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高考试题汇编练习及答案解析
生活与哲学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同步真题(含答案)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同步高考真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同步高考真题11.(2014广东卷34)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颗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雾和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二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
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B.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C.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 D.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的区别2.(2014海南卷19)习近平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从哲学上看,底线思维强调的是①坚持实践的观点,勇于探索②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未雨绸缪③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创新④坚持两点论,把握矛盾转化的条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14海南卷20)《山海经》中追日的“夸父”,《淮南子》中射日的“后羿”,《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和《聊斋志异》中一个个善良的“狐仙”,这些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
【到“腾讯课堂”搜索“馒头课堂”观看此套同步真题视频精讲】这是因为①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③观念中的矛盾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不具有同一性④观念中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意识的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14课标卷II 22)“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
“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4课标卷II 23)自2010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中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
人教版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练习
《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判断题(在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1.我们日常中的斗争就是哲学上所讲的斗争性。
2.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3.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6.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抛弃。
7.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8.矛盾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9.事物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10.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1.“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见右图)。
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
其内涵主要有①一分为二的观点②绝对同一的观点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12.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
这体现了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B.矛盾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C.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13.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它是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正确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但它的局限性在于难以反映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这反映了①事物都是表里如一的②矛盾具有普遍性③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④矛盾具有特殊性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4.到2018末,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为此,有关部门提出,应加快研究和推行多种养老模式,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社会进步。
材料体现的哲理有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矛盾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C.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15.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生活与哲学》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考纲及高考试题汇编练习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考纲及高考试题汇编练习一、考纲内容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二、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08 北京 29)中国传统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在治疗一些疾病时遵循的医理是: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
下列表述与这一医理相一致的是①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②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内因决定外因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8 山东 2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所蕴含的哲学道理釜底依次是①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一分为二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3、(08 北京 26)为了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稳定,宏观调控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
这体现了 A.事物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 B.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部分决定整体,整体影响部分 D.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 4、(08 北京 30)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
京剧演员在表演中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
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 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5、(08 四川 31)经验告诉我们,手接触到火会感觉到烫。
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高考试题汇编练习及答案解析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高考试题汇编练习一、选择题1.(09江苏卷27)“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
“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9安徽卷9)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3.(09浙江卷29)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看问题、办事情○1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
○2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
○3既要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
既要重视局部,又要统筹全局。
A.①② B.①④ C. ③④ D. ②③4.(09福建卷35)“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
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哲学道理是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5.(09天津卷6)人民公园是天津市仅存的清代私家园林。
该公园改造方案曾计划拆除砖砌围墙,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市民纷纷建言献策,网友踊跃发帖讨论。
有关部门认真听取意见,汲取合理建议,决定遵循中式园林习制,不拆围墙,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重塑昔日江南园林景观。
人民公园改造方案的制定过程是A.肯定与否定的统一B.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C.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6.(09全国卷Ⅰ29)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后检测知能提升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在生态保护与开发中找到相对平衡点,就红线达成一致。
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因为( )①事物间的联系可以推动发展②保护和开发是相互促进的③事物的量变必会引起质变④保护和开发是对立统一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
保护和开发是对立统一的,过度的开发不利于生态保护,②错误;③中“必会”说法错误;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2.(2020·济南外国语学校阶段测试)漫画主要告诉我们要( )①恰当地运用主观条件,做到“尽力而为”②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做到“破釜沉舟”③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做到“既破又立”④看到道路的曲折性,做到“勇往直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B。
漫画中文字“斩断自己的退路,才能更好地赢得出路”主要告诉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坚定意志,做到“破釜沉舟”,要正确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做到“既破又立”,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②③符合题意;漫画主要强调的是促使矛盾双方的转化,不强调恰当地运用主观条件,①与题意不符;材料不强调道路的曲折性,④与题意不符。
3.(2020·嘉兴期初)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上,曾出现过3次持续时间较长的上升阶段和2次下降阶段,在下降阶段均出现了明显的保护主义倾向,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未因此被打断。
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②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③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④不同的事物包含着不同的矛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A。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在下降阶段均出现了明显的保护主义倾向,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未因此被打断,这是因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①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主要矛盾,也就没有体现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②不选;材料不是阐释不同的事物包含着不同的矛盾,而是阐释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③符合题意,④不选。
第九课 2012-2013高考试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交
《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第九课本课考点: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2010福建卷35)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
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
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
这告诉我们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首要条件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2.(2010北京卷27)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上述问答表明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2010全国新课标卷22)在创建美好城市的过程中,人们以前对老旧基础设施一律拆除,今天却有了新的处理方式。
如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世博会展馆,英国的电话亭被改造成微型图书馆、美术馆,美国芝加哥的空中铁路被改造成空中花园,荷兰的旧水塔被改造成舒适方便的别墅。
人们这种处理方式变化的哲学依据在于①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②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③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④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2010年高考?天津卷9)与漫画《路向何方》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A.旁观者清当局者迷B.失之东隅收之桑榆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D.祸兮福倚福兮祸伏5.(2010年高考?江苏卷31)针对中小学办学中存在的偏离国家课程计划、片面追求升学指标、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过长等问题,2009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深入人心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严"规定。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题,每小题分,共分。
.“中药不过是些树皮草根,多用少用没关系”、“中药有病能治病,无病能健身,无毒、无副作用”等观点.导致一些人过量用药产生不良反映。
这一情况告诉我们.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有量变就会引起质变.传统思想和传境观念不利于事物的发展.“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随。
”老子的这段话说明.万事万物都在运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双方是互相排斥的、互相斗争的.下列看法中最能体现矛盾的“统一”的是.积劳成疾.声东击西.因材施教.居安思危.“茉莉、米兰香气袭人,可花并不艳丽;君子兰、牡丹雍容华贵,但并不那么香;玫瑰倒是色香俱全,却有刺。
鲜者,取其鲜;香者,取其香;带刺者,更宜贵其鲜而香。
”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获得正确的意识,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相符合.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看问题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山外的花一般比山中的花开得早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其哲学寓意是().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矛盾着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
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
”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废弃的资源。
浙江鸭高中政治总复习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精练含解析必修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2019·杭州余杭检测)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 F ) 2.(2019·绍兴一中检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点肯定了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
( T )3.(2019·余姚检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F )4.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 F )5.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F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2019·嘉兴期末检测)哲学家海德格尔说:“生与死永远都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正是我们对生的希望。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 )①矛盾双方相互贯通②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③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④对立双方存在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
生与死作为矛盾双方,永远都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正是我们对生的希望,这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①②符合题意。
③说法错误。
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项。
7.习近平主席强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①法律和道德相互依存,通过消除对立因素可推动国家治理②法律和道德相互贯通,通过融合差别因素可推动国家治理③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通过协调双方关系能够维持事物平衡④对立为同一所制约,通过改变双方地位能够维持事物平衡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
根据习近平的论述,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国家治理需要安天下的法律和润人心的道德协同发力,这说明法律与道德这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②③正确;①中“消除对立因素”说法错误;矛盾双方地位的改变,将导致事物性质的改变和平衡的破坏,④错误。
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限时训练题及答案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限时训练一.单项选择1.《老子》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其不善已。
”这说明A.善和恶不是客观的,是人们头脑里主观自生的东西B.在美丑、善恶的矛盾中,美与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C.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D.美与丑、善与恶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2.著名作家姚雪垠有句名言:“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
”这句话主要体现了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D.矛盾着的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3.在古希腊时期,由根号2造成的“毕达哥拉斯悖论”,以及“芝诺悖论”中对“无穷”的理解,引发了“一次数学危机”,其正面结果之一是引入了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的扩大。
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4.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
而宋代王安石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
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5.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
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这表明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风筝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初用于军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渐转向娱乐。
后来,人们又将神话故事、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使风筝成为了一门艺术。
现在,风筝艺术在我国仍然很受欢迎,并形成了以山东潍坊风筝、北京风筝、江苏南通风筝等为代表的风筝流派。
高中政治必修4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基础知识+巩固练习(附答案)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1.矛盾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1: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
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属性。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1)同一性以差别和斗争为前提:没有斗争,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的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方法论: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看问题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两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2: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原理:①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四、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①.在事物内部矛盾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课时提升作业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漫画《玩》所蕴含的哲学寓意是( )A.矛盾双方相互贯通B.矛盾双方相互分离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解析】选A。
本题考查矛盾双方相互统一。
漫画展示了祸福相依的道理,A符合题意,排除B、D;C中的“依赖”不符合题意。
2.崇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一观念发端于我国古老的典籍《易经》。
《易经》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化生万物。
这体现了( )A.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解析】选D。
本题考查矛盾与事物发展的关系。
抓住信息“阴阳变易,整体和谐,化生万物”,只有D符合题意。
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A错误。
B、C都不符合题意。
3.(2014·临沂模拟)下列古语与右边漫画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乱生于治,怯生于勇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C.无所不备,无所不寡D.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解析】选A。
“有油水的地方往往是最滑的地方”强调了矛盾双方的转化,A符合题意;B反映的哲理是意识的能动性;C强调要抓重点;D强调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加固训练】(2014·清远模拟)下列说法与右边的漫画《最诱人处最危险》反映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一分为二的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解析】选C。
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的知识。
由漫画题目《最诱人处最危险》可知事物是一分为二的,C项入选;漫画意思不是强调矛盾双方的转化,A项排除;B、D两项与题意无关。
4.(2015·抚州模拟)《爸爸去哪儿》隐约告诉家长们:你可以行色匆匆,但是,请别走得离家太远,离孩子太远,否则,你远离的是更重要的一份责任。
高中政治第九课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分课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填空题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和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
2.和是矛盾所固有的的两种基本属性。
3.矛盾具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它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勇于,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
4.矛盾具有,矛盾着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①不同事物有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和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同一矛盾的的两个各有其特殊性。
它要求我们要。
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和的关系,和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①普遍性寓于______之中,并通过______表现出来,没有就没有;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______的事物是没有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会。
6.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的精髓,是和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的理念依据。
7.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起作用;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作用。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
8.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地位、起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地位。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
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和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10.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中的亮点,而不是一点论。
11.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1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的基础,是我们正确的关键。
二、单项选择题1、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金融业的竞争已日趋激烈。
2022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新课标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选择题1.韩非曾说:“事在四方,要在**〞。
**在**的**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全**尊崇**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治**政治责任。
以下说法与“事在四方,要在**〞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B.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C.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解析:选C “要在**〞强调了**的重要性,表达了抓住主要矛盾,C项符合题意。
A项强调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B项强调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项强调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和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均不符合题意。
2.某市围绕突出的环境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化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开展水环境流域综合治理。
这一做法( )①分清了问题的主流和支流②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统一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④把握了主次矛盾的辩证统一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解析:选B 围绕突出问题,抓重点补短板,这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又不无视次要矛盾的解决,把握住了主次矛盾的辩证统一,不是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统一,不是分清了问题的主流与支流,①②不选,④正确;材料中的做法既抓重点,又补齐短板,这是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③正确。
3.2022年10月18日,**同志在**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进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开展之间的矛盾,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
这一认识的变化表达了( )①对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②认识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根底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在复杂事物开展中找到正确方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C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表达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根底,③符合题意;根据中国特色**进入**的特点,及时调整主要矛盾,表达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在复杂事物开展中找到正确方向,④符合题意;对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是一个在实践根底上认识不断深化和开展的过程,①错误;真理性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错误。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重点、中心、关键、突 主流、方向、大局、 破口、核心问题、首要 性质、主体。强调 地位。强调抓、解决。 看、认识、分清。
(2)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二次国内革命时,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等其他是次要矛盾
民族矛盾 抗战后,
是主要矛盾,
阶级矛盾
是次要矛盾。
要求:工作中心随之转移。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1、含义
(1)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 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2)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 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课堂小游戏:我们身边还存在着哪些对立
斗争着的矛盾双方?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 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 与祸、正风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 落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暴力与和平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 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基本属性——同一性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2、基本属性——同一性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两方面含义: 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 件下是不可分割地 联系在一起的。离 开其中的一方,另 一方就不能存在。
(1)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2)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___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_测试题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测试一、选择题1.矛盾规律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
下列包含矛盾观点的有( )①失败是成功之母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③刻舟求剑④居安思危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矛盾同一性所要求的统一体的稳定状态,是事物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的是( )A.量体裁衣 B.因材施教 C.积劳成疾 D.居安思危3.“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不是把公平与效率截然对立起来,而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最优平衡点,求得社会和谐。
”这句话体现了()A.普遍联系的观点B.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4.一般来说,人们在逆境中容易萌生忧患意识,而在顺境时,往往掉以轻心,陷入被动境地。
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A.有的现象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B.没有坚持用矛盾的普遍性观点看问题C.没有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D.没有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5.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的是()A.量体裁衣B.因材施教C.积劳成疾D.居安思危6.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哲理的是(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④失败是成功之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7.“多难兴邦”贵在“兴”。
“多难兴邦”就要自强不息。
这是因为( )A.矛盾双方的对立是有条件的 B.矛盾双方的同一是无条件的C.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D.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的8. 太空活动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太空垃圾却给人类带来了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
这个命题表明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著名作家姚雪垠有句名言:“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时精练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1)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2·佛山一调)矛盾规律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
下列包含矛盾观点的有()①失败是成功之母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③刻舟求剑④居安思危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①④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表明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也就是全面的观点;③否定了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①②④正确,故选D 项。
答案:D2.(2012·聊城质检)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哲理的是()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④失败是成功之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解析:①说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用片面代替全面,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③④正确,故选C项。
答案:C3.(2012·潍坊模拟)“自己是对方的对方”,与这句话包含相同哲理的是()A.最好的苹果酒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看到黑点B.拥抱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明明靠得那么近,却远得看不见彼此的脸C.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D.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解析:材料中的话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依存关系。
A项体现了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B项体现了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C项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项强调了美和恶、善和不善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与题干包含的哲理相同。
答案:D4.(2013·广州模拟)下列选项与右侧油画所蕴涵哲理一致的是()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②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④江碧岛逾白,山青花欲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漫画所蕴涵的哲理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③说明人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客观条件。
2020届高三政治高效题组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训练试卷及答案: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选择题1.矛盾规律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
下列包含矛盾观点的有()①失败是成功之母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③刻舟求剑④居安思危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①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表明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也就是全面的观点。
③否定了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④表明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①②④正确,选D。
答案:D2.猫和老鼠有着天然的关系:老鼠会“装死”,猫会“假眠”;老鼠昼伏夜出,猫夜间仍可看见东西……由此可见,矛盾双方() A.对立是绝对的、有条件的B.统一是绝对的、不变的C.就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D.相对应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解析:猫和老鼠的关系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关系,D项正确。
答案:D3.(2013年温州八校模拟)右图漫画《量变引起质变》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B.要抓好时机,促成质变C.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解析:汽车是快速的交通工具,但由于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一快速的交通工具也无法发挥其优势,只能乌龟似地慢行,表明快与慢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C项符合题意。
答案:C4.“多难兴邦”贵在“兴”。
“多难兴邦”就要自强不息。
这是因为()A.矛盾双方的对立是有条件的B.矛盾双方的同一是无条件的C.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D.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的解析:自强不息是实现在多难中兴邦的必要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就无法实现双方的转化。
答案:C5.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
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
”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哲理是()①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③事物的矛盾是人们的主观感受④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解析:人在饥饿时生存的烦恼是面临的主要矛盾,吃饱后却成为次要矛盾,体现了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最新高考政治_《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生活与哲学》试题汇编: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选择题1.“一个人如果只去过北京上海,就断言中国发达,鼓吹中国责任论,肯定会招来质疑;同样,只沉迷于经济总量、发展速度,或者只盯着拆迁纠纷、食品安全,也很难了解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中国。
”这说明正确认识客观事物()①要坚持全面、辩证的观点②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③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④要准确把握矛盾的普遍性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用矛盾分析法认识事物的要求。
材料强调了认识真实的中国,不能只看到发达的北京上海,也就是要全面、辩证地认识中国,①当选。
既要看到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的巨大成就,又要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是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③当选。
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正确认识事物要准确把握矛盾的特殊性,④不选。
2.下列选项中,与漫画反映的哲理相同的是()A.因材施教量体裁衣B.一叶知秋见微知著C.按图索骥邯郸学步D.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抓主要矛盾的理解。
漫画表明“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首要任务是控制通货膨胀,体现了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A中的成语体现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中的成语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C中的成语体现了没有随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教条主义,D中的成语体现了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D符合题意。
矛盾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回答3~4题。
3.漫画《无题》中的母亲所犯的错误,从哲学思想方法上说属于()A.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运用了矛盾的观点看问题C.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D.违反了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答案] D[解析]漫画《无题》中的母亲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而没有看到孩子的优点,是片面地看问题的表现,也就是没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因此D正确。
4.人的尊严,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不同的侧重。
今天,我们所向往的人的尊严,是更好地“以人为本”,更加关注公民的各种权益,更加关心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高考试题汇编练习一、选择题1.(09江苏卷27)“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
“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9安徽卷9)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3.(09浙江卷29)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看问题、办事情○1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
○2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
○3既要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
既要重视局部,又要统筹全局。
A.①② B.①④ C. ③④ D. ②③4.(09福建卷35)“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
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哲学道理是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5.(09天津卷6)人民公园是天津市仅存的清代私家园林。
该公园改造方案曾计划拆除砖砌围墙,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市民纷纷建言献策,网友踊跃发帖讨论。
有关部门认真听取意见,汲取合理建议,决定遵循中式园林习制,不拆围墙,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重塑昔日江南园林景观。
人民公园改造方案的制定过程是A.肯定与否定的统一B.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C.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6.(09全国卷Ⅰ29)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08全国Ⅰ卷32)经过近10年艰苦实验,我国科学家应用基因技术,利用水稻亚种间遗传基因的杂交优势,培育出高产稳产的超级稻新品种。
这说明①外因和内因一起构成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②在特定条件下外因构成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③外因使事物的变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④外因通过改变内部矛盾双方的地位推动事物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08全国Ⅱ卷29)“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
”这句话所强调的是①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条件②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③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人不可能没有缺憾④任何理性认识都是正确有用的,要借用别人的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08海南卷22)“人生的阴影,是自己遮挡阳光造成的。
”这句话意在说明(C)A.消除人生的阴影是违反客观规律的B.人与周围的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C.要从内因寻找摆脱困境的有效方法D.外因无助于解决人生所面临的难题10.(08北京卷2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为了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稳定,宏观调控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
这体现了(D)A.事物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 B.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部分决定整体,整体影响部分D.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11.(08北京卷29)中医、京剧是中华文化之瑰宝。
中国传统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在治疗一些疾病时遵循的医理是: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
下列表述与这一医理相一致的是(B)①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②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内因决定外因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08北京卷30)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
京剧演员在表演中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
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C)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 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13.(08广东卷26)“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说明()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B.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14.(08江苏卷30)右边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15.(08江苏卷33)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
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
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
”遂其子不再怨。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6.(08四川卷31)经验告诉我们,手接触到火会感觉到烫,甚至被灼伤。
《庄子·天下》中的辩者却提出了“火不热”命题。
分析这一看上去荒谬的命题,可以使我们在一般与个别、主观与客观关系等问题上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①“一般的火”独立于“个别的火”,前者不热,后者热②“一般的火”寓于“个别的火”之中,不能说“火不热”③“热”的感觉由“火”引起,但不存在于“火”中,所以说“火不热”④“热”与“不热”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火不热”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7.(07北京卷35)哲学源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哲学。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当动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之比是常数时,该动点的轨迹为圆锥曲线。
常数的值不同,圆锥曲线的形状就不同。
当常数小于1时,轨迹是椭圆;当常数等于1时,轨迹是抛物线;当常数大于1时,轨迹是双曲线。
上述结论表明①共性寓于个性之中②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的发展③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④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多样的A.①③B.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8.(07广东卷25)“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A.相互依存B.相互转化 c.相反相成 D.相互渗透19.(07广东卷26)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20.(07广东卷34)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
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
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A.事物具有两面性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任何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D.不能夸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21.(07江苏卷11)“大智若愚”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要把握好事物的度B.任可事物都有其两面性C.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D.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具有复杂性22.(07江苏卷15)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财政、科技项目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有些地方逐步脱贫致富,但少数地区仍未走出困境。
这个现象说明A.对内因与外因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B.外因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起作用C.内因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变化的根据D.外因有时也能起决定作用23.(07江苏卷16)“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这。
”(《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24.(07全国Ⅱ卷30)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髓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
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
这个命题表明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5.(07年四川卷28)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综合国力和国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是分析和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正确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但是它的局限性在于难以反映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这反映了①矛盾有主要和次要方面②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③矛盾有主要和次要之分④事物都是表里如一的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26.(07年天津卷28)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重要卫生资源,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突出贡献。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
以“四物汤”为例,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方剂。
但在临床运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加炮姜、肉桂;若血虚有热加黄连。
“四物汤”的临床运用体现了A.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B.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C.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D.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二、非选择题27.(08四川卷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
它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塑料购物袋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6年W市环保局收到市人大和市政协有关环境保护的议案和提案共35件,其中多件涉及塑料袋的使用问题。
到2007年底,全国有10多个省市地方ZF,在本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和监督下,相继出台并实施了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规定。
在总结各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并决定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