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基本思路

合集下载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几点建议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几点建议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几点建议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几点建议日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策略。

对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而言,是宏观经济政策多项目标(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适度增长,保障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交集点”。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对于经济稳定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的稳定,有赖于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和低风险性;经济的稳定运行和稳定增长,依赖于中等收入群体的稳定需求;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来源,才能有稳定的财源来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等收入群体,具有较稳定的消费结构,也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存款水平和消费信贷水平,有利于宏观经济中金融的稳定。

结合中国的发展现实,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使中等收入者占社会多数,也是体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

本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应制定出中长期的具体目标。

如确定到2020年、2030年,中等收入群体占全社会人口比重、中等收入群体占全社会的收入比重、中等收入群体占全社会财产比重等具体目标。

政策目标方面,应确定到各个时期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比重、中等收入群体社会保障的覆盖程度和完善程度应达到的水平,总体上应确立中等收入群体的低税负、中等收入群体社会保障全覆盖的中长期目标。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收入增长的目标来源,应着眼于需求稳定的实体经济。

(2)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目标群体,首先要稳定既有的中等收入群体,如,大中型企业的稳定就业职工、中小民营企业主及其管理人员、公务员、现代服务业从业者、农村先富群体等。

关键点在于:其一,政策应保障相关领域的稳定发展,并使这些领域的就业是稳定的;其二,要形成相关领域工资水平的稳定增长机制,而不要随着宏观经济景气而大起大落;其三,要形成进入这些领域机会平等的机制,并且使其收入来源及增长具有社会合理性,规范和引导这些群体成员的行为,避免使之成为社会矛盾集中针对的对象。

“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专篇——正确认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现实

“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专篇——正确认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现实
维普资讯
“如何 扩大 中等收入者 比重 " 专篇
编 者按 :近 期 ,由广 州市社科联 、广 州 日报联 合 组 织召 开 了 ‘ 何 扩 大中等收入 者 比重”座谈会 ,来 自广 州社科 界的近 3 如 0名专
家学者 围绕主题 对此作 了深入探讨 ,发表 了很 多精辟见 解。现将 专 家学者的讲话和 文章刊登 于此 ,以飨读者 。
不 同 比例 , 为国际劳动 回报率 。一般分 为五种档次 : , 肉性 就称 第一 肌 劳动者 , 自然性劳动 回报率 0 %、 . 凭借性 劳动回报率 2 4 %。第 二 , 神经
性劳动 , 主要 指公 务 员 、 会计 、 检验 员 和 中层 管理 者 , 动 回报率 为 劳 8 第三, %。 分销性 劳动 , 特别是 国际贸易劳 动 , 回报率为 1%。 四 , 6 第 非
促进 、 相互 约束措施 的配套 。这里面有 三个措施 : 、 l激励 措施 , 即认识
劳动 回报率 的影 响 , 并认 同这种 分配 , 并使 更 多 的人提 高劳动 档次 ,
使 自己进入高 回报率 的劳动 ,同时也 会使企业 从接单性 企业到发 单
性企业 的转变 , 中国的人力资源转 向人力 资本 。2 约束性措施 , 使 、 用 税 收制度 来进 行约束 , 累进 制税 收 , 高高 收人 人群 的税 收 比率 ; 即 提 另外税 息挂钩 ,即对纳税 人在货 款买 日常用 品 的所付 利息 款可 以抵 税 等。3保 障措 施 , 满 足人 们的平地 心理 , 过连续资 格制和个 、 即要 通 人 帐户制 使 每个人 感 到 自己不 仅现 在能余 多 少 ,而且 余得 久 , “四 金 ” 善 , 养老金 、 完 即: 医疗金 、 失业金和公积金制 度的完善 。 而 在社会范 围 内进 行再分 配 , 括 ( ) 则包 1 资本 的获 得者对 资 源 的提供 者给予补偿 , 2 对不 能 自我帮助 人给予补 助 , () 以及 ( ) 大 3最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金融论坛2020年第12期(总第300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王一鸣[摘要]中等收入群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本基础,是建设高品质生活的主力军。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从各方面条件判析,我国到2035年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由现在的4亿人扩大到8亿人是可以实现的。

“十四五”时期,要聚焦重点人群和突出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打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通道,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宅基地流转为重点提高农民财产性收益,以职业技能培训和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为重点拓展产业工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空间,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保障教育公平为重点提升低收入群体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能力,以增进社会流动和打破阶层固化为重点创造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公平机会。

[关键词]中等收入群体;新发展格局;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十四五”[文章编号]1009-9190 (2020)12-0003-06 [JEL分类号]E6 [文献标志码]AExpanding the Middle-Income Group Is an Important Way to Build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W A N G Yi-ming[A bstract ] Expanding the middle-income group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Judging from various conditions, it is possible for China to expand the size of middle—income groups from 400 millionto 800 million by 2035.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we should focus on the key groups and outstanding prob­lems, and take the following targeted measures: deepening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refomi and equalizing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urbanization of farmers, promoting the rural land system reform and th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transferring to raise the property gains for farmers, improving the worker's vocational skill and pay to expand the space for industrial workers to enter the middle-income group, constructing a high-quality education system guarantee­ing the educational equity, enhancing the social mobility and breaking the class solidification to expand the space for in­dustrial workers to enter the middle—income group.[Key w ords」middle-income group;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doubling of middle-income group; the 14th Five-Year Plan一'弓I言“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路径探索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路径探索

分布居 中位置 的一个收入 区间, 中等收入者 比重是众数或 中 位数的概念 , 不是收入的简单平均 。 具体参见于春晖( 2 o o 3 ) , 石刚和韦利媛 ( 2 0 0 8 ) 等 。 二是 中等收入是一个相对 和动态 的概念。不同国家和地 区, 经济发展 的不 同时期 , 中等收入者
( 1 . 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 , 北京 1 0 0 0 7 0 ; 2 . 郑州师范学院 , 郑州 4 5 0 0 4 4 )

要: 中等收入者 比重是影响 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的一个关键 因素。因此 , 谈及 中等收入者比重 , 不能不关注 中等
收入人 群。以 中等收入 者比重的界 定为基础 , 阐述扩大 中等收入 者比重现 实意义 , 提 出扩大中等 收入 者比重需要 自上

中等 收入 者 比重概 念 的界 定
入群体 的“ 劫富济贫 ” 政策。减少贫困人 口, 提高低收入者收 入水平 , 使 中等收入 者 比重持 续扩大 , 是 中国经济发展现 阶
段理顺收入分配关 系的最佳路径 。
中等收入是一个很复杂 的概 念 , 与它相关 的概念有 中等
收入国家 、 中产阶级或 中产阶层 、 中等收入者 比重 、 中等收入
入者 是生 活较 富裕和生活水平相对稳定 的群体 。 例如美 国的 丹尼斯 ・ 吉 尔伯 特和 约瑟夫 ・ A . 卡尔( 1 9 9 2 , 中国社会科 学出
版社 ) 认 为 中等 收入者工作 上有较强 的职业技能 , 生 活上 舒 适安逸 , 在社会地位上保持稳定 , 并 渴望 向上流动 。
业差距明显扩大 。收入 差距 持续扩大 引发诸 多社会 矛盾 , 成 为阻碍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总结几十年来 中国提 高中等收入者 比重 、 促进共 同富裕 的实践 , 研究 在走向共 同富裕 的同时 , 居 民收入差距 、 贫富差 距 不断扩大的客观事 实与成因。 概括 出符合 中国实 际情况 的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措施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措施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措施
为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实施就业政策: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改善就业环境、加强培训和教育等措施来增加就业机会。

这不仅可以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也可以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2. 减轻中等收入者的负担: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措施来减轻中等收入者的负担,提高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这样可以促进中等收入者的消费和投资行为,进而刺激经济增长。

3.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融资、税收优惠、创新支持等措施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这样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4. 增加教育投资:教育是提高人才素质和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总而言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政府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加强就业政策、减轻中等收入者的负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增加教育投资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
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从而实现社会的平衡和谐。

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的比重

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的比重

如何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一个社会的中等收入者群体是以社会可分配的总收入作为形成的现实基础的,因而这种中等收入者群体是历史的、变化的;同时这个群体可以自发地形成,也可以在政策指导下形成。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这为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的政策,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起始阶段。

现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从一部分人先富走向多数人的富裕。

其主要办法是提高大多数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使更多的低收入者逐步进入到中等收入者行列,可以说,从一部分人先富进到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进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一个新阶段。

中等收入者人群越多,逐步占了全体人口中的多数,就意味着我们离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越近了。

其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也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普遍趋势。

从世界各国普遍发展趋势来看,在一个实现了现代化的社会中,都有一个人数众多的中等收入者群体。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中等收入者群体一般都占到在业人口的半数以上。

中国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课题组研究显示,2001年我国中等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重在15%—20%之间。

这说明,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还相当低。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中等收入者比重会随之提高,到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时,其比重至少要达到在业人口的一半。

这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自由流通机制,生产经营中的公平竞争机制和合理的价格机制。

具体来讲,就是要彻底取消行业垄断和政府干预等非经济因素,保证要素贡献与要素分配相符合的分配机制的正常运行,使这部分行业和劳动者的应有收益得到体现,通过控制不合理的高收入并提高相当一部分行业和劳动主体的积极性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如何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如何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如何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湖北日报讯卢现祥罗小芳编者的话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事关民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稳定等重大主题。

本版今天刊文对此进行探讨。

《如何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一文从统筹城乡关系、区域协调、体制改革等方面寻求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路径。

《“改”出橄榄型社会结构》则把笔墨集中在利益关系的调整上。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在国内投资率偏高、产能过剩并且出口下滑的情况下,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的重点,是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提高国内消费率。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着力点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并使我国的广大中低收入者逐步转变为中等收入者,以其消费能力为支撑,使我国逐步成为国内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为何要提高我国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从总需求结构调整的角度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高投资效率,减少净出口;从社会结构转型的角度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中等收入者比例,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向更多依靠内需驱动、创新驱动的轨道。

经济危机后外部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全球化进程放缓和市场收缩,中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不断努力改善民生,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是扩大内需的需要。

一是国内市场发展的需要。

据瑞银研究报告分析,到2015 年,中国国内市场消费将可由从目前占世界的5.4%上升至l5.6%左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二是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经验表明,少数富人阶层倾向于购买进口高档商品;大多数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主要是用于购买满足生活所必需的商品;而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则是用于购买本国生产的高端、新型商品,最能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中等收入者群体对住房、汽车、电脑、教育、文化、旅游等的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社会稳定的需要。

庞大的中等收入者是社会的稳定器。

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相关问题分析

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相关问题分析

收稿日期6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利益矛盾与社会公平问题研究(编号B K 3)。

作者简介赵洁(),女,山东临沂人,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第24卷第7期2008年7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JOURN AL OF SH ANG Q I U TEACHERS C OLLEGE Vol .24 No.7July .2008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相关问题分析赵 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我国目前的社会阶层可以简单的分为三个部分:居于上层的强势群体、居于下层的弱势群体和居于中间的中等收入者,而最稳定的社会结构是“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型结构。

因此,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就成为缩小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中等收入者;强势群体;弱势群体中图分类号:F04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8)07-0082-03 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在今后五年内,要确保“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由此可见,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和手段。

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以社会上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为主要特征的。

为此,本文将在界定中等收入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作用及现实途径。

一、有关中等收入者的理论界定对于“中等收入者”的划分标准,往往是出自“中等收入”的概念,也就是从经济地位上去界定的。

其实,“中等收入者”应当是包括收入水平、生活质量、职业、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结构特征等综合指标的概念,也就是说,他们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各方面都居于社会中间等级的群体。

2024年浅议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设橄榄型社会

2024年浅议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设橄榄型社会

2024年浅议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设橄榄型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正逐步从金字塔型社会向橄榄型社会转型。

橄榄型社会,又称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社会结构,指的是社会财富分配相对均衡,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较大,而贫困人口和富裕人口相对较少的社会形态。

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的稳定器,他们既能够支撑消费增长,也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设橄榄型社会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必要性1.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他们拥有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消费能力,是推动消费升级、扩大内需的关键力量。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 缩小贫富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意味着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同时,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垂直流动,增加社会活力。

3. 提升社会整体素质中等收入群体通常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他们的扩大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

此外,中等收入群体对于社会的贡献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还包括对公益事业、社区建设等方面的积极参与。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策略1. 提高教育水平教育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

通过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人接受优质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为他们跻身中等收入群体创造条件。

2.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同时,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调节,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3. 鼓励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提供优惠政策、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促进更多人通过创新创业实现增收致富。

4. 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帮助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推动广西经济发展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推动广西经济发展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推动广西经济发展[摘要]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也出现了贫富差距问题。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对缩小这种差距、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及社会结构意义重大。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首先应对其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其次要对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低的现状及其危害有清醒、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以达到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的目的。

[关键词]中等收入比重;扩大;对策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要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

今年南宁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抓好“六项工作”,其中之一是扩大消费。

要把扩大消费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既让群众“有活干,有钱挣”,也让群众“愿花钱,敢花钱”,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一、我国中等收入者的标准及现实状况所谓中等收人者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收入水平处于中等,生活比较殷实的人中等收入者不单纯是经济学概念,它具有经济、历史、地域、社会等多重规定性,是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支柱之一。

中等收入者基本特征是:1.具有合法而且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水平。

他们普遍不安于现状,大多能吃苦耐劳、不断进取、不停吸取与时代同步的先进知识,因而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闲暇时间短是这个阶层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

2.具有稳定而且比较高的社会地位。

大多以脑力劳动为主,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大多具有较高的科技知识、复杂的职业技术和较高的工作要求、其职业是同社会进步同步的、因而具有时代性或先进性。

3.具有较强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影响力。

他们的教育、素质以及职业技能是相当出色的。

他们的收入、地位以及生活状况是比较稳定的,因而在文化观念、思想意识上他们仍对社会和时代的主导观念有较强的认同感,对社会发展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如何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如何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模糊 ,也有 一些 不 太科 学的地 方 。有 关方 面首
界 定,尤其需要提 高中等 收入者的认 定标准 。
不过 ,所有这些实招 ,都 涉及制度建设,
民 、藏 富于 民 ,尽 快 民生 以发展 为 导向 ,由此
先 应该 对 中等收 入者 的 范 围,做 出相 对 清晰 的 都 需要 政 府 拿 出决 心 和 勇 气 。 更 多地 让利 于
纵 观 此 次 会 议 , 尤 其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会 议 集 型企 业发展 ,使更 多的人 成为创 业 者 。这既
明确 提 出 ,要 牢 牢把 握 扩 大 内 需 这 一 战 略 基 是提 高低 收 入 者比 重的 重要途 径 ,也是 形 成新 点 .把 扩 大 内需 的 重 点 更 多放 在 保 障 和 改 善 的 中等 收入 群体 的 重要 手段 。本 次会议 确 定的
卷首语 IU N H U U AS O Y J
如何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文/ 刘绍 星
中央 经 济 工作 会 议 提 出 ,将 继 续 实施 积 要通 过 收入 分配 改革 ,让 更 多的低 收入 人群 进
极 的 财政 政 策 和稳 健 的 货 币政 策 ,保 持 宏 观 入 中等 收入 者行 列 。从现 实需求 看 ,在 深化 收
2%;若 以每人每 天消 费1"0 美元 为标 准 ,我 中的 薄弱 点 。这需要 各 级政 府 继续加 大社保 投 3 0 10
国中等收入 群体 只有 1 亿一 . L&,约 占1%。 . 5 1 q. 6 2 此 前财政 部 则称 ,个税 起 征 点上调 到3 0 元之 50
后 ,纳 税 人 数 由 约 8 0 D- 至 约 2 0 万人 。 40 - &减 40

如何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如何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时造成 中国以投资拉动增长的惯性 , 怎么也停不 下来 。这些都可以看作人世伴生 的输入型“ 制度
成 本 ” 。
对 中央政府而言 ,经济外向度过高和外汇 占
1_ 8 . 2 %:7 %。这说明在二 、 3 7 三产业 中, 无论从哪
右。此结论一 出, 嘲笑声迭起 , 大多认为是“ 被中
产” 。 了
如何扩大 中等收入者 比重?这不同于提高低 收入者收入水平 , 前者更多的是依靠效率 , 后者更 多的是依靠公平。 首先 ,需要扩大低收入群体通向中等收入者 的进阶之路。 低收入群体一直在 自己的群体徘徊, 个很重要 的因素就是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 这些 只掌握相应工种熟练程度的低收入者 ,缺乏更进
( 李摘 自《 当代经济研究}0 1 2 1 年第 1 期 1
丁冰 / ) 文
如 何提高 中等收入者 比重
刚刚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把扩大 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 民生 、加快发展 服务业、 提高中等收入者 比重上来。 按照有些专家的估测 , 中国城镇人 口户均( 三
口之 家 ) 前 收入 6万 一 O万 元 , 是 中 国 比较 税 2 就
入世 1 , 0年 中国仍很被动
在人世带领 中国进入高增长发展 轨道 的同 时, 也带给中国政府不少现实挑战。 首先 , 不要忘记 1 0年前 中国人世 的背景 , 是
恰 逢全 球 产业 重新 布 局 。全 球 50强 趁 中 国人世 0
的东风 涌人 中国 , 而且都是大 型的重工 、 化工等 产业 向中国转移 ,拉 其最重要 的根源即在
于此 。
力使得个体在市场上的机会平等,这就要求破除 垄断, 破除不同行业 间的薪酬方面的巨大差异 , 因 为这种差异不是源于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属于 市场的一种不公。因此 , 鼓励竞争 , 保护产权以及 知识产权 , 建立有公信力的市场法治环境, 鼓励个 体创业 ,就能够在市场层面支撑起中等收入者群 体的扩人 ,而无需政府拿出过多 的资源和精力去 亲 自解决提高 中等收入者 比重的问题 。 ( 邓摘 自 北京商 ̄} 01 l 月 1 《 2 1 年 2 5日 韩哲 /文)

共同富裕关键在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共同富裕关键在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郑新立郑新立郑新立:目前,我们初步小康实现了,全面小康也实现了,提出共同富裕,恰逢其时。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占总人口的30%左右。

共同富裕不是通过打富济贫实现的,而是在发展中实现,要做大增量,即让更多人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而不是调整存量。

第一,要增加农民收入。

城乡收入差距大是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为0.46,处于较高水平,如果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均等,基尼系数就可以下降一半。

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城市,农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ECONOMY 71智库ZHIKU村只占少数,如何让农村5亿多人口尽快富起来?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系统提出通过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城乡融合,首先市场要融合,农村市场发育程度低是影响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要从市场机制入手,完善城乡市场信息,让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在城乡市场间实现平等交换、自由流动。

具体而言,一方面,让农村户籍劳动力能够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现在有2.8亿农民工为城市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他们是农村户籍,享受不到所在城市附加的公共服务,这就是不平等交换。

另一方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供给,2020年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创造历史新高,达8.4万亿元,土地出让金本质上是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价值的转移,这是城乡要素不平等交换的集中体现。

城乡融合的市场机制还可以吸引社会资本,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激发农村经济增长潜力,支持乡村振兴。

从国际上看,韩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制定“十五”计划期间,我曾带队赴韩国考察新农村建设情况。

上世纪70年代,韩国开始步入工业化、城市化,30多年里城乡同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约为1∶0.9,而我们是2.5∶1,其就是通过城乡要素配置、城乡市场一体化、政府财政支持等举措,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提高。

如何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

如何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

ZHUANJIASHIJIAO专家视角栏目编辑:李国君2017年2月号总第227期基于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现状,针对“扩中”面临的困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要求,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六条措施来扩大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

一、明确基本思路和目标(一)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方略为统领,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为基础,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推动力,以建立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合理的职业结构和公平的教育体系等为直接支撑,标本兼治,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纳入改革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亿万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成为中等收入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发挥好政府通过制定、实施有关法规政策促进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作用,加快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收入、财产分配格局,逐步提高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结合社会诚信制度建设促进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最终形成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创造条件。

(二)要明确全面“扩中”的目标1.需设定2020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人数和比例目标。

即以2013年劳动者个人年收入6万元至15万元或家庭年收入8.5万元至22.5万元为基数,按2014年到2020年底年均增长6.5%计算,到2020年中等收入劳动者个人年收入应当达到9.3万元至23.25万元,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应当达到13.2万元至33万元(2013年价);但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其中等收入劳动者个人和城镇中等收入居民家庭年收入的下限、上限均要达到全国平均值的2倍。

按此测算,到2020年,在经济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基础上,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人数、比例目标可设定为由2013年的2.5亿人和占全国人口的18.4%,分别上升到4亿人和28%。

2.可设定到2050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的目标为,中等收入群体人数争取达到9亿以上,占届时我国人口总数的60%以上。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条件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条件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条件
赵洁
【期刊名称】《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我国目前的阶层可以简单的分为三个部分:居于上层的强势群体、居于下层的弱势群体和居于中间的中等收入者.而最稳定的社会结构是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型结构,因此,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就成为缩小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对中等收入者的界定、分析贫富差距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的消极影响出发.强调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重要性,并简单分析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具体思路.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赵洁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46
【相关文献】
1.也谈缩小贫富差距--驳吴敬琏的"应向职工划转国有资产以缩小贫富差距"
2.扩大内需首先要缩小贫富差距
3.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缩小贫富差距
4.“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专篇——正确认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现实
5.缩小贫富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社会利益协调的首要任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基本思路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首次写进党的历史文献——十六大报告,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必将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国居民的中等收入水平是一个动态指标。

根据统计年鉴和有关学者提供的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可知目前我国居民的中等收入水平应该接近职工的平均货币工资,个人年收入约为8000~12000元,其家庭年收入应达到2.5~4万元,这部分居民称为中等收入者,其比重不足20%。

而全球中等收入层近期的人均年收入约为14500~35000元人民币。

同一时期不同的国家,中等收入水平是不相同的,但各发达国家的国民中,绝大多数都属于中等收入者。

相比之下我国差距太大,如何迅速扩大我国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我国现实生活中,中等收入者群体人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好的道德素养、较高的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他们收入稳定,薪金丰厚,具有与时俱进的价值观。

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而且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宏观经济增长。

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基本途径如下:
1.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在发达国家,中等收入者群体的成长靠的是相关法规和政策对私有财产的严格保护。

所以,我国必须制定和完善私有财产保护法。

不仅要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而且要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对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首先必须从法律上明确界定,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达到中等收入者水平。

2.利用税收杠杆调节收入分配
根据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建立和完善有关税种,如个人所得税、利息税、遗产税以及向高档消费业征收的消费税等,并且加强对纳税环节、纳税程序的管理和改革,严厉打
击一切偷税漏税行为。

对于个人所得税税制的改革,应该根据居民收入分布的现状,在适度提高起征点的同时,减少级次、扩大级距并酌情降低税率。

对于中等收入者应采取低税率政策保护他们的合法收入。

对于农村,应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将农产品按产量征税改为按商品量征税,严禁向农民乱摊派集资收费。

3.发展教育,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获取收入的能力。

目前,我国低收入者的一大特征是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就业能力和收入比较差;而现有的中等收入者群体也有待知识更新。

因此,必须发展教育,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一方面,大力发展公共教育,使人人有机会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普遍提高全民的文化和技术素质,为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者群体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还应利用有利条件,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打造学习型社会,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以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使更多的人获得达到中等收入者水平的机遇。

4.大力发展经济,广开就业门路
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缩小城乡差距,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根本的措施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为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必须进一步加大西部开发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利用西部的资源优势和发达地区的帮带作用,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为西部地区的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者群体营造宽松的环境。

当前国家应该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广开就业门路,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让广大的中低收入者各显神通,有择业的自由,有用武之地。

政府应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活跃资本市场,鼓励中等收入者踊跃投资,自主创业,并充分发挥非国有企业在扩大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就业容量,让低收入者有获得更多收入而进入中等收入者群体的机会。

5.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其中62%在农村,且主要属于低收入者。

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关键在于如何创造条件尽快提高这一部分人的收入。

而目前的户籍制度,某种程度上为农民进入城镇设置了制度性障碍。

所以必须逐步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城乡居民公平竞争,共同富裕。

农民离开农村之后,来到城镇开了眼界,他们的观念转变了,不但劳而有获,而且可以把学到的技术带回家乡,创办企业。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必须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使小农经济与国际大市场相连,让广大农民富裕起来,有可能进入中等收入者群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