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第三章整理

合集下载

食品分析_水分活度的测定

食品分析_水分活度的测定

②浓稠态样品
称样皿准备—称样皿恒重—称样—加入海砂—搅拌均 匀—干燥—称重—恒重—称重—结果计算
m1 m2 m3 水分% 100 m1 m4
③液态样品
低温浓缩后,高温干燥 水分(%)=100%-可溶性固形物
4.操作条件选择
操作条件选择主要包括:
称样数量
称量皿规格与预处理
干燥设备
§4.2 水分的测定
一、干燥法
(一)直接干燥法
1 原理 基于食品中的水分受热以后,产生的蒸汽压 高于空气在电热干燥箱中的分压,使食品中的 水分蒸发出来,同时,由于不断的加热和排走 水蒸汽,而达到完全干燥的目的,食品干燥的 速度取决于这个压差的大小。
2 适用范围 热稳定的各种食品。
三、水分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 食品中水分去除的难易程度与它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 有关,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 (1)自由水——这部分水保持水本身的物理特性, 能作为胶体的分散剂和盐的溶剂。 不可移动水 毛细管水 自由流动水 (2)结合水或束缚水 亲和水 ——这部分水结合紧密,存在于细胞壁或原 生质中,与蛋白质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结合水——这部分水属于化学结合水,例如一水合 乳糖;还有某些盐,如Na2SO4· 10H2O。
标准水分活性试剂的Aw值(25℃)
试剂名称 重铬酸钾 硝酸钾 氯化钡 Aw 0.986 0.924 0.901 试剂名称 溴化钠 硝酸镁 硝酸锂 Aw 0.577 0.528 0.476
三、卡尔· 费休法 1. 原理 此方法是在1853年Bunsen发现的基本反应的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即在有水存在时碘与二氧化硫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H2O+SO2+I2→H2SO4+2HI 2H2O+SO2+I2+C5H5N+H2O→ 2C5H5N· HI+C5H5N· SO3 C5H5N· SO3+CH3 OH→C5H5N(H)SO3· CH3 反应显示1mol的水需要与1mo1碘、1mo1二氧化硫、3mo1吡 啶和1mo1甲醇反应。

《食品分析》各章资料整理总结

《食品分析》各章资料整理总结

《食品分析》各章资料整理总结第一章:绪论1.食品分析的学科性质与主要内容是什么?性质:食品分析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主要内容:(1)营养成分分析(2)食品添加剂的测定(3)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2.简单阐述食品分析方法要考虑的因素?(1)分析的目的(2)方法本身的特征(3)食品组成与性质(4)方法有效性第二章:采样与样品处理1.采样的定义及要求定义:从待测样品中抽取其中一部分来代替整体,这种方法就称为采样。

要求:(1)采样必须注意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样品除外)。

(2)采样容器根据检验项目,选用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制品。

(3)液体、半流体食品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他饮料,如用大桶或大罐盛装者,应先充分混匀后再采样。

样品分别盛放在三个干净的容器中。

(4)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上、中、下三层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部分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再进行几次混合,最后得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5)肉类、水产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合后采样。

(6)罐头、瓶装食品或其他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同一批号取样件数为250g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以下的包装不得少于10个。

(7)掺伪食品和食品中毒的样品采集,要具有典型性。

(8)检验后的样品保存:一般样品在检验结束后,应保留一个月,以备需要时复检。

易变质食品不予保留,保存时应加封并尽量保持原状。

(9)感官不合格产品不必进行理化检验,直接判为不合格产品。

2.预处理的目的和常用方法预处理目的:(1)消除干扰因素(2)完整保留被测组分(3)被测组分浓缩(4)选择的富集方法应简便常用方法:(1)有机破坏法:干法灰化法、湿法消化法,紫外灯分解法,微波消解法(2)蒸馏法(3)溶剂提取法(4)色层分离法(5)化学分离法(6)浓缩法(7)灭酶法第三章:水分和水分活度测定1.试比较直接干燥法,减压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的特点及在食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适用范围。

食品分析(第二版)概括

食品分析(第二版)概括

食品分析(第二版)概括第一章、绪论1、要想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需要哪些步骤?2、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比较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之间的关系与有效性。

答:考虑样品的分析目的,分析方法本身的特点等。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各国自愿采用,没有强制含义,但是往往因为国际标准集中了一些先进工业国家的技术经验,加上各国考虑外贸的原因,从本国利益出发也往往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一般由国家标准局颁布的各个适合并通行于自己国家有强制含义的标准。

国际先进标准是由国际上具有权威性的区域标准,世界上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和通行的团体标准,包括知名跨国企业标准在内的其他国际上公认先进的标准。

第二章、样品采集和处理1、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的方法和原则是什么?目的:1、避免干扰组分影响;2、提高低含量组分含量。

3、保证分析结果可靠性原则:①消除干扰因素;②完整保留被测组分;③使被测组分浓缩;以便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

方法:主要有6种。

2、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一、粉碎法体积小,价格低,容易操作容易污染,颗粒不能保证均匀二、灭酶法简单易操作容易损失三、有机物破坏法干法优点:(1)此法基本不加或加入很少的试剂,故空白值低。

(2)因灰分体积很小,因而可处理较多的样品,可富集被测组分。

(3)有机物分解彻底,操作简单。

缺点:(1)所需时间长。

(2)因温度高易造成易挥发元素的损失。

(3)坩埚对被测组分有吸留作用,使测定结果和回收率降低。

湿法优点:(1)有机物分解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2)由于加热温度低,可减少金属挥发逸散的损失。

缺点:(1)产生有害气体。

(2)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溢。

(3)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

四、蒸馏法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种组分挥发度的不同而将其分离。

常压蒸馏:常压下受热不分解或沸点不太高的物质。

减压蒸馏:常压下受热易分解或沸点太高的物质。

原理:物质的沸点随其液面上的压强降低而降低,使得待分离物质在较低温度下蒸馏出。

【2021年整理】食品生物化学---第3章

【2021年整理】食品生物化学---第3章
未经酯化的甘油能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脂肪溶剂,沸点为 290℃,相对密度1.260。
甘油在高温下与脱水剂(无水CaCl2 、KHSO4 、MgSO4等) 共热,失水生成具有刺激鼻,喉及眼黏膜的辛辣气味的丙烯醛, 是鉴别甘油的特征的反应。油脂在高温时发生臭味就是产生丙烯 醛的缘故,也可利用此种性质来鉴定物质中是否有油脂存在。
精品课件,可编辑,欢迎下载,
21
食品生物化学
②皂化价 皂化1g油脂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皂化价可反 映脂肪的平均分子量,因为单位重量的脂肪如分子量愈大,则摩 尔浓度愈小,所需的氢氧化钾也愈少,如果皂化价低于常数以下, 可推断混入了其他高分子量的脂肪或不皂化性的物质,如甾体物 质、脂溶性维生素及类胡萝卜素等。
③酯值 皂化1g纯油脂所需要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酯值, 这里不包括游离脂肪酸的作用。
④不皂化物 油脂中含有少量不受氢氧化钾作用的脂质物质, 如甾醇、高级醇、脂溶性色素和维生素等,称为不皂化物。不皂 化物含量以百分数表示。
精品课件,可编辑,欢迎下载,
22
脂肪
甘油

碱与脂肪及及脂肪酸的作用可以用酸价和皂化值、酯值和不 皂化物来反映,这几项内容也是表征脂肪特点的重要指标。
①酸价 酸价是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
钾的毫克数。它因油脂的精炼程度、保存时间及水解程度不同而
有差异。例如完全精炼好的油,酸价一般在0.03左右,而毛油酸
价多在1以上。所以酸价的高低是衡量油脂好坏的指标。
(2)不饱和脂肪酸 分子中含有双键或三键的脂肪酸叫做 不饱和脂肪酸,通常为液态。
不饱和脂肪酸通常用Cx:y表示,其中x表示碳链中碳原子的 数目,y表示不饱和双键的数目。
精品课件,可编辑,欢迎下载,

食品分析重点归纳讲解

食品分析重点归纳讲解

食品分析期末复习自理第一章绪论1.食品分析的性质,定义,作用,内容,方法。

食品分析就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食品分析在确保原料供应方面起着保障作用,在生产过程中起着“眼睛”的作用,在最终产品检验方面起着监督和标示作用食品分析的内容:食品安全性检测,食品中营养组分的检测,食品品质分析或感官检验。

2.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CAC:食品法典委员会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正确采样必须遵循的原则:*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采样及样品制备过程中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要防止和避免预测组分的玷污*样品的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所用样品处理装置尺寸应当与处理的样品量相适应2.样品的分类按照样品采集的过程,依次得到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由组批或货批中所抽取的样品称为检样将许多分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将原始样品按照规定方法经混合平均,均匀的分出一部分,称为平均样品3.样品的采集一般分为随机抽样和代表性抽取两类4.样品预处理的目的:使被测组分同其他组分分离,或使干扰物质除去。

预处理原则:*消除干扰因素,*完整保留被测组分*使被测组分浓缩5.样品预处理的方法*粉碎法*灭酶法*有机物破坏法*蒸馏法*溶剂抽提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法6.有机物破坏法可分为干法灰化法和湿法消化法干法灰化法:样品在坩埚中,先小心炭化,再高温灼烧,最后只剩下无机灰分。

为了缩短灰化时间,促进灰化完全,防止有些元素的挥发损失,常常向样品中加入硝酸,过氧化氢等灰化助剂。

这些物质在灼烧后完全消失,不增加残灰的质量,可起到加速灰化的作用。

湿法消化法:在强酸、强氧化剂或强碱并加热的条件下,有机物被分解,其中的C、H、O 等元素以CO2、水等形式挥发逸出,无机盐和金属离子则留在溶液中,整个过程都在液体状态下加热进行,故称湿法消化。

第三章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分析讲解学习

第三章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分析讲解学习
1969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将实施GMP管理 的观点引用到食品的生产法规中。
WHO在1969年第22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向各 成员国首次推荐了GMP。
2020年6月
三、 GMP在国际组织和中美两国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一) CAC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颁布的国际标准及文件
共有13卷,包括237个食品产品标准,41个卫 生或技术规范,2374种农药残留限量、1005种 食品添加剂、有关农药兽药的规定等。
2020年6月
麦乳精(含乳固体饮料)卫生管 理办法
汽酒卫生管理办法 茶叶卫生管理办法 食用氢化油及其制品卫生管理办

肉与肉制品卫生管理办法 豆制品、酱腌菜卫生管理办法 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 调味品卫生管理办法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街头食品卫生管理暂行办法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2020年6月
(三)GMP在中国的发展及应用 在我国实施GMP的意义: 1. 为食品生产过程提供一套必须遵循的组合标准; 2. 有助于食品生产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保证
食品质量; 3. 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监督检查依据; 4. 便于食品的国际贸易。
2020年6月
出口食品企业GMP: 1、1984年,原国家商检局首先制定了类似GMP的
2020年6月
食品生产卫生规范 1、自1988年卫生部开始制定食品企业卫生规范,以
国家标准的形式予以发布,类似于国外广泛应用 的GMP管理方法。 2、至今卫生部共发布20个国标GMP,其中含有1个通 用GMP和19个专用GMP,并作为强制性标准予以 发布。 3、《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1994)
各类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食品分析课件第三章 物理检测法

食品分析课件第三章 物理检测法
乳稠计
专用于测定牛乳相对密度,测量相对密度的范围 1.015~1.045,刻度有20℃/4℃和15℃/15℃两种,相对 密度d=(乳稠计读数/1000)+1.000。
(2)密度计法-测定相对密度
测定方法—被测样液混合均匀→沿内壁徐徐注入清洁 量筒中(避免起泡)→密度计洗净擦干,缓缓放入样液 中→直立静止后,轻按待其自然上升→再次静止并无 气泡冒出→读数,同时用温度计测量样液的温度。 如测得温度不是标准温度,应对测得值加以校正。
疏介质,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 度,使折射角=90°时,折射光 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
临界角α临 —发生全反射的
入射角(折射角=90°)
2.折光法测定原理
n1sinα1=n2sinα临 1:样液 2:棱镜 sinα1= sin90 °=1 n2=棱镜的折射率,已知
只要测出临界角α临,就可求出样液
的折射率n1。
(1)密度瓶法-测定相对密度
带温度计的精密密度瓶
带毛细管的普通密度瓶
(1)密度瓶法-测定相对密度
测定原理—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密度瓶分别称取等 体积的样品溶液和蒸馏水的质量,两者之比即为 该样品溶液的相对密度。
测定方法—
密度瓶洗净→依次用乙醇、乙醚洗涤,烘干并冷却→精
密称重m0 。
装满样液盖上瓶盖→20℃水浴内30min →用滤纸吸去支管
/毛细管标线上的样液,加盖→用滤纸把瓶外擦干→置天
平室内30min后称重m2。
弃去样液→密度瓶洗净→装满煮沸30min并冷却到20℃以
下的蒸馏水→同上操作→置天平室内30min后称重m1。
计算:
d20 20
m2 m1
m0 m0
d420d22000.99823

第三章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分析

第三章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分析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市场需求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政策支持助力发展:政府对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竞争格局日益激烈: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降血脂功能性食品领域,竞争日趋激烈。
THANK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植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机制:抑制胆固醇吸收、促进胆固醇排泄、调节血脂代谢等。
动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成分与作用机制
成分: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
作用机制:调节血脂水平、减少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环等
代表性动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鱼油、海豹油等
注意事项:适量食用,遵循医生指导
微生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成分与作用机制
根据适用人群: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
根据食用目的:日常膳食补充、特殊营养补充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现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功能性食品市场存在多个细分领域
功能性食品市场面临监管挑战
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种类
PART TWO
植物降血脂功能性食品
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缓解便秘等问题
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效果评价方法
实验对照法: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并进行比较。
随机对照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组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或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之间的效果差异。
长期追踪研究:对长期食用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人群进行追踪研究,观察其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估降血脂功能性食品的长期效果。

食品分析第三章

食品分析第三章

4、感觉的五个基本特征
●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只有在刺激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 ●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 ●感觉识别刺激受心理作用的影响; ●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相互影响。
5、感觉的敏感性
◆感觉的敏感性:人的感觉器官对刺激的 感受、识别和分辨能力。
◆感觉的敏感性因人而异,某些感觉通过 训练或强化可以获得特别的发展,即敏感 性增强。而当某些感觉器它发生障碍时, 其敏感性会降低,甚至消失。
2)、偏爱型感官检验
偏爱型感官检验与分析 型感官检验正好相反,它是 以样品为工具,来了解人的 感官反应及倾向。在新产品 开发的过程中,对试制品的 评价;在市场调查中使用的 感官检查都属于此类型的感 官检验。
偏爱型感官检验不像分析型感官检验那 样需要统一的评价标准及条件,而依赖于 人们的生理及心理上的综合感觉,即人的 感觉程度和主观判断起着决定性作用,检 验的结果受到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审美 观点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其结果往 往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5、声音
➢食品断裂发出的声音可以和硬度、紧密性、 脆性相联系;声音的持续时间也和产品的 特性有关,如强度、新鲜度、韧度、黏性 等。
学科历史演变
食品感官鉴别(50年代前)
缺少实验设计
缺少统计设计
食品感官鉴评(60年代前) 食品感官分析(80年代前)
实验设计+统计分析
心理物理学与测量理论
食品感官测量(90年代后)
统计学、心理学、生理学、物 理学、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
食品感官科学(本世纪初)
食品感官科学是研究食品感官品质属性结构、 演化与测量的科学,是现代食品科学技术中最具 特色的学科分支,也是现代食品科学技术及食品 产业发展最迫切需要拓展的领域。

食品分析知识点整理

食品分析知识点整理

食品分析知识点整理第一部分绪论一、食品分析的概念和性质:一门技术和实践学科,专门研究各种食品成分的检测方法和相关理论,以评估食品质量和安全。

食品分析的任务: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工业中的物料(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副产品等)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和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检测。

食品分析的作用:帮助人们认识食品的物质组成,结合营养学、毒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知识食品营养及安全成分。

控制和管理生产,保证和监督食品的质量。

?为科研与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营养素:水分、灰分、矿物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二、食品分析方法: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酶分析法。

化学分析方法:基于化学反应的分析方法,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灵敏度低,误差小,分析常量成分。

定量分析:解决这种组分含有多少的问题,是食品分析的基础。

包括重量法和容量法。

重量法:测水分、灰分、脂肪、果胶、纤维等。

容量法: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定和沉淀滴定。

仪器分析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使用光电仪器测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包括物理分析和理化分析。

高灵敏度、大误差、痕量或痕量成分分析。

物理分析法:通过对某些物理性质如密度、粘度、折光率、旋光度、沸点、透明度、比重等的测定,求出食品中被测组分的含量。

理化分析方法:常用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和色谱分析。

生化分析法:以生化反应为定量基础。

酶法、免疫分析、受体分析法。

超微量分析――样品中组分百万分之十(10-6)(毫克/千克)或(毫克/升)百万分之十(10-9)百万分之十(10-12)第二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一、抽样原则:代表性、典型性、及时性。

典型应用:受污染或疑似受污染的食品;掺假或疑似掺假食品;中毒或疑似中毒的食物。

正确的抽样:1.统一且具有代表性;2.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

采样:在大量产品抽取有一定代表性样品,供分析化验用,这项工作叫采样。

第三章__食品的热处理和杀菌技术分析

第三章__食品的热处理和杀菌技术分析

6D
7D 8D
10-2
10-3 10-4
食品保藏原理
从表可以看出,从5D以后,为负指数,也就是说有 1/10~1/10000活菌残存下来的可能。 细菌和芽孢按分数出现并不显示实际个数,这只是表明 理论上很难将活菌完全消灭掉。 实际上,这应该从概率的角度来考虑,如果100支试管 中各有1ml悬浮液,每ml悬浮液中仅含有1个芽孢,经过5D 处理后,残存菌数为10-1,即1/10活,也就是100支试管中可 能有90支不再有活菌存在,而10支尚有活菌的可能。
不同温度时炭疽菌芽孢的活菌残存数曲线
食品保藏原理
热处理温度对玉米汁中平酸菌死亡时间的影响
平酸菌 芽孢全 部死亡 所需时 间/min 1200 600 平酸菌 芽孢全 部死亡 所需时 间/min 70 19 平酸菌 芽孢全 部死亡 所需时 间/min 3 1
温度/ ℃
温度 /℃
温度/℃
100 105
二、热烫的目的 首要目标:钝化酶、稳定产品性质;其次 是减少M。
食品保藏原理
二、影响热烫效果的因素包括:
热烫时间 热烫温度、介质 及时冷却 Ph值
第三节 食品的罐藏
食品保藏原理
何为食品罐藏?特点? 两个要素:容器的密封性和商业无菌 发展历史: 1806-1810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批罐头食品 1810年发明了镀锡薄板罐 1849创办第一个罐头工厂 1847年发明高压杀菌锅 我国的罐头工业创建于1906年
1000
Ó ) Ö Ö ä (· ±¼ Ó È Ê ú ¼ ±¾ É
100
10
Z
1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¾ É ú Î Â ¶ È (¡ æ )
热力致死时间曲线

《食品分析》笔记(十一章全)

《食品分析》笔记(十一章全)

《食品分析》笔记(十一章全)第一章:绪论1.1 食品分析的定义与重要性食品分析是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以及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食品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副产品的成分、性质、结构和状态进行检测和评价的科学。

它是确保食品安全、监控食品质量、优化食品工艺、指导食品消费的重要手段。

食品分析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健康,还直接影响到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1.1.1 食品分析的基本任务•确保食品安全:通过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等,确保食品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健康危害。

•监控食品质量:分析食品的营养成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确保食品符合质量标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优化食品工艺:通过研究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为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指导食品消费: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食品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食品选择。

1.1.2 食品分析的重要性•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分析是预防食品中毒、疾病传播等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手段。

•促进食品工业发展:通过食品分析,企业可以了解产品质量,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市场竞争力。

•维护消费者权益:食品分析为消费者提供了了解食品质量、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的途径,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2 食品分析的历史与发展趋势1.2.1 食品分析的历史沿革•古代时期:人们主要通过感官评价食品的质量,如观察颜色、闻气味、品尝味道等。

•近代时期:随着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化学方法对食品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现代时期:仪器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食品分析更加精确、快速和全面。

同时,食品分析也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2.2 食品分析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新型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将进一步提高食品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信息化与智能化: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食品分析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食品分析》课程笔记

《食品分析》课程笔记

《食品分析》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食品分析的目的和任务1. 食品分析的定义食品分析是一种跨学科的技术活动,它综合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对食品的组成成分、营养价值、安全性、品质特性等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食品分析是食品科学研究和食品质量控制的基础。

2. 食品分析的目的(1)保障食品安全:通过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霉菌毒素等)、微生物污染情况,确保食品不含有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的物质。

(2)评估食品营养价值:分析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为消费者提供营养信息。

(3)监控食品品质:通过对食品的色泽、口感、气味、质地等感官特性的分析,以及物理和化学指标的测定,监控食品的品质变化。

(4)支持食品科学研究:为食品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的变化机制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5)促进食品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为食品安全法规和食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 食品分析的任务(1)建立和完善食品分析方法: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分析技术,提高现有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

(2)进行食品质量控制: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3)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对食品中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监测和分析,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提供数据。

(4)进行食品真伪鉴别:通过分析手段鉴别食品的真伪,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二、食品分析的方法和发展方向1. 食品分析方法(1)化学分析法- 滴定法:通过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进行成分分析,如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

- 重量法:通过测量沉淀物的重量来确定样品中某成分的含量。

- 光度法: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或发射特性进行定量分析,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仪器分析法- 光谱法: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或发射光谱进行成分分析,如原子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

- 色谱法:根据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和分析,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

食品分析复习资料

食品分析复习资料

食品分析复习资料采样(取样):从大量的分析样品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检测的对象,这项工称为样品的采集。

检样:有由整批产品抽取各部分产品。

原始样品:将许多分检样综合在一起。

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经过处理抽取的部分样品。

灰分:食品在高温灼烧时,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最后有机成分挥发,逸散,而无机成分则残留下来(无机盐和矿物质)这些残留物统称为灰分总酸度: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未离解的酸的浓度、以离解的酸的浓度)有效酸度:指被测溶液中H+的浓度挥发酸: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外表酸度(固有酸度):指刚挤出来的新鲜牛乳本身所具有的酸度真实酸度(发酵酸度):指牛乳放置过程中,在乳酸菌作用下发酵,乳糖生成乳酸而升高的那部分酸度。

oT指滴定100ml牛乳样品消耗0.1000m01/L。

Naon溶液的体积(ml)或滴定10ml牛乳所用去的0.1000m01/LNaon体积(ml)乘以10酸价:指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所需Kon的质量(mg)碘价(碘值):即是100g油脂所吸收的IC1或IBr换算为点的质量(g)过氧化值:一般用滴定1g油脂所需某种规定浓度(通常用0.002mo1/L)Na2SO3标准溶液的体积(ml)表示。

直接法:利用水体本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测定水分的方法。

间接法:利用食品的密度、折射率、电导率、介电常数等物理性质测量水分的方法。

维生素: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天然有机化合物。

第一章:诸论food分析性质(化学性检测:农药、添加剂、营养成分)和作用。

任务:1、控制和管理生产2、保证监督食品质量:3、为科研核心产品的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内容:1、营养性评价:2、安全性评价:3、可接受性(感官检测)方法:1、感官评定法:2、化学分析法:3、仪器分析法(HPLC)4、微生物检测5、:酶法:发展趋势:1、标准国际化:2、突出重点和难点:3、培养国际化人才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样品的采集:采样原则:1、有代表性:2、在采样过程中必须保持样品原有的理化性质:3、采采样方法于分析目的要一直:4、方法简单,处理妥当。

食品分析(第三部分)

食品分析(第三部分)

第二章 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概述 相对密度的测定 食品中水分的检验 食品中灰分的检验 食品中脂肪的检验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检验 食品中蛋白质的检验 食品中维生素的检验概述食品的成分十分复杂,除了取决于食品的种类、 生长条件和加工方法等,也受环境污染和生物富集 作用的影响。

构成食品的常量营养成分主要有脂肪、碳水化合 物、蛋白质、水分和灰分,还有一些含量很低而对 营养起着重要作用的微量成分,如各种维生素和维 持生命所必需的矿物元素等。

概述食品中一般成分的测定目的 以获得较全面的营养; 在食品工业生产中,通过对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 及其含量的分析检测,可以保证生产质量优良的 产品; 在流通领域中,对食品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维 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相对密度的测定定义: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对两种物质所规定的条件下之比。

在实用中也可用20℃时,样品的质量与同体积纯 水质量的比值,用 γ 20 表示。

20根据人体对营养的要求,进行食品的合理搭配,也可以用20℃时,样品的质量与同体积4℃水的20 质量的比值,用 γ 4 表示。

测定方法密度瓶法 比重天平法(韦氏比重天平) 相对密度计(比重计)法 波美度法密度瓶法计算20 = γ 20式中20 γ 20m 2 − m0 m1 − m0—— 样品的相对密度;m0 —— 密度瓶的质量,g; m1 —— 密度瓶和水的质量,g; m2 —— 密度瓶和样品的质量,g。

1比重天平法(韦氏比重天平)比重天平法(韦氏比重天平)比重法例: 豌豆的相对密度空气中豌豆质量 × 液体相对密度 空气中豌豆质量 − 液体中豌豆质体量酒精(酒精度计) 牛奶(乳稠计)蔗糖(波美计、锤度计) 食盐(盐度计)豌豆的相对密度 =空气和液体中豌豆质量之差等于相当于豌豆体积的液体的质量.QC-MD-200S 自動密度比重計便携式数字密度/ 比重计(DA-130)波美度法仪器 波美计的构造与相对密度计相似。

食品分析第三章 ppt课件

食品分析第三章 ppt课件
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放大器把电信号放大 成电压信号 输出 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 计算机 数据的分析处理。
第四章 重点:
1. 相对密度? 测定方法有哪些?测定意义? 2. 折光法测定原理,仪器,方法。 3. 旋光法测定原理,仪器,方法。 4. 旋光度、比旋光度、变旋光 作用。
1.用尼克尔棱镜 (苏格兰人发明的用两个切成了特殊角度并用加
拿大香脂粘起来的冰晶石组成。) 2.用Polaroid滤光器
( 美 nd发明 由嵌在透明塑料中的几种 晶体组成。) 3.聚乙烯醇人造偏振片 例 WXG—4型旋光仪
1. 旋光度——当偏振光通过光学活性物质溶 液时,偏振面旋转的角度 叫作该物质的旋 光度。
粘度的测定方法按测试手段分为: 毛细管粘度计法、 旋转粘度计法、 滑球粘度计法等。 毛细管粘度计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精度 高。后两种需要贵重的特殊仪器,适用于研究部 门。

三、质构测定
质构仪(Texture Analyzer)是使一些食品的 感官指标定量化的新型仪器。
(一)质构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质构仪包括主机、专用软件、备用探头及附件。 测量部分由操作台、转速控制器、横梁、底座、 直流电机和探头组成,结构如图4—16所示。
1.α 2 随着α1增 大而增大。
2.当α1为90°、 α2为临界角。
3.当光线从临 界角射入,折 射线沿OM面 平行射出,为 全反射。
绝对折射率: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与在介质中的速度V之比。 以n表示。 n = c / v
n样液 ×Sin90 = n棱镜×Sin α临
n样液 = n棱镜×Sin α临
α—— 测定样液的旋光度。
L—— 旋光管长度(液层厚度)分米。
C—— 样液浓度(所求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食品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食品分析的程序: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成分分析——数据记录,整理分析报告的撰写
§1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一、样品的采集
1、正确采样的原则
(1)采集的样品要均匀、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

(2)采样过程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如水分、气味、挥发性酸等),防止带入杂质或污染。

2、采样步骤
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3、采样的数量和方法
数量:应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验及备查或仲裁使用。

每份样品数量一般不少于0.5千克。

二、样品的制备
样品的制备——指对样品的粉碎、混匀、缩分等过程。

保证样品完全均匀。

三、样品保存
采取的样品应尽快分析,否则应妥善保管。

放在密闭、洁净容器内,置于阴暗处保存。

易腐败变质的放在0—5℃冰箱内,保存时间也不能太长。

§2 样品的预处理
原则:①消除干扰因素;
②完整保留被测组分;
③使被测组分浓缩;
一、有机物破坏法(测无机物)
操作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1.干法(灰化)(测得为粗灰分)
✧原理:将样品置于电炉上加热,使其中的有机物脱水、炭化、分解、氧化,
再置高温炉中灼烧灰化,直至残灰为白色或灰色为止,所得残渣即为无机成分。

✧优点:
①此法基本不加或加入很少的试剂,故空白值低。

②因灰分体积很小,因而可处理较多的样品,可富集被测组分。

③有机物分解彻底,操作简单。

缺点:
①所需时间长。

②因温度高易造成易挥发元素的损失。

③坩埚对被测组分有吸留作用,使测定结果和回收率降低。

2. 湿法(消化)
✧原理:样品中加入强氧化剂(硫酸、硝酸、过氯酸、过氧化氢、高锰酸钾etc.),
并加热消煮,使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完全分解、氧化,呈气态逸出,待测组分转化为无机物状态存在于消化液中。

✧优点:
有机物分解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由于加热温度低,可减少金属挥发逸散的损失。

缺点:
产生有害气体。

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溢。

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

二、溶剂提取法
✧适用对象:用于原溶液中各组分沸点非常相近或形成了共沸物,无法用一般蒸
馏法分离的物质。

✧原理:用一种溶剂把样品溶液中的一种组分萃取出来,这种组分在原溶液中的
溶解度小于在新溶剂中的溶解度,即分配系数不同。

✧优点:操作迅速、分离效果好、应用广泛。

缺点:萃取剂往往易燃、易挥发、有毒。

三、蒸馏法
✧原理: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种组分挥发度的不同而将其分离。

(要求沸点相差
30度以上)
1常压蒸馏
✧适用对象:常压下受热不分解或沸点不太高的物质。

✧注意:
(1)爆沸现象(沸石、玻璃珠、毛细管、素瓷片)
(2)温度计插放位置
(3)磨口装置涂油脂
二、减压蒸馏
✧适用对象:常压下受热易分解或沸点太高的物质。

✧原理:物质的沸点随其液面上的压强增高而增高。

✧注意:
(1)用烧瓶作水蒸气发生器时,不要忘记加沸石。

(2)加热烧瓶时要密切注意瓶内混合物的迸溅现象,如剧烈,应暂停加热,
以免发生意外。

(3)随时观察安全管内水位是否正常,瓶内液体有无倒吸现象。

四、色层分离法
✧原理:将样品中的组分在载体上进行分离的一系列方法,又称色层分离法。

✧按不同的分离原理分:吸附色谱分离、分配色谱分离、离子交换色谱分离etc.
五、化学分离法
1.磺化法和皂化法
2.沉淀分离法
3.掩蔽法
六、浓缩法
1.常压浓缩
2.减压浓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