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资源-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治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心肌功能减退性疾病,其特征为心室扩张和心肌收缩功能下降。
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免疫病理反应等因素有关。
本文将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1. 早期诊断:早期诊断是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的关键。
诊断包括病史收集、临床体征观察、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病史中需注意询问家族史、心脏病发作史、心律失常、外源性毒素暴露史等。
体征方面可观察到心脏扩大、杂音、浮肿等情况。
心电图可显示心脏电活动异常,如ST段改变、室内传导阻滞等。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DCM的主要手段,可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
2. 治疗原则:治疗DCM的原则是缓解症状、改善负荷和心肌氧供平衡、预防并发症、延长生存期。
治疗分为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三个方面。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DCM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抗心力衰竭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药物等。
抗心力衰竭药物主要包括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能够改善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降低肺嵌顿压和心脏负荷。
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能够预防和控制心律失常。
抗凝药物主要用于预防血栓栓塞。
4.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限制盐摄入、戒烟、控制体重、适度锻炼等。
限制盐摄入可减少心脏负荷,戒烟可改善心脏功能,控制体重可减少心脏负荷,适度锻炼可增强心肌收缩力。
5.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情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心脏移植、动脉狭窄修复术等。
心脏移植是DCM的最后手段,适用于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改善的患者。
动脉狭窄修复术可修复狭窄的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6. 新进展:近年来,DCM的诊治又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新治疗手段的应用,为DCM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干细胞治疗可通过注射干细胞促进心肌再生和修复,基因治疗可通过转导基因改善心肌功能。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心肌病,其特点是心室扩张、收缩功能下降和心脏重塑。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进展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本文将从诊断、治疗和研究方面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进展进行介绍。
一、诊断进展1. 临床表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常常表现为心力衰竭症状,如气促、乏力、水肿等。
随着对心肌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对于这些典型的临床表现能够更快速地引起医生的注意,从而加速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2. 分子遗传学: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为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对患者的基因检测,可以明确疾病的遗传性,为家族中其他成员的风险评估提供了依据,也为未来因果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指导。
3. 影像学检查:心脏超声、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在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检查技术的不断改进,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治疗进展1. 药物治疗:对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利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能够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部分新型药物如ARNI (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的应用也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2. 设备治疗: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等设备治疗在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设备的植入,能够改善心脏的电生理状态,预防心律失常,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心脏移植:对于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移植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而随着器官捐献的不断增加和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移植的成功率也在持续提高。
三、研究进展1. 分子机制研究: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些基因变异和蛋白质异常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对于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2. 干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方式,对于心肌再生和修复有着巨大的潜力。
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治进展
限制型心肌病以心室舒张功能下降为主要 特点,可伴有心室腔缩小。
缺血性心肌病
心包积液是由于心包内液体过多而引起, 可导致心脏压塞和心力衰竭的症状,但心 脏形态一般正常。
缺血性心肌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 起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肌损害,可 伴有心肌梗死等病史。
04
CATALOGUE
药物治疗进展
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扩张性心肌病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等手段。然而,对于某些严重患者,治疗效果仍不够理想,且存在较高的并发 症风险。
未来研究展望
早期诊断与筛查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治疗扩张性心肌病,未来的研究需要致 力于开发更加准确、便捷的诊断方法,以便早期筛查出疾 病患者。
疾病进展与预后研究
预测因素
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心肌重构 程度、神经体液因子等都是预测患者预后的
因素。
预防策略与措施
预防策略
对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预防策略主要包括改善生活 方式、控制危险因素、规律随访和规范化治疗。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饮 酒、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规律的运动等。同时,控制高 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等也是预防扩张性心肌病的重要措施。
07
CATALOGUE
挑战与展望
目前面临的挑战
诊断准确性
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诊断往往依赖于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目前,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仍存在诊断困难的问题。
疾病进展与预后
虽然扩张性心肌病的发病率较高,但对其自然病程和预后影响因素的了解仍不够深入。因此,对于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判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进展
·综述·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进展张敏,王仁平,王雷,吕志信,段素社,苗建波,刘红霞,黄瑞霞 作者单位535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城医院心内科 【摘要】 扩张型心肌病为左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张及收缩功能障碍,其是不同原因、不同病理过程的共同结局,其心功能损伤程度不能以异常负荷或缺血操作来解释,现将近年来其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 54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71(2008)05-0079-02 扩张型心肌病(DC M )为左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张及收缩功能障碍,可以是特发性、家族性、遗传性、病毒性和(或)免疫性、酒精性或中毒性以及并发于已知的心血管疾病的,现将近年来其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1 组织学改变在过去的50年间,心脏是终末分化器官、不能再生心肌细胞的观念一直处于心血管研究和治疗的中心。
极大地挑战了心脏老观念的最有关联的观察是将女性心脏移植到男性患者,在移植的女性心脏中发现了男性细胞[1]。
在这些性别错配的心脏移植病例中,男性宿主中的女性心脏具有较多数量的Y 染色体阳性的心肌细胞和冠状血管,尽管就心脏嵌合现象的程度而言各组间存在差异[1-6],但是这些结果提示男性细胞移居到女性心脏并分化为心肌细胞和血管结构,与女性心脏中存在男性细胞和干细胞样细胞能迁移到异体移植心脏并分化为心脏细胞的观点一致。
在移植心脏及对照组均有表达c -kit 、干细胞抗原-1(ste m cell antigen 1,Sca -1)和多向性抗药-1的原始细胞[1]。
对这些未分化细胞以及早期定向分化细胞的认识提示心脏干细胞(ca rdiac ste m ce ll,CS C )在调节正常和病理情况下心肌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这些研究结果是开展明确成人心脏中是否定居有CSC 工作的基础[7]。
2 诊断DC M 是不同原因、不同病理过程的共同结局,其心功能损伤程度不能以异常负荷或缺血损伤的范围来解释[8]。
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治进展
• 扩心病简介*新增病例5—8年/100,000
•
*占心衰总人数旳10—15%
•
*是青少年、小朋友心衰旳主要病
因
•
*死亡率高
•
*23年生存率低(10—30%)
• 扩心病旳发病机制 • *急性病毒心肌炎后病毒连续性感染 • *本身免疫造成心肌进行性损害
• 病毒性心肌炎向扩心病转化旳机制
•
*细胞免疫异常 T细胞能够被病毒等激活
• 卡维地洛能选择性降低冠状窦去甲肾上腺素水 平,降低心脏交感活性指数
• 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具有阻滞β1、β2和α受体旳 作用,急性使用卡维地洛减低左室充盈压,与α 受体阻滞致轻度血管扩张有关。卡维地洛甚至 能改善心衰患者存活率
• 临床应用中,β-受体阻滞剂抗心衰作用 与ACEI是协同旳。应从尽量小旳剂量开 始,逐渐增长至最大耐受水平,连续应 用超出1月才干看出疗效。假如在最初数 周病情恶化,增大利尿剂用量可稳定病 情,然后继续应用,以到达病情进一步 改善
β-受体阻滞剂
• 1975年瑞典学者将β-受体阻滞剂用于DCM伴 心动过速和严重充血性心衰患者,成果发觉患 者活动能力得以改善[6],当停用β-受体阻滞 剂数周后,临床及血液动力学情况恶化。 Waagstein等人[7]报道欧洲和北美33中心,5 年内383例伴心衰III级DCM患者用β-受体阻滞 剂和转换酶克制剂(ACEI)对照试验。成果显示 美多洛尔改善心功能明显优于ACEI,提醒在改 善心功能方面,β-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不同于 ACEI。
钙离子拮抗剂
• 临床随机双盲praise试验[1-3]提醒新旳钙拮抗 剂氨氯地平(amlodipine)能延长DCM患者旳存 活率,对严重心衰患者不增长心血管发病率和 病死率。动物试验显示[4]氨氯地平可引起剂 量依赖性氮化物产生旳增长,同步也增长大冠 状动脉和主动脉内氮化物旳产生,后者反应一 氧化氮(NO)形成。局部血管释放NO,使血管 扩张。而地尔硫 和硝苯吡啶无此功能。 mohler等[5]以为氨氯地平对心衰患者有效, 可能是因为该药减低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 所致。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常见的心肌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肌功能减退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
该病的致病因素很复杂,包括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异常等多种因素。
此外,长期饮酒、心脏瓣膜病变、心肌缺血等因素也可导致DCM。
DCM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
对于DCM的诊断,一般需要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磁共振等检查。
治疗方面,当前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心肌再建手术等,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心脏移植。
药物治疗是DCM的主要治疗方式,其中包括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等。
这些药物不仅可改善患者的症状,还可降低心脏负荷、延长生存期。
同时,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还应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DCM的预后依然不容乐观,病情严重者难以通过药物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
近年来,DCM的治疗进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器官移植等方面。
在基因治疗方面,研究发现,部分DCM患者存在遗传因素,通过基因测序分析可以针对患者的基因变异进行个体化治疗。
目前,基因治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干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利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进行心肌再生,可以有效改善DCM患者的心肌功能。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实验室中得到了验证,正在逐步向临床应用转化。
器官移植是治疗DCM的最终手段,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手术等治疗无明显效果的患者来说,心脏移植是唯一的希望。
在移植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避免免疫排异反应,同时,也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监测。
总的来说,DCM是一种疾病复杂的疾病,目前尚无完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未来的研究将把重点放在个体化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方面,以期解决DCM的治疗难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及照护。
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进展自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认识扩张型心肌病(DCM)以来其发病机制始终未完全弄清。
经过半个多世纪许多研究者的共同努力,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在其诊断与治疗方面均已取得重大发现和进展。
现在人们诊断DCM比较肯定的依据已有70余种之多。
因限于篇幅,在此不予赘述,仅对治疗方面的进展试以综述如下。
关于DCM的治疗,人们业已形成共识:目的是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心律失常和预防肺及体循环栓塞。
[1]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又分为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即如心脏同步起搏、左室减容术(BatiSta术)、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心脏移植等。
在此试述药物治疗的进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提出了神经体液学说和心室重塑学说,并先后在CHF的治疗中,成功地应用了(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AngII 受体阻断剂(AT1)。
(2)β受体阻滞剂。
(3)醛固酮(Ald)受体拮抗剂。
(4)HMG-C0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治疗,显著地改善了病人的预后,大幅度地降低了病死率。
这些药物因均具有抑制神经激素过度激活及逆转心室重塑的作用,从而达到延缓CHF的临床进程,改善生存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也从治疗学的角度佐证了上述理论的正确。
上述药物也恰如有学者形象的称谓“药物减容术。
”1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多年来DCM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直存在争议,直至20世纪90年代仍然是心力衰竭治疗的禁忌。
早在1975年瑞典学者WaagStein首创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获得疗效[2],结果发现患者活动能力得以改善,当停用β受体阻滞剂数周后,症状复又恶化。
再次应用症状又获改善。
深入研究,人们发现:(a)心衰时交感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血浆中高浓度的儿茶酚胺代谢产物自由基损伤心肌。
β受体阻滞剂能防止儿茶酚胺介导的心肌毒性,使心肌免于直接损害,保护心功能。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功能受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诊断方面,随着心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超声心动图的普及,扩张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变得更加准确。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心腔大小、心肌壁厚度、心肌收缩功能等指标,帮助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
心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也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有辅助作用,如B型钠尿肽、心肌肌钙蛋白等指标的异常可以提示疾病的存在。
治疗方面,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为主要目的。
外科手术治疗常见的是心脏移植术,适用于病情严重、无药物治疗效果的患者。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的进展,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也有了新的突破。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通过改变异常基因的表达和功能,修复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
通过基因治疗可以提高心肌的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干细胞治疗也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治疗方法。
通过干细胞移植,可以修复受损的心肌组织,恢复心肌功能。
目前已经有一些临床试验显示,干细胞移植对于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综合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综合治疗包括心脏康复、心理治疗、营养支持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旨在减轻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进展非常明显,早期诊断准确率的提高、治疗方法的不断创新为患者的康复和生存率提供了保障。
随着技术和研究的进一步突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心脏肌肉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心脏舒张功能受损、心脏扩大和心脏收缩功能受损。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对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进展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本文将对近年来关于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希望可以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心理笔记图、心脏磁共振和遗传学检测技术的不断成熟,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心脏磁共振成像可以直观显示心肌的运动情况、扩张程度和心功能,是扩张型心肌病的重要诊断手段。
遗传学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识别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的患者。
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也被逐渐引入到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中,如B型钠尿肽等,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一直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随着对疾病机制的深入认识,一些新的药物被引入到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中,如环孢素A、ACE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等,这些药物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些针对疾病机制的新药物也正在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如钙调减蛋白抵抗剂、肌球蛋白抑制剂等,这些新药物的出现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2. 冠脉介入手术对于合并冠心病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冠脉介入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随着介入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介入手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症状,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
3. 心脏移植对于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尤其是合并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心脏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移植排异反应的防治手段的不断完善,心脏移植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不断提高,为晚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肌病,其主要特征是心室腔扩大和心肌结构改变,导致心肌功能受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进展也有了重大突破。
本文将介绍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的最新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病人通常出现乏力、呼吸困难和心律不齐等症状,体格检查可以发现心脏杂音、心律失常等体征。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是常用的影像学方法,能够显示心室腔扩大和心肌功能异常。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心肌肌钙蛋白和B型钠尿肽等生物标志物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改善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防止并发症等方面。
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
利尿剂可以减轻心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心肌收缩力。
抗凝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也可以用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近年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和心脏移植等介入治疗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通过左心室调谐器在心脏中放置电极,以改善心室收缩功能。
心脏移植是一种最后的手段,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除了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心理支持也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病人应保持适当的休息和运动,控制饮食,戒烟限酒。
心理支持可以帮助病人缓解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
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精确的诊断和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通过综合运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心理支持等多种方法,可以显著减轻病人的症状,改善心肌功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扩张型心肌病仍然是一种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监测。
未来的研究应深入探索其发病机制,发展更个体化的诊治方法,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心肌病的类型,通常表现为左心室扩大和心肌功能受损。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也得到了很大的进展。
本文将就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介绍和探讨。
在过去,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心脏超声、心脏核磁共振等检查。
但是这些检查在早期可能不够敏感,致使一些患者的病情得不到及时诊断。
近年来,一些新的诊断指标的出现,使得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得到了很大的进展。
首先是心肌活检的应用。
过去,心肌活检在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它需要手术进行,对患者的侵入性很大。
但是最近一些研究表明,心肌活检对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因此在确诊不明确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心肌活检。
其次是基因检测的应用。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与一些基因突变相关。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更早地发现患者是否存在相关基因突变,从而对病情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心肌钙蛋白T(cTnT)等心肌标记物的监测也成为了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手段之一。
这些心肌标记物在患者心肌受损时会释放到血液中,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其浓度的变化来判断心肌是否存在损伤,从而进行诊断。
二、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进展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多种方式。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药物治疗方面,随着对心脏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研究,一些新型的药物陆续问世。
比如利培酮可以通过调节心肌细胞内钙离子平衡来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丙戊酸钠、ACEI等药物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
手术治疗方面,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但是由于供体紧缺等原因,心脏移植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进行的治疗方式。
一些新型的手术治疗方式也相继问世,如心脏辅助装置的应用等,为那些无法进行心脏移植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心肌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心室扩张和心肌收缩功能减弱。
扩张型心肌病可以引起心衰、心律失常和猝死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造成重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等检查结果。
临床表现包括迅速发展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晕厥和猝死等症状。
心电图可以显示心室肥厚、室壁运动异常和心律失常等特征。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方法,可以评估心室功能、室壁运动、心腔大小和瓣膜功能等指标。
心脏磁共振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心室形态和功能信息,尤其对心室壁纤维化的检测具有优势。
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目标是改善心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机械辅助支持和心脏移植等。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抗凝药物等。
ACEI和ARB可以降低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改善心室功能;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室功能;利尿剂可以减轻肺水肿和负荷,改善心功能;抗凝药物可以减少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风险。
2.电生理治疗:电生理治疗包括心脏复律术和植入式除颤器等。
心脏复律术可以纠正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等;植入式除颤器可以监测和纠正严重的心律失常,以预防猝死。
3.机械辅助支持:机械辅助支持是治疗严重心力衰竭的一种有效手段,可包括体外膜氧合(ECMO)、心脏辅助装置(VAD)和人工心脏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维持患者的循环功能,减轻心脏负荷,并提供支撑时间,为心脏移植做准备。
4.心脏移植: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心脏移植可以替换患者的病变心脏,恢复正常的心脏功能,但由于供体心脏的限制和移植后的免疫抑制治疗等问题,心脏移植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新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新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心肌疾病,其特征是心室腔扩大和心肌功能下降。
以下是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的一些新进展:钙拮抗剂:钙拮抗剂可以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耗氧量等作用,改善心肌功能和减轻心脏负担。
尼群地平和硝苯地平是目前常用的钙拮抗剂。
心肌支持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心肌功能下降较为明显,可能需要进行心肌支持治疗。
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是目前常用的心肌支持治疗方法之一,可以提高心肌的功能,减轻心脏负担。
细胞治疗:细胞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通过注射干细胞或成体细胞等,促进心肌再生和修复,改善心肌功能。
目前已经有一些临床研究证明细胞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有一定的疗效。
靶向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复杂,与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
目前,一些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正在研究和开发中,例如MYK-461和Mavacamten等,这些药物可以针对特定的基因突变进行治疗。
总之,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的新进展包括钙拮抗剂、心肌支持治疗、细胞治疗、靶向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从而更好地控制病情,促进心肌恢复。
同时,定期复查和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及早发现和
处理病情变化。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作者:闻青松肖纯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第14期【摘要】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均见左心室和(或)右心室扩大,常合并心肌收缩功能障碍。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细胞变性且坏死,心肌间质呈纤维化状态,为不同原因和病理过程共同产生的结局。
本研究旨在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进展作以下综述。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診治进展;左室重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属于一种常见心肌疾病类型,患者病情通常包括特发性、家族性、遗传性、病毒性及免疫性等[1]。
病情会呈进行性加重趋势,通常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及猝死等。
为了提高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病情预后,早期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尤为关键,因此探析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治进展十分重要。
1 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诊断1. 1 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机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均是由不同原因和病理过程共同造成的病症,通常患者的心功能损伤程度用异常负荷或者缺血损伤的情况解释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早期认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多数存在肠道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等感染因素,且伴感染后容易造成免疫损伤及免疫紊乱。
T淋巴细胞免疫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尤为重要。
Haasken等[2]的研究中指出, CD4+T淋巴细胞为心肌炎的一种启动因子,可促扩张型心肌病发病。
研究表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中CD8+ T淋巴细胞减少, CD4+ T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淋巴细胞比例失调显著,同时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使体内免疫系统不能有效下调对自身心肌抗原的免疫反应。
Liu等[1]的研究中指出,扩张型心肌病可能是机体促炎/抗炎反应免疫失调造成,继而造成患者体内免疫调节功能降低,且影响心脏功能。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体内常见的5种自身抗体分别为抗线粒体腺嘌呤核苷异位酶(ANT)抗体、抗肾上腺素能β1受体(β1AR)抗体、抗胆碱能M2受体(M2R)抗体、抗肌球蛋白重链(MHC)抗体和抗L型钙通道(L-CaC)抗体。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展摘要:现代人的心脏类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当前仍未作出统一的解释,仅了解其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障碍、感染、代谢障碍等有关。
本文即是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治疗进行研究,分别从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药物治疗;外科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目前仍属于发病性心肌病当中原因不明的病症,患者主要以左心室或右心室扩大为主要临床症状,此时患者的心肌收缩能力会明显降低,导致心力衰竭,进而影响患者的健康。
一、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当前临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物种类较多,但都是非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并无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根治,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血液循环效果。
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利尿剂、血管扩张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手提阻滞剂等。
其中的利尿剂主要是帮助患者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心脏的代谢负荷,并且降低淤血初选的几率。
血管扩张剂主要是对患者的血管平滑肌产生影响,继而软化血管,扩大血液流通量。
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外科治疗是该类疾病根治性放法之一,其主要分为常规手术和血管介入手术两种。
其中介入治疗就是利用外科手术方式对两侧心室的同步进行重建,在患侧心室的侧后壁部位放置电子起搏电极,利用电流对患者的心室产生刺激,进而提高的收缩能力,并调节左右心室的同步率,使血液流通量增肌,降低心力衰竭的症状[1]。
常规手术则包含了心脏移植、心室减容、心室部分切除、心脏辅助肌泵等各种方式,其中心脏移植的方法效果最好,但是必须保证移植心脏的配型和后期免疫治疗干预,因此心脏移植也是外科手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中失败率较高的。
心脏减容或部分切除手术时通过降低心脏的自身体积,从而缓解心肌收缩受到的影响,同时降低心脏的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
但这种治疗方法仅为短期有效,长期应用后复发率较高。
心脏辅助肌泵与介入式治疗相似,但只需要在背阔肌处植入电极刺激人体心脏即可,不需要直接介入到心脏当中。
扩张型心肌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并伴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常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猝死,可见于病程中任何阶段。
西医对该病治疗目前仍无有效确切的治疗手段从根本上逆转心肌细胞损害,改善心功能,仅是针对心衰、心律失常、栓塞等对症治疗。
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DCM在此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可行性选择。
1 中医研究进展1.1 中医病名探讨:DCM早期仅有气促、心悸、乏力表现。
存在心功能不全时,症见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咯血等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归属为“咳喘证”、“痰饮证”;当右心功能不全时,症见食欲不振、腹胀、下肢浮肿等,可归属为“水肿证”。
晚期常同时见到上述左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是全心衰竭,可综合归属为“咳喘、水肿证”。
DCM中心律失常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或为首发症状。
常见心律失常有室性或房性早搏、心房颤动、各种传导阻滞、心动过速等,根据理心率的快慢,可分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和慢速型心律失常,均属于“心悸”、“怔忡”范畴。
部分患者可因心律失常而发生晕厥,归属于“厥脱证”。
猝死也可见于DCM,常多发生在大龄儿童和年轻成人,也是引起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严重心血淤阻,而致心气心阳暴脱的“厥脱证”。
1.2 中医病因病机:病因为正虚邪恋。
正虚,多由先天禀赋虚弱和后天失养所致。
正虚即人体的阴阳气血之虚,DCM表现为心的气血阴阳虚弱,其中尤以心气虚心阳虚为主。
心气虚则运血无力,易致血行淤滞,或瘀血,导致心脏血淤或血脉淤阻之证,症见气短或气促、心悸、乏力。
心气虚,久之可致肺气虚而卫外失职,易招致外邪侵袭而加重病情。
同时心气虚渐致心阳亦虚,心阳虚可渐致脾肾阳虚,致使脾失运化水湿,肾失温化水湿,从而痰饮、水湿内停。
以上瘀血、痰饮、水湿、外邪之侵袭俱为有形之实邪,实邪久恋,更伤正气,最终形成正虚邪实之证。
此外,心气虚,血脉淤滞可导致肝淤血,症见肝肿大,触压疼痛等。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诊治进展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肌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室扩大、壁厚正常或稍增厚,心肌张力降低和舒张功能障碍。
这种病症常见于心肌损伤、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也可以是遗传性或代谢性疾病的症状之一。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有了许多进展。
在诊断方面,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血液检查等结果来初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扩张型心肌病。
近年来,心脏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如超声心动图、心磁共振成像等也为诊断提供了更准确的方法。
心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有助于评估心肌的运动和形态。
在治疗方面,药物疗法仍然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洋地黄类药物、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负荷、减少心肌纤维化等作用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心脏移植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心脏移植是将损坏的心脏移除,替换为健康的供体心脏。
但由于供体心脏的稀缺和手术的高风险性,心脏移植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患者。
近年来,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也成为了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热点。
基因治疗可以通过改变患者体内的基因表达来修复损伤的心肌细胞。
细胞治疗则是通过将健康的心肌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来恢复心肌功能。
这些新兴的治疗方法可能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还应该注意日常的生活习惯和心脏保健,包括控制血压、限制盐的摄入、保持适当的运动和饮食习惯等。
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诊断方面,心脏影像学技术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方法;治疗方面,药物疗法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新兴的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也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患者也应该注意日常的生活习惯和心脏保健。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将进一步得到改进和完善。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心肌疾病 ,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预后差,死亡率较高。
因此,对DCM进行药物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治疗方面钙增敏剂和第3代β受体阻滞剂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免疫干预与免疫吸附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已成为患者的一项辅助治疗手段;心脏移植是终末期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基础研究方面基因治疗与细胞移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有望为患者开创新的治疗途径。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研究进展【Abstract】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 is a cardiomyoathy with unknowncauses ,lacking of specific treat ,bad prognosis and high mortality . Therefore,treatment research of DCM is very important. The drug of rein -forcing Ca and the third—generation β-blockers reduce mortality significantly with the efficacy on immune—intervention and the ELISA.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in cardiac function has become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end—stage heart transplant becauseof the remarkable improvement. Basic research in gene therapy and ce11 transplantation is under the limelight and is expected to create new treatments for patients.【Key words】 di1ated cardiomyopathy therapy progress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心肌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引起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生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素心室造影
• 显示心腔扩大与室壁运动减弱,左室喷 血分数减少,运动后更为明显。 • 收缩时间间期早期即可不正常,左心室 喷血时间(LVET)缩短,喷血前期 (PEP)延长、PEP/LVET增大。
心导管检查
• 早期近乎正常,左右心室舒张末 期压可以稍增高。有心力衰竭时 心排血指数减小,动静脉血氧差 大,肺动脉及心房压增高。心血 管造影示心腔扩大,室壁运动减 弱。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致心律失常性 右室心肌病以右室心肌被纤维脂肪组织 进行性替代为特征,家族性发病颇为常 见,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心律失常 和猝死多见,尤其是年轻患者。临床表 现为右心室进行性扩大,难治性右心衰 和/或室性心动过速。
• 未分类的心肌病 是指不适合归类为上述 类型的心肌病,例如弹力纤维增生症, 非致密性心肌病、心室扩张不明显的收 缩功能减退、线粒体损害。有些疾病可 以表现为多种类型心肌病的特征,如淀 粉样变性,系统性高血压。心律失常和 传导性疾病可以是原发性心肌病,目前 未列入心肌病范畴。
• 1) 钙拮抗剂对扩心病的干预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存在抗ADP/ATP载体抗体, 检出率高达60—95%。该抗体通过增加心肌细 胞膜钙电流和胞浆游离钙浓度,引起心肌细胞 损伤,应用钙拮抗剂可以防止该效应的发生。 DIDI试验地尔硫卓60—90mg一日三次。明显 增加患者的心脏指数和运动耐量。ISDDC试验, 心 胸 比 减 少 , LVDEd 减 少 。 LVEF 增 加 (35.75±10.78%增加42.5±11.4%)。因心衰 住院减少,死亡率降低。其主要药理机制是干 预抗体介导心肌损害和保护心肌。
扩张型原发性心肌病心电图表 现
• • • • • • • 心律失常 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非特异性ST-T异常Q波 室性早博 心房肥大 左束支后分支阻滞
超声心动图
• 本病早期即可见到心腔轻度扩大,尤其 左心室,室壁运动减弱,后期各心腔均 扩大,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也减弱。 二尖瓣前叶双峰可消失而前后叶呈异向 活动。左室射血分数常减至50%以下, 心肌缩短比数也减小。可能有少量心包 积液。
• 扩心病的发病机制 • *急性病毒心肌炎后病毒持续性感染 • *自身免疫导致心肌进行性损害
• 病毒性心肌炎向扩心病转化的机制 • *细胞免疫异常 T细胞能够被病毒等激活 并增殖,浸润心肌,造成免疫损伤。 • *病毒RNA持续存在 病毒RNA复制,产 生无侵袭性具抗原性的病毒RNA,触发机体免 疫反应。 • *细胞凋亡 病毒感染,激活细胞凋亡的 程序,进入细胞凋亡,心肌细胞破坏,心肌扩 张。
• 一.扩张性心肌病(DCM) • DCM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 受损为特征。其病因可以是特发性、家 族/遗传、病毒和/或免疫性、酒精/中毒 性,或是已知心血管病的心肌功能损害 程度不能以负荷状态或缺血损害程度来 解释(即特异性心肌病)。
• 扩心病简介*新增病例5—8年/100,000 • *占心衰总人数的10—15% • *是青少年、儿童心衰的主要病因 • *死亡率高 • *10年生存率低(10—30%)
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治进展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朱轼
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
• 心肌病是指合并有心脏机能障碍的心肌 疾病,其类型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 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 右室发育不全心肌病、未分类的心肌病。
1995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组织专题研讨 会,提出诊断参考标准
• 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室收缩功能减低伴或 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常有心律失常,可发 生栓塞和猝死等并发症。 • 心脏扩大 X线检查心胸比>0.5,超声心动图 示全心扩大,尤以左心室扩大为显,左室舒张 期末内径≥2.7cm/m2,心脏可呈球型。 • 3.心室收缩功能减低 超声心动图检测室壁运 动弥漫性减弱,射血分数小于正常值。
• 1) β—阻滞剂对扩心病的干预 • 儿茶酚按引起心脏损害。近年来发现DCM患者 血清存在抗β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该抗体介 导心肌细胞钙超负荷,加用美托洛尔可以阻止 该效应。DCM患者血清中,TNF—α,IL—10, STNF—R水平升高,运用β—阻滞剂具用免疫 调节作用治疗后可显著降低上述三种因子水平。 长期应用美托洛尔治疗DCM可以预防患者病情 恶化,改善临床症状和左心室功能。主张早期 应用β—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
• 1975年瑞典学者将β-受体阻滞剂用于DCM伴 心动过速和严重充血性心衰患者,结果发现患 者活动能力得以改善[6],当停用β-受体阻滞 剂数周后,临床及血液动力学情况恶化。 Waagstein等人[7]报道欧洲和北美33中心,5 年内383例伴心衰III级DCM患者用β-受体阻滞 剂和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照试验。结果显示 美多洛尔改善心功能明显优于ACEI,提示在改 善心功能方面,β-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不同于 ACEI。
• *自身抗体的损害作用 病毒诱导心肌细胞抗 原暴露,HLA-Ⅱ异常表达,刺激自身抗体形 成,肌苷酸转位酶(ANT)是心肌线粒体蛋白 中含量丰富的多肽,分子量30KD,具有器官 特异性抗原决定簇;抗ANT抗体与ANT结合导 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使心肌功能受损。抗 ANT抗体与钙通道发生交叉反应,使心肌细胞 钙超载。抗心脏G—蛋 白偶联受体抗体,抗 β1—受体抗体,正性变时效应。抗心肌肌球蛋 白抗体,可直接导致心肌损害,抗肌球蛋白抗 日本(抗—Myosin)阳性患者心功能明显差于 阴性患者。
• 一.扩张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抗心肌多肽自身抗体 的分析,抗心肌抗体特异性>91.7% • *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和分期 • 心室扩大: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 (LVEDd)>55mm,心胸比>0.5 • 收缩功能受损:EF<45%,室壁活动弥漫 性减弱
• 武汉同济医学院临床资料分析 • 临床分期样本量病程心功能HTR(%) LVEDd LVEF • 无心衰 21(9.5% ) 3.06±0.02 Ⅰ 0.52±0.02 56.95±7.07 46.52±6.56 • 心衰 138(62.4%) 3.78±3.66 Ⅱ一Ⅲ 0.58±0.06 63.77±8.30 37.83±0.38 • 严重心衰 62 (28.1%) 6.11 6.36 Ⅲ 0.62±0.06 69.87±7.76 31.60±9.77 •
• 临床应用中,β-受体阻滞剂抗心衰作用 与ACEI是协同的。应从尽可能小的剂量 开始,逐渐增加至最大耐受水平,持续 应用超过1月才能看出疗效。如果在最初 数周病情恶化,增大利尿剂用量可稳定 病情,然后继续应用,以达到病情进一 步改善
• 甲状腺素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早就为人们 所注意,早期人们发现甲状腺疾病时, 诱发心房纤颤、心绞痛恶化、少数患者 出现心力衰竭。晚近人们发现其对心血 管有积极治疗的方面,包括正性肌力作 用——增强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低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排血量、降低 血清胆固醇、减少心脏外科手术后房颤 的发生率
• 扩张性心肌病(DCM) • 肥厚型心肌病(HCM)HCM以左心室和或右 室肥厚为特征,通常表现为室间隔非对称性肥 厚、左心室容量正常或减低、左室流出道收缩 期压力差加大。 • 限制型心肌病(RCM)RCM以一侧或双侧心 室充盈受限和舒张期容量降低为特征,收缩功 能和室壁厚度正常或接近正常,可见间质早期表现为心室扩大,心律失常, 然后逐渐发展为心力衰竭,出现心力衰 竭症状后,5年生存率仅率40%。扩心病 的治疗主要是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和 阻止病情进展,少数病人病情恶化需要 进行心脏移植。近年来DCM的治疗转向 针对免疫介导心肌损伤的早期干预。
• 1) 扩心病的常规治疗 • 也就是心衰的治疗,包括ACEI、利尿剂、 地高辛 • 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是DCM的常见症状, 可用β—阻滞剂、胺碘酮。 • 栓塞的防止,应用阿司匹林、华法令。
• 心内膜心肌活检:病理检查对本病诊断 无特异性,但有助于与特异性心肌病和 急性心肌炎的鉴别诊断。用心内膜心肌 活检标本进行多聚酶链式反应(PCR) 或原位杂交,有助于感染病因诊断;或 进行特异性细胞异常的基因分析。
• 有条件者可检测患者血清中抗心肌肽类 抗体如抗心肌线粒体ADP/ATP载体抗体、 抗肌球蛋白抗体、抗β1-受体抗体、抗M2 胆碱能受体抗体,作为本病的辅助诊断。 临床上难与冠心病鉴别者需作冠状动脉 造影。
• Talwar等人[8]观察56例DCM患者在用常规抗 心衰药物(ACEI,利尿剂及地高辛)同时用心得 安,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结果显示心功能 明显改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明显缩小 (66±8→62±7mm,p<0.01),左室射血分数 (LVEF)增大(23%→35%,p<0.001),心率减 慢(91±14→71±5次/分,p<0.05),左室舒张 末期压力(LVEDP)减低 [21±7→14±4mmHg(1mmHg=0.1333 kpa), p<0.05]。
• dilenarda等[9]观察586例DCM患者发现 在标准抗心衰治疗(包括ACEI)辅以美多 洛尔长期治疗可有效减低各种原因致病 死率(30%)和减少心脏移植率
• 随着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labetalol(拉倍他 洛),bucindolol(布辛多洛)和carvedilol(卡 维地洛)]的问世,给DCM患者带来了福音 • 卡维地洛能选择性降低冠状窦去甲肾上腺素水 平,降低心脏交感活性指数 • 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具有阻滞β1、β2和α受体的 作用,急性使用卡维地洛减低左室充盈压,与α 受体阻滞致轻度血管扩张有关。卡维地洛甚至 能改善心衰患者存活率
• 4.必须排除其他特异性(继发性)心肌病和地 方性心肌病(克山病),包括缺血性心肌病、 围产期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代谢性和内分 泌性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 淀粉样变性、糖尿病等所致的心肌病、遗传家 族性神经肌肉障碍所致的心肌病、全身系统性 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所 致的心肌病、中毒性心肌病等才可诊断特发性 扩张型心肌病。
钙离子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