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25中外新闻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中外新闻传播史考题及答案
中外新闻传播史考试复习一、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1、三社四边协议1870年1月17日,路透、哈瓦斯和沃尔夫三方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美联社也参加了该协定,又称“三社四边协定”,世界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在每一势力范围内,只由一家通讯社负责新闻的采访与发布。
四大通讯社垄断了世界新闻市场,他们凭借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压制和排斥所在各国的新闻机构,迫使众多的新闻机构只能从他们唯一渠道获取新闻,达到更好的为本国资产阶级殖民活动服务的目的。
2、默多克默多克,美国著名的新闻和媒体经营者,是全球庞大传媒帝国新闻集团的主要股东,董事长兼行政总裁。
新闻集团旗下拥有《澳大利亚人报》、《纽约邮报》、英国《泰晤士报》、英国《太阳报》、《华尔街日报》等诸多名报。
在他的麾下,还有美国电影界的大腕级电影公司——20 世纪福克斯公司。
当前他的事业还正在不断发展之中。
3、新记《大公报》1926年9月1日,新记《大公报》在天津创刊,成为中国北方的代表性商业报纸。
新记《大公报》创刊号宣布办报的“四不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该报的“三驾马车”领导结构是:吴鼎昌(银行家)任社长,胡政之(名记者)任总经理,张季鸾(名记者)任总编辑。
他们配合得当,各自发挥专长,报纸很快获得公誉。
4、癸丑报灾袁世凯为维护统治,从1912年至1916年,查封报纸71家、捣毁报纸9家,传讯报纸49家,至少有24位报人被杀,60人被捕,全国报纸减少了2/3,从500多家减到130多家。
这一阶段袁世凯政权对报刊的迫害,被称为“癸丑报灾”,因为1913(癸丑年)时袁世凯政权迫害报刊的高峰年头。
袁世凯制造“癸丑报灾”的实质是执政党采用暴力手段消灭反对党报刊和政治报人。
5、便士报便士报又称美分报,19世纪30年代由《纽约太阳报》带头兴起于美国,它以货币的最小单位为报纸的售价卖,每份报纸只卖一便士。
便士报的实质就是买报人不再需要支付报纸的全部成本,报社通过这一方式改变了以前报纸只是富人才买的起的状况,使报纸成了当时最大的信息传播媒介,为后来的报纸广告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报纸获取最大利润率的关键。
精编版-2014一2019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2014一2019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2014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龙山文化稷下学宫九品官人法府兵制永康学派理藩院厘金制度谭嗣同美国对华关系白皮书过渡时期总路线二、史料分析题1、(1)翻译汉书食货志关于西汉初年从高祖到文帝那一段(2)西汉初年统治者政策调整及原因2、唐后期牛李党争及其影响3、一段对清废除科举的评论(1)分析作者的身份和这篇文章发表的大概时间(2)分析清废科举的利弊三、简答1、简述西晋时期的社会问题2、简要评述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3、简述租界的性质以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4、20世纪20到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和启示四、论述题1、论述明代后期社会的新变化。
2、简要叙述近来学术界对中共和民众运动关系的研究新动向,谈谈中共在成立早期和国民革命时发动民众运动的情况,评述中国共产党民众动员机制。
2016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盐铁论》2.庆历新政3.头下军州4.棉花革命5.京师同文馆6.科玄之争7.《实业计划》8.三反五反运动二、材料分析题1.“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
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
今朕不忍闻。
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
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
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汉书·西域传》(1)请翻译上述材料。
(10分)(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汉武帝“轮台罪己诏”的政策转折及历史意义。
(15分)2.“乃言国本者谓之东林,争科场者谓之东林,攻逆奄者谓之东林,以至言夺情奸相讨贼,凡一议之正,一人之不随流俗者,无不谓之东林,若似乎东林标榜,遍於域中,延於数世。
华中师范大学中外新闻史2003--2008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无效)招生专业:新闻学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中外新闻史考试时间:元月19日上午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1 世界上最早的一批通讯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 法国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日本三大报______、______、_______就开始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4 《时务报》的主笔是_______,经理是______。
5 1918年10月14日________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
6 新华社的前身是_______。
7 《晋察冀日报》的总编是_______。
8 《申报》的副刊是_______。
9 “四社”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新闻机构组成的联合办报处。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 《新华日报》2 黄远生3 《立报》4 反“客里空”运动5 《人道报》6 普利策7 BBC8 廉价报纸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报纸诞生于唐代?2 简述并评价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
3 二战时期法西斯国家新闻宣传的特点。
4 当代世界主要的广播电视事业体制及其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谈谈邹韬奋的办报理念、办报特点以及给你的启示。
2 结合现实谈谈你对黄色新闻的理解。
1。
2020-2021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真题、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0-2021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真题、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华中师范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华师新闻与传播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新闻传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发轫于1994年,本科教育始于1995年,设新闻传播系于文学院。
2012年9月,新闻传播系与信息技术系联合组建信息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3年6月,学院决定以原新闻传播系为基础,成立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学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三个本科专业,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与文学院共建“文化传播学”博士点。
学院已在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中国国际广播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广播电视总台等二十余家新闻传播机构建立实习基地。
2013年,学院成功申报“中央在鄂媒体省级实习实训示范基地”,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中央驻鄂新闻单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并协同创新。
一、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招生目录招生院系:新闻传播学院招生专业: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招生人数:32人,推免6人考试科目: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4 英语二③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备注:考试内容包含文史哲题目 30 分二、华中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江作苏《实用新闻采访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新闻编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三、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分数线(近三年)说明:部分专业因上线生源饱和,在国家线基础上适当提高复试分数线,调整部分以“↑”标识,未调整部分以国家线为最低复试分数线。
2019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经验
2019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经验距离复试结束已经有十几天的时间,成绩尘埃落定后,觉得自己的努力总归给自己和关心我的家人朋友一个很好的回报,也为了给接下来的学弟学妹吃一颗定心丸,来这写篇经验帖。
先说我自己的基本情况,本科是江苏省的一个普通二本,旅游管理专业,和新传完全没有关系,但是因为本身对广告,互联网有兴趣,考研毫不犹豫的选择跨考。
其中也听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但是还是坚持了下来,事实证明没有什么不可以。
专硕,初试384分,复试总排名十九,英语:70,政治:68,新闻基础:126,新闻实务:120。
我知道可能还不够好,所以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努力。
初试复习:我从去年三月底开始着手复习,当时满脸迷茫,在四月底才定好学校,因为一个学姐的鼓励,我最终决定了华中师大。
英语:从刚开始就要背单词,每天积累直到考前,阅读第一遍要自己做真题,尽管考英语二,英语一的真题也要好好利用,做完之后分析错误,听唐迟的课找错误的原因,记忆会更深刻。
作文就是背模板啦,但是还不够,最后的时间至少每周一篇的练习。
政治:政治也要作为前期复习的重点,要打好基础,我建议跟着一个老师走就可以,腿姐陆寓丰强烈推荐,徐涛的刷题班也很好,最后就是肖爷爷的肖四肖八,必做必背。
专业课:刚开始就是买书买资料,新闻学和传播学两本作为重要,也是440必看必背书籍。
这两本书我建议起码看三遍。
第一遍在书中勾画重点,快速过完,重点理解。
第二遍勾勒框架,这个过程不必把框架写的太详细,主要是自己理解和记忆最重要。
之后就可以着手开始背书了,按照自己的框架,不断的填充东西,最后记忆到自己的脑子里。
334这四本书东西很多很杂,挑重点来看,当时买了华中师大学长的复习资料,四本书全部概括,而且比较简单,背就完事了。
实务重点在写作,包括消息,评论和报道策划等,这需要平时关心热点,每个礼拜练习一篇,各种公众号也有专门的批改团队,这样也会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之后就狂背书啦,能背几遍就背几遍,尤其新闻学,传播学两本书,我从暑假就开始背书。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740中国史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货殖列传》 二王八司马事件 四时捺钵 改土归流 容闳 江楚会奏 《新潮》杂志四清运动
二、史料分析题 1、 《史记》里秦始皇和大臣、李斯讨论郡县制的内容;柳宗元的《封建论》 问:简述中国废分封、行郡县的必然性与其利弊
2、三段论述门阀的材料,时间为东晋、南北朝、初唐 问:简述汉末至初唐士族与寒族势力的消长
3、梁启超、杨度、孙中山有关民族主义的话 问 1:梁启超、杨度有关民族主义的思想有何相同点? 问 2:孙中山晚年的民族主义思想有何变化? 问 3:结合学术动态,谈谈你对中国近代民族认同的理解
三、简答题 1、简述商代的文化成就 2、简述宋代祖宗家法的内容 3、简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真题(2006-2014年)经典9年真题18份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真题(2006-2014年)目录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理论试题 (2)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理论试题 (3)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理论试题 (4)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理论试题 (5)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理论试题 (6)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理论试题 (7)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理论试题 (8)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理论试题 (9)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理论试题 (10)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史试题 (11)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史试题 (12)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史试题 (13)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史试题 (14)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史试题 (15)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史试题 (16)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史试题 (17)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史试题 (18)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史试题 (19)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英语复试真题 (20)近3年专业复试笔试部分真题 (24)近3年专业复试面试部分真题 (25)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每次4分,共20分)1、发展新闻学2、舆论3、受众定位4、大众传播5、“意见领袖”和“两极传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新闻与生俱来的特点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我国新闻工作的路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25中外新闻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25中外新闻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考试科目:825中外新闻史一、名词解释1.台湾“报禁”2.《论出版自由》3.黄远生的“四能”4.李普曼5.《大清报律》二、简答题1.史量才的办报活动。
2.技术在媒介形态变化中的作用。
3.前苏联新闻体制的特征。
三、论述题1.建立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口号的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发展中国家为此所作出的努力,谈谈你的认识。
2.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闻法律制度的异同,请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对我国当前新闻法制建设的认识。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台湾“报禁”答:台湾“报禁”是指台湾当局为加强对新闻事业特别是报刊的控制,于20世纪50年代作出的“限证、限张、限印”的规定。
“限证”即当局严格控制登记证,压制新闻事业规模;“限张”即限制报纸的张数,控制其内容和业务的发展;“限印”即控制其印刷地点和发行场所。
以上“三限”被台湾新闻界称为“一报三禁”,这构成了“报禁”的具体内容。
这以后的三十多年中,除了1952年10月10日批准创办了一份由台湾“国防部总政治部”主办的《青年战士报》之外,台湾当局没有再批准过任何一份创办新报的申请。
直到1988年,“报禁”才宣告解除。
2.《论出版自由》答:《论出版自由》是1644年英国诗人、政治家弥尔顿提出的主张思想、出版自由的文章。
弥尔顿的这篇文章提出了反对封建集权主义强化控制出版言论自由的有力论点,强烈谴责了当时整个封建检查制度的理论和实践。
正是从弥尔顿的这些思想里面逐步形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思想中两个最重要的概念,这就是“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真理具有“自我修正”的属性。
这篇文章被后世誉为“世界上第一本提出出版自由,反对封建传统书刊检查制度的著作”,也是关于思想自由、传播自由的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
3.黄远生的“四能”答:黄远生的“四能”是他的主要新闻思想。
黄远生是民国初年出现的名记者中最杰出的代表,被戈公振先生称为“报界之奇才”。
中外新闻传播史 习题库(附答案)
填空题(第1章)1.中国古代经典称:“上古结绳面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2.发明家改进了造纸技术,以树皮、破布、废麻为原料,于公元105年制成了质量完好的纸张。
3.孔子编辑而成的,虽然记载历史,但从内容上看,不少篇章酷似现代新闻标题或导语。
4.古代希腊著名的史诗,和《奥德赛》,是行吟诗人历代累积的成果。
5.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在口头传播之外,又发明了结绳纪事、击鼓传讯、烽火报警、、图画传声等传播方式。
6.是记录和传达人类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思想的新工具。
7.世界各国的文字都是由文字发展演变而来的。
8.纸张的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9.公元前59年,尤利乌斯·恺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不久,就创办了。
10.公元前6年,恺撒的外甥又创办了《每日纪事》。
11.大约在《每日纪事》、《每日纪闻》刊行的同时,罗马境内还出现了早期的。
12.到了唐代,邸演变为,邸报亦由此演变为进奏院状。
13.唐代玄奘的真实地报道了其足迹所至的100多个国家的新闻,增长了人民的见识。
14.在15、16世纪之交,德国富格尔家族雇人将所得到的消息抄写,编辑成对外出售。
填空题(第2章)15.的发明和普及,是近代报刊诞生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16.约在公元1450年前后,德国人改进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
17.近代报刊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社会对于新闻信息的。
18.法国的邮政制度形成于统治时期的1464年。
19.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印刷品出现于公元11世纪的。
20.1482年发行于德国奥格斯堡的,是欧洲最古老的新闻印刷品。
21.欧洲人最早看到的印刷物是入侵欧洲时带出的纸币和纸牌。
22.根据近代报业的标准,只有在公元初期出现的定期新闻刊物,才能称得上是近代意义上的报纸。
23.1615年,爱格诺尔弗·莫尔创办的,被认为是世界新闻史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24.1621年8月,英国出版商鲍尔尼和艾克尔在国王的特许下,创办了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
2020-2021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真题、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0-2021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真题、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华中师范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华师新闻传播学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新闻传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发轫于1994年,本科教育始于1995年,设新闻传播系于文学院。
2012年9月,新闻传播系与信息技术系联合组建信息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3年6月,学院决定以原新闻传播系为基础,成立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学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三个本科专业,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与文学院共建“文化传播学”博士点。
学院已在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中国国际广播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广播电视总台等二十余家新闻传播机构建立实习基地。
2013年,学院成功申报“中央在鄂媒体省级实习实训示范基地”,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中央驻鄂新闻单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并协同创新。
一、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招生目录招生院系:新闻传播学院招生专业:050300新闻传播学研究方向:01新闻学02传播学03广播与电视04新媒介传播招生人数:32人,推免8人考试科目: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一③ 711 新闻传播理论④ 825 中外新闻史备注:考试内容包含文史哲题目 30 分二、华中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郑超然、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三、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分数线(近三年)说明:部分专业因上线生源饱和,在国家线基础上适当提高复试分数线,调整部分以“↑”标识,未调整部分以国家线为最低复试分数线。
华中师范大学2020-2021年考研真题分享【传播学】
华中师范大学2020-2021年考研真题分享历年真题的重要性对于各位考研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方面,真题是由官方出题人经过精心打磨而成,含金量非市面上的模拟题可以比。
另一方面,通过对历年真题的试卷结构、题型设置、题量大小、分值分布、难易程度、考查的侧重点等研究,可以更好的把握出题规律。
更重要的是,对于新传考研鹅来说,真题的重复率也是极高的哦。
为了方便大家分析真题,我们将会推送新传考研名校的考研真题,供大家学习~2021学硕真题01711新闻传播理论一、名词解释1.假新闻2.健康传播3.云计算4.公民记者5.Media Event二、简答题1.5G如何改变了新闻模式和要素。
2.简述传播观念中“撒播”和“对话”的优缺点。
3.民法典的个人信息保护如何作用于新闻生产活动。
三、论述题辨析“危机传播”“风险传播”“应急传播”三个概念,并谈谈如何发挥好媒体在疫情中的社会功能。
四、材料分析题算法推荐是否会带来信息茧房?如何让算法更好的服务于新闻生产?02825中外新闻史一、名词解释1.戈公振2.《火星报》3.重庆各报联合版4.NHK5.《汇报》二、简答题1.简述巴黎公社的新闻宣传活动。
2.简述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传播策略。
3.简述程沧波主持的《中央日报》的改革。
4.以美国为例,简述二战后西方新闻垄断的特点。
三、论述题1.结合中外新闻史,谈谈通讯社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2.谈谈范长江西北系列通讯的背景及时代意义。
2021年专硕真题01【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名词解释1.建设性新闻2.在场3.涵化理论4.跨媒介叙事5.选择性接触理论二、简答题1.补偿性媒介理论的观点2.媒介化新闻的特征3从具身传播的角度出发,简述媒体智能化下广告的传播特征4用视觉传播分析鸟瞰的非典型叙事的空间意义5.移动社交界面的传播特性三、论述题1.论述用户网络语言圈层化的现象和传播机制2结合实例,从视觉传播角度出发,分析鬼畜视频的传播特征3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从阐释灵活性到平台范式的角度,分析用户分享话语权的差异02【440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名词解释1.智能新闻2.建设性新闻3.机器人主播4.口述历史5.灵晕二、简答题1运用“编码解码”理论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相关的新闻事件2正面宣传影响舆情的原因3有机的报刊运动对新闻传播媒介实践的启示4.新媒体时代下品牌的建立及管理策略5.用场域理论说明媒介融合所遇到的困境三、论述题1.新闻传播理论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2一个哲学家说过,每个人通过电报而联系,这叫作完全抽象或者去中心化的社会,结合实践论述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3在虚拟社会里,欲望与规则逐步步入真空,现实的东西不适用于虚拟中。
华师新闻传播学12、13、14真题
一、名词解释1、舆论2、新闻道德3、信息环境4、集合行为5、社会责任理论二、简答题1、网络新闻舆论形成、演化的特点。
2、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的关系。
3、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网络传播的“多媒体”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多媒体”传播有什么共同之处。
4、微信的传播特点。
三、论述题1、结合实例,从媒体和公民角度论述如何建立媒介公信力。
2、《开罗宣言》70周年纪念日之际,日本各界对此态度冷淡和回避,用传播学理论分析这种现象。
825中外新闻史一、名词解释1、《万历邸钞》2、《解放日报》3、恽代英4、印度报业托拉斯5、黄色新闻二、简答题1、报业商业化对报业独立性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黄远生新闻思想以及对我们新闻工作的启示。
3、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发展和新闻史意义。
4、略述互联网媒体的全球发展历程。
三、论述题1、论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传媒业的发展轨迹和趋势。
2、结合历史和现实,论述新闻舆论监督的一般规律。
新闻史真题名词解释:开元杂报时务体韬奋精神默多克三社四边协定塔斯社简答题:电视的产生和发展人类传播的各个阶段戊戌变法时期新闻立法的意义文革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影响论述题:1、论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真题版本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这里出题老师弄错了)时期在华外报对我国报刊业务的和我国社会的影响。
2、结合实例谈谈网络和传统媒体的融合。
新闻理论真题名词解释:新闻背景新闻信息新闻舆论的自为性群体规范信息主权象征能力简答题:新闻真实的特征。
简述客观事实和新闻事实的关系。
结合实例谈谈大众传播媒体的经营性和公共性之间的关系。
简述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
论述:当今社会社会流言盛行,结合实例谈谈社会流言的特点和应对方法。
结合实例谈谈如果通过“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增强传播能力”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名词解释新新闻自由主义社会舆论副语言知沟理论媒体接近权受众期待二、简答题1、内心信念如何作用于新闻传播者的行为2、时宜性的三种表现形态3、结合实际谈谈“匿名性”原理4、在传播学内容分析上通常采用的量化分析方法三、论述题1、论述事实如何具有新闻价值的具体标准2、依据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谈谈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意义(or必要性…?)一、名词解释《湘报》《中国日报》《解放》周刊普利策哈瓦斯社《同时代人》二、简答题1、文革小报的特点,以及它兴起和消亡的原因2、第一次国人办报GC的特点3、资产阶级革命和欧美新闻业发展的关系4、北岩勋爵对英国新闻业的贡献三、论述题1、黄远生的新闻活动、新闻理念和新闻通讯的特点2、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必要性。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课二833(2019考研回忆版)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课二833(2019考研回忆版)华中师范大学专业课二833(2019考研回忆版)阅读:两篇,第一篇11个小题,第二篇9个小题,均为选择题。
第一篇讲的是: how fatigue affects human creativity.疲劳对人的创造力有怎样的印象。
全篇的中心主旨是说疲劳有利于人的创造,里面讲了几个实验,比如有一个实验是让一个疲劳的人和正常人去区别单词。
处于疲劳状态的人和不疲劳的人在区别一些有关联的词(related words)的时候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区别没有关联性(unrelated words)的词时,那些很疲劳的人的区分能力明显比常人高。
(这个实验作者还给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图表)作者的解释是疲劳的人脑子里杂念少,不会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所以他们会很自觉的把无关的东西给剔除掉,屏蔽掉。
因而,受的干扰少,区别能力也就更强。
对此文章结尾处作者提议大家:在精疲力尽的时候不要选择休息,而是要做一些事情,因为这个时候你的创造力可能会比平时更大。
第一篇题型:1.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文章的整体把握)2. 细节题:原因(会换一种方式来表达,eg.换词)3.猜单词(milder)这个单词我认识就很简单,就是选项D: weaker4. 因为这个里面有很多个实验,所以有问到下面哪个选项与实验的思想,结论是一致的。
5.获取图表信息:上面提到过里面有一个表,所以就有问从表中可以获得什么有关实验的结论。
第二篇:文章大体是讲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比如有生长在中高纬度的ridge(山脊)和生长在valley(山谷)的不同,获取的阳光,温度,土壤,天气(比如下雪),植物自身的形态(比如高度,又如是不是常绿,矮的就没有那么容易被刮倒,常绿就是常年都有叶子,那营养供给情况就不同),风速等等。
(因为整片文章每段都几乎在讲一个或者几个因素,整体稍微有点散,所以记得也不是特别清楚)第二篇题型:1.考查句子理解:文章开头提出了两个概念,具体记不起来了,好像是两个地带中间一个过渡地带,一个好像是矮的灌木丛与沙漠中间的过渡带还有一个也是有树与没有树(treeless)中间的一个过渡带,问你这两个概念的共同点,提供的选项有比如都是一个分界线,或者都是从有树到没树这种。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25中外新闻史考研真题(不完整)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25中外新闻史考研真题(不完整)及详解考试科目:825中外新闻史一、名词解释1.台湾“报禁”2.《论出版自由》3.黄远生的“四能”4.李普曼5.《大清报律》二、简答题1.史量才的办报活动。
2.技术在媒介形态变化中的作用。
3.前苏联新闻体制的特征。
三、论述1.建立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口号的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发展中国家为此所作出的努力,谈谈你的认识。
2.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闻法律制度的异同,请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对我国当前新闻法制建设的认识。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台湾“报禁”答:(1)自1951年起,由于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也由于台湾时处“动员戡乱”时期,台湾当局对新闻传播事业发布多种法令与限制措施,称作“报禁“政策。
(2)主要内容①“限证”1951年6月10日,台湾“行政院”以行政命令规定:“台湾省全省报纸、杂志已达饱和点,为节约用纸起见,今后新申请的报纸、杂志、通讯社,应从严限制登记。
”这项以节约用纸为由,明示严格限制颁发报纸登记证的“限证”措施,是最早见于法令的明文规定。
1952年11月29日,台湾当局公布“出版法”施行细则,第27条规定:“战时各省政府及省直辖市政府为计划供应出版品所需之纸张及其他印刷原料,应基于节约原则及中央政府之命令,调整辖区内新闻、杂志之数量。
”此法与上述训令相互辉映,同样以节约之理由,明示台湾省各地“调整”辖区报纸与杂志数量,以进一步严格限制新报的出现。
②“限张”台湾当局于1950年12月底,规定各报减缩篇幅,最多以一大张(对开)为限;1967年4月,台湾当局修正“战时新闻用纸节约办法”,放宽报纸篇幅限制为两大半张,最后则放宽为三大张。
此即“限张”。
③“限印”:台湾当局另于1961年6月规定:“新闻纸社必须在核准登记之发行所所在地发行,不得在印刷所所在地发行出版品。
”此一规定,严格阻碍了报纸的发行业务与发行能力。
④另外,还有“限价”,报纸不能自由决定报纸售价,必须经由有关机关单位的同意才能办理,形成另一种限制,此即是“限价”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25中外新闻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
一、文史哲选择填空(30分)
抱歉,本题未提供试题。
二、名词解释(30分)
1.定本制度
2.拒检运动
3.哈瓦斯社
4.循环日报
5.掏粪运动
三、简答题(50分)
1.民初报业怪象。
2.北洋政府新闻控制。
3.第一次办报高潮。
4.普利策办报活动及其评价。
四、论述题(40分)
1.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对改革开放的作用。
2.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党和党报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文史哲选择填空(30分)
抱歉,本题未提供试题。
二、名词解释(30分)
1.定本制度
答:定本制度是指宋代实行的新闻预检制度,也是中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
“定本”,是指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们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
其目的是为加强“邸报”传报活动的管理,使有关限制传报的禁令得到贯彻。
“定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加强了当局对“邸报”的控制,迫使进奏官们只能按照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使“邸报”能够更好地贯彻皇帝和当权派宰辅们的意图,为巩固他们的统治秩序服务。
2.拒检运动
答:“拒检运动”是国统区新闻界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一场斗争。
1945年8月7日,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不送国民党当局审查而自行出版了黄炎培撰写的《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
不久,重庆16家杂志社联合发表声明,宣布不再送检。
这一行动得到重庆各界人士的支持,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重庆杂志界联谊会声明所属33家杂志社一致拒检。
“拒检”运动的蓬勃兴起,成为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拒检”运动的冲击下,9月22日,国民党中央第10次常会通过了废止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决定与办法。
国统区新闻文化界为之奋斗多年的取消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斗争,终于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3.哈瓦斯社
答:哈瓦斯社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同时也是二战前法国最有实力的通讯社。
该社于1835年由夏尔·哈瓦斯创办于巴黎。
哈瓦斯从1825年起就开始从英、德、俄、意等国的报纸上翻译、编辑新闻供给巴黎。
1832年成立翻译事务所,专门经营翻译外报新闻的业务。
1835年,翻译事务所正式定名为“哈瓦斯通讯社”。
哈瓦斯社的供稿原则是“迅速和优质”,初期靠快马传送,1837年开始在巴黎、布鲁塞尔、伦敦之间用信鸽传递消息,当日到达。
这样一来,巴黎几十家报纸和许多机关、公司和个人都成为他的订户。
1845年,该社在国内开始用电报传送新闻,并在布鲁塞尔、罗马、维也纳、马德里、美国等地设立分社。
50年代,该社已经普遍使用电报向法国各地及欧洲许多报纸供稿。
70年代该社通过海底电缆把新闻业务扩展到了拉丁美洲。
进入20世纪,哈瓦斯社的业务继续发展,但是2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它的财政趋于恶化,于是越来越依靠政府补助维持,新闻播发日益
明显地体现官方意向,被人们视为半官方的通讯社。
1940年德军侵占法国,哈瓦斯社随之瓦解。
4.循环日报
答:《循环日报》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
1874年2月4日,《循环日报》在香港创刊。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是该报的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笔。
在王韬的主持下,《循环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之一。
王韬先后在该报上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政论文章,评论时事政治,鼓吹变法自强。
在业务上,《循环日报》对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最大贡献是首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
作为一份政论报刊,《循环日报》还大胆改革文体,建设报刊政论文体。
王韬为《循环日报》撰写的政论,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富于感情,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有很大影响。
5.掏粪运动
答:掏粪运动是指20世纪初以杂志为主体发起的运动,主要是揭露丑闻、谴责腐败、呼唤正义与良心。
这一名称来源于当时的总统罗斯福,他把写揭露新闻的记者比作英国约翰·班扬的小说《天路历程》里的主人公,埋着头拿着粪耙收集污物,而不愿抬头看天主。
以《麦克卢尔杂志》三组文章——《美孚石油公司的历史》《城市的耻辱》《工作的权利》为开始,后一系列杂志加入到这场运动中,包括《世界主义者》《柯里尔杂志》《人人杂志》等。
虽然部分文章带有煽情主义的色彩,但是其巨大的影响使20世纪第一个十年成为大声疾呼改革的时代。
三、简答题(50分)
1.民初报业怪象。
答:1913年1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史称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民国成立初期,在全国范围内迎来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办报活动高潮。
新闻业迎来了短暂的繁荣与政党报纸的泛滥,其具体表现和原因分别为:
(1)具体表现
①新出版的报纸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建立的各级政权机关的机关报,在这些报刊中,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是政党报纸。
②为了在国会中争取更多的席位,具有实力的国民党和进步党两大系统,竞相创办报刊作为自己的舆论机关。
国民党的报刊数量最大,其中《民立报》是公认的该党报纸的总枢纽。
③除了“同盟会—国民党”和“共和党—进步党”两大政党系统的报刊外,一些小政党、政治团体和个人也办起了不少报刊。
④和全国范围内的办报高潮相配合,这一时期在国内的一些主要省市,还办起了一批有专人从事新闻采访并向报社发稿的通讯社。
国人自办的通讯社,以骆侠挺在广州创办的“中兴通讯社”为最早。
(2)原因
①武昌起义后,清政府偏安北方,在南方号令不行,所谓的《大清报律》等法规,更是形同虚设,限制办报和束缚办报人手脚的各种禁令,大多废止。
②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立即通过立法手段引进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系,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
③在辛亥革命进行时以及中华民国成立后,取得胜利的革命党立刻在其所控制的地区,
按照言论出版自由的理念,建立起自由新闻体制。
各地政权机关都在所颁布的法令和签署的协定中,写有保护言论出版自由之类的条款。
④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次长居正等人,针对《大清报律》废止后报刊出版无章可循的状况,由内务部参事林长民草拟了一个简单的条例《中华民国暂行报律》,同新闻界约法三章。
⑤新创办的报刊,无不以天然的“舆论之母”“舆论的代表”“四万万民众共有之言论机关”自居,极力宣扬在民主制度下,报刊不仅可以批评官员,甚至可以指名道姓地斥责总统,这与封建社会的强烈反差,使一些知识分子或政客过于热衷或迷信创办报刊。
⑥袁世凯上台之后,通过创办御用报纸、收买报纸或报人、迫害和摧残反对派的报刊以及立法等手段,控制了舆论和新闻界。
2.北洋政府新闻控制。
答:北洋政府从建立之初,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在新闻立法上不断强化对新闻传播的控制,力图把握对舆论的绝对控制保证政权稳定。
尤其是在袁世凯时期,政府对于新闻业的控制达到了顶峰。
袁世凯死后,北洋各系军阀陆续掌控中央政府。
多元化政治和地方区域政治的发展,中央政府的力量被削弱,中国迎来了自由主义思想的高潮,这一高潮与政治军事上的混乱局面并存,对新闻业的再次繁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不仅报刊的种数呈上升趋势,发行量也逐年上升。
总的来说,北洋政府对于新闻业的控制措施主要集中于袁世凯时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新闻法律的制定方面,为了更好地限制新闻传播对北洋政权的影响,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专门对于新闻立法作了界定。
1914年4月,北洋政府颁布了专门针对报业的《报纸条例》,除了规定报纸的开办条件以及对报道失实的处罚之外,还对不能刊载的内容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