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数学比的应用导学案英语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教学设计】比的意义 青岛版(五年制)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教学设计】比的意义 青岛版(五年制)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教学设计】比的意义青岛版(五年制)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概念,掌握常见的比的表示方法;2.能够根据比的大小关系进行大小比较和求等比数;3.培养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以“比的意义”为主题,具体内容如下:1.比的概念;2.常见的比的表示方法;3.比的大小关系;4.求等比数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创新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和思维导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比的概念及常见的比的表示方法;2.理解比的大小关系;3.求等比数及应用。

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和教具;2.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点,做好预习准备。

六、教学过程1.复习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复习上次课所学知识点。

2.引入•教师出示一幅图表,引导学生思考两种不同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比的概念,进一步了解比有什么样的特点。

3.讲解•介绍比的概念,讲解比的表示方法,如:用分数表示、用冒号表示、用百分数表示等。

•解释比的大小关系:1:1相等、1:2大于1:3等。

•讲解如何求等比数:将已知的两个数比的分子和分母分别除以相等的倍数,求得相应的等比数。

4. 拓展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一些习题和小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概念。

###5.归纳总结•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归纳比的概念、表示方法、大小关系和求等比数的方法。

七、教学评价1.在课堂上加强互动和思维导引的方式,使学生更了解比的概念;2.加强实际问题的应用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加强对学生的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对比的理解和应用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八、板书设计比的概念1.用分数表示2.用冒号表示3.用百分数表示比的大小关系1.1:1相等2.1:2大于1:3求等比数1.将已知的两个数比的分子和分母分别除以相等的倍数,求得相应的等比数。

九、教学后记本节课以“比的意义”为主题,总体上讲解比的概念、大小关系以及求等比数及应用。

比的应用导学案(推荐3篇)

比的应用导学案(推荐3篇)

比的应用导学案(推荐3篇)【比的应用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较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能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较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

1.说出下面各题以谁作单位1的量。

(1)三好学生占全班同学的百分之几?(2)台湾岛面积是全国面积的百分之几?(3)已生产的水泥产量相当于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二)、新授。

1、出示题目: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

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1)读题。

(2)怎样理解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这句话?(3)画出线段图。

(4)写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解答。

(5)、将题目中的改成12%该怎样解答呢?(6)、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解题思路是一致的。

(7)、学生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A:140012%=168(册)168+1400=1568(册)B:1400(1+12%)=1400112%=1568(册)2、练习。

练习二十二,第1题(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比的应用导学案第2篇】课题:比的应用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的应用》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使学生树立用自己学来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比的应用》是新世纪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与分数的联系、以及掌握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

比的应用又称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有按正比例分配和反比例分配两种,由于按反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并不广泛,而且可以转化为按正比例分配来解答,因此教材只教学按正比例分配。

按比分配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特例。

研究比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的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有两部分内容:分一分和算一算。

分一分:创设一个给两个班的小朋友分橘子的情境,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在交流不同分法的过程中体会到1:1分配的不合理性,产生按比分配的需要,同时体会按比分配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算一算:在有了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解决把140个橘子按3:2分给两个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了解了“平均分”,即按1:1分,学生在五年级上册学过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本单元学习了比的意义和比的化简。

由于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比的很多基础知识与除法、分数的相关知识具有明显的、可供利用的内在联系,这些对于学生学习比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比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因此,学生也有一定的经验基础。

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已学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推出新结论,解决新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的认识》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的认识》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的认识》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表示方法和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比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比的性质和运用。

3. 比的应用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比的性质和运用。

2. 教学难点:比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的概念、性质和运用。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的意义。

3. 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对比的认识和应用。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比的定义、表示方法和性质。

3. 演示: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的意义。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比的认识。

5.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比的概念、性质和运用。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比的认识和应用。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比的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方法”中的“小组合作法”。

小组合作法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对小组合作法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小组合作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导学案设计Word

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导学案设计Word
第3课时比的应用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比的应用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时主要是教学已知几个数的和以及这几个数的比,求这几个数分别是多少的应用题,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渗透转化思想。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大胆交流和汇报从复习题中获取的数学信息,并在交流、汇报中渗透转化思想,引导学生把几个量的比转化成这几个量分别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分散教学难点。
2.提出问题。
(1)按1∶4的比配制一瓶500ml的稀释液是什么意思?
(2)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3.汇报不同解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单?
4.小组讨论:总结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1)先求总份数。
(2)再求每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3)最后用乘法求出每部分是多少。
1.认真观察课件,理解题意。
2.(1)讨论并回答问题。
(2)学生试做。
3.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小组讨论哪种解题方法比较简单,汇报解题过程。
4.小组讨论并总结出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2.填空。
(1)5角人民币与2角人民币的张数的比为12∶35,那么5角人民币与2角人民币的总钱数的比为( )∶( )。
(2)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0。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2∶1。甲、乙、丙三个数分别是( )、( )、( )。
2.认真观察复习题,交流汇报获取的信息。
3.倾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列式解答。
三(1)班有学生57人,其中女同学占学生人数的 ,女同学有多少人?

二、探究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20分钟)
1.PPT课件出示教材49页例2。
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如果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比的认识》教学应用实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比的认识》教学应用实录

比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理解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3、通过教学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数数咱们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生数,汇报后师板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 9月25日吗?那天我国成功的发射了“神舟”七号,“神舟”七号的发射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强大,让中国人为之振奋。

下面请同学看大屏幕。

航天员翟志刚叔叔出舱后手里一直拿着什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师:老师想问大家当时翟志刚叔叔手里为什么要拿国旗?生:因为它代表着我们中国。

师:大家说得真好,是啊,国旗是祖国尊严和荣誉的象征是非常神圣的。

我们要尊重和爱护国旗。

师:老师这里有一面国旗的图片,电脑出示国旗。

师:这面国旗的长是66厘米宽是44厘米。

你还能怎么说长和宽的倍数关系? 生:(1)长是宽的几倍?(PPT出示)生说师板书66÷44。

(2)宽是长的几分之几?(PPT出示)生说师板书66÷44。

师:关于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比。

板书:比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师:刚才我们用66÷44来表示长是宽的几倍,我们又可以说。

PPT出示:长和宽的比是66比44。

师:请同学想一想44÷66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又可以怎么说呢?生:宽和长的比是44比66。

PPT出示:宽和长的比是44比66。

师:老师糊涂了,为什么一个是66比44,一个是44比66,到底是为什么呀?师:比中的两个数量是有顺序的,说比时,要说清楚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同样是44和66,有了这么多的比,真是奇妙。

【数学教案】五上数学比的应用课前说明

【数学教案】五上数学比的应用课前说明

【数学教案】五上数学比的应用课前说明章单件WWK课前说明一、学术状况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了解了“平均分”,即按1:1分,学生在五年级上册学过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本单元学习了比的意义和比的化简。

由于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比的很多基础知识与除法、分数的相关知识具有明显的、可供利用的内在联系,这些对于学生学习比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对于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学生们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都遇到过,甚至解决过。

每个学生都有一些经验和体会,但这种分配方法还没有得到总结和比较,也没有系统的思维方式。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的无序思维将被有序、数学化、系统化地总结,并内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我所教的这个班学生普遍素质比较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都比较好。

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已学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推出新结论,解决新问题。

二、学习目标: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将比以前更实际。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解题策略的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选择合适的方法。

通过这个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在学习中要注意。

第一点了解本课我们要学的内容是根据比的意义,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第二点在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经历与同学交流的解题策略中,学会本节课的知识,会与同学交流,会分享。

品味学习的快乐,培养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理解按一定比例分配数量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将设计一个课前热身,以突破本课程的教学重点。

当两个班的人数相同时,将给出平均分。

学生们知道平均分数除以1:1。

当两个班的人数不相等时,学生们很快就会发现,如果他们平均分配橙子,他们就会意识到1:1分配的不合理性和按人数比例分配的公平性。

比的应用教案设计

比的应用教案设计

比的应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比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 比的书写: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比号相当于除号。

3. 比的大小:比的大小取决于前项和后项的数值大小,与除数的大小无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概念、比的书写、比的大小比较。

2.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比的概念。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比的概念、比的书写、比的大小比较。

2. 教学素材:现实生活中的比的应用实例。

3. 学习小组:分组合作学习。

教案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比的应用实例,如体育比赛中的得分比、商品价格比等。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实例中比的概念和书写方式。

二、探究比的概念1. 讲解比的概念:比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 对比与除法的关系:对比的概念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三、学习比的书写1. 讲解比的书写: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比号相当于除号。

2. 示例练习:让学生练习书写比,并及时给予反馈、纠正。

四、比的大小比较1. 讲解比的大小:比的大小取决于前项和后项的数值大小,与除数的大小无关。

2. 示例练习:让学生比较不同比的大小,并及时给予反馈、纠正。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比的概念、比的书写、比的大小比较。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小组讨论:针对课后练习,开展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比 青岛五年制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比 青岛五年制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比课程背景本节课是针对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比”的学习内容的导学案,属于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本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学会简单的比的运算,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掌握比的概念;•学习简单的比的运算;•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1. 比的概念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或物品相对大小关系的一种工具。

比的表示方法通常是用冒号“:”连接两个数并简写为分数形式,如2:3可以写为$\\frac{2}{3}$,其中2是比的前项,3是比的后项。

2. 比的分类•同一比:比的前后项表示相同含义的比,如1:1表示一个与一个的比;•复合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组合而成的比,如1:2:3表示前项比为1,中间项比为2,后项比为3的比;•组合比:把复合比中同一位置上的项相加或相乘得到的比,如1:2:3的组合比可以是$\\frac{1+2}{3}$或者$1\\times 2:3$。

3. 比的运算•比的等比:比的前后项相等,如2:2;•比的平均数:两个比相加再除以2,如2:3和3:4的平均比为$\\frac{2+3}{2}:\\frac{3+4}{2}$,即$5:\\frac{7}{2}$。

4. 比的应用•比的比较:如何判断两个比的大小,只需比较两个比的前项或后项的比较大小即可;•比的计算:比的计算可分为整体比与部分比两种方式,根据具体问题选择不同的解题方式;•比的应用:比的知识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比较商品价格、计算车速等。

教学重点•掌握比的概念及其分类;•学会比的运算方法;•理解比的应用场景。

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比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图像教学法:通过挖掘生活中的比比如人体肥胖程度、物品的大小和成本等,用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对比的概念产生感性认识;•实物教学法:通过各种实物比较大小,加深学生对比的认识;•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如课外活动、校园生活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比的应用•演示教学法:通过一些常见的比的运算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上数学比的应用课前说明

五上数学比的应用课前说明

五上数学比的应用课前说明一、课前准备工作在进行五上数学比的应用课前说明之前,教师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1.确认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数学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准备好教学课件,包括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3.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

二、课堂导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展示一些有趣的现象引入今天的课程。

例如,教师可以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等比数列在自然界中出现得比较多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三、学习目标在开始正式讲解今天的内容之前,教师应该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他们将会学到什么。

学习目标可以包括: 1. 理解数学比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比的大小关系。

3. 学会应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知识点讲解接下来,教师可以详细讲解数学比的应用知识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 比的定义和性质教师可以复习比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例如比的大小关系,比的相等性质等。

2. 比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比的应用。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道题目:“小明每天跑步的时间是小李的1/3,小李每天跑步的时间是小红的2/5。

如果小红每天跑步30分钟,那么小明和小李每天分别跑步多长时间?”在讲解解题思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计算小李每天跑步的时间,然后根据小李和小红的比例关系计算出小明每天的跑步时间。

3. 实际应用场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比的应用在生活中的场景。

例如,询问学生在购物时如何选择更划算的物品,了解单位价格的比较等。

五、课堂练习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讨论。

六、课堂总结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应该对今天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提醒学生复习和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数学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为了加深学生对比的应用的理解,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并交上来。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比的意义》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比的意义》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比的意义》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概念,能用比的语言和符号表达物体之间的比较大小关系。

2.能够使用等量代换法和倍数关系法计算简单的比。

3.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比的概念和意义。

2.学会用比的语言和符号表达物体之间的比较大小关系。

3.学会运用等量代换法和倍数关系法计算简单的比。

三、教学难点1.理解比的概念。

2.运用等量代换法计算比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比的概念和意义教学方法:讲解、举例讲解比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数学概念,它是指两个数或者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

比的意义非常明确,就是用一个数来表示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一。

比较大小时,我们可以使用“比”的语言和符号来表达。

例如:•三个苹果和两个梨子的比是3:2。

•我的体重是70公斤,你的体重是60公斤,我们的体重的比是7:6。

通过以上示例,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和意义,并进行模拟练习。

2. 比的语言和符号教学方法:讲解、举例讲解比的语言和符号是表达两个数或者物体之间大小关系的工具,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表达方式,例如:•8比5的比是8:5•梨子与苹果的比是5:3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掌握比的语言和符号的基本使用方法。

3. 等量代换法教学方法:讲解、举例讲解等量代换法指的是在保持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将一个物体中一定量的某个成分替换成另一个成分。

例如:在一场比赛中,有100人观看,其中男女比例是3:2,有多少人是男性?由于男女比例是3:2,因此,我们可以确定100个观众中,男性有60人,女性有40人。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等量代换法,求出男性观众的人数。

通过这个例子,教授等量代换法的使用方法并进行模拟练习。

4. 倍数关系法教学方法:讲解、举例讲解倍数关系法指的是利用乘法关系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例如:如果有8个橙子和4个苹果,橙子与苹果的比为2:1,橙子的数量是苹果的多少倍?由于橙子与苹果的比为2:1,因此,每个苹果只能得到一半的橙子。

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设计

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设计

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

2. 能够求出简单的比值,并能进行化简。

3. 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比的性质和应用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比的概念和读写方法1. 引入比的概念,讲解比的含义。

2. 讲解比的读写方法,并进行练习。

第二课时:比的化简1. 引入比值的概念,讲解求比值的方法。

2. 讲解比的化简方法,并进行练习。

第三课时: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一)1. 讲解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举例讲解,并进行练习。

第四课时: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二)1. 进一步讲解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举例讲解,并进行练习。

第五课时: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三)1. 总结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综合练习,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比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比的化简方法。

3. 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1. 比的化简。

2. 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比的学习。

2. 新课导入:讲解比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含义。

3. 讲解比的读写方法,并进行练习。

4. 讲解比的化简方法,并进行练习。

5. 举例讲解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进行练习。

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比的概念、读写方法和化简方法。

五上数学比的应用导学案【DOC范文整理】

五上数学比的应用导学案【DOC范文整理】

五上数学比的应用导学案比的应用导学单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实际意义。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解题策略的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一、课前热身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活动一:分橘子有一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大班30人,小班20人,你准备怎样分?三、合作交流,总结方法。

活动二:老师有150个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大班30人,小班20人,两个班分别分多少个橘子?合作要求:1、四人一组讨论。

题目要分什么?按照什么分?你怎么分?把你的想法与小组成员分享,写出其中两种解法。

方法一:方法二:思考:通过以上的学习,在解决有关比的应用题中,你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四、尝试应用,解决问题六班要举行联欢会,班委决定买12千克水果,据调查,爱吃苹果的同学人数和爱吃梨的人数比2:1.请你算一算,苹果和梨分别买多少千克?用48厘米的花环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多少?六班男生与女生人数比是5:3,女生比男生少14人。

六班一共有多少人?随堂检测有2份水泥、3份沙子和5份石子配制一种混泥土。

配制40千克这种混泥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3:2,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3、甲、乙两班人数的比为3:4,其中甲班有45人,乙班有多少人?思考题:如果你有零花钱60元,具体用途如下:将这60元按一定的比来分配,你会怎样安排这0元零花钱呢?现在小组里制定出它们之间的比,然后计算。

学习用品爱心储蓄其他用途:元元元。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导学案设计(北师大版)英语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导学案设计(北师大版)英语教案

.精选文档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二单元导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 ) 英语教课方案第一单元:因数与倍数数的世界教课内容:教材第 2-3 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1、联合详细情形,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不一样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的世界里.二、揭露目标: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这个目标能当堂达到吗?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边,请大家翻开书翻到第 2 页,我们请自学2016 崭新精选资料 - 崭新公函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1认真看课本P2 页的内容,看图看字,要点看绿底色部分的内容,达成下边问题:1、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整数?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1、什么叫因数和倍数?举例说明。

2、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各有什么特色?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近似的题!师:自学比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成效好!四、先学:1、看一看: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保证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过渡语:( 4 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所有放下,下边老师就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成效。

请看检测题3页说一说和找一找要求:1、认真审题仔细做题2、坐姿正直认真检查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认识学情,采集错例,在脑筋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1、改正: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同观察堂上同学做的,若有不一样答案,能够举手上堂增补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能够上校正,校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议论(议一议):过渡语:你们踊跃思虑真是好样的!下边,我们一同议论,看看究竟哪一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讲话最踊跃。

追问 1:以为 100 的因数写对的请举手?为何?追问 2: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的因数是几?小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此中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自己)。

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案是北师大版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案,主要应用于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

它为教师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案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Warm up (热身)、Presentation(呈现)、Practice(练习)、Production (产出)、Homework(作业)和Summary(总结)。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Warm up,即热身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唱歌、游戏、故事等方式创设轻松活跃的氛围,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比如,在教学“动物”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播放英语儿歌《Old MacDonald Had a Farm》,引导学生一起唱歌,复习和学习相关的词汇。

第二部分是Presentation,即知识的呈现。

教师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新的知识点,并讲解词汇、语音、语法等核心内容。

比如,在教学“家庭成员”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组家庭照片,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家庭成员,并教授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第三部分是Practice,即练习环节。

教师设计各种练习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刚刚学习的知识点。

这些活动可以是口头练习、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语法练习等。

比如,在教学“天气”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问答游戏,让学生根据图片或教师的描述回答天气情况,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部分是Production,即学生的产出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展示和创作。

比如,在教学“自我介绍”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学生都要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流利度和自信心。

第五部分是Homework,即作业布置。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家完成,并在下一节课检查订正。

作业可以是课本上的练习题,也可以是一些拓展性的任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比的应用说课稿

比的应用说课稿

比的应用说课稿《比的应用》说课稿一、说课程概述本课程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主题是“比的应用”。

该主题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和性质,并学会运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求比值和化简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说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1. 比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包括比的定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将理解比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的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和比较。

2. 求比值和化简比:这部分包括求比值的方法和化简比的方法。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直观演示: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模型等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组合作: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实际应用:通过实际应用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比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比的主题。

2. 探究新知:通过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

3. 巩固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4. 课堂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并加深对比的理解。

小学数学比的应用教案

小学数学比的应用教案

小学数学比的应用教案小学数学比的应用教案引言:比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数的大小关系的一种表示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比的概念及应用是一个关键的教学内容。

比的应用广泛,可以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本教案旨在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比的知识。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 理解比的概念及基本表示方法。

(2) 学习比的应用,包括比的增加与减少、比的换算等。

(3) 能用比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及意义(1) 感性认识:运用实物比较大小。

(2) 抽象认识:用数作为比的表达。

(3) 比的种类:相等比、增大比、减小比。

2. 比的表示方法(1) 冒号表示法:例如1:2表示1和2的比。

(2) 数字表示法:例如1比2表示1和2的比。

(3) 百分数表示法:例如50%表示1比2的比。

3. 比的应用(1) 比的增加和减少:从实例中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增加和减少。

(2) 比的换算:通过各种实例,让学生掌握不同比的换算方法。

(3) 比的应用题: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应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步骤:第一节感性认识比的概念和意义1. 利用实际物品比较大小,引出比的概念。

2. 给定不同种类的实物,让学生自行比较大小,并用冒号表示法表示比。

3. 设计一些游戏或活动,让学生进行多次实践比大小的操作,加深对比的认识。

第二节引出比的抽象认识和表示方法1. 引导学生思考:当实物不方便比较时,用数表示比的大小是否可行?2. 通过具体的示例,引导学生理解用数作为比的表达方法。

3. 分别介绍冒号表示法、数字表示法和百分数表示法,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比表示方法。

第三节比的增加和减少1. 通过让学生发现一些和比的增加和减少有关的问题,引出比的增加和减少的概念。

小学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题:小学数学比的应用1.教学目标:(1)了解比的意义和特点;(2)能够正确比较和应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内容:(1)比的定义和性质;(2)比的比较运算;(3)比的应用举例。

3.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通过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让学生感受比的概念。

例如,让学生比较两个水果的大小或重量,引导学生讨论他们是如何进行比较的。

步骤二:讲解比的定义和性质(15分钟)向学生介绍比的概念,定义比为两个量的比值,表示为a:b。

然后讲解比的性质,包括:(1)比的大小关系确定性,即比较的两个量一定能确定大小关系;(2)比的相等性交换律,即a:b=c:d等价于b:a=d:c;(3)比的连续性,即如果a:b>c:d,那么a:b>c:d对任意的c和d都成立。

步骤三:比的比较运算(20分钟)讲解比的比较运算规则,包括:(1)对比较的两个比进行相同运算,比的大小关系不变;(2) 两个比相乘,即(a:b)×(c:d) = ac:bd;(3) 两个比相除,即(a:b)÷(c:d) = ad:bc。

步骤四:比的应用举例(30分钟)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例如:(1)市的公园A距市中心的距离是12公里,公园B距市中心的距离是15公里,哪个公园离市中心更近?(2)小明把100颗糖分成两堆,一堆是2:3的比例,另一堆是3:4的比例,两堆糖中哪堆的糖更多?(3)一个数的1/2是4,这个数乘以5/3的倍数是多少?步骤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比的应用知识和解题方法,并拓展到更复杂的问题中,鼓励学生尝试更多的比较和应用问题。

4.教学活动设计:(1)分组活动:学生自由分组,分析、比较和解决给定或自选的实际比较问题。

(2)比的游戏:设计一些与比相关的游戏,例如将一些物体按照比例大小排列,让学生猜测大小关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上数学比的应用导学案英语教案
比的应用导学单
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实际意义。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解题策略的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按一定比分配一个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课前热身
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活动一:分橘子
有一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大班30人,小班20人,你准备怎样分?
三、合作交流,总结方法。

活动二:老师有150个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大班30人,小班20人,两个班
分别分多少个橘子?
合作要求: 1、四人一组讨论。

2、题目要分什么?按照什么分?
3、你怎么分?
4、把你的想法与小组成员分享,写出其中两种解法。

方法一:方法二:
思考:通过以上的学习,在解决有关比的应用题中,你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四、尝试应用,解决问题
1、六(3)班要举行联欢会,班委决定买12千克水果,据调查,爱吃苹果的同学人数
和爱吃梨的人数比2:1.请你算一算,苹果和梨分别买多少千克?
2、用48厘米的花环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长和宽
各是多少?
3、六(三)班男生与女生人数比是5:3,女生比男生少14人。

六(三)班一共有多少人?
(五)随堂检测
1、有2份水泥、3份沙子和5份石子配制一种混泥土。

配制40千克这种混泥土,需要水
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
2、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3:2,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
3、甲、乙两班人数的比为3:4,其中甲班有45人,乙班有多少人?
思考题:
如果你有零花钱60元,具体用途如下:将这60元按一定的比分配,你会怎样安排这
60元零花钱呢?现在小组里制定出它们之间的比,然后计算。

学习用品爱心储蓄其他用途
():():()
()元()元()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