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铭教授治疗肝胆疾病对药应用经验
邵铭熙从“肾虚血瘀”论治伤科疾病遣方用药特色探微
下:头晕,头重如裹,腰膝酸软,自汗耳鸣,口中和,心慌,自汗,多梦,夜尿频,大便黏腻不爽。
舌嫩红、少苔,脉沉细。
辨证属湿阻阴伤。
治宜滋阴养血,清热除湿。
拟方养阴除湿汤加减。
处方:麦冬15 g,生地15 g,白芍12 g,当归12 g,茯苓30 g,泽泻15 g,炒白术20 g,丹参15 g,炒酸枣仁30 g,枸杞子15 g,菊花15 g,川牛膝15 g。
7剂,水煎,日1剂,分早晚2次服。
11月13日复诊:头晕、失眠明显缓解,耳鸣、自汗、夜尿频减轻,上方加山萸肉15 g、益智仁15 g以补肾固精,血压降至正常。
按:患者年事已高,高血压病日久,已发生脑出血事件,表明已经处于高血压病后期阶段,病性多因实致虚,虚实夹杂。
年老肝肾亏虚,阴不制阳,风阳上扰清窍可见头晕、耳鸣;脾失健运,痰浊上扰,故见头重;肾气不足,膀胱气化无权,水液停聚,水道不通,故见尿频、尿少;阴津不足,心神失养,故见失眠、心慌;肠道湿蕴,故见大便次数多。
方用生地、麦冬、当归、白芍、枸杞子补肝肾之阴;川牛膝、菊花平肝潜阳;炒白术、茯苓、泽泻健脾利水祛湿;炒酸枣仁、丹参养血活血安神。
全方滋阴而不助湿,利湿而不伤津,并少佐养血活血之品,扶正与祛邪并施,使血脉充盈,脉道通利,诸症自解。
第一作者:吴华芹(1981—),女,医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
通讯作者:胡元会,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Huiyuhui55@修回日期:2020-11-10编辑:吕慰秋“肾虚血瘀”学说是一种创新性中医病机理论,由李积敏博士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提出[1],即基于补虚祛瘀法论治中医妇科疑难病的治疗理念,临证疗效颇显。
邵铭熙教授为江苏省名中医,临证治疗慢性伤科疾病时,多重视针、推、药并举,从医60余载,屡起沉疴。
结合多年临证经验,邵教授提出,“肾虚血瘀”为慢性筋骨疾病的基本病机,同时多合并肝气郁结、脾胃不足等其他病理因素,遣方用药尤重补肾活血法,并将补肾活血法与疏肝理气、健脾和胃、解痉通络等治法有机结合,疗效显著。
邵铭主任中医师治疗肝病经验
21 02年 8月 第 2 5卷 第 8期
T M e. uut 0 2V 12 o8 C R sA gs2 1 o.5N .
觉 症状无 改变 或变 化甚 微 。
4 结 果
缩 ]最终 导致 肌膜 受 伤 , , 津液 耗 伤 , 出现 局 部 肿 而 痛、 干燥 等不 适感 。咽 喉舒 I号方 是滋 阴生津 、 血 活 散 结 之 剂 , 在 清 咽 润燥 、 肺 降 火 , “ 水 之 主 功 滋 以 壮
5 42.
[ ] 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 医 病 证 诊 断疗 效 标 准 [ . 京 : 2国 中 M] 南
南 京 大 学 出 版社 。9 4 19 .
[ ] 荣 如 . 内窥 镜 监 视 系统 下 等 离 子 消 融 治 疗 舌 扁 桃 体 3葛 鼻 肥 大 的 效 果 [ ] 实 用 临 床 医学 ,00,1 3 :0 J. 2 1 1 ( ) 14—15 0.
凉血 之功 。《 草 正》 : 当 归 , 味 重 , 专 能 补 本 云 “ 其 故
血 , 气 轻 而辛 , 又 能行 血 , 中有 动 , 中有 补 , 其 故 补 行 诚血 中之 气 药 , 血 中之 圣 药 也 。 其 中 生 地 黄 、 亦 ” 石
述症 状 减轻 , 舌根 扁 桃 体 缩 小 , 生淋 巴滤 泡 消 失 , 增 会厌 谷 大都显 现 ; 出现 咽 干 、 但 咽痛 不 适 , 凉 感 冒 受 后 常发 咳嗽 、 有 异物 感 等 症 状 。患 者 既往 无 鼻 涕 偶
充血 干燥 , 会厌 谷 黏 膜瘢 痕 形 成 , 扁 桃 体不 肿 大 ; 腭 舌质 红 , 薄 白 , 苔 脉细数 ;肺功 能 、 常规 、 血 胸透 检查 均未 见 异 常 。西 医诊 断 : 性 咽 炎 。 中 医诊 断 : 慢 喉
邵铭教授从脾论治酒精性肝病
可, 小 便量 少 , 大便 成 形 , 舌质淡偏暗 , 苔 白腻 , 脉 弦
细 。查体 见 面 色 晦 暗 , 皮 肤 巩 膜 轻 度 黄染 , 腹 部膨 隆, 肝 区叩击痛 弱 阳性 , 移 动 性 浊 音 阳性 。辅 检 : 腹 部 B超 示 : 肝 硬化 , 胆囊 壁毛糙 , 脾大 , 腹 腔积液 。 肝功 能 示 : 谷 草 转 氨 酶/ 谷 丙转 氨酶 : 1 6 7 / 6 8 U・
纳差、 呕逆等症状 时, 可先 以 八 味 降 酶 汤 ( 石见 穿、
1 2 g 。连服 1 4剂后 , 自觉 乏 力 较 前 缓 解 , 食 后 时有
腹胀 , 小便 量增 加 , 舌 苔 白腻 , 脉弦 , 复 查 肝 功 能示 :
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 8 2 / 4 8 U・ L ~, 总胆红素/
瘀 血 阻滞 。治 以健 脾 化 湿 利水 , 兼 以活血 , 方拟: 当
枳 壳调 和 气 机 , 但应 注意慎用 少用辛香走窜 之 品,
同时加 用 芍 药 、 木瓜 等酸敛之 品, 以免 疏 泄 太 过 耗
归1 2 g , 杭 白芍 3 0 g , 炒党 参 1 2 g , 云茯苓 1 2 g , 陈皮 6 g , 虎杖 1 2 g , 三棱 1 2 g , 炙鳖甲 1 2 g , 桑 白皮 1 2 g ,
一
、
见肝之 病 , 知肝传 脾 , 首 当实脾 , 日久 及 肾
肝为刚脏 , 喜 调达 而厌抑 郁 , 主疏泄 , 助 土 运
化, 体 阴而用 阳 。脾 主 运化 , 为 胃行 其 津 液 , 灌精 于 四傍 。平素 若 情 志 不 遂 , 肝气郁 而不伸 , 气 机 升 降
邵铭主任医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症见肝 区刺痛 , 痛有定 处, 肋下瘕
积, 面色晦 黯 , 可见 蜘蛛 痣 , 舌质 暗红 , 有 紫 斑 , 弦 或 脉
迟或 涩。治拟 活 m 化瘀 。处 方 : 当归 1g 赤 白芍 0, 1g 各丹参 1 g蛇 舌草 1g 三棱 1g 炙鳖 甲 1g 5, 5, 5, 0, 5, 马鞭草 1g 益母草 1g 5, 5 。疼痛较甚 者加香附 lg 乌 O,
不香 , 食后胀甚 , 肢体 困倦 , 大便不实 , 苔白腻 , 脉濡 。
治拟化 湿醒 脾。处 方 : 香 lg 石 菖蒲 lg 丹参 藿 O, O, 1g 内金 1g 泽泻 1g 半夏 6 , 5, 0, 0, g 厚朴 8 , g 苏梗 1 g 0,
热邪燔灼 , 湿热之邪蕴郁于肝 , 军之官失其舒展升 将
中医古籍中无“ 肝炎” 病名, 更无“ 慢性 乙型肝炎” 之称谓 , 根据其发病特点 、 临床表现 , 可归属 中医“ 胁 痛 “ 、黄疽”“ 、积聚” “ 温” 、湿 等范 畴。病 因不外两个
方面 , 因多由感受湿热疫毒之邪 , 外 饮食不节所致 ; 内
胡 6, g 黄芩 1 g 青陈皮 6 , 0, g 制军 6 , 胡 1g 乌药 g延 5, lg金钱草 3g 炒麦芽 1g 厚朴 6 。舌质红 , O, 0, 5, g 胃纳 欠佳 加内金 1g 丹参 lg 舌有瘀斑 加赤芍 1g 夜 0, O; 5; 寐欠佳加夜交藤 1g 酸枣仁 1g 胁痛较甚者加延胡 5, 5;
段又可见虚实夹杂, 因此临床辨证 当分清 主次, 辨别
中图分类号: 52 6 2文献标识码 : R 1 .+ A 文章编号 :0 7 2 4 (0 70 -0 0 -0 10 - 39 20 )1 0 5 2
虚实 , 辨证结 合辨病 。治疗上应祛邪兼顾扶 正, 在疏 肝行气 、 清热 解毒的基础 上 , 配合健 脾培 土, 脾同 肝 治, 祛邪以清热利湿解毒 , 正以健脾益气 贯穿治疗 扶
邵铭辨治胆胃同病经验
久利后,气随津伤,气虚下陷无力升提,亦无以固摄,故在后一阶段虽邪气已去,但仍下利无度不能自制,此时取补中益气汤升提之意,陷者举之,当属正治。
例二患者长期便秘,便秘本为肠腑通降不能,与胃失和降密切相关,但导致胃失和降原因多样,如肺失肃降,肝失疏泄,胃热炽盛,脾气亏虚等皆可为患,故需细审。
如果年老体弱,脾胃素虚,病久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则肠道通降无力,出现排便困难。
此时主因在脾,如以健脾升提之法治疗,则脾气得升,胃气得降,故大便可通,再度滥用泻下通腑之品,以图一时之快,则耗气更甚,其气益虚,甚至伤及于阳,则病深难治。
“异病同治”强调了中医治病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强调“证”的区别。
例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属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就均可以用升提中气的方法治疗。
便秘与腹泻虽属相反两病,但却表现同一证候,有是证用是方。
西医对于便秘、腹泻虽也有动力、分泌等不同原因的分析,然未见一法可同治二病者,可见中医之精妙哉。
临床常见胃脘痞胀疼痛与右胁隐痛、肩背疼痛相兼,而西医则诊断为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兼有胆道疾病(胆囊炎、胆囊或胆管结石、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这种情况被称之为“胆胃同病”(或称胆胃综合征)[1]。
胆胃同病可由胆及胃,亦可由胃及胆,或胆胃同时发病。
临床观察所见和文献资料证实,脾胃气滞、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影响胆的功能,患者多出现胸胁苦满,两胁疼痛,身目发黄,口苦咽干等症;而肝郁气滞,血运不畅,胆热化火,克犯胃府,使胃之和降失司,可见到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
邵铭主任医师师从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长期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和研究,学验俱丰。
现将邵铭老师辨治胆胃同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病机要点因胆胃生理相通,病理相关,若因外感寒湿、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中气不足等可使胆胃不和,出现肝不随脾升,胃不随胆降,终致胆胃同病。
胆胃同病关键在肝,肝不舒则胃不和,肝木克脾土、肝胃气滞为临床常见,日久化湿生热,则为湿热内蕴;肝胆同气相求,胆之通降有赖于肝之疏泄,肝不舒则胆不降。
邵铭应用药对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经验
消瘕 为 基 本 大 法 。
中医学无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这一病 名 , 但根据 其临 床表 现将 其 归属 于胁 痛 、 疸 、 黄 瘾瘕 、 胀 、 劳等 范 畴。 鼓 虚 病 因有外 感湿邪 、 饮食 不节 、 情志失调 、 劳倦 内伤及 禀赋不 足, 湿热之邪蕴滞 中焦 。湿 为 阴邪 , 易伤 阳气 , 为 阳邪 , 热 易损 阴津 , 日久必 致 气血 阴 阳虚 损 。阳气 虚损 则 运 血无 力, 终致瘀血 阻络 , 日久成痞 。因此 , 原发性胆汁性肝 硬化 为正虚夹瘀之证 , 涉及 肝 、 、 脾 肾三脏。 肾主水 , 纳气 ; 脾主 运化, 纳水 谷 , 精微 。脾 肾虚则 水谷 无 以运 化 , 湿成 化 积 水, 腹胀 足肿 , 久之则乏力倦怠 , 白神怯 。肝主疏泄 , 面 与
医 21 0 2年 3月第 3 第 3 4卷
l
望
』 !
垒
呈
37 2
邵 铭 应 用 药 对 治 疗 原 发 性 胆 汁 性 肝 硬 化 经 验
韩 会敏
( 京 中医 药大学 20 南 0 9级硕 士 研究 生 , 江苏 南 京
【 关键词 】 肝硬 化 , 汁性 ; ; 医经验 ; 胆 药对 名 邵铭
2 柴 胡 与 白芍 药 3
源于《 伤寒论》 之半夏 泻心 汤。其 中干姜辛热 , 归脾 、
胃、 心及肺 经 , 肾、 温中散寒 力专。黄连苦寒 , 归心 、 、 脾 胃、 肝、 胆及大肠经 , 清热燥湿力强 。干姜辛 开温通 , 黄连苦寒 降泄 , 二药配伍 , 辛开苦 降 , 奏 除寒 积 、 共 清郁热 及止 呕逆
邵铭从脾论治慢性肝病验案举隅
1 5 g , 法半 夏 1 0 g , 佛手 1 0 g , 莱菔 子 1 5 g , 垂盆 草 3 0 g , 绿 萼梅 1 0 g , 百合 3 0 g , 杏仁 1 0 g , 橘红 1 0 g 。煎 服方法 同前 。 另取 三七粉 2 . 5 g , 每 日2次冲服 。随症加减治疗 4年余 , 症状 基本 消失 , 肝功能各指标正常 , B超基本正常 。 按: 慢性丙型病毒性 肝炎 主症为肝 区胀痛 , 属 中医学
南京
2 1 0 0 2 9 )
【 关键词 】 肝病 治法; 肝 炎, 慢性 ; 从 脾 胃论治 ; 名 医经验 ; 邵铭 【 中图分类号】 R 5 7 5 . 1 0 5 . 3 1 ; R 2 4 2 . 1 9 【 文献标识码 l A 【 文章编号】 I l X E- 2 6 1 9 ( 2 0 1 3 ) 0 1 — 0 0 0 8 — 0 2
1 典 型病 例
性磷酸 酶 ( A L P) 5 6 U / L , 一谷 氨 酰 转 肽 酶 ( 一G T)
1 3 U / L , 总胆 红 素 ( T B i L)1 5 . 6 I x mo l / L , 直 接 胆 红 素 ( D B i L ) 4 . 3 ̄ mo l / L ; B超 示 : 肝 区 回声 密集 , 脾 脏正 常高 限, 门静脉 内 径 1 . 1 c m, 脾 肋 间厚 度 4 . 0 e m, 肋 下 长度 0 e m, 脾静脉 内径 0 . 4 e m。治 宜健脾 益气 , 清 利湿热 。予
胁 痛 范 畴 。本 例 患者 素 体 情 志不 遂 , 气机不畅 , 肝失 调达 , 气机不畅 , 络 道 阻滞 , 故 两胁 胀痛 不适 ; 肝主疏泄 , 调情志 , 故受情志波动而变化 ; 肝郁 克脾 , 脾失健 运 , 湿热 内蕴 , 胃
邵铭教授运用茵陈玉露饮治疗肝病经验
摘要:茵陈玉露饮出自费伯雄的《医醇賸义》,由茵陈蒿、玉竹、石斛、天花粉、葛根、山栀子、萆薢等11味药物组成,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利,健脾和胃之效。
文章通过临床典型病案,论述邵铭教授运用茵陈玉露饮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经验。
文章所述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虽病症不同,但均有津亏夹湿之象,皆可用茵陈玉露饮加减取效,从而获得了异病同治的治疗效果,拓展了中医中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疾病的思路和范围。
关键词:茵陈玉露饮;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邵铭教授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43(2019)03-0215-04邵铭教授运用茵陈玉露饮治疗肝病经验*蔡朝辉,邵铭(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2100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40337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130955);江苏省中医药科技项目(YB2017013);江苏省中医院科技创新项目基金(Y2017CX15)。
作者简介:蔡朝辉(199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肝脏病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邵铭,E-mail :jszygr@ 。
DOI :10.11656/j.issn.1673-9043.2019.03.03邵铭教授师从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学验俱丰,对内科杂病均有深入的研究。
笔者有幸跟随邵铭教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学习,跟师期间,见其灵活运用茵陈玉露饮加减治疗多种肝胆疾病,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现整理验案两则,供同道参考。
自身免疫性肝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
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针对肝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所介导的肝脏实质炎症肝组织学上存在界面性肝炎为特点的肝疾病[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以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肝内小胆管炎为主要病理特点[2]。
邵铭教授分期论治黄疸型肝炎经验
( 稿 日期 : 0 2 0 — 1 ) 收 21 — 6 5
正 治 。本 方 以大 剂 量黄 芪 补气 以运 血 , 生 地 、 合 白芍 养 血生津 和 营 、 血荣络共 为君 ; 载 当归 、 芎 、 川 桃仁 、 红 花养血通脉, 与全 蝎 、 桑枝 、 血 藤 通 经 活 络 共 为 臣 鸡 药 ; 枝 温经通 阳 , 桂 以助气 血运 行为佐 药 ; 本病 多见 于 下肢 , 用牛 膝 益 肾化 瘀 、 故 引血 下 行 为其 使 药 。全 方 君 、 佐 、 配伍 严 谨 , 臣、 使 甚合 病 机 , 奏 益 气 养 阴 、 共 化
11 黄疸 前期 .
多 因湿 热疫毒 之邪侵 袭人体 , 困遏脾
胃, 气机 , 阻滞 肝失疏泄 而表现 为乏力 , 食欲不 振 , 心 恶 呕吐等一系列症 状 。此 期 表现 为 正 盛邪 实 , 理 因素 病
以湿 为主 , 可表现 为 “ 肝胆 湿 热 ” “ 胃不 和 ” 证 型 。 、肝 等
瘀 通
作者 简 介 : 正艳 (94 )女 , 苏盐 城 , 士研 究 生 , 姜 18  ̄ , 江 硕 主要 研究 方 向 : 中医肝 脏 病 。 邮箱 : y9 4 1 6cr j O 0@ 2 .o z n
21 年第 3 卷第8 02 3 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 小 结
3
性脑 病等方 面均 有效 _ 。腹 水 明显者 , 依鼓 胀进 行 2 ] 可 治疗 。主抓肝脾 肾三 脏 , 照 腹 水 的情 况 , 肝 、 、 依 从 脾 肾三 方 面论 治 。早期 以肝 脾两伤 证 为多见 , 疗 重在 治 补肝 化瘀 , 健脾 利水 , 以归 芍六君 子 汤为代 表 方 , 加用 泽兰、 益母 草等 活血 利水 , 眼肝脾 , 着 兼顾 血 、 , 水 以达 扶 脾利 水 , 血和肝 之功 [ 。中期 多表现 为 脾虚 水停 养 3 ] 证, 治疗 上 当重在健 脾运 中 , 水 消滞 , 以平 胃散合 行 常 五苓散 为代 表方 , 水 常 以五皮 饮 加 减 , 用 : 利 药 陈皮 、 桑皮 、 茯苓皮 、 大腹 皮 、 皮 、 姜 车前 子 、 鞭草 、 泻 、 马 泽 益
谨防“补品”补出肝病来
谨防“补品”补出肝病来作者:暂无来源:《祝您健康》 2016年第1期邵铭江苏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王奶奶平时非常注重养生保健,看到哪边有保健品宣传,她总会第一个凑过去买来试试。
前段时间,家门口有一种说是能提高老年人免疫力的保健品在搞活动,有买一送一的优惠,王奶奶一下子买了够吃3个月的保健品。
可3个月后的一次小感冒,却让王奶奶发现了身体的大问题。
去医院开药前,医生为王奶奶做了一个肝肾功能检查,发现转氨酶异常升高,是正常值的几倍。
医生建议王奶奶到肝病科住院治疗。
肝病科主任仔细了解王奶奶的病情后,告诉她很可能是服用保健品惹的祸。
不过庆幸的是,王奶奶的病情发现较早,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已康复出院。
◆ 慎用“补品”时下,人们生活条件好了,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特别是现在各种信息的发达、广告流行,为了图方便,再加之对相关保健知识的缺乏,很多人以听信广告来选择购买“补品”,以期能够养生保健。
目前,市场上的保健品鱼龙混杂,部分保健品添加了药物成分。
“是药三分毒”,“补品”含有一定的药物成分,如果服用不当,反而可能伤害身体健康。
从临床的角度来看,凡是入口的药物都要慎重。
中医在开方的时候,即便是副作用相对较小的中药,也要讲求药物彼此间的配伍和辨证施治。
医院的中药都是经过规范炮制的,所有中药毒性已降至最低。
保健品中的药物成分,不能不辨证地让所有人统一服用,毕竟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服用保健品一定要谨慎。
◆ 肝脏易伤药物对身体的伤害,首当其冲受伤的是肝脏。
医院肝病科每年都要收治许多类似的病人。
医生提醒人们,要正确养生,服用保健品前最好先咨询医生。
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我们所吃进去的东西都要经过肝脏的分解、排毒。
不合格的保健品会给肝脏带来很大的负担,有时甚至可能直接损伤肝脏,长此以往,肝脏功能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每天都要承担大量的代谢工作。
?【沈绍功经验集】巧治外科、五官科中医五运六气
【沈绍功经验集】巧治外科、五官科中医五运六气【沈绍功经验集】巧治外科、五官科中医五运六气2019-09-03 16:03关注外科的巧治第一个不可一味的苦寒解毒,要注意苦寒伤胃,应该用即苦寒解毒的又健胃的几个药。
在外科,清热解毒主要用这七个药,即清热解毒又健胃。
公英、连翘、黄连、生栀子、板蓝根、夏枯草、白花蛇蛇草。
而且用这些苦寒药还要佐以醒脾,因为外科的病这些苦寒的药都用量大,都在15~30g,所以要加醒脾的木香、砂仁、白扁豆。
第二治疗外科的痈疽疖疔一定要扶正,扶正才能排毒。
扶正的药有两类:一类就是健脾,用生芪、仙鹤草、白扁豆、炒苍术。
第二类就调肾了,用生地、黄精、玄参、山药、枸杞子和女贞子,这是外科病的三个巧治。
第四个外科病特别要用引经药。
引经药使药到病除,能提高疗效。
引到肺经的是:野菊花、炙杷叶、桑白皮;引到心经的用炙远志、竹叶和莲子心;引到脾经的用芦根、云苓和白扁豆(因为外科病五脏里面就跟肺、心、脾三个脏关系特别大,和肝、肾关系并不大,所以这三个脏引经就行了);引上的,引到上面去的用升麻、柴胡、葛根;引到下面的用木瓜、泽泻、川牛膝。
这第四个巧治。
第五个要发挥外治的优势。
外科的外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内服外治提高疗效。
搞了一个散。
用什么呢?黄柏、生栀子、生薏苡仁、丹皮、赤芍、云苓、丹参、生芪。
这九个药等份,一个分量,磨成粉末,用醋调外敷。
这讲了外科。
巧治五官科先讲鼻科。
鼻科要巧治要润肺通窍。
润肺的药:北沙参、麦冬、百合、紫苑和炙杷叶。
通窍的药:川芎、桔梗、桑白皮、薄荷、石菖蒲。
这两个原则还不够,还要四个配合:第一个配合降火。
用白菊花、黄芩、知母、夏枯草、制军。
第二配合泻肝。
用生栀子、丹皮、黄柏、黛蛤散(包煎)和龙胆草。
龙胆草苦寒伤胃,用量在10g以内,中病即止。
第三个潜降,病在上治在下,用川断、川牛膝、旋复花(包煎,因为它里面有毛)、生薏苡仁和冬瓜皮。
第四要润肠。
因为肺开窍于鼻,肺和大肠相表里,所以润肠就能提高疗效。
肝病治疗的“整体观念”
肝病治疗的“整体观念”作者:邵鸣,肖玉珍来源:《肝博士》 2011年第3期口邵鸣肖玉珍(山西省永济市肝胆胃病医院)在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医生往往重视抗病毒治疗,忽视“整体观念”,但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目前仍不尽如人意,甚至有过于积极的现象,此种情况下,“整体观念”尤显得重要。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重视“六好”,使很多危重患者转危为安。
药好:目前肝病的特效药太少了,但临床上肝病用药却不少,增加了肝脏负担,“加重”了病情,尤其是疗效不确切的保肝药,对于危重患者,保肝药的应用可能会“雪上加霜”。
用药要做到三少“液体少、药少、药量小”,减轻肝脏负担就是保肝。
心情好:“人乐肝才乐”,临床观察到肝硬化患者,大多有“郁怒”的性格特点,要么表现为易生闷气,要么表现为易怒,或二者兼有。
慢性肝病发作,很多患者的诱因是“生气”。
所以,肝病患者一定要调节好情绪,开心就是最好的保肝药。
吃好:“人饱肝才饱”,对于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饮食尤显重要,对于住院患者,我们要求家属一定要做饭,“病号饭”很难满足患者的需要。
我们经常对患者说“想吃啥就吃啥,想吃的就是身体需要的,什么都要吃,什么都别多吃,每次吃七分饱,吃后舒服就行。
”当然肝硬化需禁食坚硬的食物等,危重患者如果能够做到“想吃、能吃、吃后舒服”,病就快好了,良好的营养是肝细胞再生的“原料”。
睡好:“人睡肝才睡”,肝病患者,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每天最好8小时左右,如果睡眠差,一定要调节好。
良好的睡眠,可以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便好:一定要保持大便通畅,肝病后,肝脏解毒功能下降,肠道细菌和毒素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会对肝脏造成“二次打击”,保持大便通畅,会减少肝脏的“二次打击”。
活动好:不同患者要区别对待,适度的活动可以帮助消化,提高睡眠质量,增加抵抗力。
慢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1692019.07中医中药慢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周诗立 罗舒文湖北民族大学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445000【摘 要】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性胆囊炎现已成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西医常用的治疗多以消炎抗感染、解痉止痛、体外碎石等手法治疗,甚者会切除胆囊,这些治疗复发率高,且相应的副作用多;随着中医的发展,中医的治疗在临床得到很好的应用,现笔者把近5年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一论述。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以结石性胆囊炎为主,约占90%,其临床表现以反复上腹部疼痛,偶为绞痛,疼痛难忍,伴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症状,现代医学对于慢性胆囊炎的治疗多以手术切除治疗及消炎杀菌抗感染、解痉止痛治疗为主[1];慢性胆囊炎在祖国医学中归属于“胁痛”“黄疸”“胆胀”“痞满”等范畴,中医治疗从整体观出发,辨证论治的看待每一位慢性胆囊炎患者,具有多样性的治疗,给患者带来福音。
1 病因病机慢性胆囊炎其病位在胆,与肝、脾、肾、心等脏腑密切相关,关键病机在于肝络失和,病理性质有虚实两大类,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气滞、血瘀,其病因病机具体分析如下:1.1 外感湿热湿热之邪外袭,郁结少阳,疏机不利,肝胆经气失于疏泄,《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
”1.2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之品,损伤脾胃运化,蕴生湿热,胆汁分泌排泄受阻,内结于胆,甚者致胆汁外溢,浸渍肌肤,致全身皮肤黏膜黄染;1.3 情志不畅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肝胆互为表里,肝气郁结,失于条达,气阻络痹,不通则痛;若气郁日久,血行不畅,淤血渐生,阻于邪络,亦致胁痛,《临证指南医案》“久病在络,气血皆窒。
” 1.4 久病体虚久病耗伤,劳欲过度,使精血亏虚,肝阴不足,血不养肝,脉络失养,拘急而痛;2 中医治疗2.1 中医辨证论治2.1.1 肝胆湿热型其临床表现多表现为右胁疼痛难忍,厌油腻,口苦呕恶,腹胀嗳气,小便黄,大便粘滞不爽,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滑;常增伟[2]利用疏肝利胆汤治疗,其方药为::柴胡,香附,茵陈,金钱草,川芎,元胡,川楝子,枳实,陈皮,郁金,黄芩,生白芍,炙甘草;经治疗后有效率达89.6%;郑坤玉[3]自拟化湿利胆汤治疗;其方药组成:龙胆草、金钱草、黄琴、茵陈、川楠子、郁金、白术、云菩、厚朴,2个疗程后的有效率为93.3%;刘爱萍[4]运用疏肝清胆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其有效率达92.5%,显著优于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75%);其方药组成:茵陈、白芍、柴胡、甘草、枳壳、姜黄、延胡索、川楝子;牛祎明[5]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疏肝清胆汤治疗;4周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4.87%,方剂组成为:白芍、蒲公英、姜黄、茯苓、炒枳壳、茵陈、党参、白术、延胡索、,柴胡、炒川楝子、炒鸡内金、甘草;姚明鹤[6]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消炎利胆汤剂内服。
邵荣世教授临床药对选析
五、黄连、吴萸──辛开苦降、泻肝和胃 (3)
• 伍用功能: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心除烦;吴茱萸温中 散寒,下气止痛,降逆止呕,杀虫。黄连苦寒泻 火,直折肝火上炎之势;吴茱萸辛散温通,同类 相求,引热下行,开郁散结,降逆止呕,平肝制 酸。二药伍用,有辛开苦降,反佐之妙用,可泻 肝经痞结,使热从下达,有清泻肝火之效。以黄 连之苦寒,泻肝经横逆之火,以和胃降逆;佐以 吴茱萸之辛热,以防邪火格拒之反应。共奏清肝 和胃制酸之效,用以治寒热错杂诸症。
宽胸快膈,用于治疗胸膈皮毛之疾,脾胃心腹之病, 台咳嗽胸满、胁肋胀痛、脘腹痞闷、胀痛、食欲不振、 大便不调等症。其功用与枳实同,但作用较之缓和。
四、枳壳、白术──健脾行气、消食化积 (2)
• 单味功用:
– 白术: 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等
地,以浙江于潜产者最佳,称为“于术”。 味甘、苦,性温。 归脾、胃经。 具理气宽胸,行滞消积之功。 具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临床运用,
。它既能行气健脾、调中快膈,用于治疗脾胃气滞所引起的脘 腹胀满、疼痛,不思饮食等症;又能健脾燥湿、导滞化痰、 止咳平喘,用于治疗痰湿内停,以致胸膈满闷、咳嗽气逆、 痰多而稀等症,还能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用于治疗痰湿阻 滞、胃气不降,以致呃逆、呕吐诸症。
三、半夏、陈皮──健脾化湿、畅通气机 (3)
• 伍用功能 :
• 常用剂量:枳实6g,白术10g。
五、黄连、吴萸──辛开苦降、泻肝和胃 (1)
• 单味功用:
– 黄连:
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云南、 湖北,以四川雅安产之三叶黄连为佳,“雅安黄连”、“川雅连”或 “雅连”。
味苦,性寒。 归心、脾、胃、胆、大肠经。
邵铭主任中医师治疗肝病经验
邵铭主任中医师治疗肝病经验
马朝斌
【期刊名称】《中医研究》
【年(卷),期】2012(25)8
【摘要】邵铭主任中医师是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主任,从事中医药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数十a,总结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理论上他注重慢性肝病的治疗原则——平衡大法,认为机体各脏腑器官的功能需处于平衡状态,慢性肝病的治疗应调整正邪之间的平衡,所以处方用药也需寻求平和,使正邪之间逐步趋于平衡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处方用药注重顾护胃气,善于疏和并用、肝脾并调,忌克伐太过;辨证治疗注意标本缓急,急性期善用清热解毒,慢性期注重疏养和活血化瘀;喜欢对药、组药使用以期协同起效.本文对邵铭主任中医师治疗肝病的经验做一总结,以供同道参考.【总页数】4页(P40-43)
【作者】马朝斌
【作者单位】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江苏丹阳212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
【相关文献】
1.范军铭主任中医师运用温胆汤合生脉饮治疗失眠经验
2.范军铭主任中医师治疗郁病经验
3.范军铭主任中医师运用"气、痰、瘀、虚"四纲辨证理论治疗神志病经验
4.邵铭主任医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5.邵铭教授运用茵陈玉露饮治疗肝病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传秘方』肝硬化早期特效圣方软肝缩脾汤
『不传秘方』肝硬化早期特效圣方软肝缩脾汤展开全文赵绍琴,生于一九一七年,逝于二零零一年。
北京人,三世青太医院御医,受业于御医瞿文楼、韩一斋和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先生,尽得三家真传。
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临床经验丰富,详于辩证,精于用药,擅治温热病和内科疑难病。
秘方:柴胡6g,黄芩10g,蝉衣6g,白僵蚕10g,片姜黄6g,水红花子10g,炙鳖甲20g,生牡蛎20g,生大黄1g,焦三仙各10g。
肝功异常,舌苔黄腻,有湿热征象者,加茵陈30g,土茯苓30g;胸胁不适,善叹息,脉沉而滞,气郁明显者,加佛手10g,香附10g;脘痞厌食、呕恶、苔白腻,湿阻中焦加藿香10g,佩兰10g,姜半夏10g;心烦易怒,舌红起刺,火郁症显者,加黄连6g,胆草3g,丹皮10g;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脉弱,气虚明显这,加太子参6g,白术10g;血虚者,加阿胶10g,当归10g,中阳不足,畏寒肢冷者,加干姜3g,吴茱萸3g;舌质红绛,苔少且干,肝肾阴亏者,加生地20g,枸杞子10g,女贞子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早晚各服一次服用。
或倍量研末蜜丸,每丸重10g,日两次,每次一丸。
病例:伍某,男,45岁。
十年前曾患无黄疸型肝炎,近年来每因劳累则肝区痛,腹胀,甚至有灼热感。
舌赤,苔薄黄,脉弦细。
治以养阴疏肝,用本方加丹参、五味子、广木香、白蒺藜连服二十余剂病告痊愈,症状消失。
以后每遇肝痛,则进本方数剂,亦有效果。
、点评:本方是在《续名医类案》一贯煎的基础上加减而成,一贯煎为滋阴疏肝之剂,为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胸脘胁痛,吞酸吐苦等症而设,本方对其加减后,适于慢性肝病属阴虚气滞者。
《中药大辞典》称条参有黄花菜、仙茅参两种,方中所用系指黄花菜,可养血平肝,利尿消肿。
方解:方中柴胡舒肝理气开结;黄芩苦寒清热、利胆,与柴胡配伍善解肝胆郁热;蝉衣、僵蚕、片姜黄、生大黄为青·杨栗山名方“升降散”,功擅开通内外,平调升降,燮理阴阳气血;水红花子活血且能利水,除血滞化水湿;焦三仙消积导滞,开胃增食;鳖甲、牡蛎咸寒软结以散瘀结、消症瘕。
男子抑郁10年,一张药方化解,既调肝又健脾
男子抑郁10年,一张药方化解,既调肝又健脾大家好,我是中医范军铭,今天想给大家聊一聊中医是如何治疗抑郁症的。
有的人心情偶尔不好,找个朋友倾诉下就好了,但是有的人,长期心情不好,有抑郁倾向,就必须医学干预了。
给大家分享一个临床医案这个患者男性,46岁,抑郁十多年。
自述:从10年前开始,就间歇性地心情抑郁,一发病就容易疲劳,入睡难,容易醒,一晚上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没什么胃口,吃东西之后容易胃胀、嗳气、反酸。
平时,则感觉口苦、便干,眼睛干涩。
就诊之前,家人看到很多因为抑郁而自杀的新闻,十分紧张害怕,就每天安排一个人,看着他,生怕出现意外。
刻诊,见舌质暗、苔白、脉弦细。
组方:当归,炒枣,川芎、柴胡,香附,郁金,青皮,陈皮,柏子仁,合欢皮,黄连,苏梗,木香,生黄芪,医嘱:患者发病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年之久。
所以,药喝下去,未必立即见效,必须坚持服用才可以。
效果如何?结果服用以上15剂,患者的睡眠状态大大改善,晚上可以睡6个小时。
随着睡眠的改善,整个人的精神越来越好,甚至有兴趣参加体育活动。
30剂后症状进一步改善,食欲增强。
但是整个人便干,苔黄,脉细,舌红口干,性格似乎有些急躁。
再次调整药方,将原方中的黄芪、青皮、陈皮去掉,加入龙胆草,火麻仁,夏枯草10克。
再投15剂。
到最后,患者诸症悉平,精神、睡眠、饮食都和常人无异。
这就是医案的全部经过,十分简单。
那我们来背后看看是怎么回事吧?这个人的问题,我归纳,就是肝脾不和、气郁化火。
该怎么办?你肝郁,我就给你疏肝。
你脾虚,我就给你健脾。
你气郁,我就给你行气。
你有火,我就给你去火。
总之,你哪儿不对,我就治哪儿。
【方解】柴胡、香附、郁金、青皮、陈皮、合欢皮都是疏肝解郁、理气的。
当归、川芎可以养肝血,配合这些疏肝药物,解决肝郁的问题。
黄芪,苏梗,木香,这些都是健脾理气的。
这三种药物可以帮助解决厌食、腹胀、反酸、嗳气等问题。
黄连用于清热。
炒枣仁用来养血安神,缓解情绪障碍。
杏林访师记方药集锦
杏林访师记方药集锦肝胆病肝胆问题,像一般胆囊炎,胆部小结石,嘴巴干苦的。
玉米须50克,蒲公英30克,茵陈30克,虎杖20克。
四药煎水,加点白糖,既好喝,也能疏利肝胆。
对于脸上黄肿,甚至发烧高热,胆道堵塞,胁肋痛胀的病人,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碰到急性肝胆炎症,用这汤方比较好。
但是慢性肝胆炎症肝病,乏力体虚,用四逆散加黄芪。
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10克,炙甘草5克,黄芪50克。
黄芪补足气力,一般50到100克。
柴胡、枳壳,升降肝胆诸气。
白芍能让僵硬的肝胆变得柔缓。
脾胃病人体气机就是一升一降,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如果碰到胁痛胃痛,生气加重的,单用枳实10克,水煎服,一味药就迅速解除。
痛得不厉害的,就用枳壳。
枳实、枳壳,又叫破胸锤,心胸中有郁闷之气,放它到药里去,就破气下行,一剂见效。
如果病人长期慢性胃痛,久病脾虚,就用四君子汤加枳实,标本兼治。
党参10克,炒白术8克,茯苓8克,炙甘草5克。
党参补气,白术健脾,茯苓除湿,甘草和中,加上枳实或枳壳,宽中下气。
最顽固的淤血胃痛,像针扎那样,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加进三七粉3到5克。
如果胃部常有灼热感,糜烂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属于湿热的,药理学认为是幽门螺杆菌引起。
只用蒲公英30到80克加进去,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排掉湿热,细菌就不生了,疏理肝气,炎症就修复了。
四君子汤让脾升,枳实、枳壳、蒲公英,能让胃降。
脂肪肝(保肝茶)枸杞子15克,制首乌10克,柴胡6克,麦芽20克,山楂10克,荷叶10克。
肥人多痰湿,常加苍术10克,淫羊藿20克。
瘦人多虚火,常加丹参10克,白芍10克。
何首乌与柴胡配伍,枸杞子与麦芽配伍,它们一补一消,一静一动,补消兼施,动静结合。
如同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能很快恢复肝部的生机。
胃下垂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实。
黄芪60克,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陈皮3克,升麻3克,柴胡3克,当归10克,炙甘草5克,枳实6克。
补中益气汤大量黄芪补益中气,小量枳实降浊,非但不伤正,反能消胀止痛,强壮胃肌,这样升降得调,气机畅达,很快就能帮助胃肠排空消化,又能把下垂的胃肠胀气升提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邵 铭 教 授 治 疗 肝 胆 疾 病 对 药 应 用 经验
李光 明
( 南京 中医药大 学 2 0 1 2级 硕士 研究 生 , 江苏
【 关键 词】 肝胆病 ; 中药疗法; 名 医经验 ; 邵铭
南京
2 1 . 0 0 4 6 )
【 中图分类号】 R 2 5 6 .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2 — 2 6 1 9 ( 2 0 1 5 ) 0 6— 0 8 0 5 — 0 4
授 师从著 名 中医 脾 胃大家 、 首届 国医 大 师徐 景 藩
金钱 草 味甘 、 咸, 性微 寒 , 清肝 胆之 火 , 利 下 焦
湿热 , 解 毒消肿 , 咸能入 肾 , 可利尿通 淋, 善 消结
石; 厚 朴 味苦 、 辛, 性温 , 苦 燥辛 散 , 燥湿 消痰 , 又 能
老师, 深 得其传 , 又深研 近代 著名 肝病 大家邹 良才
杖 1 0~ 2 0 g 。现代 药 理 研 究 表 明 , 茵 陈有 显 著 的
气郁滞 势 必横逆 犯脾 , 导 致脾 胃气 滞 。紫苏 梗 、 佛
手性 较 平 , 人肺 、 脾、 胃经 , 理 肺 气 而 宣郁 滞 , 理 脾
气 而 复健运 , 理 胃气 而助 和 降 , 肺、 脾、 胃气机 调达 通利 , 肝气 条达 , 情 志舒 畅 。对 于此 类 患 者 , 既要 开导劝 诫 , 又要 助其恢 复气 机调 畅 , 改善 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 对 于脘 腹 、 胁 部 胀 满不 适 患 者效 果 颇 显 。 苏梗 常用剂 量 6~1 0 g , 佛 手 6—1 0 g 。现 代药 理
:
: . . :
。 :。
: 。 : 。 : .. .:
# 。。 #
囊
:: . : : # 尊 棼
。。 。 : 。。 ※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2 6 1 9 . 2 0 1 5 . 0 6 . 0 0 1
可 北 中医 2 0 1 5年 6月第 3 7卷第 6期
。 。 。 。 . . . . . . . . . . . . .
H e b e i J T C M, J u n e 2 0 1 5 , V o l 3 7 , N o . 6
8显 。金钱 草 常用 剂 量 1 5~3 0 g , 厚 朴 6~ 1 0 g 。现代 药 理 研究 表 明 , 金 钱 草 能 明显 促 进 胆
笔者 经过 长期 跟师 实践 发现 , 邵师 用药灵 活 , 效果
明显 , 深 得病患 赞 赏 , 现 将其治疗 肝 胆病 常用 对药 的应 用经 验浅 析如 下 。 1 茵 陈、 虎杖一 清 热退 黄
茵 陈 味苦 、 辛, 性微寒 , 苦 泄下 行 , 性寒清热 , 清利 肝胆 湿热 从小便 而 出 , 为 治疗 湿热 黄疸要 药 , 《 金 匮要 略 ・ 黄疸病 脉证 并 治第 十五 》 有云 “ 诸 病 黄家 , 但利 其小 便 ” ; 虎 杖 味微 苦 , 性微寒 , 清热 利
治疗 肝 胆疾病 经 验 , 形 成 了 运用 中 医治 疗 肝 胆疾
下气 除胀 。邵 师认 为 , 肝 胆 之病 多有 胆 胃不 和 、 胆 火上逆之症 , 胆 火 上 逆 则 口苦 , 胃气 不 降 则 生 胀
满, 金 钱 草 清 肝胆 之 火 , 厚 朴燥 湿下 气 除 满 , 火 消
合用 , 一利湿热从小便而去 , 一 导 湿 热 从 大 便 而 出, 使 湿热 从腑 窍而 除 , 黄疸可 退 。虎杖 同 时又能 凉血 散 瘀 、 化痰 , 可 防湿 热 变生 痰 瘀 之患 , 湿热 除 则肝 复疏 泄之 功 , 脾 复健 运之 能 , 肝 脾升 降协 调则 气机 调 畅 , 湿热 难生 。茵 陈常用 剂量 1 5 ̄ 3 0 g , 虎
病 的独特 治法 。 自古肝 胆不分 , 治 肝 即治胆 , 清代 著名 医 家王泰 林 对肝 病 提 出 “ 肝病 最 杂 而 治法 最
广” 的精辟 见解 , 并 总结 了著 名 的 “ 治 肝 三 十法 ” 。
气 降则 口苦 、 胀 满 而 除 。两药 相合 可 清 降 肝 胆 之 火, 燥 湿 消痰 , 对 于 口苦 、 腹部 胀满 、 舌红 苔腻 之症
湿, 兼 有散 瘀 化 痰 、 泻 热通 便 之 功 。茵 陈 、 虎 杖 相 配清 湿热 、 退黄 疸疗 效颇 著 。邵 师认 为 , 黄疸 多为 湿热 之邪 所致 , “ 急 则 当治 标 , 邪 去则 正 安 ” , 两药
紫 苏梗 味 辛 、 甘, 性微温, 辛 散温 通 , 入脾 、 胃
汁分 泌 , 使 尿液 、 血液 偏 酸 性 , 使 胆管 泥 沙 状结 石
易 于排 出 , 胆 管 阻塞 和疼 痛减 轻 , 利 于黄疸 消退 , 尚有抑菌 、 抗 炎的作用 _ 3 ; 厚朴 有明显 的抑 菌作 用 , 对病毒性肝 炎有改善 实质性病理损 害 的功效 J 。 3 紫 苏梗 、 佛 手一理 气 宽 中
邵铭 , 主任 中 医师 , 教授 , 江 苏 省 中 医 院感染 科 主任 , 中华 中医药学会 感染 病分 会委 员 , 江苏 省
环等 作用 ] 。
2 金钱 草 、 厚 朴一 清胆 降逆
中医药学 会感 染 病 分会 副 主 任 委 员 , 江 苏 省 中 医 药学 会肝 病专 业委 员会 第一 副主任 委员 。邵 铭教
而散 郁 滞 , 入肺 而 宽 胸 利气 ; 佛手味辛 、 苦, 性温 , 气 味芳 香 , 辛 行 苦泄 , 入肝 解郁 , 行气 止痛 , 人 脾能
醒脾理 气 , 和 中 化滞 , 又能 健 脾 化 痰 。邵 师 认 为 ,
在慢性 乙型病毒 性肝 炎患 者 中 , 多 有情 志不 遂 , 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