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2024年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2篇)

2024年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2篇)

2024年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引言:地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性广的学科,它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物质组成和演化过程,以及地壳和地下岩石的工程性质和变形规律。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地质工程人才,以满足我国地质工程事业的发展需求。

本文以2024年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为例,介绍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等内容。

一、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坚实的地质和岩土力学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地质工程领域从事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 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地质工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科研人才;3. 培养具备较强综合素质、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不同地域和不同领域的工作环境中胜任各类地质工程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人才。

二、培养方案1. 专业学科基础教育:通过系统的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具备坚实的地质和岩土力学理论基础,掌握地球科学、地质工程学、地球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为进一步深化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工程知识和工程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地质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管理。

3. 科研能力培养:通过科研项目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科学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能够从事地质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4. 综合素质教育:通过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地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三个阶段。

1. 基础课程阶段:地球科学基础、地质学、岩石与岩土力学、地球物理学、数学、物理等。

2. 专业核心课程阶段:地质工程学、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地下水工程、地震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等。

地质工程领域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领域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领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使学生掌握地质学、地质工程学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2. 培养学生具备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治理和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现代地质工程技术发展需求的能力。

二、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设置(1)地质学基础课程:包括地质概论、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使学生建立起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2)工程地质学基础课程:包括岩土工程学、地质勘察、地质灾害学等,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3)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课程,比如地下水工程、地质工程材料、地质遥感等。

2. 实践教学环节(1)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地质工程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实习实训,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地质工程实际操作技能。

(2)校内实验:设置地质工程实验室,进行岩石力学、地质勘察等实验教学,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地质勘察等实地考察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3. 创新教学环节(1)开设创新实验课程:设置针对地质工程领域的创新实验课程,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工作。

(2)科研项目指导:为学生提供科研项目申请指导和科研成果展示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4. 专业实践教学环节(1)参与地质工程项目:安排学生参与地质工程项目实践,包括地质灾害治理、地质勘察等实际工程项目。

(2)参与科研项目:开设地质工程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来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科学素养和工程实践技能。

5. 团队合作教学环节(1)多人合作实验:设置多人合作实验环节,鼓励学生在团队中进行实验和研究工作。

(2)团队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地质工程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团队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6. 课程设计在培养方案中,需要设置针对地质工程领域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地质工程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地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地质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其主要研究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和地下资源开发的影响,为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培养具备地质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设计了本地质工程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本地质工程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人才:1. 具备扎实的地质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2. 掌握地质调查、地质勘探、地质灾害评估等地质工程常用技术方法;3. 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参与地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工作;4. 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开展地质工程相关课题的科学研究;5.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适应地质工程领域的需求。

三、培养内容及课程设置1. 地质学基础课程1.1 地质学导论1.2 构造地质学1.3 地质力学1.4 岩石学1.5 地球化学2. 地质工程技术课程2.1 地质调查与勘探技术 2.2 工程地质2.3 地球物理学2.4 地球动力学2.5 地质灾害与防治3. 工程实践课程3.1 实地考察3.2 工程实习3.3 综合实训4. 科研与创新课程4.1 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 4.2 地质工程项目管理 4.3 地质工程创新实践四、培养模式本地质工程培养方案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际工程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程素质。

五、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本地质工程培养方案设置了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包括实地考察、工程实习和综合实训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调研,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地质工程领域的实际情况,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实验室建设为了支持本地质工程培养方案的实施,学校将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配备先进的地质工程实验设备和仪器,在实验教学中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研水平。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地质工程专业是一门涉及地球科学、工程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专业。

其目标是培养具备地质学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地质资源的勘查、评价、开发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本文将从学科基础介绍、核心课程设置、实践技能培养、专业方向选择、跨学科融合、创新能力培养以及职业发展指导等方面,详细介绍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

一、学科基础介绍地质工程专业建立在地球科学的基础之上,涵盖了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学生将首先接触到这些基础学科的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课程设置在核心课程设置方面,地质工程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主要课程包括地质工程学、岩石力学、土力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地质勘探方法、地球物理勘探、地质数据处理与解释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地质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实践技能培养实践技能培养是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参加各种地质实习、地质勘查实验和工程实践项目,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校还将提供丰富的实验室资源和实践教学平台,供学生进行地质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操作。

四、专业方向选择地质工程专业通常设有多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如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岩土工程、环境地质工程、水文地质工程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的专业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这些专业方向旨在满足社会对地质工程领域不同方面的人才需求。

五、跨学科融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复杂的地质工程问题。

因此,地质工程专业注重跨学科融合,鼓励学生选修其他相关学科的课程,如环境科学、资源管理、土木工程等。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

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概要地质工程学专业,一个融合了地质学与工程学的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等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科阶段的教学计划,就是我们为学子们量身定制的成长的路线图。

在这里你将学习到地质的基础知识,体验到工程的实际应用,感受二者结合带来的魅力。

我们将一起探索地球的秘密,发掘自然的宝藏,为保障人类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这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吧。

1. 地质工程学专业的重要性一提起地质工程学专业,或许有人会觉得它是晦涩难懂、高高在上的学问。

但实际上地质工程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想象一下城市的道路建设、高楼大厦的选址、矿产资源的开发,背后都离不开地质工程学的智慧。

可以说这个专业就像一双精巧的手,在大地上画出奇妙的建筑和桥梁。

正因为这样,地质工程学专业显得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视。

它的存在使得人类能更加高效、安全地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们不仅要看到这个专业背后的科学原理,更要看到它在推动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选择这个专业,意味着肩负起一种责任,那就是用知识和智慧去保护地球,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地质工程学的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吧!2. 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目的与意义我们都知道,地质工程学与国家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

那么我们制定这个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呢?首先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地质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工程技术和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希望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从事地质工程工作的能力。

其次我们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计划的设计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为我们深知,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

这也是我们的意义所在——通过教学计划的实施,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备地质学和工程学知识,能够从事地质勘探、地质灾害防治与治理、地下空间利用、地质环境保护等领域工作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按照学分要求、专业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综合能力培养四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一、学分要求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完成总学分不少于XXX学分,其中包括基础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学分。

基础学科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理论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地下水动力学等地质工程学科的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和专业知识。

二、专业课程设置1. 岩石力学岩石力学是地质工程领域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学习岩石的物理力学和力学模型等内容,培养学生对不同岩石的物理特性和力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2.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课程主要介绍地质勘探、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等内容,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对地质情况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3. 地下水动力学地下水动力学是地质工程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地下水的运移规律、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内容,培养学生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1. 实习实训地质工程专业实习实训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将在实际地质工程项目中进行实地勘察、地质灾害治理等实践操作,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毕业设计地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择相关的地质工程课题进行研究和设计,通过实际工程应用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和综合能力。

四、综合能力培养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不仅仅是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研能力培养: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或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通过合作学习、团队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地质工程是一门关于地球科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地质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并通过工程手段对地质环境进行保护和利用。

因此,地质工程专业对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一份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以期更好地促进地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发展。

1. 培养目标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地质基础和工程应用能力,能够开展地质与工程学的交叉研究和应用。

其次,学生要具备出色的文化素养和理论素养,能够在新时代下积极创新和贡献自己的智慧。

最后,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的工作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地质工程专业人才。

2. 课程设置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三部分。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课程,以及英语和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

这些课程的学习为后面的地质和工程专业课程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工程学、工程地质学、工程勘察学、地下水数学模型和水文地质等一系列与地质和工程相关的课程。

这些课程是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是地质与工程交叉的载体。

选修课程包括相关的地学课程、工程课程、环境课程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修相应的课程,增强个人能力和素养。

3. 实践环节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除了课程学习之外,学生还要参加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首先,学生要进行地质和工程实践,了解实际操作和实验研究的过程。

其次,学生要参加实习和实验,深入了解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工作环境。

最后,学生还要进行论文和项目研究,为毕业论文和未来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4. 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地质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良好的实验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地质工程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实验室和工程示范基地,包括高清数码地形测绘靶场、岩土工程力学试验室、工程勘察实验室、地质环境与灾害模拟实验室、水文地质实验室等。

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地质工程专业是地质学科与工程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地质学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工程技术能力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地质工程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勘查与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地下水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地质环境与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勘察设计院、地质矿产开发企业、地方政府等单位。

二、专业课程设置地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应包括地质学基础、工程地质学、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水文地质学、地质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地质灾害救援与应急管理、地质灾害地质工程治理与修复等方面的专业课程。

1. 地质学基础地质学原理、地质构造与变形、岩石学、矿物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

2. 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原理、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地基基础工程、地下水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等。

3. 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预测与预警、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地震地质学、山地灾害与防治工程、坡地、岩体与地下空间灾害防治等。

4. 地下水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地下水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地质勘查与评价、地下水资源保护、地下水环境地质工程治理与修复等。

5. 地质环境与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与资源评价、地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地质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地质遥感技术等。

三、实践教育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育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

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岩矿鉴定与鉴定实验、地球物理勘探模拟实验、地质灾害模拟实验等;实习实训主要包括企业生产实习、地质灾害防治实训、地质灾害救援实训等;毕业设计主要是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设计,独立完成专业设计任务。

四、专业实践环节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应该开展专业实践环节,如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工程地质调查与设计、地下水资源勘探与评价、地下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质工程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扎实的地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出色的地质调查和分析能力。

2. 具备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独立或协作完成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管理等各项工作。

3. 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4. 具备扎实的人文素养和科学道德修养,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

二、培养方案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创新训练、综合实习、毕业设计等。

1. 课程设置地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包括地质学、地质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地下水工程、环境地质学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此外,还应设置一定的数学、物理、化学、力学、水文学等相关学科的课程,以及一定数量的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实践教学地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地质勘察实习、地质灾害调查实习、岩土工程实习、地下水勘察实习等。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实际项目,了解实际工作流程,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实际项目处理能力。

3. 创新训练地质工程专业的创新训练主要包括科研训练、实习训练和工程设计等。

通过创新训练,学生能够接触到较复杂的地质工程项目,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综合实习地质工程专业的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地质勘察、岩土工程、地下水工程、环境地质等实际项目的综合实习。

通过综合实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实际工作流程和实际项目要求,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和项目处理能力。

5. 毕业设计地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主要包括地质工程相关的科研课题和实际项目的设计与研究。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能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独立完成与地质工程相关的科研课题和实际项目的设计与研究,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地质工程专业是一个集地质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具备地质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从学科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训练、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方面,详细介绍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

一、学科基础知识地质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是后续学习和实践的基础。

因此,培养计划首先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地质学、岩石力学、土力学等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学生还需学习地质学原理、地质工程勘查技术、地质工程设计方法等核心课程,以形成完整的地质工程知识体系。

二、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是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方式,进行地质勘查、地质工程设计、岩土工程分析等方面的实践训练。

这些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从事地质工程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是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通过实习、实践等方式,深入了解地质工程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此外,学生还需参与地质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等全过程,以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综合素质提升地质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因此,培养计划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通过开展各种学术讲座、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生还需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

五、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是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计划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科研实践,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学生还需学习科研方法、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学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地质工程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培养方案
4.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地质工程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本培养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相关教学单位负责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或市场需求变化,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地质工程培养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质工程领域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满足社会对地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制定本地质工程培养方案。
4.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科技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工程问题,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质量保障与监控
1.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培养方案的实施。
2.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3.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
四、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应用等。
2.专业基础课:地质学、力学、土木工程、测量学、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学等。
3.专业核心课: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基础工程、地下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等。
2.能力要求
具备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项目管理的能力;具备解决复杂地质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交流与协作能力。
3.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程

地质工程本科生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本科生培养方案
• 工程项目实训: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地质问题,提升其综合 应用与创新设计能力。
7/14
能力培养目标
科学研究能力
• 数据分析与处理: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提炼关键信 息,为研究结论提供支持。
• 科研项目参与: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通过实践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团队协作 与项目管理技能。
• 问题解决与创新:通过研讨会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面对实际工程难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锻炼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9/14
综合素质提升
• 沟通与表达:培养有效沟通技巧,提升公共演讲与书面表达能力,增强与不同背景个体交流 的能力。
• 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项目协作实践,锻炼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多元环境中发挥个人特长, 共同达成团队目标。
• 构造地质学:分析地球表面的构造形态和地下构造特征,揭示构造运动规律,为工程选址、 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重要指导。
5/14
工程技术课程
• 岩土力学:研究岩石和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为地质工程提供基础理论和技 术支持。
• 水文地质学:探究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和流动规律,对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和地下水资源开发 具有重要意义。
• 环境与灾害防治:专业强调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通过地质调查、风险评估和减灾措施设计, 有效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14
专业发展前景
• 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革新:随着科技进步和探测技术的创新,矿产资源的勘探效率大幅提升, 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 地质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推动了地质环境的有效治理和修复,促 进可持续发展。
• 工程地质学:分析和评价工程活动中的地质条件,预测和防治地质灾害,保障工程建设的稳 定性和安全性。

地质工程 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 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培养方案一、背景地质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地质学、岩土力学、地下水水文地质学等多学科知识,是研究和应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力学、岩土工程和地球工程学等理论与方法,从事工程地质、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下水水文地质学和地质勘查、建设地质等研究和工程实践的一门专业。

为了培养具有较深的地质及岩土力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的地质工程技术人才,需要制定全面的地质工程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旨在培养掌握地质工程领域面向工程、面向应用的地质工程技术人才。

具有扎实的地质学、岩土力学、地下水水文地质学等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地质灾害治理与工程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1. 学生应获得坚实的地质学、岩土力学、地下水水文地质学等基础理论。

2. 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地质灾害治理与工程设计等实践能力。

3. 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 学生应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掌握地质工程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四、课程设置1. 地质学概论2. 地球化学3. 工程地质学4.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5. 岩石学6. 结构地质学7. 地质灾害与防治8. 土力学9. 岩土工程动力学10. 地下水水文地质学11. 圎测勘察学12. 岩土工程设计13. 工程地质灾害学14. 工程地质环境保护15. 工程实践16. 毕业设计五、实践教学1. 实验课程:包括地质学、岩土力学、地下水水文地质学等实验2. 实习:实习内容包括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地质灾害治理与工程设计等实际工程项目3.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六、综合能力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意识等能力,学校将开设以下课程:1. 通识教育课程2. 创新创业教育3. 实践教学4. 体育教育七、实践基地学校将与工程公司、地质公司等企业合作,为地质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程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地质工程培养方案(3篇)

地质工程培养方案(3篇)

第1篇一、培养目标地质工程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地质学基础理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地质学、岩土工程、水文地质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具备从事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等工作能力;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地质工程行业的发展需求;4. 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跨学科、跨行业的工作环境。

二、培养规格1. 学制:四年制本科2. 学分:150学分3.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三、课程体系地质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36学分)1.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12学分2. 外国语课程:12学分3. 计算机基础课程:6学分4. 体育课程:6学分(二)专业基础课程(48学分)1. 地质学基础课程:12学分2. 工程力学课程:12学分3.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课程:12学分4.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12学分(三)专业核心课程(48学分)1. 地质工程勘察课程:12学分2. 地质工程设计课程:12学分3. 地质工程施工与管理课程:12学分4. 地质灾害防治课程:12学分(四)专业选修课程(18学分)1. 矿山地质课程:6学分2. 环境地质课程:6学分3. 地质工程CAD/CAM课程:6学分四、实践教学环节1. 实验教学:30学分2. 课程设计:15学分3. 毕业设计:20学分4. 生产实习:20学分五、教学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实验、实习、设计、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评价:采用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培养模式1. 产学研结合:与地质工程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研究等机会。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地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掌握地球科学、工程学和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培养具备良好地质工程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下面是一份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 培养具备扎实的地质学理论基础和工程技术方法的能力;2. 培养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复杂地质工程问题的能力;3. 培养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地质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4. 培养具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地质工程专业人才。

二、专业课程设置1. 地质学基础课程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地质学原理、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基础理论课程,用以奠定学生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

2. 工程地质学课程该部分课程涵盖了工程地质勘查、土壤力学、地下水工程等内容,培养学生应对地质工程项目的能力。

3. 岩土工程学课程岩土工程学是地质工程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涵盖岩石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等内容,培养学生对地质工程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的掌握。

4. 地质工程实践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设置了地质勘查实习、工程实习等实践课程,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项目中进行实践操作。

5. 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鉴于地质工程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设置了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具备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安排1.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进行地质调查与勘查实地考察,了解实际地质环境和工程问题,并进行相关数据采集与分析。

2. 实验操作通过岩石和土壤力学实验等实验室操作,让学生熟悉实际工程中的测试技术和实验分析方法。

3. 工程实习安排学生参与地质工程实际项目,与工程团队合作,学习实际工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综合设计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设立地质工程综合设计课程,通过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进行工程规划和设计,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工程管理的能力。

五、实践教学与科研结合鼓励地质工程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通过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地质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广泛的工程科学,培养具备地质学、工程学和地质工程专业知识的人才,具备处理地质工程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下面将对地质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详细说明。

一、培养目标地质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地质学和工程学基础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地质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工程设计与实施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地质学、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岩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等基础理论和知识;2.掌握地质工程专业技术、软件和设备的应用,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地质工程问题分析与评估的能力;3.具备地质工程勘察、地质工程设计、地质工程监理等基本实际能力;4.具备分析和解决地质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协调、组织和管理地质工程项目的能力;5.具备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具备不断更新地质工程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能力。

二、培养内容1.地质学基础知识:包括地质学基本概念、地质学原理和地质学实验与实习等;2.工程地质学基础知识:包括工程地质学基本概念、工程地质学原理和工程地质学实验与实习等;3.地质工程勘察:包括地质勘察方法、地质勘察技术和地质勘察实习等;4.地质灾害与防治:包括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和地质灾害防治实习等;5.岩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包括岩土力学理论、岩土工程技术和地基基础设计等;6.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包括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原理、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技术和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实习等;7.专业实践:包括地质工程项目实践、地质工程设计实践和地质工程监理实践等。

三、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1)地质学(2)工程地质学(3)地质勘察(4)地质灾害与防治(5)岩土力学与地基基础(6)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2.选修课程(1)地质工程勘察(2)地质灾害防治技术(3)土壤力学(4)基础工程地质学(5)岩石力学(6)地下水工程地质学四、实践教学安排为了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地质工程专业将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和实践教学等。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能从事各类工程建设的场地评价,岩土体特性分析,特种地基加固处理,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等地质工程领域的各项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根底,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熟悉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

掌握工程地质、工程力学、岩土力学的根本理论,地下工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根本知识,掌握有关电工、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根本知识。

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熟悉国家有关工程勘察,建筑工程等方面的政策、标准和法规。

具有进行工程勘察、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三、主干学科地质工程四、主要课程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计算机根底、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道路勘测与设计、地下结构、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地质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要求〕设计1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时间:1周内容:钢筋混凝土结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根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受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初步训练。

设计分两局部进行,一局部为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一局部为单层厂房结构设计。

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计算说明书及结构设计图纸。

设计2 岩土体工程课程设计时间:1周内容:岩土体稳定性评价、岩土体工程设计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岩土体稳定性评价及岩土体工程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受到岩土体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设计3 根底工程设计时间:1周内容: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有关资料选择根底方案,并进行设计、计算、绘出施工图。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根底工程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步骤。

地质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本科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地质工程是以地球科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原则,对地下空间工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等进行综合研究和工程实践的交叉学科。

地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扎实地质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技能的地质工程技术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 本科生应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地质勘探和地质灾害防治能力;2. 本科生应具备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开展地下空间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相关工作;3. 本科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地质工程领域从事工作和管理。

二、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设置地质工程本科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包括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地质勘探技术、地下空间工程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工程等。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 基础地质学:包括地质力学、动力地学、工程地质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地质勘探技术: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质雷达勘探等方面的知识。

3) 地下水动力学:包括地下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地下水污染治理等内容。

4)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包括地质灾害识别与评价、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等方面的知识。

5) 地下空间工程设计:包括地下隧道、地下矿山、地下城市等地下空间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

6) 地质环境保护工程:包括地质灾害环境治理、城市地下水防渗与保护等内容。

2. 实践教学环节除课程学习外,地质工程专业还要求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地勘察、项目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其中包括以下环节:1) 实地勘察:学生需参与地质灾害现场勘察和地下空间工程施工现场勘察,了解实际工程情况。

2) 项目设计:学生需要参与地下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工程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等项目设计,提高工程设计能力。

3) 实习:学生需在地下空间工程设计院所、地质灾害防治单位、地质环境保护公司等单位进行实习,熟悉工程实践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地质工程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技术专业,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对具有良好素质的地质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及地质学等理论基础及系统的地质工程理论、技能和方法,获得工程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训练,能独立从事各种建设工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评价和管理等的具有广泛适应能力的高级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在能源、水利水电、城建、交通、市政、环保和国防等部门从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以及工程病害评价和治理。

二、基本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地质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研究的思维和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

通过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方法。

初步具备生产、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工程建设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 坚实的数学、力学和地质学基础。

(2) 地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

(3) 运用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4) 对地质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工程等开展勘察、评价、治理、设计、规划的能力。

(5) 了解地质工程学科的前沿理论及技术发展动态。

(6) 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阅读本专业技术文献资料。

(7) 掌握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技能,初步具有运用计算机完成地质工程及其相关工作的能力。

(8)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三、学制与学位(一)学制学制四年。

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

但具有学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八年,累计修业时间不超过六年。

(二)学位完成本专业学业,修满170学分,符合学校相关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要学科主要学科:地质工程学,包括:方向A(工程地质学)、方向B(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五、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一)基础课程地球科学概论、基础水文地质学、工程力学、工程化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二)主干课程构造地质学、工程岩土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原理、工程地质勘察(三)特色课程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工程、地质体改造、环境岩土工程、地球物理六、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总学分170学分。

必修课占102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57学分(含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1学分、形式与政策1学分)、专业类基础课26学分、专业课19学分;选修课46学分,其中专业指选修课23学分、专业任选课17学分、跨学科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

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学时占总学时比例(%)公共基础课必修 56 33.1 1062 34.1指选 0 0.0 0 0.0专业类基础课必修 25 14.5 450 14.5专业课必修 19 11.0 342 10.9指选 24 14.0 432 13.9任选 23 13.4 414 13.3课外活动和实践环节必修 25 14.0 414 13.3合计 1721003114 100(一)公共基础课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1 思想品德修养2 36 12 法律基础 2 36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54 6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 36 65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36 76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 54 77 形式与政策 1 自学,全校统考8 大学英语 16 288 1,2,3,49 体育 4 144 1,2,3,410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3 54 111 高等数学 12 216 1,212 线性代数 3 54 11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54 3小计(二)专业类基础课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1 地球科学概论 4 72 12 工程制图3 54 23 工程化学4 72 24 工程力学5 90 25 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 4 72 36 Fortran程序设计 2 36 3 1-17周7 工程测量学 3 54 4 1-14周小计 25450(三)专业课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1 构造地质学 3 54 32 工程岩土学 2 36 4 1-6周3 土力学 3 54 4 7-16周4 岩体力学 4 72 55 工程地质勘察 3 54 5 11-20周6 工程地质学原理 4 72 6 1-14周小计 19342(四)指定选修课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1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 3 54 32 地基基础工程3 54 53 边坡工程 3 54 6 1-14周4 地下工程 3 54 6 1-14周A6 结构力学 3 54 3A7 弹塑性力学 3 54 3A8 工程与环境物探(含实习) 3 54 4 1-14周A9 工程渗流力学 3 54 5B6 数学物理方法 3 54 3B7 地球物理学原理 3 54 3B8 VC++(含实习) 3 54 4 1-14周B9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与方法 3 54 5小计 24 432(五)实践性教学环节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1 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 1 12 基础地质认识实习 1 1周 2 20-20周3 综合地质填图实习 3 3周4 18-20周4 地质工程综合实习 4 4周 6 17-20周5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10 7,86 地球科学概论实验和实习 0.5 18 17 Fortran程序设计实习 1 36 3 1-17周8 工程力学实验 0.5 18 29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0.5 18 310 工程测量实习 1 1周 4 16-16周11 土工实验 1 36 4 5-13周12 岩体力学实验 1 36 5 5-13周13 工程地质勘察实习 0.5 18 5 15-19周小计 25828注:未计入随课程讲授进行的课间实验和实习。

(六)任意选修课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广泛适应性,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和需要,选修本专业或其他专业的课程,至少选修23学分,其中专业任选课至少17学分、跨学科(指学科门类,包括本学院力学和土木工程等)任选课6学分。

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1 遥感地质学2 36 5 1-10周2 土木工程概论 2 54 7 1-10周3 地质灾害与防治 2 54 7 1-10周4 道路工程 2 54 7 1-10周5 矿业工程 2 54 7 8-14周6 水利水电工程 2 547 1-10周7 地震工程 2 36 8 3-8周8 工程概预算、招投标与监理 2 54 8 3-11周9 地理信息系统 2 36 8 3-11周10 地质工程专题讲座 2 54 8 1-11周A11 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含课程设计) 2 54 4 1-14周A12 工程建筑概论 2 54 5 1-14周A13 特殊土工程地质特性与改良 2 54 5 1-10周A14 工程钻探与取样 2 36 6 1-14周A15 环境岩土工程 2 54 6 1-10周A16 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 2 36 6 1-10周A17 地质体改良 2 54 7 1-10周A18 动力工程地质学 2 36 8 3-8周A19 环境工程地质学 2 36 8 3-8周A20 其它B11 重磁电勘探 (含实习) 2 54 5B12 地震波与声波勘探 (含实习) 2 54 5B13 测井理论与方法(含实习) 2 36 6 8-14周B14 放射性勘探 (含实习) 2 36 6 1-7周B15 数字信号处理 2 54 6 1-15周B16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2 54 7 1-16周B17 混凝土无损检测 2 54 8 3-11周B18 其它小计其它(根据当年就业形势,临时安排)七、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要求本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地质工程专业类必不可少的内容,与课堂教学任务相辅相成。

(一)课外活动除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外,学生应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和课外学习,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1) 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班级组织的书画比赛、辩论赛及演讲赛、英语比赛、知识竞赛、文体活动及比赛、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2) 开展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在低年级开展政治思想、爱国广义和专业思想教育,在高年级开展毕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3) 结合各级野外实习,因时因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二)科研与生产的初步训练(1) 广泛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活动。

系或研究所负责开展不同形式的学术活动,包括学术报告会、专题和前沿科技讲座、学术讨论与学术交流。

学生应积极参加专业类学术活动,同时参加其它相关的学术活动,拓宽知识面。

(2) 鼓励学生在课余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教师尽量为学生提供科研机会,培养科研兴趣、掌握科研方法、锻炼科研能力。

(3)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生产实践活动,掌握地质工程生产实践的工作程序、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任意选修课的实验和教学实习任意选修课的实验和教学实习未单独列出,由任课教师根据课时总量灵活掌握。

(四)教学实习时间与安排(1) 实习时间及安排工程测量综合实习:1周,安排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基础地质认识实习:1周,安排在第一学年第2学期最后一周进行;综合地质填图实习:3周,安排在第二学年第4学期最后三周进行;地质工程综合实习:4周,安排在第三常年第6学期最后四周进行;地质工程毕业实习:因目前条件尚不成熟,本计划暂不列入。

(2) 排课要求第2、4、6学期的课堂教学时间应做出相应调整(总学时不变),以保证野外实习正常进行。

其中:第2学期,课堂教学(含考试)应在第19周末结束,第20周为基础地质认识实习;第4学期,课堂教学(含考试)应在第16周末结束,第17周为工程测量综合实习,第17~20周为综合地质填图实习;第6学期,课堂教学(含考试)应在第16周末结束,第17~20周为地质工程综合实习。

八、副修和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一)副修和双学位教学计划以“地质工程”作为副修和双学位专业的学生,需按下列计划修学满学分(副修30学分、双学位50学分),按学校有关规定,可获得地质工程专业副修证或地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课程学分副修双学位地球科学概论 4 4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 4 4构造地质学 3 3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 3 3工程岩土学 2 2土力学 3 3工程地质勘察 3 3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4 4工程渗流力学 3 3工程建筑概论 3 3岩体力学 / 4工程与环境物探(含实习) / 3地基基础工程 / 3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 8合计 32 50(二)副修和双学位教学计划说明(1) 对于副修地质工程专业或以地质工程为第二专业学位的学生,应完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指定选修课和必要实践教学环节,达到规定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