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 《时间的脚印》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34张PPT)

3. 时间都去哪儿了?它镌刻在每一个生命里!无痕 的时间“足迹”引发了你哪些人生的思考?
时间是公平的,每一个物种在时间的长河中,都会经 历产生、生长、壮大、蓬勃、衰颓、灭亡。每一个物种不 论强大还是微小,它们在时间的长河里以自己的独特展现 曾经来过,在时间的长河面前,一切都显得渺小和卑微。
任务二:品读语言,体会表达效果
谁曾于听了纺织娘歌声之后再听见蝉的夏曲呢? —《蝉与纺织娘

赏析: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它们的叫声比作乐曲,生动 地体现了叫声的悦耳动听,易于引发人们的联想。
直至立秋,谷子成熟,向着大地弯下腰身,等待一场 盛大的收割。”
— 《和草木在一起》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把谷子熟了,形象地说成是向大 地弯腰,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课后作业
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可查找相关 资料,并记录下来。
第2课时
任务一:寻找生灵记录时间的方式
1.阅读《蝉与纺织娘》《和草木在一起》 两篇文章, 圈画出它们记录时间的方式。
2.把你查找到的生灵记录时间的方式与两文内容整合, 仿照示例,制作“时间之痕”记录卡。
自然之物 蝉与纺织娘
脚本设计要素表
标题
脚 画面 本 要 文案 素 音乐
时长
任务一:列一张图表,理清文章层次
说明文中,独立成段的句子往往起着提示或总结作 用。阅读《时间的脚印》一文,找出文中独句成段的句子 ,并联系上下文,思考其作用。
自然段
句子
1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
5
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7
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
腐蚀( shí)
·
烘(hōng)烤
·
预习过关
2.根据拼音默写汉字。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共53张PPT)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共53张PPT)

我们为什么 会变老?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 个人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 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
铜壶滴漏
还有什么记录了时间的更替?
你读了本文,了解了哪些科学知识?
(1)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大自然保存时间记录的一种方式。 (2)每一厘米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3)北京故宫里的计时装置一一铜壶滴漏,是用水滴记录时间 的方式。 (4)大自然中他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运动着。 (5)“海枯石烂”会有时。 (6)“石烂”的原因: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 击”:炎热的太阳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 ,雨打着它……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着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它的破坏。 (7)岩石的毁灭与生成过程。 (8)一米厚的岩石形成需要的时间:
【教学重点】
1 真正理解用岩石的破坏和新生来记录时间的含义。 2 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特功能和重要意义。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 浑浊 shí zhuó
山麓 lù
海枯石烂 kū
粗糙 cāo
刨刮 bào
天公和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中一次即大笑,也笑了千亿次 了。我想驾日车揽六龙,转车东回,挂车于扶桑之上。用北斗酌 酒浆,每条龙都各劝其一觞酒,让它们都沉睡不醒,不能再驾日 出发。富贵荣华非我所愿,只愿为人们留住光阴,永驻青春。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出自唐代:佚名《金缕衣》
五、人类了解岩石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提示:读第31—32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8 《时间的脚印》课件(22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8 《时间的脚印》课件(22张PPT)
3
读准字音
犹豫( yù ) 低洼( wā ) 腐蚀( shí ) 沙砾( lì ) 山麓( lù ) 粗糙( cāo ) 犀牛( xī )
逝去( shì )
堆积( duī )
渗入( shèn )
掸去( dǎn )
沟壑( hè )
琥珀( hǔpò )
楔形文字(
xiē 4
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生,四川安岳人, 地质学家、科普作家。他写了许多普及 地质矿物等知识的文章。其科普作品部 分结集为《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 画像》《时间的脚印》出版,参与编写 《科普创作》《科普创作概论》等。
2自然界还有哪些事物记录了时间
的脚印,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篇事理的小 短文。
22
14
岩石的新生
岩石由毁灭到新生的过程:
小石子 ---- 砂砾 泥土 ---- 沉积 ---- 重压 ---- 胶结 ---- 新生
15
合作探究
2、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20-22) 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 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
16
合作探究
3、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23-27)
可从岩石结构、石头颜色、生物化石等方面去考虑。
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 生物化石——反映历史的发展
17
合作探究
4人类了解岩石的变化有什么好处?(31-32)
增加知识 找寻宝藏
18
说明顺序:
一.岩石能记录时间

间 的
5
读准字音
犹豫( yù ) 低洼( wā ) 腐蚀( shí ) 沙砾( lì ) 山麓( lù ) 粗糙( cāo ) 犀牛( xī )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印ppt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印ppt

——席勒
• 谁对时间最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要时间不辜负
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
放弃他。
• 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
生命。
2021年春季部编版
28
•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
• 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
——布封
•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
2021年春季部编版
5
一 读一读字音
zōng 踪迹
zhì 装置
xiē

楔形文字 沙砾
zhuó 浑浊
wéi 帷幕
lù jūn 山麓 龟裂
kū 海枯石烂
2021年春季部编版
6
二 写一写字形
腐shí( 蚀 )
粗cāo( 糙 )
2021年春季部编版
7
三 记一记词义
1.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2.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粹,形容经历极长
8 时间的脚印
2021年春季部编版
说 明 文
1
2021年春季部编版
2
1.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 2.你是通过什么来掌握时间的? 3.除了钟表、日历……之外,你还从哪里看到过时间的流逝?
…… 时间除了把它的脚印留在大家刚才所说过的那些地方之外, 还把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 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 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
2021年春季部编版
20
8.文章结尾段有何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总结全 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认识地 球的发展过程,增长知识;还在于帮助我们找寻地下 的宝藏,为人类造福。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52张PPT)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52张PPT)

长毛象
琥珀
三叶虫化石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看哪一组同学最先标出全文的段号?并回答共几段? 共 31段
2.看哪一组同学最先标出全文的独句段?共几段? 分别是哪些? 9段(1、5、7、11、13、18、22、24、27)
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 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总结: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在于 Nhomakorabea助人们认识地 球的发展过程,增长知识;还在于帮助我们找寻地下的宝藏, 为人类造福。
本文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 法。请同学们找出这些句子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 方面来的“攻击”……
“攻击”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攻击”是进攻 的意思,它使阳光、霜雪、风、雨等有了行为意识,生动形 象地说明了岩石时刻受到破坏,语言极富表现力。
第四季冰河时期来临
石炭纪
红色岩
黑色岩
海洋宽广
气候炎热 寒武纪 气候寒冷
光滑的擦痕
高大树木化石
长毛象化石 三叶虫化石
冰河经过
温暖潮湿 天气寒冷
6.人类了解岩石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提示:读第30—31自然段。
增加知识 找寻宝藏
7.分析第5—21自然段的说明顺序?
提示:解题思路:简括各自然段意思——合并相关段落 ——对照顺序类型进行发现
把“爬”字改成“流”字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用“爬”字,形象生动,而且显出移动的缓慢。
本文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 法。请同学们找出这些句子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为什么岩石能记录 时间,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作 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24张PPT)

粗糙:shí 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
腐蚀(lì )沙 损:和破碎坏石。
沙砾jū(n
)块:。 裂开许多缝子;呈现出许多裂纹。
龟(wé
)裂: 悬挂起来用于遮挡的幕。
帷(i )海幕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
海枯石烂长:的时间。
1.速读课文,标记段号。

2.找出全文中的独句段共几
章 段?分别是哪些?
8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同学们,时间看不见也摸不 着,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钟表、 日历等来掌握时间,你还从哪里 看到过时间的流逝?
时…间…还把脚印留在了许多我 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 在那里,隐藏着不仅仅是时间的 脚印,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 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 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
内 容
9段(1、5、7、11、13、18、22、 24、27)
3.这些独句段中,有哪些起 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5)
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7)
3)“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 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18)
4)“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 得多的历史痕迹。”(22)
5)“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 了地壳的活动。”(24)
6)“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 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27)
第一部分(1-4): 引出话题,
结 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
构 层
一。

第二部分(5-29): 具体说明岩
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部分(30-31): 指出读懂
精读文本 1.文章以“时间的脚印”为题,有 何标作题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抽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印PPT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印PPT课件

(2)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
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
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 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作“化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诠释,举例子。一方面准确揭示了“化石”的特征和形成过程、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从而说明这些化石能记录时间。
不能,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 3000 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00 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都是推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说说下列各段 分别承启了哪些内容。 (1)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作者在上文把时间的概念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引申到自然界中,引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章要说明的对象:岩石是怎样被自然界中的各种因素改变着,由此记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时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上文,化石的作用;启下文,进一步说明化石是怎样帮助我们认识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8.时间的脚印》课件(完美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8.时间的脚印》课件(完美版)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解析】 B项,搭配不当,可将“石碑上的刻文”改为“刻文的 石碑”;C项,搭配不当及语序不当,应将“成立”改为“形 成”,并将“干预、发现和制止”改为“发现、干预和制止”; D项,成分残缺,应删掉“自”或在“因”前加上“它”。
B 5.[2019·无锡]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统编(部编)版初2语文8年级下册 第2单元《时间的脚印》课件(共16张ppt)

统编(部编)版初2语文8年级下册 第2单元《时间的脚印》课件(共16张ppt)

预习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读一读
dǎn

fǔ shí
腐蚀
jūn
龟裂
zōng
踪迹

沙砾
wéi
帷幕
zhì
装置
hōng
烘烤

山麓

沟壑
làn
海枯石烂
预习检查 多音字
pō 湖泊 泊
bó 停泊
jūn 龟裂 龟 guī 乌龟
qiū 龟兹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踪迹】 行动所留的痕迹。
【山麓】 山脚。
【海枯石烂】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胶结】 糨糊、胶等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龟裂】 【帷幕】 【腐蚀】
裂开许多缝子。 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消损破坏,如铁生锈,
氢氧化钠破坏肌肉和植物纤维。
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用一句话承上启下的段落,体会其作用;
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将文章划分为三大部分。
提示:读第8—18自然段。
山崖裂缝—— 崩落 (碎石,沙砾,泥土)— 旅行----- 沉积—— (重压和胶结)——新的岩石。
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来说明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
人、阳光、霜 雪、风雨、水 流、空气等
岩石
分裂、破碎
沙砾、土石
湖泊、海洋
作者用大量文字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是为下文说明岩石的生成打础、 做铺垫的,没有“老”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这是 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使人们对说明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
5、7、18、22、24、27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18张PPT)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18张PPT)
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运用的是逻辑顺 序。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 认识事物的过程,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从原因到结 果(从结果到原因)、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从具 体到概括、从个别到一般……都属于逻辑顺序。
2.品味本文语言的生动性: 文章大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打比方的说明方
2.(2019·中山市二模)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
是( D )
尊敬的老师: 您好!收到您惠赠给我的大作,心里十分高兴,连夜 拜读,如在海滩上拾到一颗珍珠,颇有收获。您嘱咐我给 您的大作写一篇书评,恨自己只有八斗之才,恐怕难以胜 任。敬请原谅。 A.惠赠 B.大作 C.拜读 D.八斗之才
解析:“八斗之才”指很高的才能,形容文才非常高。用 在这里不合语境
细微的shā lì( 沙砾 )、泥土。
(6)在shān lù( 山麓 )、gōu hè( 沟壑 )、河谷、 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 下来。 (7)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 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 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jūn liè( 龟裂 ) 的形象…… (8)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 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了wéi mù( 帷幕 )的一角而已。 (9)真的有“hǎi kū shí làn( 海枯石烂 )”的时候。
法。如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 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 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 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语言活泼生动,从而 把死寂的岩石、抽象的时间写得情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
3.(2019·广东省模拟)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8 《时间的脚印》 课件(共23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8 《时间的脚印》 课件(共23张PPT)
列数字。用概数准确地说明了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需要的时间,使读者对岩石的形成速度有个大致的 概念。
“攻击”是进攻的意思,它使阳光、霜雪、风雨 等有了行为意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时刻受到破 坏,语言极富表现力。
说明方法巩固
1.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慢地移
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 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冰河 对岩石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4.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 的 ?提示一:读第27—29自然段。
提示二:根据不同类型的化石去思考。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高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5.人类了解岩石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提示:读第30—31自然段。
增加知识 找寻宝藏
文章共31个自然段 独句段:1、5、7、11、13、18、22、24、27
过渡段及其作用
1.第5段 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把时间的概念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引到自然界,引出 文章要说明的对象: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
2.第7段 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引起下文,说明岩石“毁灭”的历程。
3.第18段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 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大自然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人类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学习目标
1. 积累生字词语及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 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3. 掌握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 ),生于四 川省安岳县。1949年开始创作科 普文章,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与中 国文化融合的研究。部分作品结 集为《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 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 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 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8. 时间的脚印ppt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8. 时间的脚印ppt
B.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 蚀• 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通过化 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C.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
D.许古多代缝动子物。走)过【的点脚拨印】和句天中旱用时的候是泥“土海龟•枯裂•石的烂形”象的…本…义(裂,开 即“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
人教版八年级·下
2021年春季 人教部编版(统编)语文 第二学期
8. 时间的脚印
人教版八年级·下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
课内知识优化练
2A
3D
4D
人教版八年级·下
5
课外阅读拓展练
6
7
8
人教版八年级·下
语文素养专项练
9
10
课内知识优化练
1. 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 (1)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 ( shí )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 (2)越是轻小的沙砾• ( lì )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3)在粗糙• ( cāo )的岩石上覆盖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 逐渐变细了。
课外阅读拓展练
6. 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说明效果。 _____F___列__数__字__、__打__比__方__,__具__体__真__实__、__生__动___形__象______ _地__说__明__震__旦__角__石__的__外__表__特__征__,__突__出__它__的__美__丽__,__为______ _下__文__写__人__们__赋__予__它__美__好__的__寓__意__做__铺__垫__。______________
课内知识优化练
3. 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 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 石头。(打比方,生动形象地写出冰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之大。) B.根据计算,大约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列数字,具体地说明了岩石形成的时间之久。) C.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 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 多了。(举例子,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大。) D.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形文字更困 难些。(作比较,说明读懂岩石上的记录困难之大,是基本不可能 完成的。) 【点拨】“是基本不可能完成的”说法有误。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35张ppt)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35张ppt)
没有偏离主题,原因: ①增强文章吸引力,使人 联想到岩石记录时间的方 式也会很有趣;②这是一 种做铺垫的写法,人类记 录时间的方式有如此奇异 的,那么大自然记录时间 的方式会更奇妙,更具内 涵。
科学小品文—说明方法 举例子:
第②段: 举钟表、日历等事例,说明人们记录时间 踪迹的方法有很多,意在以人们生活中常 见的事物起笔,引起人们关注大自然记录 时间踪迹的方法。
岩石生成以后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样子。由 于地壳的运动,原来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 至直立了,但是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还不致打 乱,根据这些我们仍然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平卧的岩层
直立的岩层
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 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
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
第④段: 举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计时装置的事例, 说明铜壶滴漏用水滴记录时间,为下文引 导人们思考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作铺垫。
第⑭段:举建筑兰新铁路时 第⑱段:例1: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
例2:举了我国洞庭湖面积逐渐缩小 第㉖段:举长毛象、琥珀等化石的事例 第㉘段 第㉛段
科学小品文—说明方法
打比方:
1、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 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 怪状的石头。 2、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 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 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科学小品文—说明方法
列数字:
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 成一米厚的岩石。
另外,在说明岩石遭受各方面的“攻击”时,说明岩石 保存了更多的历史痕迹时,都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共25张PPT)
第二部分(6~21):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一 规律入手,详尽说明岩石“烂”与“生成”的变迁,旨在说明岩石层与层 之间的顺序记录了时间的踪迹。
第三部分(22~29):说明岩石为我们记录下的历史痕迹。 第四部分( 30~31):启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
明确:引用高士其的话把时间拟人化,一方 面与主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 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实际生活, 吸引读者。文题“时间的脚印”实际上是 “从岩石上,可以看到时间的长短”的意思。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介绍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 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话?
义。
二、新课讲解
快速通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但起着承 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 5、7、18、22、24、27
例1.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5) ➢ 承上启下,由人类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方式的探寻。 例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7) ➢ 开启下文,说明岩石“毁灭”的过程。
(1~5) “时间漫谈”
(6~21) “石头的毁灭与新生”
(22~29) “石头上的故事”
(30~31) “读懂记录,造福人类”
二、新课讲解
速读课文,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5):由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联想到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 式,进而提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疑问,引人思索和探寻。
➢ 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物的主 动性或被动性,生动有趣
四、强化训练
品味语言
4.“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去,就使泥沙胶 结得更紧密了。”一句中把“胶结”改成“粘合”可以吗?为什么? ➢ 不可以。用“胶结”准确地表明了泥沙变成岩石所起的变化。

八下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精品课件

八下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精品课件
时间是什么?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 个人密切相关,但它看不到、触不着。
记录时间 的工具
还有什么可以记录时间的更替?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陶世龙(1929—),四川安岳县 人,我国著名科普作家。
代表作品有《打开地下宝库 的钥匙》《揭开大地的秘密》 《地球的画像》《火山和地震》 《多变的地球》等科普读物。
阅读22-29自然段,思考: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 迹的?
可从岩石结构、石头颜色、生物化石等方面去考虑。 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 生物化石——反映历史的发展
细细品味最后一段,说一说:读懂岩石记录有什么 重大意义?
不仅可以增加知 识,而且可以探寻地 下“宝藏”,更有无 穷的大自然奥妙存在。
新岩石
• 岩石有着怎样的运动规律?
被破坏 被搬运、被堆积 重新生成岩石
阅读第19-21自然段,思考:人们是怎样根据岩石来 判断时间的?
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地壳运动等方面思考。 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 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
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 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 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人的修辞手法,写 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 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和被 动性,生动有趣,体现了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 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 遥远的地方。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明晰心中的脚印
本文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娓娓而 谈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脚印的原因, 记录的内容和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 记录的重大意义,以丰富的实例和 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索 自然奥秘的兴趣。
dǎn 掸
hè 沟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钟鼎文: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通常专指殷周秦汉铜 器的文字。
甲骨文: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多是殷人占卜 的记录,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下来的。
楔形文字:公元前三千多年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马连人创造 的文字,笔划像楔子,古代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等都 曾使用这种文字。
说明语段作 用及顺序
第四季冰河时期来临
红色岩
石炭纪
黑色岩
气候炎热 寒武纪
气候寒冷 光滑的擦痕
高大树木化石
长毛象化石 三叶虫化石
冰河经过
海洋宽广 温暖潮湿 天气寒冷
齐读30—31自然段,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
说明方法
说明文语言
1.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 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把“爬”字改成“流”字可以吗?为什么?
字词学习
踪迹(zōnɡ) 腐蚀( shí ) 山麓( lù ) 粗糙( cāo ) 帷幕( wéi) 刨刮( páo) 楔形( xiē ) 钟鼎文(dǐnɡ)
浑浊(zhuó) 龟裂( jūn ) 沟壑( hè ) 海枯石烂( kū)
词语解释
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粉粹。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 时间,但本文是原意。
本文通过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脚印的原 因,记录的内容和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记录 的重大意义,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 语言,引起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大自然有它自己记录时间 的方式,你是有也有一些 特殊的记录时间的方式呢? 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拓展延伸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演霜示雪如何记录 水流时间
海水
破水坏和岩空石 气 的 素中生 :的物酸因 类
地 地地下 面面生 生生物 物物
人 沉积
风 水流
地下生物 演阳示如光何记
录时间:
岩石新岩生层顺序3不000变到
的条件:
10000年形积000到1000变0年形成一



重压
胶结
默读22-29自然段,岩石是怎样留下痕迹的?
自由读1-5自然段,说一说: 1.现在的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钟表和日历 2.中国古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 铜壶滴漏 3.本文中提到的岩石有什么作用?
它是大自然用来记录时间的。
铜壶滴漏
自由读6-21自然段,思考: 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
重新生成岩石
被搬运、被堆积
破坏岩石之非 破生坏物岩因石素的 非生物因素: 风 破雨 海坏水物岩因石素之生 阳光 岩水石和新空生气的中 的酸条类件 冰河
说明顺序
课文 精讲
时间伯伯,
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
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
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高士其《时间伯伯》
引用高士其的话把时间拟人化,一 方面与主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引 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 合读者实际生活,吸引读者。
引用的作用
1、引出说明对象; 2、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使阐明观点更有说服力, 并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启发性、 使语言精炼等。
2.根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 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能不能把“根据计算”、“大约”删去?
3.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 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把“躺”字改成“铺”字好吗?为什么?
说明文语言
准确性、 严谨性、 科学性、 生动形、 形象性
主旨概括
整体 文中过渡段(过渡句)
感知
整体 文中过渡段(过渡句)
感知
过渡段的作用
承上启下 分段 概括段意 归纳中心
整体 文中过渡段(过渡句)
感知
整体 文中过渡段(过渡句)
感知
整体 感知
贴小 标题
(1~5) (6~21) (22~29)
(30~31)
石头的毁灭与新生 石头上的故事 时间漫谈 读懂记录造福人类
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四川 安岳县人,我国著名科普作家。
代表作品有《打开地下宝 库的钥匙》《揭开大地的秘密》 《地球的画像》《火山和地震》 《多变的地球》等科普读物。
背景链接
科普作家陶世龙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参加 工作后长期与地质学科打交道,在国家推动科学 普及和科学大众化的倡导下,作者致力于科普写 作,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科普作品较多。这篇科 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 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