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合集下载

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精准帮扶模式与经验分析

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精准帮扶模式与经验分析

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精准帮扶模式与经验分析西藏是我国重点扶持的农牧业发展地区之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其农牧业的特色产业。

为了帮助西藏的农牧民实现精准脱贫和可持续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精准帮扶模式和经验。

下面我们来对这些模式和经验进行分析。

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的精准帮扶主要集中在发展高寒草原畜牧业和高寒地区特色农业上。

西藏的高寒草原适宜养殖牦牛、羊等畜牧业,这是西藏农牧民主要的经济来源。

帮助农牧民发展畜牧业、提高养殖技术和水平是精准帮扶的首要任务。

在这方面,政府不仅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还组织专家团队为农牧民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和指导。

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的精准帮扶还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特色农业。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因此特色农业的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西藏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农业措施,如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进有机农业发展。

政府还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产品,如青稞、藏红花等,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推广,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的精准帮扶还注重农牧民的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

由于西藏的农牧民多是传统的农业生产者,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

为了提高农牧民的生产能力和增加收入,政府加大了对农牧民的培训力度,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和学习班。

通过培训,农牧民不仅学习到了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还增强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的精准帮扶还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

基础设施是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西藏地处高寒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政府把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精准帮扶的重点之一,大力修建农村公路、水利设施、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如教育、医疗、社保等,提高了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

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的精准帮扶模式和经验主要包括发展高寒草原畜牧业和高寒地区特色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特色农业、农民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西藏作为中国的西部边疆地区,地处高原,气候严寒,资源匮乏,特别是在牦牛养殖业日益衰落,使得当地的贫困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投入到西藏牦牛产业的扶贫工作中,希望通过发展牦牛产业来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

本文将从西藏牦牛产业的现状出发,对其扶贫意义和思考进行探讨。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西藏的牦牛产业现状。

西藏是中国最大的牦牛养殖区,牦牛是西藏的当地特产,其产品主要包括牦牛肉、牦牛毛、牦牛奶制品等,还有一部分牦牛被用于运输和农事劳作。

受到气候条件、资源条件和养殖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西藏的牦牛产业发展一直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状态,产量不高,产品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西藏的牦牛养殖户主要集中在一些贫困地区,他们的养殖水平也相对较低,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都限制了牦牛产业的发展。

在扶贫方面,发展西藏的牦牛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牦牛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在西藏,牦牛被称为“天上的肉”,这说明牦牛在当地的价值是非常高的,发展牦牛产业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养殖、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

牦牛又是西藏当地的重要畜牧资源,其产品在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如果能够提高牦牛产业的效益和品质,就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牦牛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改善牧民的生活条件,减轻贫困地区的贫困压力,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那么,如何实现西藏牦牛产业的扶贫目标呢?我们需要加大对当地牦牛产业的技术支持和投入。

牦牛养殖是一个比较专业化的领域,需要一定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对当地牦牛产业的技术支持力度,通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当地养殖户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提高牦牛产品的品质和效益。

政府还可以通过补贴和奖励等方式,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牦牛养殖,增加他们的养殖积极性。

我们需要加强对牦牛产业的市场化运作。

现在,由于缺乏市场的规模和信息,导致很多农户的产品无法得到有效的销售。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西藏是我国贫困地区之一,而牦牛产业却是当地的传统支柱之一。

因此,通过发展牦牛产业来带动贫困地区的发展已成为了当地政府的主要扶贫手段之一。

首先,牦牛产业能够为当地提供丰富的资源。

西藏气候寒冷,草地广大,牦牛作为当地的特有品种,在草原上自由放牧,在极端环境下适应能力强,可提供优质的肉、奶、毛等资源。

这不仅能为藏民提供丰富的食品和经济支持,而且也能满足市场对于特色食品和文化纪念品的需求。

其次,牦牛产业能够促进当地的产业升级。

一方面,推动牦牛深加工,提高牛奶加工率,制作出各类牦牛奶制品、肉制品等,为本地区提供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牦牛旅游,把当地的牦牛产业和当地的文化、土著生态相结合,形成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品牌。

同时,牦牛产业也可以引导当地农牧民改变传统的农牧业结构和方式,实现从过去的传统游牧到现代规模养殖的转型。

最后,牦牛产业也能带动西藏的生态保护。

牦牛作为高寒地区特殊的生态物种,对保护草地、保持水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一方面,企业要加强栏圈建设,严格执行放牧计划,让草原得到修养,从而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开展科研工作,加强生态保护教育和宣传,让当地农牧民意识到牦牛的生态价值,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

总之,当前西藏牦牛产业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扶贫目标,需要从规模化、深加工和品牌化等方面积极推进牦牛产业。

同时,也需要注重与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相适应,采取环保型、安全型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保障生态协调、利民惠民的理念。

在扶贫中,只有把自治区产业特色和民生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帮助贫困户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西藏是我国重点扶贫地区之一,其中牦牛产业扶贫是一项重要且有效的措施。

牦牛作为西藏的特色畜牧业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

通过发展牦牛产业,可以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牦牛产业可以增加西藏的经济收入。

牦牛的皮毛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市场需求。

发展牦牛毛纺织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

牦牛肉的营养价值高,口感独特,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通过扩大牦牛肉产业规模,可以推动西藏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增加农牧民的收入来源。

发展牦牛产业有利于保护和利用西藏的自然资源。

牦牛是适应高寒和恶劣自然环境的特色畜牧动物,对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治理起着重要作用。

西藏作为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其草原资源的保护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发展牦牛产业,可以引导农牧民科学养殖、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减少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发,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牦牛产业扶贫还可以促进农牧民的社会融入和精神文化的传承。

在牦牛的养殖过程中,农牧民需要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适应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变化。

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可以提高农牧民的技能水平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牦牛在西藏的畜牧业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承载了农牧民的精神信仰和文化传统。

通过发展牦牛产业,有助于传承和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要实现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加强科学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牦牛的养殖效益和产品附加值。

要加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支持和指导,提供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企业和农牧民的经营风险。

要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品牌推广机制,增加牦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打开国内外市场。

发展牦牛产业是西藏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既可以增加当地农牧民的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又可以保护和利用西藏的自然资源,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西藏牦牛产业是西藏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也是帮助当地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藏牦牛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居民收入,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牦牛产业扶贫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西藏地区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牦牛产品的运输和销售困难,导致部分牧民的牦牛产品难以销售,收入得不到有效保障。

牦牛产业扶贫还面临着技术不足的困境。

虽然西藏地区拥有丰富的牦牛资源,但是在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导致牦牛的繁育率和生产效益较低,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牦牛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也需要加强。

目前,大部分的牦牛产品仍处于初级加工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加工产业链,无法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牦牛产品的销售渠道狭窄,市场覆盖面有限,使得产品无法触达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推动西藏牦牛产业的发展和扶贫工作。

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

通过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牧民的养殖和管理技术,提高牦牛的繁育率和生产效益,为牧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促进牦牛产业的规模化和产业链的完善。

加大对牦牛养殖基地和牛场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牦牛产业规模化发展。

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牦牛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培育牦牛产品的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引入现代化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拓宽销售渠道和市场覆盖面。

通过建立健全的销售网络和市场营销体系,推动牦牛产品的销售和流通。

可以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推广线上销售;与旅游业合作,将牦牛产品纳入旅游商品范畴;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国外企业的合作,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

加强政策支持,提供相关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

加大对牦牛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到牦牛产业中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为牦牛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西藏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特殊地域,拥有丰富的牦牛资源,并且牦牛产业在当地有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然而,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链不完善等诸多原因,实现西藏牦牛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一方面,西藏牦牛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整合不足的挑战。

牦牛是西藏高寒地区适应性最强的家畜之一,藏区的草原资源非常丰富,给予了牦牛良好的生存和繁殖条件。

但是,由于地广人稀,牦牛分布较为分散,一些牧民难以充分利用资源。

此外,牧民的经验水平不高,缺乏现代化管理和养殖技术的支持,导致牛只品质和养殖效益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行业链条的不完善也是牦牛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瓶颈。

当前,西藏牦牛产业的发展仍然以牦牛养殖为主,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相对薄弱。

这导致牦牛产品的附加值较低,难以真正走出西藏,与外界市场进行交流和竞争。

此外,由于交通和物流条件不便,牦牛产品在运输和保质期上也存在困扰。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推动西藏牦牛产业扶贫:首先,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

通过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牧民和管理者的养殖技术水平,推广现代化的养殖管理模式。

同时,加强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提高牦牛的品质和肉产量。

其次,完善牦牛产业链条。

提升牧场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牦牛养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同时,发展牦牛产品深加工,推动牦牛肉、乳制品等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这样可以提高牦牛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产业利润,同时吸引更多投资和市场支持。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物流改善。

改善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数字化、物流和交通等方面的建设,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

提高牧民的收入和生活环境,促进牦牛产品的市场对接。

第四,加强政府和企业的扶持与合作。

西藏牦牛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扶贫的资金支持。

同时,牦牛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企业的参与和投资,推动产业的市场化发展。

最后,要加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西藏牦牛生产系统特征、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西藏牦牛生产系统特征、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西藏牦牛生产系统特征、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摘要:本文研究了西藏牦牛生产系统的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发展思路。

西藏牦牛是高原地区的重要家畜资源,对西藏地区的农牧民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数据,总结了西藏牦牛生产系统的特征,包括环境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牧民依赖度大等方面。

然而,西藏牦牛生产系统也面临着一些存在问题,包括遗传资源保护不足、科技支撑体系薄弱、市场开发不畅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发展思路,包括加强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推进科技创新与技术扩展、拓宽牦牛产品的市场渠道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促进西藏牦牛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提高。

关键词:西藏牦牛,生产系统,存在问题,发展思路1. 引言西藏牦牛是中国高原地区的特有品种,以其适应恶劣环境、优质肉毛和经济价值而闻名。

牦牛对于西藏地区的农牧民来说,不仅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也是维持他们生活的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变化,牦牛生产系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研究西藏牦牛生产系统的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发展思路对于保护西藏牦牛资源、促进农牧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2. 西藏牦牛生产系统的特征2.1 环境适应性强西藏牦牛作为一种高原牲畜,具有出色的环境适应性,是其生产系统的显著特征之一。

牦牛生活在海拔高、气候恶劣、草地稀疏的高原地区,面临着极端的气温、低氧、强紫外线等极端环境条件。

然而,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类的饲养,牦牛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生理特征和适应策略。

牦牛具有出色的耐寒性。

由于高原地区冬季寒冷且缺乏草料,牦牛的长毛和厚皮下脂肪可以为其提供有效的保温层。

此外,牦牛体内还具备一套独特的能量代谢机制,能够快速调整能量的利用方式,以适应不同的气温和饲料条件。

牦牛具备良好的低氧适应性。

高原地区的氧气含量相对较低,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是一种挑战。

然而,牦牛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高效的氧气利用和输送系统。

昌都牦牛产业经济发展方向的思考

昌都牦牛产业经济发展方向的思考
明显 , 多 内流 水 系 , 适 宜 放 牧 。牦 牛 体 躯 深 长低矮 , 体质细致 , 体型较 小 , 产乳 性 能好 , 乳脂率高 , 属乳 肉役兼用型。 1 . 1 . 2横断高山型 分布在我市境 内半农半牧 区, 为牦牛 次产区。 山高谷深, 垂直气候明显 , 有农作 物秸秆补饲牦牛。牦牛体躯深长且高 , 似 正方形 , 体 质结实, 体格较大, 产肉性能较 好, 产 绒量 较 高 , 属 肉役 乳 兼用 型 。 1 . 2 牦 牛 的 生 产 性 能
引言
牦 牛 产 业 经 济 至 古 以 来 就 是 藏 区 的 支柱 经 济 , 受 自然 条 件 和 产 业 结 构 的 限制 , 产 业化 发展 程 度 低 下 。 深 入 分 析 制 约 因素 , 探 索可持 续发展 之路 , 努力 提 升 昌都 市 牦 牛 产 业 经 济发 展 水平 。 牦 牛 自古 至今 是青 藏 高原 牧 区 的 优势畜种 和当家畜种 , 具有顽强 的生命 力 。牦牛是 牛属动物 中, 能适应 高寒 气 候 而延续至今 的珍稀畜种 资源 , 是 世界 动物 中地 理分 布很 有限 的少数 家 畜之 全世界现有牦 牛 1 4 0 0多万头 , 大都 分 布 在 中 国青 藏 高 原 及 其 周 围 海 拔 3 0 0 0 m 以上 的高 寒 地 区 。
牦 牛 产 区地 处 边 疆 ,经 济欠 发 达 , 财政 困难 , 尽管 国家加强 了基础 设施建 设, 但 远不能满足抗 灾保畜需要 。饲草 生产 体系 、 良种 繁育体 系 、 技 术服 务体
破坏严重 , 草原沙化 , 植被退 化 , 掠夺 式 的利用方式 , 降低 了草原维持生 物和牲 畜 的多样性 以及养活草原人 口的能力 。 为 了维持 可持续发展 , 必须采用新 的思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西藏是我国的西南边陲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重要军事边疆。

这里的牦牛是西藏地区的标志性牲畜,也是当地牧民重要的经济来源。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进和西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牦牛产业作为西藏地区的特色产业,成为了扶贫攻坚的重要对象。

本文将围绕西藏牦牛产业扶贫展开思考,探讨如何在发展牦牛产业的同时实现脱贫致富。

牦牛产业扶贫需要打破观念上的束缚。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牦牛是高原地区的动物,适应环境恶劣,但很难赚钱的产业。

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牦牛产业的开发和利用空间越来越大。

牦牛皮、毛、肉、乳制品等都可以进行深加工,并通过电商等渠道远销各地,为当地带来丰厚的利润。

我们需要摒弃传统观念上的局限,积极引导牧民、农民参与现代牦牛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腾飞。

政策支持是牦牛产业扶贫的重要保障。

作为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政府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牦牛产业的发展。

加大对牦牛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产业发展的土地资源、资金扶持、税费优惠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合作社投资兴办养殖场、屠宰加工厂、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

还可以加强对牦牛产业技术的指导和培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拓展产业链条,为牧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要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牦牛产业扶贫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品种,自然环境对其生长和生存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发展牦牛产业的需注重生态保护,防止过度放牧、环境破坏等现象的发生。

还需要制定有关畜牧业发展的环境保护政策,严格控制牧场开发规模,采取科学的生态畜牧模式,合理利用牧草资源,保持牦牛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确保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合作交流与信息共享也是推动牦牛产业扶贫的关键。

在牦牛产业扶贫的进程中,需要加强各地的合作交流与信息共享,探讨相关产业的发展经验和创新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促进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西藏加快牦牛藏羊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西藏加快牦牛藏羊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资源,其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米的高寒地区,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素有“高原之舟”之称,按地形地貌、品种特性等又将牦牛分为藏东南山地型和藏西北草原型。

藏羊数量多、分布广、品种资源丰富,大体分为高原型、三江型和河谷型3大类群。

因此,在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牦牛、藏羊资源,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发展生态养殖,对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藏自治区牦牛、藏羊产业存在的问题1.养殖方式落后。

西藏自治区畜牧业产业仍处于小而散、多而不精的现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饲养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低。

受“惜杀惜售”传统思想影响,牦牛一般7~8岁出栏,藏羊5~6岁出栏,养殖周期长,生产效率不高,繁殖能力弱,出栏率、出肉率和肉产量低,对草原生态环境依赖度高,再加之农牧民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及时接受相关的新型技术及养殖新理念,严重影响现代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2.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

西藏自治区牦牛、藏羊种质资源丰富,牦牛有高山、娘亚、帕里、斯布、类乌齐等地方类群,藏羊有阿旺绵羊、岗巴绵羊、多玛绵羊等地方类群。

由于管理粗放,缺乏必要的保种及选育手段,这些优良品种数量及生产性能急剧下滑,人工授精技术(良种推广)得不到大面积推广,配种主要依靠本交,品种质量参差不齐,种业重视程度低。

3.产业融合度不高。

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现状等因素制约,缺乏带动性、成长性、规模性较好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市场经营主体,导致良种保护、高效繁育、规模养殖、产品深加工、仓储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拳头产品和系列产品,产品附加值不高。

二、西藏自治区牦牛、藏羊产业发展策略1.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生产性能。

应加大本地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力度,组建种畜核心群,加强选育,统一建立系谱档案,开展性能测定,做好选种选配,提高生产性能,加大良种覆盖率。

同时,加强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开发利用。

牦牛生态养殖与产业发展措施

牦牛生态养殖与产业发展措施

牦牛生态养殖与产业发展措施牦牛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畜牧资源,是高寒地区重要的经济动物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牲畜品种之一,牦牛肉、毛皮等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养殖与产业发展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畜牧业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牦牛的生态养殖与产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只有通过制定合理的发展措施,才能实现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牦牛生态养殖与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能够为牦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牦牛生态养殖的现状与问题1.现状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包括西藏、青海、甘肃等地,这些地区的地势高大,气候寒冷,草原资源丰富,非常适宜牦牛的生存和繁殖。

牦牛生态养殖主要以放牧方式为主,兼有适当的补饲和冬季圈舍饲养。

在这些地区,人们依靠畜牧业生产生活,牦牛也成为了人们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牦牛的生态养殖对于当地经济和社会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问题牦牛养殖产业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牦牛资源数量有限,牦牛的繁育难度大,特别是青藏高原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对牦牛的生存和繁殖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使得牦牛的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二是畜牧业生产方式较为传统,缺乏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持,这限制了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三是牦牛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价格波动较大,很难保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以上问题都制约了牦牛养殖产业的发展。

1.加大科技支持力度为了提高牦牛养殖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必须加大科技支持力度。

可以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促进牦牛品种改良,提高牦牛的繁殖能力;加强饲料营养的科学配方,提高牦牛的饲养效果;推广现代畜牧养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只有利用科技手段,才能够提高牦牛养殖生产的整体水平。

2.建立保护机制牦牛是我国特有的畜牧资源,须要加强对牦牛资源的保护力度。

可以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牦牛资源数据库,保护和管理好牦牛资源,确保其可持续利用;加强对兽医保健技术的推广,提高牦牛的养殖存活率;建立健全的畜牧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对牦牛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西藏牦牛产业扶贫是近年来西藏地区经济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

牦牛是西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符号之一,牦牛产业是西藏地区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西藏地区贫困地区的重要扶贫产业之一。

如何发挥牦牛产业的优势,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当前牦牛产业扶贫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重视科技创新,提高牦牛质量在扶贫过程中,牦牛的品种升级、优质干草的种植和贮藏、饲养管理等技术创新是重要的一环。

要注重科研人员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科技成果,提高牦牛的品种效益和质量水平,增强西藏牦牛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二、发挥牦牛资源优势,打造品牌效应西藏地区具有优越的牦牛资源,要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利用和维护牦牛产业,努力打造具有西藏特色的牦牛品牌,创造品牌经济效应,提高牧民收入。

同时,牦牛产业要融入当地文化,推动牦牛文化的发扬,增强牦牛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三、发扬群众力量,推动合作社建设扶贫工作要发扬群众力量,推动合作社建设。

要广泛动员团体和个人参与,推广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激发牧民积极性,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要支持发展规模化、品牌化、技术化农牧业,发展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牧民就业和增收。

四、整合资源,拓展产品市场在推动牦牛产业扶贫的过程中,要整合农牧资源,加强牦牛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拓展。

要加强与内地和国际市场的联系,扩大牦牛产品的销售渠道和范围,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牧民收益。

五、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西藏地区自然环境极其脆弱,发展牦牛产业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持生态再生产能力。

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实行限额放牧和建立退牧还草制度,避免草原生态不平衡、退化和沙化。

总之,西藏牦牛产业扶贫需要集聚各方资源,注重科技创新、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拓展市场、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牧区文化等方面工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提升贫困地区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实现农牧区的绿色发展和经济发展。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随着扶贫事业的不断推进,西藏牦牛产业被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重点扶持。

然而,西藏牦牛产业扶贫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一、整合资源优势西藏地处高原,气候和土地条件特殊,是发展牦牛养殖业的天然优势所在。

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建立起产、学、研一体化的牧业发展模式。

政府应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提高养殖效益和品质水平。

二、发展加工产业牦牛产业链的发展还需要完善加工环节。

除了将养殖业发展到深度和广度上,还要引导各类企业和特色农庄发展加工业,将牦牛肉和毛制品加工出来后更容易销售和运输。

同时,加工企业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更深层次的附加值产业。

三、提高牦牛产业附加值牦牛产品在市场上的价值相对较高,但由于传统的养殖方式和少量的加工产业,其附加值没有充分提升。

我们需要从多角度着手,比如在保护牦牛资源的同时,培育更多的优质品种,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丰富性选择。

政府还可以引导农民创新加工技术,研发富有现代感和特色的牦牛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

四、加强农民培训农民的是产业的主体和发展的基础。

在发展牦牛产业的同时,需要注重提高农民养殖和加工技能,增强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可以共同开展培训课程,提供各类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提升综合素质和市场能力等。

总而言之,西藏牦牛产业是当地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推进扶贫事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一方面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将其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另一方面,着重于加强附加值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培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扶贫帮助,最终实现扶贫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近年来,西藏牦牛产业成为了扶贫领域的热门话题。

牦牛是西藏的特产,其肉、毛等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对于西藏的高原生态环境也非常适应。

因此,发展牦牛产业可以帮助西藏打破经济困境,实现脱贫致富。

西藏的牦牛产业在近几年有很大的发展。

首先是养殖规模扩大。

牦牛的养殖规模从过去的几十头、上百头发展到了数百头、上千头。

其次是品种改良。

通过引进外来牛种和交配改良,西藏的牦牛品种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再次是科技创新。

通过新的养殖技术、草地管理技术等,提高了牦牛的饲养效率和产量。

最后是市场拓展。

国内外对牦牛肉、毛的需求正在逐渐扩大,因此西藏的牦牛产业也在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然而,牦牛产业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是资源短缺。

西藏的牦牛产业受生态环境限制,并且草原面积有限,加上气候不稳定,导致了牦牛饲养资源的稀缺。

其次是技术力量不足。

在缺乏专业技术支撑的情况下,养殖者们往往在草原保护、牦牛饲养和疫病防控等方面存在问题。

最后是市场营销不足。

虽然国内外市场对牦牛肉和毛的需求正在扩大,但是在销售渠道、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为了进一步发展西藏的牦牛产业,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加强资源保护。

必须合理规划资源、加强草原管理,防止草原过度开发和破坏。

其次是提高技术水平。

应该加强技术培训、加强养殖者技能提升,提高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

最后是深化市场开拓。

应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打造牦牛品牌、建立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牦牛产业对于西藏的贫困地区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扶贫产业。

其相关发展政策的实施不仅可以帮助当地养殖者增加收入,也能帮助改善生态环境。

要充分发挥牦牛产业的优势,改善养殖环境、提高产业技术、加强市场营销,最终实现西藏牦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当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西藏地区的大力支持和扶持,西藏的牦牛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牦牛是西藏的特产动物,它不仅是西藏人民的崇高信仰,而且也是西藏牧区的主要生产资料之一。

目前,西藏牦牛产业已经成为西藏地区重要的税收来源和贫困人群的重要就业岗位。

为了进一步发展西藏牦牛产业,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同时加强培训和技术支持。

首先,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

在促进西藏牦牛产业发展中,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是关键。

在牛产业扶贫方面,我们可以加大政策补贴力度,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和扶持力度。

同时,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为农牧民提供多元化增收渠道。

在生产方面,加强牛、草、土壤综合经营,确保养殖健康无害,同时提高牧民的生产技能和素质,促进牛产业发展。

此外,加强对牦牛保育的力度,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牦牛产业可持续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培训和技术支持。

牦牛养殖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牧民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

在扶贫方面,可以加强对牧民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其养殖技能和农业知识,不断提高其增收能力。

此外,在牦牛产品深加工方面,可以引入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同时为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

在牦牛产业发展中,宣传和推广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和推广牛产品,包括通过展览、会议和媒体等方式进行推广。

同时,可以发挥网络的重要作用,建设网络平台,推着生产和销售的有效衔接。

综上所述,西藏牦牛产业的扶贫工作需要政策、技术和宣传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加强对农村牧区的扶持力度,促进西藏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西藏地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就业和增收机会。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西藏是我国重点扶贫地区之一,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西藏的牦牛产业中,牦牛被认为是西藏地区的“第一资源”,并且在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发展牦牛产业对于西藏的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西藏牦牛产业扶贫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牦牛产业对于西藏的扶贫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藏地区是我国的高原牧区,而牦牛在高原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生存优势,是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来源。

发展牦牛产业可以带动当地农牧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减轻贫困地区的贫困压力,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

牦牛产业作为西藏地区的传统产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对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西藏的牦牛产业扶贫工作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投入。

政府需要通过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鼓励农牧民参与牦牛养殖产业,提高农牧民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农牧民转变传统的牧业观念和经营模式。

政府还可以加大对于牦牛产业的科研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牦牛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提高牦牛养殖的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

通过政策支持和投入,可以更好地帮助西藏地区的牦牛产业扶贫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牦牛品质是发展牦牛产业的重要环节。

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保护好这片净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发展牦牛产业要遵循科学的养殖方式,积极保护当地的天然草场和水源,避免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发。

改善牦牛的品质也是发展牦牛产业的重要方向。

提高牦牛的产量和品质,培育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优质牦牛品种,可以有效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

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特色,推动牦牛产业的深加工和特色产品的开发。

比如可以发展牦牛肉制品、乳制品、毛绒制品等,进一步提高牦牛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牧民的增收。

可以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牦牛文化体验、农牧民家庭旅馆等特色产品和项目,推动牦牛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通过深加工和特色产品的开发,可以更好地发挥牦牛产业的扶贫作用,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李洁君关于西藏牦牛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李洁君关于西藏牦牛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李洁君关于西藏牦牛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关于西藏牦牛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考察调研用数据简述了西藏牦牛发展和生产现状,分析了牦牛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西藏牦牛产业发展的初步的思路,为牦牛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牦牛;生产;问题;思路一、调查背景:本小组利用暑期时间赴西藏自治区进行实地考察牦牛产业的发展状况。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家畜品种之一。

牦牛是青藏高原的主要家畜,是草地畜牧业的主体畜种,而草地畜牧业是充分利用廉价的天然草地资源进行畜产品生产的过程,其发展历史悠久,并在西藏畜牧业生产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牦牛在暖季具有强生长势和强度肥育性能(钟光辉,1997),它可以将海拔4000m以上的光、热、水和草地等资源转化成畜产品提供给人类,是实现高寒草地资源有效转化为肉、乳品的特有动物之一,可以说没有牦牛就没有西藏特色畜牧业。

长期以来,牦牛为西藏人民的生存和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耗牛产业的发展与西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价值:此次针对拉萨市及周边乡镇牦牛产业的研究,目的有以下八个方面;(一)了解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来拉萨市及周边乡镇牦牛产业发展的状况内容包括了解拉萨市及周边地区牦牛总数及其变化、每个牧民家庭平均放牧牦牛数量及其变化、周边乡镇新兴私人牦牛养殖场饲养概况(以当雄县为例,包括当雄牦牛的一般情况、屠宰性能、绿色标准化饲养管理、育肥技术及疫病防治)以及牦牛的应用价值和市场需求。

此外还包括拉萨市政府、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农牧局及其下设科研单位为促进牦牛产业发展制定的利民政策和研究成果以及其影响,从而体现党和政府对于西藏地区藏族同胞的关怀。

(二)为拉萨及周边乡镇牦牛产业的发展及综合利用提出合理方案,满足当地农牧机构发展需求了解拉萨市及周边乡镇牦牛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潜力资源,根据资源禀赋理论进行资源优化设计和合理配置,实现产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卓尼县牦牛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与建议

卓尼县牦牛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与建议

卓尼县牦牛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与建议随着甘南州农牧互补战略和“一特四化”的深入实施,退粮还草工程的整体推进,畜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养牛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要加快卓尼县牦牛产业化发展,需要按照专业化布局来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产业化经营来推动产业,按照标准化生产来保障产业,以提高劳动者技能来发展产业。

需要在品种选育、饲草料利用模式、饲养方式以及育肥加工模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创新。

1目的1.1把以牦牛为主的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培育成卓尼县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对促进农牧民增收,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2牦牛养殖是实现粮食转化增值,广泛吸纳剩余劳动力,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1.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高原绿色食品”和“无污染食品”关注程度大幅度提高。

2发展思路根据《卓尼县深入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全力推进“一特四化”,促进农牧民增收实施方案》,突出重点和一般发展乡村,采取重点多扶技(养殖场),一般要兼顾夏秋季节全天放牧为主,雨天补饲,冬春放牧加补饲,以繁殖与育肥相结合,半舍饲暖棚育肥为主的思路,采用“龙头企业+养殖场+农牧户”的模式,着力将牦牛、藏羊优势产业发展成为我县特色畜牧业的主导产品。

3对策和建议3.1实施良种工程,建立良种繁育体系依法引种、繁殖、推广良种,强化繁殖场的生产能力和供种能力,提高良种在养牛羊中的贡献率。

这是养牛羊业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品种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3.1.1以繁殖场示范户为核心,从碌曲、玛曲引进优良的牦牛和藏羊良种,采用诱导发情、超数排卵、人工授精等种畜繁殖控制技术,提高种畜繁育能力,加快纯繁进度,保证种畜的数量和质量,为产业发展提供足量的优质种源。

3.1.2全县在17个乡镇建立人工授精站,逐步建立村级人工授精点,健全县、乡、村三级良种服务体系网络,提高受配率和受胎率。

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本行政区范围内的品种改良工作,确保品种改良任务的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30卷第4期(总第456期)
1 牦牛产业发展概况
西藏牦牛存栏约459万头,除墨脱县之外均有分布,其中主要产区昌都、那曲两个市共有298万头。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牦牛产业发展,启动了牦牛产业脱贫行动。

目前在拉萨、日喀则、山南、昌都、那曲、阿里等六地市的19个牦牛养殖县建立了牦牛育肥基地,多方投入支持牦牛短期育肥,大力推行“专合组织+牧户”“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牧户”等新型经营模式,实现草场、牲畜、人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集聚。

2 牦牛产业扶贫工程发展情况
一是那曲市成立了羌塘牧业开发有限公司,依托该公司构建“一园两区”牦牛产业布局,现已投入资金13.35亿元,启动建设项目8个。

“一园”就是在那曲市打造占地2100亩的牧业科技扶贫产业园区,目前已建成千头牦牛标准化养殖扶贫基地、牦牛与绵羊肉制品加工厂、乳品加工厂、扶贫饲料厂各1座。

“两区”就是建成牦牛生产核心区、饲草生产核心区,即以嘉黎县、色尼区为重点,建设牦牛标准化繁育场各1个,开展“娘亚牛”选育扩繁;以尼玛县为重点,建立人工草场3万亩。

二是拉萨市当雄县引进成立了西藏高原蓝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利用自有资金5000万元,由西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提供金融租赁支持和银行机构提供滚动式融资支持1.5亿元,总投资10亿元,计划5年内实现年出栏牦牛3万头(近期保证2万头),直接带动1万户建档立卡户通过牦牛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高原蓝公司重视基地建设,在当雄县与净土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辐射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5家,在索县直接与2家合作社签订收购协议,养殖规模达近7千头。

该公司在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方面,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第一,牦牛活体租赁促进贫困户增收。

向万户农牧民购买2万头牦牛(平均每户2头),每斤毛重收购价20元,平均每头牦牛收购价1万元,牧民收入总额可达2亿元。

第二,组建专业化贩运队伍,促进贫困户增收。

从建档立卡户和边缘贫困户中选择组建500人的专业收购队伍,在全区牦牛主产乡镇、主产牧场建立收购点,近距离服务农牧民。

每收购一头牦牛,将向收购人员返利不少于10%。

第三,草场流转促进贫困户增收。

在农牧民群众充分享有草场生态补偿等国家惠民政策的前提下,公司按每亩每年2元流转草场,直接增加群众收入。

第四,扩大用工促进贫困户增收。

公司屠宰场、展示区、制氧厂、包装厂、物流公司等各生产区已雇用员工200名,大部分都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月人均工资3000元,人均年收入40000元左右,确保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3 扶贫成效
实践证明,推行以专合组织和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畜牧业发展模式,掀起了牧区继“三个长期不变”政策后革命性的生产方式转变,改变了单家独户的传统牧业经营方式,规避了市场风险,优化了畜群结构,提高了牲畜出栏率、商品率,增强了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打破了“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惜杀惜售、牛羊成群却吃不上饭”的恶性循环局面。

但仔细分析,西藏特色产业发展总体水平还是不高,特色不“特”、优势不“优”,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市场占有率不高,人才缺乏、科研开发能力投入不足,扶贫产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

因此,还要从两个方面继续给予支持和帮助:一是产品销售,特别是青稞米及加工产品的内地销售、旅游扶贫产业的推广;二是企业引进,主要是适合高原地区的大型龙头企业及管理人才的引进。

4 发展对策
西藏农牧区地广人稀,小农经济意识和宗教意识浓厚,要从维护西藏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继续重视对小规模农户的扶持,宜采取渐进式制度变迁路径,逐步引导农牧民转变经营观念,提高家庭经营的集约化水平,要与时俱进完善土地、草地承包权流转的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让农牧民产生内生动力去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加入到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行列,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多元化、多层次、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参考文献]
[1] 周宏春.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农村绿色发展[J].环境保
护,2018(07).
[2] 雷若欣.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与实施路径[J].人民论
坛·学术前沿,2018(05).
[3] 温铁军.生态文明与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战略[J].上海大学
学报,2018(01).
关于西藏牦牛产业扶贫的思考
陈泓宇1,李跃洋2
(1.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阳 712082)
[摘 要]西藏大力推行“专合组织+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实现了规模经济和草场、牲畜、人力、资金等生
产要素的集聚,有效提高了牦牛产业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牧民产业扶贫的目标。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特色产业;牦牛产业;产业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2-25
[作者简介]陈泓宇(2000—),男,四川成都人,现为西北师范大学2018级工商管理学生。

-1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