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后思考题
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课后思考题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概论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P5管理师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P6(1)决策: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以及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2)组织: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
(3)领导: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4)控制: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5)创新: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
相互关系:(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3.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P6—8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角色。
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角色.4.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职能?P8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5.简述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并对之进行简要评价。
P9—12中国:(1)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2)战国,《周礼》对封建国家的经济管理的论述和设计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3)战国,孙膑运用统筹学和对策论的思想,帮助田忌在赛马中胜了齐王。
(4)《墨子》、《老子》、《管子》、《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
外国:(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纪人观点。
质量管理学课后思考题
《质量管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1章思考题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ISO/FDISO9000:2000中,把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上述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质量是以产品、体系或过程作为载体的。
定义中“固有的”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特性”是指“可区分的特征”,它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定性的或定量的。
有各种类别的特性,如物理的、感官的、行为的、时间的、人体工效的、功能的特性,等等。
(2)定义中的“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通常隐含”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规定要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中予以阐明;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3)质量是名词。
质量本身并不反映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的程度。
所以,产品、体系或过程质量的差异要采用形容词加以修饰,如质量好、差等。
(4)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产品、体系或过程的质量要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
它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应定期对质量进行评审,按照变化的需要和期望,相应地改进产品、体系或过程的质量,才能确保持续地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
2. 质量方针是指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与质量有关的组织总的意图和方向。
ISO9000:2000标准对质量方针的定义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颁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质量目标是指与质量有关的、所追求的或作为目的的事物。
注1:质量目标应建立在组织的质量方针的基础上。
注2:在组织的不同层次规定质量目标。
在作业层次,质量目标应是定量的。
上述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质量目标是组织为了实现质量方针所规定追求的事物,组织在建立质量方针的基础上应针对质量方针规定的方向和作出的承诺,确立组织的质量目标,提出组织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应达到的具体要求。
罗宾斯管理学人大第九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7.能。比如研发性质的工作,或创造性质的工作,如:开发新产品,研究未知领域,艺术的创作,新奇的构想等。由于这些工作须要更大的自由性和充足的时间,不能用管理的方法硬性规定任务,否则会影响雇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工作的效果。
8.同意,因为对于管理者而言,管理的方法与方式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的,在管理学中没有万能的、绝对的好方法,一切都是在不断更新的。面对不同的情况应有不同的对策,而如何去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管理的研究就会有很多种答案,每种答案思考方式不一样,但最终结果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的。所以就会有各式各样的理论、流派,百花齐放,形成一股特定的艺术特色,就像不同风格的音乐,不同派别的油画,但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标。所以管理是一门完成工作的艺术。
2定量方法能否帮助管理者解决人的问题,例如怎样激励员工以及如何合理地分配工作?请解释。
答:数量方法对于帮助管理者解决人的问题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数量方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于解决军事问题的数学和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数量管理方法,是把运筹学、统计学和电子计算机用于管理决策和提高组织效率的一种思想。常用的数量方法有:线性规划、关键路线进度分析技术、经济订货数量模型等。
(2)玛丽?福莱特的行为科学研究创立了注重沟通好人际关系的人员导向型工作场所。她即把泰罗的细想加以概括,又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的一些观点,是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联系的桥梁。她的管理哲学思想这要是:【1】通过利益的结合减少冲突。对付冲突,不能采取压服或妥协的方法,必须看到共利益,通过双方利益的结合,使冲突双方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2】变服从个人权力为遵循形势规律。应该使命令“非人格化”,权威应该产生于职能,并与知识、经验相联系。【3】通过协作和控制达到目的。【4】领导应以他和拥护者的相互影响为基础。领导所依靠的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协调和确定目标的技巧,唤起下属对形势规律的响应。福莱特是最早认识到应该用个人和群体行为为观点来看待组织的学者之一,比科学管理的追随者更进一步提出了人员导向的思想,认为组织应该遵循集体道德原则。
管理学思考题完整版
管理学思考题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管理学思考题第一章:1.什么是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具体含义: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在这些资源中,人员是最重要的,所以管理要以人为中心).管理的本质是合理(有局限性和相对合理性)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管理的职能活动有7个,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2.管理的职能有哪些?职能:5种,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对于一个有活力的组织来说,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创新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和生命)各种职能之间的关系:a.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管理者在行使其他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决策和计划的问题,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b.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c.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用图来表示各种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3.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别哪些基本技能?三类技能,技术技能---基层管理,人际技能---中层管理,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高层管理4.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a.工作定额.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研究工人工作的时间和动作.b.标准化.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工具,机器,材料,创建标准化的环境.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即最适合做这种工作也愿意去做这种工作的人.依据他们的能力把他们分配到适合他们的岗位上去,鼓励并进行培训,教会他们科学的方法.d.差别计件工资制.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完成或超额完成与完不成定额的工资不同.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5.法约尔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法约尔被公认为是第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他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是把经营和管理相区分的第一人.(1.)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活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种.①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②商业活动,指采纳,销售和交换③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④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⑤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⑥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管理的14条原则①分工.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②权力与责任.管理者必须兼备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③纪律.企业领导人同下属之间④统一指挥.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⑤统一领导.凡目标相同的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一个计划.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⑦报酬合理. 奖励应有限度.任何优良的报酬制度都无法取代优良的管理.⑧集权与分权..⑨等级链和跳板.逐级,同级横向沟通.⑩秩序.⑪公平.⑫人员稳定.管理人员的经常变动对企业很不利.⑬首创精神.首创精神是创立和推行一项计划的动力.⑭集体精神.6.梅奥的霍桑实验提出了哪些观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有影响.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的组织.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而且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正比.第二章1.请解释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内涵。
《管理学》思考题含答案word资料15页
3)政策的统一与行政的效率,是集权化的好处:A确保政策统一;B保证政策执行高效率
过分集权的弊端是什么?
1、降低决策的质量:影响正确性和及时性;
2、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
3、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
分权的标志是什么?影响分权的因素有那些?
1、标志:关键在于决策权或命令权是保留还是下放。
5、过程性:1)组织决策不是一项决策,而是一系列决断循环的过程。
为什么说决策方案的原则选择只能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
最优决策的要求条件:
一、了解全部信息;
二、了解辨识,并制定毫无疏漏的方案;
三、能准确计算未来的行动结果。
这些条件难以具备的原因:
一、提出目标;
二、明确多元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主要目标与非主要目标的关系;
三、建立目标:权衡目标执行的有利结果和不利结果,制定一个界限。
目标应当具备哪三个特征?
一、可以计量;二、可以规定其期限;三、可以确定其责任者。
方案选择前的评价和比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实施条件能否具备,其成本如何;
二、方案可为组织带来何种长期和短期利益;
三、方案实施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失败的可能性。
选择中应处理好哪些问题?
一、要统筹兼顾;
二、要注意反对意见;
三、要有决策的魄力,需及时决断。
执行方案过程中应做好哪些工作?
一、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保证方案的正确执行;
二、确保有关决策方案各项内容为所有的人充分接受和彻底了解;三、运用目标管理方法把决策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执行单位和个人;四、建立重要工作报告制度,以便随时了解方案进展情况,及时调整行动。
C. 心理因素;
罗宾斯《管理学》第十四章课后题答案
14.2 课后习题详解一、思考题1.对于组织中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来说,组织行为学领域的知识对他们的重要性是否不同?请具体说明。
答:对于组织中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来说,组织行为学领域的知识对他们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具体说明如下:(1)管理人员的层级划分为三层: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
其具体的职责分别为:①高层管理人员是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
其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往往代表组织以“官方”的身份出现;②中层管理人员是处于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之间的一个或若干个中间层次的管理人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人员所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与高层管理人员相比,中层管理人员更注意日常的管理事务;③基层管理人员是组织中处于最低层次的管理者,他们所管辖的仅仅是作业人员而不涉及其他管理者。
其主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
(2)组织行为学领域的知识主要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
其具体的内容如下:①个体是构成组织的最基本细胞,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在这个层面上,通常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个体特征对人们在组织中的工作行为和工作表现的影响,要考虑诸如价值观、知觉、归因、态度、个性、意志和情感等因素,并对他们在工作中的个体行为、作风与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
同时要研究个体行为以及他们对不同的组织政策、实践和过程的反应,有关人性、需要、动机和激励等方面的理论可以用来说明单个组织成员的行为和绩效;②群体的内容包括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工作群体的特征、结构、功能、发展过程和内聚力,就构成了组织行为学研究群体的重要部分;③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特征如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对个体和群体行为,从而对组织效率和气氛有重要的影响。
把整个组织作为一个层面来研究的宏观方法是建立在社会学的理论和概念之上的。
管理学1-10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复习思考题1、怎样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管理是对组织中有限的资源,包括资金、设备、信息和人员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的创造性决策活动。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⑴从管理的目的看,管理是有效实现目标,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⑵从实现目标的手段看,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⑶从管理的本质看是协调;⑷从管理的对象看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
2、为什么说管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由于管理活动的环境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权变性,有效的管理还要利用管理者的个人经验和习惯准则来解决问题,所以管理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性;从工作要求看,管理者的有效管理是管理知识、管理艺术和管理经验的函数,表现出极富规律性,这可以看着是管理的科学性。
长期实践证明,单纯掌握了管理科学知识或仅具备管理艺术都无法使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3、研究管理的核心是什么?虽然说管理的核心是决策,但研究管理的核心就是研究管理本质或者说属性,要搞清楚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由于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即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也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也就存在两重性,一种是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同生产力直接相联系的,是由共同劳动的社会化性质所决定的,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要求和组织劳动协作过程的必要条件,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它不会因为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的,这是管理自然属性最明显的特征。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同生产关系直接相联系的,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管理要体现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意志,维护所有者和利益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生产关系服务,从而表现出管理的社会属性。
4、试说明不同管理者角色的差异性。
作为管理者,一般分为高层、中层、基层。
管理学思考题(最新版)
管理学思考题(最新版)管理学思考题1.何为管理?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及其参与要素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的过程。
★有效的管理者=理论掌握+技巧运用2、企业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对组织企业管理提出了哪些基本要求?企业的概念:为了满足市场所反映的社会需要而组织商品生产的经济单位。
企业活动的特征:商品性、经济性、联合性基本要求:明确劳动分工、劳动协调,选择正确的方法、选择正确的方向3、何为组织?为什么可以把管理定义为“对组织要素的整合”?1组织的概念: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调行动的集合体2组织要素:成员-目标-活动-资源-环境因为组织要素包括组织成员、组织目标、组织活动、资源和环境,管理既是指对要素类别内部个要素个体关系的整合又是指对要素类别之间的整合。
4、人造、开放、动态系统有何特征?这些特征对组织企业管理有哪些启示?系统的特征:①整体性:从构成、功能、目的角度来看;②相关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有序性: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向性;要素发挥作用的层次性。
④开放性:任何有机系统都是耗散结构系统,系统与外界不断交流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生命。
启示:1、管理要有整体的观念。
看到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关系,也认识到系统与外部的关系,一方面服从环境的要求,另一方面利用系统论为企业谋求有力的条件。
2、管理要有层次的观念。
使得成员各负其责,各行其权,做自己该做的事,保障组织的稳定和有序。
3、管理要有创新的观念。
使企业适应市场,改造市场,管理者追求创新,使组织有活力。
5、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对现代企业管理可以提供哪些启示?科学管理原理(Taylorism)的主要内容[1]改进作业方法,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A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合理利用工时;B作业环境与作业条件标准化;C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2]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判别计件制[3]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1]设置计划部门,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2]实行职能工长制;[3]进行例外管理.启示:勇于革新,对沿袭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采用切实的管理方法,形成流水线,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市场成本。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二题: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的什么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
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
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第三题: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第四题: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管理具有自然属性,这种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具有社会属性,它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总论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答: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对这一定义可作进一步解释:1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它。
3 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 管理的职能是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3.简述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并对之进行简要评价。
4.请解释伦理、道德的内涵伦理最初的自然形态是风俗习惯。
道德是指在一定风俗习惯下所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气质。
伦理的真谛是个人的单一性与共同体的普遍性的统一,但它不是借助外在的强制如法律规范的形式上达到的统一,而是透过精神所达到的统一。
因而精神是伦理的文化内核,。
而所谓“德”就是个体将共同体的普遍性、普遍品质或普遍要求加以内化,“内得于己”并“外施于人”,形成个体内在的伦理普遍性,获得“伦理上的造诣”,造就精神同一性,从而使共同体成员达到“同心同德”。
因此,伦理与道德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因子,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5.解释功利主义、权利至上、公平公正、社会契约和推己及人五种道德观的具体内涵,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社会结果。
答:五种道德观的具体内涵,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社会结果主要表现为:1 功利主义道德观①内涵。
功利主义道德观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
②社会结果。
一方面,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它没有考虑手段,如果采取了不公平、不道德甚至损害了他人或社会利益的手段,则会产生不道德的行为;同时,功利主义只是规定了对大多数人有利,而没有规定所得利益如何在相关人员中分配,所以很可能产生利益分配不公,形成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
【学考集市】罗宾斯《管理学》(第1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工作场所的管理者
【学考集市】罗宾斯《管理学》(第1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工作场所的管理者第1章工作场所的管理者一、思考题1.管理者与非管理者有何不同?答∶管理者是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工作,以使组织目标能够实现的人。
管理者的职责在于帮助公司内的其他人完成工作。
而非管理者是直接生产产品或服务顾客的员工,他们只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
具体来说,管理者与非管理者的主要区别如下∶(1)管理者是监督者,在组织工作中负责协调、监管他人;非管理者是执行者,负责执行管理者下达的任务命令。
(2)管理者要负责一个团队或部门的运行协调,对所在部门或团队的整体绩效负最终责任,其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属员工的工作绩效;非管理者从事专项事务,没有影响他人的权力,只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
(3)管理者既要管人又要管事,不仅要协调团队和部门或者监管某些员工,还可能承担与监管协调他人无关的事务性工作;非管理者只负责管事,主要从事岗位职责要求的事务性工作内容。
(4)管理者看重人际管理,需要良好的人际管理技能;非管理者看重作业状况,需要很强的操作技能。
2.你的课程老师是管理者吗?根据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和技能展开讨论。
答∶课程老师并不是管理者,但系主任及其同等和以上级别的人是管理者。
虽然课程老师也承担了部分的管理职能,但不能称其为管理者。
具体分析如下∶(1)从管理者的职能角度来理解,虽然课程老师既要对授课任务进行计划,对授课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确定和安排,又要与学生、教学管理部门及其他课程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关系,同时还要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提供指导,但学生与课程老师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学生不是课程老师的员工,而是课程老师的服务对象。
因此,课程老师并不是管理者。
(2)从管理者的管理角色角度来理解,课程老师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以下三种角色∶①人际角色。
作为课程的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课程老师要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学校总结、汇报,并为该门课程的展开争取一定的教学资源。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管理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组织的有效运作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本文将回顾一些与管理学相关的思考题,并给出相应的参考答案,以帮助读者熟悉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一部分:管理与领导问题一:管理和领导之间有什么区别?它们在组织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管理与领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它们在组织中密切相关。
管理着重于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组织资源,确保达到预定的目标。
领导则侧重于激发和影响员工,引导他们朝着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努力。
管理者通常是组织中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而领导者则是变革的推动者和企业文化的塑造者。
问题二:用户动机理论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请简要介绍它。
参考答案:用户动机理论,由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针对人类的需要和动机进行了分类和层次划分。
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形成了一个金字塔状的模型。
管理者可以通过了解员工的需要层次,提供适当的激励和奖励,进而激发员工的积极动力,提高组织的绩效。
第二部分:组织结构与设计问题三:请简要解释垂直和水平组织结构,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垂直组织结构是一种传统的组织形式,它基于等级制度和职权层级,信息和决策通常从上至下传递。
垂直组织结构可以实现高度的控制和协调,但决策过程缓慢,沟通障碍多,灵活性较低。
水平组织结构则更加强调团队合作和平等沟通,减少了等级制度,使组织更加灵活和创新,但可能存在决策模糊和责任不明确的问题。
问题四:什么是组织文化?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有什么样的好的组织文化?参考答案: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和符号系统。
好的组织文化应该与组织的愿景和核心价值相一致,鼓励员工的参与和创新,提倡团队合作和持续学习,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此外,好的组织文化还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契合。
【学考集市】罗宾斯《管理学》(第13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决策
第2章决策一、思考题1.为什么决策经常被描述为管理者工作的本质?答∶决策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制定行动方案并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过程,它具有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和动态性。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者工作的本质,管理的各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都离不开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管理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作出决策和实施决策的过程,如果没有决策,也就没有了管理。
一切管理职能中都渗透着决策职能,无论是计划、控制、组织,还是人事、沟通、激励,都离不开决策这一职能,每一个管理者都必须掌握并运用决策职能。
(1)计划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决策,如目标的确立、预测方法和分析方法的选取、行动方案的选择等都离不开决策。
(2)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的发挥也离不开决策,如组织结构形式、部门化方式的选择,职责和权限的分配,以及各职位人员的选配等,这些都是组织工作中的决策问题。
而人员配备以后如何加以使用和激励,这属于领导职能,也同样有一系列的决策要作。
至于控制职能中,绩效标准的制定,实际成绩与绩效标准之间偏差容许范围的确定,以及纠正偏差措施的选择等方面,也都需要进行决策。
因此,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
在一次管理循环中,计划是开端,实施决策过程中的控制是终点,自始至终都是离不开决策的。
(3)一切管理人员都是决策者,都必须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作出决策,实施决策。
决策是一切管理者都要承担的基本任务。
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是决策者,车间的班组长、工段长也是决策者,不同的只是决策内容。
(4)正确的决策能够指导组织沿着正确的方向、合理的路线前进,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遇到的问题等;而错误的决策会使组织走上错误的道路,使组织的正常发展受到影响,降低组织的发展速度,严重者甚至可能会使组织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可以说,决策正确,相当于行动成功了一半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在经营,而经营的中心又是决策。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1、什么是管理?管理:协调工作活动过程(即职能),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效率与效果效率:正确地做事(如何做)效果:做正确的事(该不该做)3、管理者三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4、管理职能和(或)过程——职能论计划、组织、控制、领导5、管理角色——角色论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人、联络人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6、管理技能——技能论用图表达。
高层管理概念技能最重要,中层管理3种技能都需要且较平衡,基层管理技术技能最重要。
7、组织三特征?明确的目的精细的结构合适的人员第二章泰罗的三大实验: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
记住3个实验的名称:1、搬运生铁实验,2、铁锹实验,3、高速钢实验4、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研究之父管理界中的居里夫妇5、法约尔的十四原则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之父记住“十四原则”这个名称就可以了。
6、法约尔的“跳板”图。
7、韦伯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组织理论之父。
6维度: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甄选、非个人的、正式规则、职业生涯导向。
8、韦伯的3种权力超凡的权力传统的权力法定的权力。
9、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论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10、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人事管理之父。
职业经理人的先驱11、福莱特冲突论管理理论之母1)利益结合、2)一方自愿退让、3)斗争、战胜另一方4)妥协。
12、霍桑试验1924-1932年、梅奥照明试验、继电器试验、大规模访谈、接线试验13、朱兰的质量观质量是一种合用性14、80/20的法则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15、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第三章1、管理万能论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
2、管理象征论是外部力量,而不是管理,决定成果。
3、何为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
管理学思考题
管理学思考题管理学思考题第一章总论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案要点: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对这一定义可作进一步解释:⑴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政治党派、社会党派、社会团体以及宗教组织等。
管理不能脱离组织而存在,同样,组织中必定存在管理;⑵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的过程,而不是其他;⑶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的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在这些资源中,人员是最重要的。
任何资源的分配、协调实际上都是以人为中心的。
所以管理要以人为中心;⑷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⑸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管理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四种管理职能各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
决策与计划职能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控制职能通过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相互关系:⑴决策与计划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依据;⑵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与计划的顺利实施。
3、泰罗所提出的科学管理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4、如何客观评价泰罗制?冲破了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落后的经验管理方法,将科学引进管理领域,是管理理论上的创新。
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把工人视为说话的机器,是资本家最大限度压榨工人血汗的手段,也是对人的片面的认识。
5、简述法约尔所提出的管理原则。
法约尔指出,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活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种。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优秀范文5篇]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管理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1.试述管理的含义。
2.试述管理属性及管理属性两重性的意义。
3.什么是管理,并试述管理的基本职能。
4.什么是管理?管理的对象和目的是什么?5.根据明茨伯格的理论,试述管理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扮演着哪些角色?6.管理的一个著名定义是:“通过别人并和别人一道实现组织目标。
”请说明管理者如何才能有效的做到这一点?答(1)正确确定组织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方案作出正确的决策;(2)正确地设计和维护组织;(3)科学的授权和实施有效地激励;(4)进行适当的控制。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对管理中的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理解性掌握。
3.根据韦伯的观点,被社会接受的权力有哪几种类型?4.简述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5.试述科学管理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6.试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你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7.简述梅奥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中所阐述的几个主要观点。
(答案同9)8.试述霍桑试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答案同9)9.简述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第三章管理环境1.简述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第四章决策1.为什么决策要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2.简述头脑风暴法的实施原则。
3.对决策的类型理解性掌握。
4.按决策的重要性程度,决策可分为那几种?分别由哪个层级的管理者负责?5.简述使用德尔菲法进行决策的要点。
6.简述决策工作的基本过程(步骤)。
7.试述决策的过程(步骤)及影响因素。
8.会计算第五章计划1.简述计划的内容?2.简述计划的特性(性质、特征)。
3.对计划的层次体系理解性掌握。
4.试述编制计划的工作步骤?5.简述许多管理人员都认为,“计划跟不上变化,所以制订计划根本没用。
”这样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答:这种说法不对。
计划虽然难以预知变化,但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通过对将来变化的预测和应对方案的制定,就能够在变化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不至于无所适从,从而把未来的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计划不是一成不变,它应该具有灵活性,可以通过弹性计划等方法使1计划适应变化;制定计划不仅是为了应对变化,而且是为了保持整个组织的均衡发展,消除不必要的活动所带来的浪费,增强组织效应,提高组织效率和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二题: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的什么?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
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
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第三题: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第四题: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管理具有自然属性,这种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具有社会属性,它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
从历史上看,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服务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具有剥削性和资本的独裁性。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管理的预期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和谐。
第五题: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答案: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第三题:科学管理理论为什么会在19世纪末的美国产生?泰罗为什么要研究并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其理论是实质是什么?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谈谈科学管理理论对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启发。
1.19世纪末期,由于生产技术日益复杂,生产规模和资本日益扩大,企业管理职能逐渐和职能资本分离,管理职能则委托各方面的管理人员所组成的管理机构承担,出现了专门的管理层。
管理工作也成了有专门人员研究的一门学问,“科学管理理论”由此产生了。
2.泰罗认为单凭经验管理是不科学的,必须加以改变。
3.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管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
泰罗提出的以下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4.我国多数企业管理的模式和方法都在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和分析及用系统的方法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多数企业和企业的管理者过多依赖于个人的经验和感觉来进行决策和经营管理.他们对灵丹妙药和点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需要的是系统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体系.第四题:理解法约尔关于经营和管理的概念及其管理原则。
答案:泰罗制在科学管理中的局限性主要是由法国的法约尔加以补充的。
“组织理论”的中心问题: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
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还提出管理人员解决问题时应遵循的14条原则:1、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4、统一命令 5、统一领导 6、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7、人员的报酬要公 8、集权 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保持稳定 13、主动性 14、集体精神。
法约尔的贡献是在管理的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第六题: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主要观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企业职工在共同工作和共同生产中必然产生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和惯例,要求个人服从。
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影响人群关系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早期思想,它只强调要重视人的行为,而行为科学还要求进一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找出产生不同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
行为科学主要理论是:1、需要层次理论2、双因素理论3、X、Y理论4、Z理论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第三题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有哪些?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性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问题强度第四题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2.企业一切的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3.社区福利投资4.社会慈善事业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主动节约能源和其他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减少企业活动对生态的破坏企业的顾客责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提供安全合格的产品2.提供正确的产品,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3.提供合理必要的售后4.提供正确的产品指导5.确保顾客有自主选择权利第六章决策第一题什么是决策?决策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决策的依据是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第三题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之间有何区别?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之间有何区别?战略决策涉及组织长远发展和长远目标的决策,具有长期性和方向性战术决策是在组织内贯彻的决策,属于战略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决策业务决策是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牵涉范围较窄,只对组织产生局部影响。
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重复出现的、日常管理的例行问题非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和结构不明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例外问题第五题决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决策过程要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决策过程: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 2.识别目标 3.拟定备选方案 4.评估备选方案 5.作出决定 6.选择实施战略 7.监督和评估决策的影响因素:一、环境:1.环境的特点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 2.对环境的习惯反应模式也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二、过去决策:过去的决策对目前决策的影响取决于过去决策与现任决策者的关系情况三、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会影响其对方案的选择四、伦理:决策者是否重视伦理以及采用何种伦理标准会影响其对待行为或事物的态度,进而影响其决策五、组织文化:什么样的组织文化会影响到组织成员对待变化的态度,进而影响到一个组织对方案的选择与实施六、时间第七章计划与计划工作第一题简述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动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无论是名词意义上还是动词意义上,计划的内容都包括5W1H:what目标内容 why原因 who 人员 where地点 when时间 how方式手段计划的性质:1.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2.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基础 3.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 4.计划工作要最求效率第二题理解计划的类型及其作用一、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描述了组织在较长时期的发展方向和方针,规定了组织的各个部门在较长时期内从事某种活动应达到的目标和要求,绘制了组织长期发展的蓝图。
短期目标:具体规定了组织的各个部门在目前到未来的各个较短的时期阶段,应从事何种活动,从事该活动应该达到何种要求,因而为各组织成员在近期内的行动提供了依据二、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长期业务计划主要涉及业务方面的调整或业务规模的发展;短期业务计划主要涉及业务活动的具体安排财务计划研究如何从资本的提供和利用上促进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人事计划分析如何为业务规模的维持或扩大提供人力资源的保证三、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战略性计划应用于整体组织,并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具有长期性与整体性战术计划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四、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具体性计划具有明确规定的目标,不存在模棱两可指导性计划规定某些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给予行动者较大自由处置权五、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第八章计划的实施第一题:管理幅度问题是如何提出的?如何确定有效的管理幅度和合理的管理层次?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管理组织的结构形态:扁平结构形态、锥形结构形态。
扁平结构:指组织规模已定,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
优点:层次少,信息传递速度快,尽早发现信息反馈的问题,尽早解决,信息失真可能性小。
缺点:a:主管不能对每位下属有充分的了b:主管得到的信息太多,不利于及时利用。
锥形结构:指管理幅度较小,从而管理层次较多的高、尖、细型的金字塔形态优点与局限性正好与“扁平结构”相反。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1: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能力2:工作内容和性质a: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b:下属工作的相似性c:计划的完善程度 d:非管理事物的多少3:工作条件a:助手的配备情况 b:信息手段的配备情况c:工作地点的相近性4: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