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精品优秀实用
小学语文三年级(部编版)下第三单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部编版)下第三单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名扬中外、北宋、都城、热闹、摊位、骑马、形态各异、大模大样、跑买卖、半裸”等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感受古代绘画艺术的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通过一幅画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
2. 背景知识:《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绘画的杰作,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感受古代绘画艺术的美。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2. 学具:学生自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重点内容和感想。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新课内容学习: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感受古代绘画艺术的美。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
3. 巩固练习: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板书设计1.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 重点内容:课文内容、历史价值、艺术特点3. 难点内容: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的理解和欣赏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拓展作业:收集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更多信息,进行深入研究。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生动细致,了解《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增强文化自信。
3.培养“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自学能力。
从第2~4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说出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4.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教学重点:1.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珍贵。
2.培养“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交流,学习第一小节1.激趣导入:同学们,走进这一单元,我们已经轻轻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走进它,我们已经领略了很多很多。
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幅古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学生齐读课题)理解“名扬中外”。
(板书:名扬中外)2.读第一小节,重点读出“三百多年”、“保存”、“完整”等词语的重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是对课文第一小节的一个整体感知,同时也是语言文字的训练。
】二、读文感悟,学习2-4小节(一)初读2-4小节,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读2-4小节,看看图上有什么,用横线画下来;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用波浪线画下来。
(二)图文结合,深入研读第二小节1.出示“画上有街市可热闹了……”。
(板书:街市热闹)(1)通过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2)走在这热闹的街市上,你都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来回答。
)(3)街市上可真热闹啊!让我们也去看看这热闹的街市吧!(出示课件:热闹的街市画面)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4)老师这里有一些词语,谁来把它们准确地送到相应的位置上。
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案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复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介绍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包括画的作者、创作背景、画面内容以及画作的艺术价值等。
2. 相关知识: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文化、艺术等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复述。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把握课文的主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3. 理解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展示与表达: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自己的话进行简要复述。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 作者:X3. 创作背景:X4. 画面内容:X5. 艺术价值:X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家长签字确认。
2.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内容,不少于100字。
3. 思考题:要求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下节课进行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需要调整。
3.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否有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及课后反思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难点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单元导入,揭题解题。
1、师:这一单元我们已轻轻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走进它,我们已经认识了一座了不起的古代建筑。
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幅名扬中外的古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什么叫名扬中外?2、(课件欣赏)说说自己的感受。
3、这幅画叫什么名字?你对他有多少了解?(生自由交流与习资料)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师:课文将怎样向我们介绍这幅古画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生自由地读课文,指名交流。
2、指名分段读文,重点正音三个多音字作溜乘。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三、精读课文。
1、现在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再欣赏一下这幅画吧。
2、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
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
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
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3、自由读文,对照图画,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那些内容?简单地标注在文字旁边。
4、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1)读第2小节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精品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教材分析:《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介绍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的略读课文。
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做了简单的介绍:图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目前保存的情况。
短短的几句话,所含信息量却很大。
后面的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内容。
先是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然后讲画上的街市热闹非凡,之后,选择了一个小的场景加以具体生动的描绘;最后,简单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情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读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难点:由于《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画,三年级学生对画的鉴赏能力有限;课文是略读课文,只能粗知大意。
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资料卡。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进入新课。
1.激趣导入:走进第五单元,我们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认识了古代的大思想家,欣赏了美丽的古代神话,走进了雄伟独特的赵州桥,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幅古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板书课题)2.揭题质疑:引导学生解读“名扬中外”。
读题。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3.明晰课型:课题序号的右上方有个星号,表示这是略读课文。
我们今天就根据阅读提示来学习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联系本单元专题导入新课,精练高效,既联系旧知又导出新疑,激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明晰课型为自读课文打下基础。
)二、明确学法,初步感知。
1.出示提示:读了自读提示你知道了什么?(阅读方法:看图读文。
)2.自由阅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得通顺。
3.初步感知: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汇报)(设计意图:教给学生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3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流程:(一)谈话释题导入:1.教师用温和亲切地口吻说: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已经轻轻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走进它,我们已经领略了很多,今天的这一堂课我们还要欣赏一幅古画,谁来读一读课题。
2.你知道什么叫名扬中外吗?针对学生的回答再做总结:全世界都非常有名。
课文将向我们展示怎样了不起的古画呢?请你认真地反复地读读课文,如果遇到特别重要的信息,用笔画一画,等一会我们交流一下从课文中了解了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
(二)初读,交流学习心得:1.我发现每位同学都读得很投入的,我们来交流一下,刚才你读课文,从中了解了什么?(三)欣赏图画,再次读文:1.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的学习知识。
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这幅画,距离学生生活实际很远,因此,在学生对《清时上河图》的价值有着初步认识的时候,定会产生想去亲眼目睹画的欲望的情况下。
教师说:“我觉得咱们班同学读书能力特别强,刚刚大家初次朗读课文就有这么多收获,那你想不想看看这幅画,欣赏一下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当然,看画的目的是为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
因此,指导学生:请你细细地欣赏这幅画,看看能不能从画中找到你读到的内容。
(多媒体滚动演示清明上河图,配上优美的轻音乐,老师根据场景适当提示:进入汴粱市区了,你能看到什么;到桥北头了……)引领学生放松地欣赏,在视觉、听觉都在其中得到了享受。
这里运用电教法,通过边看边读、边听边观察,使信息更加便捷地进入到学生的大脑;另外,还通过教师的语言与优美的乐曲等中介手段,使信息的传入渠道更加多元。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案)
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作者张择端及其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艺术家,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 补充资料: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作者张择端及其艺术价值的相关资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作者张择端及其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等方式,掌握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光盘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绘画用品、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简单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作品的艺术价值以及作品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等方式,掌握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体现《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以及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 课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3. 课时:2课时4. 板书内容:略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背景资料,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2. 绘画创作: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清明上河图》艺术特点的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作者张择端及其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欣赏绘画作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第1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略读课文的教学在内容理解上要求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放手。
本课的教学设计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并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去理解课文的内容,更加注重学生对阅读方法的运用。
这堂课,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几百年前的画面拉至学生的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读写结合,把一篇课文浓缩成一张资料卡,把书读薄。
引领学生去多种形式地读、欣赏,调动各种感官,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搜集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1.了解北宋的时代背景,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如画册、邮票等。
2.一张图画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学生拿出图画纸)现在请同学们在这张纸上画出你所能画的人物。
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你可以自己设计。
(学生画画)在这张长25厘米,宽18厘米的纸上大家最多画清楚了四五个人,那么依此类推,在一张长约528厘米,高24.8厘米的纸上最多也就能画100多个人物。
可是你们知道吗?有这样一个人,他在这样的纸上画了好几百个人物,个个活灵活现,你相信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吧!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理解“名扬中外”。
(名:名字。
扬:传布。
中外:形容广泛,可指全世界。
)3.微课演示:《清明上河图》画面,让学生欣赏。
4.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交流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
(出示此图的相关资料)设计意图:亲身体验会给学生带来更深刻的感受,引起更强烈的兴趣,所以一开始让孩子们动手画画,为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另外,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会更加顺利地进入阅读阶段,为后续的自主学习做铺垫。
【精品整理】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反思)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这幅画远离学生的生活,因此借助视频拉近距离,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和想象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这样学生既读懂了文本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并且使孩子在心田累积的不仅是画面,是文字,更是文化的积淀,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2.同学们,《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的国宝,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它被制作成三维电子版的在中国馆展出,今天我们只是借助多媒体远远的欣赏了这幅画,不过,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真正的画现在放在故宫博物院里,希望大家去北京旅游时别忘了去亲眼看看这稀世之作。
3.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延伸课外
1.对照画面给爸爸妈妈介绍《清明上河图》。
2.赏读,展开想象。
(1)张贴挂图或播放光盘《清明上河图》
(2)《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
(3)学生读文、看图、想象。
四、 美读,表达情感
1.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图的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其他同学听。
2.理解题目。
(1)你知道什么叫“名扬中外”吗?(很有名气,名字传遍了世界。)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教师梳理问题。)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3.师生交流:
(1)看着同学们认真读书的样子,我知道你们已经胸有成竹了。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出示词语: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读准“都、乘、笼”3个多音字。
2.能从第2~4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说出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3.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教学重难点1.能从第2~4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说出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2.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教学策略1.默读课文三年级的学生要逐步提高默读速度,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带着问题去默读。
教师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默读课文时,带着问题默读,在默读中明白《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
另外,要让学生学会根据文字想象画面。
这是一篇如实描述民俗画的文章,文中还有两幅插图。
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以读促理解。
2.关注表达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学习第2自然段时,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词句中学习,如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了形态各异的人,从中感悟课文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我国艺术宝库中还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3.理解“名扬中外”。
“名扬中外”是什么意思?(世界闻名)板块二感知大意,检查生字词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语读正确。
2.检查本课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新词)都dū城 汴biàn 京 故宫ɡōnɡ 摊tān 贩fàn 官吏lì 形态tài 各异 毛驴lǘ 一寸cùn悠yōu 闲 溜liū达d ɑ 马笼lónɡ头 拽zhuài 住 栏lán 杆 风貌mào 惊扰rǎo 一乘shènɡ轿子(1)男女生轮流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名画《蒙娜丽莎》的基本信息。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绘画。
教案内容:一、课前准备:1. 准备一幅名画《蒙娜丽莎》的图片。
2. 打印一些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小抄,供学生参考。
二、导入新知:1. 展示《蒙娜丽莎》的图片给学生观看,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画中的细节,激发学生对名画的兴趣。
三、讲解画作背景:1. 介绍画作《蒙娜丽莎》的作者以及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2. 讲解画作的创作背景及其象征意义。
四、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1. 分发小抄,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帮助学生运用这些词汇和表达方式,描述他们对《蒙娜丽莎》的感受,并与同伴分享。
五、创意绘画活动:1. 提醒学生画出他们的创意绘画作品,可以是《蒙娜丽莎》的改编或者其他自己的创作。
2. 鼓励学生在画作中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注重细节的描绘。
六、展示和分享:1. 学生完成绘画后,进行展示和分享。
2.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并交流对彼此作品的理解和观点。
七、总结与反思:1. 回顾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强调名画的魅力和艺术性。
2.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绘画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创作绘画过程的日记,包括对《蒙娜丽莎》的感受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2. 鼓励学生将日记中的细节和感受进行详细描述。
教学反思: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名画《蒙娜丽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通过所学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准确描述。
创意绘画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通过展示和分享,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对彼此作品的理解。
个人感想反思方面,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要求学生多思考一些创新的点子,或者提供一些绘画技巧的指导,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和绘画表达能力。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最新3篇)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最新3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篇一【课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24个二类字,掌握多音字“乘”“笼”的读音。
正确认读“形态各异、摊贩”等词语,通过查字典等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4.对课文中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同学们,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仅有我们前面所了解的传统节日,造纸术,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理解词义。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划出词语;借助注音把生字词读正确。
2.遇到不明白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检查字词。
生字新词我会读选择故宫摊贩官吏作坊形态各异毛驴一寸一乘轿子马笼头栏杆风貌检查方式:(1)同桌互读。
(2)指名读。
(3)交流词义,总结学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三、正确读文,了解大意。
1.课文朗读我最棒(1)接龙读全文。
(2)同桌互读精彩段落。
(3)指名读、比赛读。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走在街上溜达。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
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
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牧马人一下字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碰上那乘轿子。
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踢又跳。
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2.课文内容我知道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我知道这幅画是()画的,画的()的名字是(),画的是()四、质疑问难在预习中,你还有什么问题?【课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略读的方法。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1.学生带着问题,讨论交流。
2.学生默读第1自然段,并思考相关问题。
3.学生汇报。
4.学生活动:默读课文,思考相关问题并小组内讨论。
5.生品读第2自然段
6.生: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画上有农民、船工、生意人、道士、医生、摊贩、官吏和读书人……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关于这幅画,你了解了哪些内容?
(2)小结:第1自然段从年代、作者、画名、画面内容、保存地点,总体介绍了这幅画。
3.学习2-4自然段,了解《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
①教师提出问题:画上都有什么?为了把画面上的“各行各业的人物众多”这个意思写清楚,课文用“有……有……有……”的排比句式来具体介绍,并用省略号告诉我们还有许多其他的行业。板书:人物 多
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有的”,学生读后面的部分。板书:形态各异 清楚
(4)品读第4自然段,这一段是写的哪里?板书:情景 传神
①教师出示桥北头局部动图。
②教师小结。
4.学习第5自然段,了解画的历史价值。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赏析《清明上河图》。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你想说什么?
活动意图:
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了解画家、作品
环节三: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教师活动:
1.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吗?
2.教师介绍张择端(出示课件)
3.了解作品(出示课件)
4.《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画为绢本长卷,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部编版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精品优秀实用
前言: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教材简析《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介绍了简单介绍了《清明上河图》,接着较为详细描写了画面的内容,最后简单写了画的历史价值。
学习这篇文章要根据三年级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紧扣自学提示的要求与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感受名画历史价值及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略读课文是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过程、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
三年级学生抽象及想象能力还不够完善,学生要从古画感受到它的历史价值和传统文化的积淀有些难度,根据学生好动好玩及好奇的年龄特点,采用画一画、找一找、填一填等,直观教学、图文结合、读书指导、情景创设这些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运用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了解名画主要内容,感悟名画风采,激发想象力,使学生置身名画情景之中,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重难点。
教学理念1、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学生主体地位彰显的课堂。
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内容及历史价值。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1。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内容〗教科书P42~43 内容。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生动传神,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3. 培养运用“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
今天我们将从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摘取一颗璀璨的明珠,欣赏她熠熠闪光的风采。
这颗明珠就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将不会或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并思考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全文可分作几个部分。
2. 请同学交流、讨论并回答:全文可分作几个部分?(1)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总起,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内容、距今时间、现存放地。
(2)第二部分(第2~4 自然段):详细介绍人物、街市、艺术特点。
(3)第三部分(第5 自然段):概括作用。
三、看图感悟1. 出示《清明上河图》的摹本,展卷让学生观赏。
2. 教师配乐解说部分精彩画面的内容。
3. 教师: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
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
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
四、合作学习1. 读第1 自然段,分析该段内容。
(1)作者:张择端。
时间:距今八九百年。
(2)内容: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
(3)保存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2. 自由读文,找一找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画面上的内容。
(第2~4自然段)(1)同学们应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提示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
引导学生交流经常运用的学习方法。
(2)师小结学法:质疑解疑、借助资料、朗读感悟、图文对照、表演体会……(3)小组合作学习:选用学习方法,从第2~4 自然段中选定最感兴趣的一个自然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案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画面内容及历史价值。
3.积累词句,培养自学能力。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教学课时一课时1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zé)端。
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
2[①开篇介绍了什么内容?]这幅画长528厘(lí)米,高2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biàn)梁热闹的场面。
[②这句话交代了什么?]3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cún)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③这句话介绍了什么?]4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年代、作者、画的大小、画面内容及目前的保存情况等。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
[句导读:“下了很大功夫”说明这幅画倾注了画家大量的心血。
]5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chēnɡ)❶船的船工,有6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知识点详解☜①开篇点题,交代这幅画的作者、名字、年代。
②这句话用列数字的方法交代了画的大小及画面内容。
③介绍了《清明上河图》存在的历史年代及目前保存的情况。
❶撑:用篙抵住河底让船行进。
❷行,这里读hánɡ。
④先概括写画面上的人物很多,然后用排比句写了人物所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画面上的内容。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情景。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1.学习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画面内容及历史价值。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激发民族自豪感。
《清明上河图》画面。
一紧扣课文题目,谈话引入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后附教学反思)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照图画,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感受《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生动传神,初步了解《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4.培养学生运用“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的方法自学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对照图画,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感受《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生动传神,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印刷品(包括邮票)和光盘,有条件的可要求上网。
教师准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应准备光盘或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走进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节课我们还将撷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来欣赏,那颗明珠就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生齐读课题)理解“名扬中外”。
(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名声大,世界闻名)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本课新词biàn cún chēnɡ tān fàn汴梁保存撑船摊贩lì yōu zhuài rǎo官吏悠闲拽住惊扰男女同学分读理解:摊贩、官吏都城作坊溜达一乘轿子师:这一组词既有多音字,又有轻声的。
谁能读准它们?(指名读、齐读)理解:都城: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首都。
作坊:手工业制造或加工的地方。
溜达:散步、闲走,很随意的逛逛。
一乘轿子:乘,在古代把四匹马拉的车,一辆叫一乘,一乘轿子就是一顶轿子。
2.了解《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基本情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有了哪些了解?(梳理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基本情况:画名、作者、尺寸、内容、画的历史、保存情况。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反思)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育导航[教育方针]1.精确认读生字,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爱情地朗诵课文。
3.对照图像,了解课文描绘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感触《清明上河图》生动逼真,开始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激起热爱祖国传统文明的爱情。
4.培育学生运用“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的办法自学课文的才能。
[教育重难点]对照图像,了解课文描绘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感触《清明上河图》生动逼真,激起热爱祖国传统文明的爱情。
经过阅览课文和调查画面,开始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绘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说次序。
[教育课时] 2课时[教育预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安置学生收集有关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包含邮票)和光盘,有条件的可要求上网。
教师预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应预备光盘或制造课件。
教育进程榜首课时一、情境导入,提醒课题。
1.导语:同学们,咱们的祖国前史悠久,中华民族发明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明。
今日咱们将从我国绚烂的艺术珍宝中摘取一颗灿烂的明珠,赏识她熠熠亮光的面貌。
这颗明珠便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有人称《清明上河图》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这幅图究竟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色?《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作了详细的介绍。
课文文笔优美,描绘生动,咱们一定会喜爱的。
2.了解标题。
(1)你知道什么叫“名扬中外”吗?(很有名望,姓名传遍了国际。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教师整理问题。
)二、快速阅览,全体感知1.通读课文,凭借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想:课文描绘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3.师生沟通:(1)看着同学们认真读书的姿态,我知道你们现已胸中有数了。
1.给加点的字挑选正确的读音。
挑选(zézāi)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出示词语:出示榜首组词语:张择端故宫摊贩官吏形态万千毛驴一寸笼头栏杆面貌(开火车读,正音)出示第二组词语:国都作坊散步一乘(指名读,正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3.培养“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自学方法。
二.环节设计
(一)激趣交流,学习第一小节。
1.揭题,提出希望学生自学读懂课文的要求。
2.检查预习成果,出示本课新词,重点正音四个多音字“都”“作”“乘”“笼”。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名扬中外”的意思,知道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就是指《清明上河图》,并板书。
4.结合预习时查找的资料,交流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
5.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同学们真会学习,你们已经预习中把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学懂了。
能读好它吗?齐读第一小节。
(二)欣赏感知,明确方法。
1.出示《清明上河图》的摹本,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自己看后的体会。
2.老师激趣: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
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
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
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三)看图读文,激发情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