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要点
10.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
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第2页,共37页。
探究活动: (1)我国现在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中 的几步?
(2)结合你个人的感受以及和同学们的交
流,你认为和过去的生活相比,现在有些 什么样的变化?
城镇
农村
前5
后5
前5
后5
上海31838 贵州14180 上海13746 陕西4105
北京29073 黑龙江13856 北京13262 云南3952
浙江27359 青海13855 天津11801 青海3863
天津24293 新疆13500 浙江11303 贵州3400
广东23898 甘肃13062 江苏8980 甘肃3308
文化——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社会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27页,共37页。
2.新要求的具体内容
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28页,共37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
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
济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不足
低水平
世界银行将世界每个国家和地区按收入分为四组
类别 低收入国家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人均GDP 少于975美元 976—3855美元 3886—11905美
元 高于11906美元
第13页,共37页。
这是他们的课堂
第14页,共37页。
国家 中国
第十课_科学发展观和_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十八大要求更新)1、对总体小康的理解(1)实现的时间:本世纪末(2)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上,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加。
(3)特点:我国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总体小康的成就(1)至20世纪末,我国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位居世界前列。
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5、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6、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4)全面推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状元360】高考政治生活一轮总复习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新人教必修1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放在工业化、现代化 发展战略的突出位 置,落实到每个单位、 每个家庭
发展战略
含义或原因
措施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 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
发展很不平衡。改革 总体战略,深入推进
推动区域协调 开放以来,东、中、 西部大开发,全面振
发展,缩小区 西部地区发展差距 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
A.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B.自力更生原则要求我们避免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 C.我国制造业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科技,走新型工业化的 道路 D.我国已实现工业化
【答案】C
【解析】ABD 观点错误。
解决好农业、农村、 农民问题,事关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 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 化道路,建立以工促 农、以城带乡长效机 制,形成城乡经济、社 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发展战略
含义或原因
措施
加强能源节 约和生态环 境保护,增强 可持续发展 能力
坚持节约资源和生 态环境保护的基本 国策,关系人民群 众切身利益和中华 民族生存发展
核心要点 一、脉络梳理
二、提纲挈领
一个比较 两个思路 五条措施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
导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五条措施
讲解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原因 (1)我国只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 展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我国在本世纪头 20 年面临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期。和平 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国内外环境有利于聚精会神谋发展。
2.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何处? 第一,“新”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信息化与工业化 相结合。第二,“新”在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 和竞争为中心。第三,“新”在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 第四,“新”在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
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和思考题)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和思考题)一、要点: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目标。
(3)全面教刨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时间是本世纪头20年。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关键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7)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奔向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水平的原因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
(2)总体小康水平的特点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3)实现全面小康的措施和条件。
二、思考题:1.(1)是谁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目标?(2)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1)邓小平在1979年首先提出的,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小康社会,其出发归宿点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2)根据中国国情,这个小康的标准是人均国民生产800---1000美元,这并不是说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或只能是低标准的,而是在当时国家现有条件下,20世纪末目标不可能定得太高,所以称之为“小康社会”。
其内涵是: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
(3)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观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 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经济发展要紧 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 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探究二:看材料思考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一:我国离工 业化还有多远?
材料二:在过去15年中,中国成功实施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 略,实现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三。但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产品的国外市场萎缩,出口严重受阻。而中 国又是一个储蓄率很高而消费率很低的国家,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 美国的最终消费率为86%,日本的为73%,印度的为78%,而中国 却只有57%, 06年消费率曾降到38.9%。出口受挫,加上国内需求
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为世界第二位
一、我国总体小康的表现:
①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大大增强。
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不尽如 人意的地方?
山 区 落 后 的 教 育
是喜是悲?
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2456美元,同期 最终消费率不到5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8个百分点。
材料三:据统计,中国平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6.8%。但 是,中国也为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 GDP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是中国为此消耗的标准 煤、钢材和水泥,分别约占全世界消耗量的15%、30%和54%。 与此同时,松花江水污染,淮河污染,太湖蓝藻事件,越来越多 的环境危机为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 材料四: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三大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PT教学课件
强化训练:
• 同学们都将成为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实现小康社会这一蓝图需要
我们( )
• 具有开放的 胸怀,并富有创造精神。
B
• 遵纪守法做负责任的公民
• 热爱自然,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 崇尚先进,增强建设祖国的本领
• A B C D
活动与探索:
为加快本地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某校九年级(3)班的学生,准备开展以“振兴当地经济,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你参与:
(3)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标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共同的期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你我共参与。
1.3.2 奇偶性
说课程序
教材分析 教材处理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程序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作用 •教学目标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学重点、难点教材地位与作用
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 二次函数,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地位,学习目标,将形成函数奇偶性的定义 的过程做为本节课的重点。
•因为学生自身建构知识能力较弱,所以在概念形成的 过程中,从图形的直观认识到数学符号的语言描述将成 为本节课的难点,而类比函数的单调性定义的形成过程 可以突破此难点 。
二、教材处理
• 内容组织安排 • 学生情况分析
内容组织安排
首先通过具体实例引出第一个知识点奇偶函数的定义。 而后通过例题学习第二个知识点,判断一个函数是奇函数 还是偶函数的方法。最后通过练习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学法指导
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 (1)学生以往对于图象的对称性已经有所了解。 (2)学生对于数形结合已经有了初步的领悟。
实现目标的途径 (1)通过让学生探究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培养学生观察归纳 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对函数奇偶性定义的分析,达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和意义——第十课教案讲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和意义——第十课教案讲解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面对许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深入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和意义,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工作。
时代背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是在我国进入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新时代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再次升华,也是在充分估量我国自身实际和世界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使命的战略目标。
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近年来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创新驱动,改善人民生活,推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和实力。
另一方面,小康社会的背景,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形势。
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法治建设,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法律和制度保障。
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性任务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新时代美好中国的现实需要。
具体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切实坚持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把人民放在国家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和引领力。
二是有利于提升民生福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紧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更多惠及基层、更多照顾困难群体,加强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服务和保障,让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共享发展成果。
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一必修1教案:第4单元第10课第1框_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word版有答案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
2.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
3.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4.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些新要求。
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难点:正确区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基础·初探]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1)标志: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
(2)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4)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2.全面小康:到2020年全面建成且惠及十几亿人口。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预习·提升]1.判断(1)到20世纪末,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基本完成。
(×)(2)实现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表明我国已达到总体小康。
(×)(3)我们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4)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想一想你了解“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吗?【提示】“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战略构想。
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1.教材P85探究问题【提示】(1)人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乡村基础设施改善,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2)略。
2.教材P86探究问题【提示】(1)约10%。
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标内容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达到总体小康的自豪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感。
能力学会综合评价社会发展状况,尝试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知识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教材内容要点全面小康的蓝图奔向全面小康教材分析及处理导语导语用生动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本课的主要内容,点明本课的教学目标:中国的发展是一个艰难的历史过程,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踏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情景再现包括一个引言和两个目:《全面小康的蓝图》、《奔向全面小康》。
引言通过“小康”一词的广泛使用,引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一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目“全面小康的蓝图”着重分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二目“奔向全面小康”着重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及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第一目《全面小康的蓝图》含两个◎。
第一个◎用数据和事实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第二个◎通过数据和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具体规定性、目标的整体性和目标的过程性。
第二目《奔向全面小康》含两个◎。
第一个◎用具体的数据和事实帮助学生理解“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与“全面小康”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第二个◎通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种种困难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际性、可行性,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国人民的长期艰苦奋斗,明确青少年肩负的历史责任。
阅读与活动阅览人生通过阅读《畅想全面小康》一文,告诉学生从不同社会角色的人们对小康社会的理解中,感悟全面小康社会的全面性与综合性,使学生深切认识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也是人的思想、政治、文化、健康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深化本课主题。
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第1课时教案
教学课题:《经济生活》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目标导航1.知识目标:⑴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的新要求。
⑵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不平衡性。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案一小康的提出“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涵义“小康”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是指比较富裕的、中等的、温饱有余的居民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状态。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生活,是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况,是在解决温饱后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按照国际惯例来划分,小康生活大体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
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指哪三步?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方案二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怎样提出的?“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怎么回事?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多媒体展示并讲解下列材料材料一: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全面(quánmiàn)建成小康社会
【例2】 (2013·邯郸调研)党的十八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yāoqiú),到2020年实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 )
①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②提高科技进步对
第五页,共20页。
2.有人(yǒu rén)认为:“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各地区可 以同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种说法对吗?为什 么?
【答案】这种说法不对。因为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 特点和要求来看,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 展过程。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 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发展和完善
第八页,共20页。
2.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几个误区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经济发展(fāzhǎn)上建成小×康社
会( )
剖析: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经济发展(fāzhǎn)上建成
小康社会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在全国同时建成小康社会( )
第十八页,共20页。
热点(rè diǎn)探究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背景材料】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zhèngfǔ)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把改 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大力推进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
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复习课件(共22张PPT )
知识点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 •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__________ 的强大思 全部工作 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立场是___________;基本要求是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根本方法是____________ 以人为本 。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 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主干整合 知识点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 1.总体小康的实现 • (1)时间:________世纪末。
20
• (2)特点:________的、________的、
低水平 不全面 ________________ 的小康。 发展很不平衡
经济结构 主攻方向
城乡发展 • 4.推动__________ 一体化。解 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 作__________,城乡发展一体化 重中之重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 根本途径 __________。 • 5.全面促进__________ 和环境 资源节约 保护,增强____________能力。 可持续发展
1.全面小康与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关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 2.如何从“三主体”分析如何共建生态文明? (1)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利用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调控资 源,发展循环经济。 (2)企业:加强管理、科技创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实现经济 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个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增强节约意识,从 小事做起,把节约资源落到实处。
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九页,共40页。
导学线索
第十页,共40页。
第十一页,共40页。
主干知识梳理
第十二页,共40页。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实现 (1)时间(shí2j0iān):____世纪末。 (2)特点:__低__水__平____的、__不__全__面__(_q_u的ánm、i发à_n_展_) _(_f_ā_z_h_ǎ_n_)_很__不平 的小康。
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shèhuì)的要求
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二十八页,共40页。
[解析(jiě xī)] 本题考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居 民收入倍增,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选项①②正 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 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选项③正确;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促 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选项④错误。故答案选A。
[答案] D
第二十七页,共40页。
全面(quánmiàn)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013·天津卷)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
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
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
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shèhuì)生产力
第三十一页,共40页。
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 发展战略,带领人民奔小康。至20世纪末,我们顺利走完了第一 步、第二步,并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经济建设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成就从微观上看,现阶段人民的消费( )
全面建设小康要点
2996~ 9265
我 3000
国 2020 相当于日 本1973年 的水平
占日本的 2.3%
注:总量是人均GDP总量。单位美元
城市化率的比重
发达国家 比重 我 70% 中等国家 60% 低收入国家 27%
2001年
2020
37.7%
50%
国
“高举邓小平理
论伟大旗帜,全面贯 彻‘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继往开来,与 时俱进,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加快推进社 会主义现代化,为开 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 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 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 题。这个任务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 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 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 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 进。‛
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1、从微观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 显提高 2、从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思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我国 还存在哪些弊端和不足?请举例说明。
不同收入国家的GDP总量
高收入 GDP问题 2000 >9265 中等收入 下中等收入 756~2995 800 低收入 <756
误区警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 是全面同时建设小康社会。
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发展进程也是不平衡的。有的地区小康 社会的进程更快一些,有的地区小康社会的进 程要慢一些。 实现全面小康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同时小 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总体小康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 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 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 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 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 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社会全面进步的“康庄大道”——第十课教案分析
社会全面进步的“康庄大道”——第十课教案分析”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不断发展进步,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在进步的过程中,也存在了种种挑战和危机,如环境破坏、贫富分化、人口老龄化等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推动社会全面持续进步,搭建一条“康庄大道”,这也正是第十课教案分析所介绍的内容。
一、探究“康庄大道”的含义课文中提到,“康庄大道”是指一条全面进步、绿色发展、民主和谐、公正共享的道路。
这条道路不仅能解决环境问题,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
因此,我们要建立一个“康庄大道”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从环境角度探究“康庄大道”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长时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问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通过课文内容可以发现,建设“康庄大道”的关点之一就是环境问题。
具体而言,我们需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促进能源的节约利用以及绿色能源的开发等等。
三、从经济角度探究“康庄大道”在经济方面,我们需要推动可持续和优质发展。
这不仅要发扬创新精神,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和技术创新。
另外,我们也需要注重人的发展,推动技能人才的培养、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薪资分配的公正等等。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四、从社会角度探究“康庄大道”社会方面,我们需要推动民主和谐,打造一个公正、和谐、有爱心的社会环境。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人的素质培养,推动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发展,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
此外,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重公正共享,消除贫富差距。
五、总结在当代社会,我们需要探索一条“康庄大道”,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持续进步。
建设这条道路需要我们在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付出努力,用创新、科技和智慧打造一个可持续和优质的社会。
相信有我们的不懈努力,这条“康庄大道”一定能够越来越宽广,让我们的社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总体达 到小康给人
强自豪感。
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
能力: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 康水平的基本标准”
进行简要评价。
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
知识: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 体上达到小康水
平及其意义。
阅读与讨论一
阅读课本第105页最后一段(见下),回答下 面的问题 :
一、全面小康的蓝图
1.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意义
(1)2000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 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现代化建设 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使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
阅读与讨论三
请阅读教材第107页第1自然段(浙江省2001人民生活水平的基 本数据),请对照“全国小康生活水平基本标准”,对浙江省小康 生活水平的实现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1.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奋斗目标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是: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 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全面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表一)
项目
指标名称
单位
全面小康标准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
美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全面小康的蓝图
1.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意义
(1)2000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 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现代化建设 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使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
阅读与讨论一
阅读课本第113页阅览人生中的文章:《畅想 全面小康》,理解什么是全面小康?你心中的全 面小康是什么样的? 经济更加发展
指标名称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
单位 小康标准 浙江省2001年水平
元
2500
14655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年)
元
2400
10465
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
元
1200
4582
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
平方米 12
23.7
5.农村人均钢砖木结构住房面积 平方米 15
45.6
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
阅读与讨论二
材料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是人民生活改革最显著的时期,人 民生活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20世纪80年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90年代人民生活由温饱达到小康。
千百年来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 根本解决,小康生活的梦想成为现实。
项目
人均(元)
城市恩格 尔系数%
农村恩格 尔系数%
克
75
82
7.城市每万人拥有铺路面积
平方米 8
15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
%
85
93.7
指标名称
9.恩格尔系数
单位 小康标准 浙江省2001年水平
%
50
农:41.6 城:36.3
10.成人识字率
%
85
/
11.人均预期寿命
岁
70
74.7
12.婴儿死亡率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
%
31
15.4
%
11
12
4000-5000
经济 2.非农产业比重 主题 3.恩格尔系数
%
>60
%
30
4.城乡居民收入
元
城:20000乡:8000
5.基尼系数
<0.4
6.社会基本保障覆盖率
%
100
7.平均受教育年限
年
10
社会 8.出生时预期寿命 主题 9.文教体卫增加值比重
岁
75
%
10
10.犯罪率
每万人
<15
11.日均消费支出小于5元的人口比 重
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2000年时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 提高,总体上达小康水平。
比一比
请展示你收集到的本地区或 全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统计数据 的对比和体现人民生活发生巨大 变化的图片及相关资料等。
思考:通过观看影片和 展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 高,已总体上达小康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贫困人口占农村 总人口的比重%
1978年
376.5
57.5
67.730.7Fra bibliotek2000年
2500
39.2
49.1
3
小康标准
2500
50
材料二:到2000年,小康标准16项指标中,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 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三项指标外,其他13项指 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统计局用综合评分方法进行测算,1990年全 国小康实现程度为48 %,2000年为96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恩格尔系数
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金额在家庭消费总支出金额中所占 的比例。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 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恩格尔系数
高于60%: 贫困和绝对贫困 5060%: 温饱 40 50%: 小康
30 40%: 富裕 30%以下: 最富裕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 比重
%
小康标准
指标名称
2500 9.恩格尔系数
2400 10.成人识字率
1200 11.人均预期寿命
12 12.婴儿死亡率
15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
75 14.电视机普及率
8
15.森林覆盖率
8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基本合格县百分比
单位 % % 岁 % % % % %
小康标准 50 85 70 31 11 100 15 100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刚一恢 复职务,就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首先考虑的问题。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时,把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至1000美元、低于发达国家 现代化标准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之为“小康 之家”、邓“小小平 康的国家”。1984年,他又把这种 “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之为“小康社会”。他还 指出:“改所善谓人民小生康活社,提会高,人就民生是活虽水不平和富质裕量,。 但日子 好。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至1000美元。
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
指标名称
单位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年)
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 入(年)
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 (年)
元
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 面积
平方米
5.农村人均钢砖木结 构住房面积
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 量
克
7.城市每万人拥有铺 路面积
平方米
14.电视机普及率
%
100
>100
15.森林覆盖率
%
15
54.6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 百分比
%
100
/
结论:浙江省所列指标皆高于全国基本标准,这说明浙江省 已完全达到小康水平。其中,有些指标高出全国几倍之多,这说 明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快。但有些指标只 是刚刚达到全国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