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意义

合集下载

“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专篇——正确认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现实

“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专篇——正确认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现实
维普资讯
“如何 扩大 中等收入者 比重 " 专篇
编 者按 :近 期 ,由广 州市社科联 、广 州 日报联 合 组 织召 开 了 ‘ 何 扩 大中等收入 者 比重”座谈会 ,来 自广 州社科 界的近 3 如 0名专
家学者 围绕主题 对此作 了深入探讨 ,发表 了很 多精辟见 解。现将 专 家学者的讲话和 文章刊登 于此 ,以飨读者 。
不 同 比例 , 为国际劳动 回报率 。一般分 为五种档次 : , 肉性 就称 第一 肌 劳动者 , 自然性劳动 回报率 0 %、 . 凭借性 劳动回报率 2 4 %。第 二 , 神经
性劳动 , 主要 指公 务 员 、 会计 、 检验 员 和 中层 管理 者 , 动 回报率 为 劳 8 第三, %。 分销性 劳动 , 特别是 国际贸易劳 动 , 回报率为 1%。 四 , 6 第 非
促进 、 相互 约束措施 的配套 。这里面有 三个措施 : 、 l激励 措施 , 即认识
劳动 回报率 的影 响 , 并认 同这种 分配 , 并使 更 多 的人提 高劳动 档次 ,
使 自己进入高 回报率 的劳动 ,同时也 会使企业 从接单性 企业到发 单
性企业 的转变 , 中国的人力资源转 向人力 资本 。2 约束性措施 , 使 、 用 税 收制度 来进 行约束 , 累进 制税 收 , 高高 收人 人群 的税 收 比率 ; 即 提 另外税 息挂钩 ,即对纳税 人在货 款买 日常用 品 的所付 利息 款可 以抵 税 等。3保 障措 施 , 满 足人 们的平地 心理 , 过连续资 格制和个 、 即要 通 人 帐户制 使 每个人 感 到 自己不 仅现 在能余 多 少 ,而且 余得 久 , “四 金 ” 善 , 养老金 、 完 即: 医疗金 、 失业金和公积金制 度的完善 。 而 在社会范 围 内进 行再分 配 , 括 ( ) 则包 1 资本 的获 得者对 资 源 的提供 者给予补偿 , 2 对不 能 自我帮助 人给予补 助 , () 以及 ( ) 大 3最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金融论坛2020年第12期(总第300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王一鸣[摘要]中等收入群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本基础,是建设高品质生活的主力军。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从各方面条件判析,我国到2035年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由现在的4亿人扩大到8亿人是可以实现的。

“十四五”时期,要聚焦重点人群和突出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打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通道,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宅基地流转为重点提高农民财产性收益,以职业技能培训和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为重点拓展产业工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空间,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保障教育公平为重点提升低收入群体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能力,以增进社会流动和打破阶层固化为重点创造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公平机会。

[关键词]中等收入群体;新发展格局;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十四五”[文章编号]1009-9190 (2020)12-0003-06 [JEL分类号]E6 [文献标志码]AExpanding the Middle-Income Group Is an Important Way to Build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W A N G Yi-ming[A bstract ] Expanding the middle-income group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Judging from various conditions, it is possible for China to expand the size of middle—income groups from 400 millionto 800 million by 2035.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we should focus on the key groups and outstanding prob­lems, and take the following targeted measures: deepening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refomi and equalizing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urbanization of farmers, promoting the rural land system reform and th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transferring to raise the property gains for farmers, improving the worker's vocational skill and pay to expand the space for industrial workers to enter the middle-income group, constructing a high-quality education system guarantee­ing the educational equity, enhancing the social mobility and breaking the class solidification to expand the space for in­dustrial workers to enter the middle—income group.[Key w ords」middle-income group;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doubling of middle-income group; the 14th Five-Year Plan一'弓I言“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让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协调发展

让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协调发展

让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协调发展——论“扩内需”在麻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助推作用麻城市青年干部读书班学员王青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在一个成熟的经济体中,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70%,投资贡献20%,出口贡献10%。

当然,实际情况不同,这三驾马车对经济贡献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主要是依靠扩大生产来拉动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日渐成熟,我国逐渐由主要依靠生产拉动经济发展向主要依托消费拉动经济转变。

而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扩大内需。

依托日益明显的区位优势,麻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为了大别山地区最为活跃的经济体。

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扩大生产”对麻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内需不足”对麻城经济发展的制约。

如果能够扩大内需,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麻城经济发展将更具潜力和活力。

基于此,本文将从扩大内需的意义和途径两个方面详细阐述“扩内需”在麻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助推作用。

在讨论扩大内需的意义和途径之前,首先要明确这个“内部”指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范围。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内需”指的是整个国民的消费需求。

那么对于麻城市来说,应该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内”字。

对于麻城市而言,“内需”不仅指“城区”20到30万人的消费需求,还包括广大农村的近100万人口的需求;不仅指麻城市的消费需求,从广义上讲还应该包括对大别山地区,特别是对周边有明显影响的罗田、红安等县域的消费需求。

这样看来,如能真正挖掘这些内需,那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将是不可估量的。

一、“扩大内需”对于麻城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1.扩大内需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彰显社会主义本质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人民积极参与政治,利用自己的权力维护自身利益;人民当家作为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路径探索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路径探索

分布居 中位置 的一个收入 区间, 中等收入者 比重是众数或 中 位数的概念 , 不是收入的简单平均 。 具体参见于春晖( 2 o o 3 ) , 石刚和韦利媛 ( 2 0 0 8 ) 等 。 二是 中等收入是一个相对 和动态 的概念。不同国家和地 区, 经济发展 的不 同时期 , 中等收入者
( 1 . 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 , 北京 1 0 0 0 7 0 ; 2 . 郑州师范学院 , 郑州 4 5 0 0 4 4 )

要: 中等收入者 比重是影响 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的一个关键 因素。因此 , 谈及 中等收入者比重 , 不能不关注 中等
收入人 群。以 中等收入 者比重的界 定为基础 , 阐述扩大 中等收入 者比重现 实意义 , 提 出扩大中等 收入 者比重需要 自上

中等 收入 者 比重概 念 的界 定
入群体 的“ 劫富济贫 ” 政策。减少贫困人 口, 提高低收入者收 入水平 , 使 中等收入 者 比重持 续扩大 , 是 中国经济发展现 阶
段理顺收入分配关 系的最佳路径 。
中等收入是一个很复杂 的概 念 , 与它相关 的概念有 中等
收入国家 、 中产阶级或 中产阶层 、 中等收入者 比重 、 中等收入
入者 是生 活较 富裕和生活水平相对稳定 的群体 。 例如美 国的 丹尼斯 ・ 吉 尔伯 特和 约瑟夫 ・ A . 卡尔( 1 9 9 2 , 中国社会科 学出
版社 ) 认 为 中等 收入者工作 上有较强 的职业技能 , 生 活上 舒 适安逸 , 在社会地位上保持稳定 , 并 渴望 向上流动 。
业差距明显扩大 。收入 差距 持续扩大 引发诸 多社会 矛盾 , 成 为阻碍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总结几十年来 中国提 高中等收入者 比重 、 促进共 同富裕 的实践 , 研究 在走向共 同富裕 的同时 , 居 民收入差距 、 贫富差 距 不断扩大的客观事 实与成因。 概括 出符合 中国实 际情况 的

中国特色的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界定——绝对标准模式与相对标准模式之比较

中国特色的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界定——绝对标准模式与相对标准模式之比较

体的内涵也极为不同。
所谓绝对标准模式, 是基于维持相应生活水平所需要的收入多少来设
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上限和下限。 也就是说, 依据一定的生活水平或消
费水平, 提出明确的收入标准, 根据确定的收入标准划分出中等收入群
体。 用绝对标准模式确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标准因适用范围不同而采用
两种策略: 一种是全球标准; 另一种是国别标准。 全球标准需要考虑全世
全球性的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标准, 通常是以世界银行贫困线为参照 系, 日人均收入 (或支出) 2 美元以下是贫困人口, 2 ~ 9 美元是低收入群 体, 10 ~ 100 美元 ( 有些学者提出的是 10 ~ 50、 10 ~ 60、 10 ~ 80 美元等) 是中等收入群体, 100 美元以上是高收入群体 (Chen and Ravallion, 2010)。 2002 年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布兰科·米兰诺维克和什洛莫·伊茨哈克在对全 球收入不平等进行分析时, 把年收入在 4000 美元 ( 巴西年平均收入) 至 17000 美元 ( 意大利年平均收入) 之间的人归类为全球中产使阶用 层。 虽然这
入群体 ( middle income group 或 middle income) 通常含义相同, 但由于在
英语世界中, middle income group 不像 middle class 那样为大众所熟知, 研
究报告的标题常常采用 middle class 这个词。 不过, 随着这种分类方法的流

全球发展报告 《2007 全球经济展望: 下一文波献 全球化浪潮的治理》 也采用这

一标准定义全球中产阶层, 并且指出 19会科93 ~ 2000 年, 全球中产阶层占全球

人口的比例一直没有变化 ( 约 8% ) , 但 2000 年以后中产阶层比例上升, 到 2030 年其比例将翻一番, 达到 16% ( World Bank, 2007) 。

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的比重

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的比重

如何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一个社会的中等收入者群体是以社会可分配的总收入作为形成的现实基础的,因而这种中等收入者群体是历史的、变化的;同时这个群体可以自发地形成,也可以在政策指导下形成。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这为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的政策,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起始阶段。

现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从一部分人先富走向多数人的富裕。

其主要办法是提高大多数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使更多的低收入者逐步进入到中等收入者行列,可以说,从一部分人先富进到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进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一个新阶段。

中等收入者人群越多,逐步占了全体人口中的多数,就意味着我们离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越近了。

其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也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普遍趋势。

从世界各国普遍发展趋势来看,在一个实现了现代化的社会中,都有一个人数众多的中等收入者群体。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中等收入者群体一般都占到在业人口的半数以上。

中国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课题组研究显示,2001年我国中等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重在15%—20%之间。

这说明,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还相当低。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中等收入者比重会随之提高,到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时,其比重至少要达到在业人口的一半。

这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自由流通机制,生产经营中的公平竞争机制和合理的价格机制。

具体来讲,就是要彻底取消行业垄断和政府干预等非经济因素,保证要素贡献与要素分配相符合的分配机制的正常运行,使这部分行业和劳动者的应有收益得到体现,通过控制不合理的高收入并提高相当一部分行业和劳动主体的积极性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对消费的意义——基于农民收入提高的视角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对消费的意义——基于农民收入提高的视角
1% , 以 推 算 出 18 - 20 0 可 95 0 7年 “ 高 收 入 组 ” 大 部 最 中
( ) 据 选取 及 处理 一 数
本文 数据来源 于 1 8 -2 0 9 6 07年 《 国统 计 年鉴 》 中 按
收 入 七 等 分 组 的 中国 城 镇 居 民平 均 每人 年 可 支 配 收 入 和
的关系。
最低收 入组 (% ) 1 低 (0 1%)
七等收入 分组 中 的“ 中等 收入 户” 不完 全 相 同的 。如 是 果用 目前 全国城乡平均收 入线作 为基 线来 描述 “ 中等 收
入者 ” 则“ , 中等 收入者 ” 收入标 准 会偏 低 。中等 收入 的
标准的界定应该遵循 以下原则 :.中等 收入 者是 个全 国 1 性的概 念 , 要将 城市和农 村共 同考虑 , 定惟 一标 准 ;. 确 2 立足于我 国居 民的实际收入情况 , 当参 考国际标 准 ;. 适 3
重 点 和 难 点 是 如 何 使 广 大 农 民有 能 力 、 有机 会 进 入 中等 收 入 者 行 列 。农 民 工 、 营 企 业 者 、 体 工 商 户 、 业 私 个 农
大户是农村 中最有希望进入 中等收入 阶层 的群体 。为此 , 该从 剩余 劳动力 转移 、 乡户籍一体 化、 强教 应 城 加 育和培训、 发展现代农 业、 发展特 色金 融等方 面入 手 , 带动更 多的农 民进入 中等 收入 阶层。 [ 关键词 ] 中等收入者 ; 费; 民 消 农 [ 中图分 类号]F 2 . 14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2 8 2 1 )8一 l1— 3 0 2— 80(0 0 O O 1 0
基 于农 民收入 提 高 的视 角

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比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比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收稿 日 20-2 2 期:06 0— 7
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比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邵耀 占
( 中共菏泽市牡丹区委党校 , 山东菏泽 ,7 00 240 ) 摘 要: 分析 了中等收入者 比重偏低对 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 , 阐述 了扩大 中
等收入 者比重对构建和谐社会 的必要性和 重要意义 , 出了着力培 育和扩 大中等收入 提
5 6 . 5 7
2 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般认 为 , 如果 一个社会 的结 构是“ 榄型” 也就是说 , 橄 , 富豪 与穷 ( 责任编辑 : 邱娅男 )
20 , 6 :4—6. 00 1 )5356 4(
第一作者简介 : 刘永艳 , ,95 9 女 16 年 月生 ,90年毕业 于莱 阳农学 19 院,经济师 ,莱阳农 学院环境艺术学院 ,山东省青岛市城 阳区春 阳路 ,
2 6l 9 6 0.
[ ] ZagZ Q Gii . n gan I cm oet adsaa 5 hn ,r t D A It ri GS o pnn n ptl fh e tg s i stta aa s B S J.t. eg pi fm tnSi c, ti c nl i i D M s[]nJ Gor h a I o ao c ne as l i ysn I a c nr i l e
们都能从改革发展中普遍受 益 , 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可 以承受的范 围之 内, 各社会阶层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劳动合作和利益共享。扩大中
有了合理的消费结构才会有持续 的生产发展。 中等收入者 比重过低与高 收入层过高导致消费和生产 的矛盾 。 () 3社会分层畸形 , 不稳定 因素增加。 如果 中等收入者比重过低的趋 势不能得到有效 的控 制 , 易形成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 社会的 则极 造成 畸形 分层 , 人们便有着强 烈的冲动 , 在正常的市场活动或 者政治渠道之 外进 行有组织 的寻租 , 使社会的不稳定 因素增加 , 仅容 易引发社会 致 不 动乱 , 而且也不利于产权 的保护 。 () 4人力素质下降 , 科技创新乏力 。正如社会分层可能畸形一样 , 从 教育一 生育决策角度来看 , 人力 资本 的投资也可能 出现悖论 , 那就 是极 高收入阶层抚养子女 的机 会成 本大 , 其子女 的教育成本也 高 , 从而对子 女的需要小 ; 而低收入阶层 子女抚养的机会成本小 , 教育成本也低 , 对子 女的需求大 。 这样 , 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平均素质趋于降低, 必然会影响 作 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 因素 的科技创新 。中等收入者群体 比重偏小 , 直 接影 响着我 国构建和谐社会 的进程 。

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相关问题分析

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相关问题分析

收稿日期6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利益矛盾与社会公平问题研究(编号B K 3)。

作者简介赵洁(),女,山东临沂人,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第24卷第7期2008年7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JOURN AL OF SH ANG Q I U TEACHERS C OLLEGE Vol .24 No.7July .2008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相关问题分析赵 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我国目前的社会阶层可以简单的分为三个部分:居于上层的强势群体、居于下层的弱势群体和居于中间的中等收入者,而最稳定的社会结构是“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型结构。

因此,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就成为缩小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中等收入者;强势群体;弱势群体中图分类号:F04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8)07-0082-03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在今后五年内,要确保“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由此可见,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和手段。

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以社会上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为主要特征的。

为此,本文将在界定中等收入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作用及现实途径。

一、有关中等收入者的理论界定对于“中等收入者”的划分标准,往往是出自“中等收入”的概念,也就是从经济地位上去界定的。

其实,“中等收入者”应当是包括收入水平、生活质量、职业、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结构特征等综合指标的概念,也就是说,他们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各方面都居于社会中间等级的群体。

国民收入现状以及对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研究

国民收入现状以及对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研究
国 现 阶 段 正 处 于 由 “ 字 塔 型 ” 向 “ 榄 型 ” 转 变 的 过 对 社会 对 立与 社 会矛 盾起 到 缓解 作 用 。作 为一 个强 调 自 金 橄 程中, 目前 国内经济专家 提出 的中等 收入者划分标 准是采 我 ,追求财 富的在我发展 的群体 ,中等收入者 又并不完全 用 的居 民收 入 五等 分 法 , 即 上 、 中 上 、 中 、 中 下 、 底 满足现状 ,他们 向往更加 美好 的生 活,希望过上 更加 富裕 层 , 目前 属 于 中 等 收 入 者 的 是 中上 层 、 中 层 的 人 , 包 括 的 日子 。 他 们 就 会 要 求 政 府 给 他 们 提 供 更 多 的拓 展 财 富 的 能将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为 产 业 的科 研 人 员 ; 金 融 证 券 业 的 中 高 机 会 , 给 予 他 们 更 大 的 发 展 空 间 , 推 动 国 家 政 策 的 开 放 。 层 管 理人 员 ; 中介 机 构 的 专业 人 员 , 如律 师 、会计 师 、 般 来 说 , 中 等 收 入 者 视 野 开 阔 , 思 维 具 有 前 瞻 性 , 又 评估师等 ;外资企业 的中方 中高层 人员 ;一 部分私营企业 敢 闯敢试 ,因此 ,他们 在经济 活动和社会 活动 中往往走在 家 。 般 人 的 前 面 , 他 们 的 要 求 又 是 带 有 突 破 性 , 往 往 促 进 国 现 代 意 义 上 的 中 国 中产 阶 层 产 生 于 1 纪末 2 9世 0世 纪 家社 会经济政策 的变革 。他们要 求保护 自己的利益 的愿望 初 ,并在 2 0世纪上半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我 国 目 和 要 求 , 也 促 进 了 我 国渐 进 的 政 治 改 革 和 制 度 建 设 。所 以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推动广西经济发展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推动广西经济发展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推动广西经济发展[摘要]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也出现了贫富差距问题。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对缩小这种差距、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及社会结构意义重大。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首先应对其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其次要对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低的现状及其危害有清醒、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以达到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的目的。

[关键词]中等收入比重;扩大;对策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要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

今年南宁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抓好“六项工作”,其中之一是扩大消费。

要把扩大消费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既让群众“有活干,有钱挣”,也让群众“愿花钱,敢花钱”,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一、我国中等收入者的标准及现实状况所谓中等收人者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收入水平处于中等,生活比较殷实的人中等收入者不单纯是经济学概念,它具有经济、历史、地域、社会等多重规定性,是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支柱之一。

中等收入者基本特征是:1.具有合法而且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水平。

他们普遍不安于现状,大多能吃苦耐劳、不断进取、不停吸取与时代同步的先进知识,因而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闲暇时间短是这个阶层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

2.具有稳定而且比较高的社会地位。

大多以脑力劳动为主,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大多具有较高的科技知识、复杂的职业技术和较高的工作要求、其职业是同社会进步同步的、因而具有时代性或先进性。

3.具有较强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影响力。

他们的教育、素质以及职业技能是相当出色的。

他们的收入、地位以及生活状况是比较稳定的,因而在文化观念、思想意识上他们仍对社会和时代的主导观念有较强的认同感,对社会发展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扩大中产阶层的社会与经济意义

扩大中产阶层的社会与经济意义

扩大中产阶层的社会与经济意义内容摘要:我国中等收入者群体比例的稳步增长,有利于政治稳定,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中等收入者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等收入阶层是一个包括收入水平、生活质量、职业、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结构特征等的综合指标的概念。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政治文明建设中等收入者是社会的稳定器,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政治文明建设。

一般认为,如果一个社会的结构是“橄榄型”,也就是说,富豪与穷人、权贵与弱者都是少数,而作为既有秩序之基础的中等收入者在社会中占据主流,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变得稳定、理性、建设、务实,有利于建立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公平、公正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可以改善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使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在将来由矮金字塔形逐渐变为橄榄形。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当中等收入者群体弱小无力并且组织很差时,国家就会分裂为穷人和富人,由于二者是天然的敌人,在政治上往往互相排斥,很难妥协,就会导致社会不稳定。

以中产阶层为核心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最稳定。

在一个贫富悬殊的社会中,富人和穷人处在对立面,很容易诱发人们的仇富心理,引致社会动荡。

而在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较大的社会里,中等收入者是高低收入者之间矛盾的缓冲器,一定规模中等收入者的存在,减轻了低收入者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让低收入者看到了希望。

并且中等收入者本身就是稳定的因素,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社会的既得利益者,不仅不希望社会动荡不安,而且还会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既有秩序。

我国的中等收入者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他们既是改革的受益者,也是改革的推动者,他们往往在政治上与执政党和政府保持一致。

中等收入者的优势和作用

中等收入者的优势和作用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而扩大内需须把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

在社会各收入群体中,突出强调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进一步凸显了中等收入者在扩大内需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中等收入者在扩大消费需求中具有独特优势。

第一,中等收入者消费倾向高。

一般来说,高收入者会对中等收入者特别是中高收入者产生强烈的消费诱导和示范作用,使得中等收入者保持较高的消费倾向。

第二,中等收入者具有扩大消费的条件。

中等收入者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而且容易获得消费信贷的支持,扩大消费的条件较好。

第三,中等收入者收入稳定,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较低,对未来的信心更足。

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不断提高,意味着社会心理预期趋于乐观,预防性储蓄因而减少,即期消费得以扩大。

中等收入者在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引导产业结构升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低收入者的消费结构以中低端消费品为主体。

如果一个社会中低收入者占大多数,其低层次的需求结构对产业发展形成导向,必然使相当部分的经济资源投入到低层次的产业发展中,造成产业结构低端化,并阻滞产业升级。

如果缺乏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社会收入差距悬殊,就会导致产业结构呈现畸形状态:一端是为高收入者生产奢侈品的行业,另一端是为低收入者生产低端消费品的行业。

这样,不仅产业结构不合理,而且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关联和互动,各种产品的替代性差,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生产力低。

只有中等收入者占主体,才能实现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良性互动、不断优化。

同时,由于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所占比重不大,低端产品和奢侈品的生产受到限制,有利于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主导产业的高度化演进。

此外,中等收入者作为最大的消费群体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低收入者增加收入从而扩大消费创造条件。

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提高对于消费需求扩大和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值得期待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值得期待

征, 其存在实际上已经意味着这样一个群体在 议提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表明政府下了决 整整 1亿人的消费需 3 求。经济学 基本理论和

国社会中起着政治“ 稳定器 ” 缓冲带” 心要力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和“ 的 改变财富分配失 富裕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分配 、 消 解决好的, 相反积累到一定时期可能还会因消
中指 出, 20 年我国城市 等来限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比如, 到 09 减轻 低收入群众收入, 这是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工作 国城市发展报告》
那么因贫富差距引发的各 的重要举措。 表明中国正力图改变财富分配失 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已达 2 亿人, I 3 占城市人口 贫困群体的负担等, 衡, 收入差距过大的局面。但要真正做好这件 的3% 7 左右。但在现实生活中, 这样的数值并 种矛盾可以得到适当缓冲和解决, 而且会促进
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 要牢 对象只能是满足其基本生活甚至最低生活所 手, 提出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就是抓住了
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 把扩大内需的 必要的消费品, 这些消费品往往是比较低端的 问题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政府在“ 提低’ ’ 方面做
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发展服务 廉价产品; 而处于两级中间的这个群体人数最 了很多工作。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 城乡低保
者。
关键词: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财富分配;
社会保障制度
榄型” 社会结构在国际上公认是比较合理的。 其三, 3前, - " 国际经济政治情势变化多端, 难以捉摸, 未来全球经济发展有着极其不确定
中图分类号:1 文献标识码: F2 A 原标题: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值得期 “ J { 艮
消费的数额也最大。他们消费偏好则是自 标准都有了很大提高, 最低工资标准也在连续 业、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在此 “ 。 提高中 多,

正确理解“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正确理解“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O ~ 3)『0 0 2 1 ht:w w. h r .o .n. 6 O 2 1 -1 — 7. t / w mo udg vc / 1 p/
f】安 顺 市廉 租 住 房 出售 和 管 理 实 施 意 见 ( 5 安府 发 [0 82 2 0 32号 ) BO 安 顺 市 [ / U. E 人 民 政 府 网,2 0 - 2 0 ) 0 o — 2. t : w . su . v ngvwh/ (0 8 1 - 8 [ 1— 9 1】h p / wa hng . /o_ jz 2 l t/ w n oc gvz j 0 81/0 8 2 8 66 63 9 .t . o_f / 0 /220 10 10 17 4 9 m1 w2 h 【 林文秀. 6 】 廉租房租售并举新政探析叨.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0 0 () , 1 ,7. 2 『1住 房 和 城 乡建 设 部 . 0 7 2 8年 全 国 住 房 公 积 金 管 理 情 况 通 报 [BO ]中央 政 o E /L. 府 门 户 网 站 ,20 — 3 2 ) 0 1一 7.t:w w. v n zt 0 9 0 /3 (0 9 0 - 3 [ 1- l 1】 t / w g . / d 2 0 - 3 / 2 1 h p/ ocg / 2
21 0 2年 2月
Fb e ..2 1 02
第 2 第 1期 6卷
杨 刚 . 燕 华 : 租 房 R Is的住 房 公 积.
件 予 以 明确 . 绝 安 全 隐 患 。 杜
支 援 的 公 积 金 限 额 也 要 根 据 不 同 情 况 进 行 调 整 。 闲 置 资 金 的 5 % 比例 注 入 廉 租 R T 0 EI s会 不 会 过 高 . 要 看 当 地 存 贷 比 的 增 长 率 。 和 廉 租 资 金 的 缺 口大 小 。 一 旦 发 现 比 例 过 高 。 T REI s必 须 马 上 通 过 向政 府和市 场 出售房屋 来调 整 。 府有 义务 和权力 首先 回购 。 政

2024年浅议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设橄榄型社会

2024年浅议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设橄榄型社会

2024年浅议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设橄榄型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正逐步从金字塔型社会向橄榄型社会转型。

橄榄型社会,又称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社会结构,指的是社会财富分配相对均衡,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较大,而贫困人口和富裕人口相对较少的社会形态。

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的稳定器,他们既能够支撑消费增长,也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设橄榄型社会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必要性1.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他们拥有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消费能力,是推动消费升级、扩大内需的关键力量。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 缩小贫富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意味着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同时,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垂直流动,增加社会活力。

3. 提升社会整体素质中等收入群体通常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他们的扩大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

此外,中等收入群体对于社会的贡献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还包括对公益事业、社区建设等方面的积极参与。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策略1. 提高教育水平教育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

通过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人接受优质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为他们跻身中等收入群体创造条件。

2.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同时,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调节,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3. 鼓励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促进更多人通过创新创业实现增收致富。

4. 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帮助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几点建议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几点建议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几点建议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几点建议日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策略。

对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而言,是宏观经济政策多项目标(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适度增长,保障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交集点”。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对于经济稳定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的稳定,有赖于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和低风险性;经济的稳定运行和稳定增长,依赖于中等收入群体的稳定需求;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来源,才能有稳定的财源来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等收入群体,具有较稳定的消费结构,也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存款水平和消费信贷水平,有利于宏观经济中金融的稳定。

结合中国的发展现实,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使中等收入者占社会多数,也是体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

本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应制定出中长期的具体目标。

如确定到2020年、2030年,中等收入群体占全社会人口比重、中等收入群体占全社会的收入比重、中等收入群体占全社会财产比重等具体目标。

政策目标方面,应确定到各个时期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比重、中等收入群体社会保障的覆盖程度和完善程度应达到的水平,总体上应确立中等收入群体的低税负、中等收入群体社会保障全覆盖的中长期目标。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收入增长的目标来源,应着眼于需求稳定的实体经济。

(2)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目标群体,首先要稳定既有的中等收入群体,如,大中型企业的稳定就业职工、中小民营企业主及其管理人员、公务员、现代服务业从业者、农村先富群体等。

关键点在于:其一,政策应保障相关领域的稳定发展,并使这些领域的就业是稳定的;其二,要形成相关领域工资水平的稳定增长机制,而不要随着宏观经济景气而大起大落;其三,要形成进入这些领域机会平等的机制,并且使其收入来源及增长具有社会合理性,规范和引导这些群体成员的行为,避免使之成为社会矛盾集中针对的对象。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政策建议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政策建议

作者: 夏华 李金凤
作者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系
出版物刊名: 环渤海经济瞭望
页码: 37-41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5期
主题词: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公有制经济比重 产业结构
摘要:十八大提出将继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通过分析发现,从2002年这个政策主张第一次提出到现在,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在扩大,但是扩大速度并不快,导致目前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不到20%。

扩大速度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公有制经济比重的下降、“低价工业化”增长机制、产业结构升级较慢和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下降等三个因素,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对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扩大内需和解决部分产能过剩问题和人力资本积累具有积极意义,并根据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意义Expand the meaning of the proportion of middle-income earners中等收入是指在某个时期里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全体居民收入的均匀程度。

到达这一程度或者与此大致相当收入的人群就能够被称为中等收入者(群体),在国外被称为中产阶级。

Middle income is to point to in a certain period in certain region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income of all the residents of uniformity. Arrived at or about the same with the income level of the people can be called a middle-income earners (groups), in a foreign country is called the middle class.首先,就收入程度自身而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收入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从纵向看,中等收入程度决议于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开展情况,一个地域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中等收入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从横向看,即便是同一时期,不同地域之间的中等收入情况也不同。

例如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程度通常是个人年收入为2-3万美圆,这远远超越了我国东部兴旺地域的中等收入程度。

First of all, in terms of income level itself, level ofincome of different regions in different time is different. Resolution from the longitudinal middle income level in a certain historical perio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 region of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 of the middle income level is different. From lateral view, even if is the same period, middle income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is also different. For example,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 income level is usually a person earning $2-30000, this is far beyond the eastern part of our country flourishing region of middle income level.其次,从社会范畴来看,由于到达中等收入程度的人们常常会由于经济利益、生活方式的分歧或类似而在政治见解、文化心理、审美情味、道德认识等方面互相认同,进而构成一个比拟稳定的社会阶级——中等收入者(群体)。

Second, from the point of social category, as people often reach middle-income level due to economic interests, lifestyle differences in political opinions, or similar, cultural psychology, aesthetic flavor, the respect such as moral knowledge agree with each other, thus constitute a match stable social class - middle-income earners (groups).因而,中等收入者(群体)只能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社会的概念、区域的概念。

从某种水平讲,收入程度的中等化只是中等收入者(群体)的量的规则性,而除此之外的人文要素才是中等收入者(群体)的质的规则性。

Therefore, middle-income earners (group) is only a concept, the concept of social history, regional concept. Tell from certain level, the income level of medium just middle-income earners (group) the amount of regularity, and beyond that of the human element is the qualitative regularity of middle-income people (groups).我们以为,我国的中等收入者(群体)应当从收入程度、生活质量、个人文化素质以及社会公益活动参与水平等方面来界定。

以北京地域为例,从目前的情况来权衡,其中等收入者的收入程度大致应该是个人年收入4万元至8万元,家庭储蓄和其他货币性资产20万元以上,家庭人均寓居面积明显高于当地均匀程度,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5%左右(北京市居民均匀恩格尔系数为33.8%),家庭成员有旅游健身、观看中高档文艺演出的愿望和经济才能,有较高的文化、技艺或营生才能等等。

We think that China's middle-income earners (group) shallbe from the level of income, life quality, cultural quality of individual and social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to define for participation level, etc. In Beijing area as an example,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to balance, the degree of income earners such as roughly is supposed to be a person earning $40000 to $80000, household savings and other monetary assets of 200000 yuan of above, domestic per capita living area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local homogeneous degree, family engel's coefficient is approximately 25% (Beijing residents engel's coefficient of 33.8%), family members have travel fitness, high-grade watch the desire of the theatrical performances and economic, have high culture, art, or business ability, and so on.扩展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意义Extend the meaning of the proportion of middle-income earners首先,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白提出要扩展中等收入者比重,这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详细表现。

为我们全面建立小康社会指明了斗争方向复合土工膜,为完成第三步战略目的提供了保证,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First, 16 big reports understand offered to expand the proportion of middle-income earners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is the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ree represents" important thought of the performance in detail. As we pointed out the struggle direction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o complete the third strategic aim to provide a guarantee, has very profou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其次,扩展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调动积极要素,激起社会成员旺盛的发明力和劳动热情。

Second, expand the proportion of middle-income earners to mobilize positive elements, exuberant invention force social members and work enthusiasm.第三,扩展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安康开展。

依据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调查发现,人均年收入到达5000美圆者,其家庭消费属于随意性可支配类型泰安太阳能,这种消费关于经济开展有宏大的影响,而低于5000美圆的,其家庭消费是以满足根本需求为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小。

因而,能够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支撑着将来消费的增长。

Third, expand the proportion of middle-income earners is conducive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sustained, rapid and of ankang. According to the three cities of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 the survey found annual per capita income to $5000, its household consumption are optional the disposable type, the consumer has big effect on economic conduct, and less than $5000, the household consumption is give priority to in order to mee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the impact on the economic growth is very small. Therefore, said to middle income groups consumption to support the growth in consumption in the future.第四,扩展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利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