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贝多芬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

合集下载

钢琴曲《黎明》op53.的艺术特点及演奏解析

钢琴曲《黎明》op53.的艺术特点及演奏解析
(二 )主题 、副题 的不 同音 乐形 象 形 成 音 乐上 的对 比与发展
音 乐 的 主题 由不 同力度 、不 同 层次 及 不同音区音响所呈现 ,显示 出 “对答 ”之 特质,音乐色彩上一明一暗 ,表达出强烈 的律动感 与生命力 ,主题在两个声部厚重 的和声基础之上 ,加入以装饰音写成的十 六分音符跑动音型 ,形成了不 同音域 、不 同音 色 的对 比 ,音乐 情绪 活泼 而有 生命 力 。 副题 由柱式 和 弦展 开 ,在不 同的 调 性上 变 化发展 ,音乐表达 出深厚 的歌 唱性基调 , 富于抒 隋性 。这两个不同性格特征的主题 与副题 ,为音乐 注入 了不 同的表现手法 , 活泼与抒 唐双重性格地交织形成 了鲜明的 艺术 对 比。
(二 ) 触 键 l A|贴 键的触 键 方法
谱例 1.
在谱例 1中,音符所处的音域 比较低 , 且力度较轻 (pp),音乐流露出一种朦胧而 淡雅的色彩,我们在演奏时, 采用贴键的 方 法 ,手指 指 肚接 触 琴键 ,在 控 制好 触 键 的同时手指尽可能地保持横 向用力 。如果 在演 奏这 样 的 三度 音 程 时 ,手 指 既没 有 贴 键 ,且关节支撑过于坚挺 ,弹奏所产生的 声 音 效果 将 会 变得 散 而 杂 ,不 利刻 画 出朦 胧 梦幻 的声 音效 果 。
B_力Ⅱ人 手臂力 量传 递 的触 键方 法 针对谱例1的演奏 ,在 E述贴键演奏的 基础上 ,手指还应加人手臂传递而 出的身 体重量 ,并将这个力量通过指尖充分地传 递到三度音程的高音 ,同时较轻地控制三 度 音 程低 音 的 弹奏 力 度 ,以更 好地 突 出上 声部的旋律线条 ,并将其连贯的奏 出。另 外 ,在演奏较强力度的十六分音符快速跑
谱 例2
C.手 腕带动 手指 的触 键方 法 我们在演奏第3、4小节右手部分的装 饰音型时 ,手腕应当放松 ,灵 活而富有弹 性的顺势带动手指 ,演奏动作要轻盈 ,以 刻画出鸟鸣般 的音色效果 ,把 主部主题充 满灵性 与生机 的音乐特点 充分 的表现 出 来 。

“黎明之前是最黑暗的时候”-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53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黎明之前是最黑暗的时候”-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53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2017年第18期(总第330期)北 方 音 乐Northern MusicNO.18,2017(CumulativelyNO.330)“ 黎明之前是最黑暗的时候”-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53第一乐章音乐分析董 乐(潍坊学院音乐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摘要】感觉,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感知。

感觉就是我们认识、了解世界一切知识的开始。

音乐可以上人产生不同的感觉,有愤怒、有激动、有柔情、有忧伤。

贝多芬在世的时候正是在拿破仑战争时期(1799-1815),法国与英、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瑞典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之间的战争,人民生活充满战争、流血、动汤不安,进入黑暗的时期。

通过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在世时生活的家庭、时代背景、成长过程来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让这首名曲有不同的演绎方式。

【关键词】感觉;生活背景;时代背景;黑暗时刻【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路德维希.冯.贝多芬,1770年生于德国的波恩,只要听过《致爱丽丝》这首钢琴作品的人都会熟知贝多芬,熟知他的伟大,他的不凡,鲜知他酷吏的父亲、贫寒的家境、坎坷的命运、先进的思想,都曾使他陷入黑暗之中。

贝多芬的创造分为四个时期。

波恩这座充满音乐气息的城市成就了年轻的贝多芬,这正是他第一个创作期;而他的第二个创作时期是在维也那;作品53是在他成熟时期创作,正是他的第三个时期;还有最后一个创作晚期,宗教宇宙的神秘占据了这个时期。

贝多芬涉及的的音乐体裁有钢琴奏鸣曲、交响曲、弦乐四重奏、声乐曲等。

大部分的作品都广为人之,他的音乐横跨了18、19世纪西方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两个时期,充满了崇高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心酸的生活,他的音乐永远与我们同在。

贝多芬在世的时候正是在拿破仑战争时期(1799-1815),法国与英、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瑞典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之间的战争,但拿破仑被打败,封建势力复辟,各封建国家组建“维也纳体系”来遏制资产阶级革命,从此欧洲陷入了近30年的倒退之中。

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第二乐章》风格及演奏阐释

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第二乐章》风格及演奏阐释

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第二乐章》风格及演奏阐释摘要:贝多芬第二十一号C大调钢琴奏鸣曲是他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在他众多以反抗、斗争为主题的作品中,由于描绘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反映了作者的自然观而独树一帜。

本文将从把握乐曲整体风格、曲式结构以及演奏技巧为主线来剖析这部经典之作。

关键词:贝多芬黎明奏鸣曲曲式结构演奏技巧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第二十一号《C大调钢琴奏鸣曲》Op.53,是一首具有田园风格的作品,无论从曲式结构、音乐构思,还是演奏技巧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创作特点,是学习钢琴演奏的必弹曲目。

一、贝多芬生平简介维希·凡·贝多芬(1700—1827),德国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与海顿、莫扎特被誉为“维也纳三杰”。

他不仅是欧洲古典乐派的代表,同时为早期浪漫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城的贫民家庭,很早就显示出了音乐才能,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

如交响曲《英雄》《命运》。

钢琴奏鸣曲《月光》《悲怆》《热情》等。

他一生坎坷,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完全丧失听觉,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

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到禁止的复辟年代里,贝多芬依然坚持“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写下了不朽的《第九交响曲》。

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艺术表现力。

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的音乐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二、黎明奏鸣曲贝多芬一生的创作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共创作了三十二首奏鸣曲。

第一阶段是维也纳初期(1793—1802),在这一阶段,他刚步入维也纳的上流社会,由于贝多芬的思想、立场与之不同,所以,他的理想与爱情等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从而,将未能实现的心声充分地注入到音乐之中,这一期间以《C小调悲怆奏鸣曲》(Op.13,1798)《升C小调月光奏鸣曲》(Op.27,No 2,1798)为代表作。

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

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

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作者:李英武来源:《黄河之声》2018年第18期摘要:贝多芬作为享誉世界的作曲家和音乐家,一生共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首,被后世誉为“新约圣经”。

这些作品既有鲜明地民族性,又有强烈的时代感,即保留了传统的作曲手法,又对其进行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贝多芬风格,也是贝多芬一生思想变化的写照。

通过对《黎明》奏鸣曲的解析,可以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以及思想上的变化,进一步认识贝多芬在鼎盛时期的音乐特点。

关键词:创作背景;曲式分析;风格特点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真实地反映其一生的经历,体现了他一生漫长而具挑战性的音乐生涯。

中期创作是其最为鼎盛和成熟的时期,也是思想高度转变的时期,他努力打破传统奏鸣曲式的原则、摆脱传统奏鸣曲式的写作手法对其进行创新、发展,作品更倾向于内心情感的表达,有了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

一、创作背景贝多芬(1770-1827),是享誉世界的作曲家、音乐家、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按照时间先后可分为早期(1792—1800)、中期(1800—1815)、晚期(1815—1825)。

《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的第二十一首钢琴奏鸣曲写于1804年,是献给波恩时代的朋友华尔斯坦伯爵,因此被称为华尔斯坦奏鸣曲、又称《黎明》奏鸣曲。

标题为《大型奏鸣曲》,初稿完成于1800年,定稿完成于1804年。

《黎明》奏鸣曲鲜明地反映了贝多芬对大自然的渴望,对大自然的喜爱,从大自然中得到一些力量的支持及思想上的启发,在《黎明》奏鸣曲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之后创作《热情》奏鸣曲奠定了基础。

二、曲式结构第一乐章:呈示部(1—82)主题为C大调,1-13小节停在C大调的属和弦上,在第23小节到达三度关系的(E大调)副主题调性的属和弦(B),并将该小节扩张成一个连接段落(23-34)。

副主题E大调上(35—50)是主题材料变奏的乐段,其副主题的乐句(35-42)前半句停在E大调的属上,后半句移低一个八度停在E大调的主上完全终止。

钢琴奏鸣曲《黎明》

钢琴奏鸣曲《黎明》

展开部将呈示部的材料从旋律进行、节奏、力度和色彩等方面进行各种变化。开始时以凝聚而成的主部材料在不同调上楼进,斑斓多彩的快速音型在高低音区不停地飞跃,如莺歌燕舞、蝉鸣蝶飞。接着,副部积极的三连音型亦以不同的调性变化发展,好象是大浪淘沙、波涛翻滚。继而,密集的上行音型从低音区涌向高音区形成白浪滔天的气势。就在情绪高昂的戏剧性高潮中,再现部出现。新素材的运用、调性的变化使再现部面貌一新。副部主题在A大调出现,曲调更高亢、音色更明亮,更富于激情。但在第二句,主题就进行到同名小调,使热情、挚诚的赞歌带有几缕愁思。再现部的尾声较呈示部扩大了几倍,在发展手法及情绪上仿佛是第二个展开部。上下行音阶大幅度起伏,左右手快速音型的连续交替,从低到高的音浪冲击,充分展现出大自然的澎湃力量,形成了全曲的高潮。在副部主题再次唱出深情的赞歌后,急待解决的属七和弦延长音三次出现,仿佛作者在沉思中反复提出疑问,最后,充满活力的音型滚滚向前,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得到充分的肯定。
《黎明》奏鸣曲是雄伟的钢琴田园交响乐。它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活力、清新的气息和抒情的诗趣。全曲共分三乐章。第一乐章是采用奏鸣曲式。呈示部的c大调主部主题以短促跳跃的节奏型、同音反复的进行、明亮的倚音和灵巧的快速音阶描绘了曙光熹微、万物苏生的晨景。金色的阳光透过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小鸟在欢跃,牧笛在回响。接着,高音区清脆的旋转音型的出现,使人如临山谷泉边,倾听着流水滋滋。接着音型的密集、调性的转换、力度的变化,色彩斑驳的田野、生机勃勃的大地逐一展现。在E大调上出现的副部主题,具有明朗的曲调、清澈的音色、新颖的调性、和弦式的织体,如同一首颂歌,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对光明和幸福的向往。动人的赞歌先在右手高音区出现,接着又在左手中音区不完全再现,当它第二次出现时,右手灵活运动的音型,使这一主题溶汇到积极的运动中去,似乎是人们受到大自然的感应,整个心灵亦化入生命运动的节奏之中。在呈示部的结尾,随着节奏的发展和力度的增长,动力逐步加强、情绪越来越热烈,展现出"万类霜天竟自由"的雄伟画面。接着,辉煌的颤音,如闪烁不定的阳光,似波光鳞鳞的涟漪。柔和的旋转式音阶从高音区到中音区逐步下降,好似微风吹来了淡淡的花香。生机勃勃的运动亦逐渐缓和,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运动的停止,而是向掀起更大浪潮的展开部过渡。

浅谈贝多芬《C大调“黎明”奏鸣曲(OP.53)第三乐章》演奏分析

浅谈贝多芬《C大调“黎明”奏鸣曲(OP.53)第三乐章》演奏分析
作者简介:马赫苒(1986-),女,陕西省西安市人,硕士,陕西艺术 职业学院器乐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
60
在第三乐章的结尾演奏主要以左手三连音进行演奏,并相应地 以右手的辅音为伴奏。这里要通过右手的五指牢牢地抓住乐章的主 题(485—514小节)。结尾部分作为整个“黎明”的精华段,在演奏 上一定要有一种气拔山兮的英雄气概,但是这一乐段贝多芬运用了 转调,所以在雄壮中还带有一种柔情与婉转。在演奏结尾时不能因 为马上就要结束全曲,有些迫不及待,在演奏上还是心态平稳,不 能过于慌张与急躁而盲目地加快音乐的节奏,使观众听之不悦。其 次在右手一二指颤音的运用上还是要保持一种均匀,通过右手五指 极致渲染音乐主题。最后在左手三连音的运用上也要讲究一定的技 巧,要控制好音乐的力度与速度,如果左手节奏不够平稳,那么右 手的节奏就会散开,不利于整首音乐作品的演奏。
贝多芬《C大调“黎明”奏鸣曲(OP.53)第三乐章》是典型的 回旋曲式,采用了回旋曲的ABACA作曲原则,在该奏鸣曲的第三乐 章中贝多芬对前两乐章进行相应的扩展,尤其是对乐曲的每一部分 都进行了充分的扩张,很好的表达了贝多芬希望希各族人民都团结 起来以取得最后胜利的信念。
一、主题部分 主题主要展现劳动者之歌,音乐旋律质朴奔放,随着人们情绪 的释放,歌声越发的嘹亮,极致地展现出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 追求与向往。主题第一次通过右手轻柔的演奏为我们呈现出流水般 的音乐背景,左手有机地在高声部进行演奏,并伴随着不同的音域 展现出风格各异的音乐效果。第二次通过右手八度进行演奏,第三 次通过具有一定难度的右手一二指颤音对于高音进行相应的辅助。 上述三次不同形式的出现,很好地体现了劳动者日益高涨的情绪, 在颤音演奏上一定要稳,要很好地控制左手进行有效的对位,不可 过快,以免随后三连音的演奏力不从心,导致音乐旋律的混乱。 二、插部 在经过快速的三连音以后,乐曲开始进入第一插部B,B主题在 音乐旋律上也是相当的热情,具有浓郁的塔兰泰拉舞曲风韵。在演 奏这一主题时,左手在低音区以一个八度音进行演奏,此时音色十 分扎实与厚重。右手以分解八度与之对应,形象地描绘出节日里热 闹、欢畅的舞蹈场面。随着音乐的进行,舞曲的旋律转到右手,以 便插入更为快速的音型,音型主要是在右手的五指间流动,仿佛美 丽的姑娘们就在眼前跳舞。此后音乐旋律以八度方式在左右手之间 交替环绕,通过主题材料进行连接,对音乐主题进行再现。此刻优 美的舞蹈和嘹亮的民歌交相呼应,极大地推动着音乐情绪的爆发, 给人们刻画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热闹场景。 经过插部B后主题A再现,随后进入第二插部C,这部分主要是 通过左右手的交替演奏,形象的刻画出年轻的男女们共同舞蹈的欢 乐的场面,场景氛围宏大、各种各样舞姿,应接不暇,给人以眼花 缭乱之感。在221小节上几个相似和弦会出现,更好地展现了欢乐 情绪的抒发。接着左手恰当地出现在低音部和右手分解和弦相互衬 托,使得音乐旋律更为优美。这时,右手通过高音区八度演奏,使 场景的气氛更加的高涨,随着音乐力度增强,主部主题第三次出 现,乐曲进入主题再现。 三、主题再现 这一部分作为第三乐章也是全曲的结尾,轻松愉快且华丽, 也是整首乐曲的高潮乐段。在演奏时,音乐速度一定要快,节奏要 迅速,情绪要饱满,但是在具体的演奏中还要注意情绪和旋律的把 控,使得结尾更具有一种轻松和畅快感。 在465至474小节上,需要采用较有难度的双手八度进行左右 手交替演奏,这部分在演奏上是极快的,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演奏方

试分析贝多芬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Op.53第二乐章

试分析贝多芬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Op.53第二乐章
成 为 贯 穿 整 个 乐 段 的 重 要 动 机 音 型 。 左 手 以 坚 定 并 始 终 为 柱 式 的 八 度 音 程 或 和 弦 从 F大 调 的 主 音 进 入 ,坚 持 以 半 音
质 朴 的旋 律 和 丰富 的 内涵 以及创 作 上 的特 点 而 经久 不 衰 的 被 演 奏者 和 分析者 们所 关 注。
感 到 陌 生。 这首 C大调 作 品 以其 独 有的 风格 、 清 新 的意境 、 向为 先 上 升 : c — a 一 : I } d 一 e ’ 、 b ’ 一 g ’ 一 静 g 、 一 } } a ’ 一 b 、 f 1 一 b 一 f 2 _ e 一
g , 再 回落 : e 2 - g 2 _ b b 、 f 1 _ 8 2 g l _ e ’ 、 f ’ 。 而 这一旋 律 的 走 向亦 成 为第 二和 第 三部 分旋 律走 向 的依据 。 其中的 c … a g e 、 f 等 音 也成 为 贯 穿整 个序 曲的 骨 干音 。右 手 一 开始 的三 个 音亦
“ 这是一首 白色的奏鸣 曲” , “ 这 首 奏 鸣 曲标 题 为 ‘ 黎 明 ’ , “ 这 首 奏 鸣 曲 有 着 极 其 丰 富 的 内 涵 ”对 于 这 首 作 品 的 评价 , 众说 纷 纭。然而 其优 美 、 透明、 丰 富 的 特 点 是 几 乎 被 公
化跳 进 上行 后级 进 下行 , 最 后 回到 主 音 , 其 旋 律 呈现 出拱 形 走 势 。6 / 8拍的 节奏 给人 的动 荡感 与 一步 一停 的追 求形 式 平
认 的。本文 将运 用音 乐 学分析 的方法 , 对 其 中 的第二 乐章 给
予 关注 :

衡 的拱 形旋 律相 结 合 , 达 到 了 形式 与 内容 的高 度 的统 一 , 成

试分析贝多芬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Op.53第二乐章

试分析贝多芬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Op.53第二乐章

试分析贝多芬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Op.53第二乐章作者:张琳君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16期摘要:谈及贝多芬的第二十一首钢琴奏鸣曲,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

这首C大调作品以其独有的风格、清新的意境、质朴的旋律和丰富的内涵以及创作上的特点而经久不衰的被演奏者和分析者们所关注。

本文采用音乐学分析的方法,从创作概况和作品的内容形式上对其中第二乐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研究作品和演奏作品。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谈及贝多芬的第二十一首钢琴奏鸣曲,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

这首C大调作品以其独有的风格、清新的意境、质朴的旋律和丰富的内涵以及创作上的特点而经久不衰的被演奏者和分析者们所关注。

“这是一首白色的奏鸣曲”,“这首奏鸣曲标题为…黎明‟”,“这首奏鸣曲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对于这首作品的评价,众说纷纭。

然而其优美、透明、丰富的特点是几乎被公认的。

本文将运用音乐学分析的方法,对其中的第二乐章给予关注:一、关于作品在贝多芬的创作中,第32首钢琴奏鸣曲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这套作品中,作曲家对钢琴语言和钢琴表现力的极大突破,对钢琴语言的人性化处理,在创作中所使用的钢琴音域的扩展,交响性思维的渗透等都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这套作品的创作不但展现了作曲家个人风格的转变历程,更是呈现了钢琴音乐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转变过程。

作品Op.53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奏鸣曲突破了传统奏鸣曲的结构形式,第一和第三乐章的连接部和尾声被大大扩展,甚至于尾声近似第二展开部。

由于第一、第三乐章的宏大规模,作曲家不得不放弃使用原先写好的第二乐章,并将其命名为“F大调心爱的行板”(Andante favori in F, Woo57)另行单独出版。

取而代之的是带有序奏性质的短小的慢板乐段(Adagio molto),并在开头处加上了“引子”(Introduzione)的副标题,乐段内敛而丰富,获得了十分精彩的效果。

贝多芬第二十一首钢琴奏鸣曲《黎明》作品分析

贝多芬第二十一首钢琴奏鸣曲《黎明》作品分析

91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16来。

从第一小节至第就小节可以看出这一段的旋律有明显的离调风格,这一乐章的主题部分从F大调开始中间进行了多次转调,最后又转回了F大调。

经过不断发展,并于第十一小节和第十三小节处采用了织体的模仿,从而达到了回声的效果。

第十七至第二十八小节进行了对主题的再现,并将调性转移到了C大调,为第三乐章的进入做好了铺垫。

(三)第三乐章,Allegretto moderato,4/2拍,回旋曲式,C大调。

这一乐章的篇幅是整部作品中最长的,它一共由五百四十三个小节组成。

首先其第一至第六十二小节为主要主题三部曲式,其中第一至第八小节为一个乐段,从第九小节开始是通过属和弦进行发展。

第三十一小节至第三十八小节属于再现部分,在这里贝多芬将主题旋律进行了变化将单音变化为了八度,随后增加了变奏部分,之后使用了十六分音符形式的属和弦。

之后进入了第一插部,第一插部由第六十三小节至第一百一十三小节构成。

首先,在第六十三小节至第七十小节贝多芬使用了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作为一个新的元素,从而达到对调性的巩固。

之后是a小调的旋律,采用了二部歌谣的形式。

经过了两种重复的乐句,第一是提高了一个八度的重复,第二是将旋律降低了一个八度。

之后经过八个小节的连接,将调性进行巩固。

从第九十八小节到第一百一十三小节使用了主要主题的材料构成连接段落,将再现部分引出。

第一次再现于第一百一十四小节出现,在这里和此乐章开头的部分一样,不通过连接直接进入到了第二个插部。

第一百七十六小节至第三百一十二小节为第二插部部分,其中分为两个段落。

第一个段落中开始采用了同名小调,之后通过一段旋律将c小调进行了重复,都是带有变化的重复型乐句。

之后采用了齐奏的方式加强旋律,并进行了重复。

从第一百七十六小节至第二百二十个小节为第一个段落。

第二个段落为第二百二十一小节至第三百一十二小节,它作为再现的连接部分,主要使用的是主要主题中的音乐元素。

试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的演奏技法

试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的演奏技法
◎ 器乐演奏实践
黄河之声 2019年第24期 总第549期
试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的演奏技法
曾 叶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摘 要:本文从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选择《黎明op.53》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艺术特点、曲式以及演奏技法三方面 进行分析,对音乐史中贝多芬的重要地位重新认识,探究了贝多芬奏鸣曲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及思想,旨在为钢琴专 业人员提供一定参考,了解钢琴曲演奏技法与曲式结构特征等。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演奏技法
一、《黎明op.53》的艺术特点分析 《黎明op.53》在第一乐章中描绘出万物生长的力量,音型像小 鸟唱歌板装饰,与厚重低音声部响应和,让人们脑海中不由自主的 浮现出黎明时分,薄雾笼罩,太阳慢慢升起的景象。音乐的调性与 力度不断变化,音乐旋律更加广阔,生动刻画了管风琴般的效果, 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音乐主题依据不同层次、力度、音 区体现出来,显示了“对答”特质,和声厚重,增加十六分音符的 装饰音,情绪活泼生动,表达出深厚歌唱基调与抒情性,形成了艺 术对比。在音乐第三章中,主旋律改编自德国名额,犹如草原上传 来的牧歌,主旋律像草原之上溪流涌动,插补旋律情绪热烈奔放, 三连音伴奏体为音乐增加了紧张不安的情绪,展现出热烈的舞蹈 性,整体乐章在慷慨激昂中完结。 二、《黎明op.53》的曲式分析 (一)单声部曲式分析 贝多芬在开始时描写了较长的行板第二乐章,当他完成后发 现,由于行板的过长导致整体乐章比例均衡性受到破坏,由此写 出短小的“引子”进行一、三乐章的连接,其中包含了大自然的音 响,结合人们抒发的情感,让人们在幻想中沉浸,展现了大自然幽静 宽广的意境,期待着明朗欢乐的情绪,具有优美、宁静、柔和的性 质,低音区奏响柔和音响时,需要演奏出晶晶的感觉,声音连贯、触 键缓慢,节奏准确,必须表达出休止符,体现现实神秘的氛围。 (二)回旋曲式分析 此为第三乐章,主题选择加工德国民乐,曲调优美将人们引入 到真挚准淳朴的情感之中,又慢慢将人们带入载歌载舞的欢快鸡儿 氛围,回旋曲式将第三乐章转绘制为人民欢度节日的图画,唱歌作 为节日的开始,热烈的舞蹈作为节日的落幕,充分展现了钢琴曲的 “交响性”,让全首音乐紧密连接到一起。 (三)奏鸣曲式分析 此曲式更加雄伟庄重,好像描绘大自然的图画,短暂的呈示 部,节奏音型的跳动,与短小音符附于其上,通过不断变化贯穿整 首乐章,副部主题则由和旋律所构成,是淳朴的音调,具有典雅、 优美的感觉,音乐速度全章应当保持一致。 三、《黎明op.53》的演奏技法 (一)演奏时的呼吸技法 演奏的“呼吸”指的是音乐上的句逗与短暂停顿,若是演奏没 有“呼吸”的存在,则会让整首音乐向和尚念经一样无趣,音乐也 会显得匆忙紧张。 演奏中表现的呼吸是以乐句情绪要求为基础,安排音乐的 “句”“逗”,有时急促、有时缓慢、有时深沉。演奏者在演奏中

钢琴曲《贝多芬黎明奏鸣曲 op.53》的风格及演奏分析

钢琴曲《贝多芬黎明奏鸣曲 op.53》的风格及演奏分析

2021-07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钢琴曲《贝多芬黎明奏鸣曲op.53》的风格及演奏分析王思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院《黎明奏鸣曲》是著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经典钢琴曲目,曲式风格独特,歌颂了欧洲底层劳动人民所拥有的道德品质与爱国主义情操,展现了社会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求,旋律优美,艺术主题与内容贴近当时的社会环境,乐曲的内在结构宏伟、完整,描绘出立体的艺术形象,让艺术主题与乐曲的主旋律之间形成相互映衬、相互补充的关系,让乐曲中不同段落之间的调性形成了音乐色彩、表达方式、艺术形象等不同方面的对比,突出了调性层面的复杂变化。

本文主要分析了贝多芬所创作的《黎明奏鸣曲》的艺术价值与文化背景,并指出了《黎明奏鸣曲》的整体性艺术风格与不同段落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贝多芬;《黎明奏鸣曲》;演奏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20-0080-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20.038一、前言由音乐家贝多芬所创作的《黎明奏鸣曲》体现了较为圆融、稳健的艺术表演风格,创作者贝多芬将连续性较强的重音贯穿了乐曲的不同段落,在乐曲中添加了多个四音和弦,突破了传统钢琴乐曲的创作规则的限制,乐曲的整体节奏较快,对演奏者的节拍控制能力要求较高。

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使用了多种偏向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强化了钢琴乐声的连贯性,模仿了自然界中小溪潺潺不断的流水声,让乐声具备观众能够辨识的律动感与节奏感,同时也起到了暗示黎明即将到来,为乐曲调性的转折与演奏速度的变化起到了铺垫作用,贝多芬在这一经典曲目中使用了演奏速度较快的快板,以重复性较高的同音反复演奏C大调的艺术主题,并在乐章的华彩段落使用了较为嘹亮、昂扬的倚音。

二、《黎明奏鸣曲》的创作背景与艺术价值分析《黎明奏鸣曲》是德国钢琴家贝多芬创作于1804年的经典钢琴作品,展现了作为艺术家的特殊艺术风格与演奏方式,标志着创作者贝多芬艺术风格的转变,在创作《黎明奏鸣曲》与英雄奏鸣曲后,贝多芬的音乐艺术风格逐步从古典主义风格专项浪漫主义、抽象主义风格,在创作《黎明奏鸣曲》的过程中,贝多芬发挥了自身的坚强意志力,找到了突破钢琴作品创作规则的新路径、新方法,以贴近社会现实的自然主义、还原主义手法,描绘了作为个体的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自由生活状态,乐曲主旋律中所包含的艺术情感满溢着富有张力与朝气的艺术思想,创作者贝多芬在这一经典曲目的艺术主题中融入了自身对人和自然二元共存关系的理解与认识。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的分析报告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的分析报告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的分析报告摘要:贝多芬的《黎明》钢琴奏鸣曲是他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尤其第一乐章可谓结构宏大,用材精炼,发展充分,这些特征都能从作品形态的各要素,如旋律、调性、和声与曲式等方面得以体现,而本文即是对这些音乐形态要素所做的综合分析。

关键词:贝多芬《黎明》旋律调性和声曲式《黎明》是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的第二十一首,作品编号是·p.53,作者开始创作于1803年,第二年夏天定稿完成。

该曲又名《瓦尔德斯泰因奏鸣曲》,冯·瓦尔德斯泰因是贝多芬在波恩时的一位庇护者和朋友,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

他不仅为贝多芬提供经济上的援助,还给予他内在的精神鼓励。

所以,贝多芬将该作品提献给了这位伯爵先生,作品《瓦尔德斯泰因奏鸣曲》的标题也就由此得名。

对于广为流传的《黎明》这个标题也并非作者所加,不过,它不仅揭示了作品所反映的大自然之音乐意境,同时,也体现了作品所孕育的崇高的诗意形象①。

全曲共包含三个乐章,本文就第一乐章从音乐材料、曲式结构、调性与和声等音乐形态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分析报告如下。

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

一、呈示部(1—86小节)1.主部(1—13小节)主部用平行开放的转调乐段写成。

第一乐句由两个动机材料构成,第一个动机是一个两小节的乐节结构,第二个动机是一个一小节的乐汇结构,并作了一次自由模进,这一个乐句在结构上具有分解特征。

第一个动机从主调C大调开始,第二个动机转向G大调,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转调模进,并在结构上作了五小节的扩展,扩展部分的材料是对动机2的模进延伸,并且转向C大调,第二乐句的调性从降B 大调开始,离向F大调与F小调。

到第十二小节处,在C大调上形成全终止后,又开放结束。

整个主部调性变化频繁,在音乐上动力性特征较为突出。

2.连接部(14—34小节)连接部主要采用主部材料,并引用了一部分非主题性、经过性的新材料,主要采用变奏手法来发展主部材料,在结构上巩固主调、转入新调和副部属准备三个阶段较为清晰。

古典欣赏贝多芬《黎明奏鸣曲》

古典欣赏贝多芬《黎明奏鸣曲》

古典欣赏贝多芬《黎明奏鸣曲》
《黎明奏鸣曲》是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第21首,写于1804年,这部作品洋溢着蓬勃的活力、清新的气息和抒情的诗趣,是贝多芬最精妙的奏鸣曲之一。

Sonata No. 21 in C Major, Op. 53: Complete (C大调第21号奏鸣曲,作品53:全集) 音乐:Wilhelm Backhaus - Beethoven: Sonata
写作《黎明奏鸣曲》时,贝多芬已经患耳疾八年之久。

郁闷、痛苦与不安的他或不顾风雨,或头顶骄阳,常常独自在田野间散步,大自然成为贝多芬释放心中苦闷的唯一出口。

《黎明奏鸣曲》构思雄伟宏大,钢琴演奏的技巧变化在贝多芬的笔下得到了辉煌发展,听者从中可以鲜明感受到贝多芬用音符描绘出的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也深刻体会到他从大自然中获取的精神力量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论贝多芬C大调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

论贝多芬C大调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

论贝多芬C大调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万芊芊【期刊名称】《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年(卷),期】2007(024)003【摘要】贝多芬C大调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03年,直至1804年的夏天完成,并题献给贝多芬波恩时期的好朋友冯瓦尔德施泰因伯爵。

这位波西米亚出身的瓦尔德施泰因伯爵是贝多芬的庇护者、朋友,同样也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在贝多芬年轻的时候,他就意识到贝多芬超乎寻常的音乐才华,他不仅热情地拥护贝多芬,而且在经济上给予援助,更多的是在内在的精神上给予鼓励,是贝多芬最为无私的朋友。

1792年,在贝多芬首次前往维也纳时,冯瓦尔德施泰因伯爵曾经在纪念册上写下“把莫扎特的精神从海顿手上引接过去”的诚挚赠言,极大地鼓励了贝多芬。

此首奏鸣曲又名“黎明”,赋予这样的一个名称绝非偶然,因为它明确地反映了大自然的形象,并且包含了崇高的诗意形象。

但是这一标题并非贝多芬在原谱中所题写的,但是当他创作时,整首乐曲鲜明地反映了其自然观,不仅仅是黑暗与光明的对比,而且在三个乐章中循序渐进地为听者展现了一幅阳光下大自然的风景诗趣。

在这一时期贝多芬的创作进入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贝多芬经常在作品中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并从大自然中获得精神力量以及想象的启示,而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他极力地想摆脱令他痛苦、孤独的耳疾,因为这一时期他的耳疾阻碍了他与人们交往,他的脾气开始渐渐变得更加暴躁,乖戾,心中的郁闷与痛苦不安使得他不断地寻找出路,因此对大自然的爱就成为他唯一释放心中苦闷的希望。

【总页数】2页(P156-157)【作者】万芊芊【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辽宁,沈阳,1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相关文献】1.浅谈贝多芬《C大调"黎明"奏鸣曲(OP.53)第三乐章》演奏分析 [J], 马赫苒2.浅析贝多芬奏鸣曲的演奏方法及对作品OP.53《黎明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分析[J], 孙曼3.论析贝多芬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 [J], 柳笛4.论贝多芬第21首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创作风格——以《C大调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为例 [J], 孙菁5.试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的演奏技法 [J], 曾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新的田园诗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作品分析

清新的田园诗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作品分析

清新的田园诗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作
品分析
厚香寰;王瑗瑗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22()12
【摘要】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期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家。

一生共创作32首钢琴奏鸣曲,其中第二十一首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作为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曲目之一,常常在音乐会上被演奏。

欢乐激昂的旋律线条、丰富的和声配置、华丽的演奏技巧无一不展现出贝多芬高超、娴熟的创作手法。

为深刻把握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创作手法,本文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第一乐章进行曲式结构、调性和声、旋律发展、伴奏织体等内容展开剖析。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厚香寰;王瑗瑗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1
【相关文献】
1."黎明之前是最黑暗的时候"-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53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2.贝多芬标题性钢琴奏鸣曲之初探--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告别》第一乐章分析为例
3.浅析贝多芬奏鸣曲的演奏方法及对作品OP.53《黎明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分析
4.论
贝多芬第21首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创作风格——以《C大调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为例5.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的分析报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贝多芬黎明奏鸣曲赏析

贝多芬黎明奏鸣曲赏析

贝多芬《黎明奏鸣曲》赏析(经典)贝多芬一、音乐内容作为贝多芬的著名作品之一,《黎明奏鸣曲》既富有跳跃性,又具有抒情色彩,是对自然的精神表达,因此这首奏鸣曲可以被视为一首蓬勃、诗意和宏伟的钢琴田园(自然观)“交响乐”。

例如乐曲第一乐章的开头:C大调是24个大小调中唯一没有升降号的调,是大小调体系的开始,象征着万物一切的开始;使用C和旋开放排列的重复音作为乐曲开始的动机,好似自然的脚步或是早上的阳光慢慢到来一样;在谱例的3、4小节左手继续保持前面的动机,右手好像是自然在对话,第四小节的右手装饰音与下行音节,好似鸟儿的叫声与第三小节的旋律形成呼应。

二、音乐特点(1)力度特点贝多芬的音乐特点、音乐语汇是具有共性的,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都有使用突强、突弱的力度变化。

第一种是在一个音上做突弱,由于钢琴属于是打击类的乐器一个音发声后会逐渐的减弱消失,不能像管弦乐器可以在演奏一个音时轻易的做到坚强和减弱,所以在演奏时需要快速的下键收回一部分的力量达到突弱的效果;第二种是音符之间的突强和突弱。

第三小节的“ff”力度记号比第四小节“p”强了三个力度,从非常强到弱的力度标记,一般来说演奏贝多芬要保证钢琴音色的“交响性”,需要使用重力下键,所以要知道这样的力度标记不是具体的音量和分贝的数值,而是需要根据自己的演奏能力做二者之间“相对”强弱的演奏。

(2)音色特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音色特点是演奏的“交响化”,也就是演奏方法是要按照交响乐的音色特性来模仿。

贝多芬钢琴曲写作很多时候是根据管弦乐队的声部音高和效果来写作的。

左手演奏的单音是低音提琴声部,右手的三个音分别代表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的声部,所以模仿管弦乐器时需要“慢下键”达到管弦乐器的振动特性。

(3)结构分析此曲乐章之间的内容、调性、主题、情感方面连接性非常强,从曲式结构入手分析,共分为三个乐章,如果是以情感表达的段落分析,有时也被分为四个乐章,在三乐章尾声,有一段快速(急板)的、欢快的主题,像是在庆祝节日的到来,从速度和情绪的转换也可把尾声当作第四个乐章。

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的演奏技法

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的演奏技法

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的演奏技法摘要从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选出一首《黎明op.53》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与研究,重新认识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挖掘贝多芬奏鸣曲中所蕴含的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寓意,和不可或缺的艺术价值。

使钢琴专业的学生们在学习这首奏鸣曲时了解曲式结构及其特征。

掌握演奏风格,更完整的表达其内容。

【关键词】旋律;和声;节奏;音色;曲式1 作品的创作背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是他中期的优秀作品,其写作过程与《英雄》交响曲同时并进,完稿于1804年,正式出版于1905年,献给波恩时代的朋友华尔斯坦伯爵,它被称为《华尔斯坦》奏鸣曲,又称《黎明》。

这首奏鸣曲展示了贝多芬新的面貌,他将惯用的黑暗与光明的对比及剧烈的斗争转化为对大自然的歌颂。

他创作了一种新的典型——交响化的奏鸣曲,它是钢琴作品中最雄伟的作品之一。

19世纪初,贝多芬开始探索奏鸣曲的表现力和结构功能,通过《降E大调第十奏鸣曲》op.22缩进第一乐章规模,把重点移到终乐章。

《降A大调第十二奏鸣曲》op.26第三乐章采用哀葬进行曲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群众场面的折射,op.27的两首奏鸣曲(第十三第十四月光)均冠以“近似幻想的奏鸣曲”“月光”第一乐章幻想内省的性格,使未来的情感爆发显得格外激烈,在尾声中,音乐材料进一步发展,好似第二展开部。

大量的对奏鸣曲的写作与研究后,写作最成功的便是《C大调第二十奏鸣曲》(黎明)和《f小调第二十三奏鸣曲》(热情),它们都产生贝多芬生活和思想的极度动荡时期,如拿破仑称帝和占领维也纳对他的共和思想的冲击,数次恋爱的失败对温馨生活的向往破灭,他将长时间沉积的思考别为咆哮和愤怒的音调,用乐谱的形式显示在世人面前,对于他唯一的音乐事业来说,曲曲的波折与坎坷怎能轻易地打倒这位真正的音乐天才,他依然克服危机,振奋精神,继续作曲。

在此期间,他所创作的奏鸣曲和其他形式的作品都从不同角度深刻地体现了贝多芬对人生、社会、自然的认识。

浅析施那贝尔与巴克豪斯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的风格对比研究

浅析施那贝尔与巴克豪斯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的风格对比研究

浅析施那贝尔与巴克豪斯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的风格对比研究钢琴已有近300年辉煌的发展历史,世界上许多音乐大师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肖邦、拉赫玛尼诺夫…….他们在钢琴演奏方面的造诣不逊色于作曲方面的成就!钢琴就其本身而言又是作曲家必须掌握的一件乐器,因为只有钢琴才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和声和宽阔的音域。

进而才会有一批又一批大音乐家为这件乐器谱曲。

使钢琴这件乐器一步步走上了乐器之王的宝座。

在浩瀚的音乐史中,或许只有钢琴可以作为一部编年史来记录。

如贝多芬的弟子是车尔尼,车尔尼的学生是李斯特,而李斯特的众多弟子们继承了前辈大师们的衣钵,体现出空前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黄金时代。

“乐圣”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被赫伯特·冯·彪罗誉为“新约全书”,是无数钢琴演奏家成功的试金石,在《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奏鸣曲《黎明》Op.53是贝多芬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高产时期的一部举世闻名的钢琴杰作。

这也许是无数钢琴家们争相演奏的原因之一。

继车尔尼之后,欧洲形成了以李斯特和莱舍蒂茨基为主线的两大钢琴教学体系,在这两个庞大的体系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贝多芬的“演绎权威”,而以严谨著称的德奥学派则更是独占鳌头,最值得称颂两位大师:施那贝尔、巴克豪斯,二者性格各异、各有所长,但却把贝多芬的这部作品演绎的登峰造极,美轮至极。

本文将对两位钢琴大师在这部贝多芬《黎明》奏鸣曲创作于1803年,1804年夏天初步定稿,并于1805年正式出版,标题为《大型奏鸣曲》。

这首作品是题献给年长贝多芬八岁的冯·瓦尔德施泰因伯爵的,所以这不作品又被人们称为《(瓦尔德施泰因)奏鸣曲》。

1805年是贝多芬创作最辉煌的黄金时期,《克罗采小提琴奏鸣曲》、《英雄交响曲》、歌剧《菲岱里奥》、钢琴奏鸣曲《热情》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均出自这一时期。

这首《黎明》奏鸣曲无论从技巧和音乐表现形式来讲,都是贝多芬最成功的奏鸣曲之一。

探究贝多芬奏鸣曲《黎明》第三乐章

探究贝多芬奏鸣曲《黎明》第三乐章

探究贝多芬奏鸣曲《黎明》第三乐章作者:马嘉慧来源:《艺术评鉴》2021年第12期摘要:贝多芬奏鸣曲被后人称为钢琴中的《新约圣经》,其中第21首《黎明》奏鸣曲是其创作生涯的转折点,其主要描述了黎明到来前后黑暗的思考与阳光驱逐黑暗的希望及大自然的欣欣向荣。

本文主要针对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第三乐章进行分析。

关键词:钢琴演奏贝多芬黎明奏鸣曲作品分析中图分类号:J624.1贝多芬《黎明》奏鸣曲,是最受人欢迎、影响力最大的奏鸣曲之一,这不仅仅是贝多芬最伟大的奏鸣曲之一,也是全人类最伟大的音乐作品之一。

整个奏鸣曲充满着交响曲风格,描绘出一幅阳光初照、万物复苏的景象,它歌颂大自然的美好,歌唱生命的生生不息。

本文主要针对贝多芬奏鸣曲第三乐章进行分析。

一、乐曲简介(一)作者简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祖籍荷兰(亦说波兰),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由于其生来便具有较高的音乐天赋,八岁起在父亲的旨意下开始活跃在舞台上。

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在艺术上的造诣越来越深。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他的父亲是一名并不富裕的宫廷歌手,他对于贝多芬更是严格管教,因此贝多芬的童年是在极其苛刻的生活环境下度过的,这也造就了他极具天赋的音乐才华以及极强的个性。

贝多芬先后赴维也纳,师从莫扎特及海顿等大师,并在此定居,后成为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于1819年失聪,1827年病逝。

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他引入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时代,其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后人尊称为“乐圣”。

(二)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创作形式,也是他真正自始至终都在创作的体裁。

专家罗曼·罗兰指出,贝多芬对音乐的重大变革是前期先在《热情奏鸣曲》中酝酿,然后才在《英雄交响曲》中成熟发展起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音乐2019年第5期
MODERNMUSIC
论析贝多芬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
«黎明»(Op 53)
柳㊀笛
[摘㊀要]在«黎明»中显露出贝多芬钢琴技艺进一步的辉煌发展ꎮ在这里托卡塔原则提高到新的水平ꎮ令人遗憾的是ꎬ奏鸣曲Op.53的外在特征使许多研究者和演奏者看不清其中包含的崇高的诗意形象ꎮ如果说奏鸣曲Op.28是«田园交响曲»第一步重大的准备的话ꎬ那么奏鸣曲Op.53是第二步ꎮ奏鸣曲得到了广为流传的别名«黎明»ꎬ这也反映了大自然的形象在这首作品中所起的作用ꎮ
[关键词]贝多芬ꎻ第二十一首ꎻ钢琴奏鸣曲ꎻ«黎明»[中图分类号]J65㊀
[文献标识码]A㊀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5-0114-02
[收稿日期]2019-02-07
[作者简介]柳㊀笛(1981 ㊀)ꎬ女ꎬ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讲师ꎮ(哈尔滨㊀150080)
一㊁创作背景与特点
这是一首贝多芬献给波恩时期他的一位庇护者和朋友ꎬ一位优秀的音乐家 华尔特斯坦伯爵的奏鸣曲ꎮ它于
1805年出版ꎬ标题为«大型奏鸣曲»ꎮ它的最初草稿在1800年就产生了ꎬ但看来定稿是在1804年完成的ꎮ那年夏天贝多芬住在乔布林ꎮ贝多芬对于大自然敏锐的注意ꎬ并不仅仅由于他既想摆脱使他激动的强烈感受ꎬ又想摆脱对孤独不断增长的向往ꎮ贝多芬耳疾的加深使他与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困难和痛苦ꎬ在孤独中作曲家找到了他所希望的歇息ꎮ对大自然永远炽烈的爱情使这种歇息引人入胜和富有创作成果ꎮ
但是ꎬ这儿大自然的体现和奏鸣曲Op.28有原则上的不同ꎬ在静思的地方产生了行动ꎬ贝多芬体现了自然现象本身所具有的动力ꎬ这是贝多芬现实主义手法发展的极其宝贵的结果ꎮ
[1]
他力图克服陈旧的田园性和英雄性的对比ꎬ
以新的㊁积极的方式解决大自然的美学ꎮ除此之外ꎬ在«黎明»中贝多芬与民间音乐的联系也加深了ꎮ
二㊁作品分析
第一乐章(AllegroconbrioC大调)的开端是贝多芬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节奏背景的惊人范例之一ꎮ兰兹曾公正地指出ꎬ这种低音中的沙沙声吸引人的注意ꎬ促使人们期待着 最重大的事件 ꎮ贝多芬以天才的概括力表达了生活的喧哗ꎬ它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早晨苏醒的音响ꎬ就在第4小节中听到了鸟鸣ꎬ立刻显现了画面:我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ꎬ在第9-11小节中传来鸟鸣的完整大合唱ꎮ突然静了下来ꎬ在延长号之后(第13小节)喧哗又活跃起来 但现在它清新㊁明快ꎬ很快周围一切都开始流动ꎬ吱吱鸣
叫ꎬ淙淙作响ꎮ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感情㊁形象对比ꎮ在和弦的旋律中有着纯朴的民间音调ꎬ但是沉思的歌曲并未持续ꎬ它被淙淙声和大自然声响的抑扬婉转所笼罩ꎬ然后在增长着的欢乐之情和喧嚣声中消失(第50小节起)ꎮ
音乐越来越鲜明ꎬ越来越紧张ꎬ直到响亮的八度喊叫ꎬ到达高音区尖锐声音的高潮点ꎮ在那个时代ꎬ这样的形象效果和织体写法是极其大胆的ꎮ
然后是平静ꎮ突出了几个四分音符和一对八分音符的组合ꎬ好似牧歌的回响㊁幻想性静思的音乐(在奏鸣曲Op.28第一乐章中这种音乐占主导地位ꎮ在这儿完全是从属的ꎬ只是以此结束生动㊁强烈的呈不部)ꎮ
在展开部中最初的形象发展着ꎬ加深了色彩ꎬ运动加快了ꎮ几个五音一组的短音阶在急促地相互呼应ꎬ很长一段八分音符三连音的琶音以不长的浪形起伏着ꎬ这是和声色彩变化的典型因素ꎮ在这儿此因素起了这样的作用:在大自然五光十色㊁变化无常的音响中ꎬ兴高采烈的感觉消失了㊁麻木了ꎮ这个发展段落刚刚过去ꎬ已经开始了到再现部的直接过渡ꎬ这是贝多芬式的属音上的力度增长ꎮ[2]这儿它服从于总的音响表现形象:好像强风在树林上空飞逝而过ꎬ引起树梢喧闹地沙沙作响ꎮ现在我们来到了再现部的开端(第156小节起)这是模糊不清的㊁引人注意的轰轰声的发源地ꎮ
在再现部中贝多芬慷慨地丰富了最初的乐思ꎬ两个延长号(前面是一个)打断了主题的叙述ꎬ加强了轰轰声与寂静的对比ꎮ副部的歌唱变得更响亮㊁更丰满ꎬ扩大的尾声以特别的力量把大自然的欢乐召唤的尖锐性与含糊不清的轰轰声相对置(音阶型的模进段落)ꎮ
在结束前再一次出现了副部的歌唱性主题ꎮ第一次出现在C大调中ꎬ在深深的管风琴式低音中ꎮ现在它犹如 回忆 ꎬ但这个回忆同时是整个形象的最重要组成部分ꎬ即由于心灵与大自然和平生活的融合而产生了平静㊁明亮㊁

11
热忱的欢乐加深了色彩ꎮ生活战胜了一切ꎬ第一乐章结束在短小㊁精力充沛的音响爆发㊁鸟鸣和轰隆声中ꎮ引子(AdagiomoltoF大调)只能勉强地称它为单独的乐章ꎮ众所周知ꎬ贝多芬起初写了一个积极开展的第二乐章Andantegraziosoconmoto(F大调)ꎬ以后又把它从奏鸣曲中除掉ꎬ用这个 引子 来替代ꎮ就在这儿罗曼 罗兰指出了一个重要的情况: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具有深刻思想和诚挚的Adagioꎮ暂时消失了(直到奏鸣曲Op.
106ꎬ那儿Adagio在奏鸣曲整体中重又起着重大的作用)ꎮ罗曼 罗兰的意见是非常正确的ꎬ只有一点修正ꎮ早在«黎明»之前在钢琴奏鸣曲中Adagio的作用已经降低ꎬ在前几首奏鸣曲中有些慢乐章ꎬ或是不够慢ꎬ不够聚精会神(如奏鸣曲Op.28)ꎬ或是展开不充分或是避免内心坦率的深度(如奏鸣曲Op.31ꎬNo.1㊁2)ꎬ或是根本没有(如奏鸣曲Op.31ꎬNo.3)ꎮ毫无疑问ꎬ这些都说明了贝多芬的中期力图积极㊁活跃和运动的寻求形象ꎮ
再回过来谈谈终曲的引子ꎮ应该指出ꎬ虽然形式上它不像一个独立的乐章ꎬ但这个片段还是有独立的内容ꎮ超过了引子所应该起的作用ꎮ
终曲(RondoAllegrettomoderato㊀C大调)开始了ꎮ它的篇幅巨大ꎬ色彩明快和用自然音体系ꎮ虽然还保留着第一乐章托卡塔性的某些特征ꎬ但织体总的特性是不同的ꎮ奏鸣曲Op.53终曲的歌唱音调素材的人民性是多么鲜明ꎬ开始曾对贝多芬的旋律是否能在民间音乐中扎根而表示怀疑的罗曼 罗兰也发现了这一点ꎮ
但事实上ꎬ贝多芬(肖邦㊁格林卡也一样)几乎不利用现成的民间旋律ꎬ而是在广泛研究和多方感受民歌音调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旋律ꎮ把«黎明»终曲回旋曲与第一乐章相比较ꎬ我们发现ꎬ正如以上所述ꎬ存在着不同的钢琴表现手法ꎮ在开始几小节中ꎬ就达到了 三个层次 (深沉的低音ꎬ中声区十六分音符的背景ꎬ上声部的旋律)ꎮ它预示了十九世纪中叶的钢琴艺术ꎬ并使踏板的运用变成必需ꎮ这种充实的音响ꎬ包括广阔的 音响空间 ꎬ这些在贝多芬早期奏鸣曲中是没有的ꎮ然而ꎬ在«黎明»终曲中一直有其地位ꎮ毫无疑义ꎬ这也是为奏鸣曲Op.106第一乐章的织体做准备ꎬ在那儿新的钢琴艺术原则将特别有力和始终不渝地得到宣扬ꎮ
在奏鸣曲Op.53终曲中 持续低音式 音区的例子是很多的:在第一主题第一次再现前ꎬ八度主题在低音区深沉的八度中出现ꎬ或是在最后的Prestissimo前ꎬ强大的和弦在整个键盘上撒开ꎬ举出这两个例子就足够了ꎮ终曲中主要的表现因素是:欢乐的跑动㊁轮舞性从心中流出与水的淙淙声㊁树叶的沙沙响和鸟的歌声相融合成歌曲时ꎬ体现了在大自然怀抱中的无限幸福ꎬ情与景达到了异常稀有的统一ꎮ
贝多芬以交响乐作曲家的天才技巧赋予主题的陈述多种变化ꎮ已经有主题最初的三次进入ꎬ是美妙形象发展的三个梯级ꎬ好像从远处飘来ꎬ逐渐变得越来越响亮ꎬ越来越欢乐ꎮ
积聚起来的热情在第二主题中找到了出路ꎮ它朝气勃勃ꎬ用民间色彩的a小调ꎬ有舞曲般的音响ꎮ在短小的寂静后ꎬ又洋溢出第一主题无忧无虑的曲调ꎮ然后是新的主题ꎬ开始于c小调ꎬ然后在f小调和bA大调中赋格式地呼应ꎮ这好像戏剧化的舞蹈ꎬ它使紧接着的喜悦冲动出现得更为突出(采用第一主题的素材)ꎮ在这些冲动中:以它的宽广度和色彩鲜艳的调性转换ꎬ仿佛表达了拥抱无限空间ꎬ与大自然结为友好兄弟的愿望ꎮ[3]
冲动的充满生活喜悦的感染力不仅在前面一段ꎬ也由后面一段衬托出来ꎮ贝多芬在十二小节的音乐中采用了合唱手法ꎬ低音的推动和切分音使节奏变得活跃ꎮ这段音乐教堂圣歌般的特性使它含有某种忧愁㊁不安的回忆ꎬ但这只是一闪而过ꎬ随即消失ꎮ在右手的快速㊁轻巧的琶音浪潮中出现了间奏ꎮ
这是终曲中最为雅致的地方ꎬ充满精细的洞察ꎬ尖锐和清脆ꎮ大七度使这儿产生了非常精致的ꎬ一闪而过的和声ꎮ但是被精致的声音装饰起来的这种兴高采烈很快消失了ꎮ逐渐恢复了朴素的调性和声ꎬ属音上含糊不清的轰轰声(第一乐章中也有同样的轰轰声)为主题新的再现做了准备ꎮ接着一切都向胜利的结局推进ꎮ在主题的叙述之后ꎬ十六分音符三连音强有力转动着的急流持续了很久ꎬ发狂地发出轰响ꎬ直到像诅咒那样响亮的和弦出现ꎬ休止符把它们间隔ꎬ逐渐安静下来ꎮ
在延长号之后ꎬ最后的Prestissimoꎬ由于喜悦而造成的气喘吁吁的急速跑动ꎮ在这儿主题不是在歌唱ꎬ而是在跳舞ꎬ在插段性地离调到终曲的 主导动机式 调性后ꎬ八度的呼应和不一般的诗意的颤音ꎬ奏鸣曲以最后一次激情的迸发为结束ꎮ结束终止故意采用天真的 莫扎特式 的三度ꎮ«黎明»终曲不仅以自己独特的性格ꎬ而且以极其重要的历史倾向而出众ꎮ在许多方面它天才地预示了舒伯特交响音乐的某些极其重要的方面ꎮ它是用自然音体系的广阔的 平原 ꎬ强有力的主题扩充(而不是尖锐的戏剧性发展)ꎬ叙述的安宁㊁庄严的气质及最后一系列织体上的细节来预示的ꎮ
结㊀语
舒伯特创作«C大调交响曲»是西欧具有人民性的㊁史诗般歌唱性的交响音乐形成中的一个完整的时代ꎬ而贝多芬在«黎明»终曲中如此鲜明地预示了这种歌唱 写景风格的交响音乐ꎮ这再一次表明贝多芬天才㊁伟大的多面性和不凡的高瞻远瞩ꎬ大胆地㊁原则地㊁深刻地首创开辟艺术的崭新之路ꎮ
注释:
[1]朱雅芬.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上)[J].钢琴艺术ꎬ2002(10):42 46.
[2]向乾坤.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 力 的来源[J].美与时代ꎬ2006(10):30 32.
[3]朱雅芬.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J].钢琴艺术ꎬ2002(11):51 53.
(责任编辑:崔晓光)
511柳㊀笛:论析贝多芬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黎明»(Op 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