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上海跑马厅是怎么变成人民广场的资料
上海市人民广场空间感悟
上海市人民广场空间感悟上海市人民广场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中心地带。
作为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人民广场以其广阔的空间和繁忙的人流成为了城市中心的象征。
人民广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其广阔和宽敞。
广场占地面积达到了140,000平方米,中间铺设着柔软的绿茵和各种鲜花,给人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感觉。
广场的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喷泉,水花四溅,喷泉的旁边有一道水槽,供游客观赏和休息。
广场四周环绕着高楼大厦,给人一种宏伟的氛围。
尤其是夜晚,广场被灯光照亮,显得格外壮观。
这种宽敞和开放的空间给人一种舒适和自由的感觉。
人民广场是上海市民日常生活活动的集中地。
每天上千人在广场上散步、跑步、锻炼身体,甚至以广场为场地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广场上还有一些供人娱乐的设施,比如喷泉、音乐喷泉和亲水平台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市民。
广场附近还有一些购物中心和餐饮店,方便市民购物和用餐。
人民广场不仅是一个展示城市文化和艺术的地方,也是一个为市民提供娱乐和休闲的场所。
人民广场还是上海市举办各种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
每年的元旦、春节和其他重大节日,广场上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市民。
政府和企业还会在广场上举办一些展览、演出和体育比赛等活动,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
广场周边还有一些重要的文化场馆和博物馆,比如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大剧院,成为广场文化活动的延伸。
上海市人民广场是一个独特而特殊的空间,给人一种宽广和自由的感觉。
它是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城市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场所。
人民广场不仅因其宏伟的景观和便利的设施而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市民,更是上海城市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民广场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成为上海市民和游客喜爱的地方。
人民广场导游词概况
人民广场导游词概况人民广场是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的一个繁忙城市广场,也是上海市中心的重要地标之一。
它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下面是一份关于人民广场的导游词概况,希望对您的人民广场观光之旅有所帮助。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上海人民广场!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中心广场,人民广场是上海的心脏,它宏伟壮观的景象以及丰富多样的历史背景,都让其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人民广场的历史、建筑和周边景点。
一、历史背景人民广场的规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建造的。
广场占地约140,000平方米,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广场之一。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苏联的红场,是中国人民的一个重要集会场所。
这是一个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地点,并在许多重要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建筑和景观人民广场的主要建筑和景观包括豫园、人民大厦、上海美术馆和绿地中心。
1.豫园豫园是一个古老的园林,建于明代,被誉为“江南园林之冠”。
它是中国建筑艺术的杰作,并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传统的江南园林景观,如湖泊、假山、廊桥和古老的建筑。
您还可以品尝到传统的上海小吃,如小笼包和蟹粉小馄饨。
2.人民大厦人民大厦是人民广场的标志性建筑,高468米,共有101层。
这座摩天大楼是上海最高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塔楼之一。
您可以乘电梯到观景台,欣赏到壮丽的城市全景。
晚上,人民大厦会变成一座巨大的灯塔,给整个上海市中心增添了一份璀璨的光辉。
3.上海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位于人民广场的东侧,是中国最大的美术馆之一。
这里收藏有各种形式的艺术品,如中国古代绘画、当代艺术和西方美术品。
每年,美术馆举办各种临时展览和艺术活动,吸引了许多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
4.绿地中心绿地中心是人民广场的一个大型购物中心,拥有丰富的品牌店和美食餐厅。
您可以在这里购物、品尝各种美食,尽情享受购物的乐趣。
上海人民广场:历史与人民精神的象征
上海人民广场:历史与人民精神的象征上海人民广场是中国上海市的一座著名广场,位于黄浦区的市中心,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和城市文化中心之一。
作为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之一,上海人民广场凝聚了城市的历史和人民的精神。
上海人民广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上海是中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充满了蓬勃发展的活力。
上海市政府决定修建一座新的广场来展示城市的繁荣和现代化。
广场的建设开始于1952年,历经多次扩建和改造,在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
人民广场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的设计元素,广场中心矗立着一根高达89.4米的瞭望塔,印有“上海人民广场”八个大字。
广场的周围环绕着许多重要的建筑和设施,如上海博物馆、大世界、上海大剧院等。
这些建筑都展示了上海的现代化建设和城市文化的繁荣。
上海人民广场见证了上海的城市发展和历史变迁。
广场上经常举办各种庆祝活动、文化展览、艺术表演和政治集会等。
例如,在中国的国庆节和劳动节期间,人民广场会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和游客参加。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和国家的认同感。
人民广场不仅是城市的文化中心,也是上海人民精神的象征。
它是上海人团结、奋斗和创造力的象征。
广场的名字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强调人民的地位和主导作用。
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也是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纪念。
这些符号和象征代表了上海人民的历史记忆和集体意识形态。
作为一个城市的中心广场,上海人民广场承载着人们的期望和梦想。
它是每个上海人心中的家园,也是每个访问上海的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广场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你可以看到人们在广场上散步、锻炼、娱乐和交流。
年轻人们经常聚集在广场上表演街舞、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展示年轻一代的自信和创造力。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上海人民广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们对公共空间和城市环境的新要求。
上海市人民广场空间感悟
上海市人民广场空间感悟上海市人民广场是上海市中心区域的重要地标之一,也是上海市民和游客常常聚集的地方。
它不仅是上海市政府所在地,更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公共空间。
在这个繁华的城市广场上,我感受到了空间在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的熏陶下,所散发出的魅力与情怀。
人民广场的空间感悟主要来源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
人民广场是上海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它承载了上海市发展的重要历程。
这里曾是上海城隍庙所在地,也是上海县署所在地,是上海解放战争的重要战略位置。
而如今的人民广场,更是上海城市的文化名片,承载着上海的历史与现代文明。
在广场上,可以看到现代建筑与历史建筑相互交融,虹桥高架桥与十六铺码头等历史建筑在这里交相辉映,将古今文明融为一体。
这不仅是上海市民的骄傲,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荣耀。
当我站在人民广场上,感受到的是历史留下的痕迹和文化底蕴,在这样的历史文化氛围中,我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人民广场的空间感悟还源自于其中蕴含的现代都市气息。
作为上海的核心区域,人民广场是上海的商业中心,这里有各式各样的商场、购物中心和餐饮娱乐场所。
人民广场所展示的,是上海这座大都市的繁华景象和现代化的城市风貌。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现代化乐观向上的都市氛围,人们在这里工作、购物、娱乐,让这里成为上海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而现代建筑、摩天大楼、时尚潮流则将这里点缀成一个现代化都市空间。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感受到了自己所处的时代的潮流和城市的活力,也领略到了现代大都市的独特魅力。
人民广场的空间感悟也是来自于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
作为上海市民和游客的休闲娱乐场所,人民广场显现出了其独特的人文情怀。
在广场上,可以看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在这里休闲娱乐、交流互动,这里所呈现的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人情味的公共场所。
而广场周围的雕塑、音乐喷泉、文化展览等也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了城市的文化自信。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城市的包容与传承,感受到了人文关怀和城市情怀。
上海人民广场导游词
上海人民广场导游词列位朋友下面咱们参观的是大上海的心脏人民广场。
人民广场位于上海城区的中心,是上海百年屈辱历史的见证者。
1843年上海开埠,那时今人民广场和周边地域仍是上海县城西北面的一片水稻田;到了1862年,英国跑马总会又圈地今天的人民广场一带共460亩土地,用以建造新的跑马场。
1933年跑马总会建成新的跑马厅大楼,确实是此刻的上海美术馆;上海解放后,跑马厅改建成人民广场、人民大道和人民公园;1959年国庆10周年时上海超过万人的节日游行在此地举行,1984年上海在人民广场举行过盛大的阅兵仪式。
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政府对人民广场地域进行了以交通、建筑、绿化为主的新的计划建设,在1994年列入市政府的第二号工程;1995年人民大厦建成、1996年上海博物馆新馆开放、1998年上海大剧院开始首场演出、XX年上海城市计划展现馆落成开馆,至此,人民广场今天的格局大体形成。
新的市政府大厦位于广场北侧,上海博物馆新馆在广场南侧;上海大剧院位于广场西北,毗邻市府大厦;东北侧的是上海城市计划展现馆;广场的中央是320平方米的圆形大型音乐旱喷泉。
形成了人民广场今天“四菜一汤”的格局。
广场的地下是上海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相交汇的枢纽人民广场站,与人民广场地铁站相连的是两座现代化的商场——香港名店街和迪美地下商场。
人民广场已经成为上海最大的公共广场,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
是融文化、绿化、美化为一体跨世纪的政治文化中心。
好了,到了。
大伙儿请看:一条东西向、长600米、宽32米用花岗石铺成的人民大道横贯于市府大厦前。
大道南侧的地下有三个大型的地下建筑:与地铁人民广场车站直接衔接的地下多功能商城;亚洲最大的城市型地下变电站;上海最大的面积达两万余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
看通过整修后的广场铺上了绿茵茵的草地,栽种了众多的树木,大大小小的花坛里鲜花盛开。
在一片绿色海洋里,点缀着喷泉、雕塑小品、艺术灯柱和石椅石凳。
今天的人民广场不仅是上海市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90年代上海都市新景观之一,更是上海市民休憩、娱乐、怡情的文化场所。
上海市人民广场空间感悟
上海市人民广场空间感悟【摘要】上海市人民广场作为上海市中心的地标性广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发展脉络。
本文从历史沿革、空间布局、文化氛围、现状及问题分析、未来发展等方面对人民广场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发现,人民广场不仅是城市中心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更是上海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城市风貌。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密集度增加,人民广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着重分析了人民广场的空间感悟对城市居民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关注上海市人民广场的文化意义和城市发展方向,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上海市人民广场、空间感悟、历史沿革、空间布局、文化氛围、现状、问题分析、未来发展、重要性、调查研究结论、展望。
1. 引言1.1 个人背景介绍我热爱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也热爱城市中隐藏的角落和故事。
在我的心中,人民广场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中心,是连接城市各个元素和文化的重要枢纽。
通过深入研究人民广场的历史、空间布局、文化氛围以及未来发展,我希望能够揭示出这个城市空间的独特魅力和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阐述我的研究过程和结论,探讨人民广场空间感悟的重要性,总结调查研究的结论,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希望通过我的研究,能够为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城市空间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阐述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上海市人民广场的空间感悟,通过对其历史、布局、文化氛围、现状及问题分析以及未来发展的研究,从而揭示其空间对个体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通过对人民广场空间感悟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建议,促进城市空间的优化和提升。
通过本研究的调查研究结论总结和未来研究展望,探讨人民广场空间感悟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
2. 正文2.1 人民广场的历史沿革人民广场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当时这里还是一个宽敞的马厩场地,作为上海马帮和货物装卸的场所。
上海市人民广场空间感悟
上海市人民广场空间感悟1. 引言1.1 上海市人民广场的历史背景上海市人民广场,是上海市中心一处广场,历史悠久,曾经是上海市的中心地带。
人民广场的建设始于1952年,当时是为了满足上海市人民大众的活动需求和集会场所的需要。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广场曾经改名为“解放广场”,但在1979年又恢复了原名。
人民广场见证了上海市的发展壮大,也承载了上海市人民的饱受苦难和磨难的历史。
人民广场的历史背景丰富多彩,每一个时期都留下了不同的烙印。
从建立之初的社会主义风格至今的现代化建筑,人民广场的历史承载了上海市的文化沉淀和发展脉络。
人民广场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其作为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更是上海市的地标建筑之一,是上海市民的骄傲。
人民广场的历史背景,是上海市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也是上海市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人民广场的建设和发展,凝聚了上海市人民的智慧和努力,是上海市一座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2 人民广场在上海市的重要性人民广场作为上海市的地标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上海市民和游客熟悉的地方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作为上海市的中心广场,人民广场是连接城市各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展示上海市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
人民广场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现代化设施以及人流繁忙的情况共同构成了上海市的重要性。
人民广场不仅是上海市的地标性建筑,更是上海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上海市的繁荣与发展。
在上海市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中,人民广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上海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人民广场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成为上海市民生活中重要的文化休闲中心,体现了上海市对文化建设和城市美化的重视和投入。
2. 正文2.1 人民广场的建筑特色上海市人民广场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上。
作为上海市的中心广场,人民广场周围被高楼大厦环绕,其中包括着名的上海大厦、上海中心大厦等地标建筑。
上海人民广场改建设计
上海人民广场改建设计
周在春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1998(014)001
【摘要】旧上海由殖民者强行占地建造供其赌博享乐的跑马厅,解放后,由陈毅市长决定把跑马厅改建为人民公园、人民大道和人民广场。
1954年建成的人民广场是以硬地为主(约占4/5)的政治集会广场,文革期间常在此举行上百万人的游行集会,文革后期这里曾变成停车场、土方堆场和施工场地,一直至1994年,市政府决定对人民广场进行全面的综合整治(见图1)。
【总页数】5页(P47-51)
【作者】周在春
【作者单位】上海市园林设计院院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城市地下空间导向设计研究r——以上海人民广场为例 [J], 管梦迪
2.自然、文化、城市的融合——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广场改建设计 [J], 马会岭;朱建宁
3.城市设计与上海城市建设:以上海人民广场地区城市设计为例 [J], 徐洪涛
4.市民生活视角下的城市地铁站地下空间设计——以上海人民广场站为例 [J], 刘力;徐蕾
5.上海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景观提升策略
——以规划展示馆周边城市更新工程(一期)为例 [J], 辛立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共空间的历史变迁_以上海_人民广场_的演变为例_白玉琼
专题公共艺术 201411公共空间的历史变迁——以上海“人民广场”的演变为例Historical Chang of Public Space, talking Shanghai PeopleSquare as Example白玉琼/文、图01020301. 21世纪初从南京东路向人民广场鸟瞰。
02. 21世纪人民广场鸟瞰。
03. 20世纪30年代从南京东路向跑马厅鸟瞰。
人民广场作为上海的重要景观,是一处市民的公共空间。
我们今天看到的上海人民广场,几经变迁,从最初的一片农田,到今天的城市枢纽和文化场所,其变化还在继续中。
这种变迁是公共空间属性的作用使然,也是城市功能使然。
公共空间有各种属性,在人民广场的历史变迁中,公共空间的多样属性展示无遗。
一、从跑马厅说起1843年上海开埠时,其已然是一个繁荣的江南市镇,租界的建立改变了上海的城市面貌,也改变了城市的公共生活空间。
由上海道台与租界管理机构工部局共同协商出台的土地章程,赋予了外国人永租上海土地的权利,在确认了租界的合法性的同时,也为租界“公游之所”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因外侨的公共娱乐活动之需,一些英国人如霍格兄弟等开始以建“公游之所”的名义购买土地,建立了上海的第一个跑马厅。
后来由于空间有限,加上有利可图,霍格等人将第一个跑马厅的土地出售,又建立了第二个跑马厅。
19世纪60年代,他们又如法炮制,将第二个跑马厅卖掉,并开始通过不正当的方式,利用租界管理机构工部局和上海道台的合力,强迫现人民广场地区450余亩土地上的业主低价售出土地。
尽管土地上的诸多中国业主进行了坚决的反抗,但上海跑马总会还是强行将这块土地圈占,并将跑马厅建立起来。
从此,“跑马厅”开始了90年的经营。
最终,中国业主的反抗还是使得外方承诺,该地只能用于公共娱乐,不得转让。
这样使得该地不至于像前几次那样被倒卖,因而得以长期保留。
[1]跑马厅以扭曲的方式开始了上海城市娱乐公共空间的建设。
人民广场元素详解
人民广场导游词各位游客!车还有几分钟就要到达下个我们即将游览的景区——人民广场游览区在即将到达人民广场以前,我先将景区的概况给大家介绍一下!人民广场景区位于上海市中心,也位于黄浦区西北部,面积30多万平米。
广场中间的人民大道将广场分为南北两大部分。
北部景点主要有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人民大厦、上海大剧院、上海美术馆和人民公园,百连世茂广场和闻名遐尔的国际饭店等;北部主要景点有是音乐旱喷泉,上海博物馆,齐爱广场鸽及市政大厦、在西藏中路的东侧的上海市工人文化宫。
原来这里是上海老城厢西北的一片稻田,虽有几个村落,但人口不多;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于1842年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上海被迫开埠。
1862年,(随后几年间)英国人勾结当地地痞流氓强行圈地,在这里建造了新的跑马场,也就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赌场。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日军的兵营,在解放战争这里成为美军的俱乐部。
直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上海跑马厅终于回到人民的怀抱。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民广场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改造:一次是在20世纪的50年代;一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通过勤劳智慧的上海人民的双手,广场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今日的人民广场可以说是集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交通中心和休憩中心为一体的新的现代化游览区,成为中外游客必到之地!那么现在我就简单分说一下这几大中心:地理中心:它以国际饭店楼顶的中心旗杆为原点,确定了上海平面坐标体系,并在饭店的大堂内设立了“上海市大地原点”并向社会开放供人参观!以上海为起点的312 318 320 三条国道都以人民广场中心铜制标志作为起始处!政治中心:人民大厦位于广场的中心位置,上海的最高权利机关:上海市政府、上海人大会常委、中共上海市委、都在这里办公!文化艺术中心:这里有展示五千文明的博物馆,现在建设成就的规划展示馆、上海大剧院、上海美术馆、工人文化宫、上海音乐厅、福州路文化街等文化场所集中于此交通中心:建设了地铁1、2号线、地铁8号线,发达的城市公交系统通达上海各处以及周边的区县等地;延安路高架、成都路高架是连接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和上海火车站的捷径。
上海人民广场介绍
上海人民广场位于上海黄浦区,成形于上海开埠以后,原来称上海跑马厅,是当时上层社会举行赛马等活动的场所。
广义上的人民广场主要是由一个开放式的广场、人民公园以及周边一些文化、旅游、商业建筑等组成。
人民广场是上海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交通枢纽、旅游中心,也是上海最为重要的地标之一。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过去作为全市人民游行集会的场所,可容纳120多万人。
上海人民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经过改造,总面积为14万平方米,是上海融文化、绿化、美化为一体跨世纪的活动中心。
现在的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在解放前却是远近闻名的跑马厅。
1861年,当时跑马总会的董事,英国人霍格勾结英国驻沪领事向上海道台提出,要求划出一圈土地作为跑马的跑道。
在当时清朝地方官吏的默许下,他策马扬鞭,从现在的第一百货商店门口起,向西转南兜了个大圈子,然后按马蹄的痕迹圈起来,用低价强征马道圈内农田466亩,迫使三万多户农民离开家园,建成了号称“远东第一”的“上海跑马厅”。
解放初逐步改建成人民公园、人民广场、人民大道等。
1993年底,人民广场进行综合改建,1994年10月1日国庆45周年竣工。
地面建筑有:市政府大厦、上海博物馆新馆、上海大剧院。
地下建筑有: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地下商业街、亚洲最大的地下变电站、上海最大的地下停车库。
在长600米、宽32米的花岗石路面的人民大道两侧,有一条5.5米宽的绿化隔离带和6.5米宽的非机动车车道。
广场中央有320平方米的圆形喷水池以及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大片绿化地。
广场西部养有上千羽和平鸽,每当节假日,游人如鲫,和平鸽与游人嬉戏,为广场增添了安祥和平的气氛,令人赏心悦目。
人民广场以全新的行政、文化、生态、交通、商业等功能和庄严、开阔、明快的形象,成为上海城市文明的象征。
1995年,被评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交通:人民广场地铁车站是地铁一号线、二号线的交汇集散中心。
人民广场:感受上海的繁华与活力
人民广场:感受上海的繁华与活力人民广场是上海市的中心广场,也是这座大都市的象征之一。
作为上海最重要的地标之一,人民广场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市民前来游览、休闲和购物。
这里既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有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融合了现代化与传统的魅力,展现出上海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活力。
人民广场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占地面积达到40多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
广场中心矗立着一个高大的纪念碑,上面镶嵌着革命烈士的名字和事迹,以纪念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献身的英雄们。
广场的四周是高楼大厦、购物中心和五星级酒店,林立的摩天大楼和灯火辉煌的夜景烘托出上海的繁华。
白天,人民广场成为上海人们休闲放松、锻炼身体的场所。
广场上有许多健身器材和广场舞的练习区域,市民们可以在这里进行锻炼。
广场四周的绿地布置得井然有序,草坪上铺着绿茵茵的草,斑斓的花朵从春到秋盛开不断。
市民们可以选择在这里散步、读书,或者坐在长凳上,享受阳光和微风带来的舒适。
晚上,人民广场变得更加热闹和繁华。
高大的摩天大厦点亮了绚丽的灯光,广场的喷泉和彩色水幕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人们在这里漫步,欣赏夜景,感受城市的魅力。
广场上还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演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市民前来观看。
在特殊的节日里,人民广场还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吸引了无数的人潮。
人民广场周边还有许多购物中心和百货公司,各种国际知名品牌云集于此。
购物中心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许多购物爱好者和游客前来。
无论是时尚潮流的服饰鞋包,还是独特的手工艺品和文化传统的特色商品,这里都能找到。
商场里的餐饮店铺更是琳琅满目,各种美食选择让人应接不暇,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
除了购物和休闲,人民广场也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
广场的南侧是上海博物馆,馆内陈列着丰富的艺术和历史藏品,让人领略上海的博大精深。
北侧是南京路步行街,这条长达1.6公里的商业街汇聚了各种商店、餐厅和娱乐场所,被誉为“东方第一街”。
人民广场不仅是上海的繁华中心,也是上海的文化交汇点。
上海几条著名马路的前世今生
上海几条著名马路的前世今生上海几条著名马路的前世今生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风云造就了上海的每一条马路,各色人等都在上海的马路上或多或少留下了他们的气场和故事,或浓烈或淡雅,或激扬或平静。
让我们一起去听听上海老弄堂里的胡琴,曲折委婉,意味深长……风光依旧华亭路华亭路是风光的,像一段欧洲的小镇优雅地横卧在淮海中路与长乐路之间。
华亭路直而短,全长大约只有400米,从淮海中路这一头可以一眼看见那一端。
华亭路虽然紧靠着淮海中路,但不是交通要道,闹中取静。
马路两侧的树后面是一幢幢形状各异的三层小洋楼,这些楼房的样式大都是地中海式,前面有带券柱廊或半圆形敞廊,廊上面为阳台;小楼的背面则有直通二楼的室外扶梯,外观不是灰色就是黄色的拉毛水泥墙或棕色的细卵石墙面,它们的漂亮和华贵让你感到有点落寞和意外。
从淮海路上走进华亭路,左边是沿圆形街角而建的中间有玻璃幕墙饰面的6层大楼,底楼为肯德基快餐店和地铁一号线常熟路出口处,每次从地铁站出来就像是从商店里出来。
大楼的3楼以上则为永隆世尊家具廊,而东边则是几幢屋面呈三角形的英国式的三层小楼,连在一起看犹如锯齿形的波浪。
这些楼房都有高高的台阶,连续的券式门窗。
如今这些楼房大都开着服装店,其中靠近华亭路的是一家叫做“秋水衣人”定做坊。
看来这里的服装店都还延续着80年代“华亭路服装市场”私人裁缝的风格,讲究独创,所有的服装都是“只此一件”。
80年代的时候,华亭路服装市场以它的价廉物美、风格独特而闻名上海,一度成为上海个体服装市场的翘楚,成为引导上海年轻人流行服装的“桥头堡”。
马路两旁全是简易的帐篷式的店铺,小货摊上挂满了各种样式的旧衣服和私人裁缝模仿制作的衣服,还有饰品以及打火机和香烟。
如今华亭路在迁移了服装市场之后,已无昔日的喧哗,这里变得极其安静整洁。
华亭路始终是风光的。
如果说80年代它以服装市场而著名,那么如今的华亭路则以它的宁静优雅的欧陆风情闻名于上海西区,这是它的本来面目,就像洗去了尘埃的玉壶,近观远眺都有水一样的宁静和柔美。
人民广场导游词概况
人民广场导游词概况人民广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地标,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占地面积约140,000平方米。
自成立以来,它一直是中国政治、商业和文化的中心,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游览。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人民广场的导游词概况。
一、人民广场的历史人民广场建于1994年,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而建立的。
这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非凡,人民广场也成为了中国的一个象征性地标,众多游客每年都会来此游览。
二、人民广场的规划和设计人民广场最初的规划名为“三大建筑群”,分别是人民广场、人民公园和人民大会堂。
广场占地面积广大,匡盛长,主要的风格特点是简洁。
广场中央是一个宽敞的草坪,周围是各种建筑,给游客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体验。
人民广场的设计是由中国著名的建筑师贝聿铭完成的。
他在设计中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以现代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使人民广场融合了传统和现代,成为了一个集政治、文化和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
三、人民广场的景点1.人民公园人民公园是人民广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公园与广场相邻,是人民广场体现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
2.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是人民广场的标志性建筑,在这里举行了许多国内外重要的会议和活动,因此也是中国是否国际大事对话的地方。
3.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是人民广场的另一大景点之一。
餐馆里藏有许多关于上海的文物、历史文化等高价值的展品。
4.东方明珠电视塔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亚洲最高的塔形建筑,其顶部有一个360度的旋转餐厅,不仅是一个游览景点,同时也是一个让游客在体验美食和美景的好地方。
五、人民广场的夜景夜晚,人民广场和其周围的大楼都会特别绚丽,广场上的喷泉和灯光秀也十分吸引人。
这是来到人民广场不能错过的景观。
六、人民广场的开放时间人民广场对游客来说是全天开放的景区,但是对于每个景点的开放时间不一样,游客需要提前了解,并计划好自己的时间,以便充分的利用好游览时间。
以上就是关于人民广场的导游词概况,该广场不仅是中国的象征之一,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和商业的重要中心。
上海跑马厅轶事钩沉
上海跑马厅轶事钩沉作者:陆杏清来源:《上海企业》 2016年第2期陆杏清文许多老上海都记得,今天处在上海闹市中心的雄伟的人民广场、壮观的上海图书馆和风景美丽的人民公园,曾是解放前中外闻名的上海跑马厅旧址。
从1843年11月上海辟为“通商口岸” 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这100多年中,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而上海跑马厅则是帝国主义冒险家们在远东最大的赌博场所,也是旧中国最大的赌窟。
跑马厅的历史,是帝国主义冒险家们侵略和掠夺上海的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远在1850年,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不久,当时租界工部局尚未成立,即由以贩卖鸦片为主的麟瑞洋行大班英国人霍格等5人,组成“跑马总会”,这是一个以消遣作乐为名的赌博组织,利用他们的洋行里所豢养的大批运送鸦片和邮件的马匹作为赌博的工具。
他们用极低的价格,将界路(今河南中路)花园弄(今南京东路)至教堂街(今江西中路)一带80亩农田强占去作为赛马场地,看台就在今江西路西南京路北转角处。
除赛马外,还有花树和球场,当时上海人称之为“老公园”和“抛球场”。
这便是上海历史上的第个跑马厅。
由于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住在城内的地主豪绅迁入租界,从而地价大涨,于是“跑马总会”便将这80亩地高价出售,而以低价强行购买了170亩土地,于1854年开辟第二个跑马场。
地点在今湖北路、北海路、西藏中路和芝罘路一带。
看台是在今六合路第一百货商店旁边,当时人们称这第二个跑马厅为“新公园”。
到了1860年,第二个跑马厅一带的地价涨得更快,“跑马总会”又准备“三迁”。
于是有个董事耀武扬威地骑了一匹马,从今工人文化宫,当时泥城浜畔开始奔驰,经过芦花荡(今黄陂北路)、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回至原处。
在凡骑马经过的地方,命人竖起木桩,用绳子圈了起来,共有460多亩地,其中有河浜、村庄、农田和坟地。
圈定之后,“跑马总会”便勾结当时清政府的上海道台和当地的地保,用低价向当地农民强行征购。
这便是上海跑马厅的第三个跑马场。
陆士谔——清末民初的上海城市预言家
陆士谔——清末民初的上海城市预言家近年来,上海城市风貌的日新月异,清末民初作家陆士谔引起了学界浓厚的兴趣。
这不仅是因为他是当时最为多产的小说家,而且,更让人惊讶的是,在他的作品《新中国》之梦中,所描述的三大工程与现在上海的南浦大桥、延安东路越江隧道及地铁一号线的地点方位出奇地相仿。
陆在《新中国》中的梦,还有更“神奇”之处,他设想在陆家嘴建造金融中心,在跑马厅(人民广场)造剧院……这位清末民初的多产小说家的奇梦幻想,真是令今人瞠目。
陆士谔早年即离开故乡青浦旅居沪渎,悬壶行医兼写小说。
长达四十三年的上海生活经历,使他自觉地将这座城市作为其小说书写的不二背景,描绘出二十世纪初叶上海光怪陆离、新旧杂陈、中西交汇的社会生活画卷。
他不仅“于上海之社会,上海之风俗,上海之新事业,上海之新人物,以及大人先生之种种举动”竭力摹写,淋漓尽致,并以近似漫画的夸张手法将“魑魅蝄\毕现尺幅”,以期“开智觉民”,醒世救邦。
与此同时,陆士谔又在极端的现世困惑及失望中升腾出对富国强兵、昌明发达、开放文明的理想城邦的想象。
与同时代的许多作家一样,陆士谔用复杂矛盾的心态凝视上海的当下,想象上海的未来,前者充满了焦虑、憎恶与嘲谑,后者洋溢着期待、赞美与憧憬,不同的书写心态幻化为不同的上海城市表情,尤以对上海城市的精确预言及美好愿景引人注目。
陆士谔创作了《新水浒》、《新三国》、《新野叟曝言》和《新中国》等一批“拟旧小说”和未来小说,“《新水浒》和《新三国》主要写强国之途,而《新野叟曝言》则写富国之方了。
”这三部皆为拟旧小说,而成书于1910年的《新中国》则被誉为中国的《百年一觉》,充分表达了作者勤俭救国、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理想及对未来文明昌盛的理想之国的憧憬。
陆士谔精心构架的1951年的上海都市风貌让今人不禁赞叹他那超凡的想象力和预见力。
未来都市的空间想像陆士谔首先为未来上海设计了一张宏伟的地下、地面和空中交织的都市交通网:上海城里城外,马路修筑得异常宽广,路旁商铺鳞次栉比。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23,上海跑马场与泥城浜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
第123,上海跑马场与泥城浜薛理勇先生的《被误读的上海老照片》有几篇文章与上海跑马场及其周边相关。
1843年上海开埠后,进入上海的侨民人数逐渐增加,将西方人的娱乐项目带入上海,其中一个就是跑马。
1845年上海租界建立时,西界相当于今天的河南中路,在租界的西面有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浜。
就在这一年,侨民们集资建立“上海跑马会”,并购进一块位于南京东路以北、河南中路二侧的81亩土地建立一个跑马场,马道仅400米,对于赛马来说确实小了一点。
1848年英租界扩张成功,原先那条小河就成了租界的西界河。
几年中靠近外滩的地价暴涨,跑马会以原价几十倍的价钱将跑马场卖了,另购进相当于今天北海路、湖北路、芝罘路、西藏中路一圈约170亩的土地,又建了一个跑马场,马道必须是圆的,今天这几条道路还呈弧状。
我有点怀疑这个跑马场的是否到芝罘路,从地图上看,芝罘路的弧线不怎么明显,角度也不对,感觉牛庄路的弧线要优美得多。
另外170亩这个数字,从南京东路到北海路南北长600多米、湖北路到西藏中路东西宽400多米,这个面积已经有400多亩,显然芝罘路太远了。
我的判断是这个跑马场的北界不会超过南京东路。
而170亩地是不够的,也许有其他因素在里面。
1853年9月7日,小刀会起义爆发,起义军刺杀上海知县,生擒上海道台,占领上海县城,租界当局一时判断不了形势,宣布武装中立,不过一开始是倾向于小刀会(和太平军)这一方。
当清军赶到上海,希望借道租界攻打上海县城,遭到租界当局的拒绝,清军只得扎营租界的西面,就是今天的人民广场一带。
清军驻扎下来后,每天隔着那条界河看租界里的西洋镜,这些绿营兵很排外,军纪也差,一些士兵向在租界里行走的外国人抛石块,双方就发生冲突,侨民们将那条小河挖深拓宽,并命名为“defend creek",就是护城河的意思。
(在清军将领的默许和纵容下)双方的冲突激化,1854年4月4日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战斗,不出意外,战斗刚开始,这些绿营兵就被打得溃不成军。
漫步上海西藏路的前世今生
漫步上海西藏路的前世今⽣要说上海最有名的路,第⼀不会想到西藏路,但没有上海⼈不知道西藏路的,也没⼈没到过西藏路。
作为经过市中⼼⼈民⼴场的马路,⼜与各条有名的马路,⽐如南京路、淮海路等相交,西藏路承载了上海⼈的⽣活。
1912年,上海公共租界⼯部局填埋泥城浜,修筑成新的西藏路,形成了当时市中⼼少有的宽阔的横穿上海的南北⼲道。
时⾄今⽇,西藏路已经由西藏南路、西藏中路、西藏北路三个路段组成。
它不仅仅承担着上海的交通⼲道,更是美⾷、旅游、娱乐业发达的景点街道,并伴随着⼀代上海⼈成长。
01三个路段组成西藏路上海这条西藏路由西藏南路、西藏中路、西藏北路三个路段组成。
西藏南路西藏南路的北段原为上海县城西侧的⼀条⼩河,名为周泾,南⾯到⽼西门附近与东西向的肇嘉浜(今复兴东路)相通,北⾯在今⼤世界处与东西向的洋泾浜(今延安东路)相通。
19世纪后期,为上海法租界的西部界限。
1900年法租界越过周泾向西扩展。
20世纪初,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填埋周泾,修筑成宽阔的马路,以法国⾸任驻沪领事敏体尼命名为敏体尼荫路。
1943年改名宁夏路,1945年改今名。
1995年西林路、三门峡路、新肇周路并⼊此路。
建于:1908年位置:北起延安东路接西藏中路,南到黄浦江。
西藏中路1853年,上海公共租界⼯部局为了防御太平军,在租界西侧开挖的⼀条⼩河,名为泥城浜,北⾯到苏州河,南⾯在今⼤世界处与东西向的洋泾浜相通,接周泾。
现在的西藏中路的路基主要就是当年的泥城浜。
1865年浜东侧⼀条⼩路命名为西藏路,1912年填浜筑路,1936年以宁波籍巨商名改名为虞洽卿路,7年后复名西藏路,1945年改今名。
沿路有⼈民公园、⼈民⼴场、市⼯⼈⽂化宫。
原在延安东路、福州路、南京东路等路⼝架有⼈⾏天桥。
西藏中路与武胜路、汉⼝路、南京东路、北京东路、新闸路等18条道路相交。
北京西路东望西藏中路六岔路⼝建于:1865年位置:南起延安东路,北⾄南苏州路,长1422⽶。
西藏北路西藏北路始建于光绪⼆⼗四年(1898年),原名北西藏路,路由西藏路泥城桥起⾄曲⾩路⽌,民国三⼗⼆年(1943年)更名西藏北路,期间路向北延伸⾄新疆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访谈: 上海跑马厅是怎么变成人民广场的澎湃新闻特约记者田波澜来自私家历史上海跑马厅是晚清民国一个令人难忘的传奇,其源起清晰可辨。
检视清末有关跑马的报导,多偏重于群聚围观。
早期跑马厅只有竹篱,没有围墙,每年春秋两季西人赛马,华人或引颈而望、或临车远眺,据葛元煦1876年的记载:“是日观者上至士大夫,下及负贩,肩摩踵接,后至者,几无置足处。
至于油碧香车,侍儿娇倚,则皆南朝金粉、北地臙脂也,鬓影衣香,令人真个销魂矣。
”1884年印售的《点石斋画报》亦形容观者的兴奋刺激之情:“一人获隽,夹道欢呼,个中人固极平生快意事也,而环而观者如堵墙,无胜负之撄心,较之个中人,尤觉兴高彩烈云。
”“看跑马”遂成为沪上一胜,不仅上海居民热衷,清末小说《海上繁华梦》更将之描绘为外地人来沪必看的热闹。
进入民国之后,由于跑马厅经营的日趋专业化,将场内、场外的各式下注收回自理,由总会统一出售马票,并修筑围墙,鼓励华人购票入内观赛,报章杂志的报导便由原先的“看跑马”,转而关注“大香槟”奖落何家。
以小博大的机会带给小市民无数希望,不论商务印书馆同仁、体育会门房、颜料掮客,还是洋行大班家中的管家、媬姆、汽车夫,甚至市区里的老职工及郊区的农民,都辗转托人代购,希望买个发财梦。
华籍马主的人数亦因江湾与引翔跑马场的相继成立,而随之大增。
这时有关跑马的报导,虽偶有几篇文章讽刺跑马迹近赌博,但大体同意此活动不同于跑狗及回力球,因其仍寓有“体育”、“尚武”之意。
简言之,综观清末直至对日抗战之前报章杂志的报导,看不出跑马或跑马厅对上海市民生活的负面影响,引人赌博或许是实,但更多的是都会生活中的新奇、有趣、娱乐及刺激。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宁,对上海跑马、跑狗、回力球赛等休闲文化有深入的研究。
我们就跑马厅怎么变成人民广场等上海史问题专访了她。
上海跑马厅跑马厅的起源、空间与功能澎湃新闻:晚清时期来华的英国人是怎么想到在上海开辟一个跑马厅的?从一开始跑马厅就设置在今天的人民广场地址上吗?张宁:英人每到一处,便急于建立赛马场地,华人对于英人此举,多半不能理解,将之简单视为帝国主义赌博敛财的手段。
其实英人热衷跑马,主要出于传统价值对运动的推崇,英人认为运动不仅能锻炼体魄、陶冶性情,更能培养出耐劳、自律、尊重规则、高贵诚实等绅士必备的品德。
他们常自诩“从北极到赤道,只要有英人的地方,就看得到对体育活动的热爱”,或“有英人殖民的地方,就一定找得到运动”。
而赛马尤其是各项英式运动之冠,以致英人每到一处,便想建立骑马、赛马、跳浜的场地。
上海辟为通商口岸后不久,便有英侨集资在租界外缘购地建筑赛马跑道,然后随着租界的往西扩张,一再迁移。
1850年英侨领袖在今河南中路西,南京东路北的地方,购下八十亩左右土地,此即所谓的第一个跑马场。
该跑马场甫建立,大家便发现面积过于狭小,跑道短、转弯急,没有足够的空间供马匹奔驰。
同时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事,原住在上海县城的地主豪绅为避乱纷纷迁入租界,造成地价大涨。
1854年跑马委员会便趁机卖掉第一个跑马场,又向西圈购一处面积更大的跑道,是为第二个跑马场,占地一百七十亩左右,位置大约在今湖北路、北海路、西藏中路和芝罘路间。
据说北海路和湖北路至今仍略带圆弧状,即当年留下的痕迹。
随着租界地价日增,1862年跑马总会进一步往西圈下今日的人民广场及人民公园的前身——一大片农田,然后在卖掉第二跑马场后买入,此后不再迁移。
随着英美租界的合并及继续西向扩展,跑马厅遂由原先的扩界先锋,逐渐转变成公共租界的中心。
上海跑马场曾三易其址。
澎湃新闻:跑马厅如何处理与当时租界当局也即是工部局的关系呢?张宁:除参与体育基金会的运作外,租界当局与跑马厅的合作关系,还反映在跑马总会对自身收益分配的惊人自主性上。
跑马总会每年春秋两季赛马,马票收入收益丰厚。
为避免舆论批评,自1915年起,跑马总会便拨出一定盈余,作为慈善捐款,并在沪上英文报纸《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公布详细的受益对象及金额,以昭公信。
受益团体大抵以公共租界内的医院、孤儿院,妇女之家、难民收容所、盲人院等团体为主。
据估计,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跑马总会的捐款每年约在十八万至二十六万元间。
这些捐款在某种程度上,抒解了租界当局在社会福利方面的负担,同时,由于跑马总会属私人俱乐部性质,香槟票名义上必须享有会员资格,方能购买,算是总会私下的活动,因此工部局一直未对跑马总会征收任何税款。
仅有一次例外,是在1926年。
该年工部局因财政困窘,曾计划向跑马总会开征赌注税,几经折冲,总会仅同意以乐捐方式,每年提出部分收益,作为对工部局的挹注。
该项捐款自1927年始,至1932年终,每年金额约在三万至六万元之间。
澎湃新闻:当时跑马厅的基本设施情况怎样?除了赛马之外,还有怎样的一些体育设施?张宁:在工部局、西侨体育会、跑马总会的三方合作下,上海跑马厅的各项设施乃日臻完善,到二十世纪初,经过多年的零散增购,总面积高达五百亩,遂被形容为“租界内最大的保留地之一,可能也是远东最大的户外活动场所”。
跑马厅的外围是赛马跑道,跑道内设有木栏,共分数圈:最外圈是长达1.25英里的草地跑道,其中直线冲刺区达0.25英里;第二圈是以细碎煤渣铺成的泥地跑道,作为会员日常骑马、练跑之处;最内圈则是跳浜区,专供越野障碍赛之用。
这些跑道,及西面的大看台,和装有大钟的办公楼,以及场内马厩等建筑,均归跑马总会所有。
跑马厅中央的大片如茵绿地,则是体育基金会的产业,备有板球、足球、网球、高尔夫球、马球、棒球及草地滚球等球场,除供各总会进行运动竞赛,在遇有外人社群重大庆典或军队检阅与操练时,也常出借给驻沪军队、万国商团或工部局使用。
跑马场里还有网球场、游泳馆、足球场、板球场等。
除了内部设施日臻完善,跑马厅外围地区也发展迅速。
进入1930年代后,跑马厅东、北两面已发展成大型商圈;东面的西藏路,公司、戏院、商店林立,包括上海第一个游乐场“新世界”、后来居上的“大世界”、著名旅社兼番菜馆“一品香”,以及现代派风格的“东方饭店”,都在这条路上。
北面的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更随着南京路的商业由外滩向西扩展,发展成现代建筑风格的展示场。
站在跑马厅内朝北望去,由东向西,可以先后望见金门饭店(Hotel Pacific)、西侨青年会大楼(Foreign Y.M.C.A.)、国际饭店(Park Hotel)及大光明戏院(Grand Theatre)等四栋大型建筑,前两者属仿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后两者则展现出强烈的艺术装饰主义(Art Deco)。
其中,国际饭店共二十四层(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二层),号称远东第一高楼,其摩登新颖的造型,被认为是美国摩天楼造型的再现。
澎湃新闻:跑马厅设置在如此繁华的地段,升值很快,又是富人等竞相参与的娱乐活动,它如何进行自我定位来面对公众的批评?张宁:跑马厅南面的跑马厅路(今武胜路)及西面的马霍路(今黄陂北路),虽不是大商圈,但前者商铺、医院林立,后者主要为跑马厅马房;马房之后,则为大片里弄住宅,鳞次栉比。
在这些商圈、店铺、住宅的包围下,随着上海人口密度的日增,上海跑马厅遂成为上海市中心难得一见的大片空地;特别是静安寺路一带,寸土寸金,地价仅次于外滩。
据估计,上海地产最景气时,跑马厅的整体地价高达银千万两以上。
虽拥有这样大片的土地,但无论是跑马总会或西侨体育会,均强调本身是自发性的运动组织,当年西侨集资购地是为服务社群,因此几次贱买贵卖,是土地被划入租界后自然升值的结果,而非故意人为炒作;在自我定位时,跑马总会尤其强调该会为非营利机构、素来热心公益,及为上海在市中心保留难得绿地等三项要点。
譬如1946年舆论攻击赛马实为赌博时,跑马总会在沪上两大报《申报》及《新闻报》刊登的广告便自陈:“上海跑马总会为非商业性、而不以营利为目的之一私人俱乐部,既无股份,自亦不分利益金,一岁之盈余悉以用于改进骑马、赛马等之设备,并以一部份赠予慈善机关。
”跑马厅马厩外景战后争议声浪中,恢复赛马的计划搁浅澎湃新闻: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上海的文化娱乐业都遭受重大损失,跑马厅的境况如何?张宁:1943年8月,汪精卫政权接收公共租界,工部局从历史上消失,跑马总会的英美理事顿失依靠。
虽然在日人主导下,赛马又维持了两年,但随着战事加剧,1945春之后,便难再续。
赛马停止后,跑道乏人问津,中央的运动场地也因战后西人社群四散零落,而盛况不再;在使用者有限的情况下,最终部分跑马厅租予美军,绝大部分的区域则处于闲置荒废状态,形成闹市一片大空地徒长青草的奇特现象。
在战后复原、上海房荒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尤其碍眼,于是很快在1946年春便成为舆论讨论的重心,无论是主张改建成平民住宅或者公园,基本上舆论均认为比闲置不用要好。
澎湃新闻:抗战结束之后,社会各界舆论和上海市政府对于跑马厅是否应该恢复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张宁:1946年9月随着首届市参议会的召开,大量舆论与批评在报章杂志上出现:跑马究竟是体育还是赌博?是否应重开马禁?跑马厅收回后,要改建成公园、广场、体育馆,还是市政厅?这种从冷漠到关心的变化,一则出于公共租界被收回后,上海人突然对跑马厅有了发言权,可以畅所欲言;二则胜利之后,不少议员或关心上海的人士,对如何重建远东第一大商埠,具有一定理想与使命感,所谓“第值此收回主权之时,跑马厅为万人瞩目所在,国际体面攸关,自不能不急图收归市有”,可以看出端倪。
另一方面,战后上海市政府财政困窘,因此也希望藉由开征赛马税,以充市库。
战前,引翔及江湾跑马场的赛马税一直是市府的重要财源,按每届举赛收入的百分之五,缴交市府,计每年上缴金额高达九十六万元之多。
其中江湾跑马场由于成立时间较久,赛事亦众,其马税几占市府财政收入之半。
现在引翔毁于战火,江湾亦因战时卖予日商恒产有限公司,在战后被列为敌产,遭到收归国有,市府难以插手;昔日收入最丰、但苦于无法染指的上海跑马厅,遂成为市府动脑筋的目标。
跑马厅看台澎湃新闻:上海市政府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当时上海的报刊是何种态度呢?张宁:1946年8月中旬,时任上海市长的吴国桢命财政、地政、工务、社会、公用等局研讨恢复赛马、开征税捐的可能性。
各局秉承市长之意,认为可以采取赛马与收回地权双管齐下的方式,一方面可征收高额马税,寓禁于征,一方面可以分期付款的办法,收回地权。
8月底,财政局长谷春帆与跑马总会秘书亚尔生(A.W. Olsen)举行非正式会谈,讨论赛马恢复后的各式规费及税额比例等事宜;跑马总会同意门票的百分之五十缴交税款,马票及彩票收入亦半数缴归市库;此外如有盈余,愿以半数充作慈善机关津贴,“在跑马总会理事会协助及参与意见下”,交由市长支配。
沪上最具影响力的中文报纸《申报》,更在恢复赛马之说刚起时,即在其文艺副刊“自由谈”中不断为文反对:8月30日先将跑马厅的大片绿地比为上海的肺脏,是调节呼吸的重要器官,应改辟为公园,不应用作跑马;9月11日继续指出,赌博增加社会不安,市府绝不可为区区五亿元之数,而被诱惑;9月14日更在社论中明白表示,市府应为一般市民的健康着想,不能为了几个跑马总会的洋商,专打半年二十四亿元的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