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课件
合集下载
25《春望》课件(29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2
学习诗歌
全诗大意: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
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23
品味诗歌
首联:敌军兵临城下,将士严阵以待 颔联:战斗惊心动魄,双方伤亡惨重 颈联:援军悄然而至,战斗环境艰苦 尾联:誓死决战,报效朝廷
9
赏读诗歌
颔联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 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 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 住魂悸心惊。
10
赏读诗歌
颈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的颈联“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 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 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 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 贵啊!
4
朗读诗歌
1. 欣 赏 情 境 课 文 , 注 意 字 音和诗歌节奏。
2.自由读,体会诗歌情感。
5
疏通诗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鸣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发的簪针。
第
诗六 词单 五元 首第 春 望课
1
25
·
课文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 元明清历代诗歌到现代诗歌,诗歌传统源远流长,波澜壮阔。诗 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诗人……会产 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
学习诗歌
全诗大意: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
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23
品味诗歌
首联:敌军兵临城下,将士严阵以待 颔联:战斗惊心动魄,双方伤亡惨重 颈联:援军悄然而至,战斗环境艰苦 尾联:誓死决战,报效朝廷
9
赏读诗歌
颔联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 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 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 住魂悸心惊。
10
赏读诗歌
颈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的颈联“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 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 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 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 贵啊!
4
朗读诗歌
1. 欣 赏 情 境 课 文 , 注 意 字 音和诗歌节奏。
2.自由读,体会诗歌情感。
5
疏通诗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鸣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发的簪针。
第
诗六 词单 五元 首第 春 望课
1
25
·
课文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 元明清历代诗歌到现代诗歌,诗歌传统源远流长,波澜壮阔。诗 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诗人……会产 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
杜甫《春望》课件PPT
与同时代诗人作品风格异同点分析
01
与李白作品比较
李白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注重个性和情感的抒发,而杜甫的《春望》
则更加注重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的表现,风格沉郁顿挫。
02
与王维作品比较
王维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杜甫的《春望》
则更加注重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映和批判,风格更加沉重。
03
与白居易作品比较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春望》作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它不仅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作,也是中国古代诗 歌中描写春天景象和表达忧国忧民情感的经典之作。
05
《春望》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对唐代诗歌发展贡献
丰富了唐诗题材
杜甫的《春望》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 局动荡、国破家亡的深沉忧思,丰富了唐诗的题材内容。
诗歌意象与意境分析
意象
国破、山河、城春、草木、花鸟、 烽火、家书、白头、簪等。
意境
通过描绘破败的景象和抒发深沉的 情感,营造出一种荒凉、孤寂、忧 国思家的意境。
赏析诗歌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表达技巧
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拟人等手 法,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诗歌更 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艺术特色
语言凝练,对仗工整,音韵和谐。通过 细腻入微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 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学 功底。
杜甫在诗中抒发了自己对于时 局的担忧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体现了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诗中也表达了杜甫对于 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展现 了其深沉的人生思考。
04
《春望》与其他同类题材作品比较
Hale Waihona Puke 与其他春天题材诗歌比较情感表达差异
第26课《春望》课件(共34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参照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一)小组交流讨论诗歌意思 (二)男女分组字词理解PK
第一题
“国破山河在”中的“国”是什 么意思呢?“烽火连三月”中的 “烽火”是什么意思?
国:都城,长安
烽火:借指战事
第二题
请自己的话译读:白头搔更 短,浑欲不胜簪。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 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要不能 插簪了。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 丛生,一片荒芜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种解释认为是诗 人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 说法,你怎样看?
诗人杜甫感时伤怀,苦闷沉痛,那原本 娇艳明媚的花儿也好像感怀时事流下眼泪, 那欢呼雀跃的鸟儿好像也因人们的离别而胆 战心惊。这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 解释都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05
细读文本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指长安城 形容国都沦陷, 形容荒草丛生,满目凄凉。 城池残破。
国 破 山河在,城春 草木深。
今译:国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 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满目凄凉。
简评:首联写春望所见,既点明了写作背景, 又融情于景,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与昔日 繁华的景象形成了巨大反差。表达了诗人忧国 伤时的强烈感情。
第三题
请用自己的话译读:感时花 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时局泪水溅湿了花朵, 亲人离散鸟啼声更让人心惊。
揣摩诗意 品味诗情
从
,
我读到了诗人
。
读诗的方法:抓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构建画面,由 画面表述引导到作者的心情,体会诗歌的精妙。
揣摩诗意 品味诗情
“国破山河在”中由“破”字想到满地废墟,残垣缺瓦,到处显得 非常的萧条。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明为写景,实为写感。简单 的一个“破字把一幅满目凄然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意形象生动, 情感极其沉痛。可见诗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 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 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 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
《春望》PPT优秀课件
作
杜甫(712—770), 字子美。河
者 南巩县人,一度居住在长安城南少陵原,
简 介
故自号“少陵野老”。杜甫早年仕途失
意,安史之乱后,被授为左拾遗,后弃
官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
衔,因此后人称他为“杜工部”。杜甫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
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
预习资料速查
导
出诗人的沉痛悲伤之情。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春望》通过写诗人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
大地却满城荒凉而触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 悲己的感情。
板书设计
春望
所见:山河破碎,春城草深 所感:感花溅泪,恨鸟惊心 所盼:烽火三月,家书万金 所思:白头搔短,浑不胜簪
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
《春望》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思家情怀是怎样体现的? 这首诗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思家
情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破”字写尽山河破 碎、人民离散的状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 伤怀,加之久别思家,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也无心赏玩, 反而落泪心惊。“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可见 战祸之久,“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白头搔 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正是诗人 忧国思家情感的表现。
背
景
《春望》: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安史叛军攻下
资 料 唐都长安。八月,杜甫将家小安置在鄜州,只身前往灵武
(今属宁夏) 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带到长安。因他
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当时长安
城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
文言知识积累
《春望》优秀课件(共18张PPT)
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春望
国都破——草木深(见) 翘首望京 花溅泪——鸟惊心(感)
烽火连——家书少(盼)
思念家人 白发稀——不胜簪(思)
__沉__痛__悲__苦____ 的心情。
▲合作探究 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
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
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试 作简要分析。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
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 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 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 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
炙人口的名作。
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 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 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 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 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 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 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 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 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 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切景语 皆情语。表面上读的是景色,其实读的 却是作者的感情。
这两句移情于物,因感时伤怀,思家之
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对 花溅泪;即使听到悦耳的鸟鸣,也无意倾听, 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这就是“以乐衬哀”
的反衬手法。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今义:国家
城:都城,这里指长安城 深:茂盛。
译文:国都虽然破败,但山河依旧在,长 安城春意盎然,草木茂盛。
诗人看到的景象:
(破败的 )国都 (原来的 )山河 ( 春意盎然的 )长安城 (遍地乱生的 )草木 这是一幅沦陷中的长安城的荒凉景象:
春望
国都破——草木深(见) 翘首望京 花溅泪——鸟惊心(感)
烽火连——家书少(盼)
思念家人 白发稀——不胜簪(思)
__沉__痛__悲__苦____ 的心情。
▲合作探究 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
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
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试 作简要分析。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
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 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 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 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
炙人口的名作。
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 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 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 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 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 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 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 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 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 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切景语 皆情语。表面上读的是景色,其实读的 却是作者的感情。
这两句移情于物,因感时伤怀,思家之
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对 花溅泪;即使听到悦耳的鸟鸣,也无意倾听, 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这就是“以乐衬哀”
的反衬手法。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今义:国家
城:都城,这里指长安城 深:茂盛。
译文:国都虽然破败,但山河依旧在,长 安城春意盎然,草木茂盛。
诗人看到的景象:
(破败的 )国都 (原来的 )山河 ( 春意盎然的 )长安城 (遍地乱生的 )草木 这是一幅沦陷中的长安城的荒凉景象:
《春望》课件(共14张ppt)
品析诗句
请结合诗句含义 理解诗人具体情感
国破山河今遥夜 怜在鄜 小,州 儿城月 女春, ,闺 未草中 解木只 忆深独长。看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拓展延伸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jì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春望
杜甫
。
城春草木深。 诗人望见了什么景物?
感时花溅泪,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请用自己的语言将诗中的
恨别鸟惊心。桃树画、面杏树描、述梨出树,来你。不让我,我不
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
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唱出宛转的曲子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人用悲悯的目光观照现实,用 写实的笔法进行艺术创造,再现了唐 王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
家与国紧密相连,个人和民族血 脉相融。以爱家之心爱国,以忧国之 心忧家,心系国家,胸怀天下。这正 是杜甫伟大之所在。
2024版《春望》ppt课件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春望》关注现实,通过描绘具体景象反映社会 现实,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3
诗歌散文化的倾向 《春望》在形式上趋于散文化,打破了诗歌严格 的格律限制,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价值
中西文化交流
《春望》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跨文化交 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世界文学的贡献
《春望》所体现的情感深度、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等普世价 值,为世界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激发跨文化创作灵感
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在阅读《春望》时,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创 作出具有跨文化特色的作品。
06
《春望》课堂互动环节
学生朗读、背诵指导
教师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注 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
逐句解析与注释
注释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稀疏,几乎不能插 住发簪。
解析
此句通过描写诗人自身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愁绪满 怀的心情。“白头搔更短”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苍老和愁苦, “浑欲不胜簪”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悲痛和无助。
诗歌意象与意境描绘
意象
诗中运用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花溅泪”、“鸟惊 心”、“烽火”、“家书”、“白头”、“搔更短”等意象,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 战乱后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和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原文内容概述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 首五言律诗。
诗歌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战 乱后长安城的破败景象,表达 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 一。
逐句解析与注释
注释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 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春望(完美版)ppt课件
称“诗史”。诗歌在创
作上风格沉郁顿挫,对
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精选课件ppt
3
杜诗风格
沉郁顿挫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有停 顿转折。
沉郁顿挫一般指杜诗的风格特征。沉郁顿挫 的风格的基调是悲慨。
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 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 死亦足!
精选课件ppt
青 年 望 岳 抒 凌 云 壮 志
19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当 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接着进入长安 ,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 寄居在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杜甫 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准备赶至灵武为 平叛效力,但不幸被叛军所俘,掳往长安。 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囚禁。一个月夜, 诗人望月生情,写下这首诗。
思妻之切。
(通过想象妻子对自己的思念 表达自己的思念妻子之情)
28
4、尾联: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盼?
v 对战乱局势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寄托了四海升平、有情人相聚相守的美好 愿望。
精选课件ppt
29
四、归纳小结
•
此诗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
索,采用借景抒情、(曲笔 )等手法望月
精选课件ppt
24
“未解忆长安”还有另一层含意? 双关
一是儿女因太小不懂得想念在长安的父亲。
一是儿女们不理解望月思亲的母亲。所以,妻 子只能“独看”。
精选课件ppt
25
资料袋1
双关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以一种语言 形式表达两种意思。一种是表面的意思, 另一种是隐含的意思,而隐含的意思才是 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双关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语音双关,一是 语义双关。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春望》课件(共33张PPT)
面对沦陷的山河,思念久别无音讯的家人,一位 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 昔日那长长的白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 髻插簪。
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 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之情。
问题探究
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做简要赏析。
刻画了一位苍老的诗人,面对春城破败景象, 心念国家兴衰,思家恋亲,感时恨别,老泪纵横, 白发稀疏,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展现出诗人悲 凉愁苦的心情,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 情。是感时恨别的形象,是忧国思亲的形象。
望 盼
所感 所盼 所思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饱含感慨 感时 借景抒情 【翘首望景】 恨别
忧国
心系亲人 充满离情
思家
【低头沉思】
诗题为“春望”请说说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 结合全诗,说说题目中“望”字有哪些含义?
望见的景物:国都、山河、草木、花、鸟 “望”字的含义: 1、诗人眼中所见:山河破败,杂草丛生,满目荒凉。 2、诗人心中的盼望: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望。 3、希望战火平息,国家安定。
所望之景:山河、城、草 木。
画面: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但杂草丛生, 树木苍苍,组成一幅沦陷长安城破败荒凉的画面。
2 首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既点明写作背景,又融情于景,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你认为首联中哪个字用得好?请做简要赏析 “破”字用得好。“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 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24
如何理解《春望》一诗中诗人的形象?
读了全诗,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站在残 破的长安城中,目睹春花,耳闻鸟鸣,感 伤国事,思念妻儿,潸然泪下。他希望战 乱早日平息,他盼望得到妻儿的消息。他 抓了抓那因忧伤而日渐稀少的白发,发现 白发稀少得都有些插不住簪子了,一个忧 国忧民,念家悲己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春望》精品PPT课件
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 万两黄金。
忧而搔头,白发一天比一天少,简直要 插不住束发的簪子了。
整体把握
如何理解题目“春望”?
诗人在春天里看到的长安城的景 象,借以抒怀。
整体把握
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 包含哪两层意思。
一是诗人眼中所见:山河破碎,春 天的凄凉景象;
二是心中的期盼:亲人团聚,国家 安定。
课堂检测
3、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A )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 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 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 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 “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 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 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 浅露。
背景链接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叛军攻入长 ,妻离子散。诗人杜甫不 幸被安史叛军所俘,最终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 长安。在长安城里,诗人目睹了叛军的种种倒 行逆施、烧杀抢掠。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 鸟语花香、草木茂盛,本应是一派生气勃勃的 长安,却是满目苍凉。目睹祖国如此破碎衰败 的景象,忧国忧民的诗人满怀痛苦和感伤,挥 笔写下千古绝唱《春望》。
春 触景生情:国破 草木深 花溅泪 鸟惊心 忧国忧民 望 感时思乡:烽火连 家书难 白头不胜簪 念家思亲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忧国忧民的名句?
①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②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③韩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⑤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⑥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⑦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⑧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忧而搔头,白发一天比一天少,简直要 插不住束发的簪子了。
整体把握
如何理解题目“春望”?
诗人在春天里看到的长安城的景 象,借以抒怀。
整体把握
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 包含哪两层意思。
一是诗人眼中所见:山河破碎,春 天的凄凉景象;
二是心中的期盼:亲人团聚,国家 安定。
课堂检测
3、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A )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 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 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 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 “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 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 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 浅露。
背景链接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叛军攻入长 ,妻离子散。诗人杜甫不 幸被安史叛军所俘,最终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 长安。在长安城里,诗人目睹了叛军的种种倒 行逆施、烧杀抢掠。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 鸟语花香、草木茂盛,本应是一派生气勃勃的 长安,却是满目苍凉。目睹祖国如此破碎衰败 的景象,忧国忧民的诗人满怀痛苦和感伤,挥 笔写下千古绝唱《春望》。
春 触景生情:国破 草木深 花溅泪 鸟惊心 忧国忧民 望 感时思乡:烽火连 家书难 白头不胜簪 念家思亲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忧国忧民的名句?
①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②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③韩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⑤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⑥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⑦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⑧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赛课课件)五年级上册语文《春望》 (共14张PPT)
探
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讨
的感情。
小结
《春望》写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它集 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 人至深。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 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前四句,都统 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 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 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 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 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 望亲人。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 021/8/3 12021/8/31202 1/8/318 /31/202 1 8:18:32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8/31202 1/8/312 021/8/3 1Aug- 2131-A ug-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8/312 021/8/3 12021/8/31Tu esday , August 31, 2021
春 望
杜 甫
•
•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 工部等,盛唐爱国主义诗人,现实主义诗人, 世称“诗圣”,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世 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 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 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读课文 春望春望
杜甫 杜甫 国破山国河破在山,河城在春,草城木春深草。木深。 感时花感溅时泪花,溅恨泪别,鸟恨惊别心鸟。惊心。 烽火连烽三火月连,三家月书,抵家万书金抵。万金。 白头搔白更头短搔,更浑短欲,不浑胜欲簪不。胜簪。
▲读准下面的字, 并理解它的含义
溅(jiàn)—— 溅落 抵( dǐ )—— 值 搔(sāo )—— 用指甲挠 浑(hún) ——简直 胜(shēng)—— 能够承受 簪(zān )—— 一种束发的首饰
第26课《春望》课件(共14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作业 1.和平年代,作为学生的我们,怎样表现爱国之情呢?
2.如果你是那个时代里的一名守城的将士,或者只 是一名普通百姓,读罢此诗,你会有何感想或行动呢?
睹物伤情 移情于物
期望想念之事
复数,时间很 长,战乱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一封薄薄的家书 = 万两黄金
表现了对家人的强烈思念。
守望内心之情
浑:简直。 欲:将要,就要。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忧国
愁
伤时
思家
望之小结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当大多数人疲于奔 命甚至苟且偷生时,杜甫,从危难的时局出发,循着 历史的脚印,去透视命比纸薄的底层百姓的生存境遇。 文字与心灵的碰撞,人格与现实的交锋,成就了字字 血泪的《春望》。悲愤的《春望》,渗透了杜甫忧国 思家的情怀,丈量着世间人性的高度,因此不朽!
望之成诵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jiàn
家书抵万金。
sāo
shènɡ zān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之春景
诗题为《春望》,作者望到了春天哪些景象?
山河、草木、花、鸟
盛世唐朝长安街应是怎样一番景象?
人来人往、安居乐业、万国来朝、百国觐见
眺望真实之景
望之诗圣
细思量,“望”诗圣形象,阅读本诗,你读出了一 个怎样的诗圣形象?
读出了一个愁绪满怀的“诗圣”形象 读出了一个悲苦忧伤的“诗圣”形象 读出了一个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诗圣”形象 忧国忧民......
望之延伸
大约在写《春望》诗之后一个月,杜甫终于冒着生命危险, 设法逃出长安,穿过两军对垒的危险地带,抄小路奔向凤翔 (当时政府所在地)。从长安到凤翔,有三百一十五里,还得躲 避胡人耳目,这是很不简单的。“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这是他进见肃宗时的狼狈样子,但也正是一个不怕牺牲的爱国 志士的光辉形象!
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课件(共36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情 烘托愁苦之情。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一代诗圣”杜甫
读书和壮游时期(33岁以前) 裘马清狂的青年诗人 18岁:到处游山玩水,快意人生。 23岁:参加科举考试落选。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 加科考。 30岁前后:父亲去世。开元盛世结束,大唐王朝即将迎来 巨大危机。 32岁:杜甫见到了自己的偶像——43岁的李白。
对 雪①
[唐]杜 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②,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③。
【注释】 ①本诗约作于至德元载(756)冬,稍早于《春望》。 ②〔绿〕以酒的绿色来指代酒。 ③〔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画着字。
《春望》
《对雪》
感情深挚
都很能体现杜诗 “写实”的风格, 《春望》“事 实”,《月夜》 “情实”,都带 着时代的烙印
想象之词较少,主要是 融情于景,将对国家败 亡的悲痛融入景物描写 之中,甚至让花、鸟都 沾染了悲伤的情绪
全诗均用虚写,即 借助想象,抒写妻 子对自己的思念, 实际也写出自己对 妻子的思念
相同点
不同点
城郭破败
乱草残木
春花飞鸟
白发稀疏
深入探究
《春望》与《月夜》都是杜诗中的名作,也都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
阅读、理解这两首诗,比较它们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①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②湿,清辉③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④,双照⑤泪痕干?
【注释】 ①〔闺中〕指作者的妻子。闺,闺房,旧
古诗词中景与情的关系
在古诗词中,“以哀景写哀,以乐景写 乐”是常见的手法。而“以乐景写哀,以哀 景写乐”虽不如前者常见,却可将哀乐之情 烘托渲染得加倍强烈,正如王夫之在《姜斋 诗话》中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
2024年度《春望》ppt优秀课件
的深深忧虑。
12
音韵节奏把握
01 平仄相间
诗句中平仄相间,使得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富 有节奏感。
02 押韵工整
诗句押韵工整,一韵到底,使得整首诗更加和谐 统一。
03 音韵悠长
在音韵的把握上,诗人注重音韵的悠长感,使得 诗句在朗读时更加悠扬动听。
2024/2/2
13
意境营造技巧
2024/2/2
寓情于景
2024/2/2
8
主题思想阐释
抒发爱国之情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盎然,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深 深热爱和无比忧虑。
表达人生感慨
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寓情于景,抒发了 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2024/2/2
9
意象描绘与情感表达
意象描绘
诗中的“山河”、“草木”、“花”、“鸟”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 机盎然和祖国的繁荣昌盛。
。
25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春望》作为唐代著名的五言律诗,具有极高的 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让 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鼓励学生背诵、默写《春望》,增强对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自觉成为中华 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2024/2/2
26
THANKS
感谢观看
14
04
文化内涵挖掘与传承价值
2024/2/2
15
儒家思想在《春望》中体现
01 忠诚爱国
诗中表达了诗人杜甫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无比热 爱,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忠诚爱国精神。
02 仁爱之心
通过描绘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诗人抒发了对自 然和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体现了儒家仁爱之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春望
杜甫
•
国破 / 山河 /在,城春 /草木 /深。
•
• •
感时连 /三月,家书 / 抵 /万金。 白头 / 搔 /更短,浑欲 /不胜 / 簪。
春 望
国:国都 • 破:破败不堪 感:感伤 时:时局 烽火:战事 短:少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 独自遥看。 • 远在他乡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 思念长安。 • 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 玉臂生寒。 • 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尽把 泪痕擦干。
《春望》《月夜》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思想感情:同—思家 异—《春望》忧国、伤时、悲己 《春望》感情沉郁,《月夜》感情深挚。
城:长安城 深:茂盛 恨:怅恨 叹恨 别:分别 抵:值 胜:承受 浑 :简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之情。
•
月夜
杜甫
• • •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鄜(fū)州 云鬟(huán) 闺(guī)中 虚幌(huǎng)
他是谁?
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 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 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 故被誉为“诗史”。
•
春望
杜甫
• • •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dǐ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sāo shèng zān
写作手法:同—写实的风格,“事实”“情实”。
异—《春望》融情于景
《月夜》全用虚写,借助想象,抒写妻 子对自己的思念,实际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春望》意象较多,由远及近到“白头”特 写镜头。 《月夜》只写月下妻儿,“镜头”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