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高中生物专题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基础版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生物人教版必修1习题: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word版含解析
第14课时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目标导读] 1.阅读教材P65~67内容,体会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
2.结合教材图4-6,阐明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重难点击]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生物膜对物质进出细胞是有选择性的。
为什么生物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这与生物膜的结构有什么关系?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如何?请阅读教材P65~67内容,结合下列材料进行分析:1.从生理功能入手的科学研究(1)材料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通透性实验,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结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苯(脂溶性)和Na+(非脂溶性)中,苯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
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材料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磷脂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
水是一种极性溶剂,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如图)画出它在水—空气界面上的分布情况(用表示磷脂分子)。
答案(4)材料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2.静态结构模型的提出材料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如图)。
罗伯特森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结论:生物膜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该模型缺点:认为生物膜是一个静态结构,无法解释细胞生长、变形虫运动、摄食等现象。
3.新技术带来新模型(1)材料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分别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两种细胞的蛋白质,并将两细胞融合,发现荧光均匀分布,结果如下图。
结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运动的,即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①在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中,将温度维持在0 ℃,与37 ℃相比,实验现象有什么变化?答案两种荧光不能均匀分布,或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分布均匀,因为温度降低减慢了蛋白质运动的速度。
高中生物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练习1新人教版33必修一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膜蛋白比磷脂分子更易移动B. 贯穿在膜中的膜蛋白分子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C. 有些膜蛋白具有生物催化剂的作用D. 膜内外两侧的膜蛋白种类往往有较大差异2.下列关于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 流动镶嵌模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脂双层B.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质膜是两条细线C. 磷脂的尾部与胆固醇一起存在于脂双层的内部D. 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可以观察到流动镶嵌模型3.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的功能主要与磷脂双分子层有关B.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可以运动C. 细胞膜上的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D. 细胞膜可以通过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实现自我更新4.下图为细胞膜的动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亲水性B. 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疏水性C. 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D. 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b、d等的种类和数量有关5.被绿色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被红色荧光标记的人的细胞进行融合,在37℃条件下,一段时间后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
该现象表明细胞膜A. 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B. 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C. 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 具有识别与信息交流的功能6.在人的三种血细胞中. 白细胞体积最大. 却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中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
白细胞完成这两项生理活动是依靠A. 变形运动和细胞膜的流动性B. 渗透作用和细胞膜的流动性C. 变形运动和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 特殊技能和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7.在人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同点是( )A. 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B. 两种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均匀排列在脂质分子的两侧C. 两种模型都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D. 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8.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
高中生物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练习与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练习与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练习与解析11、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毒,这些生理活动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A、选择透过性B、主动运输C、一定的流动性D、保护作用解析:变形虫能伸出伪足和白细胞能吞噬病毒,都是依靠细胞的变形作用。
细胞之所以能变形,是由于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多能运动的缘故。
即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C2、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A、糖蛋白B、磷脂C、脂肪D、核酸解析: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组成,其中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等有关。
答案:A3、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只有经消化后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原因是()A、小肠中有各种消化酶B、消化后的物质才溶于水C、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解析:大分子物质是不能进入细胞的,因为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小分子、离子等细胞所需要的物质可进入细胞,大分子的物质、有害物质、细菌、病毒等不能进入细胞。
答案D4、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保护作用B、具有选择透过性C、与细胞的识别、免疫等有密切关系D、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解析: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的功能与其流动性有关,但流动性不是细胞的功能。
答案:D5、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是活细胞所不选择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不被选择的大分子物质。
用食醋和蔗糖可将新鲜蒜头制成糖醋蒜,这是因为()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存在于活细胞的间隙中B、醋酸和蔗糖分解后被细胞吸收C、腌制时间长,两种物质缓缓地渗入细胞内部D、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解析:细胞膜的生理功能是指活细胞所具有的功能,只有细胞是活的,细胞膜才具有选择性。
通常情况下,不被细胞选择的离子、小分子、大分子等多为对细胞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浓度较高或较长时间包围细胞,会将细胞杀死,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成为全透性,这时,醋酸和蔗糖分子均可进入细胞。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每课一练: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含答案)
第2课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基础达标】1.下列(如下图)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2.植物的花粉四处飞扬,却只有落在同种植物的柱头上才会萌发,落到其他植物的柱头上不会萌发。
经研究发现,以上事实是由于细胞之间存在着识别作用,这种识别作用与细胞膜的哪种成分有关() A.糖蛋白B.磷脂C.糖脂D.胆固醇3.下列对于生物模型建立的完整过程的认识,错误的是() A.科学家根据观察的现象和已有的知识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假说或模型,用现象和实验对假说或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和补充B.一种模型最终能否被普遍接受,取决于它能否与以后的现象和实验结果相吻合,能否很好地解释相关现象C.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完美无缺D.随实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对膜研究更加细致入微,有利于更完善地解释细胞膜的功能4.下列有关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磷脂分子在生物膜的功能上起重要作用,所以功能复杂,磷脂分子种类和数目就多B.磷脂分子在生物膜的功能上起重要作用,所以功能复杂,磷脂分子种类和数目就要一样C.蛋白质分子在生物膜的功能上起重要作用,所以功能复杂,蛋白质分子种类和数目就多D.蛋白质分子在生物膜的功能上起重要作用,所以功能复杂,蛋白质分子种类和数目就一样5.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融合②吞噬细胞吞噬病菌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K+的吸收④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⑤变形虫能伸出伪足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6.下列关于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组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少量糖类组成B.磷脂双分子层是各种生物膜的基本支架C.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内质网膜能生成高尔基体膜,说明两者化学组成完全相同7.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请完成问题:(1)该结构对细胞的生命至关重要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
(2)有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溶解B造成膜的损伤,B的完整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业达标训练:第4章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含解析)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学业分层达标训练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A【基础巩固练】1.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 )A.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B.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C.变形虫的变形运动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解析:这种模型的主要不足在于认为蛋白质和脂质都是固定不变的,是静态的,这种结构无法解释细胞膜具有的多种功能,如细胞生长、膜的扩大、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等。
答案:C2.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B.蛋白质分子覆盖、镶嵌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C.膜物质是固定不动的D.膜物质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解析:在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点中,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覆盖、镶嵌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答案:C3.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蛋白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解析:细胞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密切相关。
答案:B4.人体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壁,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这个过程的完成依靠细胞膜的( )A.选择透过性B.保护作用C.流动性D.扩散解析:变形运动是由结构特点决定的,结构特点主要指流动性。
答案:C5.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用下列细胞作实验材料,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A.人的肝细胞B.蛙的红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大肠杆菌细胞解析:大肠杆菌细胞中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磷脂在细胞膜中呈双层排列,因此形成单层膜时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高中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例题解析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1
高中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例题解析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1)【例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A.能主动运输某些物质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D.具有选择透过性解析:选B。
回答此题首先应该清楚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结构特点、特性、功能等。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同于一般的化学半透膜);细胞膜的功能是与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有密切关系。
如果不清楚上述知识,则很容易出错。
答案:B【例2】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的分析时,需制备比较纯净的细胞膜。
从真核细胞分离出比较纯净的细胞膜较为困难,因为会有其他生物膜的混杂,而哺乳动物(人)的红细胞,没有内膜,没有细胞核,将其作特殊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比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
对“血影”的分析得知,其化学组成如下:蛋白质49%,脂类43%,糖类8%。
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类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二倍。
(1)哺乳动物细胞内其他的膜有哪些?。
解析:见第(5)小题解析。
答案:细胞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2)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
解析:见第(5)小题解析。
答案:放在蒸馏水中(3)红细胞溶血后,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应该是,这种物质的特性是,因而使红细胞具有的功能。
解析:见第(5)小题解析。
答案:血红蛋白容易和氧结合,又容易与氧分离运输氧(4)“血影”的化学成分中的脂类主要是哪一类?它是构成细胞膜的。
解析:见第(5)小题解析。
答案:磷脂基本骨架(5)脂类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二倍。
这说明了。
解析:高等动物如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膜状结构是相互联系的膜系统。
除了细胞膜以外,其他的膜有细胞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1)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同步测试题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栏中)1.提诞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时刻和科学家别离是A.1959年,罗伯特森B.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C.1959年,桑格和尼克森 D.19世纪,欧文顿2.细胞膜的大体结构支架是A.蛋白质分子 B.磷脂分子C.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一路组成 D.糖类3.在细胞膜上,和细胞与细胞之间或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相互联系,有紧密关系的化学物质是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4.一名细胞学家发觉,当温度升高到必然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表面积增大。
变形虫能做变形运动。
下列各项中,与这些现象有关的是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的流动性C.细胸膜的牛理特性 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5.下列各项中,最可能是组成细胞膜的一组元素是A.C、H、O B.C、H、O、N C.C、H、O、P D.C、H、O、N、P6.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和结构特性别离是A.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B.选择透过性、流动性C.流动性、流动性 D.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7.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各类成份多数是运动的B.白细胞能吞噬某些细菌,这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不同细胞对同一种物质的吸收量不同D.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8.将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再进行混合培育,发觉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
与这种现象紧密相关的细胞膜成份是A.蛋白质 B.磷脂分子 C.糖蛋白 D.糖脂9.(多选)组成细胞膜的要紧物质有A.糖类B.蛋白质C.脂质D.核酸10.(多选)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以为生物膜是A.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大体骨架 B. 静止的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二.填空题1.生物学家做了如左下图1所示的实验:①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②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抗原。
③把人和鼠的细胞融合为一,此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
高中人教版必修1生物练习: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Word版含解析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基础巩固1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②与③是静止不动的B.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C.②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D.细胞识别与①糖蛋白有关答案:A2下列有关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覆盖在磷脂分子表面B.细胞膜中的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都具有流动性C.细胞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相同D.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朝向两侧,亲水端朝向内侧解析:在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磷脂和蛋白质是构成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尾部朝向内侧。
蛋白质或分布在膜表面,或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其中外侧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与细胞识别、细胞间信息交流等有密切联系。
因此,细胞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并不相同。
答案:B3下列不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的是()A.以双层磷脂为支架B.蛋白质和多糖形成糖被镶在膜表层C.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端在膜的两侧,亲水端和蛋白质在膜的中间D.蛋白质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解析: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端在膜的内侧,亲水端在膜的两侧。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中。
答案:C4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解析: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磷脂与胆固醇、脂肪酸、维生素D一样,都属于脂质,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脂质分子容易通过细胞膜。
答案:C5下面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有关的现象是()A.白细胞吞噬病菌B.变形虫伸出伪足完成运动C.人细胞与小鼠细胞融合D.甲状腺细胞内积累碘解析: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019学年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测)专题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必修1)(解析版)
(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一、单选题(42分,每题3分)1. 研究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
这证明了()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B.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脂质C.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糖蛋白D.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答案】B2.下列能够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答案】C【解析】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中,磷脂分子疏水的“尾”朝向内侧,而亲水的“头”朝向外侧;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的外表,有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
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项错误。
3.透析型人工肾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膜材料——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血液透析膜模拟了生物膜的()A.流动性特点 B.信息交流功能C.脂双层结构 D.选择透性功能【答案】D【解析】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而把其他物质保留在血液中,说明其具有选择透性功能特点。
选D。
4.实验室中鉴别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
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死活。
该实验所利用的细胞膜特性或功能是()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保护细胞内部结构C.流动性D.选择透过性【答案】D【解析】用台盼蓝染色,台盼蓝为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活细胞不吸收,死细胞膜失去了活性,丧失选择透过性功能,台盼蓝进入细胞,细胞才会被染成蓝色,所以该实验所利用的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
故选D项。
活细胞才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题意是活细胞不着色,即台盼蓝没有发挥作用,A项错误;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功能,主要是指细胞膜将膜内和膜外环境隔开,而本题突出的是对物质进出的选择性,故不选B项;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本题体现的是细胞膜的功能,不选C项。
2019高中生物 专题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基础版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A.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D.科学家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和鼠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C【解析】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说明细胞膜的结构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组成,故C正确。
2.如图中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③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C.图甲中②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答案】B3.如图为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此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的特性是()A.选择透过性 B.全透性 C.流动性 D.半透性【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最初用红色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标记人细胞膜,用绿色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标记鼠细胞膜,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荧光混合,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正确,A、B、D错误。
4.下图是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④表示构成质膜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位于质膜的外表面,在细胞识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②的尾部和③一起存在于脂双层的内部C.②和④是可以移动的,且④更容易移动D.②和④都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答案】C5.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细胞膜所含脂质的种类相同B.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一样,都是以蛋白质贯穿磷脂双分子层形成基本骨架C.不同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不同,是因为所含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D.精子和卵细胞之所以能进行融合受精,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C【解析】动物细胞膜含有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而植物细胞膜含有的脂质是磷脂,A错误;所有生物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不包括蛋白质,B错误;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就越复杂,C正确;精子和卵细胞之所以能进行融合受精,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
【重点推荐】2019高中生物 专题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提升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班级姓名总分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1. 下图为真核细胞某些结构及其主要组成成分(图中字母代表化学元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乙、丙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但甲不是B.结构1中的甲和大多数乙都可以运动C.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同时含有结构1和结构2D.结构2经酸性染料染色后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答案】D2. 如图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局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均为脂质,可以用苏丹 III 染液染色观察B. 由①组成的膜称为单位膜,细胞膜由两层单位膜组成C. ②是脂溶性的,分布在脂双层内部,其元素组成为 C、H、OD. ①中的两层结构完全相同,②使该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C【解析】①表示磷脂双分子层,②表示胆固醇,磷脂和胆固醇均为脂质,但苏丹III染液只能鉴定脂肪,A项错误;由①(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膜称为单位膜,细胞膜由一层单位膜组成,B项错误;②所示的胆固醇是脂溶性的,其元素组成为C、H、O,分布在脂双层内部,C项正确;①中的两层结构完全相同,①②都能运动,使该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项错误。
3.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
如图是相关实验结果的记录,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温度超过15℃,细胞膜流动性开始增强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C.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D.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答案】D4.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a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选择透性将药物送入细胞B.在b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选择透性将药物送入细胞C.在a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D.在b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答案】C【解析】生物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的排在外侧,尾部是疏水的排在内侧;所以水溶性药物在a处能稳定存在,脂溶性药物在b处能稳定存在;球形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时,膜的结构特征不变,借助于膜的流动性可以将a处的药物送入细胞内部,但只能将b处的药物送到细胞膜的两层磷脂分子之间,不能送到细胞内部,综上分析可知,要将药物送入细胞内部,应选择水溶性药物嵌入a处,所以选C。
【优质试卷】2019-2020高中生物 专题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基础版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A.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D.科学家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和鼠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C【解析】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说明细胞膜的结构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组成,故C正确。
2.如图中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③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C.图甲中②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答案】B3.如图为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此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的特性是()A.选择透过性 B.全透性 C.流动性 D.半透性【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最初用红色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标记人细胞膜,用绿色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标记鼠细胞膜,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荧光混合,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正确,A、B、D错误。
4.下图是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④表示构成质膜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位于质膜的外表面,在细胞识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②的尾部和③一起存在于脂双层的内部C.②和④是可以移动的,且④更容易移动D.②和④都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答案】C5.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细胞膜所含脂质的种类相同B.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一样,都是以蛋白质贯穿磷脂双分子层形成基本骨架C.不同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不同,是因为所含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D.精子和卵细胞之所以能进行融合受精,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C【解析】动物细胞膜含有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而植物细胞膜含有的脂质是磷脂,A错误;所有生物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不包括蛋白质,B错误;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就越复杂,C正确;精子和卵细胞之所以能进行融合受精,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
人教版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必修1
第 2 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习目标知识概览 ( 教师用书独具) 1.认识生物膜构造的研究历程和方法。
2.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
(重点 )3.生物膜构造与功能相适应的应用分析。
(难点 )[自主预习·探新知]一、对生物膜构造的研究历程时间科学家或实验结论19 世纪末欧文顿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0 世纪初膜的分别实验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1925 年脂质的提取实验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1959 年罗伯特森全部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构造组成1970 年荧光标志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膜拥有流动性细胞交融实验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化学组成:主假如磷脂和蛋白质。
2.构造模型名称:磷脂双分子层(1)图中① 作用:膜的基本支架特点:拥有流动性名称:蛋白质分子a. 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三种(2) 图中② b. 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地址c. 贯串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特点:大部分蛋白质分子是能够运动的名称:糖蛋白,又叫糖被(3)图中③ 地址:细胞膜的表面面作用:保护、润滑和细胞鉴识等3.构造特点:拥有必然的流动性。
4.生物膜的功能特点生物膜的构造决定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 基础自测 ]1.判断对错(1)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只有磷脂和蛋白质。
()(2)生物膜拥有流动性是由于磷脂分子能够运动,进而带动了膜上的蛋白质运动。
()(3)细胞膜上的糖类都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了拥有鉴识作用的糖蛋白。
()(4)罗伯特森提出的“三明治模型”的一大缺点就是认为膜是静止不动的。
()(5)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示: (1) ×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少量的糖类。
(2)× 蛋白质分子的运动其实不是磷脂分子运动带动的。
(3)× 有些糖类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4)√ (5)√2.科学家将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提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
A.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
表面积的两倍。
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
层结构构成的
D.科学家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和鼠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答案】C
【解析】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说明细胞膜的结构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
质组成,故C正确。
2.如图中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③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
C.图甲中②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
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
【答案】B
3.如图为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此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的特性是()
A.选择透过性 B.全透性 C.流动性 D.半透性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最初用红色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标记人细胞膜,用绿色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标记鼠细胞膜,过了一段
时间后,发现荧光混合,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正确,A、B、D错误。
4.下图是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④表示构成质膜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位于质膜的外表面,在细胞识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B.②的尾部和③一起存在于脂双层的内部
C.②和④是可以移动的,且④更容易移动
D.②和④都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
【答案】C
5.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细胞膜所含脂质的种类相同
B.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一样,都是以蛋白质贯穿磷脂双分子层形成基本骨架
C.不同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不同,是因为所含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D.精子和卵细胞之所以能进行融合受精,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C
【解析】动物细胞膜含有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而植物细胞膜含有的脂质是磷脂,A错误;所有生物膜的基本骨
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不包括蛋白质,B错误;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就越复杂,C正确;精子和卵细胞之所以能进行融合受精,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
6.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B.细胞膜上部分①和糖类结合,具有识别的作用
C.细胞膜上的①全部镶嵌在②的内、外表面
D.构成细胞膜的①和②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C
7.下图是真核生物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②③在细胞膜上都不是静止的
B.③既有亲水性又有疏水性
C.由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
D.③的单分子层面积等于该细胞内所有膜面积的2倍
【答案】D
【解析】②为蛋白质,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③是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A正确;组成③的磷脂分子既有亲水性又有疏水性,B正确;由②参加的物质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C正确;真核生物细胞,除了具有细胞膜外,还具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因此③的单分子层面积小于该细胞内所有膜面积的2倍,D错误。
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是( )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②变形虫能伸出伪足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K+的吸收
④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进细胞核⑤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9.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③决定
B.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的是①
C. b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D.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有关,与③无关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②是蛋白质,与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有关,A错误;①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与细
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B正确;图中b表示物质排出细胞,C错误;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蛋白质、③磷脂双分
子层都有关,D错误。
10.有关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膜的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
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
C.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
D.癌细胞在体内的分散与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答案】C
【解析】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膜的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A正确;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保证了生物体作为完整的
生命系统进行生命活动,B正确;磷脂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C错误;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
胞容易扩散和转移,D正确。
11.如图所示的是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某同学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及功能。
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简易实验。
①选取人体的________作为获得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
A.成熟的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②将选取的材料放入________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③提取其中细胞膜成分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所占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________。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
(3)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哪一结构?________(填序号)。
(4) 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清水(或蒸馏水)S/2(2)糖蛋白(3)③(4)流动镶嵌模型
12.科学家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研究细胞膜的结构特性,进行了下列实验。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将连接了荧光染料的抗体与融合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抗体与融合细
胞的膜蛋白(抗原)特异性结合,其目的是标记膜蛋白,以便于显微镜观察。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细胞表面荧光的
颜色和____________。
开始时,鼠的细胞为绿色,人的细胞为红色,两种颜色不混合;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红绿
荧光交替分布的“嵌合体”。
统计____________,结果如图所示。
(2)分析柱形图可知,随着____________,嵌合比例明显增多,说明膜上蛋白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科学家为了进一步证明,在15℃、20℃和26℃的培养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这些实验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上述实验表明,细胞膜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1)脂质(磷脂)和蛋白质分布嵌合体比例(2)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3)随着温度增加,嵌合体比例增加(或“随着温度降低,嵌合体比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