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化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全集(人教版42份)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1.1.2热化学方程式
4)4g 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放出9. 6kJ热量,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5)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g) + O2(g) = 2H2O (l);∆H= – 572 kJ /mol
CH4(g) +2O2(g) = CO2(g)+2H2O (l);
(3)H2( g )+1/2O2( g )=H2O( l )ΔH3= c kJ/mol
(4)2H2( g )+O2( g )=2H2O( l )ΔH4= d kJ/mol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A C。
A、a<c<0 B、b>d>0 C、2a=b< 0 D、2c=d>0
8)若2.6 g乙炔(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g)时放热130 kJ。则乙炔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引入讲解课本:例1与例2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不同?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2)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为什么?)而常温、常压可以不注明,即不注明则是常温、常压。
5mol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A) 1:3 (B) 3:1 (C) 1:4 (D) 1:1
7)已知(1)H2( g )+1/2O2( g )=H2O( g )ΔH1= a kJ/mol
(2)2H2( g )+O2( g )=2H2O( g )ΔH2= b kJ/mol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作为一名高中化学老师,你在教学工作中懂得如何写一篇高中化学教案吗?不妨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高中化学教案吧。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有关于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希望你喜欢。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及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氧化还原这一对典型的矛盾,领悟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学情分析1、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基础:学生已学习了初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已掌握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中特殊例子,通过分初中概念的逐步分析,使学习能从初中的特殊例子转移到高中扩大的概念的实质了来。
若能从理论上、其它概念的进展的类比上进行分析,学习对其实质的理解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2、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深刻理解,一定会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一定会理解许多反应的进行的实质,对电化学知识也一定会达到一定的理解程度。
对知识的理解一定会使学生的能力提高,也使学生学习化学的理论水平有很大提高,对学生的今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会起到相当大的帮助作用。
3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新上高一的学生从心理上还未完全从初中的心理、思维方式上转变过来,理解能力还不十分强,但上高中后都有一种好奇心、好胜心,同时也都有一定的进取心,特别是考入重高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正确引导,逐步培育,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也是培育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时期。
3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特例)概念的基础是,理解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及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氧化还原这一对典型的矛盾,领悟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1.1.3中和热
教学回顾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次平行操作测得的数据中,起始时盐酸与烧碱溶液温度相同,而终止温度与起始温度之差(t2-t1)分别为①2.3℃,②2.4℃,③2.9℃,则最终代入计算式的温度差的平均值为________℃。
中和热的计算
课型
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他:
集体备课教案
个人备课教案
一、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原理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_mol_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本实验通过测定酸碱中和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来计算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并由此求得中和热。
2.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量筒(50_mL)两个、碎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
(1)烧杯间填满碎纸屑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重复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差
(t2-t1) /℃
HCl
NaOH
平均值
1
2
3
4.实验数据的处理
ΔH=- ,其中Q=c·m·Δt。
二、知识点一 中和热的测定
1.在一800 mL的大烧杯中放入碎纸屑,把盛有50 mL 0.50 mol·L-1盐酸的200 mL烧杯放到大烧杯中,两只烧杯间填满碎纸屑。用泡沫塑料板做成大烧杯盖,通过盖子插入一根玻璃搅拌棒(末端呈半圆环的玻璃棒)和一只温度计,测定溶液的温度。迅速往盐酸溶液中加入50 mL 0.55 mol·L-1烧碱溶液,盖好,搅拌溶液,观察温度的变化。当温度保持稳定时,记录读数,取出装反应液的烧杯,倒出溶液,清洗干净,保持内外杯壁干燥。重复进行三次实验。用这一实验可以粗略测定中和热。
中学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全集(42份)人教课标版33(教案)
高二化学教课设计(选修四)课题: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讲课班级(盐溶液的酸碱性)课时第二课时知识、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教与、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技术、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学过程、培育学生剖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与、经过比较、分类、归纳、归纳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再揭露盐类水解的本质目方法、由实验中各样盐溶液的的不一样剖析其原由,从而找出影响盐类水解的要素及应用。
感情的态度培育学生的实验技术,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价值观要点盐类水解的观点和规律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课型讲解:习题:复习:议论:其余:集体备课教课设计个人备课教课设计引入]我们知道盐溶液中的和都根源于水的电离,而水自己是中性的,为何加入某些盐就会显酸性或碱性,而加入另一些盐仍呈中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一、研究盐溶液的酸碱性问]由上述实验结果剖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呈酸性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呈中性过渡]下边我们分别研究不一样种类的盐溶液酸碱性不一样的原由。
思虑与沟通]依据下表,对三类不一样盐溶液中存在的各样粒子(不要忘掉水及电离)及粒子间的互相作用进行比较、剖析,从中找出不一样盐溶液体现不一样酸碱性的原由。
溶液溶液溶液(+)和(-)相对(+)=(-)(+)>(-)(+)<(-)大小溶液中的粒子、、、、、、、·、、、、、、、有无弱解生成无有有有关化学方程式+++=·二、盐溶液体现不一样酸碱性的原由]溶于水以后,完整离。
(因是解。
)投影]═⋯⋯⋯⑴]把溶于水以后,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均衡?投影]⋯⋯⋯⑵]我知道,是一种弱酸,在溶液中部分别,溶液中既然存在和,依据,可逆反,反物和生成物同共存,那么就必定有。
投影]⋯⋯⋯⑶]把⑴⑵⑶式立,可获得投影]水解方程式:]明溶于水后,反有生成,所以溶液碱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全册
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 ΔH==--183 kJ/mol
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1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 ΔH==--183 kJ/mol 解析 : 反应热 =生成物的键能减反应物的键能 =436kJ?mol -1 +243kJ?mol -1 - 2×431 kJ?mol -1 =-183kJ?mol -1 ,故
( 2)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数→提高有效碰撞频率→反应速率加快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如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等;吸热反应如大多数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的还原
反应, 水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距离增大,所以要吸收能量
二、实验操作 1、为了保证 0.50mol · L- 1 的盐酸完全被 NaOH中和,采用 0.55mol ·L -1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因为
过量的碱并不参加中和反应。
2、实验时亦可选用浓度体积都不相同的酸碱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但在计算时,应取二者中量小的一种,
因为过量的酸碱并不参加中和反应。
2、 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
3、有活化能为 0 的化学反应。如溶液中的自由离子间的反应,高空大气中自由离子间的反应,高空大气中
自由原子之间的反应,因为这些反应的反应物分子在反应前已经成为自由离子或原子,不需要再破坏或减弱
化学键。
三、 催化剂
( 1)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前后本身的性质和质量都不再改变的物质
1mol 氢气与 1mol 氯气反应时放出热量为 183KJ,△ H=-183kJ/mol ,故 C 正确;
一、燃烧热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课时一:化学物质的分类1.1 课程目标:- 了解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 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特征和特性1.2 学习内容:- 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 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及特性1.3 教学流程:1.3.1 导入(10分钟)- 引入化学物质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物质是如何分类的,有何特点。
-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让学生进行分类讨论。
1.3.2 学习(35分钟)- 分两组,让学生自行探究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别,并总结出纯物质和混合物的特点。
- 讲解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并列举实例进行解释。
- 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特征和特性,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1.3.3 拓展(20分钟)-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判断其为纯物质还是混合物,并提出理由。
- 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找出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实例,并进行分类和总结。
1.3.4 小结(10分钟)- 向学生阐述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并提醒学生复习巩固。
- 分发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
课时二:物质的量与摩尔2.1 课程目标:- 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和本质- 掌握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及计算方法2.2 学习内容:- 物质的量的概念与本质- 摩尔及相关计算方法2.3 教学流程:2.3.1 导入(10分钟)- 进行一个小实验,用不同的物质装满同样体积的容器,观察并讨论它们的重量有何不同。
-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2.3.2 学习(35分钟)- 讲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和本质,引入摩尔的概念。
- 通过具体实例,教授如何计算物质的量和摩尔。
-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
2.3.3 拓展(2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摩尔与质量、体积、容器的关联性,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应用场景。
- 进一步讲解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等概念,并介绍相关计算方法。
2.3.4 小结(10分钟)- 对本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和回顾。
更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极品教案
【最新更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极品教案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4.能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与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反应热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与键能教学难点:反应热与键能教学过程:第一节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一、概念1.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不会相等的。
在新物质产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即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吸热反应:即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对于该“示意图”可理解为下列形式:能量能量由能量守恒可得: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放热反应)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吸热反应)4.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有热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因为反应热除跟物质的量有关外,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只表示各物质对应的物质的量,因此,有时可用分数表示,但要注意反应热也发生相应变化。
5.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明确以下问题:(1)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101kPa和25℃时的数据。
(2)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同,因此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热量数据,是与各化学计量数为物质的量时相对应的,不是几个分子反应的热效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1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内容和进度:第二节醛、酮及习题讲评第一课时:(1)以乙醛为例学习醛基的化学性质;甲醛的反应及相关计算。
第二课时:学生分组实验:乙醛的银镜反应、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简单介绍酮的性质。
第三课时:《步步高》醛的练习讲评。
第四课时:《步步高》酮的练习讲评2、教学目标:认识醛类的结构特点和性质主要通过醛类的典型代表物──乙醛,介绍了乙醛的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主要通过实验来归纳乙醛的性质;结合乙醛的结构特点,复习和应用核磁共振氢谱图;结合乙醛的加成反应,进一步认识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3、资料准备: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步步高》、实验药品、仪器、视频4、新课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第一课时醛学生已经掌握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掌握了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化学反应中可能的变化,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在对比羟基和醛基官能团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探究乙醛的化学性质,落实“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最后通过小结醛基的结构和性质,帮助学生迁移到醛类化合物,并掌握醛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首先提示讨论乙醛的结构特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然后开展实验探究,探究乙醛的还原性。
探究乙醛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与银氨溶液、与cu(oh)2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反应规律。
讨论小结实验现象,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学习:边讲、边讨论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讨论反应规律,1 mol 醛基(—cho)可还原2 mol ag+或2 mol cu(oh)2,醛基(—cho)转化为羧基(—cooh)。
迁移提高:根据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规律,写出甲醛、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中学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全集(42份)人教课标版41(汇教案)
高二化学教学设计(选修四)课题:第四章第二节化学()讲课班级课时第三课时知识认识化学电源的长处及其在个方面的应用,认识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了教与解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建立环保意识。
技术学过程指引学生着手实验、剖析实验、自主学习、独立思虑,依据实验现象,学会剖析、解与决问题目方法感情在活动中加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育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对峙一致的辩的态度证唯心主义看法价值观经过对化学电源的研究,指引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变的实质,以要点及这类转变的综合利用价值。
难点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变的实质课型讲解:习题:复习:议论:其余: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人备课教案.银锌蓄电池银锌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它质量轻、体积小,是人造卫星、宇宙火箭、空间电视转播站等的电源。
目前,有一种近似干电池的充电电池,它实质是一种银锌蓄电池,电解液为溶液。
常有的钮扣电池也是银锌电池,它用不锈钢制成一个由正极壳和负极盖构成的小圆盒,盒内靠正极盒一端充由和少许石墨构成的正极活性资料,负极盖一端填补锌汞合金作负极活性资料,电解质溶液为浓溶液,溶液两边用羧甲基纤维素作隔阂,将电极与电解质溶液分开。
负极:+-=正极:++=+银锌电池跟铅蓄电池相同,在使用放电一段时间后就要充电,充电过程表示以下:阳极:+-=+阴极:+=+放电总反响式:+++充电一粒钮扣电池的电压达,安装在电子表里可使用两年之久。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响直接产生电流的一种原电池,所以燃料电池也是化学电源。
它与其余电池不同,它不是把复原剂、氧化剂物质所有储存在电池内,而是在工作时,不停地从外界输入,同时把电极反响产物不停排出电池。
所以,燃料电池是名符其实地把能源中燃料焚烧反响的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能量变换器”。
燃料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都用多孔炭和多孔镍、铂、铁等制成。
从负极连续通入氢气、煤气、发生炉煤气、水煤气、甲烷等气体;从正极连续通入氧气或空气。
【最新更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极品教案
【最新更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极品教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4.能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量。
反应过程反应过程由能量守恒可得: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放热反应)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吸热反应)4.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有热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因为反应热除跟物质的量有关外,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只表示各物质对应的物质的量,因此,有时可用分数表示,但要注意反应热也发生相应变化。
5.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明确以下问题:(1)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101kPa和25℃时的数据。
(2)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同,因此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热量数据,是与各化学计量数为物质的量时相对应的,,但△H451(1)(2)2(1)(2)【作业布置】课本:P5?-2、3、4【教学反思】1.重点讲练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重点图解化学反应热。
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能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燃烧热、热中和热相关概念和计算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了解能源的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2.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燃烧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燃烧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回忆反应热、焓变的知识。
一、燃烧热定义:(一)、反应热1、概念: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比较。
(二)热化学方程式1能量变化。
化学选修4教案全册42页word
绪言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书的基本学习内容——研究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反应速率、方向、限度);初步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基本学习方法:概念模型法过程与方法:自学与讲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的精髓是化学反应规律,了解化学反应规律,可更好的获取物质为人类服务重点:概念模型法的理解难点: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概念模型建立导入:学习化学的目的——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研究问题的核心——本书的作用一、本书研究的内容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反应的速率、方向、限度章节简介二、学习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从物质相互作用导入概念模型1、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有效碰撞:具有较高能量的分子之间的碰撞2、活化分子与活化能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能量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化学反应过程的简化模型:普通分子——活化分子——有效活化能合理取向碰撞——新物质、能量变化3、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与意义: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加有效碰撞的次数,加快反应的速率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计划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化学热力学)焓变、反应热1课时;热化学方程式1课时;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1课时;习题2课时燃烧热能源1课时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1课时;反应热的计算1课时;习题2课时章末归纳与整理1课时;章末检测2课时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与技能:了解学习本章的主要目的——解决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定量计算过程与方法:讲授、交流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对人类的重要性重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与形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焓变的概念理解,焓变的正负意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第一课时导入:必须2有关化学能与热能知识回忆——定量研究一、焓变反应热焓(H):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焓变(∆H):H生成物- H反应物单位:KJ/mol反应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分析:化学能是物质内能的一种,化学能的变化也是物质内能的变化。
物质内能的变化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U=W+Q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4化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全集(人教版42份)
高二化学教案(选修四)
题:第四第三节电解池
授班级
时第二时
教
学
目
的知识
与
技能1.理解电解原理,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2.了解氯碱工业,电镀,冶金的原理
3.掌握电解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
与
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分析实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根据实验现象,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
态度
价值观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通过对电解原理及应用的研究
难点电解原理及应用
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他:
集体备教案个人备教案
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即反应热。
化学能也能转变为电能,用原电池装置。
今天这节我们就学习电能如何转化为化学能。
第三节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讲:首先我们比较金属导电和电解质导电的区别。
金属电解质
导电粒子
导电状态
温度影响
导电实质电子定向移动
过渡:电解质导电的实质是什么呢?一起看实验。
实验:现象—一极有气泡,检验为氯气;另一极有红色的物质析出,分析为铜。
讲:要分析此现象我们得研究此装置,首先看电极。
1.电极
阳极—与电正极相连
阴极—与电负极相连
隋性电极—只导电,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Pt/Au)
活性电极—既导电又参与氧化还原反应(u/Ag)
问:通电前和通电时分别发生了怎样的过程?
通电前:ul2=u2++2l- H2 H++H-
通电中:阳离子(u2+,H+)向阴极移动被还原;
阴离子(l-,H-)向阳极移动被氧化
讲:即在电极上分别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称电极反应。
2.电极反应( 阳氧阴还)
阳极:2l- -2e-=l2 (氧化)
阴极:u2++2e-=u(还原)
总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放电:阴离子失去电子或阳离子得到电子的过程叫放电。
3.电解:电流(外加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被动的不是自发的)的过程叫电解。
讲:所以电解质导电的实质便是——电解
电解池:借助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即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或电解槽。
问:构成电解池的条是什么?
电、电极、电解质构成闭和回路。
思考:
电解ul2水溶液为何阳极是l-放电而不是H-放电,阴极放电的是u2+而不是H+ ?
4.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得e-))
Ag+>Hg2+>Fe3+>u2+>H+(指酸电离的)>
Pb2+>Sn2+>Fe2+>Zn2+>Al3+>g2+>Na+>a2+&g t;+
阳极(1)是惰性电极时: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顺序(失e-)
S2->I->Br->l->H->N3->S42-(等含氧酸根离子)>F-(S32-/n4->H-)
(2) 是活性电极时:电极本身溶解放电
问:放电能力弱于H+和H–的物质在水溶液中放电吗?
否,但亚铁离子浓度远大于氢离子浓度时,亚铁离子放电。
问: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常需加入氢氧化钠或稀硫酸,为什么?可以加食盐吗?
练习:电解碘化汞、硝酸铜、氯化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的电极
方程式。
.电解规律:
(1)电解含氧酸、强碱溶液及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实质上是电解水,电解水型。
问:初中电解水时加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影响水的电解吗?电解硫酸和氢氧化钠时为何H2和2之比大于2?氧气溶解度大于氢气
又为何硫酸一定大于2,而氢氧化钠可能等于2?硫酸根可能放电。
(2)电解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阳极产生氧气,阴极析出不活泼金属,放氧生酸型。
练习:电解硫酸铜方程式。
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可以恢复到硫酸铜原的溶液:氧化铜、氢氧化铜、铜、碳酸铜。
(3)电解不活泼金属无氧酸盐,实际上是电解电解质本身,分解电解质型。
(4)电解活泼金属(/a/Na)的无氧酸盐,阴极产生氢气,阳极析出非金属,放氢生碱型。
6.电解中电极附近溶液pH值的变化。
(1)电极区域A.阴极H+放电产生H2,阴极区域pH变大。
B.阳极H-放电产生2,阳极区域pH变小。
(2)电解质溶液中
A.电解过程中,既产生H2,又产生2,则原溶液呈酸性的pH变小,原溶液呈碱性的pH变大,原溶液呈中性的pH不变(浓度变大)。
B.电解过程中, 无H2和2产生, pH几乎不变。
但象ul2变大
.电解过程中,只产生H2, pH变大。
D.电解过程中,只产生2, pH变小。
过渡:如果把阳极换成铜棒,阳极发生的反应就是铜自身溶解,如果电解质是硫酸,阴极析出的是什么?也是铜,这就是我们的铜的电解精炼法。
二、电解原理的应用
1.铜的电解精炼
阳极:粗铜棒
阴极:精铜棒
电解质:含铜电解质
问:精炼中硫酸铜的浓度怎样?基本不变,但变小。
过渡:若把阴极精铜棒换成铁棒,电解过程变吗?
不变,但不是精炼铜了,而叫电镀铜。
2.电镀铜
阳极:镀层金属
阴极:待镀金属(镀)
电镀液:含镀层金属的电解质。
3.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
问: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阴极产物、阳极产物分别是什么?
2、转移的电子数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3、从l- l2一定需要加氧化剂吗?
4、阴极产物和阳极产物能接触吗?
、饱和食盐水为何需要精制?如何精制?
精制:步骤一、1)先加过量的Bal2和过量的NaH(顺序可换),再加入过量的Na23
2)过滤
3)加盐酸调节pH为7
步骤二、送入阳离子交换塔除去a2+、g2+等。
4.电冶金
电解熔融氯化钠:2Nal(熔融)=(电解)2Na+l2
适用范围:活泼金属~Al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