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上《童趣》word板书设计3篇
人教版初一上册《童趣》语文教案(通用
人教版初一上册《童趣》语文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课本,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自然与社会》中的《童趣》一课。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回忆童年时光,感受童年的美好与纯真;通过观察、体验和想象,描绘出充满童趣的画面;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童年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感受到童年的美好与纯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2. 培养学生观察、体验和想象的能力,学会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 让学生掌握本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想象,描绘出充满童趣的画面。
2.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童年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童年照片,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的美好与纯真。
3. 讲解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讲解本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童年的乐趣。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描述一个充满童趣的场景。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个典型例句,分析其写作技巧,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描绘一个自己童年的美好画面。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完成一篇描绘童年趣事的作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童趣》2. 主要内容:童年的美好与纯真描绘童趣的方法与技巧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童年趣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童年的乐趣,教学效果较好。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童趣,并将其运用到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童趣》(人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童趣》(人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2、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理解文章叙事顺序,了解各层大意。
4、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1、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2、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教学设想1、课前准备:这是学生进入中学来,学的第一篇文言文。
课前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能正确地读出停顿,那么句意也就容易掌握了。
2、教法:跟读,朗读,讨论,背诵,体会。
3、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一、通过观察图片导入新课1、观察一组有关儿童嬉戏的图片,儿童的这种游戏,已经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这种超出事物本身之外的乐趣,我们称之为“物外之趣”。
今天我们共同来体味清代文学家沈复在童稚时代的这种乐趣。
2作者作品简介沈复(1763—?1822),清代文学家。
字三白,号梅逸。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工诗画、散文。
《浮生六记》一部自传体作品。
记叙了他与妻子陈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
因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贫苦生活的磨难,理想终未实现,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
《浮生六记》共六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有英、法、德、俄等多种译本。
《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3、简介文言文及其特点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
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
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
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
一是要熟读、背诵;二是要用心领悟;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听课文录音,要求:认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童趣》新课标教案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童趣》新课标教案设计教学想象教学本文,宜把朗读作为教学重点,默读以疏通其文,朗读以领悟其妙。
本文内容比较浅显,可以先生自读为主,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引导。
要求先生当堂熟读成诵,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从而深入地理解“物外之趣”。
由于本文是先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篇白话文,教师有必要谈谈学习白话文的意义和方法。
课前可安排预习。
教学目标1.背诵,翻译全文。
2.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逐一“物外之趣”。
3.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本人的想像力。
重点、难点理解白话词句,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方法传统的朗读和背诵是学习白话文的好方法。
教师要引导先生在反复默读的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感悟课文内容: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矫副本人在朗读上诸如语气,节奏、速度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的成绩,然后进一步朗读,最初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在内容的理解上,教师可以组织和引导先生自主学习,自主探求。
难点成绩可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合作解决。
先生解决不了的成绩,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学法指点白话文是古代的口语,特点是简洁、典雅。
它与古代汉语一脉相承,只需有决心,并不难学,学习白话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明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言语。
学好白话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
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白话文的表达方式和言语习气: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是不断积累白话词汇,掌握白话文的表达工具。
学习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其次,要注重朗读背诵。
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白话味儿来,读出文章的宗旨。
教学手腕录音机、投影仪。
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扫除字词妨碍,疏通文意。
2,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一、全体感知(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
对世界,他们充满了好奇和幻想。
小时分,我们都玩过“过家家”游戏,几个小朋友在一同,有的当爸爸,有的当妈妈,有的当孩子。
《童趣》教案设计范文
《童趣》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童趣》;(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其中的修辞手法;(3)领会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表现童趣;(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童年的美好,珍惜现在的成长时光;(2)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关爱身边的人;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童趣》;(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修辞手法;(3)通过课文学习,体会童趣的表现方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较为复杂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2)如何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表现童趣;(3)在创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展现个性化的童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的美好时光;(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童年时的趣事;(3)引出本课主题——童趣,导入课文《童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现的童趣;(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小组讨论,解决生字词和难句的问题;(3)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童趣表现,总结童趣的特点;(2)每组选取一个童趣实例,进行分享和分析;(3)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童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个关于童趣的小故事或片段;(2)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3)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共同欣赏。
5. 总结与拓展:(1)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童趣的表现方法;(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童趣,感受生活的美好;(3)推荐相关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童趣》;2. 根据本课所学,写一篇关于童趣的作文;3. 收集身边的童趣实例,进行分享和交流。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童趣》教案三篇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童趣》教案三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想: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默读以疏通其文,朗读以领悟其妙。
本文内容比较浅显,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引导。
要求学生当堂熟读成诵,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从而深刻地理解“物外之趣”。
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句读。
合作研讨第1―2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
可是你们知道其中“竹马”是什么意思吗?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在裆下当作马来骑。
这种想象和作法很有意思吧。
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字家沈复的短文《童趣》。
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二、学法指导1、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
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
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
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2、学习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
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
3、传统的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引导学生在反复默读的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感悟课文内容,然后进一步朗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三、作品,作者简介课文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趣事》。
作者沈复,字三白,长洲人,清代文学家。
四、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句读。
1、教师范读。
请同学注意读音和句读。
试着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童趣》教案
《童趣》教案话说童年,拓展延伸篇一童年的确是一朵七色花,它充满阳光、充满诗意、充满幻想、充满希冀,请同学们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以“童年”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长短不限。
学生说话,教师整理。
童年童年是一支清亮的歌;童年是一首纯真的诗;童年是一颗晶莹的露珠;童年是刚出土的新芽;童年是含苞欲放的花;童年是一只飞向憧憬的小鸟;童年是记忆天幕上永远闪亮的星星;童年是一支自己射出很快飞逝不见的箭;童年是一颗方糖,甜在心里;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童年是那无忧无虑四处游荡的风;童年是妈妈的摇车不停地摇啊摇;童年是奶奶的传说充满好奇与幻想……教师小结:你们看,我们每个人说一句很美的话,组合起来还是一篇散文诗呢!理清叙事顺序,探究感悟意趣篇二1、学生集体背诵全文,思考、交流:⑴文章首句叙写自己童稚时获得的“物外之趣”,依朗读时对句意层次的把握,分析第1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⑴课文第3段中,“林”“兽”“丘”“壑”俱全的美妙境界完全出于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什么?⑴第4段中“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句中庞然大物指什么?所拔之山,所倒之树又分别指什么?⑴课文分叙部分描写了儿时哪些“物外之趣”?⑴文中有哪些描写作者神态的句子?表现出儿时的作者怎样的心理变化?学生回答,教师明确:⑴文章开篇仅用32个字,以“物外之趣”总摄下文叙事,行文简洁。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既反映小孩子视觉敏锐,又表现出孩子的稚气、天真。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说明作者小时候善于细致地观察细小事物,看到细微的事物中那些别人所看不到的妙处,产生超然物外的乐趣。
⑴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林”指丛草,“兽”指虫蚊,“丘”指土砾凸者,“壑”指土砾凹者。
⑴句中的“庞然大物”指癞虾蟆,所拔之“山”指土砾凸者,所倒之“树”指草。
⑴文章分叙部分描写的“物外之趣”有:①观蚊成鹤。
人教版七年级上《童趣》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童趣》教案设计《童趣》节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作品《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文章通过描写儿时观察蚊飞,观察花台草木,驱打蛤蟆表现了作者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物外之趣。
不妨看看人教版七年级上《童趣》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2、把握课文的主旨:物外之趣3、背诵课文【教学悟点】1、本文表现了什么样的趣2、是怎么表现的3、怎样解释文言词【教材分析】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物外之趣” 虽非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本文主旨显而易见,但由于本文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虽花的时间也可能要多一些,重点可定在教学目标 2 和教学悟点 3 上。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法指导1、可以用课文前的谈话来导入2、可以设置一个情景来导入:如在有云的时候,让同学们到课外看云,然后说说,看到了什么再如找一块有斑痕的墙壁,让同学们想象这是什么图像,发生过什么故事(总之,明确一点,那就是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像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
3、介绍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意义:文言文语体简约,含义隽永,学习它,我们可以继承祖国的灿烂文化,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
方法:A、预习:读三、四遍课文,做好预习笔记(注音、释义)B、注音:注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读法。
C、释义:◎加字法。
例: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换字法。
例:昂(抬)首(头)观之◎找通假字。
例: 项为之强,(注释:强通“僵”)D、找出文章成语并解释: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E、整体把握大意,重点语句翻译F、熟读背诵二、疏通课文,整体把握1、由学生介绍作者和《浮生六记》2、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正音3、以小小学习组为单位,根据以上介绍的方法在笔记本上为不会解释的词释义4、全班交流,疏通全文(老师提出重点词语解释和重点句子翻译)重点词语:课文P221、2重点句子:#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童趣》课文优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童趣》课文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童趣》这篇课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童年时光》中第二节《童趣》。
我们将详细探讨课文中所描述童年游戏、童趣以及作者对童年生活怀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解并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童年快乐与美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课文、分析课文、提取关键信息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珍惜童年时光,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关键词语,理解作者表达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生字词,体会童年快乐与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童年游戏图片,引发学生对童年生活回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
3. 课堂讲解:我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课文中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表达思想感情。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童年时期趣事,鼓励他们用生动语言描述,增强课堂互动。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分析能力。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童趣2. 生字词:蹦蹦跳跳、捉迷藏、无忧无虑、怀念3. 课文主旨:珍惜童年时光,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生活态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生字词,并解释其含义。
(2)用自己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结合自己童年生活,写一篇关于童趣作文。
作业答案:(1)生字词及其含义见课本。
(2)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通过回忆童年游戏,表达作者对童年生活怀念之情。
(3)作文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互动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人教版语文七上童趣word说课稿2篇
《童趣》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定位《童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一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五课。
这是清代作家沈复的作品。
课文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作者儿时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
这是初中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在初中语文的起始阶段中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
2、课程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编写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的方法,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
第一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悟写作意图;在阅读方法上,主要提高朗读能力。
本课的要求是反复朗读,感知课文整体内容。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中的童真、童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品味文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部分字词含义,理解作者儿时富于想象、幻想的性格特点。
四、说教法根据第一单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的教学要求,我将采用朗读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进行教学。
通过朗读来品味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用讨论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五、说学法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保障。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
本课教学我将给学生以下指导:1、教给学生朗读和背诵文言文的方法。
2、教给学生理解文言词语、读懂文言大意的方法。
3、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质疑,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六、说教学设想教学本课,我采用“线索式”教学思路,即“一线串珠”式的整体阅读教学思路,这是一种创新式的教学思路。
用钱梦龙老师的话来讲,就是通过对课文的认真分析,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把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使语言、篇章等方面的学习都成为达到这个中心目标的过程或手段,并在探讨这个目标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
七年级上册语文童趣教案(优秀6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童趣教案(优秀6篇)沈复《童趣》教学设计篇一【预设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学会朗读文言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3、能整体感知,体会童趣,领悟童心。
【教材解读】《童趣》写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蚊子、丛草、土砾、癞虾蟆,并把它们想象成美丽又奇特的图景,充分表现了儿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好的内心世界。
学好本文,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学情分析】学生有类似的生活体验,课文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初学文言文,以激趣为主,不机械地文白对译,不搞公式化的分析。
【教学方法】朗读法和探究法。
【教学准备】儿歌《数鸭子》。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课堂探究1、师生竞读:⑴ 范读。
⑴ 生读。
⑴ 评议。
明确:读好文言文,要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注意音节停顿、语气、语调。
2、疏通再读:⑴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交流。
⑴ 全班交流。
⑴ 指名读、集体读。
3、探究诵读:合作探究:⑴ 课文紧紧围绕哪个词来写?你怎么知道的?⑴ 课文写了哪些“物外之趣”?⑴ 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些“物外之趣”的`呢?还需要什么?独立感悟:这些联想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你从本课学习中有什么感悟?三、小结并布置作业1、“研讨与练习”二。
2、熟读、背诵全文。
3、小练笔: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字数不限。
《童趣》教案篇二1 地位和作用《童趣》是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体验和思考,《童趣》中作者回忆了童稚时代,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获得了许多“物外之趣”。
阅读此文将引导学生体验人生。
2 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和能力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内容;提高朗读文言文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2)过程和方法设计朗读层次,从掌握字音—把握节奏—理解内容—复述背诵这样由浅入深逐层渐进。
2024年《童趣》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2024年《童趣》七年级语文说课稿篇一:《童趣》七年级语文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童趣》是一本七年级语文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
通过精选的散文、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世界,感受文学的美。
本单元主要以童年为主题,通过对同学之间、亲子之间、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描写,展示了童年世界的无限魅力,激发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和思考。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承载的情感、意义以及背后的价值观。
(2)掌握学习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与预习(15分钟)1.师生互动:教师可问学生:“你们小时候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是什么?”学生可以举手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童话故事进行简要介绍,如《小红帽》、《白雪公主》等。
2.预习导入:教师宣布本节课的主题为《童趣》,并给学生分发课本,让学生预习课文,提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理解与鉴赏(20分钟)1.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讨论,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课文进行分享。
每个小组可以从文中选取一段进行朗读,并向全班介绍这篇课文的主题、情节和特点。
2.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课文,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提问或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三步:写作训练(20分钟)1.提问引导: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你们觉得文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得怎么样?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2.个人写作:让学生自由发挥,以《童趣》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童年的回忆和思考。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材分析】《童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朗读时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人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七年级学生又刚接触文言文,因此,本课教学应当把朗读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朗读训练,在此基础上,课堂上教师激趣引导,让学生在读中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体会物外之趣,再联系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想像,感受童趣,体验人生,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同时也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
”为此,教学中拟从课前预习、课堂介入、拓展延伸、课外活动等环节进行设计。
自主性学习最看重课前预习。
因此,课前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以及朗读的方法技巧等,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知文本,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课堂介入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成果的展示以及对课文内容等的进一步讨论探究的过程,拟采用竞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以及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合作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拓展延伸,就是通过拓展,让语文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锻造学生思维的强度等等。
本课的拓展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讲述自己的童趣,培养学生联想、想像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复习、巩固、提高。
拟从读、写方面加以训练开展活动。
基于以上分析和设想,我的设计是:【教学目标】1、朗读以至背诵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利用文下注释、工具书,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复述内容大意。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童趣教案-word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童趣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储备点:1.理解文言文实词的意义。
2.掌握文言文的诵读方法。
能力培养点:1.学会仔细观察事物,发挥联想和想象。
2.围绕中心,选取富有表现力的同类材料进行表述。
情感体验点:体验生活,爱惜生灵,感悟物外之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言字词,掌握诵读方法。
背诵全文。
课型:朗读课教学方法:采用四轮诵读的方法,层层推进不断提高阅读要求,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准备:生字投影片、卡片。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正音、指导朗读、反复朗读。
2.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儿时观察昆虫的童趣。
3.体会作者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
教学步骤及过程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1.按学号说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
2.抽一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
(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要作适当的点拨。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分钟)教师:同学们,你们的童年生活如何的呢?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请一学生讲讲。
(备学生)没有学生回答,教师可以讲讲自己童年时的快乐时光。
三、指导朗读,了解文意。
(目标1)(15分钟)1.教师正音。
藐()小项为之强()鹤唳()怡()然土砾()壑()虾()蟆()2.教师提示、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
3.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四、翻译课文。
(目标2)(23分钟)1.幻灯显示,先根据课文注释完成练习提纲,再翻译全文。
(1).弄清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己)②又留蚊子素帐中,徐喷以烟(慢慢地)③鞭数十驱之别院(用鞭子打)④以虫蚊为兽(把……当作……)(2).弄清加点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七年级《童趣》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童趣》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七年级《童趣》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七年级《童趣》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童趣》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等成语。
2.熟读并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掌握基本的解词方法,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培养阅读和翻译能力。
2.体会文言语体简洁、典雅的特点。
3.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品味作者在叙写中表现出的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思维。
德育目标:学会观察、体味人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诵读,体会文言语体简洁、典雅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物外之趣”并分析是怎样得来的。
●教学方法1.读议结合法。
本为较为浅显,应以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从划分停顿入手指导学生诵读,正确划分朗读停顿,以理清句意层次,层次清则句意易明。
在反复诵读中疏通文理,体会童稚时的偶趣之情,揣摩文章的妙处。
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课文中哪些描写富于童趣,自己最喜欢哪些句子。
2.译述法。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儿时“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
指导学生疏通文字,领会课文大意,然后创造性地译述课文内容,师生共同评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诵读感知课文,梳理、积累语言材料[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背景音乐:歌曲《童年》)同学们,正如歌中所唱的,充溢着幻想和好奇的童年生活真的如阳光般灿烂。
那时,一切都是那么轻松愉快,童真童趣,童言无忌,忆起时总是醇香醉人,有谁来讲讲记忆中象“过家家”“斗蛐蛐”这样的乐事,让我们大家共享你的稚真?(学生讲述)清代文学家沈复也有过快乐的童年,《闲情记趣》中就记叙了他儿时一些趣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品味这清新率真的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设计】
思维方式→联想和想象
自然景物新的形象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群鹤舞空怡然称快
草丛、虫蚊、土砾森林、野兽、丘壑怡然自得
癞蛤蟆庞然大物大快人心
(鞭打、驱赶)
板书设计
一、观蚊如鹤
总:物外之趣二、神游山林分(童真童趣)
三、鞭打蛤蟆
板书设计:
童趣
沈复
观蚊成鹤
物外之趣神游山
林观察细致,想象奇特
鞭打蛤蟆
板书设计:
童趣
沈复
听读自由读默读
板书设计
《童趣》
沈复
观蚊成趣(怡然称快)
藐小之物———→物外之趣神游山林(怡然自得)
鞭驱蛤蟆(兴正浓→呀然一惊)(板书的设计包含了从生活中发现“物外之趣”的方法,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课文朗读的感情指导,起到一个课程提纲及对教学方法重难点强调提醒的作
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