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金融学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一、商业银行竞争力世界上较早从事竞争力研究的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y Forum , 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IMD)。
WEF和IIMD是从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研究竞争力的, 并于 20世纪 80年代形成了独立而完整的国家国际竞争力评估体系。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国内学者在学习借鉴国外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 对企业竞争力也展开了系统研究。
其中以金碚(2003)的成果较有代表性。
金碚指出: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而理论界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还未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对其研究的学者们各存己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焦瑾璞(2001)指出,银行竞争力是银行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
朱新国和唐正科(2002)提出商业银行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及银行家合理的运用银行内外资源,进行个性化、差异化市场营销,提供市场和客户所需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赢得市场和客户,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能力。
张新宇(2004)认为商业银行竞争力是其充分利用包括外部环境在内的各种资源,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的综合竞争能力。
对于商业银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彭晓寒(2005)认为:(1)我国商业银行在银行业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的重要性。
其对企业发展、国家财政收入、我国对外贸易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
(2)我国金融业的自身改革与发展方向决定了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3)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形势决定了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紧迫性。
二、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1.国内外对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现状目前,国际上对商业竞争力的评测主要有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设计的评价指标及其评测、标准普尔评价方法、《银行家》等杂志的银行排名。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摘要:本文以骆驼(camel)评级体系为基础,选取2009-2011年三年时间内的12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根据骆驼评级体系的五大要素选取了12个指标,构建了一套较为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
本文根据因子综合得分对12家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分析。
关键词:骆驼评级体系;核心竞争力;因子分析一、引言经过前些年一系列的改革,我国的金融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研究银行业开放后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对提高国内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有重要帮助。
因此本文对国内商业银行如何正确应对挑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二、文献综述国外的评价研究主要专注于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
英国《银行家》杂志通过对一级资产、利润等5个评估指标对世界大银行进行排名,来判断各银行的竞争力强弱。
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学者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建立了多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多种评价分析方法。
三、基于骆驼评级体系对财务指标的选取根据骆驼评级体系的考核要求,我们选取了12个指标,从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能力、管理能力五个方面选取样本银行进行考核。
1.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反映了商业银行以自有资本抵抗损失的程度。
选用指标如下: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
中国、工商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实力总体要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2.资产质量。
资产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资产的风险情况和清偿能力。
选用指标如下:不良贷款率。
所选的12个样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低于警戒水平(10%)。
3.流动性。
银行资产流动性衡量采用流动性比率。
选用指标如下:流动性比率。
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缺乏重视,但三年来有所提高,银行运营面临一定风险。
4.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全面衡量银行经济效益的指标。
选用指标如下: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
大部分的银行稳定。
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研究的文献综述
五 、农 村 商 业 银 行 发 展 战 略 的 制 定 根据侯付宁(2015)等 专 家 的 研 讨,为 扬 长 避 短,农 村 商 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 坚持立足农村市 场.农 商 行 与 “三 农”有 着 骨 肉 相 连 的血脉关系.农商行唯有不断增强 自身 实 力,才 能 切 实 加 大 对 “三 农 ”的 支 持 力 度 ,满 足 地 方 经 济 的 金 融 需 求 . 2������ 加强业务创新.农 村 商 业 银 行 应 科 学 制 定 业 务 创 新 的具体战略,塑 造 品 牌 产 品,以 适 应 不 断 变 化 的 农 村 市 场. 比如:可积极探索 扩 大 抵 押、质 押 范 围,加 强 开 发 对 仓 单、养 殖水面使用权、经 济 林 权 的 抵 质 押 贷 款;开 发 农 民 工 返 乡 创 业贷款、生态农业旅游贷款等贷款 品种;加 强 与 保 险、风 险 投 资公司在代收代付、资产管理、联动 营销 等 业 务 的 合 作;为 农 户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信息咨 询、经济 政策 咨 询 等 外 延 性 金 融服务. 3������ 重视员工队伍建设.首先作为农商行的员 工,一是 改 变原信用社框架下一成不变和 循规 蹈矩 的工 作 方 式;二 是 要 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其次农 商行 应 加 快 引 进 人 才 和先进管理理念方法. 4������ 提高风险管理能 力.进 一 步 完 善 农 村 商 业 银 行 现 有 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及时对信贷管 理、财 务 会 计、案 件 防 范 等 重点环节和领域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修改完善.
《2023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1国内研究文献综述在关于构建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方面,我国学者做了如下研究。
对上市商业银行进行评价的时候,黄建康和吴玉娟选择资产利润率、银行的资本量、不良贷款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等指标构建了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16家上市时间长的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对目前的竞争力水平做出分析。
方先明、苏晓理、孙利从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出发,兼顾市场占有能力和未来成长性,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进行竞争力分析,构建了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相对较强的结论,同时指出目前我国银行业存在整体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顾海峰和李丹通过上市直接融资能力、贷款管理能力和表外业务运营能力三个方面,对上市商业银行进行竞争力分析。
在对我国国有银行进行评价时,曲国华、张星虎、李选才等从规模、质量、业务结构、效率、成长性这五个方面进行银行竞争力评价。
在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评价的时候,陈一洪从风控能力、盈利能力、持续成长能力三个方面对我国61家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竞争力评价,采用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9个指标构建了竞争力评价体系,选用2009∙2016年时间轴来分析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变化趋势。
在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竞争力评价时,朱南和吴中超从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效率竞争力、地理位置等八个角度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评价。
在对中外资银行进行分析时,张搏选择60家中外资银行作为样本银行,对其在华经营数据进行研究,从基础指标、盈利能力、业务指标、风险指标和流动性指标这五个维度出发构建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出银行业的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
赵建武和郑国忠在研究中通过介绍投贷联动的涵义,梳理了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相关政策以及分析近年来国内银行投贷联动的实践及主要模式。
在文中他们认为注册制等资本市场改革大背景下,股权投资及投贷联动业务迎来可期发展机遇,建议银行积极关注。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卢雅. 国廉租房融资来源现 我 购买担保公司的担保 。 转付债券对拟建的 息都归还后,才进行其积累的利息支付。 [】 1 胡金 星, 廉租房项 目融资 比较适合。( 2 图 ) 其他 的债券 , 表示上述几种债券类型 以外 状 、 问题 与对 策研 究 【】 中国房 地 产金 J.
日一般都不 同。 目前 , 国际上 流行 的转付 种 灵 活 的适 合 不 同 投 资 者 需 求 的 不 同利 … . 中国资产证券化 月刊, 06 3 20.. 3胡延 平. 国住房抵押 贷款证 券化 问 我 债 券 设 计 一 般 为 : 型 的 债 券 期 限 约 为 率 和不 同期 限 的债 券 , 廉 租房 资产 证 券 [】 A 是 3, aB型的债 券 期限约 为 7 , aC型 的债 券 化 发展 的重点模式。 期 限约 为 1a Z型的债券为利息积 累型 , 2, 在前几种债券 的本息未支付完之前 , 只计 责任公 司河南分所)
学者对城 市 商业银 行发展 的研 究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
为四类. 本文对 这些文 献进行 系统性梳 理
二、 文献综述
今后 的改革发展中有三大有利条件 , 即积
目前 , 我国学者对城市商业银行 的发 极 的政策条件 、 良好的宏观经济金融成长 究 ;、 对引进外资方面 的研究 ; 、 2针 3 针对 呈现 良好势头。因此 , 该课题组给予六大 客户服务 的研究; 、 4 针对公司治理和 监管 政策 建议 , 即定位 中小企业客户 ; 向增 定
我国 城市商业银彳发展战略 亍 研究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2100字》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问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 (1)2.国外文献综述 (2)参考文献 (3)(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关于互联网成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决定因素的研究,曲凯[1](2018)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传统商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受到较大冲击,网络金融广泛被接受的原因是借助网络自身的优势,能够为客户专属定制金融产品。
何大勇[2](2016)认为,但是,现阶段的商行不仅在技术层有问题,经营者的理念和经营制度等方面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也有经营者认为管理数据的方法和建设平台是银行收益性的背后因素。
而我们最需要看到的其实是传统商行相比互联网平台具备的独特优势是客户优势,这是其他平台在短期内无法快速具备的。
商行应抓住这一优势,快速完善自身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尽快完成电子及网络平台的建设,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相对抗。
关于商行个人理财业务及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研究,冯俏彬[3](2017)认为,专业人才短缺和系统更新慢不完善以及市场目标不够清楚是目前我国商行进行金融产品推广遇到的最大问题。
陈刚欲[4](2012)认为,商行扩大个人金融业务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个人金融产品的同质化。
商品的属性特征相似的同时商品的定位也比较高,顾客对理财的理解也不充分,这些都使得管理个人财产变得困难。
因此,为了个人理财业务的更好发展,提高创新意识成为重中之重,创造具有差异化的理财产品,加强产品创新,并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提高客户对理财产品的知名度。
冯廷宇、李维刚[5](2020)认为,产品的规模比较大、数量比较多以及大部分为短期的理财产品这些特征在我国大多数商行中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许多产品的投资期限是固定的,集中在1-3月,与互联网金融产品相比较,流动性偏低。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有哪些解决方案的研究,付蔚[6](2017)认为,第三方结算平台的迅速发展,使得商行的收益和贷款结构发生了变化,金融结算和中介功能逐渐减弱,银行的一部分顾客被网络金融平台吸引。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300字》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1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1)(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1)(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1)(3)商业银行面对冲击的应对策略 (2)(4)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 (2)2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2)参考文献 (4)1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与国外网上银行的研究相比,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始于2013年,但作为后来者,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让世界刮目相看,并在该领域掀起了热潮,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金融机构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战略以及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等方面。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早在2012年初,谢平教授就提出“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名词,他解释这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特别在社交网络、移动支付、搜素引擎和网络计算等领域都会有很大的应用,同时也会猛烈冲击从前传统的金融模式。
到了2014年,谢教授对这个名词给出了更为详细的定义:他指出互联网金融不单是代表某种业务,而是一种多维度多种类的存在,是基于互联网这个平台上的多种金融业务的结合。
在2020年的时候,赵元有了另一种新的解释:他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在传统业务上做出了新的改变,是时代技术飞速发展所产生的一种创新,它使用网络技术和计算大数据,并以此来开展金融业务。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传统商业银行毋庸置疑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曾经一直以“高姿态”面对客户的银行第一次真真正正感受到威胁。
因此,有许多国内的研究人员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
2013年,梁璋、沈凡利用主要成分分析计算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有一种“长期结构性效应”,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在短时间内会使银行的系统风险变大,而国内银行的中长期系统性风险所受的影响不大。
相反,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实现共同进步。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400字》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绩效考核(performance appraisal )的研究起步较早,且已经有了丰硕的成果。
特别是在近十多年来,绩效考核更是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具体来讲,国外对于绩效考核的研究如下:在上个世纪80年代,学者开始对绩效考核进行大量的研究,在这个阶段主要集中在对绩效考核量表的制定以及绩效考核者的观察技能等方面,旨在减少绩效考核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Landy 和Farr(1980)在研究中发表了绩效评定相关文献,在这个文献中他们指出在绩效考核之中,绩效考核者对于绩效信息的加工过程对绩效评定的效果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因此评定误差的减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绩效考核的精度与准确度1。
之后在对绩效考核的研究中开始转向于实验性的研究,针对绩效考核效果指标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
在具体的研究中有些学者认为绩效考核的效果受到了绩效考核体系本身结构的影响,对绩效考核体系的优化以及绩效考核者的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绩效考核的精度。
到了上个世纪的90年代,学者针对绩效考核的研究更加深入,主要的研究集中在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绩效本身的分类以及对绩效的科学界定。
第二个方面是对各种认知因素以及人格性因素对于绩效考核的影响,同时在这个研究主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绩效评估的因果模型。
在具体的研究中,针对绩效的内涵,主要有两个不同的观点。
Bernardin (1984)等在研究中认为所谓的绩效就是在特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在进行特定的工作职能活动或者是在特定的行为之中产生的产出记录2。
这种对绩效的界定从本质上来说是将绩效与任务的完成等同起来。
但是在对绩效内涵的研究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对于绩效的界定更倾向于行为。
Sager(1993)等在对绩效的研究中认为绩效并不是活动的结果,而应该是活动的过程,是可以进行观察的行动或者是行为,同时这些行为是能够通过个体的控制实现3。
对绩效本身结构的探讨之中,针对工作绩效Katz(1978)提出了三维分类方法。
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国外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相关的较为成熟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结构、银行效率对银行利润率、资本收益率等绩效的影响。
国内涉及银行盈利研究的文献虽然为数不少,但广泛地集中于两类。
一类是运用包络分析测算和评估银行效率,或者在此基础上以效率指标为被解释变量作进一步的因素分析,从侧面考察银行的盈利能力状况。
第二类则将重点放在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直接考察,包括研究理论、评价体系、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1.国内外研究现状1.1国外研究现状1.1.1有关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国外对银行盈利能力较为成熟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结构、银行效率对银行利润率、资本收益率等绩效的影响。
Smirlock(1985)认为市场占有率对于银行利润率具有正相关关系且有明显影响。
他以美国2700家银行为研究对象,探讨出利润率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MaudosJ(1998)认为效率是决定银行利润率的主要因素,市场力量也同时影响利润率。
他运用随机前沿成本法测度的效率值分析了西班牙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
其次,由于银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盈利能力,那么银行在降低风险的基础上应该如何增强盈利能力,可以说是提升银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同时只有增强银行的竞争力,才能使盈利能力有较大提升的空间。
MichaelE.Porter(1994)来自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是竞争力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产业的吸引力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首要根本的因素,而综合决定着产业中企业获取超出资本成本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的能力来源于五种竞争力(新的竞争对手进入、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侃价能力、供应商的侃价能力、现存竞争对手的竞争)。
1.1.2有关商业银行盈利影响因素的研究在对于商业银行盈利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方面及理论体系和方法都教少且不够完善。
大多数着重于市场机构的研究,特别是市场集中度对银行盈利的影响。
另外,也逐步增加了对其他盈利影响因素的分析。
Berger Hunter,Timmel(1993)认为中等规模的商业银行比特大型或小型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略高。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问题及对策-文献综述-邓敏思
文献综述邓敏思08金融2班2080778自成立以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依托强大的邮政网络,其中间业务迅速发展,呈现出品种丰富、效用增强、规模扩大的趋势。
但与同业相比,其中间业务发展仍凸显产品研发滞后、业务收益不高、操作风险尚存等问题,我国邮储如何发展中间业务还缺乏一个可行的发展思路及系统的理论分析。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一)金融创新理论奥裔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一词,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二)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为日后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凯恩(J•Kane)提出了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Circumventive Innovation Theorem)。
所谓“规避创新”,就是经济主体为了回避各种金融规章和管制的控制而产生的一种创新行为。
(三)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西尔柏(L•Silber)提出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Constraint-induced Innovation Theorem)则主要是从供给角度来研究金融创新的。
西尔柏发现,一般地以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经营目标的金融公司进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最高。
由此他得出结论,金融创新是金融企业为了寻求利润最大化,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约束)而采取的“自卫”行为,即“约束诱导”。
(四)交易成本创新理论希克斯和尼汉斯(J•Hicks,Niehans)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Transaction Cost Innovation Theorem)从两个方面阐述了金融创新:1、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而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2、金融创新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不断地降低交易成本就会刺激金融创新,改善金融服务;反之,金融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降低交易成本的过程。
长三角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
处 理的 指标都 具有 正 向指标 的性 质 ,并 消除量 纲带 来的不 合理 影响 ,对指 标进 行 无量纲化 处理 : 正 向指标 。 X X) =【 一 / () 2
逆向指标X’ — ) :( /
(X为 X的标 准差 。 2 数据的土成 分分 析 。 用S S 、 运 P S软 件进 行 主成分 分析 ,得 到{成 分的累计 方差贡 献率为 8 .8 %>8%, 5 5 88 5 个互不 相 关的 主成分 能够解 释评 价指标 的所 有 变 量 ,见 表 2 。 3 综 合评 价 。 t S 、 S, 还会给 出主成分 S 负载系 数矩 阵 ,将 得到 的主成 分负 载与 标 准化后的数据 相乘 , 以计算 5 可 个主成 分 得 分 ( 别记 为 F1 2 F 、F 、F ) 分 、F 、 3 4 5 , 以各 主成分所 对应 的贡 献率为 权数 进行 加权求和 ,得到综 合竞争 力得分 :
评价指 标体 系 ,采用主 成分 分析法 对选 取的长三角 l 3家城商行进 行分忻 ,见表 1 ,并结合斜 交旋转法的相 关思想 解释闳
【 文章摘要】 近来年 ,随着 国内大型银 行完成股 改、外资银行竞相入驻 ,我国金融市场
子的意 义。 ( )实 证 分 析 三 评价 指标 体系;尹宗成 ( 0 7 运用 灰关 20 ) 1 、原 始 数 据 的 搜 集 与 标 准 化 处 理 。
长三角城市商业银行
竞 争 力评 价研 究
雷 鸣 陈凯环 南京财经 大学金融 学院 江苏南 京 2 0 6 4 1 0
省 教 育厅 2 0 年 度 高校 哲 学社 会 科 学基 金 资助 项 目: 09 金 融 危 机 对 江 苏 资 本市 场 影 响 与应 对 研 究 (9J 7 0 1 ) 0 SB 9 0 5 各 因素 。 ( )指标 的选 取 二 本 文借 鉴 迟 国泰 先生 的银行 竞争 力
《2024年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范文
《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和竞争加剧,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盈利能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讨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提升其经营效率和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在服务地方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外资银行的进入,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因此,研究其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其经营效率、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文献综述前人关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风险控制、服务质量等方面。
研究表明,这些因素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显著影响。
然而,由于各地区、各银行之间的差异,这些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机制和程度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本文以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其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各银行年报、银监会公布的数据以及相关研究报告。
五、实证研究1.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本文选取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风险控制、服务质量、宏观经济因素等作为影响因素,以城市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为被解释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 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指标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其盈利能力存在一定关系。
3. 实证结果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风险控制和服务质量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对盈利能力具有正向影响,而风险控制则对盈利能力具有负向影响。
此外,宏观经济因素如GDP增长率、市场利率等也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六、讨论与结论1. 讨论本文研究表明,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风险控制和服务质量是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现状提升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文集(2013) 目录
一、基础篇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浅析.pdf 1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pdf 4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_1.pdf 6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pdf 8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pdf 11 网络金融环境下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探析.pdf 13 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pdf 17 论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基于赣州银行的案例.pdf
富的能力,以及由此所表现出来的持续 稳定的生存能力和长久发展能力。7.黄国 华、李伟(2008)认为商业银行竞争力是指 银行通过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所形成的 独有的,能为股东创造持续高额的未来 收益而具备的能力。根据企业竞争力定 义所要包含的五个基本含义和商业银行 的特殊性,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是指商业银行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和 盈利性的相互原则下,充分运用其资源、 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市 场竞争中比竞争对手占有相对的优势, 并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现状提升研究 从银行发展角度来讲,竞争力是银行实现其经营目标过程中所表 现出来的能力,即银行在以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三大原则为前 提的情况下,合理充分整合各种资源,使之发挥出比其他竞争对手 更强的综合能力。因此,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探讨如何提升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有重 要意义。
统竞争力上的优势,所以国有商业银行 整体综合竞争力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通过分析比较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 业银行的传统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综 合竞争力,以及各种竞争力的关键因子, 可以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较低 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银行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浅析
朱理
摘 要: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界定,其次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现状、问题及原因,最后探讨了提高我国商业 银行竞争力的措施。
商业银行竞争力形成机理文献综述
c i e n c y f r o n t i e r ) 来分 析 影 响 商业 银 行 效 率 的 因素 ; 国内 Ch o , 2 0 0 8 ; R o b e  ̄H u g g i n s& H i r o I z u s h i , 2 0 0 9) 。在 国
前 言
一
、
美 国在 2 0 世纪 7 0年代 末 的一 篇政 府研 究 报告 《 全球 竞
商 业银 行 竞争 力 的形 成 和培 育一 直 是理 论界 、 实 务 争—— 新 的现 实》 中提 出 , 但 至 今 国 内外 学者 还 没 有 确 界 关心 的重 要 问题 之 一。国外 学者一 般认 为效 率是竞 争 定 一 个 统 一 的 “ 竞争 力” 定义( A l l i s o n E i r J e n k s , 2 0 0 2 ;
思, 以促进未来研究的深入。
定的外部环境 中, 整合各种资源、 创造 比竞争对手更 多 产出的能力 , 其本质是上效 率 ; 杨家才( 2 0 0 8 ) 等认为商
二、 竞争力及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界定
业银行竞争力是通过更优的风险管理和服务持续创造
要关注 的是企 业 竞争 力。 Mi c h a e P l o r t e r 【 1 9 9 0) 认 为 企 业 竞 争 力 特 指企 业
复杂性 : 商业银行组织的层次性 、 金融产 品和信息系统
的 复 杂 性导 致 了股 东 、管 理 层 和 员工 之 间的 信 息不 对 的劳 动 生产 率 ( 转 自周 建 2 0 0 2 , P 4 5 ) , 英 国政 府 在 1 9 9 5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研究
其中 F 。 , F , F 3 , F 4 , ……F 为公共 因子 , £ , £ 2 , ……£ 为特
殊因子 , a i i 则 为 因子 负 载 , i = 1 , 2 , …m, i = 1 , 2 , ・ ・ " n o 如果 用 矩 阵 表示 上式 则 为 X = A F + s 。
二、 研 究设 计
1 . 样 本 及 数据 的选 取 和 指 标 构 建 【 1 ) 样 本 及 数 据 选 取 本文 样 本 来 自于 我 国 目前 上 市 的 1 6家 商
( 2 ) 分析步骤 首先选取原始变量, 计算其相关矩阵 , 如果矩阵 中大部分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 0 . 3 ,则适合作因子分析 , 这是因子分析的前提假设 ,本文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部分
【 金融市场 】 F i n a n c i a l M a r k e t
2 0 1 3 年第 8 期( 总第4 3 2 期) 上
我 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研究
刘 文 张 颖
( 西安财经学院 研究生部 , 陕西 西安 7 1 0 1 0 0 )
摘
要: 本文将 在 国内外学者研 究的基础上 , 选用一种 比较客观 的研 究方法—— 因子 分析 法 , 对我 国 目前 上市的 1 6
Xl - al l F1 + al 2 F 2 +a 1 3 F3 +a l 4 F4 +… … + a F +81 X2 = a 2 l Fl + a 2 2 F2 +a 2 3 F3 +a 2 4 F4 +… … +a 2 n FH + s2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竞争力问题研究
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竞争力问题研究一、选题的背景、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金融市场已经形成各商业银行之间群雄逐鹿的竞争局面。
竞争的焦点已从网点布局扩展到人才、技术、服务等各个领域。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金融市场面临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在此过程中必将面临来自国际具有强大优势的金融巨头的竞争与挑战。
国内“四大行”的垄断“坚冰”将被打破,金融市场的竞争白热化。
在我国的对外开放和金融改革的积极作用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的综合实力,但同国有银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虽然我国中小银行在规模上无法与国有大银行直接抗衡,它在产权制度和内部治理结构上的不足也影响了它向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能力。
但中小银行不仅不会是“昨日黄花”,更将会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提升我国中小银行竞争力已迫在眉睫。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国外关于中小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动态斯蒂格勒(George J.Stigler)指出:“个人(或集团或国家)之间的角逐,凡两方或多方力图取得并非各方均能获得的某些东西时,就会有竞争”(斯蒂格勒,1986)。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关于竞争给了合理的解释。
他用一组用以对产业和竞争者进行分析的综合性方法和技巧进行论述,进而逐个解析零散化产业,新兴产业,成熟产业,衰退产业和全球性产业中的竞争战略,运用纵向整合,业务能力扩展,放弃以及进入新业务的分析技巧。
“核心竞争力”一词最早是由普拉哈拉德提出。
1990年,以美国密西根大2 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b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为标志,核心竞争力理论正式提出。
核心竞争力是知识、能力的不断积累和有效组合,是一种动态的能力,决定了银行的长期发展趋势和竞争优势.任何企业,如果不能具备自身的独特优势,最终将会被残酷的竞争所淘汰.(英)肯特﹒马修斯在《银行经济学》中以经济学的基础分析工具来考察银行行为,了解近年来国际银行业的主流趋势,阐释了在多变的微观经济环境下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及运作,作者提供了一个以数学为基础,且通俗易懂的微观经济学环境,从中提出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是银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
银行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经营原则下,充分合理地利用自身资源,提供一系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银行业自身发展规律的银行产品和服务,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比同业竞争对手更强的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商业银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银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核心业务竞争力成为影响其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如何正确的评价银行竞争力,以期在此基础上寻找提升途径,是商业银行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国外相关研究
从国外来看,现有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性方面
银行是特殊的企业,国外就是从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开始着手研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1990)是从技术和产品创新观研究核心竞争力的代表。
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过程伴随在企业的核心产品及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是企业以往的投资和学习行为所积累的具有企业特定性的专长。
Dorothy Leonard-Barton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体现在技巧和知识基础、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观系统四个维度,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较强。
Coombs(1993)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企业的技术竞争力以及将技术竞争力予以有效结合的组织竞争力。
(二)银行规模与竞争力的关系
Alhadeff(1954)对1938年到1950年之间加利福尼亚州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成本和产出分析。
结果发现,加利福尼亚州银行业存在着产出递增和成本递减的效应,大银行在成本和产出方面都较小银行更优。
Beston(1965,1972)发现,不论规模大小,所有的银行如果其他约束条件不变,其规模若扩大一倍,平均成本可下降约5%到8%,即统计上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存在于所有的银行。
(三)银行经营范围与竞争力的关系
Kolar(1987)按业务类型将美国约600家银行分为四组,逐一的检验了业务范围效率假说。
其结果发现,有着相关和共享的信息资源业务的前提下,组合业务经营比单一业务经营成本较低,即银行业存在着业务范围效率。
Berger&Humhrey(1994)的实证分析表明,银行业的范围效率很小,收益则有不受产品多样化影响,而通过生产多样化的产品最多使成本降低5%。
Berger和DeYoun(g2001)分析了1993年到1998年7000家美国银行的数据,结论
认为银行的效率与其地域范围的扩张之间并无明确的关系。
(四)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
Berger和Mester(1997)在其研究中发现:银行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效率概念、测度方法和样本选择,以及资产规模、组织形式等都会影响银行效率。
不过对于效率的作用方向和结果,有的影响因素很明确,有的却因研究的不同而不同。
Didtsch&Lozano-Vivas(2000)在其研究中测算了西班牙银行业与法国银行业的成本效率,在没有考虑环境变量和把环境变量考虑在内时是不相同的,前者条件下,西班牙银行业的成本效率与法国相比较低,后者条件下几乎无差别。
由此可看出,要适应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就应当及时调整自身结构以适应人口密度、需求强度、人均收入等环境因素的改变。
Claudia&Phili(2004)用实证检验了各因素对银行效率影响,其结果表明,资产规模对银行效率的影响不明显,对银行效率影响最为明显的是资本实力以及不良贷款数。
二、国内相关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才兴起对银行竞争力的研究。
很多学者在参照国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基础上,在不同层面上对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焦瑾璞(2002)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别研究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并明确界定了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目标和对象、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研究框架和指标体系设计。
周立和戴志敏(2003)参考国外中小银行的发展,集中研究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现状问题,并具体的提出了对策建议来提升银行竞争力。
许多学者在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时都采用了对指标体系的数据进行比较的方法。
如李元旭等(2002)从经济效益、安全能力、业务能力三个方面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
于良春、鲁智勇(2003)将商业银行竞争力分解基础资源、人力资本等为八个因素,以此界定银行竞争力,建立了一个包含40个指标的指标体系。
但是在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状况时,他们并没有采用其完善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汪兴隆(2000)在他的研究中发现,银行的竞争力不仅包括企业所在经营领域的竞争力,还包括了作为企业整体所拥有的竞争资源。
邵新力(2001)在其研究中指出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应包括反映安全能力、金融创新能力、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指标体系,比较了指标数据,但甚少涉及研究其中难以进行量化的文化建设等方面。
从银行效率角度分析银行竞争力的有:杨德勇(1999)将金融效率分解为宏观效率、微观效率、市场效率三方面。
魏煌等(2000)、方景文(2006)从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方面用DEA法来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
但并未研究商业银行的产权效率、组织效率以及范围效率等。
从制度角度分析银行竞争力来看,殷雷(2002)从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运
行效率中去考察银行竞争力,其中对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产权安排进行了重点详尽的分析。
陈柳(2002)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行为分析和政策分析的框架中,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以下学者以创新的方法分析了银行竞争力:朱纯福(2002)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如果只注重数据指标,而未能分析银行制度和环境等外部因素,则存在局限,并理论创新的提出了银行竞争力的评价应参考穆迪评级方法,再加上市场份额等外部指标。
刘荣(2002)用动态经营绩效来代表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认为各类银行要在竞争中才能长期共存,否则业绩较差的银行就会被竞争所淘汰。
韩文琰(2004)对银行经营绩效进行了综合的评定,并运用了多级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王宇、谢禹(2005)从竞争力的动态变化角度,通过二次相对评价法有效地度量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行为,重新审视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三、简评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银行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在于宏观方面,对核心竞争力的特性分析颇多,而鲜见对于具体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
国内学者不但对于银行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影响因素有了完整的分析,而且已经意识到整体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及其途径。
但在分析时,大多没有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质,对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分析和普通企业的分析并无本质的不同。
所以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焦瑾璞.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陈柳,陈志.商业银行产业竞争力指标设置初探.[J]金融研究.2002(04):86-91.
[3]张磊.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生产力研究.[J]2004(01):82-84.
[4]王晓露.企业竞争力理论文献综述.[J]煤炭经济研究,2007(07):48-50.
[5]瞿艳平.企业竞争力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江汉论坛.2009(1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