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命题组解读:2020高考和2019高考的区别
中国高考报告(2020)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中国高考报告(2020)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权威发布2019年12月19日,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会上《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发布。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本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本次发布会提供了详细解读,专家表示,该评价体系集中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核心问题,这将成为未来新高考改革、高考命题和高考实践的重要指南,也将成为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
新高考改革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着力于教-考-招等领域的全景式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阳光招生、多元录取的道路。
《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依托国内权威高考命题与研究机构,从七个部分分别讨论了2019年中国高考改革的政策分析、命题实践、教学改革、升学渠道、社会影响和评价体系,为高考的再设计、再出发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取消考试大纲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这意味着考试大纲将在全国范围内取消▲本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这是中国考试战线推动学科命题标准化、科学化,实现考试现代化的里程碑式举措,该评价体系将成为高考命题和学生应考的重要指南,这对引导教学和高考综合改革具有纲领性的意义。
高考评价体系本次发布的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
一核:“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析。
2019-2020年高考全国卷命题趋势分析解读
核心观点
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高考命题工作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要求
• 教育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大局、坚 持改革创新;
• 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 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 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 高考命题将不拘泥于“固定”的教材,而是从历史到现实,从国际到国内,从社会到个人,从理想到实 践,环环相扣,融会贯通,聚焦时代使命。
• 一是从历史到现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二是从国际到国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 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三是从社会到个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四是从理想到实践,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如何命题
围绕高考核心功能 全面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一)高考的核心功能是什么? 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二)高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立德树人“一堂课”、服务选才 “一把尺”、引导教学“一面旗”。
(三)高考的命题要求是什么?
科学设计考试内容,优化高考选拔功 能,强化能力立意与素养导向,助力 推动中学素质教育。
• 像高考这种重要的选拔性考试,如果降低试题难度,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拼命 刷题取得较高的分数,不仅不利于选拔人才,学生的应试压力还会越大!
• 事实上,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不仅要确保机会均等,更要保证选拔公平。而 机会均等与选拔公平并不矛盾,因为,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合不同层次的学校, 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层次的学校继续深造才是更广义的公平,才能顺应人才 培养的潜在规律。
第三,高考命题要加强应用性,注重理论密切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整解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整解读2019年12月19日,在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上发布了《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北京志鸿教育考试研究院是本次发布会的协办单位。
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与志鸿教育研究院强强联手,委托世纪天鸿作为中国高考报告系列丛书的总发行,通过专业、权威的政策解读和试题解析,强大的渠道影响为广大高考师生提供最实用的高考解决方案和备考策略。
高考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着力于教-考-招等领域的全景式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阳光招生、多元录取的道路。
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意味着发轫于2014年的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落地。
未来新高考改革将在认真总结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考改革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的基础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助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2019年的高考综合改革,走过了一条务实前行的艰苦奋进之路。
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义务教育三大领域顶层设计悄然完成、全面发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学科评价体系新立,高考命题标准发生深刻变化;规范学业考试,改善综合素质评价,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体系的重要性,多元录取的录取体系全面升级。
职业教育扩招百万,助力高考综合改革。
未来已来,新高考改革在中国教育现代化前进的大道上,稳步迈进。
新高考和普通高考的区别是什么
新高考和普通高考的区别是什么普通高考和普通新高考普通高考:传统高考模式,文理分科,文科:语数英政史地,理科:语数英物化生。
新高考:新高考3+3(部分地区采用3+1+2),取消文理分科,选科带来的20种组合。
新高考特点1、取消文理科,实行“3+3”。
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统一高考成绩和自主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2、选考科目“6选3“(浙江“7选3”)模式。
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浙江多一门“技术”)。
3、外语2次考试机会,选择其中较高1次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新高考与传统的高考模式不同区别一:科目划分不同,以前是文科和理科,现在可以文理混选在原来只是分“文科”和“理科”,比如物理、生物和化学是理科,历史、地理和政治是文科,不论学生擅长哪一科就是这两种分班方式。
新高考模式有了新变化,一共有10种组合方式,科目的划分也不再是单纯文科和理科,还存在文理混选的情况。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科目进行组合。
一方面可以提高考生的成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区别二:未来发展有变化,新模式选科不会对未来专业有太多固化传统模式的高考在填报志愿时文理分科明显,大学专业也是文理明显。
比如计算机、信息工程、科研等是典型的理科,工商管理、教育、旅游等专业是典型的文科。
从高中分科开始就决定了未来的工作方向。
新模式选科不会对未来专业有太多固化,一般只要符合一科就可以报考。
专业知识也不会有严重的偏向,所以未来发展也会更好。
区别三:难易程度改变,学生可以有效避开自己最不擅长的科目新高考模式下原来很多不被看好的学科成为了重点,从难易程度看也发生了改变。
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偏科,即便是学霸也有自己稍微不太擅长的科目,只是分数差距不太大而已。
通过新模式增加了新的选择,可以有效避开自己最不擅长的科目。
新高考的主要优势1、确保教育的“公平”和“公正”2、取消了学生文理分科,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从数学排列组合看:学生自主选择科目的组合是可以达到二十余种,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得到有效的彰显。
2020年高考大纲内容与变化
2020年高考大纲内容与变化2020年现有高考体系的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不再修订,参考2019年版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也不再制订考试大纲。
疫情背景下的高考之“变”变化一:考纲取消,命题无范围、更灵活2019年末,教育部考试中心宣布。
现有高考体系的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不再修订,参考2019年版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也不再制订考试大纲。
有人担忧,“取消划重点,整本书都成重点”。
一、未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2020高考大纲和说明(除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外的其他所有省份,也包括广东、河北、辽宁、江苏、湖南、湖北、福建、重庆8省市的2020届考生)1.高考大纲(沿用2019版)仍使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
上述考纲既是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命题的参考,也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复习备考的参考。
其中,“文科考试大纲”含语文、汉语、数学(文)、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七科;“理科考试大纲”含语文、汉语、数学(理)、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七科。
2.考试大纲的说明(沿用2019版)仍使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是“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配套图书。
两本考试说明可供2020年全部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试卷(全国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使用,也可供自主命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考。
3.试题分析(2020年有重大修订)在考纲和说明不变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明确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提醒2020届考生关注新题型、新动向,教育部考试中心对2020年版高考试题分析将进行全面修订,对2019年各科高考试题分考查目标、解题思路、试题评析、失误防范等几个层次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高考对考生能力、素质的要求。
【高考资讯】重磅!教育部发布2020高考范围,考试范围改变最大,出题更灵活
重磅!教育部发布2020高考范围,考试范围改变最大,出题更灵活!2019年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打了很多老师和考生的一个措手不及,在很多老师以及考生的眼中看来今年到高考已经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了,但是近几天教育部发文称2020年的高考的改变不仅你会体现在考试内容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在某些科目的题型以及考试形式将会发生一个非常巨大的变化,唯一不会变的是考试大纲范围,那么我们也从近几次教育部发布的公告中总结出来了2020年高考将要发生的几个重大变化供老师和学生参考。
对于2020年高考生来说是比较尴尬的一年,这一年是很多省份最后一次老高考(3+X),这一年的考生应该是压力最大的一年,这一年如果高考没有考好,意味着考生的前途无法预测,如果可以复读,那么考生将进入新高考行列,有很多是老考生无法适应,就算去复读也很难考好,最近相关部门还在研究这个问题,到底能不能复读?如果能复读复读生怎么处理?2020年之前传说高考不在有范围,但是到最后相关部门还是提出可以用老考纲(2019年考纲继续用)只是出题方式有些变化,我们现在就针对2019年的考纲对2020年的高考做一个高考预测。
2020年备战高考的考生们应该如何抓住重点,科学设计自己的学习方案,从而实现高考成绩质的飞跃呢?下面根据这些最新变化及名师建议整理了这份2020英语学科命题方向预测,考生和老师一定要重点关注!一、预测分析2020年高考依旧会在稳定的基础上,继续考查学生英语的实际使用能力。
充分体现英语学科素养及课标的要求,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和沟通合作能力。
2020年高考英语还是会将通过深度挖掘语篇材料思想内涵,突出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人文底蕴的养成。
阅读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能力。
设题趋势依旧会沿袭2019年高考模式,以细节题为主,简单的推理,词义猜测,主旨大意及作者观点与态度。
题材的选择应是贴近生活,时代性强,话题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三大主题思想。
2020高考英语-命题组解读2020高考和2019高考的区别
2020高考英语-命题组解读2020高考和2019高考的区别距离2020年高考越来越近了,近期,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新高考过渡期数学、语文考试范围说明”,针对新高考各地使用课程方案设置的差异和教学内容范围不同命制两套考卷,并对考卷考试范围做了具体说明。
也就是说,2020年高考全国有可能会出现基于新教材和旧教材的多套全国卷。
但无论是基于新教材出题还是基于旧教材,每一套高考题的出题方向都有共同特征可循。
今天,林紫主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高考各科试题分析,对比2020年高考考点,题型哪些地方不一样,究竟会怎么考。
英语命题组提示加强全面考查重视学科素养今年高考英语命题立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依据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严格控制试卷难度,在为高校选拔人才服务的同时引导中学英语教学和素质教育。
1、立足全面发展育人,加强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2019年高考英语各套试卷的选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全面考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取材广泛、体裁多样、时代性强,在巩固德育、坚守智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健康意识、审美情趣和劳动精神的考查。
”表示。
在关注体育锻炼方面,比如:全国Ⅰ卷阅读理解部分第二节语篇介绍呼吸新鲜空气和接近大自然有益于身心健康;全国Ⅰ卷短文改错语篇介绍作者如何通过一次小“意外”而喜欢上足球运动。
这些语篇及所设置的相关试题在考查阅读理解或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体现了关注体育锻炼、倡导健康意识的理念。
今年的高考英语试题将美育知识融入其中,比如:全国Ⅰ卷书面表达题目设置了考生得知伦敦的美术馆要举办中国画展览,给美术馆写信申请做志愿者的情境;全国Ⅲ卷阅读理解部分一个语篇以国外视角报道中国文化及中国美学对国际时尚的影响,展现了中国对国际时尚和设计发展的引领作用。
这些语篇通过在试题情境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育知识,引导考生关注和提高审美情趣。
教育部命题组解读:2020高考和2019高考的区别2
教育部命题组解读:2020高考和2019高考的区别2教育部命题组解读:2020高考和2019高考的区别数学命题组提示:强调数学应用考查关键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认为,2019年高考数学卷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试题突出学科素养导向,注重能力考查,全面覆盖基础知识,增强综合性、应用性,以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实情境为载体,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在数学教育、评价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素养导向,落实五育方针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介绍,2020年高考数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在学科考查中体现五育要求,整份试卷站在落实“五育”方针的高度进行整体设计。
比如:理科卷第13题以我国高铁列车的发展成果为背景。
文科卷第5题以“一带一路”知识测试为情境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和经济发展。
理科卷第4题结合“嫦娥”四号实现人类历史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技术突破考查近似估算的能力,反映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
这些试题都发挥了思想教育功能,体现了对考生德育的渗透和引导。
除此之外,今年的试题重视结合学科知识,展示数学之美。
比如:文、理科卷第4题以著名的雕塑“断臂维纳斯”为例,探讨人体黄金分割之美,将美育教育融入数学教育。
今年还体现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比如:文科卷第17题以商场服务质量管理为背景设计,体现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倡导高质量的劳动成果。
2、突出重点,灵活考查数学本质2019年数学高考更加注重对高中基础内容的全面考查,集合、复数、平面向量、二项式定理等内容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得到了有效的考查。
在此基础上,试卷强调对主干内容的重点考查,体现了全面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的考查要求。
在解答题中重点考查了函数、导数、三角函数、概率统计、数列、立体几何、直线与圆锥曲线等主干内容。
今年试题排序顺序上依然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在整体平稳的基础上,在主观题的设计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主观题在各部分内容的布局和考查难度上进行动态设计,打破了过去压轴题的惯例。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优先录取
黑龙江、河北等省份则拓宽了优先录取的范围,其中包括“符合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优待条件的考 生”,可享受优先录取。
考试筹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览
处罚办法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承办。
见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试卷设计
主词条:2020年高考作文
考试进程
成绩公布
考试时间
志愿填报
2020年1月19日,2020年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安排发布。2020年北京高考时间变为4天。
2020年3月3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 间为7月7日至8日。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研究提出本地区高考时间安排的意见,商教育部同意 后及时向社会发布。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开始,今年来自山西、安徽、上海、西藏等四个省、市、自治区共有5名全盲考生使用 盲文试卷参加考试。其中,有两名西藏全盲藏族考生,使用的是藏文盲文试卷 。
考场之外
2020年7月7日,据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消息,截至7月7日凌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遭遇50年一遇的洪 涝灾害,县城多处洪水上路、严重积水、道路受阻。截至7月7日上午9:00,歙县考区歙县中学、歙县二中2个高 考考点大部分考生均未进入考点,高考无法正常开始。安徽省委、省政府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歙县考区原定7月7 日语文、数学科目考试延期举行,7月8日综合、外语科目考试正常举行。具体安排将及时通知考生。 黄山歙县 因暴雨推迟的语文、数学两门高考科目的考试,定于9日补考。
2019-2020年高考全国卷命题趋势分析解读
(一)坚持正确方向
就是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参与命题的全体教师和全部 学科中,确保命题工作政治方向不偏、政治纪律不懈。
• 【解读】 • 十九大精神必将体现在2019年高考命题中。考生们切勿认为,这
些只会出现在文综试题中,各个学科都会体现十九大的新精神、 新论述。
(二)坚持立德树人
就是要通过考试内容的改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文科综合:学科素养不是一句空话!
• 2019高考文科综合将注重创新试题设计、挖掘时代主题、构建问题情境,突出地理、思想政治、 历史学科所独具的思维与分析方法。
• 如地理试题将更加注重反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价值取向,将地理学思想方法自 然、贴切地融入素材。
• 思想政治学科将精心选择能够更好地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 时代,更好地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第四,高考命题要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解读】
• 各科的压轴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北大清华学生就从这些题中选拔! •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考察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自觉运用批判性
和创新性思维方法。试题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学 生从多角度思考,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从标准 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展个性,增强创新意识。
• 高考命题将不拘泥于“固定”的教材,而是从历史到现实,从国际到国内,从社会到个人,从理想到实 践,环环相扣,融会贯通,聚焦时代使命。
• 一是从历史到现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二是从国际到国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 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三是从社会到个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四是从理想到实践,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2020高考英语-命题组解读2020高考和2019高考的区别
2020高考英语-命题组解读2020高考和2019高考的区别As the 2020 ___ approaches。
the Ministry of ___ "Mathematics and ___"。
This document aims to address the differences in curriculum plans and teaching content among different ns___。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exam is based on the new or old textbook。
each set of ___。
Editor-in-Chief Lin Zi has compiled an analysis of the 2019 ___ us subjects。
compared them with the 2020 college entrance n topics。
___ and how they may be tested.___ ___。
and ___。
intelligence。
physical n。
art。
and labor。
Based on the ___ system。
___' moral character and ___ strictly controlle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___ universities.___ materials for the 2019 ___ focused on the three major themes of "people and nature"。
"people and society"。
and "people and self"。
___ proficiency。
新高考和传统高考有什么区别
新高考和传统高考有什么区别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综合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能够继续发挥综合优势,也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提供了多种选择渠道,更为以后的就业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新高考和传统高考有什么区别,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新高考究竟和传统高考有什么区别01考试科目改革前文理分科,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历史、地理、政治)或理综(物理、化学、生物)。
改革后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的考试模式。
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限选三科进行考试,成绩计入高考。
02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前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六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03英语考试改革前英语参加统考,只考一次且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后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总成绩。
04走班制改革前固定班级、教师、同学改革后一生一课表,每个学生根据自己选考的科目选择课表,然后每天按照自己的课表找对应的老师去上课。
理论上不存在同班同学和班主任。
原先的跟班制改为走班制,要求学校具有更高的管理能力和师资能力。
但是现在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看,估计很难实现真正的走班制,最多做到半走班制。
05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录取重要参考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革后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2021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八省新一轮高考将采用“3+1+2”模式,根据计划,八省新一轮高考将采用“3+1+2”模式。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采用国家试卷,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7日至8日;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六门科目由各省组织,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8日至9日。
中国高考报告(2020)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中国高考报告(2020)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权威发布2019 年 12 月 19 日,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会上《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 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发布。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本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本次发布会提供了详细解读,专家表示,该评价体系集中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核心问题,这将成为未来新高考改革、高考命题和高考实践的重要指南,也将成为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
新高考改革2014 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着力于教-考-招等领域的全景式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阳光招生、多元录取的道路。
《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 2020)》依托国内权威高考命题与研究机构,从七个部分分别讨论了 2019 年中国高考改革的政策分析、命题实践、教学改革、升学渠道、社会影响和评价体系,为高考的再设计、再出发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取消考试大纲2019 年 6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这意味着考试大纲将在全国范围内取消▲本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这是中国考试战线推动学科命题标准化、科学化,实现考试现代化的里程碑式举措,该评价体系将成为高考命题和学生应考的重要指南,这对引导教学和高考综合改革具有纲领性的意义。
高考评价体系本次发布的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
一核:“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析。
2019年高考政策将有3个新改变
2019年高考政策将有3个新改变
1.英语在高考中不会再拉开太大差别
在接下来的改革中,英语将有多次参考的机会,而高考则取成绩。
这也就意味着,给予更多的容错率,多次参考将使得大家差别不会太
明显,英语好的同学也不会凭借它拉开太多差别,英语是弱项的同学
也更有优势一些。
2.高考考察重点的改变
2019年的高考除了对必备知识和关键水平的考察,还会涉及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
什么是学科素养,就是语文中的应用水平,数学中
的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水平,文综理综则是表现在通过所学知识解释
生活现象和分析社会。
这也就是说,19年高考将会进一步贴近实际生活,无论是哪个科目,在出题上都会以实际生活的某个点为切入点,
再包裹以知识点和考察点。
3.2019年的数学难度可能会有所下降
2003年的高考数学是历最难的一年,而在去年的高考中,数学的形势就一个字:稳。
整体没有什么别出心裁的怪题,而是就事论事。
从当前往年的形势来看,数学难度在降低趋势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命题组解读:2020高考和2019高考的区别
教育部命题组解读:2020高考和2019高考的区别
距离2020年高考越来越近了,近期,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新高考过渡期数学、语文考试范围说明”,针对新高考各地使用课程方案设置的差异和教学内容范围不同命制两套考卷,并对考卷考试范围做了具体说明。
也就是说,
2020年高考全国有可能会出现基于新教材和旧教材的多套全国卷。
但无论是基于新教材出题还是基于旧教材,每一套高考题的出题方向都有共同特征可循。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高考三大主科的试题分析,对比2020年高考考点,题型哪些地方不一样,究竟会怎么考。
后期还会有理综和文综的解读,请大家即时关注。
命题组提示:
挖掘德育内涵体现全面育人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今年高考语文试题以德育为魂,积极回应时代重大主题,展现五四运动百年来中国青年的爱国精神和接续奋斗,突出新中国成立70年的辉煌成就,挖掘新的时代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
试题以智育为基,持续深化新的时代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精准落实高考评价体系,紧密衔接高中课程标准,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及认知实际,在增长知识见识、注重能力考查、凸显应用导向、突出情境设计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试题助力体美劳教育,精心撷取素材,科学体现素质教育的全面育人理念。
1、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厚植家国情怀,激励奋斗精神
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表示,2020高考语文将深厚的家国情怀以贴近现实、贴近考生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在试题之中。
从材料选择、题目设置等方面充分挖掘优秀品德文化内涵,切实发挥优秀文化的浸润功能、榜样人物的示范功能。
比如:全国卷名篇名句默写题要求默写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的是为国戍边、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
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1954年《人民日报》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2018年的报道《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和研究报告《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三则材料,无论是新中国修建的万里长江第一桥,还是新的时代竣工的港珠澳大桥,都是新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工程、国之重器,代表着不同时期的“中国速度”与“中国技术”,从中可以感受到我国桥梁建设由技术落后、依靠外国援助到技术领先、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历史巨变,使考生在阅读材料过程中为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和喜悦,自觉增强奋斗意识。
2、落实高考评价体系,深化语文考试内容改革
“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新一轮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
2020年高考语文命题全面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逻辑思辨、审美鉴赏、探究创新、语言表达等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凸显应用性考查要求,引导考生重视实践,学以致用。
信息处理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今年高考语文加大了对考生实用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力度。
全国、、卷均在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及文言文阅读部分专门设题,重点考查考生面对不同问题情境时的信息处理能力。
比如: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8题考查对鲁迅《理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并不直接
提问,而是借用教材中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话,引导考生在鲁迅的作品群中进行综合思考。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这些试题设置都着力于引导考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究问题,在更开放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为考查和提升考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3、强化体美劳教育引导,贯彻全面发展观念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陆俭明表示:试卷突出体现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试题在充分体现德育和智育考查的基础上,遵循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他们身体力行。
比如:全国I卷关于古琴艺术、卷关于国画艺术的材料,以及江苏卷的现代文阅读《书家和善书者》,加深了考生对民族艺术
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对2020高考语文解读
2020高考语文依然会很看重对“关键能力”的培养、扩大文本选取范围。
论述类文本将多选用论文和时评,考查逻辑论证和批判推理能力;实用类文本将多选用新闻和报告,考查信息处理和超文本阅读能力;文学类文本将多选用小说和散文,考查审美鉴赏能力。
高考语文阅读反映了信息时代阅读的特点和要求,将全方位考查阅读的“关键能力”。
学生在阅读广度、数量、速度上要下大功夫。
备考注意事项
第一,针对2020年高考语文对“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特点,语文学习备考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高度重视“表达得体”题:
专门考查“表达得体”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相关语文文化知识,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
除正确使用一些谦辞、敬语之外,还要考虑说话者的地位身份、学识教养、生活阅历,听话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知识、语言习惯,也要注意特定的时间地点、话题气氛,表达载体的语体风格等。
试题形式既可以是客观题,也可以是主观题。
2、高度重视与逻辑有关的语言表达题:
语言表达不只是有结构搭配和表意明确方面的问题,还应该有逻辑推断的问题。
与逻辑思维相关的语言表达内容很多,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到方法,切合点很多。
3、“警惕”在作文命题和文本阅读题中加入对语言运用的考查:
在作文的命题指向中加入语言运用的目标要求,是2019年作文命题的一大亮点。
如全国1卷作文题明确要求撰写讲话稿,其中就含有语言运用的指令要求。
在文本阅读题中加入语言运用的考查因素,也是值得关注的。
目前的现代文阅读、古诗欣赏只是要求考生用简答的形式表达对文本的理解与欣赏,但不代表能排除2020年高考会将简答题的语言表达运用也作为评分依据的可能性。
第二、针对2019年高考语文对“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特点,2020年复习备考应着重做好对“阅读思维”的训练:
阅读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首先要从解读思维的合理做起。
所谓的“合理”,指的是:命题者遵循了作者写诗写文所遵循的规律,从而提出问题;作为阅读者,也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律去思考相关问题,方能得出准确的回答。
1、一个文本,无论诗歌、散文、传记、小说,它在写作上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表达作
者的心意(包括观点、态度、思想、情感、情绪、意念……)
2、一个文本,无论诗歌、散文、传记、小说,作者表达心意,除了少数直抒胸臆的信息外,总要凭借某些载体或经由某些媒介来传达这种心意。
3、如果一个文本比较简单,则由某一触媒直接导出作者心意;如果一个文本较为复杂,触媒还可分出主次,前者是主角,后者是配角,它们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