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社区资源 增强德育实效

合集下载

加强德育校本资源开发创新德育工作形式

加强德育校本资源开发创新德育工作形式

加强德育校本资源开发创新德育工作形式作者:金茂峰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5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以金色小屋德育基地建设为例,从资源建立背景、主要做法、资源基本成效、社会反响、思考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探讨如何让学生在进行生活实践体验活动的同时,在身边的德育资源中接受教育,使德育资源的教育效果最大化这一问题。

关键词:德育;校本教育;资源;开发;创新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29-2进行校本德育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丰富校本课程、建设学校文化的需要。

下面以我校“金色小屋”德育校本资源建设为例对创新德育工作形式加以阐述。

一、资源建立背景在我校的办学史上出现过一位保尔·柯察金式的人物,她就是我校优秀学子——2002届毕业生金艳敏。

她1992年(7岁)不幸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后辗转各地求医诊治。

在与病魔抗争过程中,她从不放松学习,仍坚持不懈努力完成学业,她以“一息尚存,就别说做不到”为座右铭。

她以顽强的信念,执着的追求,让她生命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有意义。

2002年中考,以648分考上苏州中学。

2002年10月进行骨髓移植,2003年3月28日病情恶化,抢救无效逝世。

为了弘扬金艳敏同学“一息尚存,就别说做不到”这种对生命的态度,学校利用专门的场所建成了金艳敏同学事迹陈列馆——“金色小屋”,作为我校德育基地。

二、主要做法1.作为每一届初一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介绍金艳敏同学生平事迹。

2.充分利用金艳敏同学事迹陈列馆——金色小屋,更好地宣传和教育学生,使金艳敏同学身上的“一息尚存,就别说做不到”的顽强信念和执着追求代代传承下去,激励一代有一代的新区二中学子,学校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金色小屋,并要求各班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进行大讨论,如何度过初中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撰写并交流参观学习体会,利用校园网、橱窗、板报交流参观后感想,强烈地触动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毅力。

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资源的开发路径

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资源的开发路径

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资源的开发路径【摘要】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资源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开发这些资源,学校可以建立健全德育资源整合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以及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这些途径,学校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终,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资源的开发路径对于培养更加优秀的学生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资源、开发路径、重要性、健全、整合机制、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化教育技术、德育活动、社会资源、合作与交流。

1. 引言1.1 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资源的重要性在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德育资源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德育资源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基础和支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德育资源不仅仅包括各类德育教材、课程和设施,更重要的是涵盖了学校的文化氛围、师生关系、学校管理和教育方式等方方面面。

通过充分发挥德育资源的作用,可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还可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让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社会心态。

加强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

2. 正文2.1 建立健全德育资源整合机制建立健全德育资源整合机制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包括教师、家长和学生在内的德育资源整合团队,负责收集、整理和利用学校内外的德育资源。

建立一个完善的德育资源库,包括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德育资料等,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资源选择和灵感。

还可以通过建立德育资源共享平台,与其他学校或机构共享优质的德育资源,提升学校的整体德育水平。

学校可以设立德育资源整合专职机构或岗位,专门负责德育资源的整合和管理,确保德育资源的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

挖掘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

挖掘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

挖掘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

为了更好地推进德育教育工作,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

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一、什么是德育资源?德育资源是指能够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一切条件、环境、资源、平台和机制。

包括但不限于校园文化、学科教育、档案管理、文艺活动、社会实践、德育评价、德育培养等方面的资源。

德育资源类别丰富多样,应注重挖掘和开发资源,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利用。

二、为什么需要挖掘德育资源?1、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和水平。

对于德育教育工作,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注重德育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进行德育资源挖掘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和形式。

德育教育需要提供多元化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获得更广泛的德育知识和经验,增强德育效果。

稳妥有效的挖掘、利用德育资源,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学习、实践平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促进学校德育质量的提高。

德育资源是促进学校德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充分挖掘资源,能够为德育教育工作增加更多的支撑和动力,为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三、如何挖掘德育资源?1、加强德育资源建设。

建设德育资源需要注重规划、市场调研和推广普及,提高学校德育资源利用率和知名度。

2、大力推进德育实践活动。

组织多样化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全面地了解社会、响应国家政策,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强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利用开放、数字、网络、多媒体等辅助技术手段,建设互联网及数字化学习平台。

完善网络信息和数字化资源库,如德育教材、德育讲座、德育故事等,提升学生德育教育效果。

4、强化文化建设引领。

培养良好校园文化,注重校园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开发,让德育教育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四、总结: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社区教育对青少年德育补充强化

社区教育对青少年德育补充强化

试论社区教育对青少年德育的补充与强化摘要:我国青少年德育一直以来是以学校为主载的,但随着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日益增强和获取信息渠道的增加,学校德育的局限性也日益暴露。

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教育对青少年德育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人们对社区教育在青少年德育过程中的认识不足,社区自身建设的局限和学校教育的封闭性等原因,导致社区教育很难在青少年德育过程中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

本文针对社区教育在青少年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abstract: the youth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mainly in moral education in the school, but with the students’ learning autonomy increasingly strong and getting information channel increases, the limitation of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s increasingly exposed. in this case,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oral education of youth, but because people to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in the youth is in the 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community building their own limitations and school education such as the sealing properties of the causes. community education in teenagers has moral education, which is difficult to process effectively play an active role. this paper in view of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in the teenagers’moral education should play a role in the process and putsforward some viewpoints and suggestions.中图分类号:g648.6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格局,使中国的社区建设相对落后。

德育原理,讲义第十章 德育资源

德育原理,讲义第十章 德育资源

第十章德育资源第一节德育资源概述一、德育资源的概念德育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形式,是指对培养人的德性起作用的一切因素,也指构成德育活动和满足这一活动需要的一切因素,是德育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和精神等条件,具体包括知识、经验、信息等资源,也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具有存在上的广泛性和德育影响的普遍性,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

二、德育资源的分类(一)素材性德育资源和条件性德育资源依据资源在德育中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

素材性德育资源是指能够直接进入德育过程,成为德育素材的各种资源。

比如能够对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直接产生影响的知识性和体验性因素等。

条件性德育资源是指能够影响德育过程但其本身并不进入德育过程的各种资源,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德育的实施范围和水平。

如人力、物力、财力。

(二)隐性德育资源和显性德育资源依据资源呈现和作用方式的不同。

显性德育资源主要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有意识的、特定的心理反应,主要使受教育者获得认知方面经验的德育内容和要素。

隐形德育资源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不明确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主要使受教育者获得情意方面的德育内容和要素。

(三)校内德育资源和校外德育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占据主要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则更多地起到一种辅助作用,但却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四)传统德育资源和现代德育资源传统德育资源是指历史上形成的能为今天的德育所借鉴的内容和要素,比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

当代德育资源是指当代社会中形成的德育要素。

(五)自然德育资源和社会德育资源自然德育资源是指德育活动可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资源,如土地、森林等。

社会德育资源是指人类通过自身劳动,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德育因素的物质和精神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等。

浅谈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意义也在不断深化。

在过去,教育以纯粹的知识传授为主,而如今的教育则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机构必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本文将从社区资源的概念、利用社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社区资源的概念社区资源是指可以帮助社区居民提高生活品质和促进社区发展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

社区资源的具体内容可包括社区教育资源、文化娱乐资源、社会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实施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利用社区资源的重要性1. 拓宽学生的视野学校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各类活动,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体验真实的社会环境,了解社会的运作机制,从而对自己的未来有更清晰的规划。

2. 丰富课程内容学校可以邀请社区中的专业人士或相关组织进行专题讲座,丰富课程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实际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创设教学资源利用社区资源创设教学资源,可以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学校可以利用社区绿化带进行环境教育活动,利用社区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以及利用社区艺术团体进行文艺教育等。

三、如何充分利用社区资源1. 建立各种社区合作关系学校应该主动与社区中的居民委员会、各类社团、非营利组织等建立联系,共同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 发挥社区教育资源优势社区中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丰富,学校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制定科学的社区资源利用方案学校应该制定科学的社区资源利用方案,明确社区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避免对社区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学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

学校应该加强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社区资源利用方案,帮助学生立志成才,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组织实施德育工作的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组织实施德育工作的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组织实施德育工作的一、总则为确保中小学德育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组织实施德育工作细则。

二、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热爱集体、团结互助的行为习惯。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3.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法制观念,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4.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调控情绪,适应社会生活。

三、组织实施1.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选聘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敬业精神好的教师担任班主任。

(2)加强德育工作者的培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2. 完善德育课程体系(1)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开设德育课程,确保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相衔接。

(2)注重学科教学与德育的融合,充分挖掘各学科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

3. 开展德育活动(1)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学生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需求,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4. 营造良好德育环境(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

(2)加强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共同推进德育工作。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2. 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德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3. 加大德育经费投入,为德育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4. 加强德育科研,推广先进德育工作经验,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五、总结与反馈1. 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建立德育工作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家长、社会对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 对德育工作中取得的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德育工作影响力。

五、德育工作具体措施1. 德育课程教学(1)制定详细的德育课程教学计划,确保每学期教学内容与德育目标相结合。

构建和谐德育环境提高德育实效

构建和谐德育环境提高德育实效

构建和谐德育环境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立校兴校德为先,我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地位,注重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经过认真总结,积极开展德育实践。

提出学校教育不仅仅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素质。

要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道德修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着想。

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对社会有用的人。

所以学校经过反复讨论,最终把“有尊严、有修养、会学习、会生活的人”作为培养目标。

提出教师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而努力工作。

同时利用校庆十周年契机,提出“内聚人气强素质,外树形象创品牌”。

目标明确后,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德育环境,探索德育培养目标和实施的方式,使学生在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德育效果。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德育的基础。

良好的师德形象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有形的榜样,可以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学校提出“京源学校老师承诺制”、“京源学校班主任承诺制”、“五带入,一严禁”、“十提醒”、“六个精心”、“京源学校党员德育导师制”等。

学校邀请校外的德育专家或先进工作者开设专题讲座,学校还推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班主任”、“京源十佳师德标兵”等,组织他们开设教师论坛,提高了教师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艺术,激发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体教师主动提高服务意识,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逐步形成了人人讲师德的舆论氛围。

从而学生尊敬老师,老师关爱学生。

师生之间逐步建立了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关系。

二、丰富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

1、建设优美校园环境。

美丽的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

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束花草都成为一首诗是学校环境改造的目标。

学校侧重从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和谐的人文环境入手,加大校园改造的力度,学校每间教室外的班级展板展示班级的班规班训班歌,实验室旁悬挂着名人画像和科学画廊。

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资源整合与共享

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资源整合与共享

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资源整合与共享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资源整合与共享近年来,中小学德育工作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中小学需要整合和共享各种资源,以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本文将探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资源整合与共享,以及其对学生的影响和成效。

一、德育资源的整合中小学德育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教材、教师、家长、社区和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力量。

要实现德育资源的整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整合教材资源:中小学课程中融入德育内容,将德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准则。

2. 整合教师资源:建立德育导师制度,由具有丰富德育经验的教师担当德育导师,指导其他教师在德育方面的工作。

3. 整合家长资源:加强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德育活动,共同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

4. 整合社区资源:与社区合作,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了解社会需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5. 整合社会组织资源:与各类社会组织合作,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等,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以上整合措施,中小学可以优化德育资源的配置,形成资源互补、优势互补的格局,达到德育效果的最大化。

二、德育资源的共享德育资源的共享,是指将各类德育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并向其他学校和地区开放共享。

共享德育资源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促进经验交流:通过共享德育资源,可以促进不同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借鉴,发现和总结成功经验,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2. 节约资源成本:共享德育资源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减少学校在德育方面的资源投入。

3. 弥补短板资源:某些社区或学校可能因条件限制,德育资源较为匮乏,通过共享可以弥补不足,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受益于优质的德育工作。

4. 丰富教育内容:共享德育资源有助于拓宽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德育培养途径。

三、共享德育资源的实施路径为了实现德育资源的共享,可以考虑以下几种途径:1. 建立德育资源库: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德育资源库,整合优质的德育课程、教材、教学案例等资源,并向全国各学校开放共享。

学校德育序列化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德育序列化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德育序列化活动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德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决定开展德育序列化活动。

通过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4.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道德教育:开展以诚信、感恩、尊重、责任等为主题的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 法制教育:组织法制讲座、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

3. 班级团队建设:开展团队拓展训练、班级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 文体活动:举办各类文体比赛、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四、活动实施步骤1. 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地点、负责人等。

2. 宣传发动:通过班会、公告、海报等形式,向学生宣传活动的意义和内容,提高参与度。

3. 活动开展:按照计划有序开展各项活动,确保活动质量和效果。

4. 总结评价:对活动进行总结,评选优秀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5. 持续改进:根据活动反馈,不断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德育效果。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德育序列化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落实责任:明确各部门、班级和教师的职责,确保活动有人抓、有人管。

3. 经费保障:合理安排经费,确保活动所需资金到位。

4. 宣传报道:充分利用校报、校刊、校园网等媒体,宣传报道活动进展和成果。

5.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争取家长支持,共同推进德育序列化活动。

整合德育资源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整合德育资源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整合德育资源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作者:裘静来源:《成才之路》 2016年第27期摘要:如何不断创新德育机制,整合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成为摆在每个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以德促教,资源整合,突出实效”的工作思路,能将学校、社区、家庭的德育资源有机整合,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大大提高了德育的实效。

关键词:德育;整合资源;提高;实效性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7-0011-01成功的教育,不仅要抓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但从当前高中阶段的教育来看,一些学校不注重德育,只注重抓学生的考试成绩,由此而导致一些学生在思想上出现了问题。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高中阶段应对学生加强德育,不仅要以学校为主阵地,还要整合家庭、社区等资源,形成合力,多管齐下,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全面实施德育学校教育是实施德育的主阵地,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德育获得具有导向作用。

但在应试体制影响下,德育被放置到了教育的边缘,其作用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

首先,要加强德育,得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毕竟实施德育的中坚力量是教师。

在推进学校德育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主题研究、教研等多种方式,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让广大教师从只重分数、只抓成绩向全面看待学生方向转变。

我们不否认成绩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不能走极端,而要能全面地看待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其次,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思想认知的影响作用是较为明显的,加强学校德育,要注重优化德育环境,用环境来影响人。

在学校德育中,要树立“师德带生德”的思想,从软环境上下功夫,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并能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来感染学生。

在实践中,可通过评选“十佳师德教师”“十佳优秀学生”等活动来提升榜样的感染力。

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提高学校德育实效作者:钟杰群来源:《师道·教研》2017年第07期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杨屋第一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

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

”由此而知,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不仅能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一、挖掘乡土资源,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强调: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

我们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如果农村学校挖掘乡土文化,从中探索乡土化的课程体系,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品德教育,这对于培养适合地区发展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校所处杨屋村,大部分学生都是杨氏子孙,而杨氏文化历史悠久,名人典故多,具有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我校结合所处独特的人文环境,挖掘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开发了以“秉承杨氏优良传统(杨家祖训——笃志博闻,清白传家)”为主题的校本教材——《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道德人格教育。

本套校本教材分三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二、依托校本课程,营造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育人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为此,我校结合校本课程,充分挖掘杨氏祖训文化,融合本校几十年的办学经验,努力打造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让校园体现“处处是德育之所,时时是德育之时”的育人功能。

1. 设计寓意深刻的校徽“梅花香自苦寒来”,杨氏家族自古至今以梅为记。

为此,我校以梅花为素材设计校徽:以白色为底色,由一朵红梅和两片绿叶组成。

农村小学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农村小学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农村小学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公德心及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匮乏、家庭教育缺失等。

为此,如何增强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目标1. 分析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 探讨影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主要因素;3. 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4. 形成一套符合农村实际、具有推广价值的德育工作模式。

三、研究内容1. 调查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包括德育课程设置、德育活动开展、德育队伍建设等方面;2. 分析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如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等;3. 深入探讨影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如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教师素质等;4. 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以下策略和方法:a. 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注重情境教学、实践活动等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运用;b. 优化德育课程体系,结合农村实际,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课程;c.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和教学能力;d. 深化家校合作,发挥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e.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整合社会资源,共同推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关于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进行实证调查;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4. 访谈法:访谈农村小学教师、学生及家长,了解他们对德育工作的看法和建议;5. 行动研究:结合实际,对提出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践探索,不断调整和完善。

五、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3个月):进行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分析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现状;2. 第二阶段(4-6个月):进行案例分析和访谈,探讨影响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因素;3. 第三阶段(7-9个月):提出策略和方法,开展行动研究;4. 第四阶段(10-12个月):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关于中学学生社区服务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

关于中学学生社区服务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

关于中学学生社区服务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在当今社会中,注重社区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风尚,这种风尚早已渗透到教育领域中。

中学学生社区服务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既能够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又能够增加社区服务的力度,使社区得到更好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学学生社区服务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

一、为什么中学生应该参与社区服务活动?1. 建立社会责任感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责任感,可以帮助人。

这时可以通过社区服务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社区的情况,使学生在社会中感到有用,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2. 增强社会连接力中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能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了解社会的发展,学习处理人际关系。

同时,还可以通过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获得机会结交新朋友。

这些积极的社会关系会长期为学生提供资源和帮助,增强社会连接力。

3.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参加社区服务活动的中学生,在服务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人,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这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社区服务活动如何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1. 加强德育教育社区服务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交流及体验的平台,让学生了解自我,感受他人需要,体现公共利益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在德育工作中,可以加强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的宣传教育,使学生明确参与的目的,从而培养良好的品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2. 特别的德育项目可以针对社区服务活动,设立专属的德育项目,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公益意识,协调学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愿。

3. 加强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在社区服务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率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和督促。

教师应该在社区服务活动中积极发挥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才能真正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

三、如何落实中学生社区服务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1. 政策引导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中学生社区服务活动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逐步形成学生自愿参加,融入社区、服务社区的良好氛围。

德育课程建设 实践研究 课题

德育课程建设 实践研究 课题

德育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课题一、研究目标:(细化)1、开发校本德育课程体系,创设校本德育课程:(1)年级体系;(2)内容体系。

2、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编辑特色校本德育课程教材:(1)《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学材》;(2)《小学生生命教育学材》;(3)《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

3、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教学资源,落实校本德育教学实践:(1)开发校园文化资源(环境资源);(2)开发学校教师资源;(3)开发社区资源;(4)开发家庭资源;(5)开发时势资源;4、开发校本德育实效,实现德育学习创新,发展学生道德素质:(1)评价活动;(2)评选活动:(3)表彰活动:(4)学习活动。

二、研究内容:1、注重整体开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显性与隐性德育课程、综合与分科德育课程、德育活动课程等形式的的开发,形成校本五个年级的德育课程系列体系;2、围绕新三年学校德育管理目标,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能力。

进一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治会,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化学习方式,促进自主发展,使学生体验成功和快乐;3、大胆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课题研究中,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贴近不同年龄学生的生活实际、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4、进行案例跟踪,检查目标达成度,完善德育校本课程;5、进行德育校本课程实施经验的总结,形成科学的、德育的理性认识。

一、研究方法: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法,辅助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经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采用观察、问卷调查、经验总结、比较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

具体操作方法:1. 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国家颁布的德育大纲的指导,以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为切入口,在校本德育课程科目化改革中,分别确立的目标是(1)形成学生的“三大意识”(时代意识、国家意识、公民人格意识);(2)培养学生的“四大品性”(责任心、进取心、坚韧性、适应性)。

2024年教育局德育科工作计划

2024年教育局德育科工作计划

教育局德育科工作计划一、德育目标与策略教育局德育科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明确的德育目标,为全体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为此,我们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强化道德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关爱自然。

注重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平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与改革德育课程是学生德育成长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德育课程进行设置和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成长需要,对德育课程体系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丰富课程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引入更多的实践性和互动性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创新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提高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师资培养与管理优秀的德育教师是实施德育工作的关键。

因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师资培养和管理:提高教师素质: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德育理念和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对在德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的德育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德育活动与实践德育活动和实践是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德育活动与实践的开展:丰富德育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德育的重要性。

强化实践环节: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实践环节,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实验、调查、研究等方式,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社区德育活动实施方案

社区德育活动实施方案

社区德育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德育活动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社区居民的道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素养,特制定本社区德育活动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标。

1. 提高社区居民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2. 增强社区居民的文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 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4. 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三、活动内容。

1. 开展道德讲堂活动,邀请社区内的专家学者为居民讲解道德伦理知识,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2. 组织文明礼仪培训班,教授社区居民正确的礼仪行为和社交礼仪,提高居民的文明素养;3. 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文明宣传等志愿者活动,增强居民的社会责任感;4. 开展邻里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居民开展文艺表演、读书会、手工制作等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友谊;5. 开展法制宣传活动,邀请法律专家为居民讲解法律知识,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四、活动实施。

1. 确定活动日期和地点,制定活动方案,并进行提前宣传;2. 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和志愿者参与活动,组织好活动的具体实施;3. 加强对居民的宣传和动员工作,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活动;4. 对活动进行及时总结和评估,不断完善活动方案,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和持续性。

五、活动保障。

1. 社区居委会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2. 社区内的相关机构和团体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3. 居民积极参与,共同维护活动的顺利进行。

六、活动效果评估。

1. 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式,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活动方案,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德育活动的实施,社区居民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得到了提高,社区的文明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居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也得到了增进。

希望社区居民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文明习惯,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以上就是本次社区德育活动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努力,让我们的社区更加和谐美好!。

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临着⼀系列的挑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挑战,进⾏系统的德育改⾰,增强德育实效。

学⽣的思想品德是在外界多⽅⾯信息源的影响下综合形成的,是学⽣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学校教育影响、家庭教育影响、社会教育影响⽽形成的。

为此,本⽂将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分析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德育改⾰的道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体促进学校德育发展。

关键词:学校德育、学校、家庭、社会、问题、促进⽬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临着⼀系列挑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挑战,进⾏系统的德育改⾰,增强德育实效。

例如近来⼀篇题为《正衡中学,名校就是这样教育出来的,果然有特⾊!》的⽹帖。

这是⼀位⽹友将其近⽇开家长会的经历发上⽹,孩⼦在南京某名校上初⼀,⽼师在家长会上“颁布”了N 多的个性规定,要求家长督促孩⼦严格执⾏。

“周末不准看湖南卫视!⽣⽇不可请同学⼀起过!不许使⽤⼿机、MP3、MP4……”这不仅反映出学校对德育⼯作抓得较紧,坚持守住学校德育主阵地,顶住逆流冲击,防⽌学校“污染”,也反映出当前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可能对学⽣产⽣很⼤的负⾯影响。

下⾯,我将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分析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索德育改⾰的道路。

⼀、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学⽣的思想品德是在外界多⽅⾯信息源的影响下综合形成的,是学⽣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学校教育影响、家庭教育影响、社会教育影响⽽形成的,所以在学校德育中存在着环境污染,部分教育效果相互抵消在所难免。

(⼀)学校教育影响学校是教书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德育是学⽣健康成长的保障,是素质教育的核⼼,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但德育效果却总是不尽⼈意,这表明学校教育存着不少问题。

1、德育内容陈旧当前正处于⼀个创新与变⾰的时代,社会变化⽇新⽉异,社会⽣活的变化必然推动道德⽣活的变化,出现新的道德问题,这就要求德育内容不能⼀成不变,⽽是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充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社区资源增强德育实效
会宁县东关小学李森柏
新课程强调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强调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进行学生德育教育,是21世纪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是基础教育德育工作改革的新切入点,必然会提高学生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社区是小学生接触最直接、最能具体感知的生动形象的“社会”,社区生活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土壤,社区内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

小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既生活在学校里,更生活在社会中,因此,他们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

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生活中的真伪、美丑、善恶,都在积极或消极影响着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生活方式、人生价值的形成和发展。

所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近年来,我校遵循这一教育思想,扎实开展“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实践活动,初步形成了“学校为主、社会参与、共育人才”的德育工作机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一、用好社区典型资源,增强学校德育效果
在德育实践中,我校积极利用三类典型的社区德育基地,强化对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

第一,利用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基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三个文明”建设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市在“苏北争第一,苏中争位子”的发展目标的推动下,市容市貌、经济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这些现代化的建设成果,为学校的品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给思品课堂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

如教学《改革开放成就辉煌》一课时,选择现代化的工厂,建筑风格各异的生活小区,大型商场超市等城市发展新貌作为教育基地,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发展,祖国的腾飞。

我在上课时,带领学生参观了坐落在长江之畔的一颗明珠——仪征化纤工业基地,高大的厂房,高科技的机器设备,科学一体化的生产流程,让学生赞叹不已,细心的同学还访问了工作人员,了解到在中国如此现代的工业基地还远不止这些,还有更先进的科技成果。

这样,让学生去调查、访问,探究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国家政策、改革开放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社区内的发展成就与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日益增强的国力密不可分,从而,增强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情感。

第二,利用好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把社区内“会师园”和“长征胜利景园”作为对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组织学生每年清明节凭吊革命烈士,请老红军到学校做报告,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缅怀先烈、学习英模、激励斗志。

组织夏令营去大墩梁战斗遗址和慢牛坡战斗遗址,走访革命老区,了解老区的生活,那里的山水草木,让他们流连忘返;那里的人们淳朴热情,让他们感动不已;那里的孩子勤俭节约,
勇敢坚强,让他们自叹不如;那里的贫穷落后,让他们异常震惊。

回校后,小志愿者们发动全校同学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贫困的山区孩子,学校形成了许多帮扶小队。

有的学生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献给贫困的孩子,资助他们上学使用;还有的学生把自己的书籍画报送给山区的孩子,希望他们能够读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学校还定期组织送教下乡活动,支援老区教育;并且定期组织小志愿者去老区搞联谊,丰富乡村孩子的生活。

有的学生发现山区农村人们生活中卫生习惯很差,就主动请求学校组织他们去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游乐这种能动的反作用,不仅社区环境得到了改善,而且,学生在行动中其行为和感情也得到巩固和升华,弥补了校内教育的抽象说教。

第三,利用好社区劳动服务基地。

我校选择了社区内的敬老院、老年大学、消防大队、图书馆、红领巾一条街等10个学校、班级两级劳动服务基地,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把课内教育与课外延伸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在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环保知识教育时,先请交警和环保工作者参与我们的课堂教学,然后动员学生到社区内当一回“交警”和环保宣传员,在课内教授“热爱劳动”一课后,组织学生去上述劳动基地体会劳动的辛苦和愉快,并使这样的劳动定人、定期,持之以恒,既增强了学生的劳动服务观念,又激发了学生的劳动热情;既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又奉献了爱心。

二、过滤社区一般资源,优化社会育人环境
学生生活在不同的社区中,不同社区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品质、
社区文化存在差异。

社区环境的差异、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德育品质、行为规范的塑造和巩固。

那么,对社区资源择优汰劣,最大限度发挥社区优势资源对学生的积极作用,避免社区劣势资源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是落实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措施。

首先,调查了解社区资源,辩证认识资源优劣。

要求学生对所生活的小区、街道、里弄等调查走访,留心记录身边社区人们的道德行为、道德现象。

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在课内所掌握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规范,去分析社区内的道德现象,从而辨明哪些是值得模仿优良的道德风尚,哪些是需要唾弃的不良道德行为。

这样一来,学生在主体实践活动中,个人的道德情感、道德认识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同时,良好的道德行为又提高他们原有的道德认识,相互转化、相互促进,深化并巩固了课堂教育的效果。

其次,建立社区教育网络,发挥社区能动作用。

仅仅依靠学校对社区资源进行评价、校正是不够的,还必须紧紧依靠社区力量参与。

为此,我校在学生相对集中的社区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精神文明共建指导委员会,各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机关、企业、乡村、街道等各方面的代表,建立健全社区德育网络组织。

学校和社区实行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学校定期将德育工作计划、学生不良道德倾向向“两会”通报,“两会”则根据学校德育阶段性工作,分析本社区内的资源优劣,一方面及时通报社区德育环境变化以及学生在社区德育表现;一方面通过举办家长会、利用社区宣传橱窗、举办社区
文艺会演等途径,弘扬优良道德风尚,摈弃不良道德行为,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第三,发挥学生能动作用,改变社区德育环境。

优化了的社区资源巩固和强化了学校的德育教育,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固化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很好地落实了德育的实效性。

但仅此还不够,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要求学生以提高了的道德水平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去影响家庭和社区,从而反作用于社区,促进社区德育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如学校组织学生以社区为单位成立宣传组、教育组、学习辅导组、帮困组等,在不同的社区中,发挥各自作用,实现学校与社区互动,学生与社会互动。

三、开发社区人力资源,扩大社校育人成果
我校十分注重社区内人力资源的利用,建设并优化一支社区教育骨干队伍,使他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大显身手。

我们聘请了司法、公安、交警、环保、税务等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和在各行各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优秀党员、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校外辅导员,定期开展各种活动,每项活动都做到定人、定时、定内容。

一方面邀请他们来校作专题报告,拓宽学校、书本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利用假期、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深入这些单位、部门现场体会实践德育教育的内容,从工人、农民、科技工作者、机关干部身上汲取优良品质、敬业创业精神,巩固并扩大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成果。

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上下左右、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配合。

只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常抓不
懈,持之以恒,才能真正使社会、家庭、学校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健康养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