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脑卒中作业治疗实践指南详解(中文版) 1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但是,由于在患者样本量、构 架设计和转归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 不一致性,因此难以确定适用于所 有卒中患者的“最佳临床实践” 。 证据没有提出治疗干预的具体类型 或小组治疗方案的类型或哪种因素 对患者转归的影响最大作出解释。 卒中本身及多方面的影响使得需要 采取灵活多样的治疗方案。
2.使用标准化的评价工具
否
患者是否准备好社医生话? 是
否
处理治疗的依从性和阻碍病情改善的因素: 一如果病情不稳定,转送至急性期治疗科室 一如果存在心理健康因素,转送至精神科
重度卒中和/或生话完全依 对患者/家属将来的
赖, 或功能恢复预后不良? 计划进行教育
是 患者回家或去护理之家
否
继续门诊康复治疗
再评价
图3
以下是社区康复医疗流程
卒中严重程度的评价
NIHSS用于指导急性卒中治疗 的决策,其信度和效度均很高。 可根据NIHSS严重程度和可能的 转归对患者进行分层,评分>16分 预示死亡或严重残疾的可能性很大, 而<6 分则预示恢复良好。
卒中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卒中二级预防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包括:治疗高血压;心房纤颤患者应 用华法林和脑缺血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缺血性卒中或有CHD等高危因素的非缺 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也是 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资料确认有效的措施 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控制高血压、必要时 考虑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即使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醇正常也进行降脂治疗、体 育锻炼和戒烟等。
-康复治疗 -预防远期并发症的措施 -减少复发性卒中可能性的长期治疗 -家庭支持 -治疗抑郁
病史的采集和体格检查
(1)建议最初阶段采用HIHSS评价卒中严重 程度,将其作为死亡和远期转归的预测指标。
《作业治疗技术》第十章 常见疾病的作业治疗(脑卒中)
此期可将治疗重点放在整体日常生活活动水平
的改善上,通过使用“代偿技术”、环境改造 和职业训练,尽可能使患者重返家庭、社会或 工作岗位。
目录
脑卒中常见并发症的治疗
--肩手综合征的治疗
• 正确患肢放置:正确放置患侧上肢,确保腕部不处于完全掌 屈位,避免上肢尤其损伤、过度牵张及长时间垂悬;卧位时, 适当抬高患侧上肢;坐位时,把患侧上肢抬高,用夹板固定 避免腕部掌屈位。 • 早期预防:避免牵拉损伤肩关节周围组织,注意矫正肩胛骨 的位置,增加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张力以预防肩关节半脱位; 避免在患手静脉输液。 • 患侧上肢主被动运动:在上肢上举的情况下进行肩关节的三 维活动,但不应进行患侧上肢的持重活动,以免增加浮肿和 疼痛。 • 使用冷疗以消肿、止痛并解痉。 • 症状明显者可予以常规剂量的类固醇制剂治疗2~3周。 目录
目录
脑卒中患者的床椅转移训练
目录
恢复期治疗方法
功能性活动训练
上肢功能训练 恢复早、中期:重点是抑制由于共同运动与联合反应 等构成的异常运动模式,诱发上肢,特别是手的分离 运动。 恢复后期:重点是改善手的精细操作功能、提高运动 速度。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恢复早、中期:主要包括进食动作训练、穿脱衣服训 练、个人卫生训练及支具、矫形器的使用。 恢复后期:包括家务活动训练、入浴动作训练、高级 技能活动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以提高日常生活活 动能力。 目录
卒中患者的正确体位摆放
目录
治疗方法
急性期治疗方法
床上活动 上肢自助被动运动:双手Bobath握手,利用健侧上肢 带动患侧上肢,作双上肢伸肘、肩关节前屈的上举运 动。 翻身:向健侧翻身,双手Bobath握手,健足插入患足 下方,通过上肢左右摆动数次后,与下肢配合,同时 向健侧翻转。向患侧翻身,患者抬起健侧下肢,并向 前摆动,同时摆动健侧上肢,治疗师将手放在患者患 侧膝上,促进下肢的外旋,并给予患肩以支持。 桥式运动:仰卧位,两腿屈曲,双腿平踏床面,伸髋 并将臀部抬离床面。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治疗、神 经功能、生活质量
一、脑卒中康复治疗概况
脑卒中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多个方面。近年来,随 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脑卒中康复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一些新 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如重复经颅磁刺激、虚拟现实技术等,为康复治 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中医康复临床实践对于脑卒中患者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可 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次,中医康复疗法可以预 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痛苦。最后,中医 康复临床实践可以整体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患者的免 疫力和抵抗力。
在中医康复临床实践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首先是整体观念,即要把患者 看作一个整体,从气血、脏腑、经络等方面综合调理患者的身体状况。其次是 辨证论治,即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最后是经络学 说,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调节经络,可以促进 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脑卒中康复治疗遵循早期介入、个性化制定、多学科合作等基本原则。早期介 入是指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立即开始康复治疗,以避免并发症和进一步的功能障 碍。个性化制定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 佳的治疗效果。多学科合作是指康复治疗团队中的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 语言治疗师等成员共同协作,以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
二、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方法及特 点
1、重复经颅磁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技术,通过在头部产生磁场刺激大脑皮 层,调节神经递质和离子通道的活性,从而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该方 法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卒中,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副作用较小。但需要 注意的是,该方法不适用于颅内金属异物或起搏器植入患者等。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CATALOGUE目录•概述•急性期康复治疗•恢复期康复治疗•后期康复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总结与展望定义与分类脑卒中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康复措施,帮助患者减轻残疾、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康复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生活环境、个人需求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个体化原则综合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长期坚持原则综合运用多种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以全面改善患者功能。
康复治疗应逐步增加难度和强度,以适应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改善程度。
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耐心和坚持。
床边康复急性期物理治疗电刺激疗法是指通过电刺激的方式刺激肌肉收缩,促进肌肉急性期物理治疗是指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生理反力量的恢复和预防肌肉萎缩。
急性期作业治疗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柔韧性训练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职业技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言语治疗吞咽治疗言语和吞咽治疗1康复训练计划23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康复目标等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认知疗法等。
制定个体化训练计划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目标,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训练强度和时间在康复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康复目标的变化,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以适应患者的需要。
调整训练计划康复评估与调整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改变训练计划、调整药物等,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需要。
调整治疗方案心理评估进行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教育,包括疾病知识、康复方法、护理技巧等,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康复意识和能力。
提供咨询在康复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咨询,解答患者的疑问和困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脑卒中患者的作业治疗
移动训练
教授患者正确的移动技 巧,包括坐、站、行走 等,提高身体平衡和协
调能力。
手功能训练
01
02
03
04
抓握训练
通过使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抓 握物体,训练患者的手部抓握
能力。
精细动作训练
通过搭积木、拼图等游戏,提 高患者的手部精细操作能力。
肌肉力量训练
通过使用哑铃、弹力带等工具 ,增强患者的手部肌肉力量。
详细描述
患者李先生,55岁,因脑梗导致右侧肢体偏瘫。经过一系列 的作业治疗,如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手功能训练等,李先生 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如独立进食、洗澡、穿 衣等,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成功案例二:手功能恢复的奇迹
总结词
通过针对性的作业治疗,患者手部精细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详细描述
患者张女士,47岁,脑出血后手部精细功能丧失。经过针对手部功能的作业治疗 ,如手部抓握、捏、握力等训练,张女士的手部精细功能逐渐恢复,能够完成日 常生活中的一些手部动作,如系鞋带、拿筷子等。
手眼协调训练
通过观察和模仿练习,提高患 者的手眼协调能力。
认知训练
注意训练
通过注意力集中练习,提高患 者的专注力和抗干扰能力。
记忆训练
通过记忆数字、图片等练习, 提高患者的记忆力和信息处理 能力。
思维训练
通过解决数学问题、逻辑推理 等练习,提高患者的思维能力 和问题解决能力。
语言训练
通过口语表达、听力理解等练 习,提高患者的语言交流能力
目的
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手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使患者能够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
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重要性
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约有60-70%的患者会出现上肢功 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作业治疗能够针对性地改善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 活自理能力,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脑卒中水中运动治疗中国循证临床实践指南
脑卒中水中运动治疗中国循证临床实践指南一、本文概述《脑卒中水中运动治疗中国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是一篇旨在为脑卒中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水中运动治疗指导的文章。
脑卒中是一种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常导致患者运动功能受损。
水中运动治疗作为一种康复手段,因其独特的优势在脑卒中康复领域逐渐受到关注。
本指南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结合中国患者的特点,旨在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水中运动治疗方案。
本指南首先介绍了水中运动治疗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包括水的浮力作用、阻力作用以及水温对身体的影响等。
随后,详细阐述了水中运动治疗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范围、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治疗前的评估方法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本指南还提供了水中运动治疗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包括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频率等,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
本指南强调了水中运动治疗在脑卒中康复中的重要性,并呼吁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家属关注并积极参与水中运动治疗,共同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
通过本指南的推广和应用,期望能够为更多的脑卒中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二、脑卒中及水中运动治疗概述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
这种病症会导致大脑损伤,影响患者的运动、感觉、语言、认知等功能。
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其治疗和康复手段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水中运动治疗,又称为水中康复治疗,是一种结合水环境特性和运动疗法的新兴治疗方式。
在水中,由于浮力的作用,患者身体所受的重力会大大减少,这不仅可以减轻患者运动时的负担,还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同时,水的阻力、温度和压力等特性也可以为康复治疗提供独特的环境刺激,有助于促进患者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恢复。
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和体育疗法的不断发展,水中运动治疗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水中运动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脑卒中作业治疗
脑卒中的作业治疗方案脑卒中及临床表现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又叫脑血管意外。
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功能评定1.运动功能评定: Fugl-Meyer评定法Fugl-Meyer评定法是一种累加积分量表,专门用于脑卒中偏瘫的评定。
其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平衡、感觉、关节活动度和疼痛五项,共113个小项目,总分为226分,其中运动功能积分为100分(上肢66分,下肢34分),平衡14分,感觉24分,关节活动度44分,疼痛44分。
2.认知功能评定:Glasgow昏迷量表、韦氏记忆量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等。
评价应包括患者意识水平、注意力、言语、记忆、思维和知觉功能等方面。
3.步态分析:观察分析、定量分析。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提问法、观察法、量表法(Barthel指数分级法或者FIM量表)5.生活质量评价进行作业治疗应考虑的患者个体因素1.患者家庭成员的支持情况。
2.根据患者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而选择作业活动。
3.选择的作业活动应尽量与日常生活有关。
4.患者的个人爱好、兴趣。
5.对有职业前途的患者,应适当选择相关的职业性活动。
作业治疗目标结合临床的其他治疗,首先训练患者令其最大限度的恢复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是针对肢体运动功能的作业活动,循序渐进,再加强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训练以及提高社会活动参与能力的活动训练,适当改造家庭生活环境、社区环境,以帮助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其生活能力。
第一节脑卒中患者的作业治疗
– 康复医生带领康复小组各成员(PT、OT、ST、康复护士等),制 定康复治疗计划,由康复小组各成员、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共同参 与各个时期的康复治疗。
• 5.健康教育
– 与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应贯穿于康复治疗全过程,这是实施有效 康复治疗的保证。
(三)治疗方法
• 1.急性期 –发病后1~3周,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Ⅰ~Ⅱ期,患 者从偏瘫肢体无自主活动到肌肉张力开始恢复,有弱 的屈肌和伸肌共同运动。 –包括原发病治疗、合并症治疗、控制血压(血糖或血 脂)等基础上,当患者病情稳定48h后开始进行康复治 疗。
•发病后3~4周,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Ⅱ-Ⅲ期,患者从偏瘫侧肢体弱的 屈肌与伸肌共同运动到痉挛明显,能主动活动偏瘫肢体,但肌肉活动均为 共同运动,病情稳定即进入恢复期。 •此期是康复治疗和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 目标:除预防常见并发症外,应抑制痉挛、促进分离运动恢复,加强偏瘫 侧肢体主动活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减轻偏瘫肢体肌痉挛程度,避 免加强异常运动模式,如上肢屈肌痉挛模式及下肢伸肌痉挛模式。
• 2.心脏病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如心功能 不全、高血压、低血压等。
• 3.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如血液 黏稠度增高、凝血机制异常等。
• 4.其他因素:栓子如空气、脂肪、癌细 胞和寄生虫等;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血 脂;药物反应如过敏、中毒影响血液凝 固等。
二、脑卒中的功能障碍特点
(一)常见功能障碍特点
– 2)坐位动态平衡训练:通过重心(左、右、前、后)转移进行坐 位躯干运动控制能力训练。
– 3)患侧上肢负重训练:患者将双上肢伸直、外旋位放于体侧,用 手掌支撑于治疗床上,治疗师固定患肘关节保持伸直位,让其将 身体缓慢向两侧交替倾斜,使身体重心分别移到两侧上肢进行负 重训练。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针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支持,提高患者自 信心和应对能力。
家属心理辅导
对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家属更好地应 对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05
康复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与并发 症预防
注意事项
早期康复
全面评估
脑卒中后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以促进神 经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
在康复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身体状况、认知功能、情感状态等, 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家庭与社区康复的结合与未来发展
家庭与社区康复的结合
家庭和社区是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有效的康复 支持网络。
未来发展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家庭和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面,推动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普及 化和规范化。同时,应加强科研和临床研究,为康复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依据和方法。
03
康复评定与制定康复计划
康复评定方法与内容
01
02
03
临床检查
通过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 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感 觉系统等方面的功能状况 。
神经影像学检查
如CT、MRI等,了解脑卒 中病灶的位置、大小及对 周围组织的损害程度。
神经电生理检查
如脑电图、肌电图等,评 估神经传导功能和肌肉功 能状态。
制定康复计划的原则和步骤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引言 • 脑卒中康复治疗概述 • 康复评定与制定康复计划 • 康复治疗方法与技术 • 康复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与并发
症预防 • 家庭康复与社区康复的推广与
应用
01
引言
指南的目的和意义
脑卒中康复中的作业疗法实践
治疗计划的调整
பைடு நூலகம்• 根据患者的进步和需求调整治疗计划
•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提高康复治疗的满意度
治疗计划的评估
• 定期对治疗计划进行评估,以确保治疗效果
•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计划,实现康复目标
作业疗法实施过程中的沟通与协作
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
与其他康复治疗团队的协作
• 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提高康复治疗的满意度
• 定期进行评估,以监测治疗效果和患者进步
评估结果的解释与反馈
• 将评估结果与康复目标进行比较,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度
•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反馈,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
作业疗法治疗计划的设计与调整
治疗计划的设计
•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和康复需求制定治疗计划
•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制定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
• 根据患者的进步调整治疗计划,确保治疗效果
作业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效果评估
01
评估工具的选择
• 选用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的评估工具
• 如Fugl-Meyer评估量表、Barthel指数等
02
评估方法的运用
• 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身体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参与能
力进行全面评估
• 定期进行评估,以监测治疗效果和患者进步
作业疗法的定义
• 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方法
• 通过进行有目的、有意义的作业活动来恢复和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心理状态和
社会参与能力
作业疗法的原理
• 依赖性强化:通过完成任务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 适应性再训练:通过逐渐增加任务难度来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和功能水平
• 功能性任务导向:通过针对患者的具体问题设计任务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
AHAASA成人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解读(2017)
AHAASA成人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解读(2017)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脑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
脑卒中后有效的康复治疗能够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加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进程,节约社会资源。
2016年6月,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发布了首次针对成人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指南(后文简称为2016AHA/ASA指南),主要涉及康复体系构建、早期康复干预时间及强度、并发症防治、心理干预、康复评定与治疗以及康复工程等方面。
本文通过对2016AHA/ASA指南与2011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下文简称为2011国内版指南)和2016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下文简称为2016国内版共识)进行对比,深入解读2016AHA/ASA指南,为国内临床医师、康复医师和脑卒中患者提供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方案指导,亦为进一步规范脑卒中三级康复网络提供依据。
01康复体系构建2016AHA/ASA指南指出,所有的卒中患者均应接受早期康复,并且应在有组织的、多学科合作的护理团队下进行早期康复(I级证据,A级推荐);类似护理模式应延续至患者出院后的社区康复(I级证据,C级推荐),并推荐出院时制定详细的个体训练计划,确保临床治疗和康复的连续性。
同时,2016AHA/ASA指南强调应对患者的护理人员(包括家属在内)进行培训和宣教,认为一项完整的治疗参与计划对喜欢社区及居家康复的患者有益。
完整计划的制定需要有专业人员的监管(IIa级证据,B级推荐)。
2011国内版指南也明确提出,所有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都应进入多专业合作、多学科团队组成的卒中单元进行正规治疗(I级证据,A级推荐),并提倡符合国情的“三级康复”,建议患者分别接受住院康复、康复中心康复以及社区康复。
2016国内版共识则明确提出,需要进行组织化管理(包括多学科团队支持等),同时应重视人文和环境因素。
《中国脑卒中护理专业指南(2021年版)》
《中国脑卒中护理专业指南(2021年版)》中国脑卒中护理专业指南(2021年版)前言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为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疾病,脑卒中对个体健康和社会医疗资源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提高脑卒中护理质量,规范护理实践,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本指南应运而生。
本指南在总结我国多年来脑卒中护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最新研究进展,为脑卒中护理人员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实用的护理指南。
指南概览适用对象- 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潜在风险人群- 脑卒中护理人员- 医疗保健工作者主要内容- 脑卒中的定义、分类、病因及临床表现- 脑卒中的诊断与评估- 脑卒中急性期、恢复期和慢性期的护理- 脑卒中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 脑卒中康复护理与心理护理- 脑卒中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指导原则- 循证护理:本指南以大量科学研究为依据,确保推荐措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个体化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和资源状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 人本护理:关注患者生命尊严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的定义、分类、病因及临床表现定义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分类1. 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
2. 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脑组织出血。
病因1. 动脉粥样硬化2. 高血压3. 糖尿病4. 心源性栓塞5. 血管畸形等临床表现1. 突发性头痛2. 恶心、呕吐3. 意识障碍4. 肢体瘫痪5. 言语障碍6. 视野缺损等脑卒中的诊断与评估诊断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发病情况、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2. 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
3. 辅助检查:CT、MRI、DSA等。
评估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使用NIHSS、mRS等量表。
2.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使用Barthel指数等量表。
3. 并发症风险评估: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
成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指南(解读)-医学资料
A、 EMS评价
呼吸道、呼吸、循环(ABC)评价和稳定 处定卒中病人。
洛杉矶院前卒中筛选评价,病史、体检和 手指血糖。
Cincinnati(辛辛那提)院前卒中评分是 一种可选用的方法,有需要数据少,仅3060秒即可完成的优点。
可疑卒中患者的EMS处理指南
IX 抗血小板药物 X 扩容、扩血管和诱导血压升高 XI 外科干预 XII 血管内干预 XIII 急性卒中的复合再灌注治疗 XIV 神经保护剂 XV 入院与急性期处理 XVI 急性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治疗
I 院前处理及现场治疗
一级推荐
启动911救援系统,加速卒中治疗。911应使卒中 具备派遣优先权
一级推荐
强烈建议创建以社区为基础、可提供 急诊断处理的初级卒中中心(PSC),并 与综合性卒中中心(CSC)保持密切联系
建议成立CSC
由院外组织对卒中中心进行资质认证
对疑似卒中患者,EMS有责任避开无 救治能力的医院,将其直接运送至最 近的、有能力处理的医疗单位
PSC(primary stroke centers):具有组 织成员、程序、专家和能为不太复杂的 患者提供治疗的基础设施,可进行一些 紧急治疗方法(如静脉溶栓)
呼叫EMS的主要是家庭成员、护理人员、 工人、旁观者,而不是患者本人,占62%95%
EMS使病人受益主要是体现在院前和住 院期间。经EMS送到医院的患者明显比 不经过EMS到达医院者要快。因此, EMS缩短了患者到达医院、医生体检、 CT检查及神经功能评分的时间。
研究表明,对EMS人员、社区医生教育 计划和社区健康教育计划可提高溶栓治 疗2.21%-8.65%,应用rtPA者提高了 14%-51%。
成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 疗指南 (解读)
脑卒中患者的作业治疗
7、活动适合的年龄阶段; 8、运动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9、活动的改造如何进行? 10、活动如何促进社会、心理方面进展? 11、活动中认知功能训练。
脑卒中作业治疗
一、预防并发症以及促进神经学恢复
1、患侧上肢放在视野中:轮椅桌
2、患侧上肢负重以及双上肢运动; 3、尽可能的自己完成日常生活动作; 4、简单的知觉运动作业。
(四)更衣训练
1、穿脱前开襟的衣服: 1)穿法:将患手插入衣袖内,用健手 将衣领拉至患侧肩,健手由颈后抓住衣 领并向健侧肩拉,再将健手插入衣袖内, 系好纽扣并整理; 2)脱法:健手抓住衣领先脱患侧衣袖 一半,使患侧肩部脱出,然后患手脱掉 整个衣袖,健手再将患侧衣袖脱出。
2、穿脱裤子训练: 1)在床上:先把患腿插入裤腿中,再穿健 腿,躺下后蹬健腿把臀部抬起,再把裤子提 至腰部,用健手系好腰带。(脱法与穿法相 反) 2)在椅子上:将患腿放于健腿上,穿起 患侧裤腿,放下腿并穿上患侧裤腿,用健手 拉住裤腰站起,将裤子提到腰部,再坐下用 健手系好腰带。(脱法与穿法相反)
脑卒中患者的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科 王丽华
电话:67563322--5213
作业疗法概述
一、作业疗法定义:
(Occupational Therapy,OT)
根据病人的功能障碍,从日常生 活的躯体和精神活动中,从工作生产 劳动中或从闲暇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选 择一些作业活动,对病人进行训练, 以恢复其独立生活能力的一种康复治 疗方法。
四、作业疗法的流程
出 院 末 期 评 定 继 续 作 业 治 疗 再 次 评 定 实 施 治 疗 计 划 制 订 治 疗 计 划 制 订 康 复 目 标
初 期 评 定
检 查
接 诊 患 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南目标
●提供一个脑卒中作业治疗程序的概况
●定义在可行的实践框架下发生的作业治疗领域,进程,和干预
●为了帮助作业治疗师和作业治疗辅助人员及那些管理、赔偿、制定关于作业
治疗服务政策的人员,理解作业治疗在治疗成人脑卒中的贡献。
●为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医疗机构管理者、教育和医疗卫生调节者(health
care regulators)、第三方支付者、和管理的保健组织(managed care
organizations)。
Target Population
针对人群
●成人脑卒中幸存者
Interventions and Practices Considered
考虑的干预和实践
● 1.为作业服务做参考
● 2.评估
⏹制定作业文件
⏹通过观察和评估对作业表现进行分析
● 3.制定一个干预计划
● 4.干预的实现
⏹防止继发损伤的干预
⏹恢复表现技巧的干预
⏹调整活动的需求和活动所进行的环境的干预
⏹促进一个健康令人满意的生活方式的干预
⏹帮助维持表现和健康的干预
● 5.干预回顾
● 6.治疗效果监测
●7.中断、出院和随访
Major Outcomes Considered
所考虑的主要结果
⏹测量工具的效度和信度
⏹干预的有效性
⏹运动和处理技巧
⏹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作业表现技巧
⏹作业表现形式
⏹继发性损害
⏹习得性废用
⏹误吸
⏹生活质量
Recommendations推荐
Major Recommendations主要推荐
●作业治疗从业人员可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和急性卒中后的不同时间段里,为各
种不同的神经性损伤的脑卒中幸存者提供干预。
本文涉及到卒中恢复的三个时期:
⏹卒中后急性期
⏹康复期
⏹持续调整期
●作业治疗评估和干预将以每个人卒中恢复的时期和形式、干预的环境(the
intervention setting)、卒中幸存者生活的环境、损伤的程度为基础而有不同的差异。
此外,每个人的个体目标和兴趣将极大地影响作业治疗进程。
●本指南的目的在于,急性期是指卒中后的起初几天。
急性期的卒中幸存者都
是住院患者,要么在重症监护室(ICU),一个特定的卒中单元,要么是一个神经单元。
作业治疗干预的重点是预防继发性损害的发生和最大限度的恢复运动和认知功能。
●一些处于康复期的卒中幸存者暂时居住在一个康复机构或一个亚急性机构,
在这个地方他们参加一个整体性的康复治疗计划。
其他人回到他们的家里并进行家庭或门诊康复。
急性期设定的目标-预防继发性损伤和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在康复期仍要继续。
可是,两个重要的新的关注点是:作业治疗干预要在再出现的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参数内提高技巧和活动形式,并同时在可恢复的参数和约束内提高安全而独立的作业表现。
●持续调整期开始于康复期出院后。
那些能在家中安全地进行功能活动的卒中
幸存者要面对日常的挑战-构建他们的活动和每日作为一种惯例去适应他们当前的技能。
一些恢复或家庭资源受限更多的卒中幸存者在康复期出院后,会进入到长期的护理院或辅助生活区(long-term nursing homes or assisted living settings),在那里他们依靠支持性的环境努力着保持独立的活动表现和有意义的角色参与。
●Referral治疗安排、参照
●在急性期只要脑卒中的诊断成立生命体征平稳,那么主治医师或其他医疗专
业人员就会制定出作业治疗卒中服务的治疗安排。
作业治疗服务通常开始于卒中后24小时内。
在治疗安排前需要对认知障碍进行筛查。
认知筛查的结果决定了是否需要认知再定向(cognitive reorientation),并可能影响到恢复后期的出院决策。
在很多机构中,作业治疗师会常规地评估吞咽技巧(swallowing skills)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吞咽困难的干预。
有严重瘫痪的患者的治疗安排是通过作业治疗纠正姿势,提高被动关节活动范围从而预防继发性运动损伤的出现。
认知和运动功能水平更高的患者可能的治疗安排是通过作业治疗开始及时的干预使表现技能恢复到卒中前水平。
●在康复期的治疗安排是由精神科医师psychiatrist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制定
的,需要这些人进行一个复杂的评估及干预,使个人的恢复潜力和日常活动参与能力最大化。
在康复机构、亚急性康复机构、家庭健康计划及门诊康复计划中,作业治疗是为卒中幸存者提供多学科服务中一个整体的组分。
●很多卒中幸存者及他们的家庭在正规康复后不同时间里需要作业治疗的干
预。
无论何时只要卒中幸存者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作业治疗就需要去评估环境对作业活动表现的影响,需要去完成器具、治疗策略或家居设计的调整与改变,从而使卒中幸存者在进行有意义活动时能保证安全和独立性。
那些居住在长期护理机构中的卒中幸存者的治疗安排中可能尤其需要的是作业治疗的评估和干预,通过采用合适的床和轮椅体位摆放(w heelchair
positioning)来改善姿势增加身体的舒适性。
●那些要重新融入到他们卒中前社区参与的卒中幸存者,可能由于各种原因,
需要治疗安排去获得间断性的作业治疗服务。
个人可能因为他们的环境发生了改变,需要发展进行新的活动的技巧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