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1

合集下载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一、单选题低层大气中的干洁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臭氧等气体组成。

下表示意干洁空气组成成分的体积分数和质量分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干洁空气中()A.氮气是组成植物体的基本元素B.氧气占大气质量的20.95%,是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C.稀有气体种类少,占大气体积比重最小D.二氧化碳比重低,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2.干洁空气中的臭氧()A.分布于平流层,吸收紫外线B.分布于对流层,削弱太阳辐射C.分布于平流层,吸收红外线D.分布于对流层,调节地表温度图为2020年某日亚洲东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小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戊地4.丙地的风向为()A.偏东风B.偏西风C.东南风D.偏北风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对图中箭头描述正确的是()A.B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B.D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F表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D.E表示大气逆辐射6.晴天比阴天气温高,是因为()A.A强B.B弱C.E强D.D强读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

7.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 为甲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 F1、F2、F3 依次为A.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B.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D.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8.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则风向是A.①B.②C.③D.④9.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B.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C.平流层气流平稳,水汽、杂质多D.高层大气电离层反射无线电短波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A.①—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B.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C.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D.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1.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增强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含答案)1.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读图回答下题.(1)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辐射B.二氧化碳C.臭氧D.人类活动(3)下列关于该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50℃2.在平静无风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处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郭、树木等幻景,这种现象被称为海市蜃楼.当底层空气密度高、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即“上现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上层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倒影,即“下现蜃景”.据此完成下题.(1).下列关于蜃景的说法,合理的是( )A.夏季的湖面可能出现"下现蜃景"B.夏季的沙漠可能出现"上现蜃景"C.冬季的暖流上空可能出现"下现蜃景"D.夏季的柏油路面可能出现"上现蜃景"(2).当“上现蜃景”出现时,底层空气( )A.对流运动强盛B.易出现逆温层C.等压面下凹D.水平气压梯度力大3.2013年11月18日,印度尼西亚的两座火山先后爆发,其中一座喷出的火山灰高达8000米.据已学知识完成下列两题.(1)依据材料可知,这次火山灰物质飘浮在大气的垂直分层中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2)该层的主要特征有(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天气复杂多变③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④厚度基本相同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2014年7月17日23时左右,马来西亚MH17航班,在乌克兰靠近俄罗斯边界坠毁.机上载有283名乘客与15名机组人员,298人全部遇难.据此完成下列两题.(1)一般认为飞机在平流层中飞行是较为安全的,那么该客机在飞行中的安全高度为( ) A.10千米以内 B.13千米以上 C.50千米以上 D.3000千米以上(2)据统计,多数失事飞机基本上发生在对流层,以下解释最可能正确的是(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B.这一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空气密度最大C.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导致飞行环境不稳定D.该层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5.飞行航向是指飞机在空中所在位置的经线由北端顺时针测量至飞机纵轴前方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下图为北京时间2020年2月5日22时43分某国际航班从我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飞往该国首都的飞行信息实况记录图(空中飞行航向总体在180°-220°之间).据此完成下题.(1).推测该国的首都国际机场可能是( )A.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B.加拿大渥太华国际机场C.澳大利亚堪培拉国际机场D.俄罗斯莫斯科国际机场(2).该国际航班飞行到甲地上空后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改变飞行航线B.提高机舱温度C.遭遇云雨天气D.防止飞机失重6.“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读图,据此完成下题.(1).“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空气对流增强B.热量交换变缓C.水汽蒸发加快D.地面风速增强(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近年来,滑翔伞运动成为国内年轻人追捧的极限运动之一.滑翔伞需要借助自然上升气流达到滑翔与滞空目的,下左图示意了滑翔伞运动的部分自然动力原理,右图是我国某大型滑翔伞训练基地(30°N,120°E附近)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如左图所示,在右图中甲、乙两地驾滑翔伞滑翔和滞空需要借助不同的上升气流,其中( )A.乙地上升气流白天比夜晚强烈B.甲地气流不会受人类活动影响C.在乙地主要借助热气流上升D.在甲地主要借助山脊气流上升(2).图中滑翔伞训练基地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这项运动,因其( )①起飞场位于山谷,地形较低平开阔②三面环山,风向较稳定③起飞场高度适中,与山麓落差约370米④全年气候暖湿适合训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2)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3)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半球.(4)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A;(2)C;(3)D.解析:(1)图中大气层高度位于12km—50km之间,可知该大气层为平流层,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该层大气的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但在30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只有①曲线符合.故选A.(2)结合上题及所学知识可知,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是因为臭氧吸收紫外线.故选C.(3)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平流层上部热、下部冷,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无对流运动.排除A、B、C项.读图分析①曲线可知其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50℃.故选D.2.答案:(1).C;(2).B解析:(1).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C项,冬季暖流底层气温高,密度低,上层气温低,密度高,可能出现“下现蜃景”.A项,夏季白天湖面气温较低,密度高,上层气温略高,密度低,可能出现“上现蜃景”.故A项错误.B项,夏季的沙漠底层气温高,密度低,上层气温低,密度高,可能出现“下现蜃景”.故B项错误. D项,夏季的柏油路面底层气温高,密度低,上层气温低,密度高,可能出现“下现蜃景”.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故选C.(2).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当“上现蜃景”出现时,底层空气密度高、上层密度低.B项,此时上层空气可能气温高于底层空气,形成逆温层.故B项正确.A项,此时底层空气密度高,对流运动弱.故A项错误.C项,底层空气密度高,气温低,等压面上凸.故C项错误.D项,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同一水平面气压差.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故选B.3.答案:(1)A;(2)A解析:(1)对流层的平均厚度为12千米,在低纬度对流层的厚度为17~18千米,中纬厚度为10~12千米,高纬厚度8~9千米.由材料分析可知,喷出的火山灰高达8000米,由此判断火山灰主要分布在对流层,故选A.(2)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该层的对流运动显著.近地面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空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因此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对流层的厚度与纬度有关,不同纬度,对流层的厚度不同.因此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4.答案:(1)B;(2)C解析:(1)平流层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中纬度地区对流层的高度范围为10~12千米.故选B.(2)对流层因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因此不利于飞机飞行,故选C.5.答案:(1).A;(2).C解析:(1).本题考查对飞机飞行航向的判断,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通常飞机起飞后多在平流层飞行,飞机到达平流层前需要穿越对流层.由于对流层在不同的纬度带高度不同,一般而言,低纬度地区对流层平均高度最高,中纬度地区次之,高纬度地区最低,并且夏季高于冬季.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位于中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在10-12km,在飞行的后半程飞行高度不断升高,且超过12km,说明这架航班的目的地应位于低纬度地区,再结合该航班空中飞行航向总体在180°-220°之间,飞机向西南方向飞行,所以可推测该国首都国际机场最可能是马来西亚吉隆坡囯际机场.故选A.(2).本题考查大气运动对飞机飞行产生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读图可知,该国际航班在到达甲地上空后飞行高度迅速上升主要是由于甲地区上空的前方对流云团厚,为避免遭到云雨天气的干扰,给飞机造成安全隐患,飞机被迫爬升到云层上部.故选C.6.答案:(1).B;(2).B解析:(1).“冷岛效应”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B对. 气流稳定,年降水量减少,地面风速减弱, A、D错.下面温度低,水汽蒸发减慢,C错.故选B.(2).读图,图中甲、丁、丙三地的绿洲面积小,“冷岛效应”不明显,A、C、D错.乙地位于图示西部地区,绿洲面积大,“冷岛效应”最显著, B对.故选B.7.答案:(1).A;(2).C解析:(1).从图示可知,甲地为平地,只能借助热气流上升,乙地可以借助山脊气流上升.甲地为平地多为耕地,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地为山地,白天吹山风,上升气流比夜晚强.故A 正确, BCD错误.故选A.(2).滑翔运动要求大气稳定,起飞高度要适中.练基地的自然条件应该在大气稳定地区安全,高度适中,不一定全年适合,起飞点应位于高处.由图可知,图中滑翔伞起飞点海拔高度是410米,山麓地带的海拔高度是50米左右,其落差大约是370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8.答案:(1)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2)平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成一夹角;北(4)N;N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风速之间的关系.图中①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②与等压线成一夹角,从高压指向低压,应是风向;③与风向垂直,应为地转偏向力;④与风向方向相反,应是使风速减小的摩擦力.。

高一地理必修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

高一地理必修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
(2)该地属于气候。降水类型属于( )
A.全年多雨型B.冬季多雨型
C.夏季多雨型D.全年少雨型
(3)该地气候成因是;特点是;分布规律是

29.在“大气热力作用”有关知识的联系图上注出各代号所代表的相关内容,以反映事物间的联系性。(6分)
A辐射B辐射
C辐射D辐射
E作用F辐射
30.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
A.一年之中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特点B.雨热同期特点
C.降水具有夏季多、冬季少的特点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特点
16.下图表示①地处于北半球的低压区,箭头表示①地的风向。四幅图中风向正确的是:
17.南回归线穿过的气候类型区,除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外,还有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地中海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1.此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12.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简图中的数码表示
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极地高气压带
B.②副极地低气压带
C.③东北信风带D.④多雨带
13.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B.从高气压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据此回答18-21题
18.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19.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20.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1.位于中高纬度大陆东岸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右图是四地区1月、7月气温及7月和全年降水量柱状图,读图比较,完成22~25题。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一、单选题抚仙湖太阳观测站(24°N,103°E)位于云贵高原的抚仙湖畔,海拔1720米。

下图为抚仙湖太阳观测站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1.抚仙湖站观测太阳的有利条件有()①白天湖泊有效吸收热量,大气较稳定②夜间湖边空气清洁,大气能见度较高③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④位于湖畔,海拔较高,观测视野开阔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某同学于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6日11:40—14:42在抚仙湖站观测到日偏食,并对其进行了完整且准确的记录,该记录是()A.A B.B C.C D.D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瑰宝。

很多成语的产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关。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3.成语“吴牛喘月”原指江淮地区多炎暑,水牛见到月亮误以为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

与“吴牛喘月”相关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4.成语“巴山夜雨”源于唐朝李商隐的诗作《夜雨寄北》。

如图中可以反映“巴山夜雨”成因的是()A.B.C.D.跨年寒潮拉开了2019年的帷幕,这次“霸王级”寒潮驱动大量冷空气南下,寒潮带来大风、降温等恶劣天气。

读中央电视台发布的2018年12月26日的“局部近地面等压线示意图”。

回答下面两题。

5.图示四个城市中,风力最大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A.北京——地转偏向力最大B.呼和浩特——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C.济南——摩擦力最小D.郑州——等压线最密集6.该日,郑州市某校操场上国旗的飘扬方向为()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7.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C.西风带控制地区D.季风控制地区8.读下图,上海与洛杉矶夏季降水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完成下面小题。

9.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A.①B.②C.③D.④10.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辐射B.CO2气体C.臭氧气体D.人类活动11.有关该大气层的正确叙述有(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50℃左右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试题

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试题

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试题1.近年,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西萨摩亚和图瓦卢等低地岛国面临着被淹没的威胁。

完成下面问题。

【1】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臭氧层空洞C.环境污染D.酸雨危害严重【答案】A【解析】全球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是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引起的海水上涨现象,它是长期缓慢进行的,A正确。

【2】下列选项中,有效地控制海平面上升的是()A.全球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营造生态住宅和绿色家居C.降低人类社会工业化程度D.城市有序扩张和人口迁移【答案】A【解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有效控制海平面上升的措施应是控制全球变暖的措施,引起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全球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有效控制海平面上升,A正确。

【考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防治措施2.下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指数越高表示空气质量越差)。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日20时()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3.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是;从气流状况而言图中B是;一般情况下,A、B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A地、B地。

(2)图中甲地吹风,甲与乙相比,风力较大的是,原因是。

(3)下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比较A、Aˊ、B、Bˊ四点的气压大小【答案】(1)高气压气旋晴朗天气阴雨天气(2)西北(偏北)甲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

(3)画图略(逆时针方向画箭头) PA>PB>PB'>PA'【解析】整体分析:该题考查热力环流知识,要求需要明白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近地面冷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 Ⅰ Ⅱ 总分 分数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

图中反映了9月份30°S ~80°S 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

读下图,回答1—2题。

1.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A .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 .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C .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 .随大气CO 2浓度而增加 2.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A .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B .平流层气温降低C .酸雨区面积缩小D .地面辐射强度减弱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表,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表中干洁空气的主要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B .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C .氮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D .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4.下列关于地球各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洁空气只分布在对流层 B .平流层适合航空飞行C .臭氧层分布于高层大气D .近地面气温的直接来源是太阳辐射 有人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客机飞行抓拍,深色为蓝天,白色为云。

据此完成5—6题。

5.此刻,客机飞行在( )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高层大气 6.飞机尾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会加剧( ) A .环境污染 B .全球变暖 C .荒漠化 D .森林破坏 中国首枚X 射线天文望远镜“慧眼”在550公里高的近地圆轨道上,成功监测到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区,参与监测首个引力波电磁对应体。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读“我国某地某时段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题。

经过该地该时段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冷锋B.暖锋C.台风D.寒潮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60~20℃3.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4.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逆辐射下图是某区域形成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图中四个箭头代表含义正确的是A.a-风向B.b-摩擦力C.c-地转偏向力D.d-水平气压梯度力6.关于影响风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B.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且大小与地转偏向力相等C.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D.在三个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7.某同学在图示区域背风而立,高压区域在他的A.右前方B.左前方C.右后方D.左后方8.有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的运动即是风B.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C.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D.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下图为俄罗斯年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与圣彼得堡相比,奥伊米亚康年均温明显偏低的原因是()①盆地地形,冷空气易聚集②深居内陆,冬季低温时间长③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小④受千岛寒流影响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作为人类最冷的永久定居点,下列对奥伊米亚康的描述不可信的是()A.由于纬度较高,夏季的夜晚非常短B.气温年较差非常大,气温日较差却很小C.为防止室内热气融解冻土地基,该地民居多建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D.由于气温低,全年降水中的大部分是固态降水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增强作用,用玻璃瓶设计了以下实验(图a)并获了相关数据(图b)。

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

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

第二讲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A.三圈环流B.大气环流C.热力环流D.季风环流2.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重要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与反气旋B.冷锋与暖锋C.气团与环流D.西风带与信风带3.影响近地而风速的力量是下列中的:A.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B.地转偏向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4.关于某地气压高低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空是高气压,地而也是高气压。

B.高空气压值比地而气压值可能髙也可能低C.气压高低是高空与地面相比较而言的D.咼空为咼气压,地而则为低气压。

5.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北移B.冬季南移月22 FI以后南移C. 12月22日以后南移 D. 6 B.热力作用形成的冷性高压D.动力作用形成的暖性高压6.副热带高压带是由:A.热力作用形成的暖性高压C.动力作用形成的冷性高压7.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气压在:A.右前方B.右后方C.左后方D.左前方8.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A.重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9.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木原因是:A.空气的上升或下沉C.气压差异B.地转偏向力D.摩擦力B.地转偏向力D.地区间的冷热不均10. 7月份亚洲大陆上的气压中心是:A.亚速尔咼压B.阿留川低压C.夏威夷咼压D.印度低压11.城市上空的雾和低云比郊区多的原因是:A.水汽较多B.尘埃较多C.人口较多度较高12.赤道地区降雨类型主要是:A.对流雨B.地形雨C.锋面雨D.温D.台风雨13.关于副热带少雨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流上升时,气温增高, 难以成云致雨。

B.气流下沉时,气温降低, 难以成云致雨。

C.气流下沉时,气温增高, 难以成云致雨。

D.气流由低纬吹来,气候炎热,难以成云致雨。

14.形成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的共同必要条件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①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 ②有充足的凝结核;③空气水平运动④有上升运动的力。

高一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同步练习

高一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同步练习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一、填空题:1.地球上一切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大气;可以说,地球上没有,就没有生物界和人类。

2.对流层大气主要由,水汽和悬浮在大气中的三部分组成。

3.根据大气的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可将地球大气分为五层.4.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条件是、。

5.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和。

6.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就其能量分布而言,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部分。

7.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性,平流层大气的臭氧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8.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和,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9. 是地球的能量源泉;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10.等温线不完全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的分布,除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外,还与,等因素密切相关。

1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

12.低气压与高气压是指状况而言;气旋与反气旋是指______状况而言。

13.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它促进了地球上的平衡和平衡。

14.夏季,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天气。

我国长江流域的_______天气,就是在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

15. 和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

16.大气中水汽凝结的主要条件是、。

17.自然界中,空气冷却,促使空气达到,是大气中水汽凝结的主要方式。

18.降水的形成过程,就是增大成为, 或冰雹的过程。

19.副热带大陆东岸降水比较丰富,其原因是受和影响。

20.世界降水的分布,受、、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大致呈带状分布。

21.气团的形成条件首先要有,其次。

22.在两种气团交界的地区,天气;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天气。

23.造成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是;大气中水汽和热量的输送与交换,以及一切天气变化都是通过来实现的。

24.根据气团温度与它到达地面气温相比,气可分为和_________两类。

25.目前,人类改造气候的重要途径是和。

高中地理关于地球上的大气的专题练习和答案

高中地理关于地球上的大气的专题练习和答案

高中地理关于地球上的大气的专题练习和答案高中天文关于地球上的大气的专题练习一、选择题(2021·山东济南高三期末考试)以下图表示地球大气受热进程。

读图,回答下题。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主要是由于此时( )A.①强B.②弱C.③弱D.④强解析诗句的意思是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

由于阴天,大气逆辐射强,大气D对。

诗人庆幸留下了枯槁的荷叶,可以听到雨打荷叶的声响,与图示内容有关。

①是太阳辐射,②是云层的反射作用,③是空中辐射,对霜来的晚无影响,A、B、C错。

答案 D(2021·山东济宁3月一模)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海水湖。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浮光掠影,令人赏心顺眼……〞。

下面甲图为贝加尔湖位置表示图,乙图为某年5月贝加尔湖遥感影像。

读图完成2~4题。

甲乙2.贝加尔湖〝湖水清澈、温顺碧绿〞的主要缘由,不包括( )A.水量大,自净才干强B.湖中藻类植物繁衍快C.流域内植被掩盖率高D.湖泊周围人类活动少3.贝加尔湖区与周边地域的气温存在较为清楚的差异。

贝加尔湖与周边水域相比( )A.结冰期早,化冰期早B.结冰期早,化冰期晚C.结冰期晚,化冰期早D.结冰期晚,化冰期晚4.贝加尔湖周围地域夏季平均气温约为-38℃,而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缘由是( )A.湖底地壳运动生动,释缩小量热能B.终年冰冷,湖水温度变化小C.夏季阳光透过冰层,构成〝温室效应〞D.夏季冰雪融水注入解析第2题,〝湖中藻类植物繁衍快〞会使湖水变绿,影响湖水清澈透明水平。

第3题,贝加尔湖面积较大,热容量大,与周边(小块)水域相比,升温慢,降温慢,故其结冰期晚,化冰期也晚。

第4题,冰层起到〝玻璃温室〞的作用,使得冰层以下的水温较高。

答案 2.B 3.D 4.C(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24小时为周期的中央性风。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检测题(含答案) (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检测题(含答案) (1)

《地球上的大气》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图为城市风原理逻辑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热力环流的某个环节,下列数字符号的具体内容与其组合最恰当的是()①城区和郊区地面冷热不均②空气水平运动③高空、近地面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④空气垂直运动A.甲①,乙④,丙③,丁② B.甲①,乙②,丙③,丁④C.甲③,乙②,丙①,丁④ D.甲②,乙③,丙①,丁④读下图“热力环流图”,图中①、②位于近地面,③、④位于高空,箭头表示各地之间气流运动方向。

据此完成下各题。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3.该图A.若为城郊热力环流,则①处为城区B.若为夜晚沿海地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②处为陆地C.若为白天谷地与山顶间的热力环流,则②处为山顶D.若为夏季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季风环流,则②处为太平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5.图示时期,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可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读类地行星基本数据资料表,完成下列各题。

6.水星上昼夜温度变化达-173~427℃,下列因素与之关联度最小的是()A.与太阳的距离B.自转周期C.质量与体积D.大气的密度7.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星表面平均温度高与距日远近、大气密度、大气成分有关B.火星大气稀薄使得其大气成分对其表面温度的影响力有限C.地球的大气密度和大气成分对其生命系统的存在有积极意义D.在各自一个公转周期中火星上出现的昼夜交替次数比地球少读世界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虚线表示航海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8.此日,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大,其主要原因是()①P等压线比O密集,P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②O等压线比P密集,O水平气压梯度力大③P位于海洋,摩擦力比O小④O位于陆地,摩擦力比P小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9.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天气变化可能是()A.气温:暖→冷→暖 B.风向: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C.气压:低→高→低 D.降雨:雨→晴→雨→晴→雨10.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有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下图表示东亚地区近百年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曲线。

回答以下两题。

1.华北地区经历了多次雾霾的红色预警,这种情况与下列哪年最相似()A. 1923B. 1900C. 1968D. 1991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四点中气温最高的是()A. aB. bC. cD. d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A.盛行西风东北信风B.西南季风盛行西风C.东南季风盛行西风D.东南季风极地东风下图为“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4.甲地终年受该风带影响,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甲地气候类型为以下的()A.①B.②C.③D.④分析下表,回答以下两题。

5.甲、乙两地的位置()A.甲、乙均在北半球B.甲、乙均在南半球C.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D.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6.下图是“纳木错湖位置示意图”。

近年纳木错湖泊面积不断扩大,2001年~2009年间,湖面扩张超过50平方千米。

据此完成下题。

纳木错湖泊面积不断扩张,其根本原因是()A.降水增多B.生产、生活用水减少C.全球气候变暖D.湖泊下陷下图为“热力环流中某区域高空气压中心及风向变化示意图”,图中X、Y、Z为气压值。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7.此时该区域近地面天气状况可能是()A.气压高、晴朗B.气压高、阴雨C.气压低、阴雨D.气压低、晴朗8.每年的夏至日到秋分日,南北半球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方向大致是()A.都向南移B.北半球向南移,南半球向北移C.都向北移D.北半球向高纬移,南半球向低纬移2016年1月22日起一场被誉为“世纪寒潮”的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温州多地学校停课,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北半球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对应于高压系统B.其水平面上的气流从四面八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流入中心C.其中心气流被迫下沉D.气旋过境时天气晴朗浙江卫视超人气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12月5日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上演大漠公主争夺战。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2.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A.②弱、③强B.①强、③强C.②强、④强D.④强、③弱3.剧组人员还了解到这里深秋容易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A.①的减弱B.③的增强C.③的减弱D.①的增强4.下列气候的成因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读世界某区域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5.图中P地降水较少,其主要原因是A.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B.东部受山地阻挡,夏季风难以深入C.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D.深居内陆,距海洋远6.下列关于图中M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在国家多火山地震B.所在国家形状南北狭长C.6-8月为多雨季节D.附近山地为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抬升形成7.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往低纬,冬季往高纬C.北半球夏季往南移,冬季往北移 D.夏季往高纬,冬季往低纬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a、b、c、d气温最高的是A.a B.b C.c D.d9.关于该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垂直方向气流由b到dB.该环流气流成顺时针方向运动C.若为海陆风示意图,c处为白天的陆地D.若为城郊环流,c处为郊区,d处为城市下图是东亚局部地区某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地气压差及风速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A.12 hPa ①<② B.13 hPa ①>②C.13 hPa ①>② D.12 hPa ①<②11.此时,台湾海峡的风向是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12.据统计,每年冬季,山东半岛的北部降水要明显多于南部,其原因可能是()A.北部的冷空气活动频繁 B.北部临海,水汽充足C.北部处于跨过渤海的冬季风迎风位置 D.北部海岸线曲折,受海洋影响明显下图是美国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word完整版)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

(word完整版)高一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

一、选择题1、夏季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云层的反射强烈 B 、大气的吸收强烈 C 、大气的散射强烈 D 、地面反射强烈2、霜冻常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A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B 、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强C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D 、大气的保温作用强3、下列辐射的波长由长到短排列的一组是 A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太阳辐射B 、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C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D 、大气辐射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4、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 、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 B 、不同纬度间的温度差异C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D 、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5、有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B 、大气的运动即是风C 、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D 、风向就是风的来向 6、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图1),A、B、C、D四处风向箭头画法正确的是( )7、有关大气运动的力的正确叙述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B 、地转偏向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C 、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只减小风速,不影响风向D 、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速风向起主要8、下图(图2)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A 、②>①>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③>②>④D 、④>③>①>②9、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之一是 A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 、台风与寒潮C 、地转偏向力D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0、气流处于上升状态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热带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11、亚洲大陆上高压产生的时空条件是 A 、冬季,北美大陆 B 、7月,北大西洋C 、夏季,北太平洋D 、1月,亚欧大陆 12、副热带的大陆东岸,降水较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受 ( )图2 A BC DA 、夏季风的影响B 、盛行西风的影响C 、台风的影响D 、信风的影响13、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台风的影响 B 、副热带高压的影响C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读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图3),据此回答14-16题:14、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与图序吻合的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C 、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15、以上气候因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6、乙图有可能是下列四个城市中的 A 、北京 B 、罗马 C 、纽约 D 、伦敦图4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示意图,据此回答18-19题:17、当地球绕日公转至图中④点与⑤点之间时,被亚洲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 )A 、副热带高压带B 、副极地低压带C 、赤道低压带D 、极地高压带18、当地球绕日公转至图中②点附近时,汤阴的盛行风风向为( )A 、西北风B 、东北风C 、西南风D 、东南风19、有关副热带高压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布于南北纬30°附近 B 、是热力作用形成的暖性高压C 、是动力作用形成的冷性高压D 、其两侧风带的风向为西南风和东北风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黄敏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1地球上的大气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1地球上的大气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一、单选题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3u8633紧急迫降的事迹展现在大众面前。

飞机从重庆起飞,在9800米高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刘传建机长借助自己一百多次来回飞川藏线的经验和从业30年的技术,成功于成都迫降,拯救了全机人的生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挡风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A.平流层B.臭氧层C.对流层D.高层大气2.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可能有()①被风挡玻璃砸伤①机内温度过低①飞机颠簸强烈①太阳辐射强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下图中曲线所示为大气中臭氧浓度分布随高度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从图中看出,臭氧层分布于()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4.若大气中臭氧含量大幅度减少,可能造成()①皮肤病发病率增加①降水大幅度增加①高层大气升温①农林牧业减产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图中大气层界线以下()A.海拔越高,气温越高B.空气对流显著,天气复杂C.冬季较厚,夏季较薄D.天气晴朗,利于飞行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某科学家设想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表面的温度。

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数码代表各种辐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按照该科学家的设想,氦气球上升停止的大气层是()A.对流层B.电离层C.平流层D.高层大气7.对流层大气的热能主要来源是()A.①辐射B.①辐射C.①辐射D.①辐射8.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A.减弱①辐射B.减弱①辐射C.减弱①辐射D.增强①辐射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A.a处气流下沉,b处气流上升B.①处气压最高,①处气压最低C.c处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D.①处气压最高,①处气压最低10.图示①①之间的风向为()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安徽九华山(30.5°N,118°E)地处长江南岸,最高峰1342米。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读下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是A.图中四点气压:①<②<③<④B.乙地多阴雨天气C.甲地温度可能高于乙地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2.大气中的臭氧绝大部分集中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读某区域相关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①②③④能反映图1中甲地气候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4.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5.导致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下垫面D.人类活动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6.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7.图中和人类活动最密切的是哪层( )A.Ⅰ层B.Ⅱ层C.Ⅲ层下部D.Ⅲ上部8.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9.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A B.B C.C D.D10.下图为南半球高空某一等高面的等压线分布示意图,O为等高面上一点。

图示时刻,O点风向为( )A.西南风B.西北风C.南风D.北风11.以下地点气候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新加坡终年高温多雨B.巴西利亚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C.伦敦温凉湿润,降水均匀D.雅典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12.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反气旋过境气压变化的是A.B.C.D.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A.①B.②C.③D.④14.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①越少B.大气中的云层越厚,②越小C.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③越多D.地表冰雪覆盖面积越大,④越大15.四川盆地多云雾,年均温比同纬度的青藏高原高,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①B.②C.③D.④图中虚线表示热带辐合带(气流辐合上升)的位置变化范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一地理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专项练习

高一地理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专项练习

高一地理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专项练习一、单项选择题读北京某月1~3日相关气象预报资料表,完成1-2题。

1.该月可能是A.l月B.3月C.9月D.11月2.下列关于北京气象资料中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l日气压较高,要紧因为受暖空气阻碍B.2日白天气温低,要紧因为大气削弱作用强同时受冷空气阻碍大C.2日风力较大,要紧因为夏威夷高压势力强D.3日夜间气温低,要紧因为大气逆辐射强读某地气温随高度和时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当日最高气温顺最低气温显现的时候A.大气辐射达最强和最弱B.是每天的14时和6时C.近地面大气热量收入大于支出D.地面辐射出现最高值和最低值4.近地面空气质量较差的时刻段是A.20时至翌日5时 B.8时至10时C.10时至15时D.15时至20时5.气候舒服度要紧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

下图示意中国4个都市气候舒服度的月变化。

读图,回答甲、乙、丙分别是() A.昆明、海口、哈尔滨B.贵阳、西安、长春C.昆明、上海、广州D.南宁、武汉、石家庄下图为沿某大陆34。

纬线所做的气候要素变化曲线图(①表示1月均温,②表示11—4月降水量,③表示7月均温,④表示5—10月降水量)。

读图,完成6-8题。

6.该大陆是()A.非洲大陆B.亚欧大陆C.南美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7.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年平均气温差异的要紧因素是()A.纬度位置B.洋流C.地势D.大气环流8.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要紧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势C.洋流D.纬度位置读右图,圆圈表示台风中心,直线表示北半球M点所在的纬线,回答9-10题。

9.若台风沿东西方向由实线I位置运动到虚线位置Ⅱ的过程中,M点的风向变化是()A.由东风转变为西风B.由西风转变为东风C.由东南风转变为西北风D.由西北风转变为东南风10.南半球发生的强热带气旋数量明显比北半球少,要紧缘故是()A.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B.北半球海水温度高C.北半球洋流类型丰富D.南半球海岸线比较平直读“索契区域示意图”和“索契气候资料图”,回答11-13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环境练习题一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环境练习题一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练习题(一)1.平流层顶部温度较底部高的原因是()A.臭氧吸收紫外线B.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C .空气散射D .云层反射2017年9月8日,在俄罗斯阿德勒上空,一架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三条大小不一的风柱从天际垂到海面,飞机在极其危险的距离内躲过了这股自然之力,平安飞越该区域,成功着陆。

完成2题。

2.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时,飞机正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高层大气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

读图完成3题。

3.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①B.②C.③D.④4.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叙述正确的是()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一一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一一大气的散射作用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一一空气中的水汽多读“有关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5〜6题。

5.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A. ①B. ②C. ③D.6.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图中所示的()A.①B.②C.③D.7.下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大的是(昼夜陆地B.昼夜|||海洋CA-9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9-10题。

9 .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 大气辐射D. 大气逆辐射10 .图中A B C 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右图为太阳辐射略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 .图中箭头属于长波辐射的有(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 .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A.①B.②C.③D.④13.霜冻多出现在晚秋或寒冬季节晴朗的夜晚,()A . 地面辐射弱B . 太阳辐射强C . 大气反射强D . 大气逆辐射弱14.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的农民在寒潮来袭时燃烧柴草产生浓烟保护菜 地,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浓烟能够( )A . 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B . 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C . 阻挡冷锋前进,吸收太阳光照D . 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8.读下列四图,若只考虑昼夜和云量情况,下列气温排序正确的是 ()C . c>b>d>aD . b>a>c>dA . a>b>c>dB . c>d>a>b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问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上的大气(一)》(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冬季,农民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

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图中箭头能表示其原理的是( )读下图(图7),回答2~3题。

2.上述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 .aB .bC .cD .d 3.导致上题中昼夜温差最小的作用是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②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③大气的保温作用④地面的辐射作用 A .①② B .③④C .①③D .②④4. 下列四幅等压线图(单位:百帕)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bc d图5. 图2为北半球某地地面状况示意图,7月份该地天气晴朗、稳定少变,则该地白天因热力原因形成的等压面分布状况如图3中 图所示。

6. 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图1),A、B、C、D四处风向箭头画法正确的是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气压沿30°纬线的分布(局部)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图表示的是A. 1月份30°N 的气压分布B. 1月份30°S 的气压分布C. 7月份30°N 的气压分布D. 7月份30°S 的气压分布 8、影响图示气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 洋流性质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势D. 气压带的季节移动读图3,完成9~10题。

9.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 )A .西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东北风10.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赤道低气压带读图7,完成11—13题。

高气图3 亚欧大陆气压状0°90°180°996100410121020 (百帕)11.若此图表三圈环流中的高纬环流,甲、乙为近地面,则可能出现锋面的地方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12.若此图表示由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且甲、乙为近地面,则气压最高的为( )A .甲B .乙C .丙D .丁13.若此图表示北大西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有关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14. 下图为图瓦卢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海风吹起的波浪对海岸有侵蚀作用,根据图中地理坐标判断图瓦卢① ②③④甲乙丙丁图73~5月的盛行风是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读气压带及其两侧风带的风向示意图,回答15.当该气压带分布在图示位置时,地中海沿岸A.高温多雨B.温和多雨C.炎热干燥D.寒冷干燥海南省“三防办”17日17时向媒体通报称:2018年第2号台风“康森”自三亚登陆后,造成海南8个市县68个乡镇受灾。

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市在一次台风天气过程中的风向和风力变化图”。

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12级。

据此回答16—17小题。

16、在图示天气过程中,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是()A、由东南移向西北B、由东北移向西南C、由西北移向东南D、由西南移向东北17、南北纬 5之间的海洋上很少形成台风,其主要原因是()A、洋面水温较低B、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C、地转偏向力太小D、空气温度太高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

读图,回答第18~19题。

18.对于图示地区及锋面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B.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19.下列对当前天气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B.乙地受锋面影响,细雨连绵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下图为某城市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根据此时图中示意可以判断A.城市受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B.a地大风降温,可能有降水C.c地正刮西北风D.b地雨过天晴21.图2中,沿甲乙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是A BC D读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回答22~23题。

22.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大陆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甲 ②海洋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丁 ③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丙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乙(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23.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 ②乙气候类型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 ③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④丁气候类型在南美洲分布最广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②③右图是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24--25题:25、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A .地形影响B .洋流影响C .降水影响D .人类活动影响0°26、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地形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2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若此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A、B两处比较,________处温度较低,_________处气压较低。

(2)若此图是冬季季风环流侧视图,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能是亚洲大陆的是________(A或B); 若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则A、B 中________ 处是城区。

(3)若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纬度环流侧视图,则A处为______________气压带,B处为______________气压带,③处为_____________风带。

27. 读“亚洲季风图”,完成下列各题。

(12分)(1)此图表示的是月(1月或7月)季风图,判断的理由是。

(4分)(2)此时A地形成的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1分)(3)此时B地风向为,该地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和。

(5分)(4)C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其特点是、(写出两点得两分)。

(3分)28.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2)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①处被称为。

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②处被称为。

(3)图中虚线M、N两条虚线中,常能形成锋面的是线,该线形成的锋面一般为锋。

(4)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

(5)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深秋和早春季节图中①②两处中易产生霜冻天气的是。

(6)图中A、B两处相比,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29.(20分)2018年2月的澳大利亚,当东南部备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时,东北部又遭受洪水侵袭,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北(1)图中影像资料是通过RS(遥感)技术获取的,从影像资料上看.......,在获取当日,B处盛行风向为,判断的理由是。

(2分)(2)流经①处的洋流是(寒、暖)流,受这一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更加(干旱、湿润)(2分)(3)试分析比较A、B两处气候特征的不同点。

(2分)(4)试运用大气环流的有关知识,解释2018年2月澳大利亚北涝南旱的原因。

(4分)答案一、单选题1. A2.D3.C4. D5. A6. A7. C 8. B9.C 10.B11.A 12.D 13.B14. B15. C16. A 17.C18.C 19.C20.B 21.D22. C 23. C24. B 25 .D二、综合题26. (1)A B(2)A B(3)副热带高副极地低盛行西27. (1) 1月(1分)此时陆地形成高压,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

(4分))(2) 亚洲或蒙古高压(3)东北风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5分,每空一分)(4) 混合农业(1分)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可根据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28. (1)C(2)低气压反气旋(3)N 冷(4)阴雨(5)②②(6)A 等压线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29.(1)西北风图中山火产生的烟雾向东南方向飘散(2)寒干旱(3)A处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季,夏季雨热同期;B处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雨热不同期(4)北涝:2月,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南移,北部受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带来降水)南旱:2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