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一、试题评价(一)、试卷命题试卷分选择和非选择两部分,考试范围是八年级第一期的教学内容即《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开卷笔试,题目立意清楚,贯彻课程标准精神,有时代性,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题目表述方面,语言准确简练,阅读量适当,题目指向明确。

(二)、试题简评1、试卷功能显著,知识覆盖面较广。

近代化历程显然是重点命题对象。

试题基本按由易到难顺序排列,全卷无偏题、怪题。

试题在保留改错题的同时,其它题型向知识与实践靠拢,选择题以情景题形式。

能力要求上按照课程标准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提取信息、归纳、概括、分析能力。

2、关于命题知识和考点的分析: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灵活性较强,三维目标在试题中有机结合。

二、试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从阅卷和分析总结中我们发现:要把快乐和时间还给孩子们,这是新课程的理念。

怎样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校园的主人、时代的主人”?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和复习,抓质量出成绩?怎样教学才能有效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这是我们每一个历史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

新的形势要求我们,一定要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迎接挑战,教师的教学思想一定要有新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的教学一定要立足学为主体,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历史教师优秀群体的合力,团结合作迎接挑战,资源共享共谋发展。

三、对今后教学的思考要聚焦课堂真抓实干: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怎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考点的有效性怎样落实?怎样使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精彩?怎样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这就要求我们聚焦课堂、真抓实干,平时的教学和今后的复习一定要以《历史课程标准》为教学和复习的方向、指南。

为此,今后教学和复习中一定要防止两种倾向。

一种是活书死教,不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相应的技能技巧(课改教材比之旧教材更显得形式多样,但是如果教师的观念不及时更新,依然可能出现生硬灌输的现象);一种是只注意形式上的活跃,表面上整个课堂学生表现得积极活跃,实际上基础知识一片空白,更谈不上思维能力的训练。

2014——2015年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4——2015年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4——2015年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本次历史期末测查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取得明显成效之处:本次考试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得分率相当高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可能是因为还没有进行整体的复习,所以涉及到初一年级学过的知识,好多学生都是模棱两可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难写的字容易写错;还有就是审题上也存在不细心的问题。

今后的措施做法: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对重点、专题性的内容强调、点拨指导;相关知识进行串联;对难写易错的字句进行纠正;多测试,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关注差生等
本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不仅是对工作的总结,更有对今后工作的思考,使大家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我们将继续摸索提高教学质量之路,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近年来,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历史的学习不仅仅是一门科目,更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在历史上册期末考试中,学生的表现直接反映了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因此,对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就历史知识考察方面来看,历史上册期末考试主要涵盖了古代史和近代史两个部分,其中包括了历史背景、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方面的知识。

从考试结果来看,学生对古代史的掌握情况相对较好,而对于近代史部分的理解和记忆则相对较弱。

这可能与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兴趣程度有关。

因为古代史更具有故事性和传奇色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而近代史则相对较为抽象和复杂,学生们可能更难以理解其中的关联和影响。

因此,针对近代史部分的学习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其次,历史上册期末考试中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重要的考察目标。

学生们在考试中需要针对一些历史事件或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而从考试结果来看,学生们在这方面的表现还存在不足。

例如,在问题分析方面,有些学生只停留在记忆的层面,对于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缺乏全面的理解和分析。

在解决问题方面,一些学生只能给出简单的建议,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多种角度和方法来思考历史问题。

此外,考试中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历史上册期末考试中,有不少题目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或材料来理解和回答问题。

然而,从考试结果来看,学生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

有些学生在阅读理解时存在困难,无法准确理解文章的意思,从而影响了正确回答问题。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重视,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练习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显示,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较为良好,但对近代史的理解和记忆相对较弱。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含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含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满分:100分亲爱的同学,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一定收获不少吧!相信你会有出色的表现,沉着动笔吧,祝你旗开得胜!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恩格斯说:“磨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下列已会人工取火的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蓝田人D 山顶洞人2、下列世界文明中,延绵不绝、生生不息,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是()A印度文明 B希腊文明 C阿拉伯文明 D中华文明3、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A 古代美洲人B 古代印度人C 古代埃及人D 古代阿拉伯人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是()A汉漠拉比法典 B秦律 C古罗马法典 D普通法典5、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是()A 爱琴文明B 雅典文明C 斯巴达文明D 罗马文明6、阿拉伯的著名故事集是()A《伊索寓言》 B《荷马诗史》 C《天方夜谭》 D《格林童话》7、华夏族的人文始祖是()A 嫘祖B 皇帝C 炎帝和黄帝D 蚩尤8、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 大盂鼎B 带枷铜俑C 司母戊大方鼎D 四羊方尊9、下列哪一派的思想从西汉时期开始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10、威胁西汉政权的周边少数民族主要是()A匈奴族 B女真族 C满族 D契丹族11、被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 司马迁的《史记》B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C 班昭的《后汉书》D 班固的《汉书》12、唐朝的鼎盛时期是 (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13、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中秋节C 清明节D 国际儿童节14、南宋的都城临安指的是现在的()A 大都B 泉州C 广州D 杭州15、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的中国古代戏剧家...是()A 曹雪芹B 关汉卿C 罗贯中D 施耐庵16、《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社会状况?()A 秦朝B 唐朝C 北宋D 元朝17、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①村落的产生②火的利用③文字的发明④国家的产生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18、造就西方文化之根的是()①古印度文明②古中国文明③古希腊文明④古罗马文明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③④19、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有( )A达芬奇 B亚里士多德 C 莎士比亚 D 但丁20、下列封建王朝中,属于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的是()A 三国B 南朝C 五代D 元朝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历史连线】依照所学知识,将下列两组内容进行合理连线(8分):古代埃及摩亨佐·达罗城诗圣李白古代巴比伦金字塔诗仙王羲之古代中国空中花园书圣吴道子古代印度青铜文明画圣杜甫22、【历史穿梭】有一位21世纪的学生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这里正进行最杰出人物的大选:下面是几段竞选词:A:我是太阳神之子,在我手里建成了最大的金字塔…… B:我是著名的治水英雄,驯服了涛涛洪水,各部落首领都向我朝贡…… C:我统一了两河流域,在位时还制订了最古老的成文法典…… D:我普渡众生,帮助人脱离苦海,我的信徒不计其数……这位学生听了一知半解,亲爱的同学,你能帮他吗?(12分)(1)A是哪国国王?该国国王被称为什么?(4分)(2)B是谁?他的儿子启为巩固王权,破坏了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你知道划线部分代表的是什么制度吗?(4分)(3)C是谁?D创立了什么宗教?(4分)23、【历史竞猜】阅读下面三段短文,在横线上完成填空:(10分)(1)“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狭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三国志》①“操”指②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役是后来,刘备建立的政权是国。

2013——2014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2013——2014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2013—2014年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分析一、试卷总体评价从整体上看,河北省2014年中考历史试题,既重视基础知识,更突出能力考查,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历史素养的平台。

二、试卷结构今年的文综试卷选择题23个,非选择题思品三个,历史三个,思品和历史综合一个,共30个题。

全卷15个历史试题,涉及21个学习主题,77个考点,覆盖面广,各部分考查内容均衡。

三..考试内容注重基础知识考查,更突出学科能力考查试题涉及的考点主要有: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败亡、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新中国的外交、对“文革”的反思、改革开放、工业革命、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凡尔登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启蒙思想等,体现了课标、说明要求掌握的主干知识,突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也从根本上扭转了开卷考试下历史教学忽视基础知识、忽视培养学科能力、更忽视历史素养逐渐形成的现象。

13题,选取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作为材料,考查依据史料解释历史的能力。

该题通过民国政府颁布的饬令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依据史料提供的信息,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解释历史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与方法。

16题,以19世纪某位历史学家的记述创设情境,考查对工业革命的理解。

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提炼出“廉价棉织品”“18、19世纪”“贫苦阶层”“享受服装的乐趣”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由于工业革命使用动力机器,棉纺织工厂的涌现致使产量激增,使得棉织品能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寻常百姓家中。

20题,对“文革”的直接考查在我省中考是首次。

本题选取权威研究著作《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有关“文革”的教训创设情境,考查“左”的错误特别是“文革”对我国发展造成的严重危害,进一步明确要避免“文革”历史悲剧在我国重演,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道理。

21题,选取不同时期报纸的头条新闻创设情境,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范文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范文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范文一、试卷基本情况。

1. 试卷结构。

本次人教版八年级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

其中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合计50分;非选择题有4大题,合计50分。

2.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涵盖了八年级历史教材(人教版)的中国近代史部分,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 选择题部分。

第1 5题(关于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第6 10题(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第11 15题(洋务运动相关)在这部分题目中,第11题(洋务运动的时间和代表人物)和第13题(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学生回答较好,正确率分别为85%和78%。

但是,第12题(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第14题(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和第15题(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学生错误较多。

例如,第12题,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近代军事工业,而没有理解其维护清朝统治的本质目的,错误率达到35%。

这反映出学生对洋务运动的本质和历史意义的把握存在偏差。

第16 20题(戊戌变法相关)第16题(戊戌变法的背景)和第18题(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学生作答情况尚可,正确率在70%左右。

但是,第17题(戊戌变法的领导阶级)、第19题(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第20题(戊戌变法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学生错误较多。

如第19题,学生对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封建势力的强大理解不深刻,错误率达到45%。

这说明学生对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缺乏深入的认识。

第21 25题(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相关)第21题(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第23题(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学生回答较好,正确率分别为82%和76%。

但是,第22题(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24题(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和第25题(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学生存在较多错误。

八年级历史 试卷分析材料.doc

八年级历史  试卷分析材料.doc

涅中县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材料评卷单位西堡镇中心学校汪玉恩一、总体评价:(1)、本套试卷的优点:1、从总体看结构合理,有梯度,试题立意新颖灵活,信息量多,知识覆盖面较广。

2、不回避重难点,注重对能力的考查,试题的区分度较大。

3、既考查了图片信息题,又考查了材料情境题;既考查了再认再现的识记能力,又考查了历史的比较思维能力;既考查了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 又考查了中外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情况,有利于学生利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试卷结构科学,赋分恰当,阅读量和书写量适中。

(2)、存在的瑕疵:1、试题从内容到形式整体上有待更加新颖、灵活。

实践型、开放型试题未被广泛采用。

2、试题设问过于直接,缺乏问题的迷惑度,使得整套试卷试题难度不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与时政结合的力度还待进一步加强。

二、试卷结构及试题特点:1、内容覆盖面比例:世界古代史内容占18%,中国现代史内容占82%.2、题型分值:单项选择占48分,材料分析题52分。

3、难易比例:基础题约占90%,稍难题约占10%,(如27题)难度较大题约占0 %。

4、题量情况:共8页,28题,题量适中。

三、答题情况分析:1、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

同时,要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依然以课本为本,深抓课本基础知识,看书要善抓“关键词”。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会基础知识,掌握典型例题、习题中蕴含的一般规律、方法等;注意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3、搞好专题和热点问题的复习,注意培养学生宏观把握知识的能力。

4、注意培养学生书写答案的“靠、贴”能力。

组织答案时,提醒学生注意将“学科语言”镶嵌到答案句子中去,提高得分率,力争拿满分。

(完整)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完整)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完整)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XXX时间如白驹过隙,翩转飞逝。

转眼间,八年级上半学期已经结束。

纵观此次期末考试,对二、三、四单元的考察内容比较多。

本次期末考试重基础,同时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测试。

一、试题整体分析1主要特点(1)考查内容。

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所规定的内容为考查范围,以新旧课标共同规定的研究内容为重点,以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历史上册实验教科书(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知识内容为依托进行命题,每一课中的楷体字(小字)部分不在考试范围之内。

(2)题型及分值比例。

选择题占50%,25道小题,50分;非选择题占50%,3道小题,50分。

(3)试题突出对教学重点内容的考查,尽量联系社会热点,注重运用材料进行提问角度的创新;重视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没有考查需要死记硬背的细微知识点;试题的“现实感”强,试题所选用的材料和所创设的情景,贴近学生生活。

2.总体得分情况本次期末考试学生平均分79.1分,试题难度基本符合命题要求;试题信度高,考查出了学生的真实研究水平。

具体得分情况见各部分题目分析。

二、选择题(第1—25题)分析1.考查情况分析试题取材比力广泛、新颖,设问灵活,吻合既定的命题要求,注重比力、判断、评价、分析、概括和处理材料等能力的考查,难度吻合要求,有很好的信度。

2.得分情况分析试题命制科学公道,没有偏题、怪题,题量、阅读量适中,难度适当,绝大多数学生得分情况良好。

3.凸起问题一部分学生对重大史实记忆不准确或对题意理解错误,或对选择题缺乏必要的解答技巧,导致错答失分。

4.教学建议(1)指导学生加强对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掌握。

教师要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反复强调,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史料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印象。

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今年的历史期末考试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主。

题型与中考题型一致,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中考题型,定位自我学习状态,检验自身学习效果。

一、试卷分析本次历史试卷,考查的是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的内容,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应用,凸显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考点的设置上来看,知识点分布较广,难度适中;从考试的题型来看,试卷共分为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共计20分,材料题共计30分。

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材料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比较能力、思考能力等。

二、答卷分析此套试题选择题难度较易,学生做得还不错;材料题题目比较灵活,学生把握知识的能力稍显欠缺,失分较重。

总的来说,此次期末考试学生的成绩不甚理想,具体答卷情况如下:参考人数优分优分率合格合格率低分低分率79 19 24 56 70.9 3 3.8三、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如选择题中的第8、10题等,都是考查的学生的基础知识,仍有很多学生失分。

材料题12题西安事变的目的及意义等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还是有学生没有答完整。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差。

从考卷上也可以看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薄弱。

如材料题11题里考查的戊戌变法的知识点,很多学生都答成了新文化运动,因为材料中出现了胡适的名字,但是没用纵观材料的大意;还用13题考查的近代史上日本的侵略史,题目要求写出两个事件,学生都写成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而不是日本侵华战争,那说明学生没有联系下面两个问题来答题。

这些都反映出学生阅读材料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较差。

3.读题不认真,答题条理不清。

比如说材料题第12题的2问,先要说出支持那种观点,再答出原因。

有些学生只答了一问,有的学生没有分点做答,思路混乱。

这都暴露了学生的应试心理差,答题习惯差等问题。

四、解决措施1. 继续贯彻高效课堂理念。

在下学期的历史教学中,用高效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认真备好高效课,上好高效课,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课堂讨论和学习,在课堂上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2013—201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检测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2. 小明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下列这样一组图片。

请你说说第一张图片上的人是谁?第二章图片中的情景发生在什么战役中?()A. 林则徐鸦片战争B. 关天培虎门战役C. 左宗棠收复新疆D. 邓世昌黄海战役3.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是指()A. 君主立宪时代B. 民主共和时代C. 民主科学时代D. 尊孔复古时代4. 《日落紫禁城》中有一段文字: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19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

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 洋务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戊戌变法D. 新文化运动5. 下图是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

据你所学历史知识推测最后的结果是()A. “弱者最终灭亡”B. “弱者”成为被控制的“木偶”C. “弱者”迅速回击,并发展壮大D,“弱者”被肢解瓜分6. “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

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

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

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

”材料所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体现出的核心精神是()A. 爱国主义B. 艰苦奋斗C. 开拓创新D. 乐观主义7. 1945年,登载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的报纸价钱高达一百元一张,仍然受到民众热烈追捧,是因为()A.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B. 长期的战争使得当时国内严重通货膨胀C. 当时国内的报纸发行量有限D. 日本人将当时的报纸提前抢购8. 1934年,张学良为东北大学校刊题词:“现在唯一救国之方,是坚确决心。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分析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分析为了有效检讨教学得失,总结经验,为今后教学提供借鉴,现做期末试卷分析如下:一、试卷评析:本次期末考试由教研室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学校组织统一考试,学校严格按照考试要求实施了考试,学生成绩客观真实。

本学期的历史试卷难易适中,题型较全,考查范围均在课标要求和课本范围以内,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并重,形式新颖,考题较活,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套价值非常高的试卷。

二、试卷范围及题型本张试卷考查的是八年级上册所有内容,考查内容与所学内容保持一致,是对学生半年研究的一个很好的检测。

共有两大题型:单项选择题和主观题两大题型,试卷共100分,两在题型各占50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及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存在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很多学生对历史知识点掌握不到位,特别是一些重点知识。

例如,单项选择题考查具有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的人物,四个选项中只有XXX一人不具备,但有相当一些同学没做对。

2、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

很多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还可以,但是把知识运用到具体解题中不能做到灵活自如,有些题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学生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3、知识总结概括能力不足。

对于那些需要将知识点归纳总结的题,很多学生不能有效组织知识回答。

例如,主观题部分考查不平等条约是怎样一步步吞噬中国美丽的山河,如果以单个知识点的形式呈现,学生可能会答,总结到一起学生就出现错误了。

4、史料分析问题多多。

学生或者不能正确分析史料,或者将历史事件混淆,所答不对,或者根本不知史料所云,乱答一气,或者张冠李戴,不知所云。

5、错字、别字、词不达意之处甚多。

还有的学生在自己发挥的部分所答与题目根本不沾边。

四、今后教学努力方向:1、加强检查,重视基础知识掌握。

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课下、单元检测、小测验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检查,督促学生及时识记学过的知识,特别是对于那些中等偏下学生,坚持严加督促,促使其掌握历史知识。

八年级下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下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卷质量解析一、试卷议论1、题型与题量全卷共有四种题型,分别为单项选择题(50 分)、填空题( 15分)、简答题( 35 分)2、内容与范围从察看内容看,几乎覆盖了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中所有主要的知识点,而且试题侧重于察看教材中的主要章节。

纵观全卷,所有试题所涉知识点均依照《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3、试卷特点等方面: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吻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试题侧重基础,内容亲密联系生活本质,侧重了实践性和创新性。

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表现了历史课程标准精神。

有利于察看历史基础和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授课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其详尽特点以下:(1)加强知识系统,突出骨干内容。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骨干知识的察看保证了较高的比率,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但个别题分值较高,答案不清楚,简单让学生出现混淆,学习成绩较好的也都出现了答错的情况。

(2)贴近生活本质,表现应用价值。

本次试题依照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解决历史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觉学习历史知识的必要性、合用性和应用价值。

二、学生答题解析1、基础不够扎实。

综观整套试题,可以说表现了对历史的综合解析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测试。

特别是本套试题提升了实践能力,是对学生学习的全方面情况进行了测查。

我校学生在测试中,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一般,很多不应当错的题也出现错误,如填空题中大多数同学对我国重要历史时间发生的时间掌握不够好,中上水平的学生成绩不够理想。

2、解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运用数学基础知识,解析资料,是历史课标中提出的最基本授课目的。

本次试题比较集中地表现了这一思想,裸露了个别学生解析问题能力不足的缺点,对于讲过的题换一种问法就不会答了。

三、错例解析本次考试易错题主要集中在填空题上大多数同学对历史时间掌握不好,比方第一小题土地改革完成的时间,大多数同学都答不出来。

第二题抗美援朝的时间只有百分之 60 的学生能答出,说明我校八年级学生对本册我国历史重要事件发生时间掌握不透彻。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一、总体评价
本次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试卷难度适中,知识点覆盖面广,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从整体上看,试卷的命题质量较高,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分项分析
选择题
选择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其中,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要素的考查较多,同时也有一些题目涉及到历史事件的背景、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在答题时需要认真审题,仔细比对选项和题目要求,避免因为粗心而失分。

填空题
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部分题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也需要学生在答题时仔细比对题目要求和答案,避免因为疏忽而失分。

简答题
简答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等方面的理解能力。

学生在答题时需要认真审题,理解题目要求,并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

同时,还需要注意答案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历史事件、人物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在答题时需要认真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

同时,还需要注意答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问题与建议
在本次考试中,学生在答题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审题不仔细、答题不规范等。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巩固;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加强答题规范训练等。

试卷分析格式

试卷分析格式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实验中学学校八年级历史学科试题评价题号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教师对试题的评价其它情况本校八年级期末考试,在较规范的按照标准答案阅卷的情况下,年级平均分68.2分。

学生个人最高分99分,最低分6分。

、本次试卷100分,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非选择题50分,本次试卷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的知识点全面、覆盖面宽,立意高远。

2、选择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选择题得分率为70%左右,说明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比较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丢分大的是5小题,学生知道洋务运动有创办海军,但换一种问法就不会了,不会灵活运用,16小题计算民国年代,这道题讲过练过,学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24小题学生不能理解题意,不知所云。

3、非选择题共计60分。

本不知所云卷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等,结果丢分较多。

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表现在:⑴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有待提高。

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观点不明、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大量存在。

⑵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

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张冠李戴,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如,第三大题的材料分析题,文中考到的是五四运动,而有的学生不认真审题,看到运动就想到新文化运动,因此整个题目都答错,十分严重。

(3)对知识点的链接能力较差,缺乏对历史知识系统的把握。

比如第四大题考的就是近代中国两次反侵略战争,主要就是第一单元的甲午中日战争和第四单元的侵华战争,学生的答题思路只局限在图片当中不能联系到整个战争体系。

1、老师们教的很认真,学生背的很辛苦,成绩却如此之低,真的难以交代。

如何从知识的背诵,转向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是教学的首要问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河坝中学2013—2014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教师:张家才一、试卷分析本次考试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以及对材料分析的综合能力。

要求学生具有用简单的基础知识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此次试卷难度适中,考点覆盖面广。

第一题的选择题侧重于考查课本的第一二单元的基础知识。

试卷的大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而且注重全本书知识的链接,主要考察学生对八年级上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卷总分100分,以基础知识为重点,所学的内容都已覆盖到,难度适中,满分为100分。

试题结合初中学生实际,力求体现本学科的特点,体现新课程理念。

试题取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有限信息,适当拓展。

试题内容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有机融合与渗透,以便能准确地考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因此,试题具有如下特点。

1、试题分析①题型比例分析本套试题共分选择题、列举题和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四个题型。

②内容比例分析:通过对试卷细致分析,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渗透德育。

以课标准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

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重点较为突出,符合考试标准。

本卷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效果不是很好。

这充分反映了考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其主要表现在: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

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

基础打的不牢。

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

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历史试卷分析

历史试卷分析

2012 —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科任教师:邓金英一、试卷结构:本次历史试卷采用闭卷考查的形式,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最大限度地与课本内容接轨,这在近几年的考试上是一个创新。

(1)题型:本次试卷共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题型,选择题为单项选择,综合题均为改错题、读图题、材料分析题和综合探究题。

(2)题量与分值:单选题共有2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综合题共占60分。

分值的分配合理,学生一般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二、统计数据:参加考试150人,总分9375分,平均62.5分,第一题平均是27.3分,第二题平均7.2分,第三题平均2.8分,第四题平均7.4分,第五题平均20.1分。

最高分97。

难度系数为0.65,具体为下表:三、试卷内容分析:(1)本次试卷继续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在单选题中,前面的十道题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学生一眼就可看出答案,但到10题以后,逐渐有一定难度,学生须在掌握较好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作答。

只是11题是非课标要求的内容,也需要学生掌握吗?(2)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

如选择题中的第10小题,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读图题22题比较基础,23题的难度上升,直接定位于课本,有助于学生下一步学习方向的把握。

(3)侧重考查学生的读题能力。

如材料分析题,学生如果审题不仔细,就会回答不准确。

(4)直接链接生活。

如综合探究题,选得很好,对学生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很有帮助。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失分情况:①选择题中失分最高的是10、11题②改错失分最多的是1题和5题③问答题中,失分较多的是23题中美关系发展如何?学生答不全。

④综合探究出错的原因是没有读清题是关于改革开放以后的内容。

3、失分原因分析:①学生文化基础普通偏差,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存在很大问题,语句稍为复杂的考题学生很难理解,导致失分。

八年级历史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八年级历史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8年级上期(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1、基本情况: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题型包括单选题、材料解析题。

2、考察范围:八年级上册内容。

3、试卷的基本特点:(1)依纲据本。

命题依据八年级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

(2)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标高适度。

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

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4)注重分析。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阅读材料题主要考察了一些重要事件的影响、意义以及一些重要事件的主要事实。

二、成绩分析:本次考试试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要认真听课、注重书本知识并加以记忆,想考及格是不难的,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学科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考试成绩不够理想。

具体情况如下:8年级07班历史试卷分数段统计表三、考情分析:1、展现优势:(1)少部分学生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

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

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

少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得出答案。

2、存在问题:(1)基本功不扎实。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

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对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到位。

(4)此次材料阅读考试题比较简单,只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而不需要分析作答。

(5)复习不到位。

本次考试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差,得分率较低。

四、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充分掌握教材内容。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

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本试题满分为100分,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读图题、材料解析题。

可以说题型多样,接近中考试题类型。

整份试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全面检测出课标上中国近代史部分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

整份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双基”,没有怪题、偏题。

二、试卷分析1、贴近新课程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命题,体现了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同时重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在考试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

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引领作用。

2、既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重视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读图能力等)。

本次试题分为两大块,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有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而且更加侧重对能力的考查,如果只是单纯的记住一些历史基础知识,而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差,那就很难在这次考试中得高分。

3、试题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多题目都需要学生结合课本所学并联系生活实际,仅凭死记硬背得不了高分,三、普遍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不够,课后很少有学生看历史课本。

这直接导致学生对书本不熟悉,对历史事件不熟悉,从而造成大面积失分。

2、审题不清,对题意不理解。

3、在答题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缺乏答题技巧。

4、答题的规范性太差,书写也不够规范,错别字很多。

5、不会合理分配时间,导致好些学生题目都没做完。

四、教学建议1、要依据《课标》进行教学《课标》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课标》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什么以及学到何种程度,都一一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

2、狠抓基础知识落实基本知识点的落实: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是历史最基本的知识点,必须牢固掌握,反复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

卷面分析

卷面分析
4、复习时要对学生进行审题、答题规范、答题技巧的训练。
2、重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在历史学习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因此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于课本一些重点知识一定要反复落实,要使学生能正确书写下来,避免书写错别字,要使课标要求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学生掌握准确无误。
3、复习时要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形成知识网络。重视单元小结、同类知识的总结及比较,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有明确的历史知识体系。同时对于单元学习主题也要重视讲解,要让学生掌握单元主题。
丽日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面分析表
八年级年级1—6班科目:历史任课教师:何晓娟
班级
考试人数
平均分
优秀人数
优秀率
良好人数
良好率
低分人数
低分率
各分数段人数(人)
110分以上
100~
109分
90
~
99

80
~
89

70
~
79

60
~
69

40
~
59

0
~
39

1
50
56.58
5
10.0
7
14
5
10
3
2
7
9
24
5
2
50
49.96
2
4.0
5
10
13
26
1
1
5
8
22
13
3
51
53.37
1
1.96
8
16
7
13.7

历史成绩分析

历史成绩分析

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结构分析
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第二部分材料分析题,共50分,26题12分,27题13分,28题12分,29题13分。

二、试卷难易程度
本次期末考试的试卷涉及的题型有选择、材料分析题,涉及的知识点广而且细致,题量大,很多同学60分钟难以完成试卷题目。

三、学生的总体成绩
本次参加考试的学生为八年级四个班,最高分89分最低分15分,不及格人数多,高分段人数少。

四、学生的共性问题
学生失误较多的是选择题6, 7, 9, 12, 14,19, 21,24, 25。

材料分析题26(3),27(2),28(1),29(1)(2)。

主要是1知识点掌握不牢
2审题能力太差
3理解能力不强
五、自我教学中的不足
1、知识落实不到位
2、没有深入到学生中去,真正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方法、规律、思路没加以正确引导教学中重视了合格生的
培养,而忽略了优生。

六、今后教学的措施
1、加强知识的落实并做好记录。

2、对于主干知识重点部分要反复强化做到温故而知新。

3、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弄清考试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

4、研究考试说明研做中考题探索知识的考试规律弄清考试的题型。

5、必须杜绝课本上的知识点没解决。

6、深入学生弄清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多和学生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分析
一、均率统计
二、试题分析
本试题分两大块,(一)是单项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二)是非选择题,有简答题16,材料题17、18 ,探究题19。

这份试题有几个特点:基础性强,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题量适中,难易度适宜,基于目前初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试卷中基础题约占75%,都是课本上的知识点,应用、综合类试题约占25%,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拔高、探究。

三、答题情况分析及存在问题
(一)选择题
本次的选择题难度适中,学生主要的失误在:
2题:考察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部分属于新课标的新增内容,课本内没涉及到,自己补充强调的效果不佳。

7题:材料中人们对于时间的掌握变化,实质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不足。

(二)简答题与材料题
16题:通过历史的老照片,来认识和了解历史事件。

学生们大多答得不错,个别失误主要是由于,对基本历史常识的记忆不牢固。

17题:考察新中国的建立和新政权巩固。

主要失误在于(4)小题。

学生们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分析不到位,还有就是语言组织不条
理。

18题:考察人类的早期文明和世界三大宗教。

学生们主要的失误在于审题不清,导致答非所问。

尤其集中于(1)小题。

(三)探究题
考察近现代中国崛起的三大阶段。

主要是从三个材料给出的时间段入手分析。

学生们的主要失误在于:
(4)小题:对于改革开放格局的回答,学生们答案不够完整,主要是缺少,对外开放的四个步骤,所以导致失分。

(5)小题:考察改革开放侯中国发展的有利因素。

这道题开放性和综合性都比较高,学生们的答案往往不完整。

四、努力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

历史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2、课堂上精讲多练,空出时间让学生识记背诵,给方法,给时间,给结构,增效果。

3、加强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4、加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