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 教案

合集下载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

2. 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含蓄的情感和寓意。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心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

2. 诗文原文。

3.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事迹。

(2)阐述《旅夜书怀》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互相讨论,解答诗文中的字词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文中的重点字词和语句。

(2)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与诗人产生共鸣。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1)让学生背诵《旅夜书怀》。

(2)写一篇关于《旅夜书怀》的读后感。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组织学生探讨杜甫的其他诗作,如《春望》、《登高》等,比较它们的异同,进一步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

2. 文学鉴赏:引导学生学习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关注、作者、注释、意象、关键词等,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中的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之间的关系。

2. 分享感受: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诗中“旅夜”和“书怀”两个主题的理解,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交织。

八、实践环节:1.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仿写一首以“旅夜”为主题的诗,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4篇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4篇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旅夜书怀》教学设计4篇《旅夜书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

高二选修旅夜书怀教案(最新10篇)

高二选修旅夜书怀教案(最新10篇)

高二选修旅夜书怀教案(最新10篇)高二选修《旅夜书怀》教案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诵读并背诵《旅夜书怀》,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等方式,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体会杜甫晚年漂泊无依的孤寂心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感受诗人虽处逆境仍不失豁达的人生态度,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难点:深入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情、对比等,以及这些手法如何服务于主题表达。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杜甫的生平背景,特别是其晚年漂泊的经历,引出《旅夜书怀》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初读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情感投入。

学生尝试背诵,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味。

3. 精读分析:意象分析: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关键意象(如细草、微风、危樯、独舟等),分析这些意象如何构成了一幅孤寂的旅夜图景。

情感探究:结合诗歌内容,探讨杜甫在旅途中的心境变化,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景象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渺小,到“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自我比喻,体会诗人的无奈与豁达。

修辞手法:分析诗歌中的借景抒情、对比等修辞手法,理解这些手法如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比较杜甫其他描写漂泊生活的诗作,如《登高》,探讨其异同点。

讨论杜甫诗歌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他作为“诗圣”的地位。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强调诗歌中意象、情感与修辞手法的结合。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6. 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旅夜书怀》。

写一篇短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句诗的理解与感悟。

高二选修《旅夜书怀》教案2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旅夜书怀》这首诗,掌握诗中关键词句的含义,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杜甫《旅夜书怀》教案

杜甫《旅夜书怀》教案

杜甫《旅夜书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杜甫及其作品《旅夜书怀》的背景。

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认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杜甫的时代背景、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分析《旅夜书怀》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杜甫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

学生阅读《旅夜书怀》并分享感受。

第二章:诗文解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旅夜书怀》的诗意和主题。

分析杜甫的诗歌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2.2 教学内容逐句解析《旅夜书怀》的诗句和意境。

探讨杜甫在诗中表达的怀旧、忧国忧民情怀。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诗句,理解诗意。

学生讨论杜甫在诗中的情感表达。

第三章:诗歌手法分析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手法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分析《旅夜书怀》中的意象、比喻、对偶等手法。

3.2 教学内容分析《旅夜书怀》中的意象和寓意。

探讨杜甫运用比喻、对偶等手法表达情感的特点。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手法。

学生分享对诗句的感悟和欣赏。

第四章:诗文创作背景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旅夜书怀》的创作背景。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和重视。

4.2 教学内容介绍杜甫创作《旅夜书怀》的背景和历史情境。

分析作品与杜甫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关系。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旅夜书怀》的创作背景。

学生讨论作品与杜甫生活经历的联系。

第五章:综合实践活动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杜甫诗中的情感。

5.2 教学内容设计一项与《旅夜书怀》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体验杜甫的诗意。

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写一篇以《旅夜书怀》为灵感的现代诗。

学生展示实践活动成果并进行分享。

第六章:诗歌主题探讨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旅夜书怀》的主题思想。

引导学生探讨杜甫在诗中表达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6.2 教学内容分析《旅夜书怀》中所体现的杜甫的思想感情。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阅读诗歌《旅夜书怀》。

2.学习诗歌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能力,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诗歌的声韵、意象等方面进行鉴赏。

2.理解诗人表达的主题和意图。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阅读诗歌理解作者的艺术创思和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课文《旅夜书怀》。

2.相关解析资料和课外延伸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诗歌《旅夜书怀》的课文,让学生观察诗歌的标题和作者,引导他们猜测诗歌的主题。

2.请学生朗读诗歌标题和作者,并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

二、阅读理解(10分钟)1.学生阅读诗歌《旅夜书怀》。

2.学生回答问题:诗歌的主题是什么?诗人想要表达的是什么?诗歌的情感和意境是怎样的?三、诗歌鉴赏(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的声韵进行感受和鉴赏,如押韵、节奏等。

2.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以及诗人用词的巧妙之处。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解和展示。

四、文学扩展(15分钟)1.教师让学生了解诗歌《旅夜书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诗歌分析和解读,如对比诗歌和其他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风格等。

3.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给予肯定和评价。

2.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感受和体会。

3.教师布置下节课的学习任务和预习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诗歌《旅夜书怀》的主题和情感,还培养了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分享,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扩展了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意象和情感的分析。

3. 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诗歌内容、诗人背景、相关图片等。

2. 准备诗歌的朗读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背景和诗歌创作风格。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旅夜书怀》,提问:“旅夜”和“书怀”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和节奏。

学生尝试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教师解析诗中的深层含义,阐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5.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和背诵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古典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完成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典诗歌,分析其意象和情感,准备在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教师提供其他杜甫的诗作,如《月夜忆舍弟》、《春望》等,让学生对比《旅夜书怀》的风格和主题。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精选3篇)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精选3篇)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精选3篇)《旅夜书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1、学会鉴赏诗句;2、理解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会鉴赏诗句教学方法:师预设,生讨论,师生总结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设想:在诗歌新授课中,我们不能做成高三的考点复习,因为学生没有对诗歌欣赏量的积累,就不可能达到做题时下笔如有神的质的飞跃。

所以,在本诗的教学中,我一是注重诗歌内容的理解,二是注意把高考考点渗透到讲课中来,注重方法的传授。

教学流程:一、导学1、导入以杜甫晚年的图象导入(多媒体展示)配以说明:杜甫才华横溢,却一生坎坷,穷困潦倒。

晚年要靠朋友接济生活,最后甚至以船为家,四处漂泊。

“自古憎命达”,正因为如此,杜甫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民间,关注自己的内心。

写出了“光焰万丈长”的诗歌。

2、解题①从“旅”中,你能读出什么?“旅”有“旅居”的意思。

引出诗歌的写作背景,见诗下的注释①②“夜”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与“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对应。

③“书怀”和那些诗句对应?与“名岂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对应。

3、整体感知(生对照诗下的注释,说出诗歌的大义。

如遇不懂的,提出,师生讨论解决。

最后,老Ω?鍪?涞牟慰家胛摹#?nbsp;(多媒体展示)岸上的细草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声响。

江上只有一只孤舟,依岸而宿。

诗人就舟而居。

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

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

名声难道应因为而显著吗?做官应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我”在这世间漂泊,恰似那在广阔天地飞翔的一只沙鸥罢了。

二、质疑讨论(多媒体展示)1、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颈联如何理解?3、赏析尾联。

三、反馈矫正(对1、3两个问题,请生板演,对照多媒体展示的参考答案给生打分,集体讨论这一题型的答题方法。

旅夜书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旅夜书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旅夜书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旅夜书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旅夜书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以及诗人的创作背景与心情。

2. 理解并背诵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3. 掌握“典故”、“象征”、“描写”等诗歌技法。

4. 能够运用诗歌技法,自行创作一首描述旅途中所见所感的诗歌。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并背诵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2. 难点:掌握诗歌技法并能够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安排第一课时:诗歌背景介绍1. 分析唐代诗歌的历史背景,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分析《夜泊牛渚怀古》的背景及作者李白的生平经历。

3. 介绍诗歌中涉及的典故和象征,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4. 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第二课时:诗歌分析与诗歌技法讲解1. 分析《夜泊牛渚怀古》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2. 讲解诗歌中涉及的比喻、拟人、借景、写景、写情、象征等技法。

3. 让学生结合诗歌背景和诗歌技法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4. 引导学生理解并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第三课时:诗歌背诵与赏析1. 让学生熟读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2.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文学意义、思想意义。

3. 进行诗歌赏析,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4.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发挥。

第四课时:创作诗歌并展示1. 引导学生根据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进行诗歌创作,要求学生尽可能地运用诗歌技法。

2. 搜集鲜活的素材,使作品更具真实感和感染力。

3. 学生进行相互转述、点评和改进,提高学生诗歌创作能力。

4. 进行诗歌展示,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诗歌背景介绍、诗歌分析与诗歌技法讲解。

2. 朗诵法:让学生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灵敏感官。

3. 讨论法:分析、探究、解读诗歌,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旅夜书怀》是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诗。

这个单元是中国古典诗歌单元,涉及了先秦、魏晋、唐这几个诗歌繁荣时期的代表性诗作。

单元教学目标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了解诗人的艺术风格,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旅夜抒怀》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写作于杜甫从成都到夔州的途中,抒写了诗人暮年漂泊的情怀,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悲壮的艺术风格,是杜甫律诗的力作。

学习这首诗,要把握在雄浑景象中流露诗人孤寂之情的写法,并联系时代背景,通过意象想象、问题探讨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象意境,品味作品中人物的心情,进而掌握诗歌的情感变化,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想象是理解这首诗歌的关键,通过想象感受秋江广阔的图景和抒情主人公孤苦的形象,从而深切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学情分析:职校一年级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在学习该诗之前接触了陶渊明、李白等诗人的诗作,已经积累了一些分析诗歌的方法;并且之前初中的学习积累和课前充分的预习,对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创作背景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探究,鉴赏诗歌。

就本诗的情感而言,学生由于人生阅历不够,未必能准确领会,可以通过引导、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诗人当时的境况,进而体会诗人暮年漂泊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品读诗歌的语言,分析诗中的意象特征,体味诗人的情感。

2.理解诗中的抒情方式(直接、间接抒情)。

3.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欣赏写景诗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杜甫晚年的处境和内心情感,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意象的特殊含义。

教学难点:体味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细节质疑法。

五、设计思路职校新教材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提倡“合作、引导、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通过合理的问题设计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旅夜书怀 教案

旅夜书怀 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篇一: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夜书怀》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2.理解并分析《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3.学习欣赏《旅夜书怀》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风格;4.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旅夜书怀》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2.理解并分析《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3.学习欣赏《旅夜书怀》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风格;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分析《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2.学习欣赏《旅夜书怀》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风格;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师简要介绍《旅夜书怀》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2.教师通过导读、分析和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3.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旅夜书怀》,通过讲解语言风格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背诵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旅夜书怀》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与讲解:教师通过导读、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

引导学生思考,揭示诗中表达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3.欣赏与讲解: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旅夜书怀》,讲解其中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点。

通过讲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魅力所在。

4.诗歌背诵与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背诵,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随后,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就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展开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5.归纳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概括诗歌的主题、表达方式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六、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发言,评价学生对于《旅夜书怀》的理解和感受;2.通过课堂讨论的质量和深度,评价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课后作业:1.背诵《旅夜书怀》;2.就《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分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篇二: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夜书怀》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生平;2.理解并分析《旅夜书怀》的主题和寓意;3.学习欣赏《旅夜书怀》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风格;4.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杜甫诗《旅夜书怀》教案

杜甫诗《旅夜书怀》教案

杜甫诗《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翻译诗句。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掌握杜甫的诗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出发,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忧国忧民、关爱苍生的情怀。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3)掌握杜甫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诗中生僻词语和典故的理解。

(2)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出发,深入解读诗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杜甫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的韵律和意境。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的结构和主题。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象。

(2)引导学生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出发,深入解读诗歌。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旅夜书怀》。

3. 调查杜甫的其他诗作,了解其诗歌创作特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 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翻译诗句。

3. 学生能够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掌握杜甫的诗歌风格。

4. 学生能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象。

5.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提高。

六、教学策略1. 情景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如唐朝安史之乱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旅夜书怀》的诗意和诗人的情感。

(3)分析杜甫律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旅夜书怀》。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杜甫律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旅夜书怀》的诗意和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杜甫律诗的鉴赏方法。

2. 理解《旅夜书怀》中的意象和寓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杜甫诗歌,巩固知识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旅夜书怀》,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意象和寓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解读诗人的情感。

(2)分析杜甫律诗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2)分享感受,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旅夜书怀》。

2. 写一篇关于《旅夜书怀》的读后感。

3. 选取一首杜甫的律诗,进行鉴赏分析。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诗歌实例,掌握杜甫律诗的特点。

3.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旅夜书怀》的文本材料和相关背景资料。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旅夜书怀教案(精选5篇)

旅夜书怀教案(精选5篇)

旅夜书怀教案(精选5篇)旅夜书怀教案篇1一、背景分析:“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

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

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二、诵读提示: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先看一遍,整体感知后,让学生指出。

——缓慢、低沉的分析原因:“旅夜”书“怀”,有感而生。

快感乎?否!从哪里可以看出?让学生再细作分析。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

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

后一层直抒胸臆,飘泊四方,居无定所,要读出压抑感。

三、诗歌内容分析:1、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如何来描写的诗人的旅夜处境和感受?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

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

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

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

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

“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2、后四句书怎样的“怀”?“名岂__着”,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着,反因__而显着,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

说“官应老病休”,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有直接说出。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旅夜书怀》全文。

分析并欣赏杜甫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了解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古代诗歌的基本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对诗歌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旅夜书怀》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意境的把握。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对诗歌中较为复杂的比喻和意象的理解。

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的掌握。

诗歌情感的深入解读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准备《旅夜书怀》的文本材料。

准备杜甫的生平介绍资料。

准备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资料。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杜甫和《旅夜书怀》的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5.2 朗读与背诵带领学生朗读《旅夜书怀》,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5.3 文本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讲解每一句的意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意象,解释其深层含义。

5.4 情感解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情感,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

讨论诗歌中的情感如何通过语言和意象表达出来。

5.5 文化背景讲解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的旅店文化和书信文化。

六、教学活动6.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意象或情感,进行分享和讨论。

6.2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表达的方式,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七、作业与评估7.1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旅夜书怀》的读后感。

作业应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出对诗歌的思考和体会。

7.2 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讨论和表现,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义,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体会诗的音乐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困境,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背诵和理解。

(2)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分析。

(3)诗歌背景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含蓄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的理解。

(2)如何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诗句含义和诗歌分析方法。

2. 互动法:提问、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

3. 实践法:朗读、背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启发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诗歌的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诗人杜甫及其作品《旅夜书怀》。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4. 诗歌解析:讲解诗歌的字词、句子和结构,深入剖析诗歌内涵。

5. 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的美。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诗歌,并进行相关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合作探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背诵和练习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诗歌解析评价: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意境和情感的理解程度,评价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旅夜书怀》。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旅夜书怀》。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忧伤,理解诗人的家国情怀。

(2)学会珍惜亲情、友情和家乡情怀。

(3)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

2.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析。

3. 诗歌的韵律和结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旅夜书怀》的原文和注释。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图片。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旅夜书怀》的原文,引导学生朗读。

(2)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字词含义。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2)教师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理解诗的主旨。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1)背诵《旅夜书怀》。

(2)写一篇关于《旅夜书怀》的读后感。

(3)进行诗歌创作练习,模仿杜甫的风格。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将《旅夜书怀》与杜甫的其他诗作进行对比,如《月夜忆舍弟》、《春望》等,分析其创作风格和主题的异同。

2. 文化探究:引导学生探讨杜甫诗歌中所体现的家国情怀,结合历史背景,了解杜甫诗歌的社会意义。

(完整版)旅夜书怀教案

(完整版)旅夜书怀教案

《旅夜书怀》教案《旅夜书怀》教案【设计说明】“自学、指导、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在教学中建立师生之间合作的教学机制,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教师组织导学、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品味杜甫诗歌中高度精练的语言,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课文,学生讲解,教师引导,感知本诗的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感受杜诗中的忧国伤时及身世凄凉之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重点难点】把握作者情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比较阅读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想问一下大家,在以前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歌中,你们印象深刻的有哪些呢?(学生背诗)通过这些诗歌的学习,你们都知道了哪些鉴赏诗歌的方法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运用这些方法再去品读一首杜甫的诗——《旅夜书怀》,请同学们翻开课本。

二.整体感知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畅)。

三. 细品精读㈠、学生自品: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

㈡、学生讲解:(老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并归纳总结)1.通过“旅”字知背景(学生介绍背景)“旅”是旅居、寄居之意。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

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

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

《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小结: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

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

再加上这回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2.通过“夜”字品意境(1)作者在这其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明确:共有两组:①细草、微风、危樯、舟/②星、平野、月、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教案

杜甫旅夜书怀教案

【 - 话题作文】【篇一】杜甫旅夜书怀教案杜甫律诗五首(教师中心稿)邓浩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诵读、诗意。

2.思想教育目标:杜甫的思想。

3.能力培养目标:诗歌鉴赏。

教学重点:诗意。

教学难点:诗意的理解。

教学类型:鉴赏。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教学过程与步骤:客至一、诵读提示先说读这五首诗的共同要求:杜甫的律诗章法极其严格,都是以两联为一层,诵读时应根据诗的内容在两层之间作适当的停顿。

凡内容明快、跳跃性不大者,停顿宜稍短;内容深沉、跳跃性较大者,停顿宜稍长,以求层次分明,诗意显豁。

再说这首诗:诗的内容浅显易懂,难得的是,诗人一反往常沉郁的心态,显得开阔明朗而又轻松愉快,这是全诗的基调。

要读得亲切、平易,切忌夸张,因为诗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对一位极要好的朋友说的,是友情的表示。

但要分清主次:就全诗来说,后一层为主,前一层为欢;就各层来说,最后一句为主,前三句为次。

“次”是为“主”蓄势的,突出“蓬门今始为君开”和“隔篱呼取尽余杯”这两句,才能渲染主客之间喜悦、融洽的气氛。

二、整体感知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院花溪畔营造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生活上也有人接济他,从“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可以看出他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倒也平稳,有了生活的情趣。

这首诗是第二年春天写的,同样表现了诗人的这种情怀。

诗题称“客”而不称“宾”,是有用意的。

旧时注家以为,称“宾”有“敬之之义”,而称“客”有“亲之之义”,此说有理。

证明是,一年前,也就是草堂新落成不久,有两位客人先后来看他:一位是旧相识,偶尔过访;另一位是专程来访的远道客人。

诗人为这两位朋友都写了诗,前者以《有客》为题,后者以《宾至》为题;再看诗的内容,也确实有“亲之”和“敬之”之别。

而《客至》这首诗题下还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

可见是老朋友之间偶尔过访,从诗中那些话的亲切、随意的程度来看,也确实非老朋友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夜书怀》教案(2013.3.16)
教学目标:
1、规范鉴赏诗歌的答题思路;
2、把握鉴赏诗歌的方法:由景体情,知人论世;
3、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人漂泊孤苦的感情。

教学重点:规范鉴赏诗歌的答题思路,把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教学时数:1个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问答法、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公元七六五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漂泊,这首诗就是在江上漂泊时所写。

我们今天一起学习杜甫的这篇文章。

二、整体感知1、释题“旅夜书怀”:江中旅途抒发自己的感情。

2、“旅夜”“书怀”分别体现在诗歌哪联?首联、颔联和颈联、尾联
3、诗意理解:夜色中,微风吹拂江岸的细草,一叶高樯孤舟独行;明星垂挂在辽阔的原野,月色中的大江涌动着;我的名声怎能因为写文章而出名呢,应该做官到老时因为体病身衰而离职。

人生飘飘荡荡好似什么呢?如同苍茫天空中的一只沙鸥。

4、诗歌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苍凉
5、朗诵诗歌示范读,齐读,单独读
三、重点突破1、由景体情、知人论世
诗人在首联中给你传达了怎样的感情?孤独凄清
通过意象能不能把握诗人的感情:细草、微风、江岸,高樯、夜色、独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意象连缀起来,这是怎样一副图景?微风轻摇的细弱的江草;茫茫夜色中一叶孤舟
首联是通过什么来抒情的?意象,由意象构成一幅江舟夜色独行图,从景中可以体会到情,这种手法叫融情入景。

所以,我们解读诗歌的一种方法是:由景体情。

颔联给你的是一种什么感觉?壮阔那诗人表达的是那种旷达的胸襟吗?否,这需要联系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

但不料第二年(765年)四月,在成都赖以生存的好友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辞去节度参谋之职,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

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的沉重,
显然,颔联并非表达作者旷达的胸襟,体会此联的感情,还要把握它的意象,写了什么?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去。

诗歌的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但这首诗是诗人暮年漂泊的凄苦情状下写的,不能只强调字面意思。

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空与诗人孤苦伶仃和颠沛流离的凄怆心情有什么关系?反衬,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如《诗经》昔我来矣杨柳依依。

解读这句诗歌的方法是:知人论世
2、规范答题思路出示题目,学生自主思考,板书或书写至作业本。

有人说颈联“立意甚为含蓄”,你是否同意?谈谈你的看法。

(背景:杜甫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朝堂上屡受排挤,不得不四处飘零)
尾联“沙鸥”意象的作用。

答案:颈联说我的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写得好呢,做官,到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这是反话,诗人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因为被排挤,因此声名竟然因为文章而著,这里表现了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也揭示了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此联运用了比喻或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