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内容

合集下载

管理学专业的课程有哪些

管理学专业的课程有哪些

管理学专业的课程有哪些管理学专业是目前十分热门的一门学科,其涉及到商业管理、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管理学专业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出色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才能,以及全面的商业思维和组织管理技巧。

以下是管理学专业常见的课程:1.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它主要涉及到了组织的结构、决策、文化、个体行为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组织内部人员的行为动态和影响因素,以及领导与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

2. 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是管理学专业的另外一门重要课程。

学习经济学原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及经济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供求关系、成本与效益分析等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管理中。

3. 营销管理营销管理是管理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它涵盖了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包括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产品定位、品牌管理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如何制定市场营销战略、进行有效的市场推广,以及如何满足客户需求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4.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它涵盖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以及员工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组织人力资源,以及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来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5. 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管理学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它主要涉及到战略分析、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如何分析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并制定出相应的战略来应对市场竞争和变革。

6.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管理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主要涵盖了项目策划、项目执行、项目监控和项目收尾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如何进行项目规划和组织,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项目资源、风险和进度,以实现项目目标。

管理学课程主要内容

管理学课程主要内容

管理学课程主要内容作为一门实用性和综合性强的学科,管理学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领导力、营销、财务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管理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组织中的人的行为。

包括员工如何与其他人合作,如何满足自己的职业发展需求,如何建立社会关系等问题。

组织行为学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组织结构:组织的层次,职能,规模大小等。

2.组织行为: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和思想,员工的行为如何影响组织和组织如何回应这些行为。

3.组织文化:组织的价值观和信仰,如何塑造组织文化和组织文化对员工的影响。

4.决策过程:组织的决策过程,包括领导决策、员工参与、协商等。

二、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是指常用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管理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如下:1.管理思想的演变:人们的管理思想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管理学的不同派别和主要代表人物。

2.管理过程:如何制定计划,组织资源,领导团队,控制执行等。

3.组织设计:如何设计和建立一个高效的组织,包括企业架构,资源分配,岗位职能和分工等。

4.管理技能:如何开发和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包括沟通,决策,领导能力等。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如何吸引、发展、管理和激发员工的潜力。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下:1.人力资源规划:企业如何准确定位未来的用人需求,制定计划,预测职业人才市场的变化,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等。

2.人才招聘:组织如何吸引和获取优秀的人才,如何制定招聘策略,制定招聘目标。

3.培训和发展:如何开展培训和发展计划,使员工能够为组织做出最大的贡献。

4.员工绩效管理:如何评估员工的绩效,管理员工的目标设置和绩效奖励。

四、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自身愿景,实现商业目标的长期计划和方案。

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下:1.企业愿景:企业的使命、愿景,业务领域,核心业务竞争力等。

管理学的特点内容及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管理学的特点内容及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管理学的特点内容及研究管理学的方法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如何有效地实现目标的学科,它是对组织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和决策的科学方法。

管理学包括了许多不同的特点和内容,并涉及到多种研究方法。

以下将对管理学的特点、内容及研究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1.实用性: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其目标是为了帮助组织实现预定的目标。

它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跨学科性:管理学涵盖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

管理学专注于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以实现目标和效率。

3.系统性: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系统,包括组织内部的各种子系统(如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4.增效性:管理学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

5.灵活性: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相适应。

它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调整,以适应组织的发展和变革。

管理学的内容:管理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理论:研究组织的结构、文化、领导等方面的理论,以及如何设计和改进组织结构以实现高效运营。

2.综合管理:研究与组织管理相关的各个子领域,如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以及如何协调组织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

3.决策与创新:研究如何做出决策、解决问题和推动创新,以增加组织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4.组织行为学:研究人员在组织中的行为、动机、领导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原理,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5.战略管理:研究组织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竞争战略,以保持竞争优势。

6.项目管理:研究如何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项目,以达到项目目标。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管理学采用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组织和管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法:1.实证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验证或推翻一些假设,例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统计分析等方法。

2.实践研究:通过实践案例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实际情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管理学重点知识

管理学重点知识

管理学重点知识管理学重点知识一:1.管理的性质2.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3.管理的职能与其内涵4.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5.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6.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7.企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8.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9.目标管理的优越性。

10.决策的特征11.决策的原则12.特尔菲法13.企业组织结构14.组织工作原则15.直线职能制结构特点:16.集权与分权的标志17.人员配备原则18.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20.管理人员****的内容渠道的优缺点21.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22.领导的影响力23.领导理论形成的阶段24.领导班子的构成26.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管理学重点知识二:27.激励过程2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9.双因素理论30.控制系统的特点31.实现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32.全面质量管理33.企业与外部关系协调34.冲突给组织带来的好处35.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36.信息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37.目标管理的优越性38企业流程再造。

39.计划工作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40.目标管理的特征及优越性。

41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42.怎样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43.领导者个人素质。

44.激励的手段和主要方法。

45.有效现场控制需具备的条件。

46.有效控制的原则47.影响信息沟通的因素。

48.目标设立是目标管理的重要过程,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9.什么是决策的满意原则?50.什么是管理幅度?其影响因素有哪些?51.什么是“彼得现象”?如何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52.在领导者的个人素质中,其知识构成应达到什么要求?53.简述协调及其作用。

看过“管理学重点知识“。

《管理学》参考资料共11页(1)

《管理学》参考资料共11页(1)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管理:是指管理者对组织的稀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的过程。

2.组织环境:是指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

3.管理者角色:是指管理者做一项工作应有明确的目标或目的。

4.组织(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的总称。

5.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6.系统方法:就是用系统观念来分析、研究和学习管理学的原理和从事管理活动。

(二)填空题1.管理活动产生的条件是协作劳动2.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的比值。

效率涉及的是活动的方式3.效果是指管理活动实现或达到预定目标。

效果涉及的是活动的结果4.管理的核心(实质)是协调5.组织文化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面(三)简答题1.有效果的组织一定是有效率的吗?试说明之。

答: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

效率涉及的是管理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关注的是资源成本最小化。

效果是指管理活动实现或达到预定目标。

它涉及的是管理活动的结果,关注的是组织目标的实现。

管理既讲效率又追求效果。

2.简述组织管理的任务答:(1)是取得合理经济效益;(2)是使工作具有生产性并使职工有成就;(3)是承担和关注企业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4)是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创造一种良好环境。

3.简述管理者履行的四种共同职能?答:管理者履行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4.解释管理的二重性及其现实意义。

答: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学习和掌握管理的两重性,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1)管理的两重性原理是建立我国有特色管理学体系的理论依据。

(2)管理的两重性原理能使人们正确对待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

(3)管理要体现一定的社会文化或民族文化,因地制宜。

5.如何理解系统观念?答:系统的观念主要有以下几点: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性、系统的目的性、系统的多级递阶结构、等价原则、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等等。

(完整版)罗宾斯《管理学》内容概要,中英文对照

(完整版)罗宾斯《管理学》内容概要,中英文对照

(完整版)罗宾斯《管理学》内容概要,中英文对照罗宾斯《管理学》内容概要第一篇导论1章管理者和管理1、组织组织(organization)的定义: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组织的层次:操作者(operatives)和管理者(基层、中层、高层)2、管理者和管理管理者(managers)的定义:指挥别人活动的人管理(management)的定义:同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管理追求效率(efficiency)和效果(effectiveness)管理职能(management functions):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zing)、领导(leading)、控制(controlling)管理者角色(management roles):人际关系角色(interpersonal roles)、信息角色(information roles)、决策角色(decision roles) 成功的管理者和有效的管理者并不等同,在活动时间上,有效的管理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沟通,而网络联系(社交等)占据了成功的管理者很大部分时间。

管理者在不同的组织中进行着不同的工作。

组织的国别、组织的类型、组织的规模以及管理者在组织中的不同层次决定了管理者的角色扮演、工作内容以及职能和作用。

2章管理的演进1、20世纪以前的管理: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division of labor)产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2、多样化时期(20世纪):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弗雷德里克·泰勒一般行政管理理论(general administrative theory):亨利·法约尔(principles of management)、马克斯·韦伯(bureaucracy) 人力资源方法(human resources approach):权威的接受观点(acceptance view of authority),霍桑研究,人际关系运动(卡内基、马斯洛),行为科学理论家(behavioral science theorists) 定量方法(quantitative approach)3、近年来的趋势(20世纪后期):趋向一体化过程方法(process approach)系统方法(systems approach):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closed systems)权变方法(contingency approach):一般性的权变变量包括组织规模、任务技术的例常性、环境的不确定性、个人差异4、当前的趋势和问题(21世纪):变化中的管理实践全球化(globalization)工作人员多样化(work force diversity)道德(morality)激励创新(innovations)和变革(changes)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由顾客需要和期望驱动的管理哲学授权(delegation)工作人员的两极化(bi-modal work force)3章组织文化与环境:管理的约束力量1、组织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被用来指共有的价值体系。

管理学核心课程

管理学核心课程

管理学核心课程
管理学的核心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组织行为学:研究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和互动,包括个人动机、领导、团队合作、决策等方面的内容。

2.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如何招聘、培训、激励和管理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包括员工薪酬、绩效评估、员工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3. 运营管理: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组织的运营过程,包括生产计划、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4. 营销管理:研究如何理解市场需求,制定实施营销策略,以及管理与消费者的关系,包括市场研究、产品定价、品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5. 财务管理:研究如何制定和执行财务决策,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投资决策、资本结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6. 战略管理:研究如何制定组织的长期发展目标,并设计和实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战略,包括战略分析、战略规划、战略执行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一些管理学课程还会涉及创新管理、政策和道德问题、国际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现代管理挑战。

不同学校和专业可能会有具体的差异,但上述课程通常是管理学核心课程的基础。

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 管理和管理学

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   管理和管理学

2、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
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 态。它由三个部分组成:(1)企业精神; (2)企业作风;(3)企业形象。
3、学习型组织
1990年,美国管理学家彼得
圣吉《第五项修 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出版,引 起了管理学界的轰动。从此,建立学习型组 织、进行五项修练成为管理的热点。为什么? 因为世界变化太快。1970年列入世界500强 的企业,到80年已有三分之一不见了。因此, 企业只有主动学习,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
管理的基本职能7

控制。为了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定的计划得 以实现,就需要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 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管理的基本职能8

协调。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 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 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管理学基础2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本章需要掌握的内容

四、组织外部环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民族 构成和特性、生活习惯、道德风尚以及国家的历史和历史上形成的文化 传统。 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以及国家的路线、 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等。 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国民经济结 构,产业结构,国家的经济法令和经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 人民的生活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等。 科学技术环境,它主要包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新技术、新设 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 文化教育环境,主要包括人们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各种大专院校、 职业学校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等。 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等。

管理学的内容和学科特征

管理学的内容和学科特征

管理学的内容和学科特征1、定义: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含义:(1)管理学的研究与管理的本质联系在一起;(2)管理学在研究和把握管理本质含义的前提下,也对管理的具体形态进行研究;(3)管理学以探索管理现象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4)管理学是一门科学。

2、内容:a、研究管理的本质b、研究管理活动的具体形态c、研究管理现象的发展规律3、管理活动的具体形态:(1)、对管理中人的研究(2)、对管理资源的研究(3)、管理的行为和职能(4)、管理的组织和制度(5)、管理中的若干关系(6)、管理的文化和价值(7)、对管理的评价4、管理的一般规律:是指一切管理现象和活动普遍具有和遵循的规律,这些规律在各个层次、各种组织中普遍存在并发挥作用,支配着管理活动的进行和发展。

管理的一般规律:(1)、管理的人本规律(2)、管理的组织规律(3)、管理过程的循环规律(4)、管理的择优规律(5)、管理的权变规律(6)、管理的反馈规律5、管理学是一门科学:(1)、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2)、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3)、管理学是一门发展学科(二)、管理学的历史发展1、管理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行为科学阶段;(3)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定义:人们在管理研究中认识和把握管理现象的哲学原则、分析角度、途径、步骤和程序的总称。

方法:(1)、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2)、历史研究方法;(3)、比较研究方法;(4)、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5)、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3、管理学的发展特点:(1)、管理学的发展是从对管理中经济人、机械人的设定到对管理中社会人设定的过程。

(2)、管理学的发展是从管理过程的单个因素、单个过程和单个侧面的研究到全面系统研究的过程。

(3)、管理学的发展是从以定性分析为主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过程。

(4)、管理学的发展是从学派分化到兼容并包、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的过程。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一章管理与管学一、管理的概念与属性【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包括:(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3)协调必产生在组织中,协调的中心是人,协调的方法具有多样性。

【2】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物的关系强调管理的自然属性,就是强调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的基本性质或一般性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活动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管理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强调管理的社会属性,就是强调其不能脱离特定生产关系和特定社会制度、不能回避管理为谁的利益而服务的特殊性质或社会性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社会历经变迁,但管理的这种特殊性质从根本上仍然没有改变【3】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与技术性管理的科学性:遵循客观规律、客观规则,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

管理的艺术性:富有创造性管理的技术性:技术手段、方法二、管理的主体与客体【1】管理者:管理者是从事管理工作,负有领导和指挥下属完成任务职责的人。

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

管理者的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操作者高层:全面负责整个组织的管理,负责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体绩效---“挥手”中层: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注重日常的管理事务---“叉腰”基层: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活动的有效完成管理者技能:基本技能一: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基本技能二: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基本技能三: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管理者的角色:正式权力和地位: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2】管理的客体管理的客体是组织的各种资源,包括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

管理学基本内容

管理学基本内容

管理学基本内容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规划、领导和控制组织中的人、物、财、信息等资源,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一系列活动,使组织中的人、物、财、信息等资源协调运作,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核心是协调和控制,它是组织中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二、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方面。

计划是指制定组织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步骤;组织是指将各种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领导是指通过激励、沟通、协调等手段,使组织中的人员积极参与工作,发挥他们的潜力;控制是指对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整,确保组织达到预期目标。

三、管理的层次管理的层次包括战略管理、中级管理和操作管理三个层次。

战略管理是指制定组织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目标,决定组织的发展方向;中级管理是指负责实施战略管理的中层管理人员,他们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和方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操作管理是指负责具体实施计划和方案的一线管理人员,他们负责具体的生产、销售、服务等工作。

四、管理的技能管理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三个方面。

技术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人际技能是指与他人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和领导团队;概念技能是指理解和运用组织的概念和理论,能够有效地制定战略和规划。

五、管理的环境管理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内部环境是指组织内部的各种因素,如组织结构、文化、人员等;外部环境是指组织外部的各种因素,如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

管理者需要了解和适应环境的变化,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组织的各个方面,需要管理者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管理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管理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管理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1. 分工与协作,就好比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想想看,球队里有人负责进攻,有人负责防守,这就是明确的分工呀。

大家都做好自己的那一部分,然后又紧密配合,这才能够赢得比赛。

在企业里不也是这样嘛,研发的专注研发,销售的全力销售,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干好。

你说是不是?
2. 权力与责任,哎呀,这可太重要了!就像家长对孩子有管教的权力,但同时也有照顾孩子的责任啊。

一个管理者,有了权力安排工作,但也得担起让工作顺利完成的责任呀!要是只知道指挥却不负责,那怎么行?这个道理难道不是很明显吗?
3. 激励机制,这就像给汽车加了油一样!当员工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就会更有干劲儿。

比如说给优秀员工发奖金、晋升,这不就像给他们打了一针兴奋剂嘛。

不重视激励,员工怎么会有激情拼命工作呢?
4. 决策,那可是关系重大啊!就好像在岔路口选择走哪条路一样,一旦选错了,可能就会走很多冤枉路。

优秀的管理者得深思熟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再做决定。

不然岂不是瞎指挥?
5. 组织架构,就如同建造房子的框架!框架稳固,房子才能牢固。

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能让工作流程更顺畅,信息传递更高效。

如果架构乱七八糟的,那肯定会出乱子呀!难道不是吗?
6. 控制与监督,这就相当于给汽车安装刹车呀!得保证事情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不能跑偏了。

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才能确保最后的成果符合要求。

不监督能行吗?肯定不行呀!
总之,这些管理学原理真的太重要了,是管理活动能够有效进行的关键啊!。

管理学一二三级学科

管理学一二三级学科

管理学一二三级学科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的学科,包括管理学一级学科、管理学二级学科和管理学三级学科。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个级别的学科,以便更好地理解管理学的范畴和内涵。

一、管理学一级学科管理学一级学科是指最基本、最核心的管理学科。

它研究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讨管理者在组织中有效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能力。

管理学一级学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组织理论:研究组织的结构、功能和行为规律,包括组织设计、组织发展等内容。

通过研究组织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组织的运作机制,提高组织的效能。

2. 决策与决策分析:研究决策的过程和方法,包括决策理论、决策模型等内容。

决策是管理者最常面临的任务之一,通过研究决策与决策分析,可以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减少决策风险。

3. 领导与领导力:研究领导的概念、特征和行为,包括领导风格、领导能力等内容。

领导是管理者的核心能力之一,通过研究领导与领导力,可以提高管理者的领导能力,推动组织的发展。

4. 绩效管理:研究如何衡量和提高组织绩效,包括绩效评估、绩效激励等内容。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通过研究绩效管理,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二、管理学二级学科管理学二级学科是在管理学一级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和深化的学科。

它研究管理学的具体应用领域和方法,为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管理学二级学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内容。

人力资源是组织最重要的资产之一,通过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2. 运营管理: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组织的运营活动,包括生产、供应链管理等内容。

运营管理是组织的核心活动之一,通过研究运营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效果。

3. 金融管理:研究如何有效地管理组织的财务资源,包括资金筹集、投资决策等内容。

金融管理是组织的重要职能之一,通过研究金融管理,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利用财务资源,实现组织的财务目标。

《管理学基础》主要内容

《管理学基础》主要内容

《管理学基础》主要内容
《管理学基础》是一本关于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管理学的定义、范围、目标和原理,包括管理的特点、职能、层次以及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

2. 组织与管理:介绍组织的概念、类型和原则,讨论如何进行组织设计、组织文化建设和组织变革,以及组织中的权威、结构和决策等问题。

3. 领导与管理:介绍领导力的概念、特点和应用,讨论领导与管理的关系,以及领导者的作用和领导风格的选择。

4. 决策与问题解决:介绍决策的概念、决策过程和决策模型,讨论如何进行有效的决策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5. 绩效管理与激励:介绍绩效管理的概念、目标和方法,探讨如何设定合理的绩效目标、评估绩效和激励员工。

6. 沟通与团队协作:介绍沟通的重要性和沟通技巧,探讨团队建设和团队协作的原则和方法。

7. 管理与战略:介绍管理与战略规划的关系,讨论战略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组织战略规划和实施。

8. 管理与全球化:介绍全球化对管理的挑战和影响,探讨跨文化管理和跨国公司的管理问题。

以上是《管理学基础》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管理能力和素质。

管理学的特点、内容及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管理学的特点、内容及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 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
• 管理的科学性:强调其客观规律性;
• 管理的艺术性:强调其灵活性与创造性。
科学性 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 列基本客观规律,我们称管理是一门科学, 是因为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理论和方 法作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科学方法论。 • 管理的科学性 • 首先是指有效的管理、成功的管理必须有 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管理活动应遵 循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其次,管理的 科学性指的是管理学是一门科学。 • 管理科学还包括从经验、技能提炼发展而 来的管理技术。
• 2、系统的观点 • (1)整体观点。 • (2)“开放性”与“封闭性”。 • (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 (4)模糊分界的观点。 • (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 • (6)信息反馈观点。 • (7)分级观点。 • (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 • (9)等效观点。
• 系统观点体现着系统思维,作为一种全 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有两个 基本的出发点:
思想、理论的形成、演变、发展,知古鉴今。 • 3、从管理者的活动出发,着重研究管理过
程。
• 三、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 (一)系统的方法
• 系统: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 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 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 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 1、系统的特征 • (1)整体性。有效的管理总能带来“整体大
经验、理论,首先鉴别那些与社会制度有关, 那些是纯粹的科学技术;
4、从管理理论本身看:
任何一种管理方法、技术、手段的出现有 其历史背景,同当时生产力水平及其它相关情 况相适应。因此,具体运作时,应根据实际情 况,因地制宜,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建立具有 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

管理学十大理论

管理学十大理论

管理学十大理论管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涵盖了众多的理论和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对于企业和组织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管理学中的十大理论,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管理学的重要内容。

1. 领导理论。

领导理论是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研究领导者对于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领导者的行为和决策对于组织的发展和运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领导理论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2. 组织行为理论。

组织行为理论研究组织内部成员的行为和互动,包括个体行为、团队行为和组织整体的行为。

这些理论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成员的行为模式,从而更好地管理组织内部的关系和冲突。

3. 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理论研究资源的配置和利益的最大化,它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企业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的利润,经济学理论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决策和管理。

4. 策略管理理论。

策略管理理论研究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目标,包括市场定位、竞争策略和资源配置等方面。

策略管理理论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提升竞争力,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5. 绩效管理理论。

绩效管理理论研究如何评估和激励员工的绩效,包括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和绩效激励机制的设计等方面。

绩效管理理论帮助企业更好地激励员工,提升整体绩效水平。

6. 变革管理理论。

变革管理理论研究组织变革的过程和方法,包括变革的动力、变革的策略和变革的实施等方面。

变革管理理论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组织的持续发展。

7. 创新管理理论。

创新管理理论研究组织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的驱动力、创新的流程和创新的组织文化等方面。

创新管理理论帮助企业更好地推动创新,实现持续的竞争优势。

8. 团队管理理论。

团队管理理论研究团队的组建和运作,包括团队的构建、团队的领导和团队的协作等方面。

团队管理理论帮助企业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协作和创造力,实现团队的高效运作。

9. 决策理论。

决策理论研究决策者的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包括决策的原理、决策的模型和决策的技巧等方面。

管理学的内容

管理学的内容

管理学一1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2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3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4古典管理理论: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

5泰罗---科学管理之父6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1工作定额{合理的日工作量}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7行为管理理论: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得出人际关系学说:1工人是社会人。

而不是经济人。

2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二1管理者的道德观:1功利主义道德观2权利至上。

3公平公正4社会契约5推己及人功利主义: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黑猫白猫原理} 权利至上:能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

{个人基本权利:生存权,言论自由权,受教育权,医疗保障权,工作权}公平公正:管理者不能因种族。

肤色。

性别。

个性。

个人爱好。

国籍。

户籍等因素对个别员工歧视,而那些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薪酬是善的。

社会契约: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管理行为是善的。

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2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物质美好。

就业机会大} 2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三鹿奶粉事件} 3社会福利投资4社会慈善事业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3全球化经营进入方式决策:1出口2非股权安排3国际直接投资4出口:是指企业将国内生产和加工的产品输往海外目标市场的活动。

它既是一国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在初级阶段的表现形式,也是一个企业进入海外市场传统,基本的方式。

出口分为:间接出口,直接出口。

间接出口:是一种与目标市场联系较为松散的进入方式,一般也是国际化经营的最初阶段。

{适合中小企业}直接出口:直接出口进入是出口阶段的最高形式。

管理学第一章

管理学第一章

经验主义学派
(1)通过实例研究管理经验。 (2)将管理经验理论化。 (3)成功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
五、当代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 企业再造理论 学习型组织
第三节 管理者
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管理者应掌握的管理方法
一、管理者的角色(做什么)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方面
决策制定方面
信息传递方面
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 地完成既定目标。
管理的综合定义
管理的综合定义:
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的 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 控制和创新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 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 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含义的理解
涵义: (1) 管理是一项有目标的活动,管理的核心就是
经济方法
法律方法
数理方法
管理方 法
行政方法
教育方法
第四节 管理学的特性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管理学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学科 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 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本章思考题:
管理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管理有哪些具体职能?如何理解? 如何理解管理的二重性? 阐述早期管理思想的主要代表者及其观点。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如何理解行为科学学派? 阐述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学派和各学派理论的主要内容。 管理者应掌握哪些技能和方法? 管理者是如何分类的? 管理学具有哪些特性?
系统管理学派
(1) 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 按照系统的观点对企业进行管理。
权变理论学派

关于管理学的主要内容

关于管理学的主要内容

关于管理学的主要内容
管理学主要研究的是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其目的是提高管理效率,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学原理: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包括组织设计、计划、决策、领导、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2.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如何通过招聘、培训、评估、激励等方式来管理和提升员工的绩效,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3. 市场营销管理:研究如何通过市场调查、产品开发、定价、促销、分销等方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实现组织的销售目标。

4. 财务管理:研究如何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分配利润等,以确保组织的财务状况良好。

5. 战略管理:研究组织如何制定和实施战略,以实现长期的发展目标。

6. 生产运作管理:研究如何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生产运作活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7. 组织文化管理:研究如何塑造和影响组织的文化,以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和绩效。

总之,管理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泛、综合性强的学科,它不仅关注组织的内部管理,还关注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管理学的发展对于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管理活动1.管理的概念:在特定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2.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①自然属性:(固有的)②社会属性:(特有的)(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职能:一般职能:①合理组织生产力,②维护一定的生产关系职能。

具体职能:①计划:②组织:③领导:④控制⑤决策4.(1)管理者分类纵向:高层中层低层横向:工作内容差别归纳法,演绎法,实验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1.西方早期管理思想1.1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①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②强调了劳动分工对劳动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性:分工使生产者的技能得到发展;节约了由工作变化而损失的时间;能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

③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

“经济人范式”:其一,人是自私的,在自利的主导下追求利润或效益的最大化。

其二,人是理性的,能进行行为的成本—效益分析和理性决策。

其三,人们之间的交往须建立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

1.2 查尔斯.巴贝奇管理思想分工思想分工节省了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分工节省了学习中所耗费的材料分工节省了从一道工序转变到另一道工序耗费的时间分工节省了改变工具所耗费的时间分工由于经常重复同一种操作,技术必然熟练,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速度和效率分工后,由于注意力集中在比较单纯的作业上,容易发现问题,有利于改进工具和机器,同时也容易设计更加精致、更加合用的工具和机器。

工资、利润加奖金的报酬制度巴贝奇认为,工人和工厂所有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利益。

这种共同利益可以通过其利润加工资的分配制度体现出来。

每个工人的利益同工厂的发展及其所创造利润的多少直接有关每个工人都会关心浪费和管理不善等问题这种报酬制度能够促进每个部门改进工作这种报酬制度有助于激励工人提高技术和品德工人和雇主的利益一致,可以消除隔阂,共求企业的发展。

1.3罗伯特·欧文的管理思想他认为,工厂是由员工组成的,把他们有效地组织起来,相互合作,就能产生最大效果。

他开始了一种新的实验,大力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为职工提供较多的福利设施。

因欧文是人事管理的创始人,被后人称为“人事管理之父”。

2.古典管理理论*2.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的实质“双方(企业管理当局和工人)都必须不再把盈利的分割作为头等重要的事,而一齐把注意力转向盈余的扩大。

”“双方都必须认识到,在所有同企业中所做工作有关的一切事务中,用科学的精确调查和知识来代替原有的个人判断和意见(不论是工人的或老板的)。

”(2)泰勒制的基本内容①工作定额②时间和动作研究③标准化:操作方法,工具、机器和材料,作业环境④能力与工作相适应⑤差别计件工资制⑥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⑦例外管理(3)评价贡献:①泰勒制提倡在管理中运用科学方法和他本人的科学实践精神②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③管理过程中的“心理革命”局限性:①泰勒把人看成是纯粹的“经济人”②仅涉及基层管理2.2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1)企业经营的六职能技术活动设计、制造商业活动采购、销售、交换财务活动资金的筹集、控制、使用安全活动财物和人身的安全会计活动记帐算帐、成本核算、统计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管理的五要素•计划: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组织: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指挥:使其人员发挥作用•协调: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控制:注意一切是否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泰罗制与法约尔理论的比较:两者区别:①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涉及技术和作业方面的管理,以解决工人的规范化操作和生产现场的监督控制问题。

因而范围较小,内容单纯,但深入具体,面向基层管理。

②法约尔的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其核心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以及管理人员职责分工合理化的问题。

因而对于整体化的企业管理来说具有纲要性和全局性,针对高层管理。

两者联系:两种理论恰好互为补充,因而并驾齐驱,成为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

同时,由于他们都没有深入研究并正确对待人性问题,因而被统称为历史上“无情的真管理”。

2.3马克斯•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1)权威的基础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传统权力: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法定权力: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2)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的进行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应受到约束。

(3)行政组织理论的实质以科学确定的“法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力实行管理。

韦伯指出,组织管理过程中依赖的基本权力将由个人转向“法理”,以理性的、正式规定的制度规范为权力中心实施管理。

(4)官僚制的评价贡献:①韦伯的理论所提出的科学管理体系是一种制度化、法律化、程序化和专业化的组织理论。

②阐明了官僚体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必然联系,突破了妨碍现代组织管理的以等级门第为标准的家长制管理形式③促进了管理方式的转变,消除了管理领域非理性、非科学的因素不足:①忽视了组织管理中人的主体作用,偏重于从静态角度分析组织结构和组织管理②忽视了组织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③过分强调了法规对于组织管理的决定作用,以及人对法规的从属和工具化性质。

2.4行为科学理论2.4.1人际关系理论梅奥其人和“霍桑试验”主要观点: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②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③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④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霍桑试验的主要内容:第一阶段:工场照明试验(1924-1927)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1928)第三阶段:大规模的访问与调查(1928-1931)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1-1932)人际关系理论评价:贡献:①强调对管理者和监督者进行教育和训练②提倡下级参与企业的各种决策③加强意见沟通,允许职工对作业目标,作业标准和作业方法提出意见④建立面谈和调节制度⑤改变管理者的标准,重视管理者自身的人群关系以及协调人群关系的能力⑥重视和利用各种非正式组织,注重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化局限:①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②过多地强调感情的作用③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外部监督、作业标准对工人的生产效率的影响。

2.5现代管理理论2.5.1决策理论学派——西蒙主要观点:①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②组织决策可以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③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④组织要建立一种制度决策的人-机系统。

2.5.2系统管理理论学派主要观点:①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②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③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使管理人员④不至于只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忽视了组织目标,也不至于忽视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⑤系统管理四个阶段:创建系统阶段,系统的设计阶段,系统的运转和控制阶段,评估和有效性确认阶段。

第三章管理的原理与方法3.1管理的原理3.1.1 管理原理的内容(1)系统原理:要求:①树立整体观念②层次清楚,职责明确③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④计划要有弹性(2)效益原理:经济效益=系统的有效产出/系统的全部投入观点:以效益为中心;局部效益服从总体效益,企业效益服从社会效益;战略问题。

(3)优化原理:通过对企业的系统分析,合理配置资源,选择最佳方案,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满意状态,从而取得最好经济效益的理论与方法。

(常用的优化方法:ABC分析法、线性规划法、价值工程法、网络计划技术、预测技术、决策技术等)(4)责任原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

要求:①确定责任必须以合理分工为基础。

②责任必须明确、具体,落实到人。

③要建立责任制度,并有检查和监督。

(5)人本原理:(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观点:①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②民主参与管理。

③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④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6)激励原理:观点:①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

②恰当选择激励的时机和方法。

③公平正派,一视同仁。

④多进行教育和引导。

⑤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和谐的工作环境3.1.2管理原理的特征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3.2管理方法①行政方法:是指在一定的组织内部,以组织的行政权力为依据,运用行政手段(如行政命令、指令、指示、规定、决议、决定、通知等),按照行政隶属关系来执行管理职能、对下属施加直接影响的管理方法。

行政方法的特点: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具体性②法律方法特点: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③经济方法:常用的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利息、利润、工资、奖金、罚款等。

经济手段的特点:利益性、关联性、间接性、平等性④教育方法特点:启发性、长期性、灵活性、互动性⑤定量方法(数量分析法)特点:模型化、客观性强、准确性强、系统性3.2.2方法配合运用:(1)配合运用的必要性:①管理对象的复杂性要求多种方法的配合运用②环境的复杂多变性要求各种方法的配合运用③目标的多样性要求管理的配合运用④管理方法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着它必须与其它的管理方法配合运用。

(2)配合运用方式:①定性的管理方法与定量管理方法的配合运用。

②传统的管理方法与现代管理方法的配合运用。

(3)方法配合运用的要求①功能上的相互补充②符合公平与效率③注意不同管理方法运用条件上的限制第五章管理决策5.1决策概述5.1.1含义:决策主体是管理者;决策的本质是过程;决策的目的:解决问题,利用机会。

5.1.2决策的特征:目标性、可行性、选择性、满意性、动态性、过程性。

5.1.3 决策理论(1)古典决策理论理论前提:古典决策理论基于“完全理性人或经济人”的假设,决策目的在于决策最佳,又称规范决策理论或理性决策理论(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前)主要内容:①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信息②决策者要充分了解备选方案的情况③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④目的是最大经济利益(2)行为决策理论理性假设的局限:①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②选择信息是出于易获得性,而不是质量③感性偏见可以歪曲问题的本质④决策者倾向于过早地偏向某个具体方案⑤以前的决策先例制约着现在⑥不同的利益影响决策⑦时间和成本的压力5.2 决策的类型5.2.1按决策行为方式划分:经验决策、科学决策5.2.2 按决策的重要性划分:①战略决策:谋求在组织与环境之间达成动态平衡、直接关系到组织长远利益的重大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