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托邦中的异托邦_当代美国医生书写中的空间叙事_孙杰娜
品特戏剧《房间》中的异托邦呈现
品特戏剧《房间》中的异托邦呈现品特戏剧《房间》中的异托邦呈现胡喆摘要:《房间》是英国著名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第一部剧作,剧中充满着神秘的人物关系,破碎无意义的语言以及荒唐的情节,读起来有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感觉,但在荒诞的表象下暗藏着深刻的隐喻,处处传达着一种可怖的“威胁”,对其后面的作品和荒诞派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房间》也以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为读者呈现出一种异托邦式的空间结构,并进一步与社会意义衔接。
品特以“房间”这种危机异托邦的空间来展现生活的荒诞和人物的异化,给读者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与省悟。
本文试图从福柯提出的异托邦空间入手,来揭露社会以及权威观念对人性的束缚和边缘人群的压迫。
关键词:品特《房间》荒诞异托邦空间当人们提到现当代戏剧时,品特及其作品都是无法回避的重要一环。
作为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瑞典皇家科学院称品特的作品发现了日常废话掩盖下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
颁奖词中呼应的正是品特的处女作——《房间》,说明了这部作品的深远影响,《牛津英语词典》甚至收录了一个叫“pinteresque”的词,意为“品特式风格”,意指《房间》中营造的充满威胁的情境和日常对话中包含凶狠的争夺。
这部剧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却也充满着荒诞性,一个名叫罗斯的女人时刻感到房间外的空间充满了威胁,她几乎只愿意待在房间里,她似乎对地下室有种莫名的恐惧与不安。
在基德和桑兹夫妇的拜访后,一个自称她家乡的盲眼黑人赖利还是闯进了这个房间。
最后罗斯外出送货的丈夫伯特回来,将黑人从椅子上踢倒在地,而罗斯却抓瞎双眼,失明了。
作为剧中发生故事的场景以及最重要的意象,“房间”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它不仅是罗斯抵御寒冷和黑暗的温暖港湾,同时也是罗斯生命中的避难所,躲避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残酷的社会。
同时,“房间”也是一种与剩余空间所不同的异质空间,即福柯在《另类空间》中所提出的“异托邦”。
一“异托邦理论”最早被福柯所提出,在《另类空间》一文中,福柯描绘了“异托邦”空间的六个原则,概括如下:(1)每种文化均可建立起“异托邦”,它们的形式各不相同,没有绝对通用的形态。
2020 1—6期总目录 艺苑 总第115期——第120期
艺术理论后现代艺术的精英化/朱 磊(2020.1) ——以仪式戏剧《观》为例经典的再建构:试论新世纪以来越剧剧目的发展路径/张艳梅(2020.1)并置空间:当代剧场的“去中心化”实践/鲍 佳(2020.1) ——以罗伯特·威尔逊戏剧作品为例关于沉浸的艺术史考察/蓝 月 李 天(2020.1) 浅析写意油画的形成与发展脉络/张博林(2020.1) 艺术参与当代法律文化建构/黄永健 李 苗 赵 雪(2020.3)区域文化治理视域下的新主流戏曲及其“闽南样板”/王 伟(2020.3)先锋艺术中的批判美学之维与传统审美之辩/孙金琛(2020.3)——以谷文达、黄永砯及徐冰作品为例黑格尔“自我意识的自由”在其美学中的两个回响/吴宇杉(2020.3)地方之爱:区域文化治理视野下的闽台歌仔戏百年大变局/王 伟(2020.5) 美国学者论宋元戏剧的“连续性”及其意义/元鹏飞(2020.5)袁牧之与左翼话剧运动/杨新宇(2020.5) 融入与否/朱 俊(2020.5)——中国现代陶艺与当代艺术关系探讨唱段与音乐剧戏剧性的建构/杨 特(2020.5)艺术作为物存在的家园/何利娴(2020.5)——以海德格尔解读凡高画作《农鞋》为例融合互动:文化治理视野下地方戏曲评论的新发展格局及其演化路径/王 伟(2020.6)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多维度宏观考察/王 韡(2020.6)乔治·迪基艺术体制论中的艺术品身份授予问题/李鹿鸣(2020.6)论杨·法布尔的剧场语汇/姚佳南(2020.6)影视长廊重审中国早期电影的跨文化归化改编/包 燕 吕 濛(2020.1)——以《一剪梅》为症候文本新主流电影:题材来源、形象创设与互主体性建构/孙力珍(2020.1)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文化基因及其影像表征/艾志杰(2020.1)《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的“悲”与“喜”:翻拍、再创作与市场探索/黄诗娴(2020.1) 《何以为家》电影中身体叙事下消逝的童年/徐 桃(2020.1)电影《少年的你》的空间叙事探析/李湘怡(2020.1)试论新海诚动画电影《你的名字。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中的乌托邦和异托邦解读
*****************Tel:************177****4031ENGLISHSQUARE《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中的乌托邦和异托邦解读□刘绪元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在美国当代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小说《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中,主人公汤姆向往乌托邦,却发现乌托邦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实际上存在的是需要想象建构的异托邦。
本文从汤姆对乌托邦的追寻出发,借助福柯的异托邦理论,从乌托邦、异托邦多重空间视角解析作品。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一书蕴含了奥斯特对21世纪初期群体精神生活的关注,彰显了奥斯特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保罗·奥斯特;《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乌托邦;异托邦[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167(2020)36-0010-04作为美国当代最勇于创新的小说家之一,奥斯特(Paul Auster )在作品《布鲁克林的荒唐事》(The Brooklyn Follies ,2005)的开篇,描写了内森·格拉斯的独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在寻找一个清静的地方死去。
”(奥斯特,2014)内森是一个与前妻离婚、同女儿不和的退休保险经纪人,因为得知自己患了癌症,选择来到布鲁克林等待生命的终结。
在这里,他与七年未曾谋面的侄子汤姆不期而遇,并结识了他的老板,即“布莱特曼阁楼”书店的拥有者哈里·布莱特曼。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一书围绕着这三位主人公展开,通篇都以内森的视角讲述,只有“食饮之夜”这一章节使用第三人称叙事,采用了对话体的形式。
这一章节讲述了内森、汤姆和哈里在一家餐馆饮食过程中深入交流的情况,三人都阐释了自己对乌托邦的理解。
乌托邦(Utopia )是指人类理想中最美好的社会,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汤姆几人都想找寻属于自己的乌托邦,但最终他们却发现乌托邦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实际上存在的是与主流社会相疏离的异托邦。
乌托邦和异托邦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空间。
米歇尔·福柯的“异托邦”空间理论探析
米歇尔·福柯的“异托邦”空间理论探析内容提要作为20世纪70年代空间转向的关键人物,米歇尔・福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空间理论,即“异托邦”空间理论。
“异托邦”以异质性、差异性、颠覆性的特点真实存在于被遗忘和忽视的空间景观之中。
本文从空间概念的历史嬗变、“异托邦”空间理论的展开背景、“异托邦”的理论特质等方面来分析福柯的“异托邦”空间理论,并考察这一理论的局限及其对当代学术建构的意义,以求打开福柯空间哲学的多重想象之维。
中国论文网/4/view-12750678.htm关键词米歇尔・福柯空间异托邦〔中图分类号〕B0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5)10-0072-06法国盛行着一种思想品格――学识渊博、力求创新、具有神秘色彩,还有一点危险的意味。
对于福柯的众多信徒来说,这种法兰西式的气质无疑在福柯身上得到了永久的激活。
福柯的空间观念较为隐蔽,诸多学者对于福柯空间理论的关注大多参考了他一系列的访谈和学术讲稿,例如1967年3月14日福柯在巴黎建筑研究会上的演讲《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1969年2月22日福柯于法国哲学协会所做的演讲《什么是作者》;1982年保罗・雷比诺对福柯的访谈《空间、知识、权力》等。
在空间转向的影响下,人文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空间性思考正不断展开。
一、交替的时空――时间的祛魅与空间的复魅共在的时间与空间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维度。
然而19世纪,以历史为依托的时间成了一种趋之若鹜的认知手段,空间则完全掩藏在时间刺眼的光辉之下。
福柯敏锐地注意到了“空间”在社会理论视域中的长期缺席,他指出:“19世纪最重要的着魔(Obsession),一如我们所知,乃是历史:以它不同主题的发展、中止、危机与循环,以过去不断积累的主题,以逝者的优势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进程。
”[法]米歇尔・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8页。
情动研究视野下的当代美国医生书写
作者: 孙杰娜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研究
页码: 186-193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4期
主题词: 情动理论;医生书写;医疗际遇;情动物件;情动社群;疼痛叙事;艾滋病叙事
摘要:当代美国医生书写,无论是虚构的还是非虚构的,都具有很强的自白因素。
传统的自白式解读提纲挈领地勾勒出当代美国医生书写的特点,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这个新兴文类的概貌。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必要对此种解读进行细化和深化。
该文在当代情动研究相关理论的观照下,通过具体文本的解读,厘清情绪和情动的区别和联系,从情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分析当代美国医生书写中对疾病经历的情动反应,展示情动如何在文本内外把医生作家、病患、医疗际遇和读者联系起来,构成一个个情动社群,从而体现文学的能动性和潜力。
品特戏剧《房间》中的异托邦呈现
品特戏剧《房间》中的异托邦呈现在当代戏剧艺术中,异托邦(utopia)是一个热门的主题。
通过对理想社会的探讨,艺术家们可以批判现实社会的弊端,同时也可以反思人类的本性和社会的可能性。
品特戏剧《房间》便是一个关于异托邦的经典作品。
在该剧中,异托邦呈现得淋漓尽致,引发了众多观众和评论家的讨论和思考。
《房间》是一部由爱玛·唐纳霍执导的戏剧,首次于2010年在伦敦首次上演,并于2015年被搬上大银幕。
剧作的灵感来自于奥地利监禁案,剧情围绕着一个女性被囚禁在一间小房间里生活七年的故事展开。
女主角和她的儿子在这间被囚禁的空间中度过田野、河流、树木、山丘、葡萄等景色。
她的朋友都是来自书籍等,绝大部分的知识来源都来自于母亲。
对于久居囚室的儿子来说,小房间即为整个世界的全部。
母子二人在其中度过了平静而又枯燥的日子,母亲为了保护儿子,编造了关于外面世界的一系列谎言。
这间看似是安全的房间实际上是一个异托邦,一个假想世界。
房间内有着足够的自然和世界,而实际上,这只是他们生活的房间。
在《房间》中,异托邦呈现得非常生动和具体。
观众在观剧过程中不由得深深地沉思:究竟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之间的界限又在哪里?剧中所呈现的这个异托邦让我们反思了社会对个体的压制和限制,以及人类对于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剧中通过对囚居女性的人物刻画,展现了现实社会对个体的压迫与束缚。
女主角被一个疯狂的男人囚禁在这个房间里,理由是为了满足他的性需求,并扰乱了女主角的生活。
这种从权力和性别两个角度对妇女的压迫显得特别残酷和不公。
在这个异托邦中,女主角在封闭的空间里度过了七年,她的生活被严重剥夺,被剥夺了学习、工作、社交和自由出行等一切基本权利。
这种人身自由的限制以及各种的压迫和限制,形成了观众对于这个异托邦的深思和沉思。
剧中对于现实社会对自由的限制,以及对平等的追求进行了深刻的讨论。
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所有的自然和世界都是不存在的,这是女主角在一段时间内的世界。
品特戏剧《房间》中的异托邦呈现
品特戏剧《房间》中的异托邦呈现《房间》是一部由爱玛·唐纳霍编写的戏剧作品,于2010年首次上演。
这部戏剧以一个名为“Ma”的女性和她的5岁儿子杰克为中心,他们被困在一个由男主角“Old Nick”所控制的小房间内。
整部戏剧以杰克的视角呈现,探讨了他们被囚禁的生活以及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渴望。
该剧引发了观众对人类困境和异托邦的反思。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房间》中的异托邦呈现。
异托邦是对乌托邦的反义词,它指的是一个世界或社会秩序出现了不幸、负面或者不和谐的现象。
在《房间》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充满痛苦和苦难的异托邦。
杰克和Ma被困在房间里,他们无法自由出入外面的世界。
这个房间成为了他们的整个世界,生活、休息、娱乐以及一切生活所需都在这个房间内进行。
这种被困的状态使得他们和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而外面的世界成了一个神秘的、陌生的存在。
这种被隔绝的状态造成了他们与外界接触的难度,也加深了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渴望和向往。
这种被困的状态象征了异托邦中个人自由受到压抑和剥夺的现象。
Old Nick的存在使得这个小房间成了一个恐怖的地方。
Old Nick是Ma被困在房间里的那个恶棍,他每天都会来房间里,给他们提供一些食物和日用品。
但与此他也对Ma施加了性虐待,这给Ma和杰克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恐惧和痛苦。
Old Nick的恶行使得房间成为了一个恐怖的异托邦,他的存在让这个小小的空间充满了压迫和恐怖。
Ma为了保护她的孩子,创造了一个虚构的无忧无虑的世界。
她让杰克相信外面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他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房间才是真实的人类世界。
这种虚构的世界让Ma 和杰克得以在这个严酷的环境中寻求一些安慰和安宁。
Ma试图建立一个美好的幻想,来遮掩房间里面的痛苦与绝望。
而这种虚构的世界也加深了这个小房间中异托邦的感觉,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使得这个房间变得更加扭曲和令人窒息。
当Ma和杰克逃离了这个房间,他们进入了外面的世界。
品特戏剧《房间》中的异托邦呈现
品特戏剧《房间》中的异托邦呈现《房间》是由艾玛·唐霍夫埃尔忒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戏剧作品,这部戏剧呈现了一处狭小的生活空间,是一个压抑、孤独、阴暗、悲惨、凄凉的世界。
但房间里的妇女却诠释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勇气。
《房间》中的异托邦呈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孤独和压抑的现实世界剧中的主人公奥德里是一名年轻的女子,她长期被困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因此对外界的认知极其有限。
房间里的一切全由她和儿子杰克亲手打理,包括房间的日常用品和垃圾处理。
她在这些方面无所不用其极,因为百无聊赖的生活已经成为了她的全部,她把自己归纳在房间的界限内,以此来减轻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房间成为了奥德里和杰克唯一的世界,但故事又告诉我们,这个小小的房间并不足以让人们省去外界世界的存在。
奥德里对外界的认知只有来自于电视的某些画面,而她对自己的处境不断地提醒着她,她曾经生活在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但现在只有这个黑暗的房间。
这给人一种浓郁的虚无感和沮丧感,以及那种对未知未想象中的世界的渴望和向往,表现出对外部世界的渴求。
二、逃离和寻求自由的力量奥德里对于逃离这个房间已经尝试了很多次,但她从未成功过。
而在这个过程中,杰克及周围一些事情都让她感到恐惧和苦恼。
她不停地想着离开房间而得不到自由的痛苦,她疯狂地拍打着地板,呼叫和她相处的人,格外疯狂、心累、痛苦。
但她依然希望逃离,依然期盼着自由的解放。
奥德里的生命力和她对自由的渴求是她最强大的力量,这种推动和推动的力量带领她在房间里度过了那些艰难的痛苦日子。
戏剧所渲染的阴暗世界,让她看透了那些所谓的普通事物,像死去的狗和被忽视的甜品包装。
在她所处的大环境下,逃脱是唯一的出路。
三、希望与重新定义幸福在那个压抑的房间中生活和困顿,猝不及防,一直渲染的是孤独,驳杂复杂的情感充斥着每一个细节。
奥德里的强大母爱和对于自由的渴望,贯穿舞台的始终,表现了人类的美好与光芒。
艾玛·唐霍夫埃尔忒试图说明人类在这么一个压抑的环境中仍能维持盛开的希望之花,表达出:即使生活在这种极度恶劣的环境之中,人类仍然有机会实现自己的幸福。
品特戏剧《房间》中的异托邦呈现
品特戏剧《房间》中的异托邦呈现品特戏剧《房间》是一部由爱玛·唐霍普所著的小说改编而来的剧作,它以一个限制自由的空间为背景,深刻展现了异托邦的特征。
异托邦是一种对于完美社会的幻想,但却偏离了现实。
《房间》中的异托邦呈现,通过对于主人公母子在狭小空间中的生存状态、对外界的渴望和恐惧,以及对于自由的追求,展现了异托邦的一系列特征,使得观众能够体验到异托邦所带来的压抑、绝望和对自由的渴望的心理冲击。
品特戏剧《房间》中呈现的异托邦特征主要体现在主人公母子在狭小空间中的生存状态。
剧作通过对于主人公娜米和她的儿子杰克在一个仅有11平米大的房间中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深刻展现。
他们不得不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居住、睡觉、吃饭、学习,这个空间成为了他们整个世界的全部。
这种极度局限的生存状态使得他们无法接触到外部的世界和信息,导致他们对于外部社会、文化和生活的认知相当有限,这正是异托邦社会的一个特征。
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主人公们对于外界的掌握是异常有限的,他们被迫过着被限制的生活,这正是对于异托邦社会的一种具体呈现。
剧作通过对主人公对外界的渴望和恐惧的描绘,进一步呈现了异托邦的特征。
在剧中,主人公娜米的对于外界的渴望和恐惧交织在一起。
她希望她的儿子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世界,但又担心外部世界的复杂和危险。
这种对于外部世界的渴望与恐惧正是异托邦社会中人们内心的矛盾。
异托邦社会通常会以对外部世界的渴望为前提,但与此同时又因为对外部世界的不确定和危险而产生恐惧,这种畏惧和渴求成为了异托邦社会中人们内心的一种复杂状态。
在《房间》中,主人公的这种心理状态对于异托邦社会的呈现有着很深的意义。
剧作通过主人公对于自由的追求,深刻展现了异托邦的特征。
在《房间》中,主人公娜米对于自由的渴望一直是剧情推动的核心。
她希望她的儿子可以逃出这个房间,拥有真正的自由和机会。
这种对于自由的渴求正是异托邦社会中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异托邦社会设想了一种完美的社会模式,其中包括了对于自由的全新定义,人们在这样的社会中可以实现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品特戏剧《房间》中的异托邦呈现
品特戏剧《房间》中的异托邦呈现《房间》是一部由爱玛·唐讽小说改编的戏剧作品,该剧以其对异托邦情境的刻画而著称。
异托邦,即“非理想国”,是对于不和社会意识形态一致的社会、制度或者文化的描述。
而在《房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对主人公们生活的描绘,创造出了一个与外界截然不同的异托邦世界,使这个故事呈现出强烈的异化感。
房间本身就是整个剧情的核心,也是使得房间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异托邦的元素。
房间被设定为一个七平米的尺寸,只有一扇天窗可以透过一些光线进入房间,且没有一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同样,房间内部的陈设仅仅包括了最基本的家具和生活用品,丝毫没有外界的痕迹。
而且主人公们在这个封闭的空间内生活了整整七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对外面的世界完全失去了感知。
房间本身就成为了这个异托邦的象征,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与外界隔绝的空间,使得主人公们的生活变得异常孤立和异化。
主人公们对于这个异托邦世界的接受和适应也成为了《房间》中异托邦呈现的关键。
主人公杰克一直将房间描述为整个世界,他认为房间就是整个宇宙,一切都只存在于房间之中,这种对于被动接受的态度使得他对外界的渴望和好奇变得微乎其微。
而母亲玛莉则尽其所能地将房间变成了一个安全的乐园,她绞尽脑汁地让自己和孩子们在这个有限的空间内过得快乐、自在。
这种对于异托邦的适应和接受,其实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对于异化现象的一种解读。
人们有时会对于某种偏离正常的、与社会现实世界不一致的现象产生适应性障碍,反而会选择被动接受这种异化的状态。
而这也为观众们呈现了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异托邦世界。
《房间》中的异托邦也呈现出了社会意义上的象征。
其实,房间就是现代社会对于家庭和爱的一种放大和夸张的象征。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关系和爱是我们社会中最为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之一,而《房间》中的异托邦空间则为观众们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切的表述。
在房间中,母亲玛莉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她创造了一个幻想的世界,使得自己和孩子们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生活得像坐井观天一般满足和自在。
“异托邦”理论的建构—福柯的空间美学思想研究
“异托邦”理论的建构—福柯的空间美学思想研究“异托邦”理论是指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对“理想国”、“乌托邦”的追求和幻想,而这种追求和幻想在实践过程中一直无法达到,而产生出一种“异托邦”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在人类生活的某些领域中出现的一种平衡点,即在现实和理想之间。
福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张的过程,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断增加,这使得我们的身体、家庭、工作和社区都被各种权力关系所支配。
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很难找到一种完美的政治、思想或文化体系,即使我们能够找到这样的体系,也会发现其不能适应所有人的需求。
福柯的空间美学思想,重点关注的是人类生活空间的问题,他通过对空间关系的探究,寻找一种适应人们需要的空间体验,以满足人类对自由、公平、安全和舒适的需求。
福柯的空间美学思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空间的身体化福柯认为,人体是知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物质载体,而空间是身体的物化表达。
空间影响着人们的感知和接触,塑造了人类的生活环境。
因此,福柯强调了空间的身体化,认为空间不应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是一种可感知的经验。
二、空间的权力关系福柯认为,空间是权力的表达方式。
权力通过空间的组织、分类和控制来统治和支配人类的生活。
福柯在探究空间时,强调了空间和权力关系的相互作用,即权力关系通过空间的建构和排列来塑造社会,并且空间的排列也反过来影响着权力关系。
三、空间的异托邦福柯认为,现实社会中的空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异托邦”的空间来实现人类的理想和追求。
这种空间不存在于现实中,但是可以由人们在想象中构建出来。
福柯的空间美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空间的问题,将空间从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一个充满感知和生命力的经验,这对我们理解和塑造空间有着重要意义。
论当代美国文学与医学的跨界融合
中 图分 类 号 : R —O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2 —0 7 7 2 ( 2 0 1 5 ) 0 9 —0 0 3 0 —0 5
On t h e B o r d e r - c r o s s i n g s o f C o n t e mp o r a r y Ame r i c a n Li t e r a t u r e a n d Me d i c i n e SUN Ji e — n a.S c h o o l o f Fo r e i g n La n g u a g e s
堕兰 堑兰
医学与哲学 2 0 1 5年 9月第 3 6 卷第 9 A期 总第 5 3 2 期
论 当代 美 国 文 学 与 医 学 的跨 界 融 合 *
孙 杰娜 ①
摘要 : 当代 美 国 医生 作 家作 为 一 个新 兴 书 写群 体 彰 显 了文 学 与 医 学这 两 个 不 同 学 科 在 当代 语 境 下 的 跨 界 互 动 。 通 过 叙
me d i c a l p r o f e s s i o n a n d t o r e wr i t e g r a n d n a r r a t i v e s d i c t a t e d b y t r a d i t i o n a l me d i c a l d i s c o u r s e . Ho we v e r ,t h e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b e t we e n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me d i c i n e d o n o t me a n t h e d i s a p p e a r a n c e o f b o r d e r s ,i n s t e a d,t h e y l e a d t o t h e f o r mi n g o f a l i mi n a l s p a c e wh e r e s e l f — c o n s c i o u s p h y s i c i a n wr i t e r s c a n r e f l e c t o n,o r e v e n t r a n s c e n d t h e v a r i o u s b o r d e r s wh i c h ma k e me a n i n g f u l
“异托邦”和“自洽性”——《三体》阅读札记二则
“异托邦”和“自洽性”——《三体》阅读札记二则
徐斯年
【期刊名称】《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33)1
【摘要】《三体》所表现的“宇宙社会学”虽然含有浓厚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气息,但整个故事写的却是“宇宙恶托邦”向“宇宙乌托邦”的转化,从而在更广、更深的意义上体现了王德威所说对于“‘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二律背反的深刻的沉思”.《三体》的启示:文艺作品是否“真实”,取决于它满足“自洽性”的程度.【总页数】5页(P41-45)
【作者】徐斯年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出版社,江苏苏州 215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异托邦中的异托邦:当代美国医生书写中的空间叙事 [J], 孙杰娜
2.乌托邦、恶托邦、异托邦与大学形态 [J], 胡天助
3.“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的建构——异托邦理论视域下的《地铁》 [J], 贾彬
4.从敌托邦到异托邦\r——论《高堡奇人》关于历史的两个空间维度 [J], 陈丽如
5.从敌托邦到异托邦——论《高堡奇人》关于历史的两个空间维度 [J], 陈丽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库普兰德小说《X一代》中的逆托邦与异托邦解析
库普兰德小说《X一代》中的逆托邦与异托邦解析
秦臻;陈世丹
【期刊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1(34)6
【摘要】加拿大作家道格拉斯·库普兰德的小说《X一代》涉及在乌托邦基础上诞生的逆托邦和异托邦。
以怀旧为主旨的逆托邦是乌托邦在时间维度上的倒退,是继现代性返魅之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衍生出的另一幻象。
小说中的棕榈泉逆托邦暂时缝补着过度现代性造成的主人公自我身份的断裂,为其提供虚假的意义感。
异托邦是乌托邦在空间维度上的变体,在继承乌托邦的批判性和激励性的同时,透过自身特有的异质性表征、抗议和颠倒传统文本空间和常规社会空间的权威地位。
通过建构社会异托邦和文本异托邦,主人公最终抛弃对逆托邦幻象的误认,直面残酷的真实。
【总页数】8页(P135-141)
【作者】秦臻;陈世丹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1.074
【相关文献】
1.异托邦中的异托邦:当代美国医生书写中的空间叙事
2.“天堂”还是“地狱”?——解析托妮·莫里森《乐园》中的异托邦
3.另类空间视阈中的唐人街——论伍慧明
小说《骨》中的异托邦呈现4.刍议阿彼察邦电影中的"异托邦"形象5.现代史诗与异托邦想象:魔幻小说改编电影中的时空建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托邦的权力之思:《唐人街内部》的空间隐喻
异托邦的权力之思:《唐人街内部》的空间隐喻
纪翠萍
【期刊名称】《华文文学》
【年(卷),期】2022()4
【摘要】华裔作家游朝凯在新作《唐人街内部》中,通过并置叙事模式交错构建了多个文本空间。
参照福柯的“异托邦”和“微观权力”哲学理论,反思空间背后的权力关系,可以更深刻地揭示小说的空间隐喻:以白人男性为权力中心的美国主流社会,已经成功构建起一个针对亚裔群体的地理、话语、社会和心理等多层面的异托邦空间网络,并利用微观权力对之实施规训和自我规训。
亚裔美国人需要重新定位自我身份空间,并联合其他少数族裔和边缘群体,以对整个规训权力体系产生影响。
【总页数】9页(P49-57)
【作者】纪翠萍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异托邦中的异托邦:当代美国医生书写中的空间叙事
2.从“洞穴隐喻”到“异托邦”——论异域形象的空间化想象
3.以“洞穴隐喻”到“异托邦”——论异域形象的空间化想象
4.另类空间视阈中的唐人街——论伍慧明小说《骨》中的异托邦呈现
5.《海上钢琴师》中异托邦与主流空间的权力之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迪丝·华顿小说中的异托邦分析
伊迪丝·华顿小说中的异托邦分析伊迪丝·华顿是美国小说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
出生于十九世纪纽约上流社会的华顿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富贵舒适的有闲阶级生活为她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十九世纪的纽约上流社会是个结合紧密的小圈子,在伊迪丝·华顿笔下,它被冠名为“老纽约”社会。
本论文拟从梳理法国著名哲学家米歇尔·福柯(1926-1984)提出的“异托邦”概念入手,分析华顿的代表小说《欢乐之家》,《天真时代》和《国家风俗》中深受父权制度压抑和束缚的“老纽约”社会的异托邦异托邦特质和异托邦渊源,探讨这一空间对置身其中的贵族产生的现实性影响。
老纽约社会是由一个历史和人类创造的并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的空间,它不仅并置了相异甚至不可融合的空间体系,而且聚集了带有不同时间片段的人物,在同一场合活动。
作为异托邦空间的老纽约,这些都对置于其中的每一个人的命运结局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欢乐之家》中的莉莉一心想通过觅得金龟婿来完成合乎社会规范对女性的使命,而现实要求与内心追求的不协调让她一次次与机会失之交臂,最终以悲惨结局告终。
《国家风俗》中的安丁深谙女性在老纽约的生存之道,目标明确行事果断的她在三易其夫后终于如愿以偿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而她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却逐步趋向异化。
老纽约不仅对女性有着严苛的要求,同时也紧紧的束缚着处于优势地位的男性。
《天真时代》中的阿切尔在世俗规范的压制下,不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在现实面前一步步妥协,最终在遗憾与惋惜中度过余生。
老纽约社会在父权制统治下保守传统,不仅压制着女性的生存自由也使得男性丧失了对自由的追求。
华顿笔下老纽约这个异托邦的存在不仅印证了十九世纪纽约贵族生活的习性,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者”空间在现实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福柯思想中的异托邦解读
福柯思想中的异托邦解读由于深深处于与所谓的正常人不同的根本生存塑形和情境之中,福柯①才会从个人的异样本欲中,建构出我们无法触及的那局部真实生活存在场域和异质性思境。
他将自己这种独特的异样讨论方式指认为尼采式的谱系学。
并且,他的谱系学讨论真正对象之一,是现实存在中作为另类或者他性空间物的异托邦。
这是他在上世纪60年月生成的一个重要的反向存在论观念,即通过指认一种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他性物和特别大事,这些他性存在本身就是要解构现实体制的合法性。
这种他性存在被福柯命名为异托邦〔hétérotopie〕,以区分于非现实的抱负悬设物———乌托邦。
章节一青年福柯最早是在《词与物》一书中,在常识的意义上提到谱系学问题的。
在那里,谱系学是指传统生物学的物种连续性谱系树和分类谱系讨论。
1971年,在一本纪念伊波利特的文集中,福柯发表了一篇特别重要的学术论文———《尼采·谱系学·历史学》〔Nietzsche,lagénéalogie,l?histoire〕。
此文是他特地解读尼采的谱系学的讨论性论文。
也是在这篇文章中,他直接提炼和系统概括出一种与传统历史学根本对立的重构历史的谱系讨论方法,即拒斥起源、否认总体历史线性进展、复归历史详情的真实谱系的效果史观。
由此,他也第一次标识出谱系讨论是继考古学之后自己的一种新的历史讨论方式补充。
找到没有本质的事物,也就是找到历史中的他者———这是一种将传统生物树式谱系链斩断后生成的新的谱系真相,尼采就是在这个全新的倒置构境层中透视传统道德和重估一切文化价值的。
正是在这个传统谱系倒序的构境意义域中,福柯深化地进展了尼采这种新的倒置的谱系观念。
他提出,谱系讨论就是要重新面对那些被总体性历史棱镜剔除的黑暗中的独特事物和现象,让它们重现,即不再是某个重大历史目的和宏大进步目标的“阶段性”大事和“不成熟”的雏形,它们只是无本质的自己,即非目的论中的历史他者,这也就是反对起源的谱系讨论的真正历史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科学研究2016.1.异托邦中的异托邦:当代美国医生书写中的空间叙事孙杰娜〔摘要〕当代美国医生书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对福柯异托邦理论的阐释性写作。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作为其书写的重要场域———医院本身就是一个异托邦;其次,医生书写创造了一个诗学空间来抵制理性至上和科技至上的职业规范以及社会规范。
医生作家尝试在文学与医学构成的边缘空间,展示医院这个异托邦里各种关系构成的权力网络如何发挥作用及其后果。
医生书写同时也是具有自觉意识的医生作家试图从边缘空间介入现实,建构新的自我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异托邦;空间叙事;美国医生书写〔中图分类号〕I7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6)01-0183-07①另一个说法是Medical Narratives ,但该说法包含意义甚广,既包括医生作家和医学生的文艺作品,也包括医疗相关的书写,如病历等。
此外,因为国外有学者(如Suzanne Poirier ,2009)曾专门研究医学生的生命写作(Life Writ-ing )作品,为区别起见,本人使用Physician Writing 来特指取得行医资格的医生作家的文艺作品。
此处的physician 取其广义,泛指医者,包括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等。
关于Physician Writing 这一说法的解释,详见孙杰娜《阈限·叙事———当代美国医生作家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的前言部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美国当代作家———医生界别研究”(14CWW009)〔作者简介〕孙杰娜,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讲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美国文学博士,湖北武汉430072。
随着叙事理论在医学界的渗透发展,当代美国文学与医学的结合在过去四十几年里得到长足发展。
美国当代文坛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医生作家,如外科医生理查得·谢尔泽(Richard Selzer )和内科医生亚伯拉罕·佛吉斯(Abraham Verghese )等。
他们既是医生又是作家,他们在文学与医学构成的中间地带诉说在生死苦难面前的点滴感想,反思多重身份碰撞下的生存状况。
文学与医学在美国当代语境下的结合既是文学积极参与时代中心话题的表现,也是医学界抵制理性崇拜和科技至上的狭隘理念所进行的有意义的探索。
可以说,文学与医学的结合既是文学的自觉,更是医学的自觉。
医生书写(Physician Writ-ing )①是具有自觉意识的医生作家把医学目视(the medi-cal gaze )从患者身上内转到自身的产物,也是他们以局内人的角度从内部解构医疗话语霸权规训作用的尝试。
医生书写有别于其他文类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医院场景。
无论是虚构叙事,还是非虚构叙事,医院始终在医生书写中扮演一个不可取代的角色。
医院不仅是医生故事发生的场所,更是促成故事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作为现代文明的产物,医院在控制人类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毋庸置疑的先进性,但它同时也是现代医学话语霸权实践·381·其权力的平台,是社会按照既有规范(norms)规训越界个体的场所。
在福柯的权力理论体系中,医院作为一个充满张力的空间,一直是他考察的重要对象之一。
福柯的异托邦理论更为理解医院作为一个实体存在以及发生在这个密闭空间中的权力关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1967年福柯在一次建筑研讨会上对空间问题进行专门阐述。
在其题为《另类空间》的演讲中,福柯追溯了空间理念发展的历史。
〔1〕中世纪的等级定位空间是一个由森严等级制度划分的场所的集合,如神圣空间和世俗空间的划分等。
而伽利略的发现使人类意识到一个“无限的,并且是无限宽广的空间,”也即广延性空间。
福柯的空间观有别于古典哲学和经典物理学的空间概念。
他认为现代空间概念的关键词是“位置。
”“位置由点和元素间邻近的关系确定……而我们的空间是在位置关系的形式下获得的”。
〔2〕空间不是静止不变的,也不是单一同一的。
空间是各种关系以及各种异质元素互相作用的场所,或者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由各种关系构成的权力网络的复合体,是权力运作的场所和基础。
而如何在这些权力网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通常是现代焦虑感的根源。
福柯进一步指出,在这一个个权力网络中,某些特定关系的集合所定义的特别的位置便构成了异托邦(hetero-topia)。
福柯认为,“在所有的文化,所有的文明中可能也有真实的场所———确实存在并且在社会的建立中形成———这些真实的场所像反场所的东西,一种的确实现了的乌托邦,在这些乌托邦中,真正的场所,所有能够在文化内部被找到的其他真正的场所是被表现出来的,有争议的,同时又是被颠倒的。
这种场所在所有场所以外,即使实际上有可能指出它们的位置。
”〔3〕异托邦存在于每个文明和每种文化中。
其存在撕开了现代社会理性有序的外装,展示的是被抑制的和被边缘化的疯癫和非理性的世界,是更真实但同时又可能令人更加不安和焦虑的另类空间。
监狱、公墓和殖民地这些被边缘化的、与现实社会异质的空间结构便是很好的例子。
需要指出的是,福柯设想的异托邦具有现实和虚拟想象多重性质:有些异托邦有明确的位置,可以指认;有些异托邦在现实中并不以实体存在。
按照福柯的设想,当今的网络空间以及诗学空间等都可以算是异托邦的一种存在形式。
无论有无实体存在,异托邦存在的意义在于它们能把理性世界所抑制的真实世界的另一面,如暴力、死亡、疯癫乃至狂欢等充分展现出来。
这些空间结构是各种权力关系相互作用,尤其是边缘地带与权力中心抗衡的基础,更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否认,不可忽略的存在。
从这个层面上讲,当代美国医生书写是对福柯异托邦理论的阐释性写作。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作为其书写的重要场域———医院本身就是一个异托邦;其次,医生书写创造了一个诗学空间来抵制理性至上和科技至上的职业规范以及社会规范。
通过叙事,医生作家尝试在文学与医学构成的交叉空间(也是边缘空间)展示医院这个异托邦里各种关系构成的权力网络如何发挥作用及其后果。
医生书写同时也是具有自觉意识的医生作家试图从边缘空间介入现实,建构新的自我的有益尝试。
一、偏离异托邦:医院空间福柯在其《临床医学的诞生》中梳理了西方医学发展的轨迹,重点讲述西方医学如何从古典分类医学发展到症状医学再到临床医学。
与这三个时期相对应的是西方医学的三次空间化,也是治疗场景的空间变化。
第一次空间化中,分类医学赋予疾病“一种组织,并被划进科、属、种的等级系列”。
〔4〕分类医学认为,“疾病具有与生俱来的、与社会空间无关的形式和时序”。
〔5〕基于此,分类医学的诊断和治疗依托于描绘疾病种属关系的表格和图像,“把疾病置于同系的领域”〔6〕,而忽略了作为疾病发生的场所———人体。
社会空间更加不在分类医学者考虑的范围内。
因此分类医学所产生的是“没有深度的投影空间、一个只有重合而没有发展的空间”。
〔7〕实际上就是一个有序的同质的族谱式平面。
正是由于对疾病朴素和本真的认识,“分类医学对于疾病来说就意味着一种自由的空间化,没有特许的区域,也没有医院环境施加的强制———在其诞生和发展的场所自发地分化,而这种场所应该反过来又成为疾病自我消除的自然场合”。
〔8〕这个自然场合便是家庭。
这是一个最自然,也是最自由的社会空间。
在医学的第二次空间化中,疾病跟身体的关系得到重视,疾病不再是超然于身体实体的存在。
对患者身体的关注使医学逐步摆脱了简单的种属归类。
医生通过医学目视的作用和对身体变化等的精细感知,重新审视人与疾病的关系,并致力于复原疾病在人体这个动态空间所体现出来的厚度,或者是复杂度,如关注具体患者的动作、姿态和其他种种表现。
〔9〕第二次空间化实际上把疾病置于人体这个神秘的空间中,并确定了医生、病人和疾病所构成的复杂权力网络。
但此时医生对人体内部空间的了解仍有限。
这两次空间化产生的较为朴素的和自然的医疗实践也是当代美国医生作家关注的对象之一。
从1970年代起便活跃于文学与医学领域的外科医生谢尔泽在其叙事中便多次表达对居家治疗的怀念之情。
如其故事《骗子》(“Im-poster”)讲的便是一个患病的逃兵来到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并利用最自然、最原始的方法以及当地的草药等为当地人治病的故事。
〔10〕这里没有侵入性的治疗(aggressive treatments),也没有特效药,更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医生,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那个伪装为医生的逃兵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对患者加以适当的干预,仅此而已。
这种怀旧既展现了谢尔泽一直以来对人体奥妙的欣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过度机械化和制度化的(institutionalized)现代生物医学的抵制,也即对医学第三次空间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481·的控诉。
第三次空间化是“在一个特定社会圈定一种疾病,对其进行医学干涉,将其封闭起来,并划分出封闭的,特殊的区域,或者按照最有利的方式将其毫无遗漏地分配给各个治疗中心”。
〔11〕随着医学的发展,尤其是解剖学的发展,医学目视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至的人体内部空间。
第三次空间化颠覆了前两次空间化所产生的医疗实践和医疗机构,促使了现代医院的出现。
福柯认为医院的产生,也即医学的第三次空间化,“揭示了一个群体为了保护自身而如何实行排斥措施、建立救助方式以及对贫困和死亡的恐惧做出反应等等的方式。
”〔12〕医院的出现,实际上是社会面对种类越来越多和杀伤力越来越大的疾病所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
疾病本来是自然的生理现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所处的社会空间也随之变得复杂起来。
在各种关系的相互作用下,新疾病出现,既有的疾病也可能产生变异或者并发症等,疾病不可避免地变得多样化了,而且更加复杂,更加不自然。
因为各种现代化技术的介入,以及现代医学对数据、影像等的过分依赖,居家治疗似乎已经不太现实。
疾病也逐步从最原始和最自然的家庭环境转移到医院这个复杂无比的现代人造场所中去。
福柯认为,疾病在社会空间里的转移,也即从一个大众共享的空间(当然这个空间也不是单一的)中被转移到一个专门为患病个体所设的异质空间里,促使患病个体在生理和心理层面产生变化。
在生理层面,福柯把医院看成是把患病个体从一个自然的、原生的家庭环境转移到一个“各种疾病混杂的邋遢花园。
”〔13〕疾病在这个复杂又危险的环境中不断改变其本质,变得扑朔迷离。
福柯关于医院的评述看似过于偏激。
不可否认,医院的存在以及基于医院资源的各种现代化治疗技术控制了很多过去的致死性疾病,从而大大延长了人的寿命。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因为各种疾病在此场所交叉汇集,互相作用,加上人为的因素等,有些疾病朴素和本真的特性已经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了各种交叉感染或者并发症等问题。
而这些新问题可能比原来迫使人们到医院就医的问题严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