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华扩张模式透析以并购为例概要
跨国并购案例及分析
一、强生收购大宝(一)公司简介一、美国强生强生(Johnson & Johnson)成立于1886年,是世界上规模大、产品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
据《》和《》97年发布的结果,市场价值指标评比名列全世界第20位,并位居全美十大最令人羡慕的公司之列,1999年全世界营业额达275亿美元。
目前强生在全世界57个国家成立了230多家分公司,拥有约11万6千余名员工, 产品销售于175个国家和地域。
二、北京大宝化妆品北京大宝化妆品成立于1999年,是北京市三露厂(国家二级企业,北京市先进福利企业)成功进行股分制改造的结果。
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12号,占地面积25,070平方米,建筑面积44,871平方米。
“大宝”系列化妆品1985年诞生至今,适应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已陆续形成护肤、洗发、美容修饰、香水、特殊用途共五大类100多个品种。
其中,1985年—-1990年期间推出的速消眼角皱纹蜜、老年斑霜、眼袋霜、减肥霜、美乳霜、生发灵等产品在国内外长销不衰、享誉至今;1990年推出的SOD系列化妆品,是国内首家从植物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英文简称SOD)看成化妆品原料生产的护肤品,具有养颜、防晒、增白的双重功效;1993年畅销至今的美容日霜、晚霜,与SOD蜜一样众所周知,年均销量1400万瓶左右;1994年投入市场的MT系列化妆品,在国内开辟了将金属硫蛋白(英文简称MT)这种物质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先河,加速了营养物质渗透到皮肤内部的速度,避免皮肤老化作用加倍明显,开拓了化妆品原料应用的新领域;1996年,出产了将整枝东北人参放入产品的“人参香波、人参浴液体”,以特殊工艺精制而成,除洗浴作用外还具有排除疲劳、强身健体之功效;2000年研制功的手足护理霜,采纳极易被皮肤吸收的水解蛋白为原料,配以多种天然植物提取液精制而成;2001年,该公司参考世界先进技术信息开发的物理防晒霜面世。
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快速扩张、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TCL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在跨国并购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对于研究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围绕TCL集团的跨国并购案例展开深入分析,探讨其并购的动因、过程、绩效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实施跨国并购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对TCL集团跨国并购案例的剖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二、TCL集团跨国并购历程TCL集团,作为中国领先的电子消费产品制造商,其跨国并购的历程可谓波澜壮阔,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从2002年开始,TCL集团便踏上了国际化的征程,其并购策略主要以扩大市场份额、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实现品牌国际化为主要目标。
2002年,TCL集团首次尝试跨国并购,以并购德国施耐德电器为起点,这一举动标志着TCL正式进入欧洲市场。
施耐德电器在欧洲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此次并购为TCL进入欧洲市场提供了跳板。
随后的几年中,TCL集团继续深化其国际化战略,相继并购了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
这两次并购对于TCL来说意义重大。
并购汤姆逊使得TCL获得了欧洲彩电市场的份额,并借此机会提升了自身在全球彩电市场的地位。
而并购阿尔卡特则让TCL快速进入了手机市场,并获得了阿尔卡特在研发、品牌和渠道方面的优势资源。
然而,跨国并购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中,TCL集团面临着文化差异、管理冲突、技术融合等多重挑战。
尤其是在手机业务方面,由于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和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TCL在整合阿尔卡特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
尽管如此,TCL集团并未放弃其国际化战略。
通过不断的调整和优化,TCL逐渐适应了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并在跨国并购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浅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及我国的对策
目 我国 前, 儿童包 装用的 的是 动漫 最多 卡通 造型的 图案.t 直接 包装 l 资占 投资比 例也已 近2% 经接 o
。
可 见 .我 国 已经成 为 了跨 国
的 多耋 曼 量 新 l 1 l
纵 国外 品装我 的 品装 得 为后无 《 ; 一 布均 观 内 产 包 国 产 包 显 较 落 论R 不 ‘ ~ 衡
开 发 2 包装
一、跨 国公司在华并购现状分析
1 跨 国 公 司 在 华并 购 的 主要 特 点 ( ) 展迅 速 ,规模 不 断 扩 大 1发
作为儿童的产 品包装,除了充满童趣和吸引注意外 最重要 H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我国 20 年 《 07 我国国际收支报告》
,
的 一点 就 是 我们 要 知道 包 装是 营 销 不可 或缺 的部 分 .它可 以增 加 显 示 按 国 际收 支 统计 E径 20 年外 国 来 华直 接投 资 流 入 19 l 07 46 严 品 的 l 值 。 i 口 l 寸 “亿 美 元 较上 年 增 长 了 7% 。同 时 , 资 以 并购 形 式 对我 国 的投 3 外
但 同 时也 出现 了贱 卖 国有 资 产 、 贪 污腐 败 等 经 济社 会 问题 ,
竖 竺 下 格 需 更 贴 消 市 性 理 其 如 正 引 跨 并 ,我 经 又 又 的 展 务 我 _ 天 的 局 均 要 加 近 费 场 理 处 好 何 确 导 国 购为 国 济 好 快 发服 是 国
要 警 出 加 合 荨 群 = 品 塑 { (在 并 谋 绝 控 要 更 适 拿 銎 妻=格 的 鎏l 3 华 购 求 对 股 于 童体 用季产 儿 竺使的 合 )
。
使童 儿 产i
公 ;妄
案例分析跨国公司并购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案例分析跨国公司并购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案例分析:跨国公司并购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一家跨国公司的并购案例,总结了相关经验和教训。
该案例涉及中国公司收购美国公司的情况,涉及战略决策、法律合规、文化融合等方面。
本文旨在为跨国公司的并购提供借鉴和指导。
引言:跨国公司并购是全球化经济中常见的现象。
由于文化、法律、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差异,跨国并购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通过分析一家跨国并购案例,讨论了成功并购的关键因素。
正文:一、背景与目标本案例涉及中国公司收购美国一家知名IT公司的情况。
收购目标是为了获得其技术、知识产权和市场份额,以进一步拓展中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战略决策与尽职调查在决定进行并购之前,中国公司进行了详尽的尽职调查。
这包括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前景、竞争对手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全面的调查,中国公司能够更好地了解目标公司的真实价值和潜力。
三、法律合规法律合规是跨国并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中国公司与美国的律师团队合作,制定了一套详尽的合规计划,包括合并协议、合同等。
合规性的确认有助于避免法律风险,并确保并购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财务与风险管理财务状况对于并购来说至关重要。
中国公司仔细评估了目标公司的财务数据,确保其财务指标符合预期。
同时,中国公司还制定了风险管理计划,以应对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五、文化融合文化差异是跨国并购中常见的挑战。
中国公司积极推动文化融合,通过培训和交流活动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并购后的环境。
同时,管理层也需要积极引导和协调,以促进公司间的合作和相互理解。
六、成果与教训该并购案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公司获得了目标公司的核心技术和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然而,本案例也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教训。
譬如,在并购前期更应深入调查和评估目标公司的价值和潜力,以避免后期出现意外情况。
同时,要充分重视文化融合,以减少文化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
结论:跨国公司并购是复杂而困难的过程,但通过详细的战略决策、尽职调查、法律合规、财务与风险管理和文化融合,成功的并购是有可能实现的。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并购成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扩大企业规模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以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并购案例为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AT&T并购Time Warner美国电信巨头AT&T于2016年宣布以8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传媒巨头Time Warner。
这次并购案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涉及到了通信和娱乐两个不同产业的交叉。
通过收购Time Warner,AT&T得以获得其强大的内容库,进而与其竞争对手竞争。
这次并购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双方的互补性以及市场前景的看好。
二、福特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2009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决定收购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
通过这次并购,福特得以扩大其在欧洲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增强其全球竞争力。
此外,福特还将沃尔沃的技术和设计优势与自身优势相结合,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这次并购案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福特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IBM收购红帽2018年,IBM以3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开源软件公司红帽。
这一并购案例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也是IBM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
通过收购红帽,IBM能够进一步加强其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
红帽在开源软件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领先的技术,这对于IBM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战略举措。
四、阿里巴巴收购新浪微博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以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新浪微博的部分股权。
通过这一并购案例,阿里巴巴与新浪微博实现了战略合作,双方在用户、资源和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整合。
这一并购不仅拓宽了阿里巴巴的业务范围,也进一步增强了其在线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的竞争力。
五、安盛收购荷兰人寿2018年,中国保险巨头安盛以5.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荷兰人寿保险公司。
这次并购案例是中国保险公司首次兼并海外保险公司。
通过收购荷兰人寿,安盛得以进一步扩大其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提高全球化经营能力。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跨国并购成为了企业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进行跨国并购的案例时有发生,这其中涉及到了各种复杂的因素和挑战。
本文将以某跨国并购案例为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以及其中的经验教训。
在这个案例中,涉及到了中国某大型企业与美国一家知名企业之间的跨国并购。
在并购过程中,双方需要克服语言、文化、法律、财务等多方面的障碍,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首先,双方需要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了解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地位、管理团队等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同时,双方需要制定合理的交易方案,包括价格、股权结构、员工待遇等,以确保双方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保障。
除此之外,跨国并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
在这个案例中,中国企业需要尊重美国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方式,避免出现文化冲突,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同时,双方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和问题的及时解决,避免因为沟通不畅导致的误解和矛盾。
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法律风险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双方需要了解两国的法律法规,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同时,双方需要与专业的法律团队合作,制定合理的合同和协议,以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
最后,在跨国并购案例中,成功的关键在于双方的战略眼光和执行能力。
双方需要明确并购的战略目标,确保并购后的整合能够顺利进行。
同时,双方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团队,确保并购后的业务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营,实现预期的收益。
总的来说,跨国并购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需要双方充分的准备和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本文对某跨国并购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跨国并购需要充分的尽职调查、尊重文化差异、规避法律风险、明确战略目标等多方面的努力。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其他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使其能够顺利地实现并购目标,取得成功。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文献综述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文献综述近三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逐步融入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外资投向了中国,中国内地也逐渐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
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投入日益增多、其本身具有多重动因,对我国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是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国家应充分利用其有利方面,而尽量避免其消极方面。
最近几年,面临跨国公司不断的冲击,国内市场出现了和以往有较大差异的市场形态了,国内国外也涌现出了很多致力于研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学者,本文就最近几年针对研究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类,做了初步的阐述。
首先是杜天才,吴林海等学者认为促使众多跨国公司不断涌向我国的动机包括如下因素:一:是为了适用跨国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的要求,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究机构是其占领中国市场,适应中国文化的必然选择。
二:增强公司竞争力,扩张中国市场,在华研发中心的作用就是使其跨国公司的产品贴上中国特色的标签。
三:掌握核心技术,挖掘研发人才,通过研发,将所有有用的技术进行集合,然后申请专利,实行技术垄断。
另外,跨国公司在华的研究机构中,90%以上的研发人才均为中国本地优秀的人才,网罗国内人才,是跨国公司对付国内企业的法宝。
众多跨国公司的到来,给开放中的中国带来的是积极的、消极的全面立体的影响。
本人在参考高媛、祖强、孙立平等学者对跨国公司在华扩张的积极影响的看法后,总结了一下:跨国公司在华扩张积极的影响,一:有利于带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国公司研究开发机构的中国研发人员不局限于简单的技术开发,而是在中国特定环境下进行全球化的研究开发活动。
这对于中国经济积极融入全球生产、研发体系,提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有重要影响。
二:有利于培养、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国内研发能力和水平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三、能够促进跨国公司进一步增加在华投资。
另王志乐,石金海等学者各自的著作中却更着重看中于跨国公司在华扩张后带来的消极影响,对我国的经济安全也产生的经济威胁。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浙江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案例分析案例一并购方:浙江龙盛被并购方:德国德司达公司并购年份:2010年双方企业介绍:浙江龙盛公司简介浙江龙盛成立于1970年,目前已成为化工、钢铁汽配、房地产、金融投资四轮驱动的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龙盛现在已是国内染料行业的龙头企业。
龙盛创始于1970年,前身是浬海公社微生物农药厂。
1979年,由农药厂转型开始生产纺织助剂。
1993年,又由助剂生产转向染料和染料中间体的生产,企业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97年,龙盛组建了正式的股份制公司。
1998年,龙盛分散染料的产销量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并逐渐开始构筑集活性、酸性等多种染料品种和染料中间体为一体的大染料格局。
2003年8月1日,龙盛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染料领域第一家上市公司。
如今,龙盛已成为横跨化工、钢铁、房产、金融股权投资四大产业,总资产超过150亿元、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所属控股子公司50多家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2010年,龙盛通过启动债转股控股德司达全球公司,开始掌控染料行业的话语权。
在全球的主要染料市场,浙江龙盛拥有超过30个销售实体,服务于7,000家客户,约占全球近21%的市场份额,在所有的关键市场都有着销售和技术的支持,在50个国家设有代理机构,拥有在12个国家的18家工厂,龙盛世界客户群包括知名国际品牌如NIKE、ADIDAS、SWAL-MART、LEVIS等。
现在的情况补上德国德司达德国德司达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染料供应商,约占全球近21%的市场份额,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染色解决方案、高性能化学品和定制生产特殊染料、颜料,它在全球12个国家拥有18家工厂,服务于7000家客户,2008年销售收入约8亿欧元。
德司达是由3家昔日染料制造业巨头的染料部门合并而成的。
1995年,有近百年染料生产史的德国拜耳公司和赫斯特公司的染料部门合并建立了德司达公司。
1999年11月,德国巴斯夫公司的纺织用染料和颜料部门也加入了进来,组成新的德司达公司,并于2000年10月1日正式挂牌运行。
跨国公司并购典型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并购典型案例分析在全球化并购浪潮中,已不仅仅限于大企业吞并小企业,更多地出现了大企业之间的并购。
这种大企业的并购常常对一国或几国的相关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因而对一些国际上著名的大企业并购典型案例的分析,能使我们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以下我们来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剖析。
(一)波音公司并购麦道公司1996年12月15日,世界最大的航空制造公司美国波音公司,宣布并购世界第三大航空制造公司美国麦道公司。
并购总价值133亿美元。
并购后,每份麦道股份变为0.65波音股份。
麦道品牌只保留100座的MD一95型客机,其余民用客机一律改为波音品牌。
从此,有76年历史,举世闻名的麦道公司不复存在。
波音公司总经理于1997年2月出任新波音的主席和总经理,三分之二以上管理干部由波音派出。
新波音拥有20万员工,500亿美元资产,净负债仅仅10亿美元。
当时预计在1998年,新波音公司可望有530亿美元的进账,可牢牢稳住世界民用和军事飞机制造企业的龙头老大的地位。
波音公司成立于1916年,至今已有89年的历史。
波音经过多次的研究开发,发展成为一家设计并制造民用及军事飞机、导弹、直升飞机及其他相关产品的多种经营公司。
在今后的20年中,波音将以每年5%的速度发展空中交通事业,并在原有全球民用客机交易量64%(1995年)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和提高。
麦道公司成立于1920年,一直在军用飞机制造领域拥有霸主地位。
但是在1996年以后,市场占有份额急剧下降,竞争能力迅速削弱,从而面临着被其他企业并购的危险。
波音并购麦道计划已经讨论了三年。
麦道曾经两次拒绝波音,然而,在过去的几年,在与波音和空中客车的激烈竞争中,麦道一路败北,世界市场份额从22%下降到不到10%。
1996年,麦道只卖出40架民用客机。
1996年10月,麦道承认自己的300座MD一11无力与波音的400座747竞争。
12月,麦道放弃了自己440座MD一11的计划,开始作为波音的"下承包商",帮助波音生产550座"加长型"747客机。
跨国并购成功案例分析_跨国并购经典案例
跨国并购成功案例分析_跨国并购经典案例跨国并购是当代企业国际拓展的重要形式,也是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最主要形式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把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开拓国际市场的新策略。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中国企业跨国成功并购案例分析,欢迎大家前来阅读!中国企业跨国成功并购案例分析篇12014年11月12日,锦江国际和美国喜达屋集团联合公布:双方就喜达屋资本出售卢浮集团和子公司卢浮酒店集团100%股权签署相关协议。
经此一役,锦江国际旗下酒店将超过2800家,34万间客房分布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并由此跻身全球酒店排名前8位。
卢浮酒店集团成立于1976年,是欧洲和法国第二大连锁酒店集团,其100%股权由喜达屋资本通过旗下私募股权基金持有,截至2014年6月,卢浮酒店集团布局全球46个国家,拥有、管理和特许经营1115家酒店,91154间客房。
6大酒店品牌覆盖1—5星级,在欧洲的核心市场具高知名度,位于全球领先地位。
锦江国际与其谈判完成后,向旗下经营酒店的上市公司锦江股份发函征询是否作为收购方参与该项目。
锦江股份决定收购并在上市公司履行完成法定程序后即与喜达屋签署了《股份购买协议》。
2015年1月14日,停牌两个多月的锦江股份发布公告,拟以百亿人民币巨资收购卢浮集团100%股权,以期拓展国际化战略。
这是国内酒店业最大一笔海外并购,也是中国证监会于2014年四季度放开上市公司现金并购政策以来,交易金额最大的一起并购案例。
1月30日,锦江股份股东大会以高达99%的赞成率高票通过此项并购案。
锦江股份的战略投资者弘毅投资当日表示,基于对有限服务型酒店行业的看好以及对锦江股份和收购标的管理团队的高度肯定,弘毅投资认可本次收购,并将在未来发展中积极履行股东职责。
“品牌管理协同和客源优势带来看点,通过跨国收购分享出境游市场蛋糕。
预计此次收购有望增厚锦江股份2015年净利润1350万—3800万欧元,按照最新汇率计算,可以增厚公司净利润0.96亿—2.71亿元人民币。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跨国并购是指企业通过购买或兼并外国企业,以实现跨越国界的业务扩张和发展。
这种商业行为通常涉及到跨越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因此需要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将以某跨国并购案例为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某公司A是一家在亚洲地区运营的知名制造业企业,而公司B则是一家欧洲
地区的高端科技企业。
公司A希望通过并购公司B来进一步拓展市场,并获得先
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此次并购过程中,公司A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公司A需要对公司B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审计和评估。
这包括对公
司B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以确保并购
后能够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其次,公司A还需要考虑到跨国并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由于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构,公司A需要寻求专业的法律意见,以确保并购过程的
合法合规。
另外,文化差异也是跨国并购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公司A和公司B
可能存在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如何实现文化整合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这需要公司A在并购前制定详细的文化整合计划,并在并购后积极推动文化融合。
最后,公司A还需要考虑到员工的情绪和稳定。
并购过程中,员工往往会面临着不确定性和焦虑,因此公司A需要及时进行沟通和引导,以确保员工的积极参
与和支持。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全面考虑和准备,公司A成功地完成了对公司B的跨
国并购,并在并购后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和发展。
这个案例为其他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跨国并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跨国并购案例及详细分析
跨国并购案例及详细分析一、案例背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并购成为企业扩张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以某跨国公司并购案例为例,对其背景、动机、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二、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该跨国公司是一家在制造业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专利。
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全球竞争力。
2. 并购动机公司决定通过并购来实现快速扩张和获取市场份额。
并购的动机主要包括:- 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并购可以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 获取新技术和专利:通过并购可以获取目标公司的技术和专利,进一步巩固自身的技术优势。
- 拓展市场份额:通过并购可以进入新的市场,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3. 并购过程并购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策略规划阶段:确定并购目标,制定并购策略和计划。
- 目标筛选阶段:通过市场调研和尽职调查,筛选出符合公司战略发展需求的目标公司。
- 谈判阶段:与目标公司进行谈判,商讨并购条件和交易结构。
- 审批阶段:获得相关政府机构和监管部门的批准。
- 合并整合阶段:完成并购交易后,进行合并整合工作,包括人员调整、业务整合等。
4. 并购结果并购的结果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案例中,跨国公司通过并购取得了以下成果:- 实现了规模经济:通过整合资源和降低成本,公司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 获取了新技术和专利:通过并购,公司获得了目标公司的先进技术和专利,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技术竞争力。
- 拓展了市场份额:并购使得公司进入了新的市场,扩大了销售渠道,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三、案例启示通过对该跨国并购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并购是企业快速扩张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需要谨慎选择并购目标,确保与公司战略发展需求相符。
- 并购过程需要经过详细的策划和尽职调查,确保交易的可行性和合规性。
- 并购后的合并整合工作同样重要,需要合理规划和有效执行,确保实现预期的效果。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范文)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中石化收购瑞士Addax 石油公司一、引言2009 年8 月中国石化集团敲定迄今为止中国公司海外油气资产收购的最大笔交易。
2009年8 月18 日中石化宣布以82.7 亿加元(约合人民币511 亿元)成功收购瑞士Addax 石油公司。
此次并购的过程如何、其中存在什么样的阻碍及对于中石化公司将有什么样的意义?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的分析。
二、相关背景介绍(一)公司背景Addax 石油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独立石油公司,在多伦多和伦敦上市。
其普通股股数为1.576亿股,现有员工860多人。
其主要资产位于非洲和中东地区。
除了在伊拉克有2 个区块总计为138200 英亩的石油资源之外,该公司大部分资产集中在尼日利亚、加蓬和喀麦隆,其中在尼日利亚有独资和合资项目共计11 个,在尼日利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合作开发区(下称”JDZ”)就有4 个合资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在JDZ 的合资项目中有一个面积为24500 英亩的石油区块,是与中国石化直接合作的,Addax 持股14.33%,中国石化负责项目运营。
Addax 石油公司油气资产集中在尼日利亚、加蓬和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拥有25个勘探开发区块,其中勘探区块15 个,开发区块10 个;17个位于海上,其余8个在陆上。
Addax 石油公司拥有权益2P石油可采储量5.37亿桶,权益3P石油可采储量7.38亿桶。
另外,尚有111 个待钻圈闭,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2009 年二季度的数据显示,Addax石油公司平均原油日产量为14.3万桶,约合每年700万吨。
其中尼日利亚产量占72.2%,加蓬占19.5%,库尔德占8.3%。
根据初步开发方案设计,近期产量将达每年1000万吨以上。
2008 年Addax 的总收入为37.62 亿美元,净利润7.84 亿美元,目前负债总额为28.65 亿美元。
由于石油价格一季度下跌,因此公司第一季度净利润率只有1.01%,而去年全年净利润率高达20.84%。
探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引导和利用
摘要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并购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并且已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
随着跨国公司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拥有广阔发展潜力和日益开放的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竞争的主要领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一个新动向。
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市场,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步伐明显加快。
但由于中国目前正处于转轨期,所以外资并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现状的角度出发,然后分析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我们如何对跨国公司的并购进行引导和利用使其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跨国公司并购投资垄断AbstractSince the late 1980s of the 20th century,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has become a world trend and major FDI mean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With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competition among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market of China, which has great potentialities and upgraded market levels, has become the main area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Since 1990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behavior of foreign capital’s Merger and Acquisition has been a new aspect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ctivity in China. Especially after the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hina’s econom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ntegrated into the world market, which accelerates the pac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China. However, as China is now in a transition perio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view to this, first this paper analyzes from the angle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Merger and Acquisition situation in China, and th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acquisition and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root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Finally, we propose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for guidance and how to make use of them to help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M&A; investment; monopoly目录1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现状 (4)1.1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主要类型和方式 (4)1.2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的行业分布 (5)2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2.1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5)2.2行业安全问题 (6)2.3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6)2.4外资并购缺乏效率 (6)3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源 (7)3.1外资并购立法存在缺陷 (7)3.2跨国并购投资后可能形成的行业垄断 (7)3.3国有资产的保护不力 (8)3.4缺乏富有跨国投资经验的中介机构 (9)4 如何加强对跨国公司并购投资的引导和利用 (9)4.1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9)4.2加强对跨国并购的宏观引导 (10)4.3防范外资并购中国有资产流失 (11)4.4通过不断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来吸引外资 (11)参考文献 (13)致谢 (14)探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的引导和利用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世界投资报告》称,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近400家在华投资,中国正在成为许多跨国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采购基地和研发基地。
关于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
关于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许多跨国公司决定将重点放在中国这个巨大而潜力巨大的市场上。
他们希望通过在中国扩张来增加销售额、降低成本,并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
然而,如何在中国进行跨国公司的扩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中国市场独特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跨国公司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首先,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扩张时必须认识到中国的文化差异。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价值观的国家,而跨国公司可能需要适应这些文化差异才能在中国获得成功。
他们需要了解中国人民的价值观、习俗和社会规范,以确保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在中国市场上得到接受。
此外,他们还需要与中国政府、媒体和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以获得政府支持和公众的认可。
其次,跨国公司在中国扩张时必须面对的挑战是中国的经济环境。
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但也面临着许多经济问题,如经济不平衡、收入差距和环境问题。
跨国公司需要考虑到这些挑战,并寻找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商业机会。
他们需要了解中国的消费者需求和购买习惯,以及中国的商业法律和监管体系,以确保他们在中国市场上能够取得成功。
此外,跨国公司在中国扩张时还需要处理政治环境的挑战。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和法律方面存在一些独特的挑战。
跨国公司需要遵守中国的法规和政策,并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以确保他们的业务在中国得到顺利进行。
他们还需要应对政府可能对外国企业实施的限制和审查,并管理与中国政府和媒体之间的关系,以确保他们的业务能够取得成功。
最后,跨国公司在中国扩张时也需要考虑到与本地企业的竞争。
中国的市场竞争激烈,许多本土企业具有灵活性和价格竞争力,并具有对中国市场的深刻了解。
跨国公司需要制定与本地企业竞争的策略,并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提高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之,跨国公司在中国扩张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然而,通过了解中国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环境,并制定相应的战略,跨国公司可以在中国获得成功。
浅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及我国的对策
浅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及我国的对策当前跨国并购已逐渐成为我国利用FDI的主要方式,跨国并购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贱卖国有资产、贪污腐败等经济社会问题,如何正确引导跨国并购,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服务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正确应对跨国并购的对策。
标签:跨国并购特点对策一、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现状分析1.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主要特点(1)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我国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7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149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73%。
同时,外资以并购形式对我国的投资占直接投资比例也已经接近20%。
可见,我国已经成为了跨国公司并购的热点地区。
(2)行业和地域分布不均衡当前,外资并购的目标正从占领市场向提高核心竞争力转变,从利用传统的比较优势要素向利用优势企业的资金和技术转变,外资关注的领域也从制造业向银行、保险、证券金融、咨询服务领域及高科技产业转变。
外资并购目标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外资并购绝大部分集中在我国的东南沿海,整个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比重约为75%。
而四川、河南、安徽、内蒙古等广大中西部地区只占25%。
(3)在华并购谋求绝对控股跨国公司为获得垄断利润一贯强调对投资企业的控制权。
因此,在控股权、控制销售权及财务权,品牌使用权上,外商都提出明确的控制要求,包括最初以参股、相对控股实施并购的跨国公司,现在也在谋求通过增资扩股实现绝对控股,这样就能掌握公司的绝对控制。
2.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因(1)中国是重要的资源基地和战略市场外资利用我国本土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生产制造,以降低原材料运输成本。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被释放出来,民工已成为我国最廉价的劳动力,而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仅占东盟国家的1/7~1/8。
关于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
摘要: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并购己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并且已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具有广阔发展潜力和日益开放的中国市场,己经并将继续成为跨国公司竞争的主要领域。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在投资政策、市场准入、国民待遇等方面迈出更开放的步伐,由此也为跨国公司通过并购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外资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活动的一个新动向。
但由于中国目前正处于转轨期,所以外资并购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困难和问题。
本文针对当前跨国公司在华扩张中并购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并购给我国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就如何应对跨国公司并购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跨国公司并购经济全球化Abstract:Since late 1980‘s,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has become a world trend and maj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mean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With the competition among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being intensified continuously, the market of China, which has great potentialities and upgraded market levels has been and will continue to be the focu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With the joining WTO, China has become more open in its policiesrelated to investment, market access and national treatment, which leads to many mor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entering into the Chinese market by the way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hough we are in a turn tim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merge. This paper aims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erge and acquisition, analyzing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the merge and acquisition, putting forward some advice on how to facing the merge and acquisition trend.Keywords: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merger and acquisition;economic globalization引言跨国公司,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西方报刊。
跨国公司财务分析——以雀巢并购为例
雀巢并购之路(一)雀巢公司简介1、公司背景雀巢公司,由亨利·内斯特莱( Henri Nestle) 于1867 年创建,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Vevey) ,在全球拥有500 多家工厂,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
公司起源于瑞士,最初是以生产婴儿食品起家,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
雀巢公司2010年销售额达到1097亿瑞士法郎,纯利润达到342 亿瑞士法郎。
其中的大约95%来自食品的销售,因此雀巢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
公司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拥有适合当地市场与文化的丰富的产品系列。
雀巢在五大洲的81 个国家中共建有443 多家工厂,所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总部领导下的约200多个部门完成。
雀巢销售额的98%来自国外,因此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另外,雀巢是个收购狂人“对于收购, 雀巢不仅深谙此道, 更被称为收购狂人”,雀巢的发展历程, 就是一部收购史。
如今,他们正在中国复制这一模式。
2、雀巢海外并购之路1988 年并购了英国的Rowntree,后者为雀巢带来了最为著名的产品之一:奇巧巧克力( Kitkat )。
1992 年,雀巢拿下了法国的矿泉水制造商毕雷( Perrier )。
1997 年,收购了圣培露( San Pellegrino )矿泉水公司。
此外,从1999 年到2003年,雀巢收购了至少32 家水务公司。
2005年12月,雀巢以2.4 亿欧元收购了希腊冰淇淋生产商Delta Ice Cream。
2006年6月,雀巢出资约6亿美元收购减肥公司Jenny CraigInc.(JCG.XX) 雀巢将借此拓展高利润的保健营养品业务。
就在这笔收购之前,雀巢还收购了澳大利亚营养快餐公司Uncle Tobys snacks。
2007 年,雀巢动用将近70 亿瑞郎资金从诺华制药公司手中收购其美国子公司- 格伯(Gerber) 婴儿食品公司,经过这一收购,雀巢公司成为世界最大婴儿食品出品商。
企业扩张并购案例分析
企业扩张并购案例分析一、引言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和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常常会选择进行扩张并购。
本文将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对企业扩张并购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二、案例描述XXXXX集团是一家知名的跨国公司,主要经营电子产品制造和销售业务。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公司决定进行扩张并购,以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三、并购原因分析1. 增强市场份额通过收购其他企业,XXXXX集团可以迅速增强在市场中的份额,扩大市场覆盖面,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巩固其竞争优势。
2. 强化技术研发能力通过并购,公司可以获得其他企业的技术研发团队和专利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客户需求。
3. 实现成本优化通过规模化经营和资源整合,公司可以实现成本的优化,降低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四、并购过程分析1. 资源整合在并购过程中,XXXXX集团需要对目标企业的资源进行充分评估,并明确整合方案。
这包括技术、人力、生产设备等方面的整合,确保整个并购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2. 人员管理在合并后,人员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公司需要合理安排人员岗位,对被收购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和融合,确保员工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3. 品牌整合在并购后,公司需要进行品牌整合,以确保新企业在市场中的认可度和竞争力。
这包括统一品牌形象、整合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工作。
五、并购效果分析1. 增强市场地位通过并购,XXXXX集团成功巩固了在市场中的地位,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并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2. 提高盈利能力通过规模化经营和成本优化,公司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提高产品竞争力通过并购获得的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得到提高,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见,企业扩张并购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在整个并购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浅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
浅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以及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不少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其中一种典型的进入方式就是在华并购。
本文首先描述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客观现状,然后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应对并购行为应采取的思路和措施。
通过这些简要分析,我们应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竖立正确的认识,以此认识领导我们的实际经济活动,由此为我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上市公司;跨国投资中图分类号:F276.7 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08-00-0收稿日期:2009-03-24一、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现状(一)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类型和方式1.跨国公司并购我国非上市企业。
这种类型起初主要是通过协议购买产权的形式,并购、改造国内非公司型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
随着并购的发展,跨国公司也开始并购国内非上市的公司型企业,如定向募集股份公司,或通过产权交易市场收购挂牌企业的资产或股权。
跨国公司并购非上市企业主要采取以下方式:(1)整体收购。
跨国公司整体买断中国相关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全部资产,组成外商独资企业,从而使该企业成为其独资子公司。
(2)部分收购。
一种是跨国公司通过参与国内原有企业的重组,收购企业50%以上的股权,以达到控制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
2.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上市公司。
近年来我国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关注,跨国公司已把并购上市公司作为进军中国市场的跳板。
这种类型的并购始于1992年前后,至2001年6月共有71家上市公司拥有外资法人股,其介入方式主要有直接上市和并购方式两种,前者为主要方式。
(二)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对象选择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外资并购的目标主要集中在以下企业:(1)我国各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和效益较好、具有核心资源或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
如,格林柯尔收购科龙、美国航空LDC等。
他们可能会采取先结成战略联盟,后参股,再争取相对控股,甚至绝对控股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投资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公司华扩张模式透析以并购为例摘要: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并购己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并且已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具有广阔发展潜力和日益开放的中国市场,己经并将继续成为跨国公司竞争的主要领域。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在投资政策、市场准入、国民待遇等方面迈出更开放的步伐,由此也为跨国公司通过并购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外资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活动的一个新动向。
但由于中国目前正处于转轨期,所以外资并购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困难和问题。
本文针对当前跨国公司在华扩张中并购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并购给我国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就如何应对跨国公司并购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跨国公司并购经济全球化 Abstract:Since late 1980's,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has become a world trend and maj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mean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With the competition among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being intensified continuously, the market of China, which has great potentialities and upgraded market levels has been and will continue to be the focu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With the joining WTO, China has become more open in its policies related to investment, market access and national treatment, which leads to many mor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entering into the Chinese market by the way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hough we are in a turn tim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merge. This paper aims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erge and acquisition, analyzing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the merge and acquisition, putting forward some advice on how to facing the merge and acquisitiontrend. Keywords: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merger and acquisition;economic globalization 引言跨国公司,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西方报刊。
1960年,美国学者戴维?利连撒尔在其《多国公司的管理》一文中正式使用了跨国公司提法。
此后,在西方国家的报刊上经常出现,跨国公司、多国公司、国际公司之类的名称。
跨国公司从经营的战略定位上,企业必须具有全球一体化战略,而不单纯追求某一企业或局部区域利益的得失;从经营的跨越国度上,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经营性实体;从经营的控制权上,跨国公司需在一个国家设立母公司总部,总部对海外子公司拥有控制权;从经营的决策体制上,通过一个决策中心贯彻母公司的战略意图。
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世界经济向多极化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技术更新不断加快,知识经济改变了各国和跨国公司的竞争基础;面对日益变化的世界经济环境,不断加剧的竞争环境,跨国公司需要及时做出其战略调整,以保持并扩大其竞争优势。
90年代末,全球掀起了第五次并购的浪潮,这次并购浪潮持续五年多,几乎所有的行业、所有的国家都被卷入这次浪潮中,引起了世界的极大关注。
它已经成为世界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这是跨国公司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战略重组活动。
本文试图在分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给我国带来的利弊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应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基本概念解析(一)并购概念第一,兼并(MERGER)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
兼并的方法包括:(1)用现金或证券购买其它公司资产;(2)购买其它公司的股份或股票;(3)对其它公司的股东发行新股票以换取其所持有的原股权,从而取得其它公司的资产和负债。
第二,收购(ACQUISITION)是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获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
收购的对象有两种形式: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
股权收购是购买一家企业的股份,成为被收购方的股东,因此要承担该企业相应的债权和债务;而资产收购则仅仅是一般资产的买卖行为,收购方无需承担被收购方的债务。
兼并和收购都是以产权为交易对象的交易行为。
它们的基本动因是相似的: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拓宽企业生产经营范围;实现企业生产战略调整等。
是一种有效地增强企业实力和实现企业快速扩张策略和途径。
兼并和收购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在兼并中,被兼并企业将丧失法人地位,兼并企业将成为被兼并企业新的所有者和债权和债务的承担者;但在收购中,被收购企业仍以法人实体存在,它的产权只是部分转让,收购企业以其出资成本为限承担被收购企业的债务。
在实践中,由于兼并和收购二者的相似之处远超过其区别,所以经常将其统称为“并购”或“购并”。
(二)并购类型企业并购类型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第一,按双方产品与产业的联系划分,并购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1)横向并购。
当并购双方处于同一或相近的行业、生产或经营同一或相近的产品,并购使资本在同一市场领域或部门集中时称为横向并购。
如 1998 年美国克莱斯勒公司与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的并购。
横向并购可以加强企业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但并购后行业内企业数量减少,个别企业规模扩大,容易形成共谋或垄断,对竞争有潜在的负作用,因此横向并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的管制。
(2)纵向并购。
它发生在处于生产经营不同阶段的企业之间,是在生产、经营、销售上互为上下游关系的企业间进行的并购。
如制造业企业对其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中间的运输公司、下游的销售商甚至最终用户的并购。
生产链的前向并购和后向并购可以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成本,实现生产交易内部化,更有效的组织专业化生产。
(3)混合并购。
是对处于不同产业领域、不同产品市场、从事不相关业务类型的企业间的并购。
并购后将产生跨部门、跨行业的多种经营企业。
这一类并购可以降低单一行业企业风险,扩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范围。
可以实现不同企业间的资源互补和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
还实现企业经营行业的战略性转移。
如以生产“万宝路”香烟而闻名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将香烟利润转移,并购一系列食品公司,进行跨行业经营,最终成为全球第二大包装食品公司。
第二,按并购实现的方式来划分,并购还可以分为协议并购、要约并购。
(1)协议并购,又称直接并购。
是指并购企业直接向目标企业联系,提出拥有所有权的要求,双方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磋商,达成共同协议,实现所有权的转移的并购方式。
它容易得到目标企业的理解和股东的合作,并能够较好得获得目标企业的一些内部资料和信息,降低并购的风险和并购后的整合难度。
但谈判过程可能因耗时长,目标企业要价高导致契约成本会过高。
这种并购一般属于善意并购。
(2)要约并购,又称间接并购。
是指并购企业并不向目标企业直接提出并购的要求,而是通过在股票市场上收购目标企业已发行的具有表决权的普通股票,从而取得目标企业控制权的行为。
并购方可以利用目标企业股价下跌之际,大量购进;或是在证券市场上以高于目标企业当前股价水平大量收购该企业股票,取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
这是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并购上市公司的基本形式。
当并购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取得一定比例的目标企业的股票时,要依法向目标企业的管理层和所有股东发出公开收购要约,并按依法公告的收购条件、收购价格、收购期限以及其他规定事项,收购目标公司股票以获取股权。
间接并购在股票市场上进行,受到市场规则的限制,而且极有可能引起目标企业的强烈反抗,采取各种反并购手段,最后使并购方付出过高代价取得目标企业。
这种并购属于敌意并购。
第三,按并购是否是双方友好协商来划分,并购可分为善意并购、敌意并购。
(1)善意并购。
是指并购企业事先与目标企业进行协商,征得其同意并通过谈判达成收购条件的一种并购方式。
双方在谈判中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降低并购风险,避免因目标企业反抗而造成的额外支出。
但善意并购中并购方不得不牺牲自身的部分利益,以换取对方的合作。
(2)敌意并购。
是指并购方并不事先协商,在证券市场上采取大量收购目标企业股票,意图取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在遭到其反抗后仍强行收购的行为。
这种方式使并购方完全处于主动地位,而且行动快,时间短,不会因为时间拖延而失去良机。
但由于无法取得对方的合作和内部资料,给公司估价带来困难,而且目标企业的反抗也会带来较高的收购成本。
由于敌意并购容易引起股市的波动,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各国政府都会对其有一定的管理和限制。
二、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行为分析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方式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的模式开始出现。
1992年4月,香港中国策略投资公司(简称中策公司,它是1991年12月12日在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基础上易名而成的)收购了山西太原橡胶厂,从而开创了改革开放以后外资在华并购的先河。
2001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相关政策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这一切为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有力开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进展更快,外资方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涉足力度加深,跨国公司对一些垄断性较强行业的上市公司具有浓厚的兴趣,外资并购的操作手段更为广泛。
(一)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方式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可分为并购非上市型与上市型企业两种类型:第一,跨国公司并购非上市型企业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