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2.1过生日02

合集下载

2.1上、下、前、后(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2.1上、下、前、后(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标题:2.1上、下、前、后(教案)课程名称: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上、下、前、后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上、下、前、后的概念。

2. 能够运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1. 理解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2. 运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体,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图片中物体的位置关系吗?”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如何用上、下、前、后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上、下、前、后的概念。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认真观察课件,并思考如何运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上、下、前、后的特点,并板书在黑板上。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上、下、前、后的概念及其运用方法。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课堂练习。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上、下、前、后的概念及其运用方法。

2. 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上、下、前、后描述生活中的物体位置关系。

2.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了上、下、前、后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随堂练-第二单元《过生日》提分训练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随堂练-第二单元《过生日》提分训练题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生日》提分训练题一、填空题1.如图,杯子里的石头拿出来了。

拿出来的石头最大的杯子是________号,拿出来的石头最小的杯子是_______号。

拿出石头前:拿出石头后:2.大的画“√”,小的画“△”。

3.哪个杯子装得多,多的画“√”,少得画“×”。

(______)(______)4.把同样多的盐放入下面杯子后,哪杯水最咸?画“△”,哪杯水最淡?画“√”。

5.哪一瓶吃掉的多,画√。

二、选择题1.最大的气球是(),最小的气球是()。

①②③④A.④②B.②①C.②③D.④①2.往杯子里放玻璃球,放好后杯子里的水面同样高,哪杯水最多?()A.B.C.3.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①②③A.①③B.①②C.②③4.比一比,大的是(),小的是()。

①②A.①②B.②①5.大的是(),小的是()。

①②A.①②B.②①6.比一比,大的是(),小的是()。

①②A.①②B.②①7.下面三个容器装满水时,水量一样多.现在每个容器分别盛了一些水,其中_______ 容器中的水最多.A.B.C.8.同样一块糖,放在哪杯水里,水最甜?()A.B.C.9.比一比,哪串葡萄多? ()A.B.10.哪个蛋糕最大?()。

A.B.C.三、解答题1.哪个壶里的水最多?在相应图形下面的□里画“√”。

2.在多的下面画“△”。

3.在最厚的下面画“√”。

4.接下去怎样涂色?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①②2.3.√×4.5.二、选择题A C A A ABC B B C三、解答题1.在第三个□里画√2.3.4.。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1 10以内数的加减法(2-5的分与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1 10以内数的加减法(2-5的分与合)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2~5的分与合
把4个桃放在2个盘里,可以 怎样放?
几和几合成4?
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5?
游戏一:摆一摆,填一填
11
2 21
游戏二:出数
游戏三:开火车
2 1
2
4
4
2
游戏三:开火车
2 1
2
4
4进言的信任。——培根 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不会生气的人是愚者,不生气的人乃真正的智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戴尔·卡耐基 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学习是一次独立的行动,需要探索、琢磨、积极应战、顽强应战,艰辛由你独自承担,胜利由你独立争取。 种子牢记着雨滴献身的叮嘱,增强了冒尖的气。 跌倒,撞墙,一败涂地,都不用害怕,年轻叫你勇敢。 人们不相信聪明人会做蠢事:人的权利竟是丧失到了如此地步。 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我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相信你行,你就活力无穷。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是金子,总会花光的;是镜子,总会反光的。 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系于自己。——朗费罗 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新】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过生日》说课(附板书含反思)课件

【新】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过生日》说课(附板书含反思)课件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 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有限。这 各阶段的学生,可能还不会科学地表述出来。学习的目标】: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比较的方法,初步了解比较的思维方法。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第 一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过生日》。本课通过从日常生活入手,根据“过生 日”的情境,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 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学生感受到 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了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过生日时妈妈会买什么?今天是小红的生日,看,他们在开生日 会呢?(课件出示) 2、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合作研讨,探索新知 1、小红将蛋糕切成了3块,也将西瓜切成了3块。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那一块最大,哪块最小。 2、接着观察主题图,你发现桌上的杯子有什么不同? (1)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杯子。 (2)分别往3个杯子中倒上水,3杯水的高度一致。
(3)你现在能一眼看出哪杯装得最多吗? a.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b.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c.教师小结
3、动手操作,比较多少 (1)4人小组,每组两个不同的瓶子; (2)提问:请你猜一猜那个瓶子里装的饮料多。 (3)动手试一试。 (4)各组演示比较的方法,
学生观察后说出自己看到的一些东西。 学生观察后,说出谁最大,谁最小。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学生活动 小组演示汇报。
《过生日》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知识梳理(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知识梳理(全册)

RJ版一年级:第一单元。

本单元知识盘点:1.数数。

数出10以内物体的数量,根据物体的个数,用1~10这十个数来表示。

2.数数的方法。

数一种物体的数量时,从1开始,按照一定的顺序点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多种物体混放时,边数边做标记不容易出错。

3.比多少的意义。

有两种物体,当把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时,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就少。

4.比多少的方法。

一一对应的方法。

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数数要有方法,用手或笔尖点着物体,一个一个地数,数到几,就用数(shù)几来表示。

2.多种物体放在一起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边数边做标记,避免重数或漏(lòu)数。

3.比较物体的多少时,要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不能只看物体的首尾是否对齐。

本单元重难点内容:1.掌握数数的方法,能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重点)。

2.能有序地进行数数(难点)。

3.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重点)。

4.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难点)。

本单元知识重要考点:1.数数。

2.比多少。

第二单元。

本单元知识盘点:1.确定上、下的标准。

位置在高处的就是“上”,与“下”相对;位置在低处的就是“下”,与“上”相对。

2.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

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3.确定前、后的标准。

一般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前”和“后”是相对的。

4.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

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5.确定左、右的标淮。

以自己的左、右手为标准,与左手对应的一边是左边,与右手对应的一边是右边。

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上、下位置关系是相对而言的,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孤立存在。

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时,一定要说“谁在谁的上(或下)面”或者“谁的上(或下)面是谁”。

一年级数学上册二比较第1课时过生日授课课件北师大版ppt

一年级数学上册二比较第1课时过生日授课课件北师大版ppt

夯实基础
大的画“√”,小的画“○”。
√○
○√
√○
最大的画“√”,最小的画“○”。


哪个装得多?多的画“√”,少的画“○”。


谁喝得多?
爸爸喝得多
想一想,把方糖放进杯子后,哪杯水最甜?画“√”。

易错辨析 4.3杯水与原来一样多,放入石块后如下图,( ③ )
号杯子中放入的石块最大。
辨析:用逆推法解决比较大小、多少的问题。放入石块后③号 水杯的水的高度增加得最多,说明放入的石块最大。
(1)
(2)




2.最大的画“ ”,最小的画“△”。 △
3.(1)在装得多的下面画“△”。
△ (2)哪杯水最多?在下面画“ ”。
归纳总结:
1. 比较大小就看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 2. 比较多少时,同样的杯子看所装液体的高度。 3. 能表示“最大”、“最小”、“最多”或“最
少”时的物体一般只有一个。
BS 一年级上册
二 比较
过生日(建议一课时完成)
1 课堂探究点
大小、多少的比较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哪个身体大,哪个身体小?源自探究点 大小、多少的比较说一说,哪块最大?哪块最小?
哪杯装得最多? (最多的画“√”,最少的画“○”。)
哪个装得多?
小试牛刀
1.大的画“√”,小的画“○”。

2.1.2 6~9的认识--比大小、第几(教案)人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

2.1.2  6~9的认识--比大小、第几(教案)人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

学生模仿教师提问并回答,教师巡视指导,选几名学生代表汇报,集体交流。

3.教学6、7、8、9的写法。

师:现在我们对6、7、8、9这几个朋友比较熟悉了,首先观察一下它们分别像什么。

(课件出示)
师: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怎么写6、7这两个数。

(播放6和7的书写视频)下面和老师一起来写这两个数字。

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书写示范,一边写一边指导。

“6”是一笔写成,从“日”字格的右上方出发向左下方画曲线,它的下半部分像个0,这个0要写在下边的小格里,注意要圆滑,不能有棱角。

写“7”时同时可展示“7”的儿歌:7、7、7像镰刀,一笔写成7,横要短而平,折要斜而直。

师:我们再来看看怎么写8、9这两个数(播放8和9的书写视频)。

下面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吧。

8的写法:从日字格上半格右线中间起笔,从右向上到左写一个半圆,拐向右下,碰右线、底线、左线,回上去,在虚线以上和原线相交,一直写到右上角附近与起笔的地方稍离开一些停笔,注意8是不封口的。

9的写法:从日字格上半格右线中间起笔,向上碰上线中间,向。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2.1.1 6~9的认识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2.1.1 6~9的认识

第二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1.1 6~9的认识单元说明: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最直接的基础。

同时,本单元中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对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单元是全册教科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建议如下:1. 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的目的性。

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以此丰富学生关于6~9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6~10各数的概念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注意对计算方法的引导。

本单元加减法计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加减法;二是通过学具的拼摆计算加减法;三是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去完成计算任务。

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加减法计算。

3.加强对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的指导。

本单元解决问题中,有两个方面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一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一定要让学生经历全过程,不能仅仅列式计算;二是用大括号表示总数,用问号表示所求问题,这是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

要让学生读懂题意后,自己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题名称】第1课时 6~9的认识【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36页。

【教学目标】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9各数的过程,初步感知6~9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6~9的数序,并会认、读这几个数。

2.借助计数器、点子图、小棒等学习用具,感知后一个数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增加1得到的,初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立6~9的概念,会认、会读6~9。

教学难点:会用数字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培养数感。

【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计数器、6~9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卡片。

《过生日》(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过生日》(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本节课主要通过计算和比较来确定生日的先后顺序,因此不需要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为了促进学生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可以将教室布置成分组讨论区。每个小组都可以围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此外,还可以布置一些实验操作台,供学生们进行实验操作。
《过生日》(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过生日》(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过生日》。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计算和比较来确定生日的先后顺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
④解决实际问题
2.词句:
①生日:出生日期
②比较:比较数字大小
③排序:将数字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④先后:确定生日的先后顺序
3.艺术性和趣味性:
①设计生日蛋糕图案,将数字和日期放在蛋糕上,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②制作生日卡片,让学生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生日和祝福语,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③设计生日帽,将重点知识点写在帽子上的不同位置,使学生在活动中轻松记忆。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过生日》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过生日》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认识数字》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过生日》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生过生日课件PPT

小学生过生日课件PPT

Part
03
策划一场特色生日派对
确定主题和风格
主题
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可以 选择如动物世界、梦幻公主、超 级英雄等主题。
风格
根据主题选择相应的装饰风格, 如气球、彩带、海报等,营造浓 厚的派对氛围。
邀请好友参与
邀请名单
提前确定邀请的小学生好友名单,确保人数适宜,避免过多 或过少。
邀请方式
可以通过电话、微信或面对面邀请,同时告知派对的时间、 地点和主题。
让孩子们一起许愿并吹灭生日蜡 烛,共同分享生日的快乐和祝福

Part
05
培养孩子感恩分享精神
引导孩子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讲解父母养育孩子的辛苦和付出
通过课件展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时间、精力和关爱,让孩子深刻体会到父母 的养育之恩。
引导孩子表达感恩之情
鼓励孩子用语言、行动或制作感恩卡片等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培养孩子 的感恩意识。
生命成长
生日标志着生命的成长, 具有里程碑意义,提醒人 们珍惜时光、不断成长。
自我认同
过生日可以加强自我认同 感和归属感,促进个人心 理健康发展。
不同国家生日习俗
STEP 01
中国
STEP 02
西方
过生日时吃长寿面、寿桃 等传统食品,寓意长寿健 康。
STEP 03
日本
过生日时吃红豆饭,寓意 吉祥如意、驱邪避祟。
将过生日活动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01
将过生日活动与校园文化元素相结合,突显学校特色。
传承传统文化
02
在活动过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礼仪、民间艺术
等。
培养学生品质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过生日∣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过生日∣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过生日∣北师大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章第一节——过生日。

我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如何用数来表示物品的数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认识和数出10以内的数字。

2. 能够理解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运用数来表示物品的数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数字的认识和数数的方法,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数字卡片、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是:有一天,小猪生日,小猪请了很多朋友来庆祝生日,有小兔、小狗、小猫等等。

大家给小猪带来了许多礼物,有小猪喜欢的糖果、玩具等等。

请同学们帮忙数一数,小猪一共收到了多少份礼物?3.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给大家讲解一些例题,通过例题让大家理解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有3个苹果,你有多少个苹果?答案是:我有5个苹果。

这个例子让大家理解到数字代表的是数量。

4. 随堂练习: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大家发放练习题,让大家在课堂上完成。

5. 游戏环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我会组织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内容是:大家轮流报数,每个人报的数字不能重复,如果重复了就要表演一个节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2 3 4 5 6 7 8 9 10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回家后,数一数家里的人数,然后用数字写出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都能很好地掌握了10以内的数字的认识和数数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多运用数来表示物品的数量,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会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通过讲述小猪过生日的故事,将学生们引入到数学学习中。

2024年秋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 2.1.2 比大小、第几(教案)

2024年秋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 2.1.2 比大小、第几(教案)

第2课时比大小、第几▶教学内容教科书P37上方,完成教科书P38“做一做”第2、3题。

▶教学目标1.熟练读写6~9各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事物的数量、顺序和位置。

2.进一步认识“>”“<”和“=”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知道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是相对的。

3.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及数学思考能力,会进行简单的辨析。

▶教学重点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根据情境填写基数或序数。

▶教学难点理解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若干个小正方体。

一、6~9的再认识1.数数,回顾各数的意义。

复习0~9。

拿出计数器,边拨珠子边数。

师: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些数字?【学情预设】根据生活经验说明。

但会出现除了表示物体个数以外的序数。

师:这些数不仅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个数,还有另外的用法呢。

【学情预设】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对基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引出序数,为后面的对比做铺垫。

2.表示数。

师: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示这些数呢?【学情预设】用实物表示,用点子图表示。

由于课前提供了小正方体道具,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还可以用小正方体表示5~9各数。

师:每一行的小正方体分别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请你规范地写在教科书第37页的小正方体的左边。

(师对应板书)【学情预设】若有学生无法熟练地用对应的数字表示数量,应对学生予以提示。

3.观察。

师:观察摆好的小正方体,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由发言。

【学情预设】预设1:从摆成的样式来说,都摆成了一排,依次变长。

预设2:从数的顺序来说明,用的小正方体依次增多,数也会越来越大。

师:今天就请利用小正方体来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吧!(板书:比大小) 【教学提示】教师注意基于学情让学生数一数,注意事物的增加与数数节奏的对应,避免唱数。

【设计意图】唤醒已有经验,了解各数的基本状况,以便及时补充讲解,为深入学习及辨析提供思路。

二、根据小正方体个数的比较,感知数的大小1.比较5和6的大小。

引导学生观察表示5的一行小正方体和表示6的一行小正方体。

2.1 上、下、前、后(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2.1 上、下、前、后(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标题:2.1 上、下、前、后——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使用上、下、前、后四个方位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和感知上、下、前、后的相对位置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上、下、前、后四个方位词的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上、下、前、后四个方位词的相对性。

2. 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如小熊、小兔等动物玩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幅美丽的公园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公园中的景物。

2. 提问:你们能描述一下这些景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上、下、前、后四个方位词。

二、探究与交流(15分钟)1. 教师出示教具(如小熊、小兔等动物玩具),将它们摆放在讲台上,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上、下、前、后四个方位词描述组内同学的位置关系。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互相批改,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实际场景,让学生用上、下、前、后四个方位词描述其中的位置关系。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上、下、前、后四个方位词描述组内同学的位置关系。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上、下、前、后四个方位词的含义和用法。

一年级数学科上册第二单元课时作业设计

一年级数学科上册第二单元课时作业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设计老师:龙颈镇石崇小学戚建宁
《过生日》第一课时作业设计(1)
一、想一想,比一比。

(1)哪架飞机大?(2)哪个星星最大?
大的画“√”,小的画“○“最大的画”√”,最小的画“×”。

()()()()()
第1课《过生日》第一课时作业设计(2)
(1)哪个最多,在最多的下面画“○“。

()()()
(2)想一想,填一填。

第二行比第一行多了()个。

《下课啦》第一课时作业设计(1)
(1)比一比,画一画。

(长的画“√”,短的画“×”)
()
()
(2)高的画“○”,矮的画“√”。

←()
←()
《下课啦》第一课时作业设计(2)
1、在填上“>”“<”或“=”。

4 3 6 6 9 6 0 1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两个人一样高。

()
(2)、两条线同样长。

()
————————
《跷跷板》第一课时作业设计(1)
1、比一比,在轻的下面画“√”,重的下面画“○”。

(1)、
()()
(2)、()()
《跷跷板》第一课时作业设计(2)
(1)、在填上“>”“<”或“=”。

7 8 5 3 6 6 1 9 (2)比一比,在轻的下面画“○”,重的下面画“√”。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