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牦牛业现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西藏牦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2.1.2 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和草地生态的变化不利于牦牛业的发 展
温度和水分的不同组合对于地表各种自然地理成分和自然地理 过程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它们是决定陆地生态系统性质的最 过程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 重要的因素。植物第一性生产量与生态环境—土壤 气候的光、 土壤、 重要的因素。植物第一性生产量与生态环境 土壤、气候的光、 水因子密切相关。随着气温升高和气候变干, 热、水因子密切相关。随着气温升高和气候变干,以及由此而决 定的辐射干燥度变大,使得植物气候生产力降低(侯光良,1990 定的辐射干燥度变大,使得植物气候生产力降低(侯光良 年)。 20世纪 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牧区普遍气温升高、蒸发量增 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主要牧区普遍气温升高、 世纪 年代以来, 不少地方降水量减少,导致环境恶化,草地退化、沙化、 多,不少地方降水量减少,导致环境恶化,草地退化、沙化、盐 碱化严重,鼠害猖獗,草地生产力下降,已严重影响到牧区的生 碱化严重,鼠害猖獗,草地生产力下降, 存和发展。 存和发展。
3. 西藏牦牛产业发展思路
制约因素、生产管理、 制约因素、生产管理、人口及市场等方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西藏牦牛业现状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家畜品种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1470万头 牦牛,其中1400万头(占总数的95%)分布在我国青海、西藏、 四川、内蒙古、甘肃等省。牦牛是青藏高原的主要家畜,是高原 草地畜牧业的主体畜种,而草地畜牧业是充分利用廉价的天然草 地资源进行畜产品生产的过程,其发展历史悠久,并在西藏畜牧 业生产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牦牛在暖季具有强生长势和强度 肥育性能,它可以将海拔4000m以上的光、热、水和草地等资源 转化成畜产品提供给人类,是实现高寒草地资源有效转化为肉、 乳品的特有动物之一,可以说没有牦牛就没有西藏特色畜牧业。 长期以来,牦牛为西藏人民的生存和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 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开始显现。
西藏牛数量变化
700
600
500
数量(万头)
400
300
y = -0.1123x + 12.992x + 196.85
200
2
R = 0.895
2
100
0 1951 1955 1959 1963 1967 1971 1975 1979 1983 1987 1991 1995 1999 2003
年度
图1-2
二、西藏牦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2.1 自然条件对牦牛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2.1.1 高寒严酷的气候条件制约了牦牛业的发展 高寒、干旱是其主要的气候特征。就植物生长而言,高寒给植 就直接冻害以外,还影响草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 率,草地生物总量积累很低,大部分草地生物量低于500DM⁄ha左 右(环境压力)。 低温和缺氧对草地生态的影响还表现在动物生产方面,如家畜 基础代谢低,生长发育迟缓,生产性能第等,加之牧草供需严重 的季节不平衡,无法实现牦牛生产营养需求的满足。牦牛对饲草 料可获得量低,使牦牛早期开始就出现发育受阻,个体生产性能 低下,生产周期变长,导致整个产业处于一个不良的状态。
mm 年蒸发量
2500
2300
2100
1900
1700
1500
1300
1100 1971
1974
1977
1980
1983
1986
1989
1992
1995
1998
2001 年
班戈
申扎
那曲
嘉黎
当雄
安多
索县
图1-5 西藏部分县年平均蒸发量变化
二、西藏牦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2.1.2 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和草地生态的影响不利于牦牛 业的发展
二、西藏牦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2.1.2 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和草地生态的影响不利于牦牛业的发 展
近二十年来,青藏高原尤其是藏北高原冬季变暖非常明显, 近二十年来,青藏高原尤其是藏北高原冬季变暖非常明显,夏 季亦有气温升高趋势(刘淑珍等, )。结合西藏牦牛主要 季亦有气温升高趋势(刘淑珍等,1999)。结合西藏牦牛主要 )。 分布和草场退化的特点,对部分县最近35年的气候资料进行分析, 年的气候资料进行分析, 分布和草场退化的特点,对部分县最近 年的气候资料进行分析 总体年平均温度有上升的趋势,年平均降水量没有明显减少趋势, 总体年平均温度有上升的趋势,年平均降水量没有明显减少趋势, 但是牧草返青期( 月份 在西藏部分地区(那曲和中部地区) 月份) 但是牧草返青期(5-6月份)在西藏部分地区(那曲和中部地区) 出现暖干化趋势,对牧草的返青和生物总量有着严重的影响。 出现暖干化趋势,对牧草的返青和生物总量有着严重的影响。气 候的暖干化和环境恶化、草地退化,使牧区牧草产量明显下降。 候的暖干化和环境恶化、草地退化,使牧区牧草产量明显下降。
一、西藏牦牛业现状
一、西藏牦牛业现状
1.3 牦牛生产性能的现状 牦牛作为兼用型的原始品种,其产品主要有肉、乳、毛和 绒。其中产肉性能表现较为突出。研究表明嘉黎牦牛屠宰率、 净肉率、胴体产肉率(50.59%,43.02%,85.09%)都高于 帕里牦牛(49.47%,40.74%,81.84%)和斯布牦牛 (46.97%,37.40%,79.62%)。从体尺指数看,嘉黎牦牛 的体格更接近于肉用牛。牦牛平均日产乳量只有1-3kg,毛绒 不是主要的生产性能,产量较低,总体来看,类群之间的生 产性能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嘉黎牦牛的产肉性能较好。
24.7
3.4
一、西藏牦牛业现状
1.2 牦牛生态类群和种群结构现状
西藏不同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赋予了不同的牦牛类群。 西藏不同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赋予了不同的牦牛类群。迄今已经报 到的西藏地方类群牦牛有嘉黎牦牛、帕里牦牛、斯布牦牛、那曲牦牛、 到的西藏地方类群牦牛有嘉黎牦牛、帕里牦牛、斯布牦牛、那曲牦牛、 类乌齐牦牛、彭波牦牛、隆子牦牛、工布江达牦牛等地方类群。 类乌齐牦牛、彭波牦牛、隆子牦牛、工布江达牦牛等地方类群。根据国 家品种委员会确定,嘉黎牦牛、帕里牦牛和斯布牦牛三个类群为西藏的 家品种委员会确定,嘉黎牦牛、 优良地方类群。其他类群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和开发, 优良地方类群。其他类群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和开发,各类群之间的关 系也缺乏深入研究和定论。 系也缺乏深入研究和定论。
二、西藏牦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度 4 3 2 1 0 1971 -1 -2 -3 -4 -5 -6 班戈 申扎 那曲 嘉黎 当雄 安多
年平均温度
1974
1977
1980
1983
1986
1989
1992
1995
1998
2001
2004
年
索县
图1-3 西藏部分县年平均温度变化
二、西藏牦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一、西藏牦牛业现状
1.1 牦牛数量的发展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家畜的总量一直处于稳定增长(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家畜的总量一直处于稳定增长(图1-1)趋势,其 )趋势, 中牦牛的数量由1959年的 年的100多万头增长到 多万头增长到2007年近 年近500万头。据2006年底 万头。 中牦牛的数量由 年的 多万头增长到 年近 万头 年底 统计,西藏牦牛存栏总数达 万头, 统计,西藏牦牛存栏总数达492.3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的 %左右。2000 万头 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0%左右。 年以来,牛(包括牦牛)数量的增长幅度有提高的趋势(图1-2),主要原因 年以来, 包括牦牛)数量的增长幅度有提高的趋势( ),主要原因 ), 是近年来西藏加快了特色产业发展以及改良黄牛养殖业的驱动。 是近年来西藏加快了特色产业发展以及改良黄牛养殖业的驱动。
一、西藏牦牛业现状
二、西藏牦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草地退化和冷季家畜缺草( 草地退化和冷季家畜缺草(料)是严重威胁西藏草地畜牧 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西藏草地有40%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西藏草地有 并且退化趋势每年增加。从成因上看, 并且退化趋势每年增加。从成因上看,草地的退化分为自然的 原因和人为的原因。自然的原因是几十年以来,西藏整体的平 原因和人为的原因。自然的原因是几十年以来, 均气温逐年增加,降水量减少, 均气温逐年增加,降水量减少,使得本来属于干旱和半干旱草 地的西藏主要草地更加干旱。 地的西藏主要草地更加干旱。但是历史上长期的气候变化并没 有导致像今天这么严重的草地退化, 有导致像今天这么严重的草地退化,所以认为不合理的利用是 草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 草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西藏草地退化最严重的地方 也是西北部及青藏公路沿线农牧民定居处的冬季草场。 也是西北部及青藏公路沿线农牧民定居处的冬季草场。
二、西藏牦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2.1.4 草地生态条件恶化使得牦牛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讲草地植被是西藏地区的主要植被。草地生 产力包括牧草第一性生产能力和家畜第二性生产能力。草地严重 退化以后,草地涵养水分的能力下降,加之气温升高、蒸发量增 大而降水量又在减少,导致冰川后退,河流径流量锐减,水溪断 流,湖泊沼泽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干旱缺水草场增多;生物多 样性遭到破坏,天然草地野生物种种群数量剧减。 草地和沙地 往往只有单向的转换,许多草地退化成为了沙地。这种趋势目前 仍有加剧的危险。第一性生产力的变化直接影响第二性的生产力, 也就是牦牛产业的发展面临草地生态条件的恶化的严峻挑战,改 变牦牛完全依赖于天然草地的生产模式势在必行。
根据对三大类群的调查, 根据对三大类群的调查,西藏牦牛各生态类群的群体结构还存在一定 的不合理,能繁母畜比例偏低( )。长期以来 的不合理,能繁母畜比例偏低(表1.2)。长期以来,三大类群的本品 )。长期以来, 种选育工作一直在进行,但是选育规模不大, 种选育工作一直在进行 但是选育规模不大,西藏牦牛良种覆盖率仅为 但是选育规模不大 12%左右,良种的选育速度和推广的力度跟不上生产的需求。 左右,良种的选育速度和推广的力度跟不上生产的需求。 左右
通过对草地退化影响因子的定量分析,各因子对草地 退化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大风日数-降水量-气温升高-超载 率-蒸发量/降水比值,但在人类活动较强的地区(中部和 东部),超载放牧应是影响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刘淑珍 等,1999)。
二、西藏牦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2.1.3 草地退化加剧牦牛产业发展草畜矛盾 草原是地球的“皮肤”,是人类生活家园的重要生态屏障。人们 不能直接利用牧草,是通过饲养牲畜,将草转化成肉、奶、皮、 毛为人们所消费。畜如果离开了草、畜就无法生存,草离开了畜, 草也就失去了作为资源的价值。 由于气候暖干化和人为不合理的利用造成草地环境恶化、草地退 化,单位面积草地产草量下降,牧草第一性生产能力已经降低。 全区草地退化面积己达6.4亿亩,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51.45%, 荒漠化、盐渍化、鼠虫灾害、草地人为破坏等问题严重,与1989 年草地资源调查资料比较12年间草地退化面积增加了4.60亿亩, 是1989年的2.4倍,其中严重退化的草地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30 %左右。草地退化加剧了家畜饲草料短缺的问题,同时可放牧草 地的压力增大,牦牛获得营养的水平降低,导致牦牛生产性能不 同程度的降低。
西藏牦牛业现状、 西藏牦牛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及产业发展思路
报告人: 报告人:姬秋梅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报告提纲
1. 西藏牦牛业现状
1.1 牦牛数量的发展 1.2 牦牛生态类群和种群结构现状 1.3 牦牛生产性能的现状
2. 西藏牦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2.1 自然条件对牦牛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2.2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滞后影响了牦牛业的发展 2.3 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牦牛业发展的影响
mm 年降水量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71
1974
1977
1980
1983
1986
1989
1992
1995
1998
2001
2004 年
班戈
申扎
那曲
嘉黎
当雄
安多
索县
图1-4 西藏部分县年平均降水量变化
二、西藏牦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西藏牛的数量变化趋势
一、西藏牦牛业现状
表1.1 西藏牦牛数量及分布 (2005) 单位:万头,% ) 单位:万头,
地区
总数
拉萨
日喀则
山南
阿里
那曲
昌都
林芝
数量
477.5
53.75
62.21
25.57
15.5
186.7
117.82
16.12
占总量的% 占总量的
100
11.2
13.0
5.4
3.2
39.1
一、西藏牦牛业现状
西藏家畜总量变化
3000
数量(万头、 、只、匹)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51 1955 1959 1963 1967 1971 1975 1979 1983 1987 1991 1995 1999 2003
年份
图1-1 西藏家畜总数量变化
一、西藏牦牛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