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练习与解析 沪科版 必修1
高中物理2.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同步精练沪科版必修1
第2课时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初速度为零,竖直向下的匀加速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 .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C .在地面附近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D .当空气阻力的作用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由静止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它的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若空气阻力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由静止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的加速度为g ,由此可知C 、D 正确.答案:CD2.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高度,其v —t 图像如图2-2-7所示,则由图可知(g =10 m/s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B .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 m/sC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0.45 mD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1.25 m 答案:ABC3.如图所示图像中能够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是()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常数g ,所以B 、C 、D 正确.答案:BCD4.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 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 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图2-2-7B.下落1 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C.各自下落1 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解析:要注意它们是同时自由下落的,所以两个物体下落是同步的,并且加速度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甲先落地罢了.答案:BC5.科学研究发现:在月球表面没有空气,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的1/6.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空中同一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羽毛和铅球,忽略地球和其他星球对它们的影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羽毛将加速上升,铅球将加速下落B.羽毛和铅球都将下落,且同时落到月球表面C.羽毛和铅球都将下落,但铅球先落到月球表面D.羽毛和铅球都将下落,且落到月球表面的速度相同答案:BD6.取一根长2 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下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84cm,如图2-2-8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个垫圈 (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2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1)∶(3-2)∶(2-3)图2-2-8 答案:B7.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落到全程的一半和全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1∶2 B.2∶1 C.2∶2 D.2∶1答案:C8.从160 m高空静止的气球上自由落下一物体,此物体下落2 s后张开降落伞匀速下落,问物体共经历多长时间落到地面?(g取10 m/s2)答案:9 s9.两个物体用长9.8 m的细绳连接在一起,从同一高度以1 s的时间差先后自由下落,当绳拉紧时,第二个物体下落的时间是多少?解析:设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t时,绳子被拉紧,则:12g (t +1)2-12gt 2=L .代入数据:4.9(t +1)2-4.9t 2=9.8,解得:t =0.5 s. 即第二个物体下落0.5 s 绳子拉紧. 答案:0.5 s10.从离地500 m 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 m/s 2,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 s 内的位移、最后1 s 内的位移; (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4)落地时小球的速度.解析:(1)由h =12gt 2,得落地时间t =2hg=2×50010s =10 s (2)第1 s 内的位移:h 1=12gt 12=12×10×12m =5 m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 s 内的位移为h 9=12gt 92=12×10×92 m =405 m所以最后1 s 内的位移为h 10=h -h 9=500 m -405 m =95 m(3)落下一半时间即t ′=5 s ,其位移为h 5=12gt ′2=12×10×25 m=125 m(4)设落地时速度为 v ,由公式v 2=2ghv =2gh =2×10×500 m/s =100 m/s答案:(1)10 s (2)5 m 95 m (3)125 m (4)100 m/s11.屋檐每隔一定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1 m 的窗子上、下沿,如图2-2-9所示,问;(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g 取10 m/s 2)解析:如果将这5滴水的运动等效为一滴水的自由落体运动,并且将这一滴水运动的全过程分成时间相等的4段,设每段时间间隔为T ,则这一滴水在0时刻,T s 末、2T s 末、3T s 末、4T s 末所处的位置,分别对应图示第5滴水、第4滴水、第3滴水、第2滴水、第1滴水所处的位置,据此可作出解答.方法一:利用基本规律求解图2-2-9设屋檐离地面高为x ,滴水间隔为T ,由x =12gt 2得:第2滴水的位移x 2=12g (3T )2① 第3滴水的位移x 3=12g (2T )2② 又因为x 2-x 3=1 m③所以联立①②③三式,解得T =0.2 s屋檐高x =12g (4T )2=12×10×(4×0.2)2m =3.2 m.方法二:用比例法求解(1)由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2n -1),据此令相邻两水滴之间的间距从上到下依次是x 0、3x 0、5x 0、7x 0显然,窗高为5x 0,即5x 0=1 m ,得x 0=0.2 m 屋檐总高x =x 0+3x 0+5x 0+7x 0=16x 0=3.2 m ; (1)由x =12gt 2知,滴水时间间隔为t =2x 0g=2×0.210s =0.2 s. 方法三:用平均速度求解设滴水间隔为T ,则雨滴经过窗子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 =x ′T =1 m T由v =gt 知,雨滴下落2.5T 时的速度为v =2.5gT 由于v =v ,故有1 mT=2.5gT ,解得T =0.2 s.x =12g (4T )2=3.2 m.答案:(1)3.2 m (2)0.2 s12.一位同学进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实验.(1)现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铁架台、电火花计时器及碳粉纸、电磁打点计时器及复写纸、纸带若干、220 V 交流电源、低压直流电源、天平、停表、导线、开关.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2)这位同学从打出的几条纸带中,挑出较为理想的一条纸带.把开始打的第一个点标为A ,随后连续的几个点依次标记为点B 、C 、D 、E 和F ,测量出各点间的距离.如图2-2-10所示.请你在这位同学工作的基础上,思考求纸带加速度的方法,写出你所依据的公式:________.图2-2-10(3)根据你的计算公式,设计表格记录需要的数据,计算纸带下落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估计你的计算结果的误差有多大?试分析误差的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解析:(1)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电火花计时器及碳粉纸、200 V 交流电源、低压直流电源、天平、停表;缺少的器材是:低压交流电源、刻度尺、重锤.(2)依据的公式:a =ΔsT2(3)数据处理方法不限,要体现取平均值消除误差的思想,表格记录的数据要与所使用的公式匹配.小为Δa =0.17 m/s 2.误差的来源主要是空气的阻力和纸带的摩擦,可以用增大重锤重力的方法减小摩擦的影响.答案:见解析。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4)
结论:在误差范围内加速度是一样的。
结论: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运动特点:
①初速度为零。 ②同一地点任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
(这个加速度称为重力加速度,用 g 表示。)
重力加速度:
在地球上不同地点,g 的值略有不同。
小 赤道
大 两极
在通常的计算中,取 g= 9.8 m/s2 粗略计算时,可取 g= 10 m/s2
完成下列表格:
AB BC CD DE EF 位移时间关系: 时间 位移 速度时间关系:(以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 时间 速度
( V - t ) 图像:>>>
猜想:
√ 初速度为0。 √ 速度越来越大。 ? 加速度可能恒定。
自由落体运动是: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验证:
方法: ①看速度是否均匀增加。 ②看加速度是否一样。
vt v0 at
S
v0t
1 2
at 2
vo o
vt at S 1 at2
2
vt
2s t
时刻 0 速度
v
1 2
vt
v s t
0.02 0.04 0.06 0.08 0.10
( V - t ) 图像:>>>
S 1 at2 2
位 移 AB AC 加速度
a
2S t2
AD AE AF
自由落体的运动公式:
vt gt
s 1 gt2 2
【例1】雨滴通常从1500m左右的高度落下,如果没 有空气阻力,问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它落到地面时的 速度是多少?
2.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沪科版必修一)
结 论
自由落体运动的
位移仍可用图线 与坐标轴所围的 面积表示
三角形的面积就代表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在0到t (此时速度为v)这段时间的位移。 收获:由图可知:三角形OAB的面积 S=AB×OA/2 代入各物理量得:
x h 1 vt 2
又v=gt得:
1 x gt 2 h 2
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 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 2.方向:竖直向下
3.大小:一般地,g的大小约为
9.8m/s2
注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与纬度和高度有关,纬度越高,g越大,高度越大,g值越小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
Vt=gt
即物运动
【典例1】某同学摇动苹果树,同一高度上的一个苹果和一片树
叶同时从静止开始落向地面,苹果先着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C ) A.苹果和树叶做的都是自由落体运动 B.苹果和树叶的运动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C.苹果的运动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树叶的运动不能看成自由 落体运动 D.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则苹果和树叶不会同时落地
有一只熊掉到一个深坑里,坑深19.664米,下落时间正好2秒。 问熊是什么颜色的?
A:白色,北极熊 B:棕色,棕熊 C:黑色,黑熊 D:黑棕色,马来熊 E:灰色,灰熊
2.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第一课时)
一、自由落体运动
1. 定义: 物体只在( 重力 )作用下,从( 静止 )开始下落
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2. 特点:⑴v0=0,是( 匀加速 )运动; ⑵只受( 重 )力作用; ⑶轨迹是(直线)。 因此,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沪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返回
[重点诠释]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1)初速度为零;
(2)除重力之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
返回
2.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这种模型忽略了次要因素——空气阻力,突出了主要 因素——重力。在实际中,物体下落时由于受空气阻力的 作用,并不做自由落体运动,只有当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
时,物体由静止开始的下落才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在
(2)棒通过圆筒所花的时间。(重力加速度取g) 返回
[思路点拨]
分别找出棒的下端到圆筒上端时及棒
从开始下落到全部穿过圆筒发生的位移,然后利用自由 落体运动的规律进行求解。
返回
[解析]
(1)由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有
v2=2gL,即 v= 2gL (2)设棒的下端到圆筒上端时的时间 t1 1 2 由 L= gt1 得 t1= 2 2L g ,整个棒通过圆筒的过程中,
返回
返回
[例1]
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 自由落体运动 C.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小钢球,因受空气阻力作用, 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D.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小钢球,所受空气阻力对其运
动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35 m
40 m/s
返回
[自学教材]
(1)用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的频闪照片和自由落体
重力加速度 的位移公式可以测算出 的大小。
(2)地球上,同一地点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是 相等 的,
在不同的地点,g的大小是 相等 的。
返回
[重点诠释]
1.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1)产生原因:由于处在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而 产生的,因此也称为重力加速度。 (2)大小:与所处地球上的位置及距地面的高度有关。 ①在地球表面会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赤道处最小, 在两极最大,但差别很小。 返回
高中物理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训练含解析沪科版必修第一册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的快慢B.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D.轻物体和重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同2.(多选)下列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g只有大小,没有方向B.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g的大小一般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轻石块与重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D.纬度越低的地方,重力加速度g值越小,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地球上不同地方g的大小一般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纬度越低的地方,g值越小。
故B、C、D正确。
3.(2020山东淄博期末)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一片梧桐叶从高为10 m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A.3 sB.√2 ssC.√22D.0.5 s,所以其下落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时间gg02可知,若物体自10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大于自由落体时间。
由h=12=√2s,则梧桐叶落至地面所用时间t应大于自由落体时间t0,只有A选项正确。
t0=√2gg4.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v=gt ,g 是常数,故下落速度v 与时间t 成正比,D 正确。
5.(2020安徽安庆期末)一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在落地前1 s 内下降的高度为25 m,g 取10 m/s 2,则小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45 mB.50 mC.60 mD.80 mt ,则总高度h=12gt 2,落地1s 前高度h'=12g (t-1s)2,则h-h'=25m,即12gt 2-12g (t-1s)2=25m,解得t=3s,总高度h=12gt 2=12×10×32m =45m 。
最新-高中物理 课后优化训练全解全析(22 自由落体运动
高中物理 课后优化训练全解全析(2.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沪科版必修1我夯基 我达标1.下面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为零的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加速度为g 的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运动D.自由落体运动就是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运动解析:自由落体就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达到。
而速度和时间成正比的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不一定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C2.以下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自由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加,加速度保持不变C.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是个恒量解析: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不变,速度增大,而速度的变化率为加速度,是恒量。
答案:BD3.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运动的时间取决于( )A.物体的重力B.物体下落的高度C.物体的速度D.物体的加速度[解析:由位移时间关系式h=21gt 2,得t=gh 2,所以自由落体时间由下落的高度决定。
答案:B4.如图2-2-3中,下列图像可能表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图2-2-3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恒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BC5.关于上海、北京、哈尔滨三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g 上海>g 北京>g 哈尔滨B.g 北京>g 上海>g 哈尔滨C.g 哈尔滨>g 北京>g 上海D.g 哈尔滨>g 上海>g 北京解析:重力加速度的值与纬度有关,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哈尔滨的纬度比北京高,北京的纬度比上海的高答案:C6.从楼顶开始下落的物体落地用时为2.0 s ,若要让物体在1.0 s 内落地,应该从哪儿开始下落(取g =10 m/s 2)( )A.从离地高度为楼高一半处开始B.从离地高度为楼高1/4处开始C.从离地高度为楼高3/4处开始D.从离地高度为5 m 处开始解析:由位移时间关系式h=21gt 2,得t=gh 2,所以时间减半,则高度为原来的41。
高中物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分层练习沪科版1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练习与解析1 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A .2vB .gv2 C .g v 22 D . gv222)(解析:当物体落到地面时,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知:v 2 =2gh ;当物体落到楼高一半处时有:v ′2=2g 2h ,且有:v ′=gt .解得:t =gv 22.答案:C2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 s 内的位移为它最后1 s 内位移的一半,g 取10 m /s 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 .5 mB .11。
25 mC .20 mD .31.25 m解析: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第1 s 内的位移为5 m ,最后1 s 内的位移为10 m ,可求得物体下落的时间为:t =1。
5 s .所以物体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 =11.25 m . 答案:B3 从塔顶释放一个小球A ,1 s 后从同一个地点再释放一个小球B .设两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则落地前,A 、B 两球之间的距离…………………………………………………( )A .保持不变B .不断增大C .不断减小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解析:当两个小球都释放后,先释放的小球相对于后释放的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两小球之间的距离应不断增大. 答案:B4 自由下落的物体第n 秒内通过的位移比第(n —1)秒内通过的位移多多少(g=10m/s 2)…………………………………………………………………………………………( )A .10 mB .5(2n +1)mC .3(n +1)mD .122n n m解析:自由下落的物体第n 秒内通过的位移为:h n =21gn 2 —21g (n -1)2,第(n —1)秒内通过的位移为:h n -1=21g (n —1)2 —21g (n—2)2,两者之差为10 m . 答案:A5 物体A 自h 1高处自由下落,1 s 后物体B 从较低高度h 2自由下落,A 落下45 m 刚好赶上B ,再过1 s A 着地.则B 下落的时间………………………………………………( )A .3 sB .比3 s 多C .比3 s 少D .不确定解析:物体A 下落45 m 用时3 s ,到落地用时为4 s,所以物体B用时为3 s . 答案:A6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10 s 内的位移和在第1 s 内的位移之比是……………………………………………………………………………………………( )A .10∶1B .19∶1C .99∶1D .100∶1解析: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1 s 内的位移为5 m ,在第10 s 内的位移为95 m,所以两者之比为:19∶1. 答案:B7 一条铁链长5 m,铁链上端悬挂在某一点,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铁链经过悬点正下方25 m 处某一点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g 取10 m /s 2)解析:铁链上端到达该点所用时间为:t 1=gh 2=10252⨯s =2。
高中物理2.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单元(2)(沪科版必修1)
2.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 “蹦极”运动中跳跃者站在桥梁、塔顶、吊车甚至热气球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长的橡皮条绑在踝关节处然后两臂伸开,双腿并拢,头朝下跳下去。
绑在跳跃者踝部的橡皮条很长,足以使跳跃者在空中享受几秒钟的“自由落体”。
当人体落到离地面一定距离时,橡皮绳被拉开、绷紧,阻止人体继续下落,当到达最低点时,橡皮绳再次弹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这样反复多次直到人停下来为止,这就是蹦极的全过程。
如果橡皮条长度为40 m,那么从跳跃者跳下到绷紧橡皮条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2.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 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
跃起后重心升高0.45 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
(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求运动员手触及水面时的速度。
(g取10 m/s2,结果保留二位数) 。
3.某煤矿的竖直矿井深为125 m,如果某矿工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释放一个工件,当第11个工件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一个工件恰好到达井底,则相邻工件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这时第3个工件和第5个工件相距______________。
(g取10m/s2)4.一个游客从电视台电视塔塔顶附近的平台处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和风的作用,小球自由下落。
若小球在落地前的最后2 s内的位移是80 m,则该平台离地面的高度是______m,该小球落地时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
(g取10 m/s2)5.水滴从屋檐上自由落下,经过高度大约为1.8 m的窗户时用了0.2 s。
你能估算一下屋檐距窗台有多高吗?(g取10 m/s2)6.建筑工人在维修楼顶时,一根原来悬挂在楼顶边缘上的长L=1 m的铁索自由下落,则此铁索经过楼顶下距楼顶h=5 m的A点,需要的时间为多少?(g取10 m/s2)7. 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里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恰离开水龙头。
高中物理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 练习与解析 沪科版 必修1
用心 爱心 专心 高中物理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 练习与解析 沪科版 必修1 1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大小是否会对其运动产生影响?尝试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解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大小会对其运动产生影响.
例如:生活中我们会看到雨滴比树叶落得快;石块比纸袋落得快;雨滴比雪花落得快等等.
2 如果有一台仪器能直接读出自由下落物体的速度,不仅会大大缩短实验时间,而且能解决处理数据时遇到的如何计算速度这一难题.就此尝试谈谈现代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科学探究进程的关系. 解析:略.
3 如图2—1—2所示是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照片中相邻小球的像是相隔同样的时间(30
1s )拍摄到的.
图2—1—2 (1)根据这张频闪照片,判断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是否具有加速度.说明理由.
(2)尝试从这张频闪照片出发,推测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解析:根据这张频闪照片,我们可以判断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具有加速度.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小球下落的距离并不相等,从照片上看,越往下,间隔越大,说明小球做的是加速运动.。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例题解析与点评 沪科版 必修1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合作与讨论
1.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宇航员登月时在月球表面进行过许多实验,其中包括铁锤和羽毛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的实验,结果将会是怎样的?
图2—2—1
思路:月球表面没有空气,物体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2.人对周围发生的事情,都需要一段时间来作出反应,从人发现情况到采取行动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通过以下实验,能测出反应时间.如图2—2—2所示,让甲同学在乙同学的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正上方捏住一把直尺,乙同学的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保持在3 cm左右.在没有任何预示的前提下,甲同学突然放开直尺,乙同学尽快用手指去夹住它.尝试运用学过的知识计算乙同学的反应时间.
图2—2—2
思路: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常识,可以具体地去做一做,认真体会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课本的图2—8是做落体运动的小球的频闪照片,请仔细分析照片,使用刻度尺等测量工具,来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即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并分析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9.8 m/s2.
思路: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即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看测量的结果和计算的结果是否相符.。
沪科版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选择题)1. 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雨滴下落的过程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D.不同物体做自由落体时其速度变化的快慢是不相同的2. 一物体从离地面H高处自由落下,下落到某位置P时,物体下落时间恰好是整个下落时间的一半,则位置P距离地面的高度等于()A.B.C.D.3. 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中做自由落体实验,会发现()A.和地面上的自由落体实验没有区别B.落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大C.落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D.落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4. 一个小球自由下落,经过3s落地。
若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下落的高度为h,则()A.v=30m/s,h=45mB.v=30m/s,h=30mC.v=15m/s,h=45mD.v=15m/s,h=30m5. 如图,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处,空心管长为,小球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小球的直径小于管的内径,小球可以无障碍穿过空心管,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两者均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管B.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C.先让小球自由下落,当小球落至空心管上边缘时,无初速释放空心管。
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D.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时间释放,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6. 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g=10 m/s2)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B.小球第一次反弹的初速度大小为3 m/s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0. 45 mD.小球能下落的高度2. 5 m7. 甲球的质量是乙球质量的5倍,两球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落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都不受任何外力作用B.甲、乙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所以两球同时落地C.甲球质量大,所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D.甲球质量大,所以甲落到地面的速度也大8. 物体从离地面45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则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A.物体运动3s后落地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m/sC.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m/sD.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为25m9. 下列各种运动中,属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是()A.在沿水平方向运动的飞机上相对飞机静止释放一个物体B.羽毛由静止释放,在空气中下落C.羽毛由静止释放,在已经抽成真空的牛顿管中自由下落D.小铁球水平抛出,且空气阻力忽略不计10. 在抽成真空的牛顿管中,小铁片与羽毛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羽毛下落得快B.小铁片下落得快C.两物体下落一样快D.两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不同11. 图甲是某研究者在地面上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假设使用相同的设备在月球表面做同样的实验(如图乙,已知纸带的上端与重物相连,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约为地球表面的),打出的纸带可能是选项图中的()A.B.C.D.12. 假设未来的某一天,宇航员在火星上距地面18m高处由静止释放一重物,测得重物经过3s落到火星表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5m/s2B.重物落地前的1s内位移大小为10mC.重物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8m/sD.重物下落过程中,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1:3:5二、多选题(选择题)13. 在不同高度同时释放两个铅球(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均未落地前两者( )A.在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B.落地的时间间隔取决于两铅球释放时的高度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都为1:4:9D.取其中一个铅球为参考系则另一铅球处于静止状态14. 一蹦极者从几十米高的固定平台自由下落,经时间t下落h高度,此时速度大小为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练习与解析
1 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
A .2v
B . g v 2
C .g v 22
D . g
v 222)(- 解析:当物体落到地面时,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知:v 2 =2gh ;当物体落到楼高一半处时有:v
′2=2g 2h ,且有:v ′=gt .解得:t =g
v 22. 答案:C
2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 s 内的位移为它最后1 s 内位移的一半,g 取10 m /s 2
,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A .5 m
B .11.25 m
C .20 m
D .31.25 m
解析: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第1 s 内的位移为5 m ,最后1 s 内的位移为10 m ,可求得物体下落的时间为:t =1.5 s .所以物体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 =11.25 m .
答案:B
3 从塔顶释放一个小球A ,1 s 后从同一个地点再释放一个小球B .设两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则落地前,A 、B 两球之间的距离…………………………………………………( )
A .保持不变
B .不断增大
C .不断减小
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解析:当两个小球都释放后,先释放的小球相对于后释放的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两小球之间的距离应不断增大.
答案:B
4 自由下落的物体第n 秒内通过的位移比第(n —1)秒内通过的位移多多少(g =10 m /s 2)…………………………………………………………………………………………( )
A .10 m
B .5(2n +1)m
C .3(n +1)m
D .1
22
-n n m 解析:自由下落的物体第n 秒内通过的位移为:h n =
21gn 2 —21g (n —1)2,第(n —1)秒内通过的位移为:h n -1=
21g (n —1)2 —2
1g (n —2)2,两者之差为10 m . 答案:A
5 物体A 自h 1高处自由下落,1 s 后物体B 从较低高度h 2自由下落,A 落下45 m 刚好赶上B ,再过1 s A 着地.则B 下落的时间………………………………………………( )
A .3 s
B .比3 s 多
C .比3 s 少
D .不确定
解析:物体A 下落45 m 用时3 s ,到落地用时为4 s ,所以物体B 用时为3 s .
答案:A
6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10 s 内的位移和在第 1 s 内的位移之比是……………………………………………………………………………………………( )
A .10∶1
B .19∶1
C .99∶1
D .100∶1
解析: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1 s 内的位移为5 m ,在第10 s 内的位移为95 m ,所以两者之比为:19∶1.
答案:B
7 一条铁链长5 m ,铁链上端悬挂在某一点,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铁链经过悬点正下方25 m 处某一点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g 取10 m /s 2)
解析:铁链上端到达该点所用时间为:t 1=g
h 2=10252⨯s =2.24 s . 铁链下端到达该点所用时间为:t 2=g
h 2=10202⨯=2.0 s . 所以铁链经过该点所用时间为:Δt =t 1—t 2=0.24 s .
答案:0.24 s
8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前n 秒内通过的位移跟前(n 十1)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________;第n 秒内通过的位移跟第(n +1)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________.
解析:前n 秒内通过的位移为:s n =
2
1gn 2 前(n +1)秒内通过的位移为:s n +1=2
1g (n +1)2 第n 秒内通过的位移为:s N =21gn 2 —2
1g (n 一1)2 第(n 十1)秒内通过的位移为:s N +1=21g (n 十1)2-21gn 2. 答案:n 2∶(n +1) (2n —1)∶(2n +1)
9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通过最后10m 所用的时间是1 s ,则物体下落时间是________,开始下落时的高度是________.
解析:h =
21gt 2 —21g (t —1)2 =10m ,解得:t =1.5 s 所以H =2
1gt 2 =11.25m . 本题还可用平均速度的思路求解.
答案:1.5 s 11.25 m
10 从某电视塔塔顶附近的平台处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和风的作用,小球自由下落.若小球在落地前最后2 s 内的位移是80 m ,则该平台离地面的高度是________m ,该小球落地时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_m /s .(取g =10 m /s 2)
解析:h =
21gt 2 —21g (t —2)2 =80 m ,解得:t =5 s 所以H =2
1gt 2 =125 m ,v =gt =50m /s . 本题还可用平均速度的思路求解.
答案:125 50
11 水滴由屋檐落下,它通过下方一高为 1.4 m 的窗户用时0.2 s ,则屋檐距窗户下沿的高度为
________m .(空气阻力不计,g =10 m /s 2)
解析:h =
21gt 2 —21g (t —0.2)2 =1.4 m ,解得:t =0.8 s 所以H =2
1gt 2 =3.2 m . 本题还可用平均速度的思路求解.
答案:3.2
12 一个小球从塔顶自由下落,最后1 s 内落下的距离是塔高的16/25.求塔高.(取g =10 m /s 2
)
解析:设塔高h ,从塔顶自由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t ,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自由落体位移公式:
h =
2
1gt 2 h —2516h =21g (t —1)2 两式相比,由
925=22
1)
( t t 得,t =2.5 s . 所以h =21gt 2 =2
1×10×2.52 m =31.25 m . 答案:31.25 m
说明:(1)有的学生认为最后1 s 内下落高度为
h ′=
21gt 2 =2
1×10×12 m =5 m . 由题设条件h ′=25
16h ,得塔高 h =2516h ′=2516×5 m ≈7.81 m . 这样就错了.
必须注意:从最后1 s 起到落地的过程,不是自由落体运动,而是初速不等于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等于g ).
(2)本题也可用v —t 图象求解.如图所示,设小球从塔顶下落的时间为t ,最后1 s 内下落的距离
等于图中划有斜线部分的面积.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长平方比的关系,得h
h 259=221t t )(- 即53=t
t 1- 得t =2.5 s
所以h =
21gt 2 =21×10×2.52 m =31.25 m . 讨论:
(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可以简单测定重力加速度,也可方便地估测出水井(或矿井)的深度或桥面至水面的高度等.
(2)如果物体以初速v 0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时,抛出后物体也仅受重力作用,同样产生竖直向下的加速度g .这种运动称为竖直上抛运动,它是加速度大小等于g 的匀减速运动.其运动规律为 v t =v 0—gt ,
h =v 0t —
21gt 2, v 02 —v 12 =2gh .
由v t =0,很容易求出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和上升的最大高度,即
t 1=g v 0,H =g
v 220. 并且容易判知,物体上升到最大高度所用的时间跟物体从这个高度落回原地所用的时间相等,物体落回原地的速度跟抛出的初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3 从离地500 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 m /s 2,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 s 内的位移、最后1 s 内的位移;
(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解析:由h =500 m 和自由落体加速度,根据位移公式可直接算出落地时间.根据运动时间,可算出第1 s 内的位移和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最后1 s 内的位移是下落总位移和前(n —1)s 下落位移之差.
(1)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得落地时间:t =
g h 2=105002⨯s =10 s . (2)第1 s 内的位移:
h 1=21gt 12 =2
1×10×12 =5 m . 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 s 内的位移为 h 9=
21gt 92 =21×10×92 m =405 m , 所以最后1 s 内的位移为
h 10=h —h 9=500 m —405 m =95 m .
(3)落下一半时间即t ′=5 s ,其位移为
h 5=21gt ′2 =2
1×10×25 m =125 m . 答案:(1)10 s (2)5 m (3)125 m
说明:(1)根据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位移的特点,由第1 s 内的位移h 1=5 m 和运动时间t =10 s ,可直接用比例关系求出最后1 s 内的位移.即
h 1∶h 10=1∶19,
得h 10=19h 1=19×5 m =95 m .
同理,若把下落全程的时间分成相等的两段,则每一段内通过的位移之比: h t /2∶h t =25∶100=1∶4,
所以h t /2=21h t =2
1×500 m =125 m . (2)如何利用图象求解(2)、(3)两小题,请同学们自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