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学讲义

合集下载

光中大中医方剂讲义01总论-3剂型的种类

光中大中医方剂讲义01总论-3剂型的种类

第三章剂型的种类*第三章剂型的种类*(一)汤剂(二)散剂(三)丸剂(四)膏剂(五)丹剂(六)酒剂(七)茶剂(八)药露(九)锭剂、饼剂(十)条剂(十一)线剂(十二)灸剂(十三)糖浆剂(十四)片剂(十五)冲服剂(十六)针剂〔自学时数〕1学时〔面授时数〕1学时〔目的要求〕1.熟悉方剂的常用剂型。

2.掌握汤剂、散剂、丸剂各自的特点。

剂型是根据临床上治疗各种疾病的不同需要,将药物制成一定大小和不同形状制剂的类型。

随着医药的发展,历代的医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创造了多种剂型。

如汤、丸、散、膏、酒等。

以后剂型又有所发展,种类增多,如饮、露、锭、饼、条、线、熏烟、熏洗、滴耳、灌肠、灌鼻、锉药等。

这些剂型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和疾病作斗争不断积累经验的结果。

许多传统剂型的制作方法,在现在来说也是很符合科学道理的。

根据“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既保留了传统的内容,又采用现代制作的方法,制成了各种新的剂型,如针剂、片剂、冲剂、糖浆剂、浸膏、流浸膏以及橡皮膏等,有利于临床应用,这是中药剂型发展的一个方向。

现将中药常用的剂型简介如下:( 一 ) 汤剂把药物混合,一般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饮服,称为汤剂。

如麻黄汤、大承气汤等。

这是中医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剂型,适用于一般疾病或急性疾病。

李东垣《用药法象》说:“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

汤剂的特点是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且便于加减使用,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到每个病人或各种病证的特殊性,汤剂所用药物,在古方多注明“㕮咀“,是将药物切碎之意,至宋、金、元时代,多锉为粗末,近代则多用饮片,目的在便于煎煮,发挥药效。

( 二) 散剂散剂是将药物碾研,成为均匀混合的干燥粉末。

有内服与外用两种。

内服散剂末细量少者,可直接冲服,如七厘散等;亦有研成粗末,临用时加水煮沸取汁服的,如香苏散等。

外用散剂一般作为外敷、掺撒疮面或患病部位,如双柏散等;亦有作点眼、吹喉等外用,如冰硼散等。

《中药制剂学讲义》课件

《中药制剂学讲义》课件

制剂成型
A
散剂
将中药粉末与适当的辅料混合,制成具有一定 形状和大小的制剂。
颗粒剂
将中药提取物或粉末与适当的辅料混合, 制成颗粒状的制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
C
片剂
将中药提取物或粉末与适当的辅料混合,压 制而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片状制剂。
胶囊剂
将中药提取物或粉末装入胶囊中,制成一定 规格的制剂。
D
03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中药制剂学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推动中药产业的现代 化和国际化,提高中药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中药制剂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中药制剂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古代的汤剂、丸剂、散剂等传统剂型,到现代的 滴丸剂、软胶囊剂、注射剂等新型剂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中药制剂学将更加注重创新与 研发,实现中药制剂的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制备。同时,中药制剂的质量控 制和临床应用研究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以推动中药制剂的国际化进程。
中药制剂的毒理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内容
对中药制剂的毒理学进行研究,包括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 性毒性和致畸、致突变、致癌等特殊毒性研究。
毒理学研究方法
根据中药制剂的特点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毒理学研究方法,以 全面了解其毒性特征和潜在危害。
毒理学研究结果
根据毒理学研究结果,对中药制剂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为其临 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将提取液进行浓缩,提高有效成分的浓度。
02
01
精制
通过重结晶、萃取等方法进一步纯化提取物 。
04
03
浓缩与干燥
浓缩
将提取液进行蒸发,减 少体积,得到较为浓稠 的液体。

中药制剂分析全本实验讲义及教案(新)

中药制剂分析全本实验讲义及教案(新)

中药制剂分析实验实验一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一、实验目的熟悉中药制剂的常规分析方法—显微鉴别法。

二、实验原理通过用显微镜来观察中药制剂中保留有原药材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显微特征,从而鉴别制剂的处方组成。

三、仪器与试药1、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乳钵、镲镜纸、小镊子、小刀。

2、水合氯醛试液、甘油醋酸试液、稀甘油(AR)。

3、牛黄解毒片、蛇胆川贝散、银翘解毒片、六味地黄丸(市售品)。

四、实验步骤(一)牛黄解毒片显微鉴别操作方法:取本品片心,研成粉末,取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适量水合氯醛试液,透化后加稀甘油1滴,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干周围透出液,置显微镜下观察。

1、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2、不规则碎块金黄色或橙黄色,有光泽。

(二)银翘解毒片显微鉴别操作方法:取本品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用水合氯醛试液装片,透化后加稀甘油1滴,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1、花粉粒黄色,类球形,直径54~68μm,有三孔沟;表面具细密短刺及圆粒状皱纹。

2、草酸钙簇晶成片,直径5~17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3、联结乳管直径14~25μm,含淡黄色颗粒状物。

(三)六味地黄丸显微鉴别操作方法:取本品适量,采取适当方法解离后,取少许,观察淀粉粒和不规则分枝状团块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其他用水合氯醛试液透化后滴加适量稀甘油,置显微镜下观察。

1、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24~40μm,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

2、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直径4~6μm。

3、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

4、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有时数个排列成行。

5、果皮表皮细胞橙黄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连珠状增厚。

6、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

五、实验结果六、思考题1.试述你观察到的显微特征各代表何种中药材?2.通过以上4种中成药的显微鉴别,请你总结出中成药显微鉴别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附录:中药制剂培训讲义PPT课件

附录:中药制剂培训讲义PPT课件
21
❖ 第二十八条 鲜用中药材采收后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投料,可存放的鲜 用中药材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贮存,贮存的条件和期限应当有规定并经 验证,不得对产品质量和预定用途有不利影响 。
❖ 第三十二条 中药提取用溶剂需回收使用的,应当制定回收操作规程。 回收后溶剂的再使用不得对产品造成交叉污染,不得对产品的质量和安 全性有不利影响 。
12
主要内容
第五章 物料
❖ 第十九条 中药饮片应当贮存在单独设置的库房中;贮存鲜活中药材应 当有适当的设施(如冷藏设施) 。
❖ 第二十条 毒性和易串味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分别设置专库(柜) 存放 。
❖ 第二十一条 仓库内应当配备适当的设施,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中药 材和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以及中药制剂按照法定标准的规定贮存,符 合其温、湿度或照度的特殊要求,并进行监控 。
工艺控制、提取物贮存的管理 2、提出了对中药材及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项
3、提出了提取中的回收溶媒的控制
3
主要内容
❖ 扩大中药制剂管理的范围。
❖ 根据目前中药注射剂质量事故增加对加强对中药材和中药饮 片的物料、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
❖ 根据化学制剂的管理模式,对厂房设施、文件管理、生产管 理、质量管理增加具体的技术条款规定。
至少在D级洁净区内完成。 )
10
主要内容
第四章 厂房设施
❖ 第十三条 浸膏的配料、粉碎、过筛、混合等操 作,其洁净度级别应当与其制剂配制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一 致。中药饮片经粉碎、过筛、混合后直接入药的,上述操作 的厂房应当能够密闭,有良好的通风、除尘等设施,人员、 物料进出及生产操作应当参照洁净区管理。
含的其它检验项目 。
17
主要内容
第八章 质量管理

第3章中药制剂课件(1)

第3章中药制剂课件(1)

第三章 中药制剂生产
3.1 中药材前处理
(一)中药材的净制
2. 非药用部分的去除
(1) 去根与去茎
(5) 去毛
(2) 去枝梗
(6) 去芦
(3) 去粗皮
(7) 去心
(4) 去皮壳
(8) 去核瓤
(9) 去头、尾、皮、骨、足、翅
9 9
第三章 中药制剂生产
3.1 中药材前处理
(一)中药材的净制 3. 清除杂质——泥土、砂石、木屑等
润药筒
药材洗净后自动投入筒中,水沥 干后密封筒盖,接通真空泵,抽真 空,4min后放入蒸汽,温度上升。
利用负压和气体穿透力,使蒸汽充满药材内部微孔,保 温15min,关闭蒸汽,输送带将药材运到切药机切片。
20
3.1 中药材前处理
二、中药前处理设备 (二)润药机
❖ 1. 真空加温润药机
特点:
快速性,软化时间短,过程自动化 均匀性,软化效果良好; 药材含水率20%,可控; 基本避免药材有效成分流失,
便于煎出药效,便于进一步加工制成各种剂型,便 于进行炮制,便于处方调配和鉴别 。
1. 软化药材
药材切制时,少数药材可趁鲜切制或干切。对干燥的原 药材,需进行适当水处理,使其软化,利于切制。
软化方法:淋法、洗法、泡法、润法、热蒸汽软化。
11 11
第三章 中药制剂生产
3.1 中药材前处理
(二)中药材的切制 2. 切制饮片 (1)常见饮片类型 薄片(致密坚硬)、厚片(疏松易碎)、直片(个体肥大致 密)、斜片(长条纤维性强)、丝片(叶类和皮类)、块(煎 熬时易糊化)、段(细长,成分易煎出)
适用于对根、 茎、块及果实类 药材的切制。
不宜切坚硬、 球状及粘性过大 的药材。

《中药制剂课件》详细介绍中药制剂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中药制剂课件》详细介绍中药制剂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中药煎膏制剂
1
制剂工艺
将中药材进行煎煮,制成浓稠的糊状药物。
2
传统用法
煎膏制剂是传统中药炮制方法之一,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3
内服温和
煎膏制剂通过口服,对胃肠道刺激较小,温和服用。
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中药制剂的制作涉及药材的选择、加工、炮制以及制剂的生产工艺。制作过程严格按照药典要求和制剂工艺操作, 确保制剂的质量和药效。
浸膏制剂
使用溶剂将中药材提取成膏状,具有较高的药效。
散剂制剂
将中药材粉碎并制成散装,方便调剂和服用。
中药丸剂制剂
1
服用方法
2
丸剂方便携带,并可根据需要进行剂量调整。
3
制剂工艺
将中药材研磨成细粉,与药物辅料混合搓揉 制成丸剂。
种类丰富
丸剂可以根据药材的不同特点制作成多种类 型,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
中药膏剂制剂
1
制剂工艺
将中药材研磨成细粉,与药膏基质混合制成膏剂。
2
外用效果
膏剂通过外用方式,直接作用于病灶,具有较好的疗效。
3
吸收迅速
膏剂易于被皮肤吸收,药效迅速发挥作用。
中药注射剂制剂
1
制剂工艺
将中药材制备成溶液,符合注射剂的要求。
快速效果
2
注射剂通过静脉或肌肉注射,药效迅速发挥
作用。
3
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用
适用于疾病急性期治疗和危急情况的抢救。
中药制剂课件
本课件详细介绍中药制剂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帮助您深入了解中药制剂的奥 秘。
中药制剂的定义
中药制剂是指将中药材经过一系列加工、制作工艺后,制造成适合服用的药剂形式。它们可以是饮片、浸膏、汤剂、 散剂等多种形式。

《药学中药制剂课件》

《药学中药制剂课件》

中药制剂贮存条件与保养
介绍中药制剂的贮存条件和保养方法,确保其药效和质量在贮存和使用过程 中始终保持稳定。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技 术
深入探讨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确保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一 致性。
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创新
探索中药制剂的研究和创新领域,包括新型制剂的开发和制剂工艺的改进等 方面。
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与质量要 求
详细介绍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包括炮制工艺、药材选择和质量控制等关键 方面。
中药丸、散剂、胶囊、片剂等 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探究中药丸、散剂、胶囊、片剂等制剂的研发过程,包括药物配方、工艺优 化和临床应用等方面。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了解中药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探索中药在注射剂领域的应用 和发展。
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 与前景
分析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和前景,包括治疗效果、临床研究和未来 发展方向等方面。
药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药制剂课件
本课件全面介绍了药学中药制剂的各个方面,包括基本概念与分类、性质与 特点、炮制方法与质量要求、制剂研究与开发等内容。
中药制剂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探索中药制剂的定义、分类和用途,了解传统中药在现代医药领域的重要性 和发展前景。
中药制剂的性质与特点
深入了解中药制剂的独特性质,包括药效、稳定性、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特点与挑战。
中药外用制剂的种类与应用
介绍中药外用制剂的各种类型,包括药膏、贴剂、涂剂等,并探讨其在皮肤 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药提取工艺及其应用
探索中药提取工艺的方法和技术,以及提取物在药物研发、保健品和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中药配伍及其注意事项

第7章中药制剂

第7章中药制剂
尽量减少或除去无效成分。
一、中药、中药制剂、天然药物 中药 天然药物 中药制剂 天然药物制剂
二、特点:
原药材
中药制剂
单体
1、成分 2、疗效 3、作用 4、稳定性
5、生产上
中药制剂
单体
复合的
单一的
综合性
单一的
缓和持久
剧烈
差、易产生↓ 好、特别适宜
制注射液(不易↓)
简便实用
费日价贵
一、提取液的分离
1.沉降分离 2.离心分离 3.过滤分离 二、提取物的纯化
1.水提醇沉法与醇提水沉法 2.大孔树脂法 3.酸碱法 4.盐析法 5.结晶法 6.透析法 7.澄清剂法
第四节 中药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
一、中药提取液的浓缩 (一)蒸发 (二)蒸馏 (三)反渗透浓缩
成分的溶解度、增加制品的稳定性以及除去 或减少某些杂质等目的的物质。
常用中药浸出辅助剂
类别 酸
常用者 HCl,H2SO4,HAc 酒石酸,枸橼酸

NH3·H2O,CaCO3
固体碱化剂
甘油
作用 促进生物碱的浸出 增加其稳定性, 沉淀某些杂质。 同上,浸出对象以生 物碱、皂苷为主;甘 草、远志流浸膏(加 氨水) 使鞣质溶解、稳定, 还有矫味、防腐作用 作稳定剂时应最后加 入成品中。
难点:浸出过程及影响浸提效率的因素。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中药的提取 第三节 中药提取物的分离与纯化 第四节 中药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 第五节 浸出制剂 第六节 中药成方制剂
第一节
概述
固、液、半固 适当浸出方法
药材+适宜溶媒
中药制剂
内服或外用 要求:能最大限度浸出有效成分,

人卫第5版药剂学讲义1 (12)

人卫第5版药剂学讲义1 (12)

8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8.1 概述8.1.1 概念浸出技术系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从药材(动、植物)中浸出有效成分的工艺技术。

中药制剂即以中药为原料生产的制剂。

处方设计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与天然药物制剂有区别。

8.1.2 中药制剂历史发展概况(1)悠久的历史。

近5000年的应用。

夏禹(前2140年)酿酒;商(前1766年)《甲乙经》汤液;宋(960—年)国有中药工商业用国家规范的产生。

等。

(2)独特的理论。

汉,张仲景:整体观念、辩证施治。

(3)丰富的实践。

传统剂型有丸、散、丹、酒、、汤、茶、锭等60余种剂型。

(4)可喜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制剂的有效性、可控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中药有效成分与治疗机理的研究为合成药物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来源。

难杂症治疗: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等。

新剂型也开始引入。

全球医药工业产业状况;我国中药产业政策;中药现代化问题。

(5)光明的未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药物除治疗要求外,在防病、抗衰老、营养保健、健身美容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药制剂的现代化迫在眉睫,在中药制剂的研制中先进的处方设计,现代化的分析手段,现代技术与设备以及现代化剂型的改造是药物工作者所面临的历史责任与挑战。

8.1.3 浸出药剂的种类及特点8.1.3.1 常用浸出制剂的种类药材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一般可分为有效成分、辅助成分和无效成分。

有效成分是指药材中起主要药效作用的化学成分。

辅助成分是指本身没有药效,但能增加或缓和有效成分作用、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增加制剂稳定性等作用的成分。

无效成分是指本身没有药效,且影响漫出效果、制剂质量、稳定性、外观的成分。

在浸出过程中有效成分应最大限度地漫出,而无效成分应尽量除去。

常用浸出制剂的种类主要有水浸出剂型,含醇浸出剂型,含糖浸出剂型,精制浸出剂型。

8.1.3.2浸出制剂的特点(1)具有药材各浸出成分的综合作用,有利于发挥某些成分的多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許鴻源博士在衛生試驗所任職時,因職務的關係 而了解到很多西藥會產生副作用,使得他逐漸地 轉向生藥材領域發展,他運用了長倉藥廠的濃縮 技術,在順天堂自行生產濃縮中藥,正式開啟了 台灣中藥濃縮製劑的紀元。 製程包括:另章敘述 問題: 1.台灣健保僅對科學中藥給付,以及病人嫌煎煮 麻煩,迫使臨床中醫師仍常需開科學中藥作為處 方。 2. 醫藥人員及患者對於濃縮中藥的看法有那些 (接受度) ,原因為何?
1~1 臺灣之中藥製劑概況


中藥製劑種類:台灣中藥製劑劑型主要有三大類, 分別是傳統劑型、濃縮劑型及西藥劑型,目前國 內中藥廠仍以生產濃縮製劑為大宗,約佔總產值 71.5 %、傳統製劑佔總產值之 28.2 %、西藥劑 型產品佔最少,只有總產值之 0.3 %。 台灣中藥廠:最多時曾達 246 家,資本額大都 在 2,000 萬元到5,000 萬元之間,多屬於小型工 廠;超過1億的廠家如勝昌(3.6億)、順天堂 (2.52億)、科達(2.2億)、港香蘭(1.92億) 等。生產產品以固有成方為主、劑型以濃縮劑型 為主、市場雖以內銷為主,但近年外銷比率已逐 漸提高。




2~1湯劑(液)


定義:藥物飲片混合或不同時間加入,加 水浸泡後煎煮一定時間,去渣取液成液體 劑型,主要用於內服。尚有外用之洗浴、 薰蒸及含漱。 早期湯劑處方占中藥處方數50%以上 優點:能適應中醫辯證施治需要隨證加減 處方,充分發揮方藥多種成分之綜合療效 和吸收快速,奏效迅速,溶劑價廉易得, 製備方法減單等。
1~4 中藥製劑新技術研發史


在極其崇尚自然的香料界,超臨界CO2流體萃取法 因其有可能製備出近乎完美的”天然”香料而備 受人們的重視,現已成為獲得高品質精油的有效 手段之一。 CO2具有親脂性的行為,與液體溶劑相比,優點在 於其選擇性或溶解能力是可以調節的,可在近似 氣體到近似液體範圍內加以變更,超臨界CO2流體 萃取技術可使整個分離過程在常溫下進行,並且 CO2又是無毒、無味、價廉、無殘留現象,因此特 別適合於不穩定天然產品和生理活性物質的分離 精製,何呼生產更接近天然香韵的香料加工產品 的潮流,因此已成為獲得高品質精油的最有效工 藝手段之一。
1~4 中藥製劑發展史




960~1367AD宋.元時代:中藥成方製劑產生巨大發 展,官方陳師文等校正《太帄惠民和劑局方》記有處 方.合藥.服餌.服藥禁忌及藥石炮製等文,為我國第一 部官方之藥劑方典。 1369~1911AD明清時代:中藥成方及其劑型有相當 的充實與提高。《普濟方》專篇介紹外用的膏.丹及藥 酒製劑;李時珍《本草綱目》亦有製劑論述。 1950年代順天堂自行生產濃縮中藥,正式開啟了台灣 中藥濃縮製劑的紀元。 1970AD以後,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研發新劑型與新 製劑法,青蒿素葛根黃酮類喜樹鹼人蔘總苷丹參配醣 體等等
1~4 中藥製劑發展史



東漢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記載煎.丸.散.浸膏.軟 膏.酒.栓.臟器劑等十餘種劑型及其製備法。 魏晉南北朝晉.葛洪著《肘後備急方》記載鉛硬膏.蠟 丸.錠劑.條劑.藥膏劑.炙劑.熨劑.餅劑.尿道劑等多種 劑型,並首次提出『成藥劑』概念。 魏晉南北朝梁.陶弘景著《本草經集注》提出以治病 的需求來確定劑型及規定藥劑之製作常規,為中藥 製劑之雛形。 695AD唐朝時代:孫思邈著《備急千金要方》與 《千金翼方》記有湯.丸.散.膏.丹.炙劑等劑型;王燾 著《外台秘要》在每病名的門下都附有處方、製備 方法。
1~4 中藥製劑管理法規





中藥藥劑管理規範 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f medicinal plants and animals)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of drugs) 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of drug) 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 of drugs) GSP(Good supplying practice of drugs)
1~3 名詞術語




中藥劑型:中藥原料加工製成適合於醫療或預防應用的形式,稱 之。 Q:目前臺灣市售常用之中藥劑型有那些?請舉例說明。 中藥製劑:依標準規定將中藥加工製成一定規格,可直接用於臨 床的藥品,稱之。 中成藥:指中藥成藥,依規定處方與製法製造,具有特定商品名、 標示主治功能、用法用量、組成、製造和有效日期、核診字號等 之藥品,包括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處方藥(Prescribed drugs):醫師處方、固有處方。 非處方藥(Non- prescribed drugs) :不需醫師處方即可依照標 籤上說明自行購買使用之藥品,又稱為OTC(Over the counter rdugs) 。 Q:中藥非處方藥具有那些特質? A:安全、有效、廉價、使用方便等。
1~2 科學中藥濃縮製劑



3.科學中藥採取濃縮方式製作,臨床經驗常對於科學 中藥藥效有所存疑,而歸咎於澱粉等賦型劑或其他藥 材揀選因素,故加大劑量使用。 4.直接磨粉作為粉劑與煎煮濃縮的藥材磨粉有何差異 -微生物數皆偏高、重金屬(砷汞鎘鉛)偏高。 直接藥材磨粉未經共煎共煮,其療效較差。四物湯為 例: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四味藥材分開煎煮後 混合,與合併煎煮之藥湯,其酸鹼值並不同,藥材共 煎共煮是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物質與效果,應非未經 共同煎煮之中藥材原末所能達到。

古代醫家長期臨床實踐中創造出來,以適應 臨床各科疾病的治療需求。
定義:用適宜的浸出溶劑和方法浸提中藥中有效成 分。 類別:水浸出劑型、酒精浸出劑型、含糖浸出劑型、 其他浸出劑型(以上述浸出劑型製備其他劑型) 劑型:湯劑、中藥合劑、口服液劑、糖漿劑、煎膏 劑、藥酒、酊劑、流浸膏劑、浸膏劑、茶劑等。 濃縮科學中藥部分另外介紹
1~4 中藥製劑發展史



2140BC夏禹時代:釀酒技術研發浸製藥酒及酒麴 劑。 1766BC商湯時代:伊尹首創湯劑,著《湯液經》 為我國最早之中藥方劑與製劑專書。 221BC戰國時代:第一部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 提出君.臣.佐.使之組方原則及論述湯.丸.散.膏.藥酒 等不同劑型與製法。 221BC~219AD秦漢時代:為中藥藥劑學理論與 技術顯著發展的時期。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五十 二病方》中用藥除外敷和內服外,尚有藥浴、煙薰、 蒸氣薰法、藥物燙法等記載。 東漢時代:《神農本草經》記有藥有宜丸者,宜散 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煎膏者,亦有一物兼 者,亦有不可入湯酒者,並隨藥性,不得違越。
中 藥 製 劑 學 講 義
大仁科技大學 藥學系 黃 介 宏 講 授 .tw/~horng/ph4/ Cell telephone:0936776230 Office:U117
第01講 中藥製劑學-概述



中藥製劑之目的:根據中醫臨床用藥和中 藥藥料的性質,以及生產、儲藏、運輸、 攜帶、服用等方面的需要,將中藥製備成 適宜的劑型,並指導合理應用。 劑型:關係到藥物作用能否充分發揮,必 須保證具體製劑均要符合有關規定和要求, 品質優劣關係到療作效,涉及產品成本的 高低,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危。 中醫臨床用藥需求:因病有緩急,證有表 裏,須因病施治,對證下藥,所以對劑型 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1~5 中藥製劑新技術研發史

3.分離純化技術 3-1膜分離法:依據分子大小與形狀,通過膜孔的篩分作用進行 分離技術。可分為微濾、超濾、反滲透、納濾、電滲析等。 3-2絮凝沉降法:加入絮凝劑通過架橋與電中和方式使蛋白質果 膠黏液質等產生凝聚體沉降除去,以達澄清液的一種精製方法。 3-3大孔樹脂吸附法:高分子吸附劑之數之分子。 3-4高速離心法:離心機高速轉動產生沉降速率差異;省時省力 藥物澄清度良好。 4.濃縮乾燥技術 5.中藥製粒技術 5-1快速攪拌製粒 5-2沸騰製粒 5-3噴霧乾燥製粒 6.中藥包衣技術 7.固體分散技術 8.包合技術
1~5 中藥製劑新技術研發史


2.浸提技術-中藥材為原料(西藥則為單一化合 物)
※中藥材單一成分之有效成分萃取、精製、濃縮、 乾燥及方劑中之相互作用配伍將是其藥效之關鍵。



2-1半仿生提取法(Semi-bionic extraction method,SBE) 1990AD

優點:符合藥物經胃腸道轉運過程,適合工業化生 產。 原理:模仿口服藥物在人體胃腸道的轉運過程,採 用選定PH酸性和鹼性溶劑依次連續梯度萃取。 目的:提取含指標成分高的活性混合物。
1~5中藥製劑新技術研發史


2-2超音波提取法 利用超聲波的空化作用、機械作用、熱效應等,增 大物質分子速動頻率和速度,以增高藥物有效成分 浸出率的方法。 優點:快速高效率。 缺點:無法製造出大量生產設備 2-2超臨界流體萃取法(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method) 1980AD發展應用的一種集萃取、分離於一體的分 離技術,常以CO2為超臨界流體。 超臨界CO2流體萃取過程可在常溫下進行,並且 CO2無毒、無殘留,因此特別適合於不穩定的天然 產物和生理活性物質的分離精製。
明通廣集中國醫藥五千年的寶貴經驗,將傳統珍貴藥 材製成各類劑型---膏、丸、散、顆粒、錠劑、膠囊、 糖漿等。
1~2 科學中藥濃縮製劑



目的: 1.濃縮製劑,理論上可以服用少量即達藥效。 2.由藥廠高溫煎煮再予以賦型,經過確切的洗 淨、高溫殺菌等程序。 3.僅需開水沖服,使用方便。 4.免除現代人忙碌生活中煎煮藥材較不方便的 困擾。 5.保存與攜帶方便。 一般提及的是粉劑科學中藥,在台灣也是中醫 師常開處方的形式;雖然科學中藥劑型上還有 錠劑、瓶裝藥液、藥液包。
歷史上,日本人首先發明科學中藥製劑方式。在1950年 代,許鴻源博士當時任職於台灣省衛生試驗所,參觀日本 長倉藥廠,親見日本人用大鍋煎煮藥材再濃縮、混合藥粉、 包裝出售,不須如一般中藥飲片需煎煮即可馬上服用,這 種濃縮中藥的流程技術,令許鴻源大開眼界,便把此觀念 帶回台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