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教案第一章第一节
毛概课件(2018版) 第一章的第一节
勇于斗争,善于斗争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战略战术灵活
第一节 毛泽东 思想的形成和 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概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马列主义 中国化 集体智慧 实践证明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 的历史条件
帝国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冷战和两极格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实践基础
帝国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冷战和两极格局
对中国的封锁
南昌起义
中国工农红军军旗
打土豪分田地
土地革命时期(初步形成)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遵义会议
抗日战争
论持久战
根据地壮大
中共“七大”
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刘少奇同志
继续发展
第二次结合
七届二中全会
从革命到建设 从农村到城市
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革命遇到过几次致命 的危机,都是在毛泽东的 影响或者领导下转危为安, 并且革命队伍日益壮大 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 剿失败、抗美援朝战争
了解国情,尊重实际
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曾广 泛游走于湖南的农村,调 查农村的实际情况 实事求是 《反对本本主义》:没有 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信仰坚定
在每一次面对革命危机、 个人生命危险的时候都 没有放弃,而是始终坚 持共产主义的信仰,并 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
思考:
我们的商船运输各种物资、商品都能 顺利航行,穿越岛链,那么岛链真的 能够封锁中国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是实践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 发展的过程
形成 成熟 继续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大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
大革命时期
图片 1:1
黄埔军校
大革命时期
大革命时期(开始形成)
毛概第一章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主题、主线和重点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总论1-2章第二部分:毛论3-4章第三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5-15章,分四个相对独立部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5-6-7章(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8-11章(3)祖国统一与外交政策12-13章(4)建设祖国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14-15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靠什么作为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指导思想:马列毛邓三•《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这《六个“为什么”?》分别是:• 1.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第一、十章)• 2.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第四、五章)• 3.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第九章)• 4.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第九章)• 5.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第八章)• 6.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第七章)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
教学难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理论成果• 3.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背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内曾经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使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什么叫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的含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观点和学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另一种是从广义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很多后继者所丰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
毛概课程教案1-1
思考
回答
2min
内容讲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简介
案例:千年伟人马克思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从狭义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组成的科学体系。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七大在理论上的最大亮点就是提出了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面旗帜就是我们要永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体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毛概教案第一章第一节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
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一)中国革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1.近代中国必须走革命的道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
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呢洋务派实施“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学习西方技术。
民间也有过“教育救国”、“科技救国”的思想和行动。
维新变法的改良派采用改良的办法。
孙中山早年上书封建政府,企图走改良道路。
但都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只有进行自下而上的革命,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的面貌,完成历史赋予的任务。
)2.中国革命必须由先进的阶级来领导(在中国近代史的政治舞台上,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的改良派、资产阶级的改良派、资产阶级的革命派都曾先后登上前台,但最终都归于了失败。
这些阶级都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到胜利。
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必须由代表新兴生产力并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
)3.中国革命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来了各种观念和理论,农民阶级从西方学来了拜上帝教,资产阶级的改良派从西方学来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从西方学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这些阶级在它们所学得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中国社会的浪潮,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推动作用。
但是这些理论武器的运用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中国的社会变革必须由一个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理论武器作为指导。
毛概第一章教案(精品文档)_共14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案(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适用全院所有专业院系(部)______经管艺术系______班级17级新闻、国商;会计1、2、3、4、5;17级金融1、2、3班;物流1、2、3班;酒管1、2班教师________ 张苗苗__________教案首页本次课标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上)授课日期授课班级3、4;5、61、2课时 2 上课地点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教学目标通过知识的学习,在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社会革命和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通过课本的学习,在知识上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化进程,并且要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之间的关系及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取得的理论成果。
教学任务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3、提倡为什么不用“中国化”的提法而用“学理上”的提法4、为什么实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重点难点重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难点:正确理解其科学内涵与历史化进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业或考核思考或讨论(二选一):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参考资料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见《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3、《中共十七大以来文献选编》,新华网2012年11月11日4、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5、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方法与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教学导入本学期上课方式改革(学生开讲)简单引入并介绍马克思主义讲述(PPT展示)口述思考记笔记5分钟告知目的了解毛概课程结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意义设问、启发讲授(PPT展示)个别回答5分钟课程新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及意义,并插播遵义会议短片,补充材料--“三二二二”中国化的历程教师讲授或提问思考讨论记录70分钟分析总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及历史意义,其中两大理论成果是今后学习毛概的的基础,本次课要求学生深入正确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概论教案第一章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案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案纸教学过程设计本章节是全书的开篇和总论。
首先要给学生讲清这门课的设置、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用的教材、教材的主要内容,教材的逻辑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考试形式等等。
其次,讲授本课时内容。
课程概述(约10分钟)一、本门课的设置和总的教学目的、要求:从“98方案”到“05方案”是一次历史性的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
2005年,党和国家又专门制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05”方案,决定把本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开设。
开设本门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青年一代合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永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青春。
开设本门课程的重要意义在于,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武装青年一代,是应对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因此,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指定教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经中央政治局领导审定的由全国著名专家学者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统编教材。
三、主要内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四、教材的逻辑结构•本教材共分三个部分•1. 总论:导言、一、二章•2.毛泽东思想:三、四章•3.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部分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相对独立的内容:“五、六、七”三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八、九、十、十一”四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十二、十三”两章是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和外交政策;“十四、十五”两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毛概课教案
毛概课教案概论课教案主讲教师:张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抽象的马克思主义与具体的、民族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和成败。
为什么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2、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方面: 1、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2、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和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三个方面: 1、与中国实践的结合 2、与中国历史的结合 3、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的创立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各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体系。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指导了中国实践提供了民族的精神支柱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1概论课教案主讲教师:张程2、三个阶段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军队建设理论 4、党的建设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指南 3、党和人民的精神财富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时代发展的要求时代在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也要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回应了这种要求。
2、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
苏联模式及其改造。
毛概课第一章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教学难点: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理论阐述2.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的把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引导学生思考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 提出问题: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意义是什么?二、讲授新课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5)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萌芽、形成、成熟。
2.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3)党的建设理论(4)军事理论(5)外交理论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2. 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毛泽东思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二、讲授新课1.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续)(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3)党的建设理论(4)军事理论(5)外交理论2.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续)(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大学毛概教案》
《大学毛概教案》word版第一章:导论1.1 课程介绍理解“毛概”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掌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1.2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背景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3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理解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2.2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提出和意义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实施过程2.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和领导力量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3.1 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和基本方针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方针3.2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和经验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过程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教训3.3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认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重要性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内容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脉络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观点4.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第五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5.1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联系理解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掌握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贡献5.2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同点认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同点理解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区别5.3 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掌握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了解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第六章: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6.1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理解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历史地位掌握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6.2 毛泽东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作用认识毛泽东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毛泽东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应用6.3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启示理解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启示作用掌握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贡献第七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7.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创新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创新点7.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7.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和价值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第八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8.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涵和要求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8.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的内涵和要求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8.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实施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实施方法和途径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实施意义和价值第九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深化改革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意义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领域和重点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和成效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过程和成效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贡献第十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0.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意义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10.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具体措施10.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施和成效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施过程和成效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贡献重点解析本教案以《大学毛概教案》为主题,共分为十个章节。
毛概第一章教案
教学过程设计
1、 课程导入 2、 课程讲解 3、 课程小结 4、 课后作业
教学内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
备注
1)提出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一 个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发展过程。 第一、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恽代英、蔡和森、毛泽东等在 1927 年以前都 曾经提出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其中,李大钊讲得最早。 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李大钊;我们研究马克思的学说,不能仅仅研 究其学说,还须将其学说实际去活动,干社会的革命——陈独秀。 第二、遵义会议后:党的中央领导开始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重要性。 第三、1938 年 10 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 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 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 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 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在 1945 年 5 月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在 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2)我们党为什么要提出并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从革命的角度看: “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 验” 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每次均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又称“第一次大革命”。是 1924 年至 1927 年中国人民在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亦称“十年内战”或“土地革命战争”。是 1927 至 1937 年中国人民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左”倾路线:指一九二七年十一月至九二八年四月以瞿 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用命令主义的方法企图靠少数人在全国组织毫无胜利希望的 地方起义),一九三 O 年六月至九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组织城市暴动和红 军进攻大城市的冒险计划)和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前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 险主义错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统治达 4 年之久,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使 党在白区的组织几乎丧失了 100%,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损失了 90%。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遵义 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1933 年 9 月末旬, 共产国际给中央苏区派来了一名军事顾问,他是德国人,时年 34 岁,原名奥托·布劳恩,来到中 国后改名李德,意即“ 德国人李。”李德轻而易举地爬上了中共中央的权力顶峰,成了红军实际上 的总司令,俨然以“ 钦差大臣”自居。他的一整套极其冒险的军事路线殃及党和红军:1934 年 11 月 25 日红军抢渡湘江。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由出发时的8万6千人锐减到3万人。 湘江战役成为长征中最惨烈的一仗。 从建设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建设 58 年的经验教训值得反思。 1957—1960 年:大跃进;1957 年: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1958 年的“反右补课” );1959 —1961 年:三年自然灾害;1963 年至 1966 年 :四清运动(“清工分,清帐目,清仓库和清财物”; 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1966—1976:文化大革命
《大学毛概教案》
《大学毛概教案》word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和诞生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掌握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积累的概念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1 邓小平理论学习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理解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指导地位2.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探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2.3 科学发展观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分析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指导作用第三章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3.1 中国近代以来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分析中国近代以来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3.2 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大革命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和国民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探讨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作用3.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革命掌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和成就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领导地位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4.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和经验教训掌握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4.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和主要成就理解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领导作用4.3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学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探讨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地位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5.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和意义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任务5.2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选择和探索过程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领导作用5.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学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探讨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地位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拓展与深化6.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发展战略6.2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作用6.3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习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及其意义探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及其内在关系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及其意义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的实施路径7.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战略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战略及其重要作用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深化改革8.1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8.2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探讨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路径8.3 全面深化改革的成绩与展望总结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展望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景和挑战第九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9.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9.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学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及其内在关系探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和实施路径9.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与成效总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与战略任务10.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方向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方向及其重要意义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和基本要求10.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及其内在关系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任务的实施路径10.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发展展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发展及其挑战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举措和政策取向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
2018版毛概论第一章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成功地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 开始形成。
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系统地阐述 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 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 策和策略。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5 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继续 发展 成熟
初步 形成 萌芽
形成时期: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前期 (1921-1935) 形成的主要标志: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提出
成熟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1935—1945)
成熟的主要标志: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
继续发展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 (1945—1976)
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成 为党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935——1945)土地革命后 期与抗日战争时期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
完整形成
、
成熟的原因
组织条件:形成了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理论条件:从苏联送来了大量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书
籍来到延安,毛泽东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 • 经验条件:中国革命经历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
《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时代背景
20世纪上半叶,帝国 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 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 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毛泽东思想 产生的条件
毛概第一章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教学目标:(结合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确定)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理论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地了解。
同时了解教材的体系和逻辑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作用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和难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科学内涵,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教学过程:【新课程导入】也许有的人会说,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现在学它还有什么意义吗?我们来看看这些资料。
(小链接:千年伟人马克思;金融危机后的马克思热潮)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组成的科学体系;从广义来说,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创造的优秀理论成果。
(如: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名人名言】“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
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交流讨论】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怎样理解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点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案(2018版)第一章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其基本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2.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把立足点放到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之上。这是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在我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基本理论,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了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思想得到了继续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概课程教案1-4
就中国共产党内的情况来讲,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过程
1、探索阶段
2、形成阶段
3、成熟阶段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阶段特征:
(1)经济增长迅速,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2)资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
(3)城乡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
讲授
自由
回答
倾听
5 min
学习与
思考
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结合我院国家师范院校建设的实际,谈谈我院应该如何科学发展?
引导
倾听
记录
min 2
教
学
体
会
回答
倾听
自由
回答
倾听
20 min
内容讲授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基础是发展着的实践,新的实践又需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不仅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发展的现实的可能。
能力训练
任务
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9毛概第一章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
的关于集体
智慧的结晶。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萌芽:大革命时期 形成:井冈山时期 (1921-1927) (1927-1935)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条件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条件
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条件
4、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毛泽东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上屋场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条件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给中国送 来马克思主义;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中国革命 需要正确的革命理论和思想来指导。 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以俄为师”,学 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哲学:《实践论》(1937.7) 《矛盾论》(1937.8)
军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12)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938.5) 《论持久战》(1938.5) 《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11)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简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的精神而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
本课程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反映党的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课程开设和学习的意义1、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能够认识客观世界,提升改造外在世界的能力。
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军队等。
)2、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升改造主观世界能力。
(情商、智商和德商的培育。
)【案例展示】九旬院士站着讲课台下学生趴着睡觉2014年9月16日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吴良镛一手拄着拐杖,走上人民大会堂报告台,坚持站着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
就在吴老作报告的过程中,大批后排学生趴在桌上睡去。
当天,台下坐着的是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
【案例展示】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开学致辞:知识、智慧与道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体验发出呼吁:“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的生活。
虽然,专业教育可以使人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它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
”他指出,“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
“如果只想学专业技能的知识,那么你是非常卑微的”、“来到大学对于学生来讲更重要的实际上是一个‘悟道’的过程”、“道首先是一套价值系统”……3、增大继续深造和就业的砝码。
(研究生深造、公务员、择业)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727万,考研人数约为172万.择业:据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约为727万,2013年为700万人,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
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一)中国革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1.近代中国必须走革命的道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
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呢洋务派实施“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学习西方技术。
民间也有过“教育救国”、“科技救国”的思想和行动。
维新变法的改良派采用改良的办法。
孙中山早年上书封建政府,企图走改良道路。
但都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只有进行自下而上的革命,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的面貌,完成历史赋予的任务。
)2.中国革命必须由先进的阶级来领导(在中国近代史的政治舞台上,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的改良派、资产阶级的改良派、资产阶级的革命派都曾先后登上前台,但最终都归于了失败。
这些阶级都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到胜利。
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必须由代表新兴生产力并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
)3.中国革命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来了各种观念和理论,农民阶级从西方学来了拜上帝教,资产阶级的改良派从西方学来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从西方学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这些阶级在它们所学得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中国社会的浪潮,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推动作用。
但是这些理论武器的运用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中国的社会变革必须由一个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理论武器作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定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经由一番由抽象到具体的变化,使之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一个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发展过程。
2.李大钊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李大钊在1919年8月发表的《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就已经认识到: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样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
李大钊敏锐地意识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还须使之与中国的实际结合。
虽然李大钊没有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但在实际上已经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陈独秀、蔡和森等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之初,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相结合的重要性。
总之,以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之初,所倡导的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风,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的端倪。
3.毛泽东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党的幼年时期,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党中央认识到这个问题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来讲,则是在延安整风以后。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也是最先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人。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在正式提出并形成全党共识前,毛泽东已多次表述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材料:反对本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思想先导。
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从理论与实践、实际的关系的角度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毛泽东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划清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反对教条主义的界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富有哲理的两句话,一个是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一个是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
1938年9月至11月,毛泽东在延安主持召开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并作《论新阶段》的报告和会议结论。
《论新阶段》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它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
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须解决的问题。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表述。
)4.毛泽东为什么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之所以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
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
(两次胜利: 1927年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促进全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两次失败: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长征。
)遵义会议:党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为中国革命提供合乎实际的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党共识与现实中展开的曲折过程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从1942年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之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当时中央领导人的文章和报告中,并在当时中央领导人中间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在党的“七大”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才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党的重要文献中,这就是刘少奇代表中央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深入论述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次构建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
报告指出:“毛泽东思想, ⋯⋯乃是发展着与完善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乃是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理论,表现在毛泽东同志的各种著作以及党的许多文献上。
⋯⋯这些理论与政策,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
这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要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 ⋯⋯乃是一件特殊的、困难的事业。
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出色地成功地进行了这件特殊困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
”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
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选择。
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七大”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展开的曲折过程党的七大后不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说法突然从党的文献及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讲话和文章中消声匿迹了,建国后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类的提法已经悄无踪迹。
毛泽东除很少场合继续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外,更多的是使用马列主义的理论和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和与之统一的提法。
为什么一向反对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而提倡马克思主义应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毛泽东,不用“中国化”的提法而用“学理上”的提法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 是苏联共产党的反对。
他们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都没有讲过马克思主义要民族化、俄国化,没有讲过马克思主义要与本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
其次,毛泽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他认为,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间的关系是学生与先生的关系,二者是一回事,而不是两回事。
1954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今后不要再用“毛泽东思想”这个提法,以免引起误解。
我们是分店,总店还是马克思、列宁。
马列主义是主干,我们是枝叶。
再度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是在20世纪60年代。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毛泽东思想日益受到全国人民的拥戴。
在这种情况下,公开站出来反对不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这一提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原因之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科学真理,虽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在旧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原因之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恩格斯:“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且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材料:毛泽东:“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
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
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