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2011]4号
西南财大学术期刊等级分类目录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
进行分级认定。 2.期刊分级。以 JCR 为依据,将英文期刊目录分为 A 级、B 级
(含学科 B 级)和 C 级。 (1)A 级期刊。A 级为国际公认顶级学术期刊,其影响因子排名
为所属学科前 8%的期刊。 (2)B 级期刊。B 级为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其影响因子排名为所
学术期刊等级分类目录
(2013 年版)
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 编印 二〇一三年五月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成果认定标准及奖励 办法》(西财大办[2013]3 号)中关于期刊分类与分级标准的相关规定, 编制《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目录(2013 版)》。
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 2013 年 5 月
3.同时被不同学科收录的少数期刊,按照影响因子排名的就高 原则进行认定。
三、中、英文期刊等级调整原则 在每类每级期刊数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可进行适当调整。按照 有上有下的原则进行等量置换。英文类期刊置换原则上须满足上调的 期刊影响力大于下调的期刊的影响力,CSSCI 期刊须就上调期刊的影 响力给出充分理由,CSCD 期刊原则上须满足上调期刊的 H 指数大于 下调期刊的 H 指数。
1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
期刊分类与分级标准
一、中文期刊分类与分级 1.基本依据。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以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评价中 心发布的中文社会科学索引(2012-2013 版,简称 CSSCI)为基本依据, 自然科学类期刊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 志社联合开发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 版,简称 CSCD)为 基本依据。 2.中文期刊分级 (1)A 级期刊。所属学科排名前 10%的期刊。如果某学科期刊少 于 10 本,则排名第一的为 A 级期刊。 (2)B1 级期刊。所属学科排名前 50%但未进入前 10%的期刊。 (3)B2 级期刊。未进入 A 级和 B1 级的 CSSCI 和 CSCD 学术期 刊以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学术期刊。 3.中文 B1 级及以上期刊的英文版作为同级别中文期刊予以认 定。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学术论文,视同 A 级学术论文予以 认定。 4.综合性社科期刊分类中除《中国社会科学》作为 A 级期刊外, 只遴选保留 5 本学术性较强的期刊作为 B1 级期刊,其余期刊均作为 B2 级期刊。 5.民族学与文化学类期刊中,保留《民族研究》作为 A 级期刊, 不设置 B1 级期刊,其余均为 B2 级。 6.遵从我校期刊目录惯例,高校综合性学报不设 A 级期刊,只 设 10 本 B1 级期刊。 二、英文期刊分类与分级 1.基本依据。采用 Thomson-ISI 发布的国际公认的《期刊引证 分析报告(JCR)》(含自然科学版 SCI 和社会科学版 SSCI),按照其 学科分类体系,主要根据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大小(非唯一考量因素)
从“黄色新闻”事件看报刊媒介的传播偏向
“黄色新闻”是一种以轰动性、刺激性和趣味性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模式及其风格,主要指以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进行报道,运用暴力、犯罪等刺激性内容引发受众围观效应,进而达到扩大报刊销量的目的。
[1]在美国新闻传播事业史上,“黄色新闻”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报道风格和方式,这种模式对于当下新闻报道仍然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一、报刊媒介的传播偏向理论著名的加拿大政治经济学家哈罗德?伊尼斯(H a r o l dI n n i s )最早在他的专著《传播的偏向》中正式提出了“传播的偏向”概念,“根据传播媒介的特征,某种特征可能是更加适合知识在时间上的纵向传播,尤其是该媒介笨重而耐久,不适合运输的时候;它也可能更加适合知识在空间中的横向传播,尤其是该媒介轻巧而便于运输的时候。
”[2]这表明,媒介的传播都有着特定的偏向,或倚重时间或倚重空间,对知识在时间上或空间中的传播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对社会文化、生产关系、政治体制等产生重要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代竹签书籍就是时间偏向的媒介,能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保存下来,但是不利于大范围普及和扩散,这就有利于专制统治的稳定;而现代的印刷机则是空间偏向的媒介,印刷机的出现使得易于流转的纸张实现大规模生产,使得知识快速普及,政治权威淡化,市民社会完善。
按照伊尼斯的理论,报刊媒介作为一种印刷媒介,具有空间偏向,可以快速普及传播,将新闻和信息传递给大众,促进民主思想的发展和民主制度的完善,进一步消解政治权威。
由此可见,“媒介偏向论”不仅指向时间和空间的向度,而且指向文化、政治、经济等各种向度,报刊媒介也在空间偏向的基础上具备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和向度的含义。
[3]顾名思义,经济偏向就是传播偏向在经济方面的一个向度,政治偏向是传播偏向在政治方面的一个向度,文化偏向是传播偏向在文化方面的一个向度。
二、从“黄色新闻”事件看报刊媒介的传播偏向在美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史上,“黄色新闻”事件的诞生、高潮、衰落反映了彼时报刊媒介对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倾向或影响,体现了媒介传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偏向。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摘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党的事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
改革创新的基础是人才,改革创新的关键在于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关键词: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核心价值体系;精髓引言:我们所强调的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改革,即是改良、改造,是革除旧的东西,除弊兴利,是将事物中的旧的部分改造成能适应客观情况的东西。
创新,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是一种弃旧图新的精神,也叫革新。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互相依存、互为动力的动态过程,是手段与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莫不与知识和科技的创新密切相关。
历史学家常常以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作为划分人类历史阶段的标志。
如古代社会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近代社会的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如今人类又进入了信息时代。
以科技创新成果及其价值来划分历史阶段,充分反映出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社会发展史证明: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审批书-老踏@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标申报书
旗开得胜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审批书项目批准号 13FMZ002学科分类 民族问题研究项目名称 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理论、历史与现实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填表日期 2015 年 4 月 27 日旗开得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1年3月1声明本申请鉴定结项的研究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享有宣传介绍、推广应用本成果的权力,但保留作者的署名权。
特此声明。
项目负责人(签章)年月日填表说明一、本表仅适用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鉴定结项申请。
二、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如实地填写表内栏目。
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可空白;所填栏目不够用时可加附页;凡选择性栏目请在选项上划圈或打“√”。
三、“主题词”栏需填写反映成果内容的4个以内关键词;“最终成果简介”的写法和要求见申请书内该栏目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提示”。
四、本《鉴定结项审批书》报送1份(A4纸型,于左侧装订),并附2套项目最终成果和2份最终成果简介。
以上材料经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查后,报送所在省(区、市)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审核。
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通讯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5号,邮政编码:100806。
六、如有其他不明白的问题,请与所在省(区、市)社科规划办或在2京委托管理机构联系。
3一、数据表4二、总结报告56789三、修改说明1011121314注:本栏可加页。
四、课题组的主要阶段性成果15题组一般成员的顺序填写。
可加行、加页。
(2)主要阶段性成果的重要转摘、引用和应用情况可加页说明。
五、项目最终成果简介六、申请免于鉴定的理由16七、建议回避鉴定的专家名单八、经费决算表17181920九、所在单位审核意见十、省(区、市)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审核意见21十一、成果通讯鉴定结果22十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核意见十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意见232425。
双语现象研究文献综述
双语现象研究文献综述摘要:语言兼用又叫双语现象,是指一个民族除了使用自己的母语外,还兼用另一民族的语言,兼用多种语言的,也可以叫做双语,本文运用文献法从双语理论、双语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对双语现象进行论述。
关键词:双语现象;文献综述一、双语理论方面研究成果目前对双语现象理论进行研究的成果有:景体渭和景超的《中国的双语现象浅析》,试图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诠释双语过程中的双语式、双言式和双体式等三个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研讨。
王雁君的《浅析双语现象》,从经济、文化、政治、人口迁移等因素入手,分析了双语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论述了双语现象的发展趋势。
余珍有的《双语现象的产生及其语言特征》,从外部客观因素和内部主观因素两方面,概括了产生双语现象的原因:外部客观原因有移民运动、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和跨文化婚姻等;内部主观原因有自我认同、语言优越、语言自卑和交流的需要等;并对双语个体的双语特征进行了总结,主要有:双语言信息符号系统、双语言操作系统和语言发展的双轨制。
张叔池的《双语与双语教学》,阐述了双语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分类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们国家正在开展的双语教学活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丁石庆的《我国双语现象的政治文化背景试述》,作者对我国双语现象形成的多方面的文化背景进行了探讨;从中华民族统一进程来看,首先是在以汉族为主体,以汉族文化为中心的政治环境下,在历代统治者的治民政策的沿袭下形成的;其次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的举族迁徙或不同民族之间错居杂处的条件下形成的。
二、国内双语区双语现象研究成果当下全世界共有20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民族杂居的情况普遍存在,双语现象也就在各个民族杂居区出现了。
在国内,对双语区的双语现象进行研究的主要成果有:廖冬梅的《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新疆社会发展之关系》,在借鉴和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以民汉语言互学、民汉双语教育和民汉语文翻译为主要类型的新疆民汉双语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做历时研究和描写,综合语言学、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知识,运用大量的中外文资料和调研资料,努力探索并概括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新疆社会发展的关系。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社会工作原理》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社会工作原理》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二篇社会学基础知识第十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一、名词解释1.迟发展效果答:“迟发展效果”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提出来的,是指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历史传统和历史条件的制约,现代化起步大大晚于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由于起步较晚、面临不同的制约条件所形成的特殊的发展过程。
这些“迟发展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②异质文化或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
2.“二元”社会结构答:“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
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
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早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不同的现代化起点和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发展中国家,“二元”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经济方面,而且也渗透到社会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
3.城市化答: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
城市化也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
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二、简答题1.简述影响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
[北京城市学院2014年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研;河北大学2011年研]答:影响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有:(1)环境与社会变迁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环境对社会变迁的作用方式有所不同。
当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的影响作用主要是依其自身变化规律自然而然地发生的。
随着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人化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现代社会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基本上是经过人类改造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经严重制约了社会的进步,给人类带来许多未曾有过的灾难。
青年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青年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青年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广泛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并且具备一些显著的特征,如青春性、边缘性,同时它还存在着多样的表现形式,如网络领域的青年亚文化等。
青年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产生和发展,既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又受大学生自身因素的作用。
标签:青年亚文化大学生表现形式原因分析亚文化(Sub-Culture)最早是文化人类学家用来表述和社会主流文化区别的少数部分族群的文化形态与价值观,后来被用来描述一切边缘的文化,它与“主流文化”的概念相对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青年亚文化则是指青年希望解决其共同面对的存在于现实社会结构中的矛盾而采取的方案,它经常表现在诸如行为方式、想象方式、话语方式等方面,以明显区别于主流文化的风格和方式表现出来,作为从属、次要与支流的文化为社会上处于从属地位的青年所接受。
[1]一、青年亚文化的主要特征1、阶级性与青春性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学者就将阶级性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主要特征,认为青年亚文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阶级对立下的仪式抵抗。
出身于工人阶级的青年为了抵抗作为社会主导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借助于亚文化来表达其反抗诉求。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阶级矛盾的对立性已经逐渐减弱,特别在我国,现阶段已经不存在社会阶级矛盾。
当今社会,青年亚文化更多的表现出青春性的特点,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他们的年龄在18-22岁左右,正当青年期。
由于成长在与父辈不同的环境中,他们形成了一些与父辈不同的价值观,因而与父辈有不同的理想、价值判断和人生追求等。
为了表达自我存在,彰显青春个性,他们希望摆脱社会对他们的标签化定义,从而使青年亚文化呈现出青春叛逆的特征。
[1]本文为辽宁省2011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立项课题(项目编号WSZ201106)研究阶段成果。
2、群体性与边缘性当代青年亚文化现象一般是在特定群体中重复发生的,并由此产生部分相对稳定的非正式群体,而哪些相对独立的个体叛逆行为并不是亚文化的特征。
坚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四个自信”
坚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四个自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
其形成与发展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又以深厚的政党理论为立论基石;既发扬了制度设计的独特优势,又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精神底蕴,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四个自信”。
标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这种自信并非無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源于以历史的、辩证的和发展的眼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所做出的理性评判。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面对错综复杂的世情、国情、社情,更需要我们学会凝神辨音,坚守“四个自信”。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中国政党政治的运作进行了根本规定,是中国为世界多样化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的一份“中国方案”。
尤其是在全球化已深刻影响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格局的今天,在思考和辨明全球化是否等于西方化、经济全球化是否意味着全球政治一体化这样一个深刻而又严峻的课题时,树立基于理性基础上的对中国政治制度特别是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笃定与自信显得尤为重要。
这份笃定与自信正是源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四个自信”。
一、从历史选择看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道路自信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述了这样一段话:“‘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浅析“苏联模式”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对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影响
东北石油大学2011-2012学年第1学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班级:姓名:学号:成绩:浅析“苏联模式”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对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影响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三大改造的全面告捷,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最严峻也是最重要的课题。
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我国曾经选择“苏联模式”和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作为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虽然在“苏联模式”的统领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走过弯路,但是它对于我国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和经济政策本身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于一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联模式列宁新经济政策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建设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第一个把科学社会主义林论变成现实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
建设陆续取得辉煌成就,苏联模式也逐渐形成了,并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渊的影响。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是自全面学习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开展的,特别是再改革开放之前面对我们的国家体制社会制度抖颤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化与开展,我国的领导人不断地审时度势,果决地重新判断世界形势,同时基于全面总结20世纪以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本国社会主义建设所经历的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出当时国际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的历史决定。
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当人们仍然困顿在“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上,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怀疑中国共产党带领的这条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再一次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中寻找契合点,他提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以剪纸为例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优秀的民族文化。
传统手工技艺是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体现,是古代农耕文明时期中人们生活的产物,在重重岁月中陪伴人们至今。
现在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也在变得不同,那么传统手工技艺在当下价值有哪些?又有何用途?文章以剪纸为例,浅析传统手工技艺于现代社会的价值。
关键词:手工技艺;剪纸;非物质文化;文化传承剪纸又被称为刻纸,是中国现存可以寻迹的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
造型美观,剪工精致,且形式多样,素材众多。
剪纸不同于绘画,它最大的特点在于镂空,通过镂空来达到图形效果,因为镂空,还会有剪纸特有的光影效果,剪纸越精致,其特点就表现得越强。
剪纸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极具民族特色和民族色彩,最具有人民性和最广泛、最普及的大众化艺术之一。
一、剪纸的文化价值剪纸在人们生活有着重要的文化地位。
好的剪纸作品不仅仅是其精益求精的制作技法,还有一个更高的层次。
好的作品不仅要求技法娴熟,造型精美独特,还需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够表达出作者的精神理念。
剪纸的传承也传承人需要有较为深刻的社会理解和民间文化的学习,能够利用作品启发人们心智、带来警醒,或体现人们和社会愿景。
在纸出现之前,古代人民就有利用薄片材料制作做镂空雕刻类的物品,此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剪纸,真正的剪纸出现在南北朝时期。
朝代更迭,时光流转。
人们的制作工具不断丰富,制作工艺在逐渐进步,剪纸艺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有着地域特征、时代特征、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也有着观赏性、装饰性等实际价值。
剪纸艺术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剪纸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它暗示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中国人民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剪纸艺术来源于生活,是人们生活艺术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和几千年来历史的积淀。
二、剪纸的经济价值剪纸现在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有其自身特定的独特价值。
手工技艺类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
中国式民主与西方式民主之比较研究
中国式民主与西方式民主之比较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剖析,旨在揭露西方所谓“普世价值”民主的弊端和缺陷,同时通过与我国民主建设道路的比较,期冀对我国的民主建设带来一定的启迪和思考。
【关键词】西方民主;中国式民主;比较研究【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estern democratic system, designed to expose the western idea of “universal value” democratic sh ortcomings and defects, While with the democratic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road, hope to the democratic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has certain inspiration and thinking.【Key words】The western democracy;Chinese democracy;Comparative study1.西方“普世价值”民主的弊端在西方,民主意识已经成为其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在西方国家进行全球化扩张的过程中,民主意识毋庸置疑地扮演着旗帜的重要作用。
所谓民主,是指建立在其经济基础(在西方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之上的一种国家制度和价值观念的总称,是为统治阶级(在西方即资产阶级)服务的。
其本质是资本主义民主,代表资产阶级的少数人掌握国家政权是其根本性质。
具体说来, 西方民主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实际上依然是精英的权利。
这一点,不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一直坚持并多次指出,而且也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理论家和西方正直的理论家所认定。
众所周知,1863年林肯总统在盖茨堡演说中首次提出了建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
但现今社会,政府已非林肯总统所言的那般“民有、民治、民享”,而变成了为某人所有、治和享。
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应转移到社会建设上来【可编辑】
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应转移到社会建设上来薄贵利【专题名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题号】A3【复印期号】2011年11期【原文出处】《新视野》(京)2011年4期第14~18页【英文标题】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Transfer the Central Task to Social Construction【作者简介】薄贵利,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9【内容提要】社会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化进程中,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建设必然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成为继续推进现代化的关键领域。
在我国,由于社会建设比较滞后,严重影响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为切实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这一“短板”,更好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迫切要求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建设上来。
为此,需要深入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加强社会建设的战略规划和战略指导,依法明确各级政府社会建设的职责,加大对社会建设的投入,加强对社会建设的评估与监督,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党和政府/工作重心/社会建设UU8621595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11)04-0014-05 适应形势的重大变化,抓住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适时调整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是完成新时期党和政府重点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事求是地决定工作方针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重要经验。
早在1948年,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1]未来十年,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各项新要求,迫切需要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建设上来。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5.仝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相关课程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 2009,( 7) .
• 6.宋俭.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属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 (8).
•• 以以渐渐进进中中的的急急进进为策为略策;略;
•• 以以和和平平为为方方式式;;
•
•
所有制变革、社会变革与人的
所改造有相制结变合革。、社会变革与
人的改造相结合。
二 研究内容
(一)中国革命道路
• 3.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
• 崇尚公有; • 计划配置; • 关注效率; • 追求公平; • 自力更生。
• 二、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 调整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分别归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8](15号)
•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研究 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同时,为进一步 强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 伍建设,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增设一个二级学科。
• 7.徐涛.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 科版),2011(S4).
• 8.丁俊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 ( 7) .
• 9.宋进.关略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J].思想理论教育,2009 (2).
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影响
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影响政教111 贾婉琳112381摘要: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两大重要事件,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虽然相隔十年,却有着重要联系。
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主要从社会环境基础、思想文化基础、干部成员基础三方面来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影响1911年,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爆发。
十年之后,中共一大在辛亥革命元老李书城的寓所举行,中国共产党从此诞生。
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指出:“说到革命的准备,一九二一年开始的第一个阶段,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
所以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①“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
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
”②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社会环境、思想文化、干部基础方面来谈一些认识。
辛亥革命对共产党诞生的社会基础的影响在封建王朝时代中,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是天下一切的所有者,正是所谓的“乾纲独断”。
首先,君主专制统治下民众没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力和自由。
民众基本没有言论、集会、结社等权利,即使是士大夫,集结社团、党派也是“结党营私”的重罪。
其次,民众缺乏对政治活动的参与意识,对政党这一事物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低。
民众认为自己地位低贱,所谓“肉食者谋之”的政治高不可攀。
少数士大夫即使是有参与政治的意识,也不敢结党结社,这既有违“君子群而不党”的圣贤教诲,也是忤逆犯上、图谋不轨的死证。
在这种社会环境和群体意识下,即使有参与政治活动和组织政党的自由,政党也难以生存。
③在辛亥革命之前的社会中,会党教门之类的并不少。
西方传教士和教会的势①毛泽东,《毛泽东文集》( 第2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2。
大学生挫折心理论文范文2篇
大学生挫折心理论文范文2篇大学生挫折心理论文范文一: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分析人在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人生课题。
挫折环境等外界纷杂的现实造成自身困难与限制,使个心理就是人在解决这些人生课题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体动机不能满足,目标不能实现而产生心理挫折。
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一般来说,心理挫折是个体从具体来说,这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是无法克以及学校环境因索等。
服的障碍,致使其目的无法实现,需要和动机无法满自然环境因素.对于大学生来说,家庭成员或足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态和情绪反应,通常表现为本人患有重大疾病、家庭遭受自然灾害等导致的家强烈的焦虑、抑郁、恐惧或愤怒等负性情绪反应以及庭经济困难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个体的攻击、无助甚至是自杀等消极行为。
大量研究表明,。
相貌、肤色以及体重等也都可能导致挫折感的产生,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挫折可以使人们从中吸取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的某些价值观以及个教训,磨练意志,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挫人对这些特征的自我评价有关.折如超出了个人的承受能力,则会影响人的身心健社会环境因素.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康,还有可能导致心理与行为的异常。
因此,了解挫面的国际化,现代西方各种思潮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折心理的成因并采取积极的对策,使大学生的挫折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大学时期正是个体自我统一性心理朝积极的方向发展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立的关键期,面临传统观念的变革、价值体系坐标重要课题之一。
的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的适应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挫折的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分析产生。
此外,当前的社会腐败问题、职工下岗问题、社会治安、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也是引发青年学生众所周知,人的需要、动机只是一种主观愿望,产生挫折心理的重要源泉。
它同客观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
学校环境因素。
中国的大学生入学选拔基本上这种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构成了挫折心是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因此大学生群体实际上也理产生的根本原因。
浅析解放前后女性地位变化
浅析解放前后⼥性地位变化2019-07-22【摘要】⼥性地位是衡量⼀个国家⽂明程度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解放前我国⼥性地位低下,⽣活苦不堪⾔。
新中国成⽴后,国家制定⼀系列法律政策保护⼥性权益,使得⼥性地位发⽣了巨⼤变化。
⽂章将从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婚姻家庭地位三个⽅⾯对解放前后我国⼥性地位变化做出⽐较和分析【关键词】⼥性;地位;变化⼥性地位是衡量⼀个国家⽂明程度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马克思曾说:“每个了解⼀点历史的⼈也都知道,没有⼥性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的社会变⾰。
社会的进步可以⽤⼥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
1954年9⽉15⽇,第⼀届全国⼈民代表⼤会在北京召开。
⼥性代表以新中国主⼈的形象出现在政治舞台。
回顾百年沧桑,我们欣喜地发现,中国⼥性的命运发⽣了深刻的变化,结束了长达数千年被放逐在社会历史之外的状况,在⽂明史上⾸次书写出作为整体的⼥性形象篇章。
⼀、政治地位的变化⼥性政治地位是衡量⼥性地位的核⼼内容,⼥性的政治参与状况⼜是衡量⼥性政治地位的主要指标。
在我国,⼥性参政问题的提出不⾜百年,⽽⼥性真正参与政治活动和决策的历史更短。
在旧中国的封建制度下,⼥性终⾝被禁锢在家庭中,深受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四重压迫,丧失独⽴⼈格。
旧中国的统治者不但拒绝承认⼥性与男性拥有平等的权利,⽽且⽤封建礼制和法制直接确认和保护这种不平等的两性关系。
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性⼏乎没有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地位,也难觅对其权益给予法制保障的内容和表现。
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性⽆政治民主权利可⾔,更不⽤说参与国家的管理了。
近现代以来,虽然⼥性为争取参政议政进⾏了不懈的努⼒,但取得的进展却不⼤。
新中国的成⽴为⼥性参政事业有系统地建⽴了两性平等的制度。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性参政权利,⼀向采取积极态度,在《共同纲领》中,⾸先明确证明⼥性在政治上拥有与男⼦相同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对⼥性与政治的关系做出规范。
有关资本主义的论文
有关资本主义的论文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主导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义,是资本主义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没有私有制就不能称为资本主义。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有关资本主义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有关资本主义的论文篇1浅析资本主义时期的穷人摘要:资本主义时期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由一个生产型社会变成一个消费型的社会。
社会变了,所以做为个体的人也变了,本文试图以《工作、消费、新穷人》为基础就资本主义时期穷人与其他人的关系变化做出解读,阐述了其由双向关系转变成了一种单向关系的过程。
关键词:穷人;关系;变化一、生产型社会的穷人关于穷人,现代的解释多为:穷人是缺乏某种大家公认的物品的人。
这种物品可以是也主要是与金钱有关的,也有少部分是与精神的有关,例如我们说,精神的贫穷。
为了本文的探讨,我们把穷人定义为穷苦的、缺乏或相对地缺乏金钱和财富的人,他们是经济上不能自足,在某些时期必须接受某种公共救济或私人救济的人。
另一方面,对于资本主义时期,我们将其定义为自工业化开始以来直至现在的社会发展时期。
进入资本主义时期以来,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自然成为工作的终极目标,“自然就应当被征服,并且被设置为努力工作的角色”,工作的终极目标的确定使穷人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早期的企业家等开始关注那些穷人,他们想让所有的人都参与到这一伟大的进程中来,让人成为机器上的一个“人类部件”。
然而,在这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阻碍:人类倾向于不想努力去工作获得基本需求以外的东西,那些“乡下的男女”很少有人喜欢关在工厂里看管机器,他们成为不了一个正常的人类部件。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需要有工作伦理来维护,工作伦理的前提是“凡事是需要交换的”和“安于现状是错误的,是不道德的”,它假设着大多数人有能够交换的工作能力,而别人也愿意来购买。
它不断的经由政治家、哲学家和布道者传道人们耳中:不工作是不道德的甚至是罪恶的,人必须工作。
这条戒律针对的就是“保守的人类需求以及低标准的人类欲求”。
现代化建设需要高素质的现代性人才
用土地和钱财的 多 少 来 评 论 财 富,而 是 以 知 识 的 多 少、智 力 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大小来论贫富。知识化的生产方式使得 产业结构日趋智 能 化,那 些 科 技 含 量 低、缺 少 核 心 技 术 的 产 业势必会被科技 含 量 高、拥 有 自 主 创 新 能 力 的 产 业 所 取 代。 中国要想改变“世界加工厂”的被动地位,提升自身的自主创 新能力,就要转变 传 统 的 产 业 模 式,而 转 变 的 关 键 就 在 于 是 否具备拥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注重人才培养在“人的现代性”建设中的必要性 自 19 世纪中期起,无数有识之士纷纷走上国家现代化 发展的探索之路,但 基 本 都 是 是 对 西 方 发 达 国 家 的 文 化、制 度等单纯效仿,而 没 有 考 虑 到 实 际 的 中 国 国 情,这 种 探 索 注 定是要失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作为一条新的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但是 由于建国初期不了解人才的重要性而造成的对人才的轻视。 改革开放后,随着党和政府对国家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性探 索的不断深入,作为认识和反思的一个重要对象“人”越来越 受到重视。那 么,现 阶 段 的 中 国 为 什 么 如 此 重 视 人 才 培 养 呢? ( 一) 高素质人才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 证。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 管理方法、现代化 的 政 府 组 织 形 式 和 制 度,但 是 倘 若 由 那 些 传统的人去执行,那 么 无 论 多 么 先 进 的 科 技、管 理 方 法 和 制 度都不能发挥作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制度的正确运用要取决 于运用这些技术和制度的人是否具有现代性。因此,提高国 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才是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得以实 现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 ( 二) 高素质人才是坚持城乡统筹、实现二元结构转型的 有力推手。统筹城乡发展过程的基本行为主体和主要载体是 人民,这就意味着人的现代化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保障 和发展动力,对于 正 处 于 社 会 转 型 期 的 中 国 来 说,解 决 社 会 矛盾,消除城乡 差 别,实 现 区 域 协 调 发 展 是 十 分 必 要 的。 而 对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创新的精神和探索的勇气,需要对传 统观念和利益分 配 格 局 提 出 挑 战,因 此,这 一 过 程 的 实 现 需 要具备高素质的现代化领导者以及现代化的人民的推动。 ( 三) 高素质人才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核心力 量。未来的国力竞争是人才实力的竞争。知识经济时代以开 发人力资源和充分发挥人的创新能力为中心,人们不再以拥
司马迁天下“皆为利”思想简论——兼与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比较
司马迁天下“皆为利”思想简论——兼与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比较董平均【摘要】天下“皆为利”与善因论是司马迁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以人的“利已”本性为前提,肯定人们求利、求富的合理性,在等级森严,“小不得僭大,贱不得踰贵”的秦汉社会,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亚当·斯密“经济人”与“看见的手”的假设亦强调尊重个人的求利行为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司马迁与斯密研究求富、逐利行为,尽管皆以人的“利己”本性为前提条件,但因各自所处的时代不同,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及视角各异,二者又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经济思想.前者代表了庶民地主和工商业地主的利益和要求,而非为替资本主义辩护,后者则是上升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反对重商主义和国家干预政策,要求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期刊名称】《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2)004【总页数】5页(P71-75)【关键词】司马迁;天下“皆为利”;亚当·斯密;经济人【作者】董平均【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9司马迁生活的时代,封建自然经济居于主导地位,农工商虞,赌徒歌妓,猎人渔夫,社会诸色人等,不分贵贱老幼,其共同的心理就是:“求富”,或称之曰“货财生殖”[1](P127);亚当·斯密生活在英格兰由商业革命向工业革命演进之前夜,赚钱成为整个社会“最终的和唯一的目的”,无论是争夺海上霸权,还是确立工业优势,残暴地奴役童工,甚至贩卖黑奴,杀人越货[2](P822),目的只有一个:增加资产者的收入和资本的原始积累[3](P290)。
司马迁天下“皆为利”的思想和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尽管都以人“利己”的本性为基础,研究人类的“求富”、逐利行为,承认个人追求财利的合理性,但因各自所处的时代不同,所观察的社会经济现象以及研究的目的各异,二者又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经济思想,前者代表了封建社会初期庶民地主和商人地主的利益及其“求富”的愿望 [4](P49-55),后者则是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2011] 4号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2011年工作要点2011年学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先争优为主线,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更加突出规范管理,更加突出办学特色,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立足泉州,服务泉州,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使学院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一、学科专业建设坚持四项结合:和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和科研工作相结合;和课程建设相结合;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相结合。
1、做好两个申硕支撑学科建设。
以平台建设推动学科建设——加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建设,力争2011年3月通过评估,正式挂牌。
加快两个实验区建设:努力建设校级闽南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积极创造条件申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加快建设服务民营经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争取获批校级立项。
确立研究重点,培育有竞争力的项目:如历史学主攻方向:闽南文化、海丝文化;经济学主攻方向:民营企业。
大力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基地建设。
2、加强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
从科研、师资、团队、课程建设入手,加强3个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
3、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在校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整合思政教研部和政教专业师资力量,形成合力,冲刺省级重点学科。
4、加强专业建设。
积极开展新专业----产业文化管理专业申报工作;正确处理传统优势专业和应用型专业的关系,在发展传统专业的同时,加快应用型专业的发展步伐,在形成新的专业生长点上下功夫;调整已有专业招生,探讨个别专业隔年招生的可行性。
二、科研工作5、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加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闽南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服务民营经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闽南文化、海丝文化、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研究。
6、积极组织申报各类课题。
组织申报高级别课题,在项目遴选、团队组建、申报材料整合上下功夫,提高命中率;进一步完善科研奖励制度。
加强横向联合,进一步与海交馆合作开展海丝文化研究;与市委统战部、市文化局商洽委托课题研究。
7、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启动与文学传播学院合作拍摄“闽南文化生态电视系列节目——闽南民间信仰”,扩大闽南文化影响力,提高学院知名度。
8、加强学术交流。
继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原则,加强与国内同行的交流,优势互补,学习先进的办学经验,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三、师资队伍建设9、在立足培养的基础上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
加大入选校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和青年骨干教师(1人)的培养力度,创造条件促使他们更快成长;继续加大校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和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力度,争取1-2人入选校级培养对象。
鼓励、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建立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常态工作机制,制定青年教师导师制课时补贴办法;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
10、实施校企联合培养计划。
派出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研究方向与企业发展有较大关联的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公司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聘请企业高管作为客座教授来校开展培训工作。
1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营造尊重知识、善待人才的氛围,提高凝聚力;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充分发挥“师德标兵”的典型示范作用。
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12、加强校企合作。
深入泉州民营企业,开展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调研工作,在帮助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
13、积极参与地方精神文明建设。
在理论宣讲、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宣传等方面有所作为。
14、提高服务地方文化建设能力。
在研究传承闽南文化、海丝文化上下功夫,出更多精品力作,为提升闽南文化、城市的知名度而努力;积极参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参与泉州闽南文化、海丝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工作;与市文化局合作开展闽南文化工作人员培训工作。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15、加强课堂教学的监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各项规定,加强课堂教学的监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继续做好主辅修教育工作。
16、开展以课程为主的教学内容改革。
开展包括课程设置、教材、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优化课程设置、科学使用教材、规划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17、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规范实习基地的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实践教学工作水平。
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与评估,对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开题、中期考核、答辩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对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和论文质量进行评估。
积极组织参加大学生英语、挑战杯等学科专业竞赛,抓好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竞赛、教师教学竞赛等校内常规性评估赛事,探索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
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8、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深入贯彻落实中发16号文件精神,做实做精做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深入了解掌握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全面分析成因,积极探索和制定对策;加强学风建设。
以重点活动为载体(如学风建设月、大学生技能竞赛、艺术节、社团活动等),以日常课堂出勤检查、日常重点人员引导等为重要手段,紧抓学风建设,促进优良学风进一步形成;加强考风考纪教育,促使学生养成爱学善学、诚信考试的良好风尚;以分党校、分团校、政治学习等组织为依托,通过培训、主题班会、征文、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19、建设平安校园。
大力开展安全稳定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对重大事件的理性、成熟、正确认识;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活动。
20、做好新生和毕业生工作。
做好2011级新生入学、军训与入学教育工作;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
整合教师、校友、学生社会资源,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毕业生就业形势、政策、面试、单位甄选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21、做好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
加强心理健康研究教育工作,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做好新生心理健康筛查和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档案收集及跟踪工作,做好个案心理咨询和心理团体训练,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帮助贫困生排忧解难,完善资助模式,提升助困效益。
通过“多渠道了解、经常性交谈”实时了解和掌握贫困学生的思想现状,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工作,开展诚信教育,加强贷后管理,降低贷款风险;完善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档案和资助档案,公正有效地开展各项资助工作。
七、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22、切实抓好承诺项目落实。
继续抓好党支部和党员承诺的点评,加强执行情况的动态管理和跟踪指导,开展承诺事项评比、检查,促进基层组织和党员自觉践诺,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五项重点工作”中创先进、争优秀。
23、继续开展“一个总支一品牌,百名党员百件事”活动。
认真开展《传承闽南文化,服务地方文化事业》、《打造“观察与思考”活动平台,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等2个品牌建设活动,把品牌建设与单位中心工作、落实五大工作目标、服务地方等紧密结合起来,以党建品牌战略,推动党建水平的提升,促进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永葆活力。
24、抓好基层组织和党员先进典型的发现和培育。
做好先进典型的遴选和推荐工作,进行广泛宣传,今年“七一”期间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典型。
八、切实加强党建工作,持续提升党建水平25、开展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
围绕学校、学院中心工作和人才培养目标,贴近师生实际,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切实提高活动的层次和水平,使之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
26、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基础工程。
及时调整优化基层组织设置,积极推动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工作。
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预备党员的培养;积极稳妥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把标准放在第一位,严格工作程序,把握节奏,积极吸收符合条件的大学生、青年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入党。
组织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
27.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
围绕建党90周年确定庆祝和纪念主题,结合实际,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评选和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焕发基层组织活力,凝聚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28、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扎实推进学校反腐倡廉建设。
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严格规范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
进一步推进院务公开工作,加强对院务公开工作的领导。
九、加强工会、民主党派工作,依靠教职工办学29、扩大职工知情权,充分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发挥职代会的管理、监督职能作用;围绕和谐校园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关心弱势群体,开展送爱心、送温暖工作。
30、做好民主党派工作。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积极发挥民主党派在学院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泉州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二0一一年三月一日主题词:学院工作2011年学院工作要点主送:各专业(部)、各科室、各党支部抄送:挂联校领导校办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办公室2011年3月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