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考点28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学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冲刺大二轮精讲课件:第16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
[解析]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群落的丰富度有 落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 越强,而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 调节能力的基础,C 正确。
[答案] C
2.(2018·江苏省六市调研)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人员对南通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体 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 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 美”、“鱼肥”的治理目标。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答案] C
[实训 1] (2018·河北省沧州市质量监测)下列关于生 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戈壁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但恢复力 高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 抗力稳定性
C.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 稳定性越高
D.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其内部具有一定的 节能力
[知识迁移] 问题1:所有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负相关吗?
答案:不是。对于诸如荒漠、高寒草甸草原、北极冻原 自我调节能力极弱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及恢复力稳 性均较弱。
问题2:如何判断正反馈、负反馈调节?
答案:①依据:从调节后的结果与原状态之间的变化 析。
②方法:调节后回进归一到步原偏有离水原平有→水负平反→馈正反馈
[解析] 该菌剂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可增加土壤中的 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正确;该菌剂中的 分解残留农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 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可避免农田动物受毒害,能有效地 种类,同时也增大了害虫的环境压力,降低其优势度,C 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从根本上讲是 存在相应的基因,这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 正
2019年高考生物必修必考知识详细解读讲义:专题二十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专题二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含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调节基础:负反馈调节。
4、种类(1)抵抗力稳定性:①含义: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②规律: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
③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自我调节能力就遭到破坏。
(2)恢复力稳定性:①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②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往往相反。
5、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
(2)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关系。
【要点名师精解】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及其调节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时,表现出来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不是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不会变化太大。
(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保持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2、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当生态系统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现象,包括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考点二生态环境的保护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这些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 应适时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 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实验: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一、实验原理: 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
设置如甲瓶所示的广口瓶 4 个,分别向里面放入小鱼 2 条、4 条、6 条、8 条,其余条件与甲瓶相同,然后观察各 瓶中小鱼的存活时间。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我国人口特点:已进入 低生育水平 国家的行列,但 由于 人口基数大 ,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
探究步骤:将三个广口瓶按图 5-5-2 制作成三个生态缸。
图 5-5-2
探究结论:
(1)以上三个生态瓶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为__甲__瓶,另外两个生 态瓶出现错误的原因分别是: __________乙__瓶__未__密封,丙瓶未置于散射光下 _____。 (2) 甲、乙、丙三个生态瓶中的小鱼存活时间最短的是 丙 , 原因是: 丙__中__生__产__者__不__能__进__行__光_合作用提供 O_2,造成_小__鱼__因__缺__氧__而__死__亡__。 (3) 加入泥沙的目的是_提__供__分_ 解_者__及__为__生__产__者__提__供__无__机__物_。 (4)欲探究消费者个体数量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该如何设 计实验?(写出探究思路即可)。
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 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 稳定
减少对O2的消耗,防止生产量 <消耗量
加入河泥、沙子
使生态缸中存在分解者并为生产 者提供无机物
一般不用蒸馏水来制作生 态缸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九考点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保护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乡村级工业园的建立使工业废水污染近村河流。河 流中的污染物增多对居住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从生态学 的角度分析,河流中的污染物逐渐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水体污染物不能被分解者分解或超过了分解 者的分解能力(或污染超出了河流的自净能力)
1.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是常 用的治理水华的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植食性 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的方法构建修复生态系统,对 治理水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 杀藻剂处理的主要缺点有哪些?(写出两点)
答案:B
热点1 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调节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B.湖水自净能力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适当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 其抵抗力稳定性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恢复力稳定性
A.曝气可增加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 B.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 净化效果
C.植物浮床有吸收水体氮、磷的能力,可减少富 营养化
D.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工程 的目标之一
解析:曝气可增加溶氧量,进而降低厌氧微生物降 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A错误;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 附着的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可促进有机污 染物的降解,因此能够提高净化效果,B正确;借助植 物浮床,可使植物庞大的根系透过小孔牢牢地固定在水
己的消耗标准,避免过度消耗,破坏生态环 境,故D项正确。
答案:B
2.(2019·海南卷)下列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群落的演替产生严重的 影响
B.淡水湖泊中出现的水华现象都是由外来物种入 侵引起的
高中生物 第29讲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输入某营养级的能量转移方向:
呼吸作用中散失 (热能)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储存于植物体内
被下一营养级摄食 被分解者分解
某一时刻,营养级中的能量转移方向:(课本 P95)
呼吸作用中散失 (热能)
被草食动物摄食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储存于植物体内
残枝败叶 被分解者分解
未利用
(3)如图表示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的流动过程
• (2)图中 M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________kJ/(m2•a)。
2488
• P215(师P407)考点2 重点。难点突破 • 1、理解常考的两种能量流动模型 • (1)(2) • P373(师P421)热点微练27 • 第5题
3、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
2)逐级递减
2.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1)单向流动
• ③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这种 生物数量的变化视具体食物链而定:“中间生 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大体遵循如下 思路:
a.生产者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消费者某一种群数量 发生变化时,一般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 b.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原则,即当处 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 中一条食物链中某种生物减少,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 生较大变化。如图所示食物网中,青蛙突然减少,则 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鹰就要过多地捕食兔和食草 鸟,从而导致兔、食草鸟减少。因为鹰不只捕食蛇一 种生物,它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 变。
3、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
2)逐级递减 ✓能量传递效率:10%-20% (理论值)
能量传递效率= 高营养级的同化量
低营养级的同化量
【2019年高考二轮课程】生物全国通用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
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1.2019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部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的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被安乐死。
作为地球上第三大陆生动物、食物链的顶级营养级,北部白犀牛曾经遍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部、中部地区。
由于传统医学和手工艺品对犀牛角的需要,多地的北部白犀牛被彻底猎捕,到了1984年,野外仅剩15只幸存。
苏丹的离世使得世界上只剩下两只雌性北部白犀牛。
以下关于北部白犀牛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北部白犀牛濒临灭绝是由于其不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B. 北部白犀牛的灭绝将导致食物链中断,能量流动受阻C. 北部白犀牛现存数量过少,不能表达生物多样性D. 可尝试利用克隆技术保护濒危野生动物2.以下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A. 减少氟利昂的使用B. 增加化肥的使用C. 增加污染物的排放D. 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3.以下中哪一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范畴〔〕A. 生物种类B. 基因种类C. 生态系统种类D. 形态种类4.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有扩大的趋势,以下与此无关的是A. 人类皮肤癌患病率上升B. 给全球生物带来灾难性影响C. 农作物和水产品产量下降D. 有些树种的分布区发生变化5.当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①全球气候变化②水资源短缺③臭氧层破坏④酸雨⑤土地荒漠化⑥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⑥【答案】1.D 2.A 3.D 4.D 5.D【二】温故知新夯实基础知识点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调节基础:负反馈调节。
4.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6.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知识点2 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生态工程1.全球性环境问题〔1〕现在的环境问题〔2〕不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生物多样性的构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9生物与环境考点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教案
生态系统的稳固性及环境保护1.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理能力生态系统能保持动向均衡,是因为生态系统拥有必定的自我调理能力,其基础是负反应调理 ( 即克制和减弱最先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
生态系统抵挡力稳固性与自我调理能力的关系如下图:2.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固性的措施(1)要控制对生态系统扰乱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当适量。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行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构造与功能的协调。
3.理清生物多样性三个层面、三种价值与四类保护(1)三个层面: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直接价值:工业原料、药用、食用、文学、艺术、旅三游赏析、陶冶情操种(2)间接价值:防风固沙、调理天气、修养水源、保持价水土,也叫作生态功能值潜伏价值:当前尚不清楚的价值注意: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其直接价值。
(3)四类保护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生物技术保护、法制保护。
1.某草原生态系统正在发生严重鼠害,农业部门在防治鼠害问题上提出了两种方案,方案一:投放高效鼠药;方案二:引入鼠的天敌。
你以为有益于提升草原生态系统稳固性的方案是哪一个?简述原由。
提示:方案二。
投放鼠药,在消灭鼠的同时,也会杀死鼠的天敌,鼠药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引入鼠的天敌,因为鼠与天敌在数目上存在互相限制,能够长久将鼠的数目控制在较低水平,有益于提升该生态系统的稳固性。
2.农村级工业园的成立使工业废水污染近村河流。
河流中的污染物增加对居住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从生态学的角度剖析,河流中的污染物渐渐增加的原由是什么?提示:水体污染物不可以被分解者分解或超出了分解者的分解能力 ( 或污染高出了河流的自净能力)。
3.科研人员经过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栽种大型挺水植物建立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治理湖泊的水华,这样做的原由是什么?提示: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可形成竞争关系以及投放的鱼类能捕食藻类,进而限制藻类增加。
(2016 ·全国卷Ⅰ ) 在漫长的历史期间内,我们的先人经过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累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睦一致的思想。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供参考。
一、生态系统1.定义: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生态系统:自然型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结构: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以及硝化细菌。
主要有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寄生虫(蛔虫)是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还有腐生生活的动物(蚯蚓)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一直到最高营养水平的末端。
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营养结构。
食物网之间的关系存在竞争,同时也存在竞争。
食物链,即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通道。
点击查看:高中生物知识点4.生态系统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1)、能量流动a、定义: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b、过程:一个来源,三个目的地。
c、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
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2)研究能量流的意义:1。
实现能源的多层次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桑吉鱼塘)。
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有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利的部位(如作物除草和害虫防治)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种是调节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这是有限空间内种群变化的一般规律;第二,是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多出现于植物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常有食物链关系;第三是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调节。
生态系统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以内部生物群落为核心的,有着一定的承载力,因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范围的。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名词: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由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迁入,迁出及其它变化使生态系统总是在发展变化的,当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我们就把:生态系统具有保持和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抵抗力稳定性:在生物学上就把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称之为抵抗力稳定性。
3、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
语句:
1、生物圈II号”实验失败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难以像真正的生物圈那样,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具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等方面。
①抵抗力稳定性的本质是“抵抗干扰、保持原状”;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就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相对定状态就会遭到破坏。
3、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低,反之亦然。
4、生物圈是人类生存的唯一环境,而人类活动的干扰正在全球范围内使生态系统偏离稳态,我们要保护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19年高考生物考前回归课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环境保护
会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干扰程度理清抵抗力稳定性的会分析生态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
造田和围湖造田;模型原理是人口增长引起耕地减少、粮食直接价值明显小于间接价值理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整体、相互作用、三、考向诊断1、判断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1)生物多样性高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的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 )(4)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也就越高( )(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6)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7)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则恢复力稳定性就一定很高( )(8)极地苔原由于物种组成单一,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 )(9)河流轻度污染后的净化恢复及火灾后草原的恢复均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10)落叶阔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2.判断下列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叙述(1)人口增长过快,不但消耗大量自然资源,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 )(2)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努力推广生态农业( )(3)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冰川融化( )(4)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 )3.判断下列生物多样性的叙述(1)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2)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3)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4)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禁止开发利用任何自然资源,而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 )(5)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6)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7)某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招引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参考答案:1、(1)√.(2)√.(3)×.(4)×.(5)×.(6)√.(7)×.(8)√.(9)×.(10)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包括人与环境)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包括人与环境)第一部分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核心考点1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比较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就是种群。
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生物群落。
(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核心考点2生态系统的范围1、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
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的总和,构成生物圈。
2、生态系统类型众多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核心考点3生态系统的结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
生产者:①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②固定太阳能到有机物中③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化能合成的细菌也属于生产者)。
消费者: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动物等。
①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②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分解者:形成统一的整体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1肉食性动物2遗体、粪便等分解者无机盐等CO 2等太阳能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核心考点4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核心考点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二部分人与环境核心考点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核心考点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核心考点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核心考点4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2022年高考题(2022浙江卷)18.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防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种群内个体的竞争B.套种、间种和轮种体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C.风能和潮汐能的开发技术不属于生态工程范畴D.“过腹还田”可使农作物秸秆得到多途径的利用【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自生、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易错题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易错点1误认为在任何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越高点拨在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呈负相关,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然。
然而,在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如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较差,而且,若受到“同等强度”(而不是破坏性)干扰时,抵抗力稳定性强者,恢复力稳定性也强。
易错点2误认为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定高于农田生态系统点拨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必须分别描述其两种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不可笼统地说一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于另一生态系统,如就“抵抗力稳定性”而言草原生态系统高于农田,然而就“恢复力稳定性”而言则为草原生态系统低于农田。
易错点3混淆生物多样性三层次误认为生物多样性仅为“生物”的多样性点拨生物多样性应包含三个层面内容即①同种生物(无生殖隔离)不同个体(或种群)间存在“遗传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②不同生物(具生殖隔离)即不同物种间存在“物种多样性”;③不同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无机环境)间存在“生态系统多样性”。
由此可见,生物多样性并不仅仅局限于“生物”范畴。
易错点4误认为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其间接价值、错将生物多样性在文学艺术、旅游观赏等方面的价值视作间接价值点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的“生态”功能,这种功能价值应远远大于其在工业原料、食物、药用等方面的直接价值(这也是为什么不能将在直接价值方面所谓的“有害”物种灭绝的原因)。
[纠错小练]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必定高于果园生态系统解析就抵抗力稳定性而言,森林生态系统高于果园,而恢复力稳定性则相反。
2019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生态环境保护(共31张PPT)
2、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某些国家有时
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
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
的是[
C
]
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3.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类型 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传递 C.生态系统的类型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物质循 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4
其实就是群落演替! 在适宜的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种类多样 形成顶极群落
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至达 到成熟的、相对稳定状态(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一种“状态”,即:
在物质上或能量上都是“输入=输出”的状态。
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 自我调节能力 (有一定限度), 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 负反馈调节 其调节方式是________。 实例:
生物种类 营养结构 自动调节 抵抗力稳定 恢复力稳定 能力 性 性
越多
越少
越复杂 越简单
大 小
高 低
低 高
(2)环境条件不同时:环境条件好的生态系统,恢 高 。反之则低。 复力稳定性较____
11
■ 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干扰程度 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_____,对生态系统的利 自我调节能力 适度 用应___,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______;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 态 环 境 的 保 护
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Ⅱ
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推荐学习]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9-生物与环境-考点30-辨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
[推荐学习]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9-生物与环境-考点30-辨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考点30 辨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依纲联想1.正、负反馈调节案例图解2.水体富营养化分析3.生物多样性层次及成因的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则会导致草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或丧失(2011·山东,26节选)( √)(3)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2009·福建,2D)( ×)(4)如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则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但在S点后不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2009·天津,5)( √)(5)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这属于负反馈;而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属于正反馈(2008·海南,17改编)( √) 2.判断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叙述(1)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2012·江苏,24B)( ×)(2)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2011·江苏,20A)( √)(3)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2010·北京,5AD)( ×)(4)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2014·江苏,17A)( √)(5)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2009·福建,2C)( √)(6)如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图中曲线Ⅰ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
高考生物 专题9 生物与环境 考点30 辨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
解析
答案
(2)在水底生活着一种椎实螺类,我们可以用样方法来调查它的种群密 度,其关键是要_随__机__取__样_。浮床上有很多挺水植物,与蓝藻之间存在 _竞__争__关系,可以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浮床上的植物可供鸟类栖息, 下部植物根系形成鱼类和水生昆虫的生活环境,这些动物间体现了群 落的_垂__直__结__构___,因为植物给动物提供了_栖__息__空__间__和__食__物__条__件__。 解析 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挺水植物给浮游蓝藻遮光,使蓝藻 的光合作用降低,还与蓝藻争夺空间和水体中的营养,使蓝藻数量减 少;由于植物给动物提供了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因此动物也会随着 植物的分层而分层,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 从图3中看出,无论受到哪种污染,在出水口,污染物都能降到 很低,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解析答案
返回
(1) 严 重 的 水 华 往 往 引 起 沉 水 植 物 和 浮 游 动 物 的 死 亡 , 这 是 因 为 _沉__水__植__物__缺__乏__光__照__,__浮__游__动__物__缺__乏__氧__气__。图2表示温带湖泊浮游藻类 生长的季节性变化,从中可看出,影响藻类大量繁殖的最主要因素是 _无__机__盐__浓__度_。人工生物浮床技术能起到净化水质、防治水华的作用, 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__接__价值。
种群
甲
乙
丙
丁戊
重金属含量(μg/kg鲜重) 0.003 7 0.003 7 0.035 0.035 0.34
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解析答案
1 234
(5)(海南,28)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从生物多样性 价值的角度分析,这种作用所具有的价值属于______间__接(填“间接”或 “潜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28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
1.正、负反馈调节案例图解
2.水体富营养化分析
3.生物多样性层次及成因的分析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成因分析
①从分子水平看
②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题组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调节机制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保持稳定不需要外界的能量输入
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高
C.在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的实验中,生态缸要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
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
答案 C
解析由于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则生态系统必需依赖于外界的能量输入,A错误;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往往就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B错误;在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的实验中,生态缸要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C正确;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程度不应该超过其自我调节能力,D错误。
2.(2018·淮阴期末)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C.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答案 C
解析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A正确;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B 正确;S2面积越大,恢复所需时间越长,恢复力稳定性越弱,C错误;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D正确。
思维延伸两个不同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判断下列相关分析:
(1)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强( √)
(2)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 √)
(3)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 √)
(4)乙生态系统在B点后一定有新物种产生( ×)
(5)题中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干扰(a)后的恢复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这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
(6)由题图可看出,同等强度的干扰(a)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甲强( √)
题组二环境保护及生物多样性
3.全球变暖导致很多地区水稻产量下降,极端干旱地区甚至颗粒无收。
研究人员在干旱地区种植水稻中发现了一种能让根系在生长中深入土壤的基因,并使用这种基因培育出了新型耐旱深根稻。
新品种产量在轻度干旱环境中与湿润环境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在极度干旱状态下产量也只下降了30%,耐旱能力显著提高。
这一实例充分体现了( )
A.基因突变的定向性
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深根”基因的存在能体现物种的多样性
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抗旱性状
答案 B
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通过科学研究培育出了新型耐旱深根水稻充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深根”基因的存在能体现基因的多样性,C错误;从题干中不
能看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抗旱性状,D 错误。
4.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显得尤为重要。
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属于________保护。
(2)在辽河三角洲湿地中生长着一种能呈现红色的植物碱蓬,形成了“红海滩”景观,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旅游观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湖泊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退田还湖”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的、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水库中所能维持的某种鱼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又称K 值,把水库中该种鱼的数量控制在______________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湿地中不应盲目引入外来物种,以避免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结合生物多样性知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无机环境 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 就地 (2)直接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3)环境容纳量
K 2(或环境容纳量的一半) 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导致的外来物
种入侵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解析 (1)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2)在辽河三角洲湿地中生长着一种能呈现红色的植物碱蓬,形成了“红海滩”景观,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旅游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湖泊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退田还湖”的原因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3)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水库中所能维持的某种鱼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 值,把水库中该种鱼的数量控制在K 2
(或环境容纳量的一半) 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湿地中不应盲目引入外来物种,以避免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因为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导致的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