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实验技术5-曝气池中环境因素的检测和菌胶团中生物相观察

合集下载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

2显微镜观察
①低倍镜观察
观察生物相的全貌,要注意污泥絮粒的 大小,污泥结构的松紧程度,菌胶团和 丝状菌的比例及其生长状况,并加以记 录和作出必要的描述。观察微型动物的 种类、活动状况,对主要种类进行计数。
②高倍镜观察
用高倍镜观察,可进一步看清微型动物的结构 特征,观察时注意微型动物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例如钟虫体内是否存在食物胞,纤毛环的摆 动情况等)。
将镜检和计数结果填入下表
动胶菌属
球衣菌属
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活性污泥菌胶团和原生动
物,学会辨认活性污泥中的菌胶团及生物相。 2.根据菌胶团的形态、结构,判别污泥的性状。
二、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是生物法处理废水的主体, 污泥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活动以及微 生物之间的演替情况往往直接反映了处理状况。 因此,可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状况来判 断废水处理的运行状况。
三、方法步骤
1.压片标本的制备
取活性污泥曝气池混合液一小滴,放在洁净的 载玻片中央(如混合液中污泥较少可待其沉淀 后,取沉淀的活性污泥一小滴加到载玻片上, 如混合液中污泥较多,则应稀释后进行观察)。
盖上盖玻片,即制成活性污泥压片标本。在加 盖玻片时,要先使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滴,然 后轻轻加下,否则易形成气泡,影响观察。
观察菌胶团时,应注意胶质的厚薄和色泽,新 生菌胶团出现的比例。
观察丝状菌时,注意菌体内是否有类脂物质和 硫粒积累,以及丝状菌生长,丝体内细胞的排 列,形态和运动特征,以便判断丝状菌的种类, 并进行记录。
变形虫生命力强,在条件不好时,可以形成一 个包囊(休眠体)度过难关.
变形虫动态中的食物泡.
太阳虫目
两个太阳虫在分享一顿美食

生物相的观察

生物相的观察
- 标本制作
取曝气池混合液-活性污泥一滴于一干净的载玻片中 央,盖上盖玻片(先使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轻 轻放下,否则会形成气泡,影响观察)。
- 镜检内容
主要包括活性污泥絮体、原生动物(纤毛虫、鞭毛虫、 变形虫、吸管虫等)、后生动物(轮虫、线虫瓢体虫等); 此外还有各种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及藻类等。
有二个调节装置:
镜头 1.聚光镜的调中螺丝,可以对聚光镜前后、左右调整,使聚光镜的
聚光器
光轴与照明光路、成像光路合轴。 2.聚光镜托架的上下调节装置(载物台调节器、粗调和细调),可使聚
光镜位置作上下调整,使视场光阑经过聚光镜在样品视野中的成像
调到最清晰。
活性污泥镜检基础知识-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主要部件
活性污泥由有机物和无机物两 部分组成,其中有机成分主要由生 长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组成,并 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和食 物链,其中以各种细菌及原生动物 为主。活性污泥上还吸附着废水中 所含的有机和无机固体物质,包括 某些难以降解的有机物。
性能指标主要为:MLSS、MLVSS 、SV30、SVI。
剩剩余余污污泥泥 线线虫虫类类++轮轮虫虫类类
原原生生动动物物
异异养养性性细细菌菌++ 腐腐 生生性性原原生生动动物物
生生物物残残骸骸
流流 入入 水水
废废水水中中的的有有机机物物 可可分分解解性性有有机机物物
无无机机物物
细自菌养性
处处理理水水
2
活性污泥镜检基础知识-显微镜观察
- 材料及器皿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校正过的胶头滴管、微型动 物计数板、目镜测微尺、台镜测微尺及新鲜的活性污泥 样品。
是显微镜的核心光学部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辨能力、色差与

污水处理实验

污水处理实验

污水处理实验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探究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进行污水处理实验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实验的五个部分,分别为污水处理原理、实验设备与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以及实验的意义。

一、污水处理原理1.1 生物处理原理:介绍生物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的工作原理。

1.2 物理处理原理:介绍物理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处理方法的原理。

1.3 化学处理原理:介绍化学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包括氧化、还原和中和等化学反应的原理。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2.1 实验设备:列举实验中所需的设备,如搅拌器、反应釜、离心机等。

2.2 实验材料:列举实验中所需的材料,如污水样品、生物菌种、吸附剂等。

三、实验步骤3.1 样品采集与处理:详细描述如何采集污水样品,并进行预处理工作,如去除悬浮物和调节pH值等。

3.2 实验操作:详细描述实验中的操作步骤,包括投加生物菌种、添加化学试剂和调节反应条件等。

3.3 实验监测与记录:介绍实验中的监测方法,如测定COD、BOD和悬浮物等指标,并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4.1 污水处理效果:分析实验结果,比较处理前后的水质指标变化,如COD和BOD的去除率等。

4.2 不同处理方法比较:对比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如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的差异。

4.3 实验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污水处理的优化方法和改进方向。

五、实验的意义5.1 环保意义:阐述污水处理实验对保护环境和水资源的重要性。

5.2 应用价值:介绍污水处理实验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如工业废水处理和城市污水处理等。

5.3 科学研究价值:探讨污水处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如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验证和评估。

总结:通过污水处理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处理方法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处理实验技术5-曝气池中环境因素的检测和菌胶团中生物相观察

水处理实验技术5-曝气池中环境因素的检测和菌胶团中生物相观察

水处理实验技术实验报告学校名称河海大学准考证号033109275026 姓名王宝佳课程代号60057 实验名称曝气池中环境因素的检测和菌胶团中生物相观察实验日期2010.11. 批报告日期成绩教师签名一、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和测定曝气池中的环境因素,如:水温、pH值、溶解氧浓度、营养物是否齐全等。

进一步认识环境因素对生物群体生长代谢的影响。

2.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活性污泥的菌胶团,掌握用直观的方法来判别菌胶团的性质、状态以及是否有丝状菌繁殖。

3.学会辨别原生动物的种属,并通过原生动物来间接地评定活性污泥质量和污水处理效果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活性污泥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活性污泥中各种微生物组成的混合群体—菌胶团,细菌又是菌胶团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净化功能的中心,是微生物中最主要的成分,而水温、pH值、溶解氧浓度、营养物等环境因素则对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生最重要的影响。

对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来说,氧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溶解氧浓度也直接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和代谢速度。

一般来说,溶解氧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生长代谢越有利,但维持过高的溶解氧又大大地增加了处理系统的运行费用。

因此,一般控制在0.5—2mg/L。

微生物代谢关系式如图所示。

微生物及其酶系统所推进的生化反应受水温和PH值的影响很大,温度和PH值对活性物凝重的细菌和酶的活力的影响如图所示。

另外,微生物的代谢还需要氮、磷等营养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

有毒物质对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活性污泥菌环境胶团的微生物中除细菌外,还有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多种微生物群体。

当运行条件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原生动物种类和形态亦随之发生变化。

若游泳型或固着型的纤毛虫类大量出现时,说明处理系统运行正常。

因此,原生动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用来鉴定活性污泥的质量和污水处理效果。

原生动物通过一般的光学显微镜就可以简单的观察。

此外,还可以观察菌胶团的形状、颜色、密度以及是否有丝状菌存在,有无污泥膨胀的倾向等。

水质工程学 教学大纲

水质工程学  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必修的主要专业课之一,以讲授水处理单元操作为主,目的是使学生对水、废水与污染物的性质、来源、水质标准及控制水污染的基本途径和治理方法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初步掌握水污染治理技术。

●教学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讲授水处理方法的基本知识,配合实验、学习、课程设计、毕业专题等教学环节,最终使学生掌握水处理的基本理论与工程技术,为进行水处理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运行管理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的结构一、理论教学第一篇水质与水处理概论第 1 章水质与水质标准1.1 天然水中杂质的种类与性质1.2 水体的污染和自净1.3 饮用水水质与健康1.4 用水水质标准1.5 污水的排放标准第 2 章水的处理方法概论2.1 主要单元处理方法2.2 反应器的概念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2.3 水处理工艺流程第二篇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原理第 3 章凝聚和絮凝3.1 胶体的稳定性3.2 混凝原理3.3 混凝剂3.4 混凝动力学3.5 混凝过程3.6 混凝设施3.7 混凝试验第 4 章沉淀4.1 杂质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4.2 平流式沉淀池4.3 斜板、斜管沉淀池4.4 澄清池4.5 水中造粒4.6 浓缩4.7 气浮第 5 章过滤5.1 慢滤池与快滤池5.2 颗粒滤料5.3 快滤池的运行5.4 过滤理论5.5 滤层的反冲洗5.6 几种常见的滤池第 6 章吸附6.1 吸附概述6.2 活性炭吸附6.3 活性炭吸附的应用6.4 活性炭的再生6.5 水处理中的其它吸附剂第 7 章氧化还原与消毒7.1 概述7.2 氯氧化与消毒7.3 臭氧氧化与消毒7.4 其他氧化与消毒方法7.5 高级氧化概述第 8 章离子交换8.1 离子交换概述8.2 离子交换反应8.3 离子交换装置及运行操作8.4 离子交换的应用第 9 章膜滤技术9.1 概述9.2 微滤和超滤9.3 反渗透和纳滤9.4 电渗析9.5 膜滤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 10 章水的冷却 (自学部分)10.1 水的冷却原理10.2 冷却的热力学问题10.3 冷却水的水质与水处理第 11 章腐蚀与结垢 (自学部分)11.1 腐蚀类型与过程11.2 影响腐蚀的因素与腐蚀形式11.3 水质稳定指数11.4 水质稳定处理第 12 章其它处理方法 (自学部分)12.1 中和12.2 化学沉淀12.3 电解12.4 吹脱、汽提法12.5 萃取法第三篇生物处理理论与应用第 13 章活性污泥法13.1 活性污泥法的理论基础13.2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及其有关参数 13.3 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及其应用13.4 活性污泥法的各种演变及应用13.5 曝气及曝气系统13.6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的过程控制与运行管理 13.7 活性污泥法的脱氮除磷原理及应用13.8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与新工艺第 14 章生物膜法14.1 生物膜法的基本概念14.2 生物膜的增长及动力学14.3 生物滤池14.4 生物转盘14.5 生物接触氧化法14.6 生物流化床14.7 其他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和联合处理工艺14.8 生物膜法的运行管理第 15 章厌氧生物处理15.1 概述15.2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15.3 厌氧微生物生态学15.4 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工艺15.5 两相厌氧生物处理15.6 悬浮生长厌氧生物处理法15.7 固着生长厌氧生物处理法第 16 章自然生物处理系统16.1 稳定塘的基本原理16.2 好氧塘16.3 兼性塘16.4 厌氧塘16.5 曝气塘与深度处理塘16.6 常规稳定塘的设计原则第 17 章污泥处理、处置与利用17.1 概述17.2 污泥的分类、性质及计算17.3 污泥浓缩17.4 污泥的厌氧消化17.5 污泥的其它稳定措施17.6 污泥的调理17.7 污泥的干化与脱水17.8 污泥的干燥与焚化17.9 污泥的有效利用与最终处理第四篇水处理工艺系统第 18 章常用给水处理工艺系统(实践部分)18.1 给水处理工艺系统的选择原则18.2 地面水的常规处理工艺系统18.3 受污染水源水的处理工艺系统18.4 水的除藻18.5 水的除臭除味18.6 给水厂污水的回收利用18.7 给水厂污泥的处理与处置第 19 章特种水源水处理工艺系统(实践部分)19.1 高浊度水处理工艺系统19.2 地下水除铁除锰处理工艺系统19.3 水的除氟除砷处理工艺系统19.4 软化、除盐与锅炉水处理工艺系统19.5 游泳池水的处理工艺系统第 20 章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系统(实践部分)20.1 污水处理工艺系统的选择原则20.2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系统20.3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实例20.4 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水有效利用20.5 污泥处理与利用工艺系统第 21 章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系统(实践部分)21.1 概述21.2 常用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系统二、实验教学1.颗粒自由沉淀实验Particle Free Sediment Experiment2.混凝实验Coagulation Experiment3.过滤及反冲洗实验Filtration and Wash Experiment4.树脂类型的鉴别Identifying Species of Resin5.强酸性阳树脂总交换容量的测定Measurement of Strong Acid Cation Resin Exchange Total Volume6.强酸性阳树脂工作交换容量的测定Measurement of Strong Acid Cation Resin Working Exchange Volume 7.曝气充氧实验Aeration Experiment8.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观测和运行Completely Mixed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9.污泥沉降比 (SV%)和污泥指数(SVI)的测定Measurement of Strong Acid Cation Resin Exchange Total Volume 10.曝气池中环境因素的监测和菌胶团中生物相的观察Environmental Factor Monitor and Observation of Miroorganism in Zoogloea in Aeration Tank11.生物转盘实验Rotating Bio Disc Experiment12.SBR法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Computer Auto Control System of SBR13.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实验Experiment System of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模块或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水质工程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之一。

水处理实验报告

水处理实验报告

水处理实验报告水处理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水处理技术对水质的影响,并评估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

通过对不同水样进行多种处理方法,包括过滤、沉淀、消毒等,测定处理前后水样的pH值、浑浊度、溶解氧含量等指标,以及对水中悬浮颗粒和微生物的去除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水处理技术可以显著改善水质,提高水样的透明度和卫生安全性。

引言: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研究水处理技术对改善水质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实际水处理过程,评估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并为水质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不同来源的水样:自来水、河水、污水等;- 滤纸、砂滤器、活性炭等过滤材料;- 消毒剂: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等;- 检测仪器:pH计、浊度计、溶解氧测定仪等。

2. 实验方法:- 过滤处理:将不同水样通过滤纸、砂滤器和活性炭等过滤材料进行过滤处理,测定处理前后水样的浑浊度和pH值;- 沉淀处理:将不同水样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沉淀物的形成情况,并测定处理前后水样的浑浊度;- 消毒处理:使用不同消毒剂对水样进行消毒处理,测定处理前后水样的溶解氧含量和微生物数量。

结果与讨论:1. 过滤处理:通过滤纸、砂滤器和活性炭等过滤材料对水样进行处理后,水样的浑浊度显著降低,透明度明显提高。

此外,过滤处理还对水样的pH值产生一定影响,不同过滤材料对pH值的影响程度不同。

砂滤器对pH值的影响较小,而活性炭则具有一定的酸碱调节能力。

2. 沉淀处理:通过静置不同水样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水样中出现沉淀物。

沉淀物的生成主要与水样中的悬浮颗粒有关。

此外,沉淀处理也对水样的浑浊度产生一定影响,处理后的水样透明度明显提高。

3. 消毒处理:使用不同消毒剂对水样进行处理后,测定处理前后水样的溶解氧含量和微生物数量。

实验结果显示,消毒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水样中的微生物数量,提高水样的卫生安全性。

八活性污泥中菌胶团及生物相的观察

八活性污泥中菌胶团及生物相的观察
❖ 轮虫经常可见。个体较纤毛虫大,注意观察前端的 轮器和后端的足趾
❖ 藻类中绿藻、硅藻较常见,有时可见螺旋藻(蓝细 菌).
❖ 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胞囊 ❖ 区分杂质与生物体。生物体形态通常较规则,较透
明,有可见的细胞内含物,细胞膜光滑、完整、连 续,不会有尖锐的突起。
❖ 观察活性污泥中各种生物相,记录观察到的种 类,对其中至少三种绘图说明。(最好是三种 不同门类,如纤毛虫、鞭毛虫、轮虫、藻类等 等,以观察为准,无法定名者不必写名称,注 明大类)
注意事项
❖ 水浸片长时间观察后,可能会变干,影响观察,要 及时更换
❖ 原生动物以纤毛虫为主,游泳型和固着型都很多, 若游泳速度很快,调低物镜倍数观察
(2)丝状微生物
贝日阿托氏菌
球衣菌
发硫菌
(3)微型动物 变形虫
太阳虫 线虫
固着型纤毛虫
游泳型纤毛虫
栉毛虫
轮虫
寡毛虫 累枝虫
桡足虫
吸管虫(特征是带有 几根细长的吸管)
喇叭虫
钟虫 漫游虫
实验报告
❖ 观察、描述活性污泥的外观包括颜色、沉降性 能等
❖ 绘图说明菌胶团的整体形态、结构组成。难以 绘图的用文字说明。
原生动物常作为污水净化指标; 污水处理池运转正常——固着型纤毛虫如钟虫属、累枝虫属、盖虫属占
优势。 污泥膨胀或污泥松散——大量出现丝状微生物 污泥恶化——絮凝体0.1-0.2mm以下,优势种属有豆形虫、草履虫、眼虫、
波豆虫属等快速游泳型种属 当后生动物轮虫等大量出现时,意味着污泥极度衰老。
一、 器材与用品 1. 活性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曝气池。 2.100mL量筒、载玻片、盖玻片、玻璃小吸管、橡皮吸头、镊子。 3.显微镜、目镜测微尺。

活性污泥中菌胶团及生物相地观察

活性污泥中菌胶团及生物相地观察

----------------------------------- 活性污泥中菌胶团及生物相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 观察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微生物种类及性状。

2. 测定污泥沉降比及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中动物的数目。

3. 初步判断污水处理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二、实验原理活性污泥中生物相较复杂,以细菌,原生动物为主。

还有真菌、后生动物等。

某些细菌能分泌胶粘物质形成菌胶团,进而组成污泥絮绒体(绒粒)。

三、实验材料1. 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取自污水处理厂曝气池2. 其他量简(100mL,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计数板等。

3. 仪器显微镜采用厚玻璃割成9cm长,4cm宽的长方形,玻璃厚度以0.3〜0.4cm为宜。

利用氢氟酸腐蚀法,使玻板中央刻上10X 10=100个小方格,小方格的大小没有严格规定,只要一片大号盖玻片能盖格子有余和便于在显微镜下计数就可以了。

用大号盖玻片切成宽约0.7cm的玻条,用阿拉伯树胶粘在计数用的小方格的四周,便呈一周凸起的边框。

这样,就制成了一块微型动物计数板。

四、实验方法1. 测污泥沉降比(SV30肉眼观察,取曝气池的混合液置于100mL量筒内,直接观察活性污泥在量筒中呈现的絮绒体外观及沉降性能。

2. 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1)制备水浸片取活性污泥混合液1〜2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制成水浸标本片。

(2)低倍镜观察观察生物相的全貌,要注意污泥结构松紧程度,菌胶团和丝状菌的比例及生长状况,观察微型动物的种类及活动状况。

①污泥絮粒污泥絮粒性状是指污泥絮粒的形状、结构、紧密度及污泥中丝状菌的数量。

镜检时可把近似圆形的絮粒称为圆形絮粒,与圆形截然不同的称为不规则形状絮粒。

絮粒中网状空隙与絮粒外面悬液相连的称为开放结构;无开放空隙的称为封闭结构。

絮粒中菌胶团细菌排列致密,絮粒边缘与外部悬液界限清晰的称为紧密的絮粒;边缘界线不清的称为疏松的絮粒。

②丝状微生物活性污泥中的丝状菌数量是影响污泥沉降性能最重要的因素。

水处理综合实验 (6个实验中的5个在这)

水处理综合实验 (6个实验中的5个在这)

实验一混凝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混凝实验操作方法,观察矾花形成过程及混凝沉淀效果。

2.通过实验确定混凝剂的最佳投药量。

二、实验设备1.六联搅拌机一台2.浊度仪一台3.1000mL烧杯6个4.250mL烧杯6个5.温度计、2mL移液管、5mL移液管等各1个三、实验原理混凝是通过向水中投加药剂使胶体物质脱稳并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以使其在后续的沉淀过程中分离或在过滤过程中能被截除。

混凝是给水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工艺过程。

天然水中由于含有各种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等杂质,呈现出浊度、色度、臭和味等水质特征。

其中胶体物质是形成水中浊度的主要因素。

由于胶体物质本身的布朗运动特性以及所具有的电荷特性( 电位)在水中可以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即具有稳定性,很难靠重力自然沉降而去除。

通过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可使胶体的稳定状态破坏,脱稳之后的胶体颗粒则可借助一定的水力条件通过碰撞而彼此聚集絮凝,形成足以靠重力沉淀的较大的絮体,从而易于从水中分离,所以,混凝是去除水中浊度的主要方法。

在给水处理工艺中,向原水投加混凝剂,以破坏水中胶体颗粒的稳定状态,使颗粒易于相互接触而吸附的过程称为凝聚。

其对应的工艺过程及设备在工程上称为混合(设备);在一定水力条件下,通过胶粒间以及和其他微粒间的相互碰撞和聚集,从而形成易于从水中分离的物质,称为絮凝。

其对应的工艺设备及过程在工程上称为絮凝(设备)。

这两个阶段共同构成了水的混凝过程。

混凝技术不仅在给水处理方面得以应用,同时在处理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污泥浓缩、脱水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混凝机理水的混凝现象及过程比较复杂,混凝的机理随着所采用的混凝剂品种、水质条件、投加量、胶体颗粒的性质以及介质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1.电性中和电性中和又分为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两种。

通过投加电解质压缩扩散层以导致胶粒间相互凝聚的作用机理称为压缩双电层作用机理。

这种机理主要以静电原理(现象)为基础解释游离态离子(简单离子)对胶体产生的脱稳作用。

活性污泥中菌胶团及生物相的观察

活性污泥中菌胶团及生物相的观察

活性污泥中菌胶团及生物相的观察活性污泥是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菌胶团和生物相的观察对于了解和优化处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活性污泥中菌胶团及生物相的观察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一、菌胶团的观察菌胶团是活性污泥中一种常见的微生物聚集体,由许多不同的微生物组成,它们通过分泌多糖类物质形成粘性凝胶,将自身包裹在其中。

观察菌胶团可以了解活性污泥的组成和结构,评估其处理效果。

1.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菌胶团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内部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将活性污泥样本涂片或制成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菌胶团的形态特征。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菌胶团的基本信息,但无法定量分析。

2.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快速、高效的细胞分析技术,可以用来分析活性污泥中的菌胶团。

通过流式细胞术,可以将活性污泥样本中的微生物细胞逐个检测并分类,同时还可以测量其大小、形状、荧光强度等物理化学特征。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菌胶团的定量数据,但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操作。

二、生物相的观察生物相是指活性污泥中所有生物的总体形态和特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

观察生物相可以了解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生长状态等,评估其处理效果和反应器运行状况。

1.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

将活性污泥样本涂片或制成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数量。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基本的生物相信息,但无法定量分析。

2.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自动图像分析系统是一种快速、高效的生物相分析技术,可以用来定量分析活性污泥中的各种微生物。

通过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可以将活性污泥样本中的微生物细胞逐个检测并分类,同时还可以测量其大小、形状、荧光强度等物理化学特征。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定量数据,但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操作。

三、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通过对活性污泥中菌胶团和生物相的观察,可以了解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

曝气池活性污泥菌胶团中生物相的观察

曝气池活性污泥菌胶团中生物相的观察

曝气池活性污泥菌胶团中生物相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和测定曝气池中的环境因素,如水温、pH值、溶解氧浓度等,进一步认识环境因素对生物群体生长代谢的影响;2.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活性污泥菌胶团和原生动物、掌握用直观的方法来判别菌胶团的状态、结构以及是否有丝状菌繁殖;3.学会识别原生动物的种属,并通过原生动物来间接地评定污泥质量和污水处理效果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由各种微生物组成的菌胶团,细菌是菌胶团的主体。

活性污泥的降解能力与菌胶团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水温、pH值、溶解氧等环境因素也对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

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的代谢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微生物好氧代谢模式图活性污泥中的菌胶团除了细菌以外,还有各种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多种微生物群体。

当运行条件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原生动物种类和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

如果游泳型或固着型的纤毛虫类(钟虫、盖纤虫等)大量出现时,说明处理系统运行正常。

所以,原生动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用来指示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

原生动物通过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就可以观察。

通过观察菌胶团的形状、颜色、密度以及是否有丝状菌存在,还可以判断是否有污泥膨胀倾向等。

因此,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胶团是监测处理系统运行状况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本实验观察和测定的是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实验装置中曝气池的环境因素及菌胶团的生物相。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普通光学显微镜;2.酸度计;3.溶解氧测定仪;4.温度计。

四、实验步骤1.首先确认系统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测定或记录系统的相关参数,如污泥负荷、pH值、溶解氧浓度、温度,记入表1中;2.调试显微镜;3.从曝气池中取少量混合液,沉淀去除上清液后,取一滴滴加到干净的载波片中央,小心地用洗净的盖玻片盖上。

加盖玻片时应使其中央接触到水滴后再放下,以避免在片内形成气泡影响效果;4.把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将要观察的标本放到圆孔的正中央,转动调节器,对准焦距,进行观察;5.观察生物相全貌,注意观察污泥絮粒的大小、结构的松散程度、观察菌胶团的形状和结构,有无丝状菌繁殖,记录到表1中。

水处理技术实验操作方法

水处理技术实验操作方法

水处理技术实验操作方法
水处理技术实验的操作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试剂和仪器:根据实验的要求,准备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设备。

2. 准备实验样品: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水样,并将其准备好。

可以将水样过滤、加热、调整pH值等。

3. 实施预处理:根据实验要求,对水样进行一系列预处理步骤,如混合、稳定等。

4. 进行水处理实验: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水处理方法,如沉淀、过滤、絮凝、吸附、氧化等。

5. 进行实验观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6. 进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并得出实验结论。

7. 进行实验总结:整理实验数据和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在进行水处理技术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如佩戴实验手套、眼镜等个人防
护设施;按照实验要求正确操作,避免实验失误;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保证实验的可靠性;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水处理工程实验讲义

水处理工程实验讲义
出现时,说明处理系统运行正常。因此,
原生动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用来指示活性污泥系统的 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原生动物通过一般的光学显微 镜就可以观察。通过观察菌胶团的形状、颜色、密度 以及是否有丝状菌存在,还可以判断有无污泥膨胀的
倾向等。因此,用显微镜观察菌胶团是监测处理系统
运行的一项重要手段。本实验就是通过测定曝气池中 的溶解氧浓度、pH值、温度,通过观察菌胶团的特征 考察不同条件下活性污泥形态及生物相的变化。
看,活性污泥中固着型纤毛类原生动物(如钟虫、盖纤虫等)
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试剂 5 6 实验过程及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 7 实验注意事项
一 、实验目的
掌握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湖北大学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二 、实验原理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 的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消耗溶解氧的量。此生
/
/
当天
五天 当天
五天
当天 五天 平 均 值
湖北大学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3. 实验结果分析
湖北大学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4. 思考题
湖北大学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七、实验注意事项
1.
在配稀释水时应用含20℃时的饱和氧浓度的蒸馏
水进行配制,同时也需注意营养盐及菌种。
2.
配制培养液时,在混匀搅拌的同时赶走空气泡,
生长情况等,画出所见原生动物和菌胶团等微生物形
态草图。
湖北大学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六、实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
1.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① 测定活性污泥系统的溶解氧、pH值、温度,并
记录。
② 记录观察所取污泥的形状、结构、有无丝状菌、 原生动物的情况。 ③ 分析环境因素对污泥形态及生物相的影响。

武理工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指导02活性污泥生物相的观察

武理工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指导02活性污泥生物相的观察

实验二 活性污泥生物相的观察一. 目的1.学习测量微生物大小。

2.学习用压滴法制作标本片。

3.观察几种原、后生动物,菌胶团及藻类个体形态二. 实验器材1. 活性污泥混合液。

2. 单胞藻、新月藻、星藻、草履虫等示范片。

3.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

4. 目测微尺、物测微尺。

三. 实验方法及内容1.目测微尺和物测微尺及其使用的方法目测微尺 目测微尺是一圆形玻片,其中央刻有精确的刻度(图3),等分为100格或更多格。

标尺刻度的大小,随使用的接目镜和接物镜放大倍数以及镜筒的长度而改变。

使用前,应先利用物测微尺进行标定。

物测微尺 物测微尺是一厚玻片,中央有一微小圆圈,圆圈里有100等分刻度标尺,每等分的长度为1/100mm ,即10μm /格。

使用时,先将目测微尺装入接目镜的隔板上,使刻度朝下;把物测微尺放在载物台上,使刻度朝上,用平常观察标本的方法,先用低倍镜找到物测微尺的刻度,再移动物测微尺与目测微尺使两者的第一线相合,然后计算物测微尺的每一小格内有目测微尺的小格若干个,换算成后者刻度所表示的长度。

如:物测微尺的一小格相当于5个目测微尺的小格,则目测微尺在此种条件下,其每格的长度即等于2μm 。

如在同样条件下测量物体,而物体之长度为目测微尺的两小格,宽为半小格,则可知此物体的大小为1μm ×4μm 。

换成高倍镜,用同样方法标定出高倍镜下目测微尺每格的长度。

2.活性污泥标本的制备1)取活性污泥法曝气池混合液一小滴,放在洁净的载玻片的中央(如混合液中污泥较少,可待其沉淀后,取沉淀污泥一小滴于载破片上;如混合液中污泥较多.则应稀释后进行观察)。

2)小心地用洗净的盖玻片覆盖。

这样,就制成了活性污泥的标本。

加盖玻片时应使其中央已接触到水滴后才放下,否则会在片内形成气泡而影响观察。

3.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标本(1)低倍镜观察1)在选定的接目镜下,利用低倍镜,确定目测微尺一格的长度(单位以μm 计)。

2)观察所制备的微生物标本玻片,画出所见原生动物、菌胶团等微生物的形态物测微尺目镜测微尺图3草图。

第一阶段水处理实验指导(12-10-10)

第一阶段水处理实验指导(12-10-10)

水处理实验指导(一)水处理实验具体组织安排1、实验开始时间为上午8:30;下午2:00开始;2、实验前请预习,在校园网-院系设置-建筑工程学院-教学工作-资料下载。

做实验时,交实验预习报告给老师检查后2目录实验一颗粒自由沉淀实验————————————5实验二过滤实验————————————————9 实验三混凝实验————————————————17 实验四曝气充氧实验——————————————22 实验五常用水处理工艺运行演示————————27附录一酸度计、溶解氧和浊度仪的使用—————————48附录二常规水质检测方法—————————————55绪 论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排水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课程本身就不是一个纯理论性学科,而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而相关的实验技术更为重要,不仅一些现象、 规律、理论,而且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中的许多问题,也都离不开实验。

如给水处理工程中的混凝沉淀的药剂种类选择及生产运行适宜条件的确定需要通过实验测定,才能正确地选择。

同时水处理实验可应用于指导水处理规律的研究,改进现有工艺、设备以及研究新工艺、新设备。

因此在学习给排水工程有关专业课程的同时,非常有必要加强《水处理实验》课程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解决工程实践中实验技术问题的能力。

一、 水处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1.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加深对水处理基本概念、现象、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2. 掌握一般水处理实验技能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验技术问题的能力;3. 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和组织实验的方法;4. 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测定、分析与处理,从而能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5.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 水处理实验过程1实验准备工作(1)理论准备工作 (2)实验设备、测试仪器准备(3)测试步骤与记录表格的准备(4)人员分工2实验(1)仪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2)实验(3)实验数据分析处理与实验报告①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②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仪器、实验步骤(预习报告)、实验数据及分析处理、结论、问题讨论。

实验一水处理中生物相的观察与微生物测量

实验一水处理中生物相的观察与微生物测量

实验一水处理中生物相的观察与微生物测量实验一水处理中生物相的观察与微生物测量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学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保养方法;学习观察活性污泥中生物相、要求辩认菌胶团、丝状菌、原生动物的形态,学会生物图的绘制;观察示范标本,辨认微生物的大类形态;学习测量微生物大小的方法和使用计数板测量微生物的生物量方法。

验证性实验,实验时数可安排为4学时。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1.显微镜、生物摄影显微镜、计算机;2.SBR生物反应器、曝气设备、活性污泥;3.示范标本;4.目测微计、物测微计、血球计数板;5.擦镜纸、滤纸、烧杯、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

三、实验前准备工作1. 预习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的内容。

2. 复习课堂教学有关活性污泥的组成、活性污泥在水处理中的作用等内容。

四、实验注意事项1. 本项实验主要内容是学会使用生物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显微镜是精密仪器,尤其是显微镜镜头使用操作不当,容易损坏。

上课前学生不要擅自使用显微镜,实验中应严格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操作。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随时记录,如,记录显微镜观察时的放大倍数,绘出微生物的形态等。

3. 为了防止误食,严禁在实验室内吃东西或喝水。

五、实验原理1.显微镜的构造与光学原理(参见教材P144-145)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

(1)机械装置①镜筒:镜筒长度是160mm。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接转换器,转换器(回转板)上有3~5个孔,可安装物镜头。

②载物台:玻片和标本放在载物平台上,两旁有弹簧夹,可固定玻片。

载物台上自动推物器可使玻片上、下、左、右移动。

③调节器:可调节玻片与物镜之间的距离,大调节器又称粗调节器,升降幅度大,小细调节器属微调节器,升降幅度小,一般调焦距时才用。

(2)光学部分①目镜:安装在镜筒上,一般有3种规格,“5×”、“10×”、“15×”,分别表示镜头放大倍数为5倍、10倍、15倍。

水处理实验报告.

水处理实验报告.

水处理实验报告.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环境工程教研室实验一活性污泥形态及生物相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活性污泥菌胶团和原生动物,掌握用形态学的方法来判别菌胶团的形态、结构,并据此判別污泥的形态:2、掌握识别原生动物的种属以及用原生动物来间接评定活性污泥质量和污水处理效果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活性污泥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由各种微生物组成混合体一一菌胶团,细菌是菌胶团的主体,活性污泥的净化能力和菌胶团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

活性污泥菌胶团的微生物中除细菌外,还有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多种微生物群体,当运行条件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原生动物种类和形态亦随之变化。

若游泳型或固着型的纤毛类大量出现时,说明处理系统运行正常。

因此,原生动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用来指示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

通过菌胶团的形状、颜色、密度以及有无丝状菌存在还可以判断有无污泥膨胀的倾向等。

因此用显微镜观察菌胶团是监测处理系统运行的一项重要手段。

三、实验步骤1、调试显微镜。

2、取活性污泥法曝气池混合液一小滴,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如混合液中污泥较少,可待其沉淀后.取沉淀的活性污泥一小滴放在载玻片上:如混合液中污泥较多.则应稀释后进行观察)。

3、盖上盖玻片,即制成活性污泥压片标本。

在加盖玻片时,要先使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滴,然后轻轻放下,否则会形成气泡、影响观察。

4、把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将标本放在圆孔正中央,转动调节器,对准焦距,进行观察。

5、观察生物相全貌,注意污泥絮粒的大小、结构的松紧程度、菌胶团和丝状菌必立即生长情况,并加以记录和必要的描述,观察微型动物的种类、活动状况。

进一步观察微型动物的结构特征。

如纤毛虫的运动情况、菌胶团细菌的胶原薄厚及色泽、丝状菌菌线的生长情况等,画出所见原生动物和菌胶团等微生物形态草图。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记录观察所取污泥的形状、结构、有无丝状菌、原生动物的情况。

2、分析环境因素对污泥形态及生物相的影响。

实验六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 生物相的观察

实验六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 生物相的观察

四、思考题
1、镜检和计数结果填入下表:
絮体形态 絮体结构 絮体紧密度 丝状菌数量 游离细菌 优势种动物名称及状态描述 其它动物种名称 每滴稀释液中的动物数 每毫升混合液中的动物数
圆形、不规则形 开放;封闭 紧密;疏松 0;±;+;++;+++ 几乎不见;少;多
2.绘制所观察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形态图。
筒中呈现的絮绒体外观及沉降性能(30分钟沉降后的污泥体 积)。
2. 制片镜检 取混合液1~2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制成水浸标 本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生物相。
(1)污泥菌胶团絮绒体 形状、大小、稠密度、折光性、游离 细菌多少等。
(2)丝状微生物 伸出絮绒体外的多少,观察哪一类占优势。 (3)微型动物 识别其中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种类。
3.根据实验观察情况,试对污水厂活性污泥质量及运 行情况作初步评价。
实验六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 生物相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目的是学习观察活性污泥中的絮绒体及生物
相,初步分析生物处理池内运转是否正常。
二、材料器皿 1. 活性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曝气池。 2. 量筒、载玻片、盖玻片、玻璃小吸管、橡皮吸头、
镊子。 3. 显微镜、目镜测微尺。
三、方法和步骤 1. 肉眼观察 取曝气池的混合液置于量筒内,观察活性污泥在量

水处理实验技术 (2)

水处理实验技术 (2)

水处理实验技术
水处理实验技术是指用于处理水质问题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质分析技术:通过实验室分析方法,对水样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了解水中的污染物种类和含量,常见的水质分
析方法包括pH值测定、溶解氧测定、总氮总磷测定、重金属测定等。

2. 水处理剂的筛选和评价:根据水质成分和处理需求,选
择合适的水处理剂进行试验筛选和评价,常见的水处理剂
包括絮凝剂、消毒剂、pH调节剂等。

3. 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和优化:通过实验室小型装置,模拟
水处理过程进行研究和优化,常见的实验装置包括批处理
装置、连续流动装置等。

4. 膜分离技术实验: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方法,包括微滤、超滤、逆渗透等。

通过实验研究膜分离技术的
传质规律、膜材料的性能和膜组件的优化等问题。

5. 水处理设备的实验:通过实验研究水处理设备的性能和
工作条件,包括混凝沉淀器、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器、离
子交换器等水处理设备。

6. 水处理工程的实验验证:通过构建小型水处理系统,模
拟实际工程条件进行实验验证,了解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
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水处理实验技术在水处理工程研究和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们解决水质污染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
率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处理实验技术实验报告
学校名称河海大学准考证号033109275026 姓名王宝佳
课程代号60057 实验名称曝气池中环境因素的检测和菌胶团中生物相观察
实验日期2010.11. 批报告日期成绩教师签名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和测定曝气池中的环境因素,如:水温、pH值、溶解氧浓度、营养物是否齐全等。

进一步认识环境因素对生物群体生长代谢的影响。

2.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活性污泥的菌胶团,掌握用直观的方法来判别菌胶团的性质、状态以及是否有丝状菌繁殖。

3.学会辨别原生动物的种属,并通过原生动物来间接地评定活性污泥质量和污水处理效果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活性污泥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活性污泥中各种微生物组成的混合群体—菌胶团,细菌又是菌胶团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净化功能的中心,是微生物中最主要的成分,而水温、pH值、溶解氧浓度、营养物等环境因素则对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生最重要的影响。

对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来说,氧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溶解氧浓度也直接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和代谢速度。

一般来说,溶解氧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生长代谢越有利,但维持过高的溶解氧又大大地增加了处理系统的运行费用。

因此,一般控制在0.5—
2mg/L。

微生物代谢关系式如图所示。

微生物及其酶系统所推进的生化反应受水温和PH值的影响很大,温度和PH值对活性物凝重的细菌和酶的活力的影响如图所示。

另外,微生物的代谢还需要氮、磷等营养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

有毒物质对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活性污泥菌环境胶团的微生物中除细菌外,还有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多种微生物群体。

当运行条件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原生动物种类和形态亦随之发生变化。

若游泳型或固着型的纤毛虫类大量出现时,说明处理系统运行正常。

因此,原生动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用来鉴定活性污泥的质量和污水处理效果。

原生动物通过一般的光学显微镜就可以简单的观察。

此外,还可以观察菌胶团的形状、颜色、密度以及是否有丝状菌存在,有无污泥膨胀的倾向等。

因此,用显微镜观察菌胶团是检测处理系统运行一项重要手段,本实验的内容就是通过测定曝气池中的溶解氧浓度、PH值、温度、和用显微镜观察菌胶团来考察环境对微生物生理状态及出水水质的影响。

三、实验设备
(1)有条件的情况下用正在运行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的所有设备和器具,或(2)者采用小型试验设备
(3)溶解氧测定仪、温度自动控制仪。

(4)PH电位计。

(4)普通光学显微镜及载玻片、盖玻片等。

四、结果讨论
1.在实验过程中,首要的是是确定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可通过检查进水流量、空气量和回流污泥量等。

2.对从曝气池中取出的混合液进行镜下观察时,要依据显微镜的使用原理进行正确的操作。

对于操作过程中的细节要把握好。

3.观察菌胶团的形状和结构,有无丝状菌繁殖时,要做好适当的实验记录,以此来对曝气池进行评价。

4.对于观察到的微生物形体结构,绘制出草图及其形态分布图,以便对曝气池中的处理水样进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