3、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途径(1)发掘民间药、民族药,从民间和民族用药经验中寻找新的药物资源。

(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在同科属植物中寻找。

(3)以中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扩大新资源。

(4)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资源。

(5)从古代本草中寻找新资源。

(6)根据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去寻找。

4、中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论述)(1)同物异名,同名异物我国幅员广阔,物种繁多,各地区用药名称不尽相同。

如益母草,在东北称坤草,又叫楞子棵,在江苏某地区又称天芝麻,浙江叫三角胡麻。

(2)古代典籍,记述粗略如《本草经集注》曰:“白头翁处处有之,近根处有白茸,状如白头老翁,故以为名。

”由于这个原因,使得从古至今就有多种根部有白毛茸的植物混作白头翁,以至青黛吴其睿得出这样的结论。

2024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中药鉴定内容4篇

2024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中药鉴定内容4篇

2024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中药鉴定内容2024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中药鉴定内容精选4篇(一)中药鉴定是指通过对中药材进展观察、比拟和分析,确定其真实身份和质量等方面的特征的过程。

中药鉴定内容包括形态特征鉴定、理化性质鉴定、显微鉴定、化学成分鉴定、药理学鉴定等方面。

形态特征鉴定是中药鉴定的根底,通过对中药材的外形、色泽、气味、质地等特征进展观察和比拟,判断其真实身份。

例如,鉴定某一中药材时,可以观察其是否具有特定的形态构造、外表是否光滑、颜色是否一致等。

理化性质鉴定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中药材进展分析和判断。

主要包括密度、熔点、溶解度、旋光度等方面。

例如,鉴定某一中药材时,可以根据其熔点特征判断其是否为真品,或者通过密度和溶解度判断其是否为所鉴定的中药材种类。

显微鉴定是通过显微镜对中药材进展观察和分析,主要包括观察其细胞构造、组织构造等特征。

例如,鉴定某一中药材时,可以观察其组织构造是否与标准样品一致,细胞是否完好等。

化学成分鉴定是通过对中药材中化学药物的检测和分析,判断其真实身份和质量等方面的特征。

主要包括色谱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等。

例如,通过色谱法可以鉴定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药理学鉴定是通过对中药材的作用机制和药效进展观察和分析,判断其真实身份和成效等方面的特征。

主要包括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等。

例如,通过动物实验可以判断中药材的药效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总之,中药鉴定内容涵盖了形态特征鉴定、理化性质鉴定、显微鉴定、化学成分鉴定、药理学鉴定等方面。

只有通过对中药材的全面鉴定,才能确保中药材的真实身份和质量,保障中药的疗效和平安性。

2024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中药鉴定内容精选4篇(二)女贞子是中药学中常用的药材之一,具有温肾止泻、固肾填精、涩精止遗等成效。

女贞子与其他相似的植物有时会有一定的区分难度,因此在执业药师考试中对女贞子的鉴别方法进展复习是很重要的。

中药质量控制-第二章 中药鉴别技术

中药质量控制-第二章 中药鉴别技术

羚羊角
牛膝
茯苓
橙皮丝
3.色泽 是指在日光下观察的药材颜色及光泽度。药材及饮片的色泽因品种 及炮制方法而异,是衡量中药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如苏木黄红色,断 面略具光泽;珍珠类白色、浅粉红色、浅黄绿色或浅蓝色,具特有的彩 色光泽;紫草以色紫者为佳,黄连、黄柏以色黄者为佳。某些药材会因 加工、贮藏或应用杀虫剂等原因,引起色泽变化,如黄芩受潮断面由黄 变绿,金银花贮久表面变黄棕色,均预示其质量的改变。观察药材的颜 色,一般应在日光或日光灯下进行。中药的颜色若为复合色调,描述或 鉴定时应以后一种色调为主,如麻黄表面呈黄绿色,即以绿色为主,略 带黄色。
(二)鉴别
中药取样后,应依据药品标准,对中药进行来源、性状、显微及理化 等项鉴别,以确定中药的真实性。 中药的来源鉴别又称基源鉴别,是应用植物、动物的分类学知识和矿 物学的基本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别,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 中药品种的准确性。 中药的性状鉴别是运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及火试等直观 的方法,对中药的性状,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 气味等特征进行鉴别的方法。 中药的显微鉴别系指用显微镜对药材及饮片的切片、粉末、解离组织 、表面制片及含药材粉末的制剂中药材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进 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中药的理化鉴别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对中药中所含某些化学 成分进行的鉴别试验。 以上各方法均有其特点和适用对象,实际工作中常常相互配合使用, 以达到鉴别中药真伪的目的。
7.气有些中药的气感十分特殊,可作为主要鉴别依据。如肉桂具浓郁的香 气,阿魏有特异的臭气。鉴别时,气浓者可直接嗅闻,气微者可将其砸碎、折 断、揉搓、火烧或放在热水中浸泡后再闻。
8.昧性状鉴别时的味指口尝中药得到的实际味感,如乌梅味酸,黄连味苦 ,甘草味甜等。尝药时应取少量药材入口咀嚼,或加开水浸泡后尝其浸出液, 口尝时需使药材分布到整个舌面,仔细体会药材的味感。同时需品尝药材的不 同部位。但应特别注意对有强烈刺激性和有毒的药材,口尝时要谨慎,尝后应 立即吐出并漱口,如川乌、天南星;有些药材不宜口尝,如斑蝥。 9.水试水试法是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或遇水能产生沉浮、溶解、颜色变化 、膨胀、旋转、黏性等现象来鉴定中药。如丁香入水,萼筒下沉,直立水中; 西红花入水,水液显黄色,柱头色不褪;秦皮的水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 光;哈蟆油加水浸泡,体积膨胀等。 10.火试火试法是利用中药火烧时产生的颜色、烟雾、响声、膨胀、熔融聚 散等现象鉴别中药真伪的一种方法。如麝香少许用火烧时有轻微爆鸣声,融化 起泡似珠,香气浓烈,灰化后,残渣呈白色或灰白色;血竭用火烤即熔化,呈 红色,且透明无残渣;海金沙点燃可发出爆鸣声及闪光;青黛用微火灼烧即产 生紫红色烟雾等。 以上10项,是药材性状鉴别的基本顺序和内容,在对具体中药进行鉴别时, 既要全面仔细地观察,又要抓住重点,找出主要鉴别特征。

简述中药鉴定的依据和方法

简述中药鉴定的依据和方法

简述中药鉴定的依据和方法中药鉴定是指通过对中药材的性状、成分、微量元素以及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鉴定,来判断其真伪、质量和品质等特征。

中药鉴定的依据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状鉴别中药性状鉴别是通过肉眼观察、手感、气味等方式来鉴别中药材的外部特征,如形态、大小、颜色、气味等。

黄芪的鉴别中就要观察其外形特征,真品应该形态完整,色泽黄白,无虫蛀、霉烂;假品则可能形态不规整,色泽不纯等。

二、化学成分鉴别中药鉴定也可以通过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别来进行,这包括对中药材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和检测。

通过色谱、质谱等仪器对中药进行成分分析,来鉴别中药的纯度和活性成分含量。

三、显微鉴定显微鉴定是通过显微镜等工具对中药材进行细胞结构、细胞器和微观形态等方面的观察,来鉴别中药的真伪。

通过显微鉴定可以观察到中药材的纤维形态、维管束形态、细胞间气孔等微观特征。

四、理化性质鉴定中药的理化性质包括溶解性、熔点、比重、旋光度等,这些性质的测定可以帮助鉴别中药的真伪和质量。

中药水解物的溶解性可以用来鉴别其纯度和真伪。

五、微量元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是通过对中药材中微量元素组成的检测来鉴别中药的来源和生长环境。

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水质不同,植物吸收的微量元素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微量元素分析可以帮助鉴别中药的产地和真伪。

六、生物鉴定通过对中药材的DNA序列、酶谱、抗原和酶活性等生物特征的分析,来鉴别中药的真伪和品种。

生物鉴定可以帮助精确识别中药植物的种属和属相。

中药鉴定的依据和方法主要包括性状鉴别、化学成分鉴别、显微鉴定、理化性质鉴定、微量元素分析和生物鉴定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全面地鉴别中药材的真伪、质量和品质,保障中药的安全有效使用。

中药鉴定基本技术—性状鉴定

中药鉴定基本技术—性状鉴定

相关链接
性状观察还可利用药材的某一突出特征进行鉴定 。如“磁石召铁”,指磁石可吸引含铁类药材; 取牛黄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 甲染黄,不易擦退,俗称“挂甲”。
横切面主要观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色泽,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分
布;有无油点等特征。
“油点”:指具有红色或红棕色 油室或油细胞,如当归
“星点”:指大黄髓部的异型复合
维管束,如大黄。
2 性状鉴别的内容
横切面主要观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色泽,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分
布;有无油点等特征。
“云锦花纹” :指何首乌的花朵状纹理 (异型复合维管束,存在于皮层),如何首 乌。
甘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
折断面呈纤维性
杜仲折断时有胶丝相连
2 性状鉴别的内容
横切面主要观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色泽,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分
布;有无油点等特征。
“菊花心”:指根或根茎的横切面 的中心部位具有类似菊花瓣状的 放射状纹理,如黄芪。
“车轮纹”:指药材的断面纹理呈车 辐状,如防已。
2 性状鉴别的内容
“金井玉栏”:指某些根类药材断 面浅棕黄色的形成层环与类白色的 皮部,如桔梗。
2 性状鉴别的内容
气:有些中药的气十分特殊,可作为该药材的主要鉴定依据。鉴别
时,气浓者可直接嗅闻,气微者可将其砸碎、折断、揉搓、火烧或放 在热水中浸泡后再闻。
肉桂具浓郁的香气
芦荟有特异的臭气
2 性状鉴别的内容
味:即指口尝中药得到的实际味感。尝时应取少量药材入口咀嚼,使
➢ 二是采用广大医药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生动、形象的经验鉴别 术语,语言简单,好记易懂,针对性强,但不易掌握其规律性。
2 性状鉴别的内容

中药材鉴定的程序及其内容

中药材鉴定的程序及其内容

中药材鉴定的程序及其内容
1. 看外观呀!就像挑苹果似的,你得仔细瞧。

比如说人参,那得长得像人形才有感觉嘛。

咱得看看它的形状、大小、颜色是否正常,有没有破损啥的,这是鉴定的第一步呢!
2. 闻味道咯!每种中药材都有它独特的味儿,跟人一样都有自己的特点。

拿当归来说,那股浓浓的药香,你一闻不就知道啦。

要是味道怪怪的,那可得多留个心眼呀。

3. 摸摸质地呀!这就好像摸摸衣服的材质一样。

有的中药材摸着光滑,有的粗糙,像黄柏,摸起来就有一种特别的质感,通过这个也能判断个大概呢。

4. 尝尝味道可以不?当然可以,但不是啥都尝哦!有些有经验的人会用舌尖轻轻触碰一下,感受那独特的味道。

但可别乱尝,搞不好会中毒的哟!
5. 水试也不错哟!把中药材放在水里看看会有啥反应。

比如熊胆粉,遇水就会旋转啥的,这多神奇呀。

6. 火试也蛮有意思!像海金沙,用火一烧会有噼里啪啦的现象呢。

这就像变魔术一样,能帮助我们鉴定呢。

7. 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呀!比如显微镜。

哇,那能看到好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细节呢,就像给中药材做了个超级详细的检查。

我觉得呀,中药材鉴定是个超级有趣又很重要的事儿,咱可得认真对待,这样才能保证用到好的中药材,对我们的健康才有保障呀!。

中药鉴定的内容

中药鉴定的内容

中药鉴定的内容
中药鉴定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真实性鉴定:这是指根据中药原植物(动物、矿物)的形态、药材性状、显微和理化等特征,鉴定其正确的学名和药用部位,并研究其是否符合药品标准的相关规定。

2. 纯度检查:这包括检查中药材中的杂质,如砂石、泥土、毛发、虫子等,以及检查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等。

3. 安全性检测:对于一些有毒的中药材,需要进行毒理鉴别,以确保其安全使用。

4. 含量测定:通过测定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判断其品质和功效。

5. 生物活性检测:通过检测中药材的生物活性,可以评估其药效和品质。

6. 外观检测:这包括观察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如颜色、质地、气味等,以评估其品质。

7. 物理化学性质检测:这包括测定中药材的溶解度、吸湿性、挥发性等物理化学性质,以评估其品质和稳定性。

在进行中药鉴定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来源、产地、采收时间、加工方法、贮藏条件等,以确保中药材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药鉴定.doc

中药鉴定.doc

总论一、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一)中药鉴定学的任务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祖国药学遗产;2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3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4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祖国药学遗产(1)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2本草记载不祥,造成后世品种混乱;3有的品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

(2)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的途径1加强本草考证,以求正本清源;2对中药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力求名实相副;3力求一物一名,一名一物;4查考地方史志2.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1)鉴定中药品种的真伪“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各省、市自治区:“中药材标准”中收藏的品种,在该地区属正品。

“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地方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当前药材与饮片假冒伪劣的表现形式有:1以相对价廉的它种药材伪充此种药材2有意造假,以假充真3掺伪4药材提取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场5染色6一些名称相近或外形相似或基原相近的品种之间产生混乱7误种、误采、误收、误售、误用(2)鉴定中药品种的优劣“优”,即质量优良,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即劣药,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质量规定的中药。

1中药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中药临床的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和中药的标准化、国际化等大问题。

2对中药质量的科学评价,除临床疗效、性状鉴别外,目前常以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有害物质的限量指标和涉及中药纯净度检查的各项指标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

3.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1)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原则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应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中药质量标准包括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标准,要求中药的来源要正确,中成药处方要固定,采收加工、炮制方法或生产工艺要固定,临床疗效要确定,对有害物质要限量检查,对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群有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等。

中药鉴定学的主要任务

中药鉴定学的主要任务

中药鉴定学的主要任务
一、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二、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是:
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
中药。

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四、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是
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祖国药学遗产
2、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3、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
4、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中药鉴定方法

中药鉴定方法

中药鉴定方法中药鉴定是中药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通过对中药材的形态特征、理化性质、显微鉴定、化学成分以及药效等方面的分析鉴定,来确认中药材的真伪、质量和药效。

中药鉴定方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和疗效,因此对中药鉴定方法的研究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一、形态特征鉴定。

中药材的形态特征是指中药材在生长、成熟过程中所形成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外观形态、大小、颜色、气味等。

通过对中药材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比对,可以初步判断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二、理化性质鉴定。

中药材的理化性质是指中药材在物理和化学方面的性质,包括溶解性、熔点、沸点、比重、折射率等。

通过对中药材的理化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进一步确认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三、显微鉴定。

显微鉴定是通过显微镜等仪器对中药材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包括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核等。

通过显微鉴定可以对中药材进行更加深入的鉴定,确保中药材的真实性和质量。

四、化学成分鉴定。

化学成分鉴定是通过对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来确认中药材的成分和含量。

通过化学成分鉴定可以直接判断中药材的药效和质量。

五、药效鉴定。

药效鉴定是通过对中药材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和验证,来确认中药材的疗效和质量。

药效鉴定是中药鉴定方法中的最终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总结。

中药鉴定方法是中药学中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通过对中药材的形态特征、理化性质、显微鉴定、化学成分以及药效等方面的分析鉴定,可以全面确认中药材的真伪、质量和药效。

因此,对中药鉴定方法的研究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提高中药鉴定方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才能保障中药的质量和疗效,为人类健康服务。

第二章 中药鉴定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中药鉴定的基本方法

2021/5/27
31
此外,还有应用显微操作器取出细胞中的结晶、
油滴,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及气-质联仪分 析,鉴定出化学成分的“组织化学色谱法”。
借助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三维重建、体视学和 图象分析系统等手段,将中药组织形态学研究推向三 维化、可视化、定量化等新技术应用于中药的鉴定中。
2021/5/27
2021/5/27
28
8.浸出物测定 浸出物测定通常包括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醇
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等。
9.含量测定 是指对中药的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或指示
性成分,以及有毒成分的含量测定。含量测定方法 有化学定量法和仪器分析法等。
2021/5/27
29
第四节 中药鉴定的新方法
目前中药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主要有: (一)扫描电镜技术 (二)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90%乙醇,脂肪油和树脂不溶解(蓖麻油及巴豆油 例
外),挥发油则溶解。
(6)黏液: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2021/5/27
24
2.细胞壁性质的鉴定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纤维素细胞壁加氯 化锌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1)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试液1~2滴, 稍放置,加盐酸1滴,因木化程度不同,显红色或 紫红色。 (2)木栓化细胞壁:苏丹Ⅲ溶液显红色。 (3)角质化细胞壁:加苏丹Ⅲ溶液显红色。
2021/5/27
21
(三)细胞内含物及细胞壁性质的鉴定 1.细胞内含物性质的鉴定
(1)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用甘 油醋酸试液装片,置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未糊化的 淀粉粒显偏光现象;已糊化的无偏光现象。
(2)菊糖:用稀甘油装片,加10%α-萘酚乙醇 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1-2 中药鉴定技术的内容 与方法
中药鉴定技术的内容与方法
案例引入
中药鉴定技术的内容与方法
中药鉴定的方法
依据国家药品标准鉴别中药真伪优劣
❖来源鉴定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四大鉴定
二、近代发展 1、中医学院的建立和中药鉴定学的诞生 2、国家为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中药鉴定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
【任务小结】
1、中药鉴定的任务; 2、中药材、道地药材、“四大怀药”、“浙八味”概念; 3、中药的适时采收与计划采收; 4、古代代表性本草专著及其历史地位。
【作业布置】
1、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开展中药市场假 药案例调查并围绕做一名优秀的中药质检人员开展讨论。
2、某两家企业在郁金交易中因其质量问题闹上法庭。 卖方认为所卖郁金经过单位质检科检验,质量符合有关工 具书描述,买房认为是假药。如果你是法官你将采取何种 方式和步骤来裁定涉案中药真伪?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 并将讨论结果带入下堂课汇报。
二、近代发展 1、中医学院的建立和中药鉴定学的诞生 2、国家为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中药鉴定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
薄层
紫外分光光度计
比色管
红外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DNA
分 子 遗 传 标 记 技 术
五味子指纹图谱质量控制与评价 中药指纹图谱DNA指纹图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