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最优化方法

合集下载

第2章 线性规划

第2章 线性规划

目标函数下降
MAXZ=4X1-3X2 S.T. X1+2X210 X16 X24 X11 X1,X20
X2=4
B A
目标函数上升
C
X2 0
E
D
X1 X1=6
4X1-3X2=0
X1=1
对解的讨论: .唯一解 .无穷解 .无解: 可行域空集 可行域无界
X2 X1+2X2=10 X2=4
X1 0
a11 a12 a1n 约束方程组 A P1 , P2 , Pn 系数矩阵 a m1 a m 2 a mn
A为m ×n矩阵( m为约束方程个数,n为变量个数)
a11 a12 a1n A P1 , P2 , Pn a m1 a m 2 a mn
消除负的右端常数项
MAXZ=-X1-3(X3-X4) S.T. 6X1+7(X3-X4)8 X1-3(X3-X4) ≥6 X1-(X3-X4)=3 X1、X3、X4 0
约束方程还不是等式约束
人为添加变量,成为等式约束
对于“≤”约束,添加松弛变量 对于“≥”约束,添加剩余变量
6X1=5X1+3X2 S.T. 3X1+5X215
max Z 5 x1 3 x 2 3 x1 5 x 2 x 3 15 5 x1 3 x 2 x 4 10 x1 , x 2 , x 3 , x 4 0
5X1+2X210
X1,X20
2、给出基本可行解
• 6.基本可行解:满足非负条件
对于D1 ,基变量为X4、X5,X1、X2、X3为非基变量,令 X1、X2、X3=0, X4 = 8、X5 = 1 对于D2 ,基变量为X1、X2,X3、X4、X5为非基变量,令 X3、X4、X5 =0, X1 = -13/4 、X2=15/4

最优化方法-线性规划

最优化方法-线性规划

引言
对线性规划贡献最大的是美国数学家G.B.Dantig(丹捷格),他 在1947年提出了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Simple Method),并同时给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理论,为线性规划 奠定了理论基础。在1953年,丹捷格又提出了改进单纯形法, 1954年Lemke(兰母凯)提出了对偶单纯形法(dual simplex method)。 在1976年, R. G. Bland 提出避免出现循环的方法后,使线 性规划的理论更加完善。但在1972年,V. Klee和G .Minmty 构造了一个例子,发现单纯形法的迭代次数是指数次运算,不 是好方法——并不是多项式算法(多项式算法被认为是好算 法),这对单纯形法提出了挑战。
B2
B3
70
50 60
A2
60 110 160
[解] 设xij 表示 Ai运往Bj的运量(万块) minS=50x11+60x12+70x13+60x21+110x22+160x23 S.t. x11+x12+x13=23 x21+x22+x23=27 x11+x21=17 x12+x22=18 x13+x23=15 xij≥0, i=1,2、j=1,2,3
2.线性规划问题的几何意义
2.1基本概念 凸集:设k为n维欧氏空间的一点集,任取X,Y∈K,若 连接X,Y的线段仍属于K,则称K为凸集。即任取α ,0<α <1 α X+(1-α )Y∈K 称K为凸集。 顶点(极点):设K是凸集,X∈K,若X不能用不同的两
点 X(1) ∈K,X2) ∈K 的线性组合表示为 X=α X(1)+(1-α )X(2) (0<α <1) 则称X为极点。

最优化方法-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

最优化方法-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
其次证明充分性。设X的正分量为x1,x2,…,xk,其对 应的列向量P1,P2,…,Pk线性无关。显然k≤m。
若k=m,则P1,P2,…,Pk可用来构成一个基,所以X是基 本解。而已知X是可行解,故X又是基可行解。
若k<m,由于A的秩为m,比可从A中再挑出m-k个列向 量,与P1,P2,…,Pk ,一起构成一个线性无关极大组,即 为一个基,由此可知X是基可行解。
定义1.7:设集合S是n维欧式空间En中的闭凸 集,d是En中的非零向量。如果对于S的每 个点X,以及一切非负的数λ,都有
X+λd∈S,λ≥0
则称向量d是凸集S的一个方向。如果d1, d2是S的方向,且d1≠αd2, ∀ α>0,则d1, d2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进一步,如果d是凸集S的一个方向,且 不能表示为S的另外两个不同的方向的正组 合,则称d是S的一个极方向。
约定A是行满秩的m行n列矩阵。
2、基、基向量、基变量、基本解、基本可 行解、可行基、最优解、最优基
基:矩阵A中一个m阶非奇异子矩阵 基向量:基的列向量 基变量:基向量对应的变量 基本解:非基变量全为零的解
基本可行解:非基变量为零,基变量都大 于等于零的解
可行基:基可行解对应的基 最优解:基本解中使目标函数最大的解 最优基:最优解对应的基
X=λX(1)+(1-λ)X(2)
上式的分量表达形式为 显然,当j>m时,有
x
j
xj
xj1 xj1x j2
1 0

xj2
,
j

1,
2,
,n
m
再由于X(1),X(2)均是可行点,故可推知 xjiPj b,i 1, 2
两式相减,得

最优化方法:第2章 线性规划

最优化方法:第2章 线性规划

Z=CBB-1b+(σm+1,
σm+k ,
xm+1
σn
)
CB B-1b+σ m+k
xn
因为 m+k 0,故当λ→+∞时,Z→+∞。
用初等变换求改进了的基本可行解
假设B是线性规划 maxZ=CX,AX=b,X 0的可行基,则
AX=b
(BN)
XB XN
b
(I,B-1 N)
➢ 若在化标准形式前,m个约束方程都是“≤”的形式, 那么在化标准形时只需在一个约束不等式左端都加上一个松弛变 量xn+i (i=12…m)。
➢ 若在化标准形式前,约束方程中有“≥”不等式, 那么在化标准形时除了在方程式左端减去剩余变量使不等式变 成等式以外,还必须在左端再加上一个非负新变量,称为 人工变量.
单纯形法简介
考虑到如下线性规划问题 maxZ=CX AX=b X 0
其中A一个m×n矩阵,且秩为m,b总可以被调整为一 个m维非负列向量,C为n维行向量,X为n维列向量。
根据线性规划基本定理: 如果可行域D={ X∈Rn / AX=b,X≥0}非空有界, 则D上的最优目标函数值Z=CX一定可以在D的一个顶 点上达到。 这个重要的定理启发了Dantzig的单纯形法, 即将寻优的目标集中在D的各个顶点上。
非基变量所对应的价值系数子向量。
要判定 Z=CBB-1b 是否已经达到最大值,只需将
XB =B-1b-B-1NX N 代入目标函数,使目标函数用非基变量
表示,即:
Z=CX=(CBCN
)
XB XN
=CBXB +CNXN =CB (B-1b-B-1NXN )+CNXN

【最优化】线性规划基本概述

【最优化】线性规划基本概述

【最优化】线性规划基本概述什么是线性规划:线性规划就是特殊的有约束优化问题,⽬的是通过⼀组线性等式或者不等式下得可⾏集合点,来寻找⼀个⽬标函数的极值;通常来说,极值可以是极⼤极⼩,但是⼀般采⽤极⼩,看到相关的案例,求极⼤值直接前⾯加负号变为极⼩值即可;线性规划的基本问题形式:线性规划问题可以采⽤最基本的数学符号进⾏描述:minimize c T xsubject to Ax=bx>=0;对于上述可以这样理解,对于某个参数向量x,所满⾜的可⾏域条件为Ax=b,也成为约束⽅程,可⾏域内点集由该⽅程组确定,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可⾏域条件不⼀定为等式,只需要线性即可;c T x为⽬标等式,两个都为向量,所以值为⼀个单值,旨在找到⼀个极⼩值,使得满⾜minimize的要求;因此,对于任何的问题,都可以转为标准的问题形式进⾏求解;其中,⽐较有意思的是约束条件实际定义了求解的维数,也就是如何直观的通过对x的选择,使得c T x最⼤;如果从空间思想来考虑,就可以分为简单⼆维和三位情况下的最优化;如果是简单的⼆维情况:c T x相当于ax1+bx2,相当于⼆维平⾯上的⼀条直线,其中要求的是如何选定x1,x2的值,使得k=ax1+bx2存在最⼤最⼩值(因为向量c相当于已经确定了斜率);⽽约束条件也为围成的⼀系列可⾏域,在⼆维平⾯内选择点,使得k=ax1+bx2最⼤,也就是和x2轴交点值最⼤;如下图所⽰,书上也给了⼀个很好的例⼦:⽽对于多维情况,则需要涉及凸多⾯体问题:c T x中的c的个数已经限定了多维空间下n的⽬标函数;约束条件Ax=b,其中A为m*n维数向量,定义了m个超平⾯所围成的⼀个凸多⾯体,并且假设该多⾯体⾮空有界;书上讨论了很多种情况,例如多⾯体超平⾯的维数问题;但是这⾥还是说⼀下常规的转换求法;根据c T x得到⼀个超平⾯c T x=0;找到⼀个⽀撑超平⾯c T x=β,使得整个胞体M在半平⾯,且M和超平⾯交集为M';所以⽆论任何属于负半区的点y,都会有c T y<β;⽽任何属于M’的点y,都有c T y=β;所以可得到⽀撑超平⾯的点是极值点,同样如果⽀撑超平⾯为单点情况下,仍然适⽤;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型:对于标准型,和之前谈到的基本形式类似,实对所有⾼维线性规划下的问题做⼀个基本的形式定义;minimize c T xsubject to Ax=bx>=0值得注意的是Ax=b的条件,所有⼤于等于的线性条件都应该转为等于进⾏讨论,个⼈认为是使得所构成的解集范围是多胞体⽽⾮多个超平⾯围成的范围;⽽对于⾮标准形式,往往有Ax>=b或者Ax<=b,所以通过变换来变成⼀般的标准形式;其中注意下不同的说辞,Ax>=b,Ax<=b,⽆⾮就是加减y⽽已,保持y>=0即可,两种情况称之为剩余变量y和松弛变量y,名字记不记住感觉⽆伤⼤雅;基本解:当给出线性规划的基本形式之后,就可以对基本解进⾏构造;总的来说,解和传统的线性齐次、⾮齐次⽅程组不同,主要关注两个类型:1.基本解;2.可⾏解;两者其实有交集,交集的形式为基本可⾏解;基本解求法:可⾏解求法:可⾏解本质就是满⾜标准形式的解,也就是满⾜Ax=b,且x>=0的解,两个条件缺⼀不可;⽽基本可⾏解就是既为基本解满⾜x>=0的解;对于书上,有给出的相关例题,说明怎么求解可⾏解和基本解:基本解的性质:最优可⾏解:能够使得⽬标函数c T x取最⼩值的解;最优基本可⾏解:该最有可⾏解为基本解;其中对于线性规划来说,有挺重要的⼀条性质:1.如果存在可⾏解,则⼀定存在基本可⾏解;2.如果存在最优可⾏解,则必定存在最优基本可⾏解;基本可⾏解的实际意义:如果对于⼀个凸集,求⽬标函数极值,则必定取值点必定是凸集上的极点,对应的就是可⾏基本解;所以最后只需要寻找可⾏基本解中哪⼀个可以使得⽬标函数c T x最⼤(最⼩),就可以得到最优基本可⾏解;【注意】关于为什么要找极点:根据前⾯⼆维推⼴⾄多维的推导,都是根据⽀撑超平⾯来进⾏极值寻找,所以找极值点也就相当于找使得距离原点超平⾯最远的⽀撑超平⾯;所以有定理:如若存在⼀个可⾏解组成的凸集,集合中的所有n维向量x满⾜Ax=b,x>=0,其中A维m*n维向量,则x是凸集中的极值点当且仅当x是Ax=b,x>=0的基本可⾏解;证明过程如下所⽰:。

最优化计算方法-第5章(线性规划)

最优化计算方法-第5章(线性规划)

第五章线性规划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简记为LP)是数学规划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其应用极其广泛.1939年,前苏联数学家康托洛维奇(Л.B.Kah )在《生产组织与计划中的数学方法》一书中,最早提出和研究了线性规划问题.1947年美国数学家丹泽格(G. B. Dantzig)提出了一般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及求解线性规划的通用方法─单纯形方法,为这门科学奠定了基础.此后30年,线性规划的理论和算法逐步丰富和发展.1979年前苏联数学家哈奇扬提出了利用求解线性不等式组的椭球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这一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实用价值不高.1984年在美国工作的印度数学家卡玛卡(N. Karmarkar)提出了求解线性规划的一个新的内点法,这是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多项式时间算法.这些为线性规划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提供了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算法.第一节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一、问题的提出例1 某工厂在计划期内要安排生产Ⅰ、Ⅱ两种产品,已知条件如表所示。

问应如何安排计划使该工厂获利最多?ⅠⅡ现有资源设备原材料A 原材料B 14248台时16kg12kg每件利润23ⅠⅡ现有资源设备原材料A 原材料B 1402048台时16kg12kg每件利润23解: 设x 1、x 2 分别表示在计划期内产品Ⅰ、Ⅱ的产量。

12max 23z x x =+..s t 1228x x +≤1416x ≤2412x ≤12,0x x ≥二、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型112211112211211222221122123max ..,,0n nn n n n m m m mn n mn z c x c x c x s t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x x x x =+++⎧⎪+++=⎪⎪+++=⎨⎪⎪+++=⎪≥⎩,,其中1,,0m b b ≥11max ..,1,2,,0,1,2,,nj jj nij j i j j z c x s t a x b i mx j n=====≥=∑∑ 12(,,,)T n c c c =c 12(,,,)Tn x x x =x 12(,,,)Tm b b b =b 111212122212n nm m mn a a a a a a a a a ⎡⎤⎢⎥⎢⎥=⎢⎥⎢⎥⎣⎦A 12[,,,]n = p p pmax ..()Tz s t ⎧=⎪=≥⎨⎪≥⎩c x Ax b b x 001max ..()Tnj j j z s tx =⎧=⎪⎪=≥⎨⎪⎪≥⎩∑c xp bb x 00对于不是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将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化为标准形式:(1)目标函数的转换对min z 可以化max()z -(2)右端项的转换对0i b <,给方程两边同时乘以1-(3)约束条件的转换约束条件为≤方程左边加上一个变量,称为松弛变量约束条件为≥方程左边减上一个变量,称为剩余变量(4)变量的非负约束变量j x 无限制时,令,,0j j j j j x x x x x ''''''=-≥变量0j x ≤时,令j jx x '=-例将下列线性规划模型转化为标准形式12312312312312min 23..7232500x x x s t x x x x x x x x x x x -+-⎧⎪++≤⎪⎪-+≥⎨⎪--=-⎪≥≥⎪⎩,解(1)变量的非负约束令345x x x =-1245max 233x x x x -+-..s t 612457x x x x x ++-+=712452x x x x x -+--=12453225x x x x -++-=§2 两变量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例1 求下列线性规划的解12121212max ..284300z x x s t x x x x x x =+⎧⎪+≤⎪⎪≤⎨⎪≤⎪≥≥⎪⎩,解(1)画可行域c A B D C 2x 1x O (2)画出目标函数的梯度向量:(3)作目标函数的一条等值线,120x x z +=将等值线沿梯度方向移动当等值线即将离开可行例2 求下列线性规划的解12121212max 2..284300z x x s t x x x x x x =+⎧⎪+≤⎪⎪≤⎨⎪≤⎪≥≥⎪⎩,解(1)画可行域c A B D C 2x 1x O (2)画出目标函数的梯度向量:(3)作目标函数的一条等值线,1202x x z +=将等值线沿梯度方向移动当等值线即将离开可行域时与可行域“最后的交点点为问题的最优解例3 求下列线性规划的解12121212max ..2200z x x s t x x x x x x =+⎧⎪-≤⎪⎨-≥-⎪⎪≥≥⎩,c2x 1x O无解例4 求下列线性规划的解12121212min 3..123600z x x s t x x x x x x =-⎧⎪≤⎪⎨≥⎪⎪≥≥⎩++,2x 1x O线性规划问题的性质:(1)线性规划的可行域为凸集,顶点个数有限.若可行域非空有界,则可行域为凸多边形.(2)线性规划可能有唯一最优解,可能有无数多个最优解,也可能无解最优解.无最优解可能是目标函数在可行域上无界,也可能可行域为空集.(3)若线性规划有最优解,则最优解必可在可行域的某个顶点达到.若两个顶点都为最优解,那么这两点连线上的所有点都是线性规划的最优解.§3 线性规划解的概念及其性质1 线性规划解的概念考虑线性规划问题max ..()Tz s t ⎧=⎪=≥⎨⎪≥⎩c x Ax b b x 00定义.1 矩阵A 中任何一组m 个线性无关的列向量构成的可逆矩阵B 称为线性规划的一个基矩阵与这些列向量对应的变量称为基变量(basis variable )其余变量称为基对应的非基变量(nonbasis variable )B 若设一个基为12(,,)m B p p p = ,12,,,m x x x ——为基B 对应的基变量1,,m n x x + ——为基B 对应的非基变量1B m x x x ⎡⎤⎢⎥=⎢⎥⎢⎥⎣⎦1m N n x x x +⎡⎤⎢⎥=⎢⎥⎢⎥⎣⎦12(,,,)m m n ++= N p p p (,)=A B N 从而令=Ax b 则(,)N x ⎡⎤=⎢⎥⎣⎦B x B N b11B Nx B b B Nx --=-B N Bx Nx b+=令0N x =则1B x B b-=10B b -⎡⎤⎢⎥⎣⎦——基本解(basis solution )满足10B b -⎡⎤≥⎢⎥⎣⎦,=≥0Ax b x 的基本解——基本可行解(basis feasible solution )对应的基称为可行基(feasible basis ).B 可以写成即:定义4 若基本可行解中所有基变量都为正,这样的基本可行解称为非退化解(non-degenerate solution).若基本可行解中某基变量为零,这样的基本可行解称为退化解(degenerate solution).例1212112max ..28400z x x s t x x x x x =-⎧⎪+≤⎪⎨≤⎪⎪≥≥⎩,标准化得:12123141234max ..28400,00z x x s t x x x x x x x x x =-⎧⎪++=⎪⎨+=⎪⎪≥≥≥≥⎩,,12341210(,,,)1001⎡⎤==⎢⎥⎣⎦A p p p p 子阵是否为基基变量非基变量基本解目标函数值134(,)=B p p 34,x x 12,x x (0,0,8,4)是231(,)=B p p 31,x x 24,x x (4,0,4,0)312(,)=B p p 12,x x 34,x x (4,2,0,0)424(,)=B p p 24,x x 13,x x (0,4,0,4)-4514(,)=B p p 14,x x 23,x x (8,0,0,4)-是是是是042基本可行解1x O(4,0)(4,2)(0,4)(8,0)2x 顶点2 解的判别定理定理1 最优解的判别准则设B 为线性规划LP 的一个基,1(1)0-≥B b 1(2)T T--≥0Bc B A c 则基对应的基本可行解1-⎡⎤⎢⎥⎣⎦0B b 是LP 的最优解.1(1,2,,)σ--== TBj j j c B p c j n 为变量对应的检验数j x 112[0,,0,,,]σσσ-++-= ,T TBm m n c B A c 显然基变量对应得检验数为零.定理2 无穷多个最优解的判别定理在线性规划的最优解中,某个非基变量对应的检验数为零,则线性规划有无数多最优解.定理3 无界解的判别定理设B 为线性规划的一个可行基,若基本可行解中s x 对应的检验数0σ<s ,且1-≤0s B p 则线性规划具有无界解(或称无解).某非基变量§3.4 单纯形表设B 为线性规划的一个基,x 为对应的可行解,则=Ax b两边同乘得1-B 11--=B Ax B b两边同乘得T Bc 11T T --=BBc B Ax c B b T z =c xTz -=c x 11T T --+-=TBBz c B Ax c x c B b 11(T T --+-=)TBBz c B A c x c B b1111()T TT z ----⎧+-=⎨=⎩BBc B A c x c B b B Ax B b 11111T T Tz ----⎡⎤⎡⎤-⎡⎤=⎢⎥⎢⎥⎢⎥⎣⎦⎣⎦⎣⎦0BBc B b c B A c x B A B b 定义矩阵1111TT----⎡⎤-⎢⎥⎣⎦T BBc B b c B A c B bB A 为基B 对应的单纯形表(table of simplex ),记为()T B1111()T T----⎡⎤-=⎢⎥⎣⎦T BBc B b c B A c T B B bB A 检验数函数值基变量的值各变量的系数100T b -=Bc B b 101020(,,,)--= T TBn c B A c b b b 10201-⎡⎤⎢⎥⎢⎥=⎢⎥⎢⎥ b b B b则单纯形表可写成000101011102()⎡⎤⎢⎥⎢⎥=⎢⎥⎢⎥⎣⎦B n n m m mn b b b b b b T b b b 1112121222111112(,,)---⎡⎤⎢⎥⎢⎥==⎢⎥⎢⎥⎣⎦n n n m m mn b b b b b b B A B p B p bb b上例中1212112max ..28400z x x s t x x x x x =-⎧⎪+≤⎪⎨≤⎪⎪≥≥⎩,标准化得:121231412max ..28400z x x s t x x x x x x x =-⎧⎪++=⎪⎨+=⎪⎪≥≥⎩,12341210(,,,)1001⎡⎤==⎢⎥⎣⎦A p p p p 子阵是否为基基变量非基变量基本解目标函数值134(,)=B p p 34,x x 12,x x (0,0,8,4)是231(,)=B p p 31,x x 24,x x (4,0,4,0)312(,)=B p p 12,x x 34,x x (4,2,0,0)424(,)=B p p 24,x x 13,x x (0,4,0,4)-4514(,)=B p p 14,x x 23,x x (8,0,0,4)-是是是是042基本可行解1x O(4,0)(4,2)(0,4)(8,0)2x 顶点13410(,)01⎡⎤==⎢⎥⎣⎦B p p 231(,)=B p p 12341210(,,,)1001⎡⎤==⎢⎥⎣⎦A p p p p T(0,0)=B C 10()T⎡⎤-=⎢⎥⎣⎦c T B b A 34011008121041001z x x -⎡⎤⎢⎥=⎢⎥⎢⎥⎣⎦23140101()4021141001x x ⎡⎤⎢⎥=-⎢⎥⎢⎥z T B 121101--⎡⎤=⎢⎥⎣⎦B 31401014021141001z x x ⎡⎤⎢⎥−−→-⎢⎥⎢⎥⎣⎦T(0,1)=B C单纯形表的特点:1、基变量对应的检验数为零2、基变量的系数构成单位阵§5旋转变换(基变换)设已知12(,,,,,)= r m j j j j B p p p p T()=B 1 r m j j j z x x x 1sn x x x 0001001011110102⎡⎤⎢⎥⎢⎥⎢⎥⎢⎥⎢⎥⎢⎥⎢⎥⎣⎦sn s n r r rs rn m m ms mn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为了将s x 变为基变量,而将r j x 变为非基变量,必须使表中的第s 列向量变为单位向量,变换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T B 中第r 行,第s 列的元素化为1.01(,,,,,1,,) rj r rnr rs rs rs rsb b b b b b b b (2)将()T B 中第s 列的的其余元素化为0.0101(,,,,,0,,)---- is rn is rj is r is r i i ij in rs rs rs rs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由此得出变换后矩阵中各元素的变换关系式如下,其中,01== ,,,rjrj rsb b j nb ,,01,01=-≠== ,,,,,,is rjij ij rsb b b b i r i m j nb 变换式称为旋转变换rs b 称为旋转元,r称为旋转行称为旋转列,s s x 称为入基变量,称为出基变量,r j x {,}r s定理3.5.1,01== ,,,rj rj rsb b j n b ,,0,01=-≠== ,,,,,is rj ij ij rsb b b b i r i m j n b 在变换之下,将基12(,,,,,)= r m j j j j B p p p p 的单纯形表变为基12(,,,,,)= m j s j j B p p p p 的单纯形表第6节单纯形法基本思路是:线性规划(通常是求最小值的形式)若有最优解,其必定在可行域(在相应几何空间中是一个凸多面体)的顶点达到,故从某一个顶点出发,沿着凸多面体的棱向另一顶点迭代,使得目标函数的值增加,经过有限次迭代,将达到最优解点.1.入基变量及出基变量的确定入基变量的确定由上面可知,目标函数用非基变量表示的形式为01n j jj m z z x σ=+=-∑若某检验数0j σ<则j x 的系数大于零,将j x 由零变为非零,目标函数值增大.所以,为了使的取值目标函数值增加,可以将某检验数0j σ<对应的非基变量j x 中的某个变为基变量.{}min 0j s j σ=<则s x 可选作为入基变量.即:在负检验数中,列标最小的检验数对应的非基变量入基.2.出基变量的确定在确定出基变量时应满足两个原则:(1)目标函数值不减;(2)保证新的基本解为基本可行解.0min 0,0i is is b b i m b θ⎧⎫=>≤≤⎨⎬⎩⎭min ,00i is is b r i b i m b θ⎧⎫==>≤≤⎨⎬⎩⎭,2 单纯形法设已知一个初始可行基及B T()B 基变量指标集合为{}1,,B m J j j = 非基变量的指标集合为{}1,2,,\N BJ n J =单纯形法若所有()00j N b j J ≥∈,则停止,最优解为0,1,,0,ij i j N x b i m x j J **⎧==⎪⎨=∈⎪⎩否则转(2).(1)最优性检验(2)选入基变量{}0min 0,j N s j b j J =<∈若()01~is b i m ≤=,则停止,(LP)无最优解,否则转(3)(3)选出基变量0min 0,0i is is b b i m b θ⎧⎫=>≤≤⎨⎬⎩⎭0min ,00i is is b r i b i m b θ⎧⎫==>≤≤⎨⎬⎩⎭,(4)作{},r s 旋转运算,01rj rj rsb b j n b == ,,,,,01,01is rj ij ij rsb b b b i r i m j n b =-≠== ,,,,,,得B 的单纯形表()()ijT B b =,以ij b 代替ij b ,转(1)例1 求线性规划问题的解解标准型为:121231425max 2328416.412,,,,0z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x =+++=⎧⎪+=⎪⎨+=⎪⎪≥12121212max 2328416.412,0z x x x x x s t x x x =++≤⎧⎪≤⎪⎨≤⎪⎪≥⎩12123142512345max 2328416.412,,,,0z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x =+++=⎧⎪+=⎪⎨+=⎪⎪≥⎩-20-381612121004001004001345z x x x 12345x x x x x 000⎤⎥⎥⎥⎥⎥⎥⎡⎢⎢⎢⎢⎢⎢0T()B =0345[,,]B p p p =00T()T c B bA ⎡⎤-=⎢⎥⎣⎦-20-381612121004001004001345z x x x 12345x x x x x 000⎤⎥⎥⎥⎥⎥⎥⎦⎡⎢⎢⎢⎢⎢⎢⎣0T()B =8/116/408-3441202101001/400400135z x x 12345x x x x x 01/20⎤⎥⎥⎥⎥⎥⎥⎡⎢⎢⎢⎢⎢⎢1/4-41x08-3441202101001/400400135z x x 12345x x x x x 01/20⎤⎥⎥⎥⎥⎥⎥⎦⎡⎢⎢⎢⎢⎢⎢⎣1/4-1x 4/212/40140244011/201001/40002-15z x 12345x x x x x 3/21/80⎤⎥⎥⎥⎥⎥⎥⎦⎡⎢⎢⎢⎢⎢⎢⎣1/8-1x 32x 1/2例2求线性规划问题的解解标准型为:121231425max 228416.412,,,,0z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x =+++=⎧⎪+=⎪⎨+=⎪⎪≥12121212max 228416.412,0z x x x x x s t x x x =++≤⎧⎪≤⎪⎨≤⎪⎪≥⎩12123142512345max 228416.412,,,,0z x x x x x x x s t x x x x x x x =+++=⎧⎪+=⎪⎨+=⎪⎪≥⎩-10-281612121004001004001345z x x x 12345x x x x x 000⎤⎥⎥⎥⎥⎥⎥⎡⎢⎢⎢⎢⎢⎢0T()B =0345[,,]B p p p =00T()T c B bA ⎡⎤-=⎢⎥⎣⎦-10-281612121004001004001345z x x x 12345x x x x x 000⎤⎥⎥⎥⎥⎥⎥⎦⎡⎢⎢⎢⎢⎢⎢⎣0T()B =8/116/404-2441202101001/400400135z x x 12345x x x x x 01/40⎤⎥⎥⎥⎥⎥⎥⎡⎢⎢⎢⎢⎢⎢1/4-41x0-2441202101001/400400135z x x 12345x x x x x 00⎤⎥⎥⎥⎥⎥⎥⎦⎡⎢⎢⎢⎢⎢⎢⎣1/4-1x 4/212/4080244011/201001/400015z x 12345x x x x x 100⎤⎥⎥⎥⎥⎥⎥⎦⎡⎢⎢⎢⎢⎢⎢⎣1/8-1x 32x 41/42-1/2080244011/201001/400015z x 12345x x x x x 100⎤⎥⎥⎥⎥⎥⎥⎦⎡⎢⎢⎢⎢⎢⎢⎣1/8-1x 2x 2T 0803280101/410101/2-004-12z 12345x x x x x 00⎤⎥⎥⎥⎥⎥⎥⎦⎡⎢⎢⎢⎢⎢⎢⎣01x 2x 42-1/25x 11212x k x k x =+12120,1,1k k k k ≤≤+=全部最优解为§7 两阶段法第二阶段从初始可行基开始,用单纯形法求解原问题.(LP )max ..(0)0T z c x s t Ax b b x ⎧=⎪=≥⎨⎪≥⎩(ALP )max ..0()T w s t z ⎧=-⎪-=⎪⎨+≥⎪⎪≥⎩00T e y c x A =b b x y x 第一阶段引入人工变量,构造辅助问题,求辅助问题的最优解,得出原问题的初始可行基及对应的基本可行解.(ALP)12112211112211121122222211212312max..0 ,,,,0mn nn nn nm m mn n m mn mw y y ys t z c x c x c xa x a x a x y ba x a x a x y ba x a x a x y bx x x x y y y=----⎧⎪----=⎪⎪++++=⎪++++=⎨⎪⎪++++=⎪⎪≥⎩,,,,,121111211112122122212000000100()010001m m m m i i i in i=1i i i n n n m m m mn b a a a c c c b a a a T B b a a a b a a a ===⎡⎤----⎢⎥⎢⎥---⎢⎥⎢⎥=⎢⎥⎢⎥⎢⎥⎢⎥⎢⎥⎣⎦∑∑∑∑。

运筹学—线性规划第2章

运筹学—线性规划第2章

1 1
1 0
0 1
0 0
6 2 0 0 1
1 0 0

B 0
1
0
的列是线性无关的,即
1
0
0 0 1
p3 0, p4 1 0 0

0
p5 0 是线性无关,因此 1
x3
x4
x5
是, 0
p2
1 2
不在这个基中,所以x1,
x2为非基变量。
定义10: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的基本可行解,称为基
本最优值。
• 例4:(SLP)如例3,试找一个基本可行解。
1 1 0
解:B1
1
0
0
是其一个基矩阵.p1,p3, p5是一个基。
6 0 1
则 x1 , x3, x5为基变量。X2, x4为非基变量。令 x2=x4=0. 得x1=2, x3=3, x5=9. 故 x1=(2,0,3,0,9)是原问题的一个基本 可行解,B1为基可行基。
•当 由0连续变动到1时,点z由y沿此直线连续的变动到x,且 因z-y平行x-y,则有:z y (x y) 于是有:
z x (1 ) y
•这说明当 0 1 时,x (1 ) y表示以x.y为端点的直线段
上的所有点,因而它代表以 x.y为端点的直线段。 一般地,如果x.y是n维欧氏空间Rn中的两点,则有如下定义:
• 定义14:设R是Rn中的一个点集,(即R Rn),对于任意 两点x R, y R 以及满足0 1 的实数 ,恒有
x (1 )y R
则称R为凸集。
• 根据以上定义12及13可以看到,凸集的几何意义是:连接凸 集中任意两点的直线段仍在此集合内。
其可行域如上图,可行解(3,1,0,0)T。用x1, x2 表示则为图上点(3,1)。由图可见这不是可行域的 顶点。而我们将证明基本可行解是可行域的顶点。而 在例4中p1,p3线性无关,所以B=(p1,p3)是一个基矩阵, 对应的基本解为(4,0,0,0)T。用坐标x1, x2表示则 为平面上的点(4,0),是上图可行域的顶点。

线性规划和最优解

线性规划和最优解

线性规划和最优解线性规划是一种在数学和运筹学领域常见的问题求解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决策问题。

它是通过一系列线性等式和不等式来建模,并在满足特定约束条件下求解使目标函数取得最优值的变量值。

线性规划的最优解能够帮助我们做出高效的决策,下面将详细介绍线性规划的原理和求解方法。

一、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线性规划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目标,并将其表示为一个线性函数,也被称为目标函数。

目标函数可以是最大化或最小化的,具体取决于问题的需求。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一组变量,这些变量的取值将会对目标函数产生影响。

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列举出一系列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通常来自于问题的实际情况,例如资源限制、技术要求等。

最后,我们需要确定这些变量的取值范围,这也是约束条件的一部分。

二、线性规划的数学建模在线性规划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数学建模:1. 确定目标函数:根据问题的要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线性函数作为目标函数。

例如,如果我们要最大化某个产品的利润,那么利润就可以是目标函数。

2. 列举约束条件: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列举出一系列约束条件。

这些约束条件可以是线性等式或不等式,并且通常包含了变量的取值范围。

3. 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如,如果某个变量代表一个产品的产量,那么它的取值范围可能是非负数。

4. 构建数学模型:根据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变量的取值范围,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数学模型,将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模型。

三、线性规划的最优解求解方法线性规划的最优解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求解:1. 图形法:对于只有两个变量的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绘制变量的可行域图形,并计算目标函数在图形上的最优解点来求解问题。

2. 单纯形法:单纯形法是一种常用的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算法。

它通过逐步迭代改进解向量,从而逼近最优解。

这个方法通常适用于复杂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比较好的结果。

线性规划问题解的基本理论

线性规划问题解的基本理论
8.基本可行解(对应的基为可行基):满
足非负条件的基本解。
4
9.退化的基本可行解
非零分量个数小于m(至少有一个基变量 取值为0)。
10.最优基
该基对应的基本可行解为LP的最优解。
结论
基本解的个数≤Cmn
基本可行解的非零分量均为正分量 个数不超过m
5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即可行域)
D
X
n
Pj x j
j 1
b, x j
0是凸集。
定理3-2 线性规划几何理论基本定理

D
X
n
Pj x j
j 1
b,
x,j
0
则X是D的一个顶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X为线性
规 划的基本可行解。
8
定理3-3 若可行域非空有界,则线性规划问 题的目标函数一定可以在可行域的顶点上 达到最优值。
化为只在可行域的顶点中找,从而把一 个无限的问题转化为一个有限的问题。
☺ 若已知一个LP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最
优解,那麽就一定有无穷多个最优解。
11
二、 线性规划问题 解的概念和性质
1
一、LP问题的各种解
1. 可行解:满足约束条件和非负条
件的决策变量的一组取值。
2. 可行解集:所有可行解的集合。 3. 可行域:LP问题可行解集构成n维
空间的区域,可以表示为:
D {X | AX b, X 0}
2
4.最优解: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的可行解。 5.最优值:最优解对应目标函数的取值。 6.求解LP问题:求出问题的最优解和最优值。

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

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
于是,问题简化成
k
min (cx(i))i i= 1
k
i 1
i= 1
(3.6)
i 0, i 1, 2,..., k 在(3.6)中令
显然,当
cx(p) min cx(i) 1ik
p 1, j 0, j p
时目标函数取极小值.
(3.7)
(3.8)
即(3.5)和(3.8)是(3.4)的最优解,此时


B-1b 0

B称为基矩阵,
称为方程组Ax=b的一个基本
xB解的.各分量称为基变量.
基变量的全体xB1 , xB2 ,..., xBm 称为一组基.
xN 的各分量称为基变量.
又若B1b 0,则称
x


xB xN



B-1b 0

为约束条件Ax=b,x0的一个基本可行解. B称为 可行基矩阵
于是,Ax=b可写
为 (B,
N)

xB xN


b
即 BxB NxN b
于是 xB B-1b B-1NxN
特别的令x N=0,则
x


x x
B N



B-1b 0

(3.9) (3.10)
定义3.1
x


xB xN

x j 0, j 1, 2,...n m
若某变量xj无非负限制,则引入xj = xj ' - xj ' ' , xj ', xj ' ' 0
- 若有上下界限制,比如xj lj, 令xj ' = xj lj, ,

线性规划教材教学课件

线性规划教材教学课件

02
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
线性规划的几何解释
01
线性规划问题可以解释为在多维 空间中寻找一个点,该点使得某 个线性函数达到最大或最小值。
02
线性规划问题可以用图形表示, 通过观察图形可以直观地理解问 题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
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
线性规划问题存在最优解,且最优解必定在约束条件的边界 上。
大M法的优点是计算量较小, 可以快速找到一个近似解,但 解的精度和可靠性相对较低。
大M法适用于一些对解精度要 求不高,但需要快速得到近似 解的场合。
两阶段法
两阶段法是一种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分 解方法,将原问题分解为两个阶段进行
求解。
第一阶段是求解一个初始的线性规划问 题,得到一个初步的解;第二阶段是在 初步解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和调整,以得
Python求解线性规划
总结词
Python是一种通用编程语言,也提供了求解线性规划的 库。
详细描述
Python的PuLP库可以用来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用户只需 要编写Python代码来定义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 数,然后调用PuLP库的函数即可得到最优解。
总结词
PuLP库提供了多种求解器选项,包括GLPK、CBC、 CP,这些最优解称为最优 解集。
线性规划的解的概念
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称为最优解, 而所有最优解的集合称为最优解集。
在最优解集中,存在一个最优解被称 为最优基解,它是线性规划问题的一 个基可行解。
03
线性规划的求解方法
单纯形法
单纯形法是一种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 经典方法,通过不断迭代和寻找最优 解的过程,最终找到满足所有约束条 件的解。
单纯形法具有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 等优点,但也有计算量大、需要多次 迭代等缺点。

线性规划的解法

线性规划的解法

线性规划的解法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是数学优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寻求一组最优解,以满足一系列线性约束条件。

在实际问题中,线性规划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资源分配、生产调度、运输计划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线性规划的解法及其应用。

一、线性规划问题的描述与模型建立线性规划问题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一般表示为:$max\{c^Tx | Ax \leq b, x \geq 0\}$其中,$c$表示目标函数的系数向量,$x$表示决策变量的值向量,$A$和$b$分别表示约束条件的系数矩阵和常数向量。

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关键是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以及求解最优解的方法。

二、单纯形法(Simplex Method)单纯形法是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乔治·丹尼格(George Dantzig)于1947年提出。

该方法基于下面的原理:从一个顶点出发,沿着边界不断移动到相邻的顶点,直到找到目标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

具体而言,单纯形法的步骤如下:1. 将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标准形式(如果不满足标准形式)。

2. 选择一个初始基本可行解。

3. 判断当前解是否为最优解,若是,则结束;否则,进行下一步。

4. 选择一个进入变量和一个离开变量,即确定下一个顶点。

5. 进行变量的调整,即计算新的基本可行解。

6. 重复3-5步,直到找到最优解。

三、内点法(Interior Point Method)内点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线性规划求解方法,其优点是能够在多项式时间内找到最优解。

与单纯形法相比,内点法不需要从一个顶点移动到相邻的顶点,而是通过在可行域内搜索,在每次迭代中逐渐接近最优解。

内点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寻找原问题的拉格朗日对偶问题的最优解来解决线性规划问题。

它通过引入一个额外的人工变量,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等价的凸二次规划问题,并通过迭代的方式逐步逼近最优解。

四、应用举例线性规划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优化方法

优化方法

这是一个原料配制问题,是在生产任务确定的条件下, 这是一个原料配制问题,是在生产任务确定的条件下,合 理的组织生产,使所消耗的资源数最少的数学规划问题。 理的组织生产,使所消耗的资源数最少的数学规划问题。 满足一组约束条件的同时, 寻求变量x 满足一组约束条件的同时 , 寻求变量 1 和 x2 的值使目标函 数取得最小值。 数取得最小值。
max z=5x1+2x2 30x1+20x2≤160 5x1+ x2 ≤15
甲种药品每周产量不应超过4吨的限制 甲种药品每周产量不应超过 吨的限制 计划生产数不可能是负数, 计划生产数不可能是负数,
x1≤4 x1≥0 x2≥0
每吨产品的消耗 甲 维生素(公斤) 维生素(公斤) 设备( 设备(台) 单位利润(万元 单位利润 万元) 万元 30 5 5 乙 20 1 2
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书目: 理论方面: 理论方面: (1) 解可新、韩健,《最优化方法》,天津大学出版社 解可新、韩健, 最优化方法》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2) 何坚勇, 《最优化方法》,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何坚勇, 最优化方法》 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方面: 计算方面: (3) 曹卫华,郭正, 《最优化技术方法及 曹卫华,郭正, 最优化技术方法及MATLAB的实现》, 的实现》 的实现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 朱德通,《最优化模型与实验》,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3 朱德通, 最优化模型与实验》 同济大学出版社, 其它参考书: 其它参考书: (5)卢名高、刘庆吉编著,《最优化应用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 卢名高、 卢名高 刘庆吉编著, 最优化应用技术》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6)唐焕文,秦学志 《实用最优化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唐焕文, 唐焕文 秦学志,《实用最优化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7)钱颂迪,《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钱颂迪, 运筹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钱颂迪 (8)袁亚湘、孙文瑜著,《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5 袁亚湘、 袁亚湘 孙文瑜著,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科学出版社,

§1.3 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

§1.3 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
p16-5
6. 基变量 —— 与基向量相对应的变量, 共有m个. 7. 非基变量 ——与非基向量相对应的变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共有n-m个.
p16-1
§3 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理
一、线性规划问题的基与解
设有标准型:
AX b X O min z CX (1 1 ) (1 2 ) (1 3 )
运筹学
运筹学
1. 可行解 —— 满足约束条件(1-1)(1-2)的解. 2. 最优解 —— 满足(1-3)式的可行解.
3. 基 —— 设r(Amn)=m , 若B是A的mm非奇异矩阵, 则称
B是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基. 4. 基向量 —— 基B的每一列向量, 共有m个.
5. 非基向量 ——A的不属于B的每一列向量, 共有n-m个.
min z x 1 x 2 x 3 s .t . x 1 3 x 2 x 3 4 x2 x3 x4 8 x j 0 , j 1, ,4
p16-3
运筹学
3. 基 —— 设r(Amn)=m , 若B是A的mm非奇异矩阵, 则称 B是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基. 4. 基向量 — 基B的每一列向量, 共有m个. 5. 非基向量 —A的不属于B的每一列向量, 共有n-m个. 6. 基变量 — 与基向量相对应的变量, 共有m个. 7. 非基变量 —与非基向量相对应的变量, 共有n-m个. 8. 基本解 — 令所有非基变量=0, 求出的满足约束条件(1-1)的解. 9. 基本可行解 — 满足约束条件(1-2)的基本解. 10. 最优基本可行解 — 满足约束条件(1-3)的基本可行解.
3. 基 —— 设r(Amn)=m , 若B是A的mm非奇异矩阵, 则称 B是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基. 4. 基向量 — 基B的每一列向量, 共有m个. 5. 非基向量 —A的不属于B的每一列向量, 共有n-m个. 6. 基变量 — 与基向量相对应的变量, 共有m个. 7. 非基变量 —与非基向量相对应的变量, 共有n-m个. 8. 基本解 — 令所有非基变量=0, 求出的满足约束条件(1-1)的解. 9. 基本可行解 — 满足约束条件(1-2)的基本解. 10. 最优基本可行解 — 满足约束条件(1-3)的基本可行解. 例 找出所有基本解, 并指出其 中的基本可行解和最优解.

第7章线性规划

第7章线性规划


思考
如果没有项目D,应如何建立线性规划模型?
16
【典例 5】季节性生产存货控制问题 典例 季节性生产存货控制问题
某企业产品的需求受季节影响较大,已知在第 j 个月 的需求量为 rj,每个月的需求必须保证供货。 如果第 j 月的产量比上月产量增加,则每增产 1件将 增加成本 aj 元,反之每减产 1 件也将增加成本 bj 元; 每件产品存储到下一个月的费用为 cj 元,j = 1, 2, ···, n。 问应如何制定产品 n 个月的生产计划,可使 n个月的 总成本(产量变动和存储成本)为最低?
1
xa2+xc+xd2 xa3+xb+xd3
2 3
xa4+xd4 xd5
4 5 6
年初
5000
1.06xd1 1.15xa1+1.06xd2
1.15xa3+1.06xd4 1.15xa4+1.35xb +1.45xc+1.06xd5
15
拥有量
1.15xa2+1.06xd3
典例 4 的 LP 模型
由于项目 D为一年期债券,因此每年年初的可用资金应都 进行投资,故本案例的LP模型为: max x0 = 1.15xa4 + 1.35xb + 1.45xc + 1.06xd5 xa1 + xd1 = 5000 xa2 + xc + xd2 = 1.06xd1 xa3 + xb + xd3 = 1.15xa1 + 1.06xd2 xa4 + xd4 = 1.15xa2 + 1.056xd3 xd5 = 1.15xa3 + 1.06xd4 xb≤2000 xj≥0,对一切j

最优化方法

最优化方法

经典极值问题在微积分中函数的极值问题就是最简单的最优化问题。

例1 :对边长为a 的正方形铁板,在四个角处剪去相等的正方形以制成方形无盖水槽,问如何剪法使水槽的容积最大?解:)*6()(*2()*2(*)2(*)*2(*2)(*)*2()(22=--=-+--='-=x a x a x a x x a x f xx a x f由此解得两个驻点:6221a x a x ==第一个驻点不合实际意义。

现在来判断第二个驻点是否为最大点04*86*24)6(*824)6(*)*2()*6(*2)(<-=-=''-=--+--=''a a aa f ax a x a x f∴6a x =是极值点,极值为:32722min a 6a *)6a *2a ()6a (f )x (f =-==1.构造辅助函数(称为拉格朗日函数) F=F(x,y,λ)=f(x,y)+λφ(x,y )其中λ为待定常数,称为拉格朗日乘数。

将原条件极值问题化为求三元函数F(x,y,λ)的无条件极值问题。

2.由无条件极值问题的极值必要条件,有 ∂F/∂x=0 ∂F/∂y=0 ∂F/∂λ=0解出可能的极值点(x,y )和乘数λ。

3.判别求出的(x,y )是否为极值点,通常由实际问题的实际意义判定。

例2 指派问题设有四项任务1B 、2B 、3B 、4B 派四个人1A 、2A 、3A 、4A 去完成。

每个人都可以承担四项任务中的任何一项,但所消耗的资金不同。

设i A 完成j B 所需资金为ij c 。

如何分配任务,使总支出最少?分析:设变量⎪⎩⎪⎨⎧=任务完成不指派,任务完成指派j j i ij B A B A x 0,1则总支出可表示为:ij i j ij x c S ∑∑===4141数学模型:ij i j ij x c S ∑∑===4141min∑===414,3,2,1,1..j iji xt s∑===414,3,2,1,1i ijj x{}4,3,2,1,,1,0=∈j i x ij求目标函数()21,x x f z =在可行域D 上的极小点,是在与可行域D 有交集的等值线中找出具有最小值的等值线。

运筹学—104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

运筹学—104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

0
1
信息系刘康泽
由线性代数知,基矩阵B必为非奇异矩阵并且 | B |≠0。当 矩阵B的行列式等式零,即 | B |=0 时就不是基。
例如:B10
5 10
1
2
,
B10
0 , B10不是基。
2、基向量: 当确定某一矩阵为基矩阵时,则基矩阵对应
的列向量称为 基向量,其余列向量称为非基向量。
m
n

Pj x j b Pj x j
j 1
i m1
m
令非基变量为0,则
Pj x j b
j 1
利用克莱姆法则可得一个基解:x (x1, x2, , xm,0, ,0)T
这个解的非零分量的个数不大于方程个数 m.
x1
特别的: 若
x2
a1m1xm1 a2m1xm1
xm amm1xm1
【注3】若K,L都是凸集,则 K L 也是凸集。
K L { x | x , K , L}
【注4】若K,L都是凸集,则 K L 不一定是凸集。
K
不是凸集
L
信息系刘康泽
2、凸组合:设 x , x(1) , x(2) , , x(K ) 是 Rn 中的点,若
K
存在1,2, K ,且 i 1 ,i 0,使得: i 1 K x i xi 1x1 2 x2 K xK i 1
(它不超过 Cnm个),
【推论1】 若LP问题的可行解集非空且有界,则最 优解一定可以在可行解域的极点达到。
若可行解集无界,则LP问题可能有最优解,也可能 没有最优解。
【推论2】若LP问题的最优解在可行解域的 t 个极点 达到,则在这些极点的凸组合上也达到最优解。
信息系刘康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1
j 1
现构造两个点X(1),X(2),使满足
X(1)=(x1+αλ1,…, xk+αλk ,0,…,0)T X(2)=(x1-αλ1,…, xk-αλk ,0,…,0)T
线性规划解的基本定理
定理2:设X是可行域D的极点,那么,X最多有m个 正分量。
证明:设X=(x1,···xk,0,···,0)T,若k>m,由
z=λx+(1-λ)y
这说明当0 ≤ λ ≤1 时,λx+(1λ)y 表示以x.y为端点的直线段上的所 有点,因而它代表以 x.y为端点的直线 段。
一般地,如果x.y是n维欧氏空间Rn中的两点,则 有如下定义:
如果 x=(x1…xn)T,y=(y1…yn)T是Rn中任意两点,定 义z=λx+(1-λ)y(0≤λ≤1),z=(z1…zn)T 的点 所构成的集合为以x,y为端点的线段,对应λ=0, λ=1的点 x, y叫做这线段的端点,而对应 0<λ<1的点叫做这线段的内点。
表明X不是D的极点,与已知条件矛盾,故k≤m。
线性规划解的基本定理
定理1.4:对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基可行解与可行 域的极点一一对应。
证明:首先证明极点必是基可行解。设X是极点, 由定理1.3,可设X=(x1,…xk,0,…,0)T xj>0,k≤m 若X不是基可行解,由定理1.2,向P1,P2,…,Pk应 线性相关。仿照定理1.3的证明过程,可推导出X 不是极点,与已知条件矛盾。故可知X是基可行解。
其次证明充分性。设X的正分量为x1,x2,…,xk,其对 应的列向量P1,P2,…,Pk线性无关。显然k≤m。
若k=m,则P1,P2,…,Pk可用来构成一个基,所 以X是基本解。而已知X是可行解,故X又是基可行 解。
若k<m,由于A的秩为m,比可从A中再挑出m-k 个列向量,与P1,P2,…,Pk ,一起构成一个线性无 关极大组,即为一个基,由此可知X是基可行解。
定义1.7:设集合S是n维欧式空间En中的闭凸集,d 是En中的非零向量。如果对于S的每个点X,以及 一切非负的数λ,都有
X+λd∈S,λ≥0
则称向量d是凸集S的一个方向。如果d1, d2 是S的方向,且d1≠αd2,∀α>0,则d1,d2是两个不 同的方向。
进一步,如果d是凸集S的一个方向,且不能表 示为S的另外两个不同的方向的正组合,则称d是S 的一个极方向。
其中, 反之,满足上述条件的点必是可行点。
线性规划解的基本定理
定理1.5:如果标准线性规划的可行域D有界,则必 有某个极点是最优解。
定理1.6:设线性规划的可行域D无界,X1 X2,…,XK是 全部极点,d1,d2,…,dL是全部极方向,那么有
①最优解存在的充要条件是 Cdj≤0 j=1,2,···,L
直观地看,凸集是没有凹入的部分,其内部没有 孔洞。
例子:下列四幅图中,哪些是凸集?
x
y
x
y
(a)
(b)
x
y
x
y
(c)
(d)
上图中(a)(b)是凸集,而(c)(d)不是凸集
凸组合
定义1.5:设X1,…,Xm为En中的m个点,若存在m个 数λj满足:
则称点X是点X1,…,Xm的一个凸组合。 任取一个集合S,那么S中的点的所有凸组合的 集合是一个凸集。
由于d3,d4可以表示成两个不同正方向的组合, 所以d3,d4不是极方向。
定理1.1:设集合D={X|AX=b,X≥0},其中A是行满秩的m行n 列矩阵。那么,集合D是闭凸集。
证明:首先证明D是凸集。任取D中的两个点X1,X2, 以及λ∈[0,1],则有AXi=b,Xi≥0,i=1,2
A[λX1+(1-λ)X2]=λAX1+(1定理
定理1.3:设X是可行域D的极点,那么,X最多有m 个正分量。
证明:设X=(x1,…,xk,0,…,0)T,若k>m,由于A的秩为
m,则P1,P2,…Pk线性相关,于是存在k个不全为零的数λj,
使得
k
j Pj 0
j 1

n X∈D k

xj Pj b xj Pj b
约定A是行满秩的m行n列矩阵。
2、基、基向量、基变量、基本解、基本可行解、 可行基、最优解、最优基
基:矩阵A中一个m阶非奇异子矩阵 基向量:基的列向量 基变量:基向量对应的变量 基本解:非基变量全为零的解
基本可行解:非基变量为零,基变量都大于等于 零的解
可行基:基可行解对应的基 最优解:基本解中使目标函数最大的解 最优基:最优解对应的基
显然,当j>m时,有
xj xj1 xj2 0
m
再由于X(1),X(2)均是可行点,故可推知 xjiPj b,i 1, 2
两式相减,得
m
x1j x2j Pj 0
j 1
j 1
已知P1,P2,…,Pm线性无关,所以有 xj1 xj2, j 1,2,,m

λX1+(1-λ)X2 ≥0
所以
λX1+(1-λ)X2 ∈D
由凸集的定义知,D是凸集。
其次,可以证明D是闭集。任取D中的收敛序列{Xk}, 设其极限点为 ,则只需要证明 属于D即可。
注意D是线性规划可行域,可等价地表述为
(1-4) 所以Xk的每个分量Xk j,j=1,2,···,n都满足:
(1-5)
其中,α是充分小的正数。显然有X(1)≥0,X(2)≥0

K
k
k
AX 1 xj j Pj xjPj j Pj b
j 1
j
j 1
所以
X(1) ∈D
同理
X(2)∈D
注意到λj不全为零,α>0,所以有 X(1)≠ X(2)

X=0.5 X(1) +0.5 X(2)
其次证明基可行解必是极点。设X是基可行解, 由定义,可设其对应的基向量为P1,P2,…,Pm ,于 是,可设X为
X=(x1,…xk,0,…,0)T
若X不是极点,则存在异于X的两个X(1),X(2),X(1)≠ X(2) , 以及数λ∈(0,1),使得
X=λX(1)+(1-λ)X(2)
上式的分量表达形式为 xj xj1 1 xj2, j 1,2,,n
②若存在最优解,则有某个极点是最优解
谢谢大家! 欢迎老师和各位同学批评指正
进一步,如果d是凸集S的一个方向,且不能表 示为S的另外两个不同的方向的正组合,则称d是S 的一个极方向。
从图中可以看出,S是一个无界的集合,向量 d1,d2,d3,d4是S的不同方向,d1,d2是极方向, d3,d4不是极方向:
d3 =α1d1 +α2d2, α1>0,α2>0
d4 =β1d1 +β2d2, β1>0,β2>0
三、极点与极方向
定义1.6:设集合S是凸集,点X是S中的点。如果 对(0S,中1)的上任的意任两意个数相λ异,的都点不X可1,能X有2,:以及开区间
X=λX1 +(1-λ)X2 则称X是凸集S的一个极点。
点设X若成点为XS,的X极1,点X2的均充属要于条凸件集是S,:0≤λ≤1。那么
如果有等式X=λX1 +(1-λ)X2成立 则必有X=X1=X2
❖设R是Rn中的一个点集,(即R≤Rn ),对于任意 两点 x∈R,y∈R以及满足0≤λ≤1的实数λ,恒有: R=λx+(1-λ)y
❖ 则称R为凸集。
❖规定:单点集 {x} 为凸集,空集∅为凸集。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到,凸集的几何意义是: 连接凸集中任意两点的直线段仍在此集合内。
例如实心的圆,实心的矩形,实心的球体, 实心的长方体等等均是凸集,圆周不是凸集。

故 在(1-5)式中,令
,则有
表明, ∈D,所以D是闭集。
四、线性规划解的基本定理
定理1.2:设X是标准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那 么,X是基可行解的充要条件是X的正分量对应的 列向量线性无关。
证明:首先证明必要性。设X是基可行解,那么,由基可 行解的定义,可知其正分量为基变量,对应的列向量都是 基向量,显然线性无关。
于A的秩为m,则P1,P2,···,Pk线性相关,于是存在
k个不全为零的数λk j,使得
j Pj 0

j 1
X∈D

n
k
j Pj b j Pj b
现构造两个点Xj(1 1),X(j12),使满足
X(1)=(x1+αλ1,··· xk+αλk ,0,···,0)T X(2)=(x1-αλ1,··· xk-αλk ,0,···,0)T



可行解
可 行
基本解
可 行


二、凸集
→引例 我们先考察二维平面上直 线段上任意一点的表示形 式。(如右图)
取x.y为平面上两点,用以原点为起点的 向量来表示x 和 y,并设z是线段xy上任 意一,得向量 z-y它与向量x-y平行且方 向相同,可以得到下面关系式:
可以得到:
z-y=λ(x-y) 有
综合得:
xj1 xj2
与已知条件矛盾,所以X必是极点。
线性规划解的基本定理
推论:线性规划可行域D必有且只有有限个极点。 表现定理:设D是线性规划的可行域,则 1.当D有界时,D中任意一点均可表现为其极点的凸
组合 2.当D无界时,必有且只有有限个极方向。设若D有K
个极点X1,X2,…,XK,有L个极方向d1,d2,…,dL,则 D中任一点X可表现为
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
本节主要内容
➢ 上节内容回顾 ➢ 凸集 ➢ 极点与极方向 ➢ 线性规划解的基本定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