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中酚类物质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蔬菜农残超标整改报告范文

蔬菜农残超标整改报告范文

蔬菜农残超标整改报告范文尊敬的[相关部门/领导]:您好!咱们这次蔬菜农残超标,就像一盆冷水,把我们原本热火朝天的蔬菜事业泼得有点凉飕飕的。

不过呢,咱也不灰心,既然发现了问题,那咱就好好整改,一定让咱的蔬菜变得“清清白白”,安全又健康。

一、超标情况概述。

这次我们检测的[具体蔬菜名称],被发现农残超标。

这可把我们吓了一跳,仔细一查,发现超标主要是[列出主要超标的农药名称]这几种农药。

这几种农药残留量超出了标准规定的[具体超标数值],这就好比一个好学生不小心考砸了,这事儿虽然不好,但也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原因分析。

# (一)农药使用方面。

1. 用量没控制好。

我们菜地里有些农户啊,就担心害虫把菜都吃光了,想着多喷点农药肯定没坏处。

就像给菜穿盔甲,结果穿得太厚了,一不小心就超标了。

他们在喷[具体农药名称]的时候,没有按照规定的剂量来,以为越多越保险,哪知道这就成了问题的源头。

2. 安全间隔期被忽视。

还有个大问题就是没把安全间隔期当回事儿。

农药喷下去之后,得等一段时间才能采摘,可有些农户着急啊,看着菜长得差不多了,就想赶紧摘了卖钱。

就好比菜还没到“成年”就被拉出去干活了,结果身上还带着没代谢完的农药残留。

# (二)管理与培训不足。

1. 内部管理松散。

我们在蔬菜种植管理上有点像一盘散沙,没有很严格的监督机制。

农户们自己种自己的,我们虽然有一些大方向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专人去盯着农药使用这个关键环节,就像一群羊没有好的牧羊人,乱跑乱撞就容易出问题。

2. 培训不到位。

以前我们对农户的农药使用培训就像蜻蜓点水,简单讲讲就完了。

农户们很多都不太清楚每种农药的特性、正确的使用方法,更别说什么环保型农药、生物防治这些新鲜玩意儿了。

他们就按照老经验来,这老经验在现在的高标准下,可就有点不够用喽。

三、整改措施。

# (一)精准农药使用。

1. 严格控制用量。

我们给每个农户都发了个小本本,专门记录每种蔬菜每个阶段用多少农药。

蔬菜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途径、危害分析及治理措施

蔬菜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途径、危害分析及治理措施
专 家 论坛

蔬菜有毒有害物质 污染途 径 、 危害 分析 及治 理措 施
瞿 明 亮
( 吉林省 桦甸 市环境 保护 局 12 0 ) 4 0 3
随着我 国经济社会 的发展 , 蔬菜 国内消费和国际贸易 的增 长, 对蔬菜品质的要求 日益提高。蔬菜在人们膳食结 构中占有 重要的地位 , 蔬菜有毒有 害物质的危害 、 受关 注的程度远高于 其它农产 品, 国内外对蔬菜质量 的标准 日益提高 , 由于环境 、 但 农业 投入 品和蔬菜 在生产 、 包装 、 运输 等过 程中缺乏科学 的管 氮通过地表径流和土壤重力水的作用污染水体 , 使水体富氧化 加重 , 水质变坏 , 藻类丛生 。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农 田蔬菜栽 培中使用 的农膜 、 蔬菜包装
胶 带 和 废 弃 的塑 料 用 品 , 膜 、 带 和 废 弃 的 塑 料 用 品 中 含 有 农 胶
增塑剂等物质 , 沥青路面和汽车轮胎的碳黑产生 多环芳香烃类
理和关键卫生程序的控制 ,致使蔬菜受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 影响人们 的身体健康 和出E贸易的增长。“ l 海南毒豇 豆” 青 和“
1 蔬 菜有毒 有 害物质 污染途 径
蔬菜有毒有害物质 , 主要来 源于环境污染 、 种植生产 中使
2 危 害分析
21 农药危害 : 药对 人体 的危 害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表现为急性 中毒和慢性中
用的农业投入品的污染和蔬菜包装 、 加工和运输过程 中的污染 。
11 环境 污染 :蔬菜种植基地 的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周 围工 . 厂排放的废气和粉尘 、 道路 汽车排放的尾气 , 主要有二氧化硫 、 硫化氢 、 氮氧化合物等。 城市郊区 、 工业园区和矿 区等化工 、 印染工厂排出的废 气、 粉尘颗粒 、 废水被土壤 吸收后 , 导致 土壤 中重金属含量增加 。 在 污染 的土壤种植蔬菜 ,土壤 中的重金属被蔬菜进一步富集 , 导 致蔬 蝴 量 超 重金属娄 滞 、 砷 、 、 镉、 铬 铜锌 等。 水源污染主要来 自城市生活污水 、 工业 未处理 的废水和农 田施用的农 药 、 化肥 , 给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近年来 , 随 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的加 快 ,越来越多 的土壤 和水体 被污 染 。水源污染物 主要 由重金属 、 氰化物 、 氟化物 、 氯化物 、 苯类 、 酚醛类化合 物和致病微生物等。 1 农业投入品污染 : . 2 由于生态平衡破坏 , 目前蔬菜害虫防治 主要依靠化学农药的使用。农药使用后 , 1%的农药粘附在 约 5 蔬菜表面 ,5 8 %的农药散落在地表 ,其中一部分被作 物的根系 吸收 , 另一部分通过光解 、 蒸发 和微生物的作 用消失 , 但大部分

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第41卷第6期2023年12月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V o l.41N o.6D e c.2023文章编号:16735862(2023)06054808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姜忠丽,杜昭换,赵秀红,涂向辉,毛鹏(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沈阳110034)摘要:酚类物质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的一类植物化学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其与人类健康也密切相关,如其具有抗感染㊁抗病毒㊁抗细菌㊁抗过敏㊁抗出血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㊂目前,酚类物质主要应用于食品㊁医药㊁化工㊁畜牧养殖等多个领域,利用纳米㊁微胶囊等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从而产生较好的生物学效应㊂随着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天然来源酚类物质的开发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研究主要集中在多酚的提取㊁分离纯化㊁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等方面㊂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酚类物质的提取㊁来源及生理功能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及难点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品工业中酚类物质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借鉴㊂关键词:酚类物质;来源;生理功能;提取方法;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 S213.21文献标志码:Ad o i:10.3969/j.i s s n.16735862.2023.06.011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p h e n o l i c s c o m p o u n d sJ I A N GZ h o n g l i,D UZ h a o h u a n,Z HA OX i u h o n g,T UX i a n g h u i,MA OP e n g(C o l l e g e o fG r a i n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S h e n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S h e n y a n g110034,C h i n a)A b s t r a c t:P h e n o l sa r eac l a s so f p h y t o c h e m i c a l s w h i c h w i d e l yp r e s e n t i n p l a n t t i s s u ea n d p l a y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s i n p l a n t g r o w t h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T h e y a r ea l s oc l o s e l y r e l a t e dt oh u m a nh e a l t h,s u c ha s a n t i-i n f e c t i o n,a n t i-v i r u s,a n t i-b a c t e r i a,a n t i-a l l e r g y,a n t i-b l e e d i n g a n de n h a n c e i mm u n i t y.A t p r e s e n t,p h e n o l i cc o m p o u n d sa r e m a i n l y u s e di nf o o d,m e d i c i n e,c h e m i c a l i n d u s t r y,a n i m a lh u s b a n d r y a n d o t h e rf i e l d s.T h e u s e o f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a n d m i c r o c a p s u l e s c a n i m p r o v e t h e i rb i o a v a i l a b i l i t y a n d p r o d uc e b e t t e r b i o l o g i c a le f f e c t s.W i t ht h er a p id de v e l o p m e n to fb i o l o g i c a lt h e o r i e s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e s,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n a t u r a l l y-d e r i v e d p h e n o l i cc o m p o u n d sa n dt h e i ra p p l i c a t i o n s i nf o o dh a v eb ec o m ear e s e a r c hh o t s p o t i nr e c e n t y e a r s.I t m a i n l y f o c u s i n g o nt h ee x t r a c t i o n,s e p a r a t i o n a n d p u r if i c a t i o n,s t r u c t u r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b i o l og i c a l a c t i v i t y o fp o l y p h e n o l s.O n t h e b a s i s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a l y s i s,t h e e x t r a c t i o n,s o u r c e a n d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f u n c t i o n o fp h e n o l i c c o m p o u n d sh a v eb e e nr e v i e w e d,a n dt h e f u t u r e r e s e a r c hd i r e c t i o n sa n dd i f f i c u l t p r o b l e m sh a v eb e e n p r o s p e c t e d,i n 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p h e n o l s i nt h e f o o d i n d u s t r y.K e y w o r d s:p h e n o l i cc o m p o u n d s;s o u r c e;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f u n c t i o n;e x t r a c t i o n m e t h o d s;r e s e a r c hp r o g r e s s酚类(p h e n o l i c s)是指芳香烃苯环上一个-H被-O H取代后生成的含有酚羟基的一大类化合物,是植物的主要次生代谢物之一㊂根据酚羟基的数目,酚类化合物可划分为一元酚和多元酚㊂多元酚又收稿日期:20230322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J Y T M S2*******)㊂作者简介:姜忠丽(1967 ),女,辽宁盖州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㊂称多酚,被称为 第七类营养素 [1],主要包括黄酮类㊁单宁类㊁酚酸类及花色苷类等㊂近20年来,在食品营养学和预防医学方面,大量研究证明,多酚类物质可以多方面促进人体健康[2]㊂1 酚类物质的种类酚类物质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类黄酮(b i o f l a v o n o i d s)和非类黄酮类化合物㊂类黄酮主要是指黄酮类化合物[3],泛指2个苯环(A 环与B 环)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而形成的一系列化合物;而非类黄酮类即酚酸类,其往往具有一个苯环,多为对羟基苯甲酸和肉桂酸的衍生物[4]㊂其结构通式分别如图1㊁图2所示㊂图1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图F i g .1 S t r u c t u r eo f f l a v o n o i d s 图2 酚酸类化合物结构图F i g .2 S t r u c t u r eo f ph e n o l i ca c i d s 酚类物质通常并不以简单的形式存在,它们往往会与其他物质相结合[5],如:原花青素类常与木质素类物质结合而形成聚合物;黄酮苷在植物体中常以糖苷的形式与不同的糖结合而存在;酚酸也是以酯合或糖苷化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㊂由此就形成了酚类物质在植物体的3种存在形式,即游离态㊁结合态和酯化态㊂游离态㊁酯化态的酚类物质通常是可溶的,能溶于水和极性溶剂;而结合态的酚类物质多不溶于水,常存在于共价结合体中㊂其中,游离态多酚在水果中的含量比结合态多酚高,特别是某些颜色较深或酸涩味较重的水果,其游离多酚含量占总多酚的90%以上[6]㊂而在粮谷类中,尤其是在玉米和小麦制品中,其结合态多酚含量大多比游离态多酚多得多[7]㊂目前,对酚类物质存在形式的研究多集中在游离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和生物学功能上,而对结合态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及生物学功能方面研究得较少㊂2 酚类物质的研究现状2.1 酚类物质的来源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高等植物器官中[8],如蔬菜㊁水果㊁香辛料㊁谷物㊁豆类和果仁等,且多分布于植物的外皮即在接受阳光照射的部分㊂酚类物质最早被发现于茶叶中,约占茶叶干重的20%~30%,其决定了茶叶的色㊁香㊁味及功效㊂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按其主要化学成分可分为儿茶素类㊁黄酮类㊁花青素类㊁酚酸类四大类[9]㊂J a i t z 等[10]从红酒中鉴定出没食子酸㊁儿茶素㊁咖啡酸㊁表儿茶酸㊁顺式对香豆素㊁反式对香豆素㊁阿魏酸㊁杨梅酮㊁顺式白藜芦醇㊁反式白藜芦醇和槲皮素等11种酚类物质㊂胡建刚等[11]鉴定出黄酒中的多酚主要为香草酸㊁丁香酸㊁对香豆酸㊁阿魏酸㊁牡荆素㊁芦丁等,少数存在没食子酸㊁香豆酸㊁儿茶素㊁咖啡酸㊁原儿茶酸㊁山柰酚㊁槲皮素㊁金丝桃苷㊁鞣花酸㊁肉桂酸㊁芥子酸等㊂L a z a r o 等[12]对古巴果酒和米酒中总酚含量(t o t a l p h e n o l i c c o n t e n t ,T P C )进行了测定,其T P C 在200~12250m g G A EL -1之间㊂除了茶叶和酒之外,在果蔬及谷物等植物中也相继发现酚类物质㊂W a n g 等[13]从蓝莓中分离鉴定出花青素23种㊁黄酮醇32种㊁原花青素11种㊁其他黄酮类2种㊁酚酸13种等81种酚类化合物㊂R o n g 等[14]研究表明,在苹果皮和果肉中,多酚类物质以原花青素为主;而在果皮中的槲皮素和果肉中的羟基肉桂酸酯含量丰富㊂L e g u a 等[15]对血橙进行了生物活性化合物分析,发现血橙中酚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为丰富;其中,对香豆素含量最多,其次是阿魏酸和芥子酸;而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以橙皮苷(黄酮苷)为主㊂黄龙等[16]对不同品种苦瓜中的酚类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后发现,苦瓜中的酚类物质主要是香草酸㊁表儿茶素㊁芦丁等㊂杨成峻等[17]在花椒果皮中分离鉴定出没食子酸㊁原儿茶酸㊁绿原酸㊁香草酸㊁咖啡酸㊁丁香酸㊁儿茶酸㊁阿魏酸㊁对香豆酸等9种酚酸及酚酸衍生物,其中绿原酸是花椒酚酸的主要成分㊂而含有阿魏酸等酚酸则是谷物类食品的一大特色[18]㊂Z h a n g 等[19]从黑藜麦中鉴定出6种酚酸945 第6期 姜忠丽,等: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没食子酸㊁3,4-二羟基苯甲酸㊁香草酸㊁绿原酸㊁对香豆素和阿魏酸),2种黄烷-3-醇(儿茶素和表儿茶素),1种黄酮类(槲皮素)和1种酚苷(阿魏酸4-葡萄糖苷)㊂翟小童等[20]在玉米籽粒的果皮㊁种皮㊁糊粉层等部位检测到酚类物质,其中含量较高的有香草酸㊁对羟基苯甲酸㊁阿魏酸等㊂W u等[21]首次发现核桃仁多酚中游离形式的胡桃醌㊁山柰酚㊁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和二氢槲皮素㊂B e l s c a k等[22]在对可可产品生物活性成分的比较研究发现,可可豆中多酚的含量特别高,经测定,其黄烷醇类占37%,花色苷占4%,原花青素占58%㊂B u t s a t等[23]发现泰国米的谷壳㊁皮层㊁胚乳中主要存在3种酚酸,分别为阿魏酸㊁香草酸和对香豆酸,其中阿魏酸在皮层中最多,而香草酸㊁对香豆酸则多存在于谷壳中㊂2.2酚类物质的提取方法目前,酚类物质的提取分离方法多种多样㊂经典的提取方法是有机溶剂浸提法[24],其不需特殊的仪器,应用较普遍,但存在产品安全性低㊁耗时长㊁提取率低等缺点㊂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更加注重高效㊁节能㊁环保,因而一些基于先进仪器的新型提取方法应运而生,其优缺点比较结果见表1㊂不同提取方法对酚类物质的提取率存在着差异,常见的提取方法[25]有超声辅助提取法㊁微波辅助萃取法和生物酶解法等㊂表1酚类物质常见提取方法优缺点比较T a b l e1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c o m m o nm e t h o d s f o r e x t r a c t i n gp h e n o l s提取方法有机溶剂提取超声辅助提取微波辅助萃取生物酶解优点操作简单㊁溶剂易取得效率高㊁溶剂耗量小时间短㊁效率高产率高㊁多用于结合酚提取缺点提取率低对人体有害且某些多酚会发生降解不能用于提取结合酚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对其要求较为严格2.2.1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是较为传统的经典多酚提取方法,主要是指用水㊁甲醇㊁乙醇和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从食品中提取酚类物质的过程,其具有操作简单㊁提取速度快㊁使用的溶剂易取得等优点[26]㊂T u r k m e n等[27]以80%甲醇提取红茶多酚,提取率最高可达到14.27m g㊃g-1㊂梁杏等[28]以50%乙醇提取核桃饼粕多酚,核桃饼粕多酚提取率为6.95%㊂L i等[29]以甲醇溶液为溶剂,使蓝莓多酚类化合物在40ħ的条件下被提取出来,经测定,其总酚含量在(154.7ʃ1.01)~(398.0ʃ5.8)m g/100g㊂姚永志等[3031]以水作溶剂提取花生红衣多酚物质时,其提取率为6.41%,而当用乙醇作溶剂时,则可达到7.858%㊂刘晚霞等[32]以70%乙醇为提取剂得到小米糠多酚提取液㊂O r o z c o等[33]以80%甲醇为提取剂,经过正己烷除脂和乙酸乙酯萃取后,获得糙米多酚提取液㊂2.2.2超声辅助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34]是基于有机溶剂提取法的优化处理,在溶液提取的同时用超声波处理提取液,以达到提高提取率与加快提取时间的目的㊂S h e h a t a等[35]通过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橙皮多酚,结果表明,在50ħ,57.7%乙醇浓度和44m i n 的提取时间下,其总酚含量T P C可达到292.158μg G A E/g㊂何志勇和夏文水[36]对橄榄多酚进行了提取,比较了传统有机溶剂和超声辅助提取法,结果显示超声辅助提取法比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法的多酚提取率提高了2.2%㊂杨志刚等[37]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常熟黑米类黄酮时发现,在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下,其提取率比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率高㊂D e m i r d o v e n等[38]比较了超声波和常规方法从红白菜中提取花青素,结果显示超声波比常规方法的花青素提取率提高了11.92%㊂但仍有文献报道高强度的超声处理会降低某些食品中的酚类物质含量㊂张清安等[39]研究了超声处理对黑米酒总酚含量的影响,随着超声波功率㊁频率和时间的增加,黑米酒中的总酚含量与未经超声处理黑米酒的总酚含量相比略有下降㊂Z h a n g等[40]研究了超声处理对葡萄酒中酚类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加速了葡萄酒中锦葵花素-3-O-葡萄糖苷的降解,同时处理时间越长,降解速度越快㊂到目前为止,超声对酚类物质影响的机制仍不明确㊂相信随着对超声波各特征参数与其食品中酚类物质相关性的进一步研究,未来该技术在食品酚类物质的提取中会有更好的应用㊂2.2.3微波辅助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同超声辅助提取法的原理几乎相同,其是在有机溶剂提取法的基础上加以微波辅055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1卷助的方式将提取工艺进行优化㊂该方法具有提取时间短㊁溶剂要求低㊁提取纯度高㊁成本低等优点,而且在不破坏酚类化合物结构的情况下,还能提高提取液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㊂P a n 等[41]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绿茶叶中的茶多酚与咖啡因,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较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多酚得率提高了2%㊂L i 等[42]分别使用微波法㊁索氏法和有机溶剂法提取大豆中的酚类化合物,结果发现微波法较其他2种提取方法多酚得率分别提高了50.0%和55.6%㊂陈培栋[43]研究微波处理对糙米多酚的影响,发现微波处理后糙米多酚和总黄酮类含量均超过原始糙米的50%㊂陈秋娟等[44]在对荸荠皮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微波辅助提取研究时发现,用微波辅助提取荸荠皮中的多酚类物质,其提取率比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率高㊂W a n g 等[45]研究发现,对苦荞种子进行适当的微波预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萌发率,同时对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㊂2.2.4 生物酶解法生物酶解法是一种将酶引入混合物中提高综合效率的可持续技术,通过使用酶作为催化剂破坏食品材料的细胞壁以释放生物活性成分,使其更容易进入溶剂,从而达到提取的目的㊂R u s s o 等[46]研究从紫楚菊中提取多酚,对酶辅助提取和常规溶剂萃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酶辅助提取法的总酚得率提高了5%㊂崔春兰等[47]采用传统有机溶剂浸提法和酶辅助提取法提取苹果渣中的多酚类物质,相比于有机溶剂提取而言,酶辅助提取的提取物产量分别提高了1.6倍和12.9倍㊂付晓燕等[48]对发芽燕麦酚类物质的含量㊁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发现酚类物质含量在燕麦发芽8d 的过程中显著提高,并且与传统溶剂萃取法相比,酶辅助萃取法提取的总酚含量更高㊂生物酶解法具有高效温和㊁环保㊁可持续发展等特点,避免了有机溶剂对人体的有害作用,多用于提取结合酚,但酶需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且该技术尚处于实验室阶段,实验费用较高,技术尚不成熟,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尚未大规模投入㊂2.3 酚类物质的生理功能特性酚类物质作为一类储量丰富的可再生绿色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抗氧化㊁抗菌㊁抗癌㊁抗肿瘤㊁降血糖㊁降血脂[49]㊁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是发展含酚类保健食品的先决条件㊂近几年,在医药㊁食品[50]㊁保健品㊁化妆品等领域已经报道了酚类物质的抗氧化㊁抗菌㊁降血脂㊁降血糖㊁降低农药对机体毒性㊁吸收紫外线和结合金属离子等的作用㊂2.3.1 抗氧化酚类物质良好的抗氧化特性与其化学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酚类物质中含有大量的酚羟基,使之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从而能与自由基发生化学反应,达到清除体内过剩自由基㊁延缓机体衰老的目的㊂邵佩等[51]对藤茶抗氧化能力的研究结果显示,藤茶总多酚对羟基自由基㊁D P P H 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㊂李晓静等[52]对香蕉皮单宁进行了提取并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香蕉皮单宁对D P P H 自由基㊁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具有明显的清除能力,且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 C 50)分别为0.300,1.185,0.730m g ㊃m L -1㊂另外,有研究报告对比了小麦粉㊁全麦粉㊁麸皮及糊粉层的抗氧化活性,发现其抗氧化活性依次增强,这可能与它们所含的酚类物质含量多少有关[19]㊂S a n g k i t o k o m o l 等[53]发现血糯米中的花色苷对人类离体红细胞的抗氧化活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㊂N e e l a m 等[54]发现多酚作为抗氧化剂也被证明可以保护蛋白质㊁脂质和核酸等关键细胞成分免受氧化伤害,从而降低患有与氧化应激相关的多种退行性疾病的可能性㊂2.3.2 抑菌㊁消炎及抗病毒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菌作用,可提高机体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如木椰草素㊁黄芩苷㊁黄芩素等,而槲皮素㊁桑色素㊁二氢槲皮素及山柰酚等有抗病毒作用㊂与传统的抗菌药物(如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相比,其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而其有被开发为新型抑菌剂的潜力㊂白传记等[55]的实验证明,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㊁大肠杆菌㊁沙门氏菌等的生长和繁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㊂李振等[56]的研究表明,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㊂A x e l l e 等[57]研究了姜黄多酚通过调节关键脂肪因子和抗氧化酶改善胰岛素介导的脂质积累并减弱氧化应激期间3T 3-L 1脂肪细胞的促炎反应㊂M e r i e m 等[58]在研究芸香的酚类含量及体外抗氧化㊁抗炎和抗菌评价时发现,酚类物质通过抑制蛋白变性来起到抗炎的作用,并且酚类物质含量越多其抗炎作用越155 第6期 姜忠丽,等: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255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1卷显著㊂此外,李丽等[59]还考察了香蕉皮单宁抑菌性能受温度㊁酸碱值㊁盐分等因素的影响,发现其抑菌能力不受高温处理的影响,但会随着p H的升高(2.0~8.0)逐渐减弱,随着盐质量分数的增加(1%~7%)显著增强㊂这可能是由于在碱性环境中香蕉皮单宁发生氧化反应而失去抑菌作用,而盐类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协同了单宁的抗菌能力㊂G i o v a a n等[60]考察了29种多酚物质在不同浓度水平下对小麦中镰刀菌所产的单端孢霉毒素的产毒情况,其中大部分多酚物质在1.5mm o l㊃L-1或1.0mm o l㊃L-1条件下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抑制率达到70%㊂此外,花生红衣中的多酚类物质对黄曲霉毒素B1产毒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㊂因此,酚类化合物的抑菌㊁消炎及抗病毒功能对人体而言具有重要贡献㊂2.3.3降血压人体肾脏之所以能够维持血压平衡是通过 血管紧张素 的分泌使血压增高,以及 舒缓激肽 的平衡使血压下降㊂当促进这2类物质转化酶活性过强时,血管紧张素Ⅱ会增高,血压升高㊂而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抑制转化酶活性的作用[61],故可以起到降低或维持血压恒定的作用,绿原酸能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增生来起到降血压的作用㊂目前已报道的多酚对高血压的保护作用机制主要由动物实验数据支持,包括抑制氧化应激㊁提高一氧化氮(N O)生物利用度㊁改善内皮功能㊁抑制血管收缩素内皮素-1合成及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㊂虽然酚类物质降血压数据不足,许多问题仍未解决,但整体而言,有关多酚可以降低或维持血压的证据[62],还是让人倍受鼓舞㊂2.3.4降血糖酚类物质的降糖活性与其影响参与葡萄糖代谢的相关基因表达和酶活性㊁干扰胃肠道葡萄糖的吸收㊁抑制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有关[63]㊂一些研究者通过动物试验或临床试验证实,酚类物质在有效预防及辅助治疗糖尿病和并发症方面是有效的[64]㊂目前,大多数降血糖药物具有毒性和副作用㊂而从天然资源中提取的酚类物质具有降血糖活性且无毒性或毒性低等优点,引起了研究者们日益浓厚的研究兴趣㊂Z h a o等[65]发现桑葚富含多种酚酸㊁类黄酮等酚类化合物,其中花青素类(主要是矢车菊3-葡萄糖苷)通过调控P I3K/A K T通路及降低肝脏氧化损伤的途径来降低胰岛素抵抗㊂除了矢车菊3-葡萄糖苷花青素以外,桑葚中其他酚类化合物是否也有助于降血糖活性的发挥也有待进一步研究㊂W a n g等[66]研究发现,诺丽果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临床试验和动物试验也表明诺丽果汁具有调节血糖水平的潜力㊂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大量摄入富含酚类物质食品与T2D M治疗正相关,而诺丽果富含酚类物质提取物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及对葡萄糖稳态调节作用的机制仍然需要深入研究㊂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代谢紊乱疾病,其发病机理复杂多样,除了已报道的调控途径以外,酚类化合物对其他与糖尿病有关的代谢通路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㊂2.3.5其他功能研究表明,酚类化合物对神经退行性疾病㊁癌症㊁肥胖等疾病也有所改善[67]㊂其中,姜黄素和儿茶素可以通过免疫调节和抗氧化清除特性保护神经元,从而预防阿尔茨海默病㊂酚类物质也可以中和自由基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患癌症的风险㊂此外,具有蛋白质结合活性的多酚也被证明可以通过与消化酶反应并抑制消化酶来防止脂质㊁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㊂3结论和展望酚类物质来源丰富,生理功能众多,可挖掘利用的空间很大㊂目前酚类物质多应用于化妆品方面㊂例如,芦荟提取物㊁金缕梅提取物㊁银杏叶提取物常被广泛应用于清洁型化妆品中,以茶多酚为主的茶叶提取物和富含原花青素的葡萄籽提取物被广泛应用于护肤型化妆品中㊂此外,酚类物质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天然多酚的生物材料的制备,其中包括金属多酚涂层㊁分层薄膜或胶囊㊁纳米微粒和多酚凝胶等㊂一方面,它改善了天然多酚水溶性差㊁稳定性差㊁生物利用率低等问题;另一方面,这些材料可以与多种药物结合用于治疗癌症㊁细菌感染㊁炎症等,由于其选用的材料均是食品级,且制备过程多利用分子间的互作,因而是一种安全㊁简便的技术手段[68]㊂除此之外,国内外学者利用栅栏效应将植物多酚和其他保鲜剂复配[69],或与其他保鲜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协同作用,以达到综合保鲜的效果㊂但迄今为止,酚类物质的应用仍然受限㊂其主要原因:第一,原料方面,对酚类物质目前的研究及应用仍然不够全面,今后更应扩大其研究范围,使应用取材更加广泛灵活;第二,生理功能方面,对酚类物质的功能特性研究还不够深入,今后应加大酚类物质的成分㊁结构及与之相对应的生物活性结构的研究,探索其对人 三高 的影响机制,明确改性目标;第三,从未来发展趋势角度,应推动酚类物质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的应用,通过优化提取工艺和改性方法,使酚类物质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㊂随着酚类物质系统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富含酚类物质且对人体有益的食品㊁药品将会不断面市,对医药和保健食品等领域贡献更大㊂参考文献:[1]凌关庭.有 第七类营养素 之称的多酚类物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0(1):2837.[2]颜才植,叶发银,赵国华.食品中多酚形态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15,36(15):249254.[3]牛帅科,赵艳卓,牛早柱,等.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研究进展[J ].保鲜与加工,2022,22(2):107112.[4]T S A O R.C h e m i s t r y a n db i o c h e m i s t r y o f d i e t a r yp o l y p h e n o l s [J ].N u t r i e n t s ,2010,2(12):12311246.[5]王玲平,周生茂,戴丹丽,等.植物酚类物质研究进展[J ].浙江农业学报,2010,22(5):696701.[6]V I N S O NJA ,S U X H ,Z U B I K L ,e t a l .P h e n o l a n t i o x i d a n t q u a n t i t y a n d q u a l i t y i n f o o d s :F r u i t s [J ].JA gr i cF o o d C h e m ,2001,49(11):53155321.[7]R O C H I NS M ,U R I B EJG ,S A L D O V A RSS ,e t a l .P h e n o l i cc o n t e n t a n da n t i o x i d a n t a c t i v i t y of t o r t i l l a s p r o d u c e d f r o m p ig m e n t e dm a i z e p r o c e s s e db y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n i x t a m a l i z a t i o n o r e x t r u s i o n c o o k i n g[J ].JC e r e a l S c i ,2010,52(3):502508.[8]金莹,孙爱东.多酚的食物来源及生物有效性[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9):101106.[9]韦铮,贺燕,黄先智,等.茶多糖-茶多酚对小鼠肠道氧化应激的改善与作用机制[J ].食品科学,2022,43(11):149155. [10]J A I T Z L ,S I E G L K ,E D E R R ,e ta l .L C -M S /M Sa n a l y s i so f p h e n o l sf o r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r e d w i n ea c c o r d i n g t o g e o g r a p h i c o r i g i n ,g r a p e v a r i e t y a n dv i n t a g e [J ].F o o dC h e m ,2010,122(1):366372.[11]胡建刚,刘镇,周建弟,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黄酒中20种多酚含量[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14(2):217225.[12]L A Z A R O N ,MA R I A PS ,A N A G ,e t a l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p h y s i c o c h e m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a m i n o a c i d s ,m i n e r a l e l e m e n t s ,t o t a l p h e n o l i c c o m p o u n d s ,a n da n t i o x i d a n t c a p a c i t y o fC u b a nf r u i t a n dr i c ew i n e s [J ].F o o dS c iN u t r ,2021,9(7):36733682.[13]WA N GC ,Z HA N G M ,WU L M ,e t a l .Q u a l i t a t i v e 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p h e n o l i c c o m po u n d s i nb l u e b e r r i e s a n d p r o t e c t i v e e f f e c t s o nh y d r o g e n p e r o x i d e -i n d u c e d c e l l i n j u r y [J ].JS e p S c i ,2021,44(14):28372855.[14]R O N G T ,Y A N G R ,Y O U N GCJ ,e t a l .P o l y p h e n o l i c p r o f i l e s i n e i g h t a p p l e c u l t i v a r s u s i n g h i g h -p e r f o r m a n c e l i q u i d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H P L C )[J ].JA g r i cF o o dC h e m ,2003,51(21),63476353.[15]L E G U AP ,MO D I C A G ,P O R R A S I ,e t a l .B i o a c t i v e c o m p o u n d s ,a n t i o x i d a n t a c t i v i t y a n d f r u i t q u a l i t y ev a l u a t i o no f e l e v e nb l o o do r a n g e c u l t i v a r s [J ].JS c i F o o dA g r i c ,2022,102(7):29602971.[16]黄龙,邓媛元,张名位,等.不同苦瓜品种果肉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比较[J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2):46604668.[17]杨成峻,陈明舜,刘成梅,等.花椒果皮多酚类成分鉴定及降血糖活性[J ].食品科学,2023,44(2):271278.[18]龚二生.糙米多酚组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2018.[19]Z HA N G Y ,Y A N Y ,L I W Q ,e ta l .M i c r o w a v i n g r e l e a s e d m o r e p o l y p h e n o l sf r o m b l a c k q u i n o a g r a i n s w i t h h y p o g l y c e m i c e f f e c t s c o m p a r e dw i t h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o o k i n g m e t h o d s [J ].JS c i F o o dA g r i c ,2022,102(13):59485956.[20]翟小童,韩林,乔聪聪,等.玉米籽粒次生代谢物质分布及其抗氧化活性[J ].食品科学,2023,44(2):296303.[21]WUST ,S H E N D Y ,WA N G R H ,e t a l .P h e n o l i c p r o f i l e sa n da n t i o x i d a n t a c t i v i t i e so f f r e e ,e s t e r i f i e da n db o u n d p h e n o l i c c o m p o u n d s i nw a l n u t k e r n e l [J ].F o o dC h e m ,2021,350(18):129217.[22]B E L S C A K A ,K OM E SD ,HO R Z I CDJ ,e t a l .C o m p a r a t i v e s t u d y o f c o mm e r c i a l l y av a i l a b l e c o c o a p r o d u c t s i n t e r m s o f t h e i r b i o a c t i v e c o m po s i t i o n [J ].F o o dR e s I n t ,2009,42(56):707716.[23]B U T S A T S N ,S I R I AMO R N P U N S .A n t i o x i d a n tc a p a c i t i e sa n d p h e n o l i cc o m po u n d s o ft h e h u s k ,b r a n a n d e n d o s p e r mo fT h a i r i c e [J ].F o o dC h e m ,2010,119(2):606613.[24]夏婷,赵超亚,杜鹏,等.食品中多酚类化合物种类㊁提取方法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45(5):231238.355 第6期 姜忠丽,等: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455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1卷[25]杨新,陈莉,卢红梅,等.茶多酚提取与纯化方法及其功能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9,40(5):322328.[26]田富林,黄文晶,王展,等.植物多酚提取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20,36(9):211216.[27]T U R KM E N N,V E L I O G L U YS.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a l k a l o i d s a n d p h e n o l i c c o m p o u n d s i nb l a c k t e a p r o c e s s e db y t w od i f fe r e n tm e t h o d s i nd if f e r e n t p l u c k i ng s e a s o n s[J].JS c i F o o dA g r,2007,87(7):14081416.[28]梁杏,陈朝银,赵声兰,等.响应面法优化核桃饼粕多酚提取工艺[J].食品科技,2015(6):241246.[29]L ID N,L IB,MA Y,e ta l.P o l y p h e n o l s,a n t h o c y a n i n s,a n df l a v o n o i d sc o n t e n t sa n dt h ea n t i o x i d a n tc a p a c i t y o f v a r i o u s c u l t i v a r s o f h i g h b u s ha n dh a l f-h i g hb l u e b e r r i e s[J].JF o o dC o m p o sA n a l,2017,62(11):8493.[30]姚永志,王子涵,左锦静.水作溶剂提取花生红衣多酚物质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6(4):110112.[31]姚永志,左锦静,王子涵.乙醇提取花生红衣多酚物质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7(3):5153.[32]刘晚霞,刁静静,贾鹏禹,等.小米糠多酚提取液组成成分分析[J].饲料研究,2019,42(11):8386.[33]O R O Z C O RF,L IL,HA R F L E T T C,e t a l.E f f e c t s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g e n o t y p eo n p h e n o l i ca c i d s i nw h e a t i nt h eh e a l t h g r a i nd i v e r s i t y s c r e e n[J].JA g r i cF o o dC h e m,2010,58(17):93419352.[34]吴建华,吴志瑰,裴建国,等.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5,17(6):630636.[35]S H E HA T A M G,A B D E I A Z I Z N M,Y O U S S E F M M,e ta l.O p t i m i z a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s o fu l t r a s o u n d-a s s i s t e de x t r a c t i o nof p h e n o l i c c o m p o u n d s f r o mo r a ng e p e e l su s i n g r e s p o n s e s u r f a c em e th o d o l o g y[J].JF o o dP r o c e s sP r e s, 2021,45(10):15870.[36]何志勇,夏文水.橄榄多酚的提取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7,27(1):7780.[37]杨志刚,张燕萍,杨海定.超声波辅助提取常熟黑米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J].食品科学,2013,34(18): 118122.[38]D E M I R D O V E N A H,O Z D O G A N K N,T O K A T L IKE.E x t r a c t i o no f a n t h o c y a n i n s f r o mr e d c a b b a g e b y u l t r a s o n i ca n d c o n v e n t i o n a lm e t h o d s:O p t i m i z a t i o na n de v a l u a t i o n[J].JF o o dB i o c h e m,2015,39(5):491500.[39]张清安,史芳芳,王袭,等.超声波处理对黑米酒中酚类物质㊁颜色及抗氧化性的影响[J].食品与机械,2016, 32(12):16.[40]Z HA N G Q A,WA N G T T.E f f e c t o f u l t r a s o u n d i r r a d i a t i o no n t h e e v o l u t i o no f c o l o r 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 m a j o r p h e n o l i cc o m p o u nd s i nw i ne d u r i n g s t o r a g e[J].F o o dC h e m,2017,234:372380.[41]P A N XJ,N I U G G,L I U H Z.M i c r o w a v e-a s s i s t e de x t r a c t i o no f t e a p o l y p h e n o l sa n dt e ac a f f e i n ef r o m g r e e nt e a l e a v e s[J].C h e m E n g P r o c e s s,2003,42(2):129133.[42]L IY,L I S,L I N SJ,e t a l.M i c r o w a v e-a s s i s t e de x t r a c t i o no fn a t u r a l a n t i o x i d a n t s f r o mt h ee x o t i cG o r d o n i aa x i l l a r i sf r u i t:O p t i m i z a t i o na n d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p h e n o l i c c o m p o u n d s[J].M o l e c u l e s,2017,22(9):14811497.[43]陈培栋.微波处理对糙米理化性质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8.[44]陈秋娟,罗杨合,张志,等.微波辅助提取荸荠皮中多酚类物质的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4): 1014410146.[45]WA N GJ F,B I A NZX,WA N GSM,e t a l.E f f e c t s o f u l t r a s o n i cw a v e s,m i c r o w a v e s,a n d t h e r m a l s t r e s s t r e a t m e n t o n t h e g e r m i n a t i o no fT a r t a r y b u c k w h e a t s e e d s[J].JF o o dP r o c e s sE n g,2020,43(10):13494.[46]R U S S O D,F A R A U N E I,L A B A N C AF,e t a l.C o m p a r i s o n o f d i f f e r e n t g r e e n-e x t r a c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a n d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t h e p h y t o c h e m i c a l p r o f i l ea n da n t i o x i d a n ta c t i v i t y o fE c h i n a c e aa n g u s t i f o l i aL.e x t r a c t s[J].P h y t o c h e m A n a l, 2019,30(5):547555.[47]崔春兰,郑虎哲,顾立众,等.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苹果渣中多酚类物质的果胶酶辅助提取工艺[J].现代食品科技, 2013,29(9):22352240.[48]付晓燕,隋勇,谢笔钧,等.不同方法提取发芽燕麦酚类物质的含量㊁组成和抗氧化活性比较[J].食品工业科技, 2014,35(15):5457.[49]伊娟娟,左丽丽,王振宇.植物多酚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㊁降脂降糖功能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9): 391395,399.[50]苏绍辉,蒋磊.茶多酚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和饲料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22(24):6164.[51]邵佩,蹇顺华,庄虎,等.不同藤茶提取物的理化指标㊁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评价[J].中国食品添加剂,2022, 33(10):251257.[52]李晓静,韩宗元,穆雪姣,等.超声波法提取香蕉皮单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4): 120124.[53]S A N G K I T O K OMO L W,T E N C OMN A OT,R O C E J A N A S A R O JA.A n t i o x i d a n t e f f e c t s o f a n t h o c y a n i n s r i c h e x t r a c tf r o mb l a c ks t i c k y r i c e o nh u m a ne r y t h r o c y t e s a n d m o n o n u c l e a r l e u k o c y t e s[J].A f r JB i o t e c h n o l,2010,9(48):82228229.。

酚类的危害及处理

酚类的危害及处理

1.2 酚类废水的危害及处理现状含有酚类的污染水是一种来源广、比较难被微生物降解、对自然环境有巨大伤害的有机污染物废水,是一种被国内外都要控制的污染物之一,它是美国环保署(EPA)列为的129种优先要控制的污染物之一,同时也是在我国也是一种要重点控制的有害物质[10]。

酚类化合物主要是通过用苯合成以及从煤焦油中提取这两种方式产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

酚类的用途主要分布在工业制造这方面,以石油和化工为主的一些相关行业都要用到酚类物质,如合成纤维、制造高分子材料等;因此这些相关的工厂排放的废水如果不处理其酚类的含量就会很高,这些酚类物质中有以苯酚最为常见[11]。

近年来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含有酚类的污水的排放量和排放水中酚的含量都是在逐年的增大。

作为原型质有毒物质的酚类化合物,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生物都具较大的危害[12]。

酚类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皮肤、食用和呼吸系统;对人造成伤害主要是酚类要与人体内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细胞原浆中的蛋白质由可溶性的变成不溶性的,进一步的使细胞失活使人体产生一些疾病。

由于酚类废水会对自然环境的造成十分严重危害,因此在我国制定的居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GB5749-2006)中就有很明确的规定:具有挥发性的酚类物质浓度应当小于0.001 mg/L。

当自然水体被酚类物质污染后,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

比如,水体会产生酚臭在水处理加氯的过程中,此时水体中酚浓度可能已经达到0.002 mg/L。

如果酚的浓度在水体中大于0.005 mg/L,那样的水就不能做饮用水了。

当水体中酚类的浓度较高,达到1-2 mg/L时,造成的危害就更大了,这样的水体会影响鱼类的生殖系统造,也有可能使生物中毒而死亡。

水体中的大多数生物,特别是鱼类等生物会出现大量的死亡当水中的酚类浓度超过5 mg/L时。

水中的酚类含量大于10 mg/L,此时的水就可以说是严重的污染水了,这样的水体鱼类等高等水生生物不不可能生存的。

食品中酚类环境激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食品中酚类环境激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食品中酚类环境激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环境激素对人类的威胁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其通过污染食品进入人体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途径。

酚是食品中环境激素的典型代表物。

本文介绍了酚类环境激素的特点、危害及当前国内外的检测技术。

【关键词】酚环境激素研究进展环境激素(Environment Hormone),又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是指一类能干扰生物与人体正常内分泌机能的外源性化学物质[1]。

环境激素自身并不直接作为有害物质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而是通过阻断、模拟或激活、抑制内分泌效应,干扰体内正常激素的合成、储存、转运、结合及清除等过程,从而改变神经、免疫和生殖等系统的正常功能[2]。

由于人类大量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环境激素已几乎遍及全球的生态系统。

大多数的环境激素均为脂溶性且不容易在环境中降解,具有蓄积性强和残留期长的特点。

大量环境调查结果和实验室研究表明,即使处于痕量水平的环境激素也可以在生物细胞内积累,并通过生物放大作用在食物链中向上传递,使高位营养级的生物受损。

对生物体内的正常激素作用产生影响,干扰内分泌机能,引起生殖障碍、生长发育异常、动脉硬化、子宫肌瘤、乳腺癌、睾丸肿瘤、卵巢癌等损害[3~5]。

环境激素引起的有害作用往往还具有迟发性的特点,即使暴露是发生在幼年甚至是胎儿时期,其导致的损害会直到成年或中老年期才出现,因此不易引起重视。

由于其潜伏期长,当危害表现时已对物种和生态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是继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之后又一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被视为世界范围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一。

1. 酚类环境激素在已确定的约70种环境激素中[6],除镉、铅、汞等几种重金属外,其他67种都是有机物质。

按照化学结构可分为重金属、含卤素化合物、含硫化合物、不含卤素和硫的化合物以及菊酯类化合物等。

酚是不含卤素和硫的化合物中典型的一种环境激素,包括双酚A(BPA),氯酚类(CPs )(主要为2,4—二氯酚(2,4-DCP)、2,4,6—三氯酚(2,4,6-TCP),五氯酚(S-CP))、硝基酚、和烷基酚(APs)[主要为壬基苯酚(NP)和辛基苯酚(OP)]和己烯雌酚、己二烯雌酚等。

植物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植物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植物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酚类物质是植物的主要次生代谢产 物之一,广泛分布于蔬菜、 水果、 香 辛料、 谷物、 豆类和果仁等各种高等 植物器官中, 对植物的品质、 色泽、 风味等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还具有抗氧 化、 抗癌、抗逆等重要的作用, 因而 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营养功能
由于酚类物质结构中含有较多的羟基, 因 此表现出很强的抗氧化作用。类黄酮具有 抗变性、抗炎症、 抗病毒和抗肿瘤的活性, 酚酸具有抗氧化和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机理
氢原子转移机理: 自由基从抗氧化剂分子的 某个基团(一般是羟基)上抽去一个氢原子, 形成苯氧自由基,维生素 E、 咖啡酸、 表 儿茶酸以及五倍子酸等属于这一类
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机理
电子伴随质子转移机理: 首先发生电子转移生成抗氧化剂的正离子 自由基, 然后再进行质子转移完成抽氢过程, 并形成一个苯氧自由基, 它可通过共振作用 而稳
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机理
络合机理: 由于生物体内存在游离金属离子, 比如 Fe2+, 它能够通过Fenton反应催化 H2O2 产生羟基自由基, 从而引发分子损伤,例如 槲皮素分子中有 3个位点可以络合铁离子

有害有机物对食品的污染

有害有机物对食品的污染

1、水体污染中酚类物质和石油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1)酚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低浓度酚促进庄稼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酚对作物无害,高浓度则产生蓄积;植物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酚类化合物,同时从含酚水和土壤中吸收外源酚,酚进入植物体后,植物具有多种能分解酚的酶类,有分解酚的能力,能将进入的酚进行合成或代谢为二氧化碳,因此,植物在积累酚的同时,也能代谢酚,由于酚在作物体内的这种显著的代谢过程,酚在作物体内残留累积处于较低水平,一般较少形成问题;酚在作物中累积,会影响农作物产品的品质;污水中的酚对鱼类的影响是,低浓度时能影响鱼类的回游繁殖,高浓度能引起鱼类的大量死亡。

2)石油的影响:石油的工业废水来自炼油厂,石油废水不仅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危害,还会影响食品的品质:高浓度石油废水灌溉土地,生产的稻米,煮成的米饭有汽油味,花生榨出的油也有油臭味,生长的蔬菜(如萝卜)也有浓厚的油味,这种受到石油废水污染而生产的食品,人食用后,会感到恶心;石油废水中还含有致癌物3,4一苯并芘,这种物质能在灌溉的农田土壤中积累,并能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进入植物,引起植物积累;石油废水能对水生生物产生较严重的危害,高浓度时,能引起鱼虾死亡,特别是幼鱼、幼虾。

当废水中石油浓度较低时,石油中的油臭成分能从鱼、贝的腮粘膜侵入,通过血液和体液迅速扩散到全身。

2、食品中3,4-苯并芘的污染源自哪些方面?(10分)(1)食品加工过程的污染a)烟熏烟熏食品含水量少,产品比较干燥,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食品不易腐败变质,吃时有特殊的香味.但由于熏制过程中,食品与烟直接接触,使食品中3,4—苯并芘含量有明显增加。

b)烘烤如烤肉、烤鸭、烤乳猪等都是采用烘烤的方法制作。

一般烘烤食品常用的燃料有木炭、煤、焦炭、煤气和电热等。

烤制时食品与燃料的燃烧产物接触,除烟尘中的3,4-苯并芘使食品受到直接污染外,另外由于烘烤温度较高,食品所含的脂类等有机物质经高温热分解.聚合而生成3,4-苯并芘.脂肪含量越高, 3,4-苯并芘含量越高。

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测定与分析方法

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测定与分析方法

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测定与分析方法酚类物质是一类广泛存在于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而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测定与分析方法则是食品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对于食品质量的评估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新产品的研发起到关键作用。

一、酚类物质的种类和作用酚类物质包括酚酸、酚醛、酚醇等多种化合物,常见的有天然酚类物质如儿茶素、咖啡因、黄酮类物质等,以及合成酚类物质如苯酚、对羟基苯甲酸等。

这些物质在食品中的含量和比例不同,对食品的风味、色泽、保鲜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二、酚类物质的测定方法酚类物质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法、光谱法、电化学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色谱法是最为常用的酚类测定方法之一。

比如气相色谱法(GC)常用于测定食品中酚酸类物质的含量,液相色谱法(HPLC)则常用于测定儿茶素等天然酚类物质的含量。

三、色谱法的测定及分析过程色谱法测定酚类物质的流程一般包括样品的制备、色谱仪的操作和结果的分析等步骤。

首先,样品需要进行提取和清洁处理,以去除干扰物质和杂质。

接着,将处理好的样品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不同的酚类物质会在柱中以不同的速度迁移。

最后,通过检测器对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得到各个酚类物质的相对含量。

四、光谱法的测定及分析过程光谱法测定酚类物质的一种常见方法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通过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来推断酚类物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

常用的光谱法还包括红外光谱法(IR)、核磁共振光谱法(NMR)等。

五、电化学法的测定及分析过程电化学法测定酚类物质的原理是利用电极与被测样品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来判断样品中酚类物质的含量。

常用的电化学方法包括极谱法、电导法、电沉积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实时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实验室和生产现场的快速测定。

六、酚类物质测定方法的应用酚类物质的测定方法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农业和医药等领域。

在食品工业中,测定酚类物质可用于评估食品品质、监测食品加工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以及检测添加剂中的酚类成分。

果蔬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防止措施研究发展

果蔬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防止措施研究发展

果蔬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防止措施研究发展摘要:果蔬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会发生酶促褐变现象,主要表现为果蔬颜色的变化,直接导致了营养的损失,对口感、质地也有所影响。

果蔬的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对于褐变抑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酶促褐变原因自由基伤害假说自由基袭击生物大分子和膜脂,会导致膜脂过氧化加剧,膜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膜透性增大,进而导致代谢障碍和膜系统的破坏和解体。

正常情况下,由于机体内存在防御系统,故自由基代谢保持平衡。

但在干旱、高盐分、SO2、O3、低温或水分亏缺时,由于自由基产生过多,此时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平衡体系被打破,会导致植物细胞受到伤害,从而引起褐变的发生。

保护酶系统假说通常情况下,植物组织中有较高的还原势,正常的氧化还原代谢平衡使氧化形成的醌类物质通过还原氧化或转化而未聚和。

保护酶系统包括两类物质:一是氧化酶系统,主要有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它们可以清除自由基、活性氧,以防止其对细胞膜的攻击,防止膜脂过氧化;二是抗氧化酶系统,主要有谷胱甘肽还原酶(GSH)、抗坏血酸(ASA)、维生素E(VE),类胡萝卜素(Car)、细胞色素f(Cytf)、氢醌和含硒化合物等,它们能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也可以作为抗氧化剂,对酚类物质的氧化起抑制作用。

在逆境下,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三者作用失调,导致H2O2积累,从而引起褐变的发生比较权威的说法还是在果蔬加工过程中,完整细胞中酚类化合物和醌类化合物之间的动态平衡被破坏,由于空气中氧的侵入和原果蔬中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多酚类物质被氧化成邻醌,然后,在酚羟基酶作用下进行二次羟基化作用,生成三羟基化合物,邻醌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可将三羟基化合物氧化成羟基醌,羟基醌进一步聚合而由红色变为褐色,最后变成黑褐色的黑色素物质。

多酚氧化酶PPO的结构特性PPO是一种含有Cu2+离子的结构蛋白,可以催化酚类上的羟基,使之转化为醌或催化多酚类变为氧合醌。

蔬菜中酚类物质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蔬菜中酚类物质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3 讨论
调查分析检测结果显示, 中销售 的蔬菜 中酚类污染情 市场 ( 下转 第 4 2 ) 5页
中国中医药 咨讯
・4 2・ 5
J u n l o ia Tr dt n l Ch n s e ii no main o r a fChn a ii a i ee M d cne If r t o o
c mua thg e t tmao sa dc c mb rn o aa d Chn s a b g dc ro o s, d a ay e ep l t n su c , u sfr ad u ln ih s,o te n u u e e n tla ie ec a ea artlwet An n zst oli o re p t w r n b n l h u o o
21 0 1年 6月中
Jn ue 2 1 01
第 3 第 l 期 卷 7
V0 3 l No 1 .7
做好示范教学查房 提 高I床教学质量 临
李 丹 陈维进 贾小霞
黄石 ,4 5 0 3 0 0) ( 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 ,湖北 我院是鄂东南规模 最大 、黄石地 区唯一 的综合性 三级甲等 医院 ,同时也是华 中科技 大学同济医学院 、武汉大学 医学院 、 咸 宁医学 院等十几所 医学 院校 的教学 医院 ,平时承担着这些 院
3 树 立 典型 ,做 到教 学查房 规范 化 。
在教学查 房中 , 结合 “ 三有一评” ,我们对 教学查房 质量较 高 ,有新意的科室 ,组织示范性教学查房 ,人教 办带领 各科 室 的教研室 主任 , 教学干事一起 观摩 ,取得较好 的示范推广作用 。 多年来我院一直将提高教学查房质量作为一个重点工作来 抓 , 经过长期有针对性 的整 改 ,取得 了初步成绩 。 4 查房 形 式 教学查房主要在主任医师的主持下开展集体 病例讨论 ,参 加查 房的人员主要是本 学科各级 医生 、高年资 医 务人 员、教学管理人员及本专业 实习 同学 。教学查房 的程序 一 般是 由实 习同学报告病 历并概括病史 特点 ,然后在主任 医师 的 指导下检诊病人 、并提 出诊疗 意见 , 指导 老师会在检诊 、询部 病人 中对 同学们穿插提问 , 并及时指 出同学们 在查体 中的遗漏 , 边示范边讲解 ,同时进 行相关 知识 的提问 ,最后还就本专题方 面 的问题 给大 家介 绍国内外的最 新进展 ,目的是使参加人员 了 解 国内外对本专题 的研究 动态 ,同时培养 临床 医师及 同学们 的

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提取与分析

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提取与分析

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提取与分析引言:酚类物质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其在食品中的存在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提取与分析研究成为了当前食品科学领域中的热点课题之一。

一、酚类物质的提取方法1.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酚类物质提取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通过溶剂的溶解作用将食品中的酚类物质与其他杂质分离。

常用的溶剂有乙醇、甲醇、乙酸乙酯等。

在提取过程中,首先将食品样品研磨成细粉,然后加入适量的溶剂与之混合,振荡或超声处理,使酚类物质充分溶解在溶剂中。

最后通过离心等方式分离液相与固相,得到含有酚类物质的提取液。

2.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酚类物质提取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使食品中的酚类物质迅速释放并溶解在提取溶剂中。

相比传统的热提取方法,微波提取具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溶剂用量少等优点。

在微波提取过程中,需注意合理选择提取条件,如微波功率、提取时间等,以避免物质的降解和损失。

二、酚类物质的分析方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常用的酚类物质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样品中酚类物质与色谱柱固相材料之间的亲和作用,实现对酚类物质的分离与定量。

HPLC技术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同时,还可以与其他检测方法(如紫外-可见光谱检测、荧光检测等)相结合,实现对不同类型酚类物质的分析。

2.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GC)是一种适用于易挥发性酚类物质的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样品中酚类物质与气相色谱柱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酚类物质的分离与定量。

GC技术具有分离效果好、检测限低、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不能分析非挥发性或热稳定性较差的酚类物质。

三、酚类物质的应用与研究进展酚类物质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作为天然抗氧化剂,酚类物质可以有效抑制食品中脂质的氧化,延长食品货架期。

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果的分析与应用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农业污染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农业污染现状,我们进行了农业污染源普查,并对普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与应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普查结果的分析过程,并提出一些应用建议,以期为农业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一、普查结果分析1.污染物种类及来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污染主要包括化肥、农药、农膜、养殖业废弃物和农村生活污水等。

其中,化肥和农药施用量过大,农膜使用量逐年增加,养殖业废弃物处理不当,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严重。

2.污染区域分布普查数据表明,农业污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流域等地。

这些区域的农业生产规模较大,污染源较为集中。

3.污染程度及影响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污染程度较重,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

土壤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日益严重。

农业污染还可能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影响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普查结果应用建议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根据普查结果,我们应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

对于污染严重的地区,可以适当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防治技术。

同时,加大力度发展设施农业,减少农膜使用。

2.加强养殖业废弃物处理针对普查结果中养殖业废弃物处理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养殖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推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还要加强养殖业环境保护法规制定和执法力度,规范养殖业废弃物排放。

3.改善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普查结果显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是农业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能力。

同时,加大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4.推广农业环保技术根据普查结果,我们应该加大农业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

例如,研发高效低毒农药,推广施用有机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环保技术水平。

5.完善农业环保政策体系针对普查结果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应该完善农业环保政策体系,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分析及调控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分析及调控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分析及调控作者:曾巧华来源:《农家科技》2017年第05期摘要: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就影响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调控对策。

文中首先从生产环境(大气、水质、土壤、农业投入品污染)、生产者意识、质量监管几个方面找出影响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农业投入品监管与市场准入控制、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蔬菜产品质量追溯对策,以期保障蔬菜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调控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蔬菜占半边”,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在膳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当前人们生活水准和质量逐渐提高,更多人开始关注食品安全,尤其是随着问题食品频频曝光,人们对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更为敏感。

一、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分析1.种植生产环境恶化农业产地环境质量安全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

近些年由于工业发展、生产模式改变,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目前,农产品生产环境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环境是蔬菜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选择良好的产地环境至关重要,同时还要防范有毒或有害物质进入蔬菜种植加工食物链,以防蔬菜产品遭受污染。

影响蔬菜产品质量的环境因素包括大气、水源、土壤和各种投入品。

(1)大气污染。

我国大气污染为以颗粒物为主的复合污染;光化学烟雾频繁、NO2浓度居高不下,酸沉降转变为硫酸性与硝酸型复合污染,大气污染加剧导致农田土壤酸化。

大气中的污染物和重金属已成为蔬菜产品的主要污染源。

如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粉尘和漂尘。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把污染物带进植物体内,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危害人体健康。

(2)水质污染。

工业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渣,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使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蔬菜是灌水量最大的农作物,水体污染已成为菜田土壤及蔬菜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

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检测与分析

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检测与分析

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检测与分析酚类物质是一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化学物质,它们常见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各个领域中。

然而,过量摄入酚类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因此,对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检测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了解什么是酚类物质。

酚类物质是一类含有羟基的有机物,其中最常见的是酚、萘酚等。

这些物质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性和杀菌作用,在食品加工中常被用作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然而,如果超过一定剂量,酚类物质也可能对人体产生毒性。

其次,了解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来源。

食品中的酚类物质主要有两个来源:天然和人工添加。

一些天然食品中自带酚类物质,如各类坚果、种子等。

此外,许多食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添加酚类物质来增加其保鲜能力。

这些添加剂通常是符合卫生标准的,但仍需要保证其安全性。

然而,由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科学家们对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检测与分析技术也不断提升。

目前,常用的酚类物质检测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分析出食品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并评估其安全性。

在食品中酚类物质检测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样品的选择非常重要。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食品中酚类物质主要集中在一些含高蛋白质的食品,如肉类和乳制品。

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应优先选择这些样品进行检测。

此外,还需要注意样品的储存和运输,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除了检测酚类物质的含量外,分析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酚类物质摄入过多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过敏反应、肝脏损伤等。

因此,科学家们也在努力研究酚类物质的生物学效应,并提出相应的安全评估标准。

此外,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建立了严格的酚类物质控制标准,以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

例如,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最大容许残留量标准。

这些标准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同时也增强了食品市场信心。

总之,食品中酚类物质的检测与分析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蔬菜污染分析报告范文

蔬菜污染分析报告范文

蔬菜污染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蔬菜是人类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蔬菜污染问题愈发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解对蔬菜的污染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报告对蔬菜中的污染源、污染物和污染程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以期为相关政府部门、农民和消费者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污染源分析2.1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化肥、农药、农膜、畜禽养殖等。

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地和水体的污染,进而污染蔬菜。

农膜的使用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污染地下水资源。

畜禽养殖中的粪便和养殖废水也会成为蔬菜污染的源头。

2.2 环境污染对蔬菜的影响工业废气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是蔬菜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工业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大气降水沉降到土壤中,进而被蔬菜吸收。

工业废水直接进入水体,使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浓度升高,对蔬菜生长环境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三、污染物分析3.1 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是蔬菜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农药的长期使用会导致残留在蔬菜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目前常见的农药残留物有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和杂环类农药等。

这些农药残留物的化学性质和毒性差异较大,需要加强对其监测和控制。

3.2 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也是蔬菜污染的严重问题。

重金属如铅、镉和汞等在农业生产和工业过程中被释放到环境中,通过土壤和水体进入蔬菜。

长期摄入含有重金属的蔬菜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慢性毒性影响,导致中毒症状。

四、污染程度分析4.1 不同蔬菜的污染程度不同蔬菜受污染程度存在差异。

研究表明,叶菜类蔬菜如菠菜和油菜更容易吸收农药和重金属,因此其污染程度较高。

而根茎类蔬菜如胡萝卜和土豆则相对较少受到污染。

4.2 不同地区的污染程度蔬菜的污染程度在不同地区也存在差异。

一些工业密集区的农田面临更大的污染风险。

此外,水体污染程度也会影响蔬菜的污染程度。

沿海地区因为接近海洋,大气污染物较少,蔬菜的污染程度相对较低。

食品加工对果蔬中总酚含量的影响研究

食品加工对果蔬中总酚含量的影响研究

食品加工对果蔬中总酚含量的影响研究近年来,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理解到食物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水果和蔬菜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

其中,总酚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被认为具有抗炎、抗癌和抗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然而,在果蔬的加工过程中,总酚含量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食品加工对果蔬中总酚含量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提高总酚含量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烹饪方法对果蔬中总酚含量的影响。

烹饪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加工方式,它可以改变食物的口感和风味,但同时也会对总酚的含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一些烹饪方法,如蒸煮和烤制,能够较好地保留果蔬中的总酚。

这是因为在这些烹饪方式中,食材的温度较低,加热时间也较短,总酚的流失较少。

然而,高温加热的烹饪方法,如油炸和炒煮,会导致总酚的损失。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该尽量选择保留总酚含量较高的烹饪方法。

除了烹饪方法,还有其他加工方式也会对果蔬中总酚含量产生影响。

例如,切割和切碎是常见的加工方式,但这样的加工可能会导致果蔬中总酚的流失。

这是因为切割和切碎过程中会破坏细胞结构,使总酚暴露在空气中,从而氧化和流失。

因此,在选择加工方式时,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果蔬的切割和切碎,以保持总酚的含量。

此外,保存方式也会对果蔬中总酚含量的保持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冷藏和冷冻是较好的保存方式,可以有效地保留果蔬中的总酚。

这是因为低温可以减缓酶的活性,降低总酚的氧化速度。

而将果蔬暴露在高温和阳光下会导致酶的活性增加,加速总酚的流失,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将果蔬暴露在高温和阳光下。

除了食品加工方式,一些辅助物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果蔬中的总酚含量。

例如,添加柠檬汁和维生素C能够提高果蔬中总酚的含量。

这是因为柠檬汁和维生素C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减缓总酚的氧化速度。

另外,一些研究还发现,某些食品加工副产物,如橄榄渣和葡萄皮,也富含总酚,可以作为果蔬中总酚的补充来源。

《酚类有机污染物》课件

《酚类有机污染物》课件
03
酚类化合物还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在生物体内积累,对人类健 康造成潜在威胁。
04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酚类化合物可引起慢性中毒症状,如头痛、头晕、 失眠、食欲不振等,严重时可引起肝肾损伤和血液系统疾病。
02
酚类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影 响
对水体的影响
01
02
03
水质恶化
酚类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 后,会迅速分解成有毒物 质,导致水质恶化,影响 水生生物的生存。
水生生物中毒
酚类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 物具有强烈的毒性作用, 会导致鱼类、贝类等水生 生物中毒死亡。
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酚类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会 对水体中的微生物、藻类 等产生影响,破坏水体的 生态平衡。
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污染
酚类有机污染物可以通过 渗透、淋溶等方式进入土 壤,导致土壤污染。
土壤质量下降
酚类有机污染物会影响土 壤微生物的活性,破坏土 壤结构,导致土壤质量下 降。
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 ,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
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 酚类有机污染物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
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环保 生活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
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监督企 业和政府的环保行为。
05
酚类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 展
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1 2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用于酚类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和测定,具有高分辨 率和灵敏度,可同时测定多种酚类物质。
气相色谱法
适用于挥发性酚类物质的测定,具有快速、准确 的特点,常用于环境空气和废气的监测。
3
荧光光谱法
利用荧光光谱对酚类有机污染物进行检测,具有 高灵敏度和选择性,适用于痕量酚的测定。

食品中酚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食品中酚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食品中酚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食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同时,也能够为身体提供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

然而,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其中酚类物质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酚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

1. 酚类物质的来源与分类酚类物质是一类广泛存在于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包括酚酸类、酚类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等。

它们来源于植物中的天然物质或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

一些常见的食物如茶叶、咖啡、红酒等都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

2. 酚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益处适量摄入酚类物质对人体有益处。

研究表明,一些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侵害,减少炎症反应。

此外,酚类物质还被发现对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具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3. 酚类物质摄入过多的危害然而,酚类物质过量摄入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当食品中的酚类物质摄入过多时,例如红酒、浓茶等,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导致胃肠道不适,严重时可能引发消化道疾病。

此外,某些特定人群可能对酚类物质过敏。

对于这些人来说,过量摄入酚类物质可能导致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4. 解决方案:适度摄入与合理选择为了避免因酚类物质摄入过多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应该注意适度摄入和合理选择。

首先,合理安排食物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酚类物质。

其次,对于某些特定人群,例如存在过敏史的人群,应尽量避免食用富含酚类物质的食物。

此外,对于食品生产者来说,应该注重原料的选择和加工过程的控制,尽量减少酚类物质的含量。

食品加工行业也可以考虑开发一些低酚或无酚的替代品,以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选择。

5. 个体差异的关注在研究酚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我们也需要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代谢能力都各不相同,对酚类物质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根据自身情况适量摄入,并保持良好的饮食结构。

水果蔬菜中天然化学物质的分析

水果蔬菜中天然化学物质的分析

水果蔬菜中天然化学物质的分析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认识到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除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这些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营养成分,水果蔬菜中的天然化学物质也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化学角度分析水果蔬菜中的一些重要化学物质,希望能更全面地了解它们的功效和影响。

香蕉中的酚类香蕉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水果之一,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果类农产品之一。

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比如儿茶素类、异黄酮类、黄酮类、横岗芦丁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代表是黄酮类。

黄酮是天然的单环或多环芳香醇,可能被归类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黄酮的功效包括抗生物氧化、降低血脂、增加血容量等。

除此之外,香蕉的另一个特点是特别富含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一类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物质,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它们的确切作用是尚未明确。

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增加粪便重量、减少便秘等方式对人类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苹果中的多酚类苹果是人们常见的水果之一,广泛种植于全世界多个国家。

苹果中所含的多酚物质可以细分为原花青素、黄酮类化合物、烷氧基苯甲酸类、苯醇类和类黄酮醇等。

人们在食用苹果时也可以引入部分膳食纤维。

其中,原花青素是苹果中最重要的多酚类化合物之一。

原花青素在苹果中大约占总多酚物质的70%。

它具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剂活性,可以抵御氧化应激导致的组织损伤。

此外,苹果中还富含可提取多酚类化合物。

可提取可溶性多酚的主要成分包括儿茶素、儿茶素3-单加葡聚糖、异酶黄酮等,而可提取不可溶性多酚的主要成分则包括原花青素聚合物、木质素聚合物等。

多酚类化合物可以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等。

菠菜中的草酸菠菜是一种被大家广泛认可的蔬菜,多年来被看作非常健康的餐桌上的菜肴。

菠菜味甘性寒,有清热镇痛、散瘀醒脑、活血化瘀的功效。

它所含的草酸也不容忽视。

草酸是一种天然的有毒物质,可在人体内与钙离子结合,形成不可溶性草酸钙,从而阻止钙的吸收和利用。

公司蔬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情况的调查处理报告

公司蔬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情况的调查处理报告

公司蔬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情况的调查处理报告5月3日,省农业厅开展一次“三品一标”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抽查工作,在我县蔬菜种植基地抽取的蔬菜样品中,XX公司生产的韭菜产品中检出农药(氟虫腈)超标1个。

局领导高度重视,责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迅速成立调查处理工作小组,于6月5日,对蔬菜样本农药残留超标的基地技术人员王军进行了详细调查、了解、询问,并实地勘验了抽样蔬菜种植地块、农业投入品仓库,查找超标原因。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对当事人调查了解情况和实地勘验情况(一)对当事人调查了解情况调查组在XX公司生产基地办公室,询问了基地技术负责人韭菜播前准备、播种、浇水、施肥、用药等情况。

他答复:我于X年10月份种植韭菜,距今也有2年多了,韭菜上从未使用过氟虫腈农药,我也从未买过氟虫腈农药,今年3月份在韭菜上使用过阿维菌素、多菌灵、腐霉利农药,也只是为了防治蚜虫、灰霉病。

我知道蔬菜上不能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蔬菜基地建成后也没购买过这类农药。

(二)现场勘验情况1、基地情况:韭菜面积约2亩,灌溉用水为地下水,水井深20-30米;2、投入品仓储区检查情况:投入品仓库农药品种检查未发现氟虫腈农药品种,现场检查投入品库存有: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多菌灵、腐霉利;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锌、硼肥、铁肥等;3、病虫害防治器具情况:韭菜病虫害防治和苗木病虫害防治喷雾器放置同属一个仓库。

据上所述,省厅通报抽检结果显示, XX公司种植的韭菜检出氟虫腈农药残留含量为1.0mg/kg。

据分析超标农药氟虫腈检出超标情况如下:一是基地管理人员对基地安全生产认识不足,管理上存在纰漏;二是苗木病虫害防治药剂、器械和蔬菜病虫害防治药剂、器械未设置单独仓库存放,器械、药剂混放。

二、蔬菜样本农残超标原因(一)韭菜病虫害防治和苗木病虫害防治喷雾器放置同属一个仓库(单独放置),在韭菜病虫害防治时,技术员因事请假,基地随即调用其他人员临时操作(已对当事人开除处理并扣发当月工资),误用苗木病虫害防治喷雾器在韭菜上喷施药剂,当事人未对该喷雾器做任何处理措施就用于韭菜病虫害防治,苗木病虫害防治后喷雾器药筒依然存有部分药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中酚类物质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摘要】对本市四大农贸市场销售的3类蔬菜(即根菜类、瓜果类和叶菜类)共计5个具有代表性样品中的苯酚、甲酚、氨基酚、4-壬基酚、五氯酚和双酚a六种酚类化合物污染状况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酚类污染物在蔬菜中的含量是芹菜对酚的累积量最高,番茄和黄瓜次之,大白菜和萝卜最低;并分析了污染来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污染措施。

【关健词】蔬菜;酚类物质;污染防治
investigation on pollution situation of phenolic substances in the vegetables
【abstract】 this municipality four vegetable market sales of category 3 vegetables (i.e. root vegetables, fruits and melons classes and leaf vegetables) total 5 representative samples of phenol, cresol, paracetamol, 4- nonylphenols, pentachlorophenol and bisphenol a six phenolic compounds pollution condition for assay, results show that phenolic contaminants in the content of vegetables is celery correlation of the cumulant highest, tomatoes and cucumber neonatal and chinese cabbage and carrot lowest, and analyzes the pollution source,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pollution.
【keywords】 vegetables; phenolic compounds; pollution
prevention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工业“三废”及农药等不断地污染着环境, 尤其对近郊菜区农业环境的污染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酚类污染是指酚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酚类主要包括苯酚、甲酚、氨基酚、二硝基邻甲酚和五氯酚等。

酚主要来源于炼焦、炼油、制造煤气、酚、绝缘材料、药、造纸等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和废水中,污水对蔬菜危害较大,如用含酚浓度高的废水灌溉蔬菜,会抑制植株的光合作用和酶的活性,破坏植物生长素的形成,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破坏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降低产量。

蔬菜植株内过高的酚含量对人是有害的,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助癌剂。

然而,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 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
们的身体健康,广大市民对无污染蔬菜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为全面了解蔬菜污染状况,为生产无公害蔬菜提供技术依据, 我们对本市主要蔬菜进行了酚类物质污染调查,查出酚类物质对蔬菜的污染程度及蔬菜污染与工农业污染源的关系,提出防治蔬菜污染措施,以
保证人群健康和创汇蔬菜的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来源分别在本市4个农贸市场购买了芹菜、黄瓜、番茄、大白菜、萝卜、5个品种, 每个品种4个样, 共20个样品。

选择上市量最为大众的大白菜和芹菜, 同时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根菜类—萝卜, 果菜类—番茄和黄瓜,并在部分单元中选择其它有代表性的品种做对比。

样品一律在收获盛期采集。

1.2试剂苯酚、甲酚、氨基酚、4-壬基酚、五氯酚和双酚a六种酚类物质的标准样品(美国sinma公司产品),纯度不小于99%;乙醇(分析纯);水为二次蒸馏水。

1.3仪器及色谱条件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美国waters);其工作条件为:色谱柱为acquity beh c18(21mm×50mm×1.7μm);柱温箱40℃,流动相为乙醇-水(60:40);流速为110ml/min;检测器: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14nm。

1.4方法
1.4.1样品处理
取50g试样,加人50ml水和100ml丙酮, 用组织捣碎机提取
1-2min,匀浆液过滤,向滤液中加人氯化钠使溶液处于饱和状态。

猛烈振摇2-3min, 静置10min, 使丙酮从水相中盐析出来。

水相用50ml二氯甲烷振摇2min,再静置分层。

将丙酮与二氯甲烷提取液合并,经装有20-30g无水硫酸钠的玻璃漏斗脱水,挥干,用丙酮定容至5ml。

1.4.2检测
仪器在上述条件下运行稳定后,吸取1µl标准混合液注人色谱仪中, 其标准酚类色谱图见图1。

在相同条件下,吸取
1µl样品净化液注人色谱仪中, 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面积定量。

图1.6种酚类化合物的标准色谱图
2结果与讨论
从本市城区4个农贸市场和超级市场随机获取5种蔬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不同蔬菜酚类污染状况见表1。

表1 蔬菜中酚类化合物污染含量(单位μg/kg)
芹菜黄瓜番茄大白菜萝卜
苯酚8.58 5.13 5.03 3.86 3.91
甲酚 5.26 4.83 4.94 3.83 3.89
氨基酚 5.13 4.92 4.84 3.90 3.82
4-壬基酚 6.27 5.02 4.96 3.94 3.95
五氯酚 7.61 5.27 5.12 3.96 3.89
双酚a 6.46 5.13 5.02 3.87 3.76
研究表明,不同蔬菜种类对酚的同化能力及累积作用差异较大。

即叶菜类芹菜污染最严重, 番茄和黄瓜次之,大白菜和萝卜最低。

酚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和废水中,如用含酚浓度高的废水灌溉蔬菜,直接危害可使蔬菜组织造成灼伤或腐蚀,引起生长不良,产量下降或产品本身带毒,不能食用;间接危害,即水中可溶性有害有毒物质被根系吸收或严重影响植株正常的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导致减产或使产品内积累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转入人、畜体内,造成危害。

酚类化合物的污染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3讨论
调查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市场中销售的蔬菜中酚类污染情况不是
很突出但也较为明显,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应建全农业环保监测体系, 定期开展农业环境质量监测;控制“三废”排放,工业及乡镇企业的“三废”应实现达标排放;积极推广生物措施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消除和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身污染;建立无污染农产品生产基地, 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

国内外市场表明,无公害食品比一般食品价格高5%一20%以上,而且市场需求旺盛。

显而易见,开发无公害食品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市场发展前景。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农产品,形成规模,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既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说,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双赢”事业。

同时,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食用无公害农副产品、拒绝有害残留超标的农副产品已成为国人所必需。

为了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 望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 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使老百姓尽
快吃上放心的蔬菜。

参考文献
[1]潘洁,陆文龙.天津市郊蔬菜污染状况及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7,4:21-22.
[2]杨国良.酚类的气相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0,4:35-37.
[3]任杰,江苏娟.海口市部分市售蔬菜4-壬基酚、双酚a污染情况初步调查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10,3:45-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