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12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2版)配套题库-清末时期的新闻事业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第四章清末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最早的华文报纸出现在()。
A.东南亚
B.非洲
C.东亚
D.北美洲
【答案】A
【解析】海外华文报刊的创办自1815年由传教士始之后,发展十分缓慢。东南亚因为是华侨聚居地,因此最早的华文报纸在那里出现。l9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大批“契约华工”被诱拐到北美加州的金矿做苦力,50年代开始,华文报刊开始在美洲出现。
2.“美国第一位华人编辑”指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李大钊
D.李根
【答案】D
【解析】华文报纸《东涯新录》(The Oriental)于1855年1月4日在旧金山创刊,由基督教长老会牧师威廉·斯卑尔)创办,中国留美学生李根(Lee Kan的译音)担任华文编辑。李氏是第一批旅居美国的华侨知识分子,曾经在澳门马礼逊学校读书,与容闳同学,被称为“美国第一位华人编辑”。
3.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美国创办的刊物主要有()。
A.《旧金山唐人新闻纸》
B.《唐番公报》
C.《华人记录》
D.《华西申报》
【答案】ABCD
【解析】19世纪70年代以后,海外华文报刊再度兴起。这一时期在美国创办的刊物主要有以下几种:《旧金山唐人新闻纸》为1874年7月15日创刊。美国人创办,旅美华侨主编,周刊,声称以“欲华人多闻广见”为办报宗旨,分各货行情、来往船期、上海新闻、花旗薪闻、大埠新闻、羊城杂报新闻等栏。《唐番公报》为1875年9月11日创刊,周刊,由旅美华侨黄卓(Chock Wong的译音)与美国人霍夫曼(J.Hoffman)联合创办,翌年旅美华侨林赞(Lira Dane的译音)接办后改名为《华番汇报》。《华人记录》为1876年在旧金山创办。《华西申报》为1883年在旧金山创刊。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38新闻传播理论(含中国新闻传播史)历年真题(含部分答案)专业课考试试题
2002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
2001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
Baidu Nhomakorabea
2000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
1999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
第二部分 兰州大学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2013年兰州大学新闻理论考研真题
目 录
第一部分 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 2012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 2008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 2007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 2005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 2004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 2003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 2002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 2001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 2000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 1999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 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
2012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
2008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
2007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
2005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
2004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
2003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
2001年兰州大学新闻理论(含新闻史)考研真题 (含答案)
2000年兰州大学新闻理论(含新闻史)考研真题 (含答案)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七~九章【圣才出品】
第七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7.1 复习笔记
【结构脉络图】
【重点难点归纳】
一、中国共产党的报刊
1.中共中央机关报刊
(1)《向导》
《向导》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5月迁至武汉,7月停刊,共出版201期。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罗章龙、赵世炎等是主要撰稿人。
《向导》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向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形势,指出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统治是造成中国混乱局面的根源,也是导致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通过革命报刊的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倒封建军阀”很快成为广大群众的行动口号。
《向导》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国内读者赞扬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2)蔡和森
蔡和森(1895—1931)是《向导》的首任主编,在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蔡和森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他的文章能抓住重要的实际问题,提到理论高度来分析,具体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他于1925年冬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会议,1931年在香港被捕后引渡至广州,被反动军阀杀害。
(3)《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
《新青年》季刊于1923年6月15日在广州创刊,瞿秋白主编,1924年12月出版第4期后休刊。1925年4月复刊,原定为月刊,实际上成为不定期刊,1926年7月出版第5期后终刊。以宣传马列主义理论为基本任务,基本内容有:介绍马列主义的有关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从理论上论证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和主张;参加“科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考研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详解)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考研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详解)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构脉络图】
【重点难点归纳】
一、中国新闻传播活动溯源
1中国古代的信息传播
(1)文字出现之前古代的传播手段
①最早的和最常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
②作为口头传播的辅助手段的,还有结绳、图画、雕刻、标识、烽烟、旗鼓等。
③中国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媒介——木铎。这是别的国家的传播史上所没有的。
(2)有了文字以后,古代的传播活动渠道更多,手段也更为多样化
①最早的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和金石。甲骨除少量纪事外,多用于祭祀和占卜;金器多用于记录帝王诏书或国家常法;岩刻多用于颂德和纪功。
②早在3000年以前的上古时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集市贸易,同时也产生了最初的商业广告。
③古代的中国有着频繁的传播活动,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可以找到大量的有关传播活动的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不少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从事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2两汉和三国魏晋时代的传播活动
(1)两汉的传播活动
①汉代以后,邮驿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每个驿站设置传车,负责官文书和信息的传递工作。首都长安设有“邸”,中央政府部门设有主官和属官负责接待和通报工作等,另外还设“公车司马令”和“御史”等,封建政府内部的信息传播体制日趋完善。
②面向全国臣民的政令发布工作,日趋经常化和规范化。
③两汉时代已经进入了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文字传播的载体,早期以竹和木制造的简和绢帛为主,有关的信息直接用笔墨书写在竹简、木简或绢帛上。造纸术发明以后,才逐渐发展到写在纸上。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01-11,史上最全版本)
清华大学2001年新闻理论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20分)
1.原始新闻
2.软事实
3.达纳新闻定义
4.“有闻必录
5.新闻的半传播
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请在括弧内,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分)
1.网络传播是无形的国家主权。(√)
2.对事实的逼真叙述并不等于新闻真实。(√)
3.追踪报道就是跟着权威媒体后面报道。(×)
4.新闻自由是记者(媒体)享有报道一切事实的权利。(×)
5.新闻道德是法律范围内的善恶是非规范。(×)
三、简述下列原理(每题10分,共30分,每题以200字为宜)
1.实现主体的客体化是客观报道的精髓。
2.新闻真实由再现事实的四维空间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3.“政治家办报”是有报纸以来新闻工作的普遍规律。
四、综合论述题(共40分,不得少于800字)
论题:论新闻的历史价值
清华大学2002年“传播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40分,共8题)
1、信息
2、意见领袖
3、象征符
4、精神交往论
5、受众分割
6、随机抽样法
7、影响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
8、创新散布的决定过程
二、简答题
1、简单评价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
2、举例说明你对“知识沟”理论的理解
三、问答题
1、奥斯楚尔在《权利代言人》提出的报业模式是怎么样的,试进行评价
2、网络传播与传统的传播有何不同请指出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模式
清华大学2002新闻理论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20分)
1.事实的混沌
2.新闻的具象化
3.分析性报道
4.经济资讯
5.保护新闻来源权
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请在括弧内,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分)
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
38家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说明:无知之幕、题目党、印花税、
时务报、数字鸿沟、真理电影
二、简答题:大数据作为研究方法的特点、对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阻碍、危机传播的理论范式、网
络媒介形态演变和不同网络媒介的传播特点;
三、论述题:你看过的关于新闻客观性的文献,
要紧观点,你的熟悉,技术对公共社会的阻碍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硕621】
一、名词说明:亚洲根底设施投资银行、一带
一路、ISIS、沪港通、Instagram、埃博拉、Buzzfeed
、刻板印象(sterotype)、Data Journalist 、媒介极化多元主义
二、简答题:1、简述乔姆斯基的舆论同化理论;
2、以媒介融资为框架,评判一家传统媒体在媒介融
合方面的表现;3、简要评述中国媒体在马航MH370
失联后的表现
三、评述题:最近几年来好莱坞电影愈来愈青睐中国元素,请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分析好莱坞为何越来
越青睐中国元素,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阻碍。
【北京大学传播学专业一】
一、名词说明:舆论场、文化民工、威廉斯、斯科特、危机传播和风险治理、话语分析
二、简答
1、简述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
2、进展传播学
3、广电局两星一剧政策的阻碍
三、论述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区别
从传播学角度研究医患关系,设计研究方案
【北京大学334】(四选三)
1、结合微博与微信的传播方式,论述社会化媒
体关于建构社会关系方面的异同;
2、谈谈对互联网治理的熟悉;
3、谈谈对互联网思维的明白得;
4、大数据有关
【北京大学440】
一、简答:1、什么是用户体验?有哪些用户研
中国新闻传播史每章试题及答案
中国新闻传播史每章试题及答案中国新闻传播史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古代最早的新闻传播形式是?
A. 报纸
B. 广播
C. 邸报
D. 电视
答案:C
2. “邸报”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哪个朝代?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A
3. 新闻传播史上,中国第一份近代意义上的报纸是?
A. 《申报》
B. 《大公报》
C. 《新闻报》
D. 《晨报》
答案:A
4. 下列哪项不是新闻传播的功能?
A. 传播信息
B. 教育公众
C. 娱乐大众
D. 军事通讯
答案:D
5. 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在哪个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
A. 抗日战争时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改革开放以后
D. 五四运动时期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6. 下列哪些属于新闻传播的媒介?
A. 书籍
B. 杂志
C. 电视
D. 互联网
答案:B, C, D
7. 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A. 真实性
B. 客观性
C. 及时性
E. 娱乐性
答案:A, B, C
8. 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哪些事件标志着新闻事业的重要发展?
A. 《人民日报》的创刊
B.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成立
C. 中央电视台的成立
D. 新华社的成立
答案:A, B, C, D
三、简答题
9. 简述中国古代的“邸报”对新闻传播的意义。
答:中国古代的“邸报”是最早的新闻传播形式之一,它主要发布官方的政令、法令以及一些重要事件的信息,对于维护中央集权、传播政治信息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民间了解国家大事的重要渠道,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0. 阐述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特点。
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10
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10
(总分:50.00,做题时间:60分钟)
一、概念题
(总题数:4,分数:20.00)
1.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948年4月2日,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在听取报社工作汇报后发表了重要谈话,即《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其中精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①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毛泽东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是党的工作中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②无产阶级办报路线与方针。毛泽东指出报纸要靠大家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③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毛泽东指出党所办的报纸和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④ 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毛泽东认为报纸工作人员首先要向群众学习,要去做去看,应当出去参加群众工作,多听多看关于群众运动的材料,并且下功夫研究。
)
解析:
2.《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集锦(一)
20XX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集锦(一)
【华北地区】
【北大MJC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一、名词解释
1、自媒体
2、创客
3、三网融合
4、3D打印
5、O2O
二、简答题
1、媒体转型的内涵。
2、新媒体的影响下,媒体分类的改变。
三、论述题(三选二)
1、中国娱乐节目的现状评述。
2、谈谈阿里巴巴近期并购案例的启示。
3、请你就互联网谣言的形成和扩散谈谈你的看法,并就如何识别、澄清、停止互联网的扩散提出你的建议。
【北京大学MJC新闻传播基础】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可视化新闻优缺点是什么。
2、什么是新闻策划。
3、新媒体广告的特性。
二、论述(三选二)
1、如何理解周边传播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关系。
2、试论中国影视节目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环境。
3、巴黎恐怖袭击后,法国电视台关闭了额实况直播报道,根据你所掌握的新闻理论,谈一谈对这项举措的理解。
三、材料题
材料一新广告法颁布后违法广告数量和时长逐月下降。
材料二北京某app为推广其产品雇了一群漂亮姑娘穿的贼少贼露在屁股和胳膊上贴上公司名称和”用我“二字以及二维码。
然后就悲催的被处以行政处罚,还被称为北京新广告法第一案。
用广告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广告法》与以前相比,新修订了哪些内容
2、北京新广告法第一案处以的行政处罚,依据了《新广告法》的哪方面规定
3、除了对传统媒体监管,我国的广告监管部门还应该做出哪些举措,适应新媒体时代对于广告监管赋予的新要求、新使命。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新闻传播史论618】
一、名词解释: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敬告青年、黄色新闻、拟态环境、自我反射、新闻客户端、数据新闻、流动空间、传播情境、传播的偏向。
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
新闻史论卷
一、名词解释
1.UGC
2.普利策
3.大公报
4.新闻公正
二、简答题
1.简述沉没的螺旋并举例说明
2.请从传播学角度说明微博微信在传播方式上的区别
3.中西方新闻事业特征区别
三、论述题
1.纸媒危机
2.解放前民营报纸贡献和不足
3.网络谣言的看法和如何治理
新闻业务卷
1.调查性报道失去地位新闻业和新闻业在社会中的角色如何变化还是启示
2.从传媒经营者角度看线上交易买家和卖家的优势
3.微博问政的看法
4.总结材料写新闻主题100字左右,还有百度阿里巴巴什么兼并的看法
5.新闻策划书还有拟两个新闻标题单独二胎的材料
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
新闻史论卷
一、名词解释
1.论出版自由
2.社会化媒体
3.中国新闻社
4.费加罗报
二、简答题
1.新闻客观性原则确立的社会背景
2.关于传播本质的几种观点
3.标志中国新闻学初步形成的的三部代表性著作
4.英国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的代表和区别
三、论述题
1.就干露露在江苏教育电视台《棒棒棒》节目大爆粗口一事,谈谈自己的看法
2.新媒体时代记者角色的转变
3.政论报刊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以维新派为例
4.评述20世纪60年代《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
新闻业务卷
1.就刘翔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再次摔倒一事,以央视媒体身份,确立采访对象和其中两个采访对象的采访提纲。
2.就《江南style》走红,从互联网文化看法或跨文化传播角度谈谈启示。
3.就“标题党”谈谈对网络编辑的看法。
4.信息制图受到关注,从传播学角度和新闻业务角度评论该现象。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十三章【圣才出品】
第十章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10.1 复习笔记
【结构脉络图】
【重点难点归纳】
一、国民党新闻统制的重建与新闻界的抗争
1.国统区新闻事业的中心重返东南
(1)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凭借其手中掌握的政权与法统,抢先在收复区扩展他们自己的新闻事业。
①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颁布了《管理收复区报纸通讯社杂志电影广播事业暂行办法》,国民党的“收复区全国性事业委员会”又拟定了《广播事业接收三原则》。根据这些法令,原沦陷区的敌伪报馆、电台、通讯社等各类新闻机构全部成了国民党的囊中之物。
②战后国民党通过一系列措施,实际上接管了《申报》《新闻报》两报及其附属事业。作为中国新闻事业中心的上海,成了国民党党报的天下。在其他地区,国民党统治集团也采用相似手法,复刊或新办其党营报刊。
③国民党报团组织的出现是战后国民党党营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重新制订了党报企业化计划,实施企业化政策。中央日报社等中央级新闻机构均按照《公司法》改组为企业组织,并逐步发展为报团组织。
④在广播事业方面,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在1945年8月下旬开始派人员分赴各地接收日伪电台,并将其改建为国民党的官办电台。国民党的新闻通讯事业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1946年4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将其总社迁回南京。
(2)《文萃》周刊
《文萃》周刊于1945年10月在上海创刊,是一份文摘性刊物,以转载进步文字为主,1946年6月,《文萃》逐步改版为时事政治性刊物,由黎澍接办并任主编,后又陆续吸收陈子涛等参加编辑工作。1947年改为地下出版,改名为《文萃丛刊》,每期以一篇文章的篇名作书名,由16开杂志形式改为32开书本形式。同年7月,文萃丛刊社被国民党特务
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7
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7
(总分:50.00,做题时间:60分钟)
一、概念题
(总题数:5,分数:25.00)
1.恽代英(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恽代英(1895 —1931),江苏武进人。1915年在武昌中华大学读书,五四后在武汉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开设利群书社,编辑《学生周刊》和《武汉星期评论》。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3 年赴上海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1924年国共合作后担任国民党上海市执行部工农部秘书,曾领导上海《民国日报》副刊部的工作。1926年赴广州,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兼中共党团书记、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主编《红旗》。1930年5月被捕,1931年4月29日在南京被杀害。
)
解析:
2.《向导》(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向导》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是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16开本。1922年9月13 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7月停刊,共出版201期。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罗章龙,赵世炎等是主要撰稿人。《向导》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形势,指出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统治是造成中国混乱局面的根源,也是导致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通过革命报刊的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倒封建军阀”很快成为广大群众的行动口号。《向导》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激烈的舆论斗争,发表文章痛斥《顺天时报》、《字林西报》、《京津泰唔士报》等攻击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的言论,并开辟了“外患日志”专栏逐日记载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同时还批驳各种错误思想与主张,指出改良主义是有害的幻想,“中国现在需要打倒军阀和外国压迫”。《向导》因此受到读者欢迎,影响日益扩大,发行量从最初的两三千份很快超过万份,除在国内各地发行外,还远销至越南、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国内读者赞扬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2020年-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及考研参考书
2020年-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及考研参考书
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联合各大新传名校导师及考研状元联合整理
2019年9月10日星期日
【温馨解析】就以北京地区为例,招生新闻传播考研的院校就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几年名校新传硕士考研越来越灵活了。建议参考一下书目作为备考的参考:
《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笔记及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笔记、习题详解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此外,院校选择也很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是成功的关键,但是考生信息有限,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在这里,大家可以直接联系我,我免费给大家做规划和咨询。
【复习技巧】根据育明教育大印老师(V153********)近10年考研咨询经验,建议7月之前在辅导老师的指导(在校教授与在读博士、硕士共同辅导)下一定要明确复习的重点,这个阶段不要做笔记,因为做笔记就是抄书,没有任何意义;8-10月进行背诵并整理笔记,为第二轮复习;11-12月进行第三轮复习并进行4-5次全真模拟练习。【真题笔记】
唐代的新闻传播与早期的官报★★★★★
【育明教育解析】唐朝及以后的新闻传播活动往往是考察的重点。尤其是唐代,是主流学者
公认的最早出现报纸的朝代。唐代新闻传播活动较为丰富和多样
热点链接: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是考核的重点,因为目前公认最早的官报即始于唐代。进奏
院状和开元杂报是各个院校历年考察的重点!
1.早期政府官报出现和唐代官报的发行制度
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以下哪个不是新闻传播的四大理论?
A. 强效果理论
B. 有限效果理论
C. 传播效果递减理论
D. 螺旋沉默理论
答案:D
2. 新闻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
A. 沃尔特·李普曼
B.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C. 麦克库姆斯和肖
D. 马克斯韦尔·麦克卢汉
答案:C
3. 在传播学中,传播过程的“噪音”是指什么?
A. 传播渠道中的物理干扰
B. 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扭曲或衰减
C. 传播信息的负面内容
D. 传播者的个人偏见
答案:B
4. 下面哪项不是新媒体传播的特点?
A. 互动性
B. 个性化
C. 单向传播
D. 网络化
答案:C
5. 根据传播学理论,传播效果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
A. 传播者的权威性
B. 信息的内容
C. 接收者的解码过程
D. 传播媒介的选择
答案:C
6. 在新闻报道中,以下哪项不是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A. 时效性
B. 重要性
C. 趣味性
D. 客观性
答案:D
7.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
A. 使用与满足理论
B. 沉默的螺旋理论
C. 知识鸿沟理论
D. 两级传播理论
答案:C
8. 新闻传播中的“倒金字塔”结构主要用于什么类型的报道?
A. 深度报道
B. 专题报道
C. 硬新闻
D. 评论性报道
答案:C
9. 在传播学中,传播流的概念主要指的是什么?
A. 信息的单向流动
B. 信息的双向互动
C. 信息的传播路径
D. 信息的传播效果
答案:C
10. 下面哪项不是新闻传播伦理的基本原则?
A. 真实性原则
B. 客观性原则
王润泽《中国新闻传播史新编》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古代的信息传播【圣才出品】
第一章古代的信息传播
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中国古代的信息传播手段
1.非语言文字
(1)图画
图画是人类最古老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其形式有岩画,壁画等。
(2)记号
记号是另一种古老的信息传播媒介,包括封树、堆石、刻符、结绳等各种形式。
(3)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即体语,是指人经由脸部表情、眼球移动、身体姿势、语调高低、距离远近等传递的信息。
(4)声光信号
声光信号能迅速传递警告,用于军事通信的声光信号有烽燧、钟鼓、灯塔、旗语等。民用的声光信号有撞钟、敲梆、击铎等。
(5)木铎是古代中国所特有的。据传夏朝政府每年春秋两季派专人击铎巡行,一边宣传朝廷法令,一边收集民谣歌赋。击铎者称道人或道轩使者,堪称最早发布官方消息、收集民间舆论的专业人士。
(6)各种非语言文字传播手段并非孤立存在,古人早已习惯综合运用图画、记号、体语和声光,甚至与语言、文字结合,以传递复杂的信息。
2.语言
为高效、准确地传达信息,人们往往将口头语言编成韵文,如史诗、歌谣等。古代中国虽未留下长篇史诗,却保留了大量短小凝练、易诵好记的歌、谣、谚。歌有音乐伴奏,谣只能清唱,谚则只有节奏而没有曲调。
3.文字
(1)甲骨文
殷商时期的文字大都刻在龟甲兽骨上,故称甲骨文。甲骨文大都以拟物图画为基础,如日、月、山、川等,后来才逐渐发展出指事、形声、会意等文字形态。
(2)金文
金石刻字是为记录诏令、歌功颂德,偶涉时事也是为后世垂范。刻铸于青铜器的金文风行于周代。留存至今的著名青铜器如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表面均留下大量金文。
(3)简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精选12
(总分:90.00,做题时间:60分钟)
一、名词解释
(总题数:4,分数:20.00)
1.穆青(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我国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曾担任学校进步团体“文学艺术同盟”主席,出版文艺刊物《群鸥》,用穆肃的笔名发表文章。1942年8月进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区报》从事新闻工作。曾在新华社工作,任社长。发表过很多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
)
解析:
2.“大跃进”(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现在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大跃进都被广泛地视为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
)
解析:
3.邓拓(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以及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1966年4月16日,《北京日报》刊登关于《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的批判材料,“三家村”被打成“反共集团”,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最早牺牲品。
)
解析:
4.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中国新闻工作者第一次会议1957年3月在北京召开,正式宣布成立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全国记协)。5月16日至18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研究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联合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首都新闻工作者座谈会。与会者就当时新闻理论和新闻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鸣放”的空气非常热烈。
)
解析:
二、简答题
(总题数:2,分数:30.00)
5.简述邓拓的新闻思想。(分数: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邓拓1937年起进入革命根据地,从事党的报刊工作并长期担任主要的负责人。1949年起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他亲自主持了 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工作,在《人民日报》的示范下,全国的新闻事业曾经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邓拓最重视的是报纸的社论工作,在他主持《人民日报》工作期间,社论形成了每月平均篇幅逐年增长的趋势。邓拓认为“一篇社论是一期报纸的旗帜;其他形式的评论文章也都代表报纸的政治见解,因此,报纸的评论工作应该被看成是思想工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8年间,他亲自撰写或修改的社论和评论。
同时邓拓也很重视报纸的理论宣传,提出报纸应当经常地就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和实际生活的各项问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解释,他还强调理论宣传要从实际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力戒教条主义倾向,不必要的大量引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随便创造不成熟的理论的现象必须停止。
邓拓对办报的任务与目的也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全国性报纸与地方性报纸是有区别的。全国性报纸的责任是全面地反映全国建设工作的成就,解释全国性的问题与任务,从全国的观点出发并照顾到各地方的特殊条件来反映地方生活,解释地方的成就与经验,并把它们普及到全国去。全国性报纸还负有解释中国的国际状况和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保卫世界和平的任务,而地方报纸应当以大部分的篇幅来发表地方的材料,国内和国际新闻所占的篇幅不应超过二分之一,地方报纸应当从地方的实际情况出发,并按照地方的,实际需求发表其他地区的经验与材料。
邓拓十分重视改进新闻报道,认为报纸上的长篇大论不是新闻,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新闻也必须改革。邓拓一生笔耕不止,写了大量的杂文和许多优秀的新闻报道,他亲身实践了他所倡导的“简明的科学的生动的文风”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
)
解析:
6.简述《解放日报》的改版及其意义。(分数: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改版的过程:
1942年1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解放日报》应予以改进的意见,政治局做出了决议。根据这一指示,《解放日报》做出了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
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要求“各地方党部应当对自己的报纸加以极大注意,尤应根据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的号召,来检查和改造报纸”。
3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到会人有延安各部门负责同志、党外人士和作家70余人,博古汇报了《解放日报》创刊以来的工作,对一些缺点和错误进行了自我批评并请与会人员进行批评指教。批评的结果集中在这几个方面:报纸应对症下药,办出地方特色;报纸应成为人民的喉舌、政府的耳目,记者应下情上达,深入下层反映老百姓的生活,把上下关节打通;报纸应与各种错误倾向做斗争;报纸不应板着面孔说话;报纸应反映我军英勇抗战的情况,反映日寇的扫荡与人民反扫荡的斗争。毛泽东最后发言,号召大家重视和利用《解放日报》。
4月1日,《解放日报》正式改版。
(2) 改版的意义:
首先,统一与增强对党报党性原则的认识。报纸整风改版的第一目的在于提高党性,使《解放曰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报。
其次,确立党报基本的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党报办报方针。《解放日报》改版,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三,反思既有办报思想,完善党报理论构建。《解放日报》在进行版面及内容改革的同时,对自身办报思想的反思力度也非常之大,这个过程既使广大新闻工作者树立了正确的新闻思想,也让党的报纸理论在这种思想批判中成熟、发展起来。
)
解析:
三、论述题
(总题数:2,分数:40.00)
7.刘少奇的新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分数: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分管新闻工作的领导人,刘少奇曾对新华社、广播事业局以及人民日报社的工作做过许多重要的指示,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新闻学的重大发展,可以看作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