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鱼类增殖放流的生态容量研究进展
增殖放流鱼类资源 保护乌江生态环境
相应 的组 织 机 构 ( 要 是 管 理 人 员 及 技 术 骨 干 到 主 位) 并分 阶段下 达 相关 费 用 ;在放 流监 测 合 同签 订 时考虑 了流域 统一规 划 ,有利于 降低成 本 ;在 流域 统 筹布局 上 由乌江公 司协 调 ,建立 联合试 验基 地或
1 索风 营 鱼类 增 殖放 流 站 的设 施 设 备 培训基地 ,申请珍稀保护鱼类的相关研究课题 ,以
养殖设 备及安 装标 与各辅 助标段 的接 口问题 ;对养 殖运行合 作单 位要求 具备 运行各 种养殖 设备 的适应
能力 ,掌握珍 稀鱼 类 的养 殖 技 术 和鱼 病 防 治技 术 , 能够开展 相关 的科学 研究 ,有鱼类 增殖 放流站 相似
区 ,计 划近期 每年放 流珍 稀鱼 苗 9万尾 ,其 中岩 原
摘要 :由于大坝阻隔和水库调蓄会导致鱼类生存环 境改变 ,河流 连续 性受阻 以及 水文过程 变化会促 使河道物理
特性发生变化 ,水体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会 导致 鱼类食物链 网结构变化 ,因此 ,乌 江水 电开发过程 中考虑 了以上 影响因素 ,采取了修建鱼类人 工增 殖放 流站 的方法 以弥补 对鱼类 生存状 况 的损害 。索 风 营鱼类增 殖放 流站于 20 07年 7月开工建设 ,2 0 0 8年 1 2月完建 ,并于 2 0 0 9年 8月 7日首次放流 了一批珍稀 鱼类 。该站计 划近期每年 向乌江 中放流珍稀 鱼苗 9万尾 ,其中岩原鲤 3万尾 、白 甲鱼 3万尾 、中华倒刺鲤 15万尾 、长薄鳅 15万尾 ,增 . .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指将人工繁殖的鱼苗或幼鱼放入水体中,以增加野生鱼类资源的数量和增殖,以维护和改善渔业资源的结构和数量。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我国渔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维护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意义和主要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保护和改善渔业资源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通过增加水域中的鱼类数量和增殖,从而保护和改善渔业资源。
随着人类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野生渔业资源的数量和品质持续下降,这对渔业生产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则可以通过增加水域中的鱼类数量和增殖,从而改善渔业资源的生长环境,提高资源的种群密度,保护和改善渔业资源。
2.促进水产业的发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促进水产业的发展。
水产业是我国一大重要的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利益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通过增加渔业资源的数量和增殖,从而提高水产业的产出量和质量,促进水产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增长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做出贡献。
3.改善水域环境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改善水域环境。
由于水域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很多水域的渔业资源数量和品质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适量增加水域中的鱼类数量和增殖,从而改善水域的生态环境,促进水域的生态平衡,提高水域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主要措施1.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放流技术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放流技术是保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的关键。
科学研究可以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指导,提高放流的技术水平和效果。
科学研究也可以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提高放流工作的科学化程度和效果。
2.加强监测和评估,确保放流效果加强监测和评估,确保放流效果是保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的重要措施。
只有对放流工作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评估,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为下一步放流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及其增殖保护
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及其增殖保护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干流流经全国九省二市,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
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支流湖泊众多。
流域的淡水资源量占中国的40%;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
然而,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日渐恶化,严重地制约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全面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尤为重要,鱼类增殖放养便是其中重要一环,但长江流域鱼类增殖放养困难重重。
一、鱼类资源基本情况长江流域鱼类物种多达416种,其中特有种177种,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的鱼类有7种,约占我国淡水鱼类种类数的40%。
从鱼类资源变化看,目前特有鱼类、重要经济鱼类数量下降。
长江流域年捕捞产量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40×104t以上降至2021年的10×104t,鱼类资源数量下降,且鱼类资源小型化趋势明显;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圆口铜鱼、长鳍吻鮈等)种群数量下降明显,受威胁鱼类数占鱼类总数的27.6%;四大家鱼等重要经济鱼类的种群数量显著下降.另外,白鱀豚、白鲟、鲥鱼已功能性灭绝,长江江豚、中华鲟成为极危物种。
根据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从干流来看,除了长江口等级为“好”以外,其他地区均属于“一般”等级;重要支流及湖泊区中,除了汉江以外,其他均为“一般”等级。
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工农业生产、生活污水的污染、水利工程建设、江湖连通受阻、航运活动及酷渔滥捕等影响,“人鱼争江”问题凸显,鱼类栖息生境受到威胁。
未来随着长江水电梯级开发的陆续完成、长江黄金水道的建成、干支流相关涉水工程的实施以及新型污染物的出现等,对鱼类的影响将进一步凸显。
二、存在问题(一)“化工围江”现象明显。
目前,长江经济带分布有化工企业14813家,主要集中在158家省级以上化工园区和上千家市级园区。
化工园区遍布全流域,主要集中分布在云贵、川渝、湖北和江浙沪等地区,其排放量占全国化工行业排放总量的比例高达37.7%。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渔业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资源之一,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等因素,全球渔业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增加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措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
一、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1. 保护和增加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指将人工繁殖的鱼苗或鱼种放入自然水域,通过增加外来种群的方式来保护和增加渔业资源。
通过增殖放流,可以增加渔业资源的数量,帮助保护濒临灭绝的鱼类,提高渔业资源的持续利用率,从而保证人类的渔业生产和生活需要。
2. 实现生态平衡增殖放流可以帮助恢复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自然水域中,由于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原有的鱼类数量可能会出现下降,甚至灭绝的情况。
通过增殖放流,可以增加外来鱼类的数量,帮助原有鱼类种群得以恢复,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
3. 促进渔业发展增殖放流可以提高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从而促进渔业的发展。
通过增加渔业资源的数量,可以帮助渔民提高渔业收入,促进渔业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1. 科学繁殖科学的繁殖是增殖放流的基础。
在实施增殖放流之前,需要对目标鱼种进行科学的繁殖,培育健康的鱼苗或鱼种。
通过科学的繁殖,可以保证放流的鱼苗或鱼种具有良好的遗传品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强,从而提高放流的成功率。
2. 选择适宜的放流地点选择适宜的放流地点是确保放流效果的关键。
在选择放流地点时,需要考虑水域的水质、水温、流速等因素,确保放流的鱼苗或鱼种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
还需要考虑放流地点的生态环境和鱼类资源状况,避免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3. 加强监测和管理加强对增殖放流的监测和管理是确保放流效果的重要措施。
在放流之后,需要对放流的鱼类进行定期监测,了解其生长状况和数量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加强对放流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放流工作的顺利进行。
增殖放流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增殖放流必要性可行性分析引言增殖放流是指人工繁育并释放鱼类、虾类等水生生物到自然水域中,以增加其数量。
这种做法既能够保护和恢复水生生物资源,又能够满足人们对水产产品的需求。
本文将对增殖放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可能面临的挑战。
必要性分析1. 保护水生生物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水产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不可持续的捕捞方式已经严重地破坏了自然水域中的鱼类、虾类等水生生物资源。
增殖放流可以通过引入新的个体来增加自然水域中的种群数量,有助于保护和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防止物种灭绝。
2.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增殖放流不仅能够提高自然水域中的渔获量,还能够改善渔业的生产结构,提高渔业的经济效益。
增殖放流可以增加养殖业的供应,缓解因资源匮乏而导致的养殖成本上升。
此外,增殖放流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3. 保护生态平衡水生生物在水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生物链的建立和稳定。
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因素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许多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绝。
增殖放流有助于恢复已经破坏的生态平衡,维护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可行性分析1. 技术支持增殖放流需要先进的水产繁育技术和设备支持。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繁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且逐渐应用于实际的增殖放流工作中。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繁育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投入,提高增殖放流的效果和质量。
2. 引入适宜种群增殖放流的成功与否与引入的种群的选择密切相关。
引入的种群应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在选择种群时,需要科学的调查和研究,确保引入的种群与当地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和稳定性。
3. 监测和评估增殖放流后,需要对放流效果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估。
通过定期调查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的变化,评估增殖放流的效果,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放流策略。
监测和评估工作需要进行长期跟踪,加大力度投入。
2024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方案(2篇)
2024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是保护和利用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增加渔业资源的种群数量和种类多样性,提高渔业渔获量和渔业经济效益,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污染、水生态系统破坏和过度捕捞等问题的加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方案,对于保护和提高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增殖放流工作,提高渔业资源的种群数量和种类多样性,保护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2. 原则: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综合施策。
三、工作内容和措施1. 种苗生产1.1 加强种苗生产技术研究和示范,提高种苗质量和数量。
1.2 建设和完善种苗繁育基地和苗种库,加强品种选育和保存。
1.3 提高种苗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保证种苗生产的健康和安全。
2. 放流管理2.1 制定放流计划和方案,合理确定放流时间、地点和数量。
2.2 加强渔业资源监测,掌握种群数量、生长情况和分布状况,及时调整放流策略。
2.3 加强放流后的监测和评估工作,了解放流效果,为后续放流提供科学依据。
3. 生态修复3.1 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破坏。
3.2 积极推动湿地保护和修复,提供水生态系统的适宜生境。
3.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激励渔民和相关部门积极参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4. 渔民培训4.1 组织渔民参加种苗生产和放流管理的培训,提高渔民的科学素养和技术水平。
4.2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增强渔民的法律意识,减少违法捕捞行为。
4.3 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渔民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 国际合作5.1 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经验和技术。
5.2 推动签署渔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国际合作协议,保护共享渔业资源。
5.3 加强与沿海国家和地区的渔业资源管理合作,共同开展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
鱼类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鱼类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目前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量的重要和有效手段,具有恢复生态平衡、修复生态环境、培养群众环保意识、增加渔民收入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目前增殖放流与资源养护面临的突出问题1.增殖放流相关科研能力较弱由于受机构编制、相关政策以及地区渔业资源天然条件和历史原因所限制,渔业科研基础条件比较落后,针对增殖放流相关的科研工作开展不足,致使增殖放流活动缺乏科学指导。
突出表现为:一是增殖放流种类确定、放流数量缺乏科学指导,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二是增殖放流生态风险缺乏评估,如病害风险、遗传风险、环境风险等;三是增殖放流效果缺乏评价,如鱼类资源变化、遗传多样性变化等。
2.苗种来源不足根据《农业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中的“用于增殖放流的亲体、苗种等水生生物应当是本地种。
苗种应当是本地种的原种或者子一代。
禁止使用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进行增殖放流。
”对增殖放流的苗种来源有较高的要求。
而我市缺乏有资质的苗种生产单位,在以往的增殖放流活动中大量的苗种需从周边地区购买,增加了成本,因运输等因素的影响降低了苗种质量,影响了放流效果。
特别是急需放流的特有、濒危物种受此限制而不能大规模的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3.渔业生态环境恶化仍在加剧,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不足水环境污染、河道挖沙取土、水利工程施工以及过度养殖等都导致了天然水体的渔业功能退化和水域生态环境恶化。
渔业、环保、水利、城建、国土等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开展有关工作的沟通不够,不能形成合理高效的工作机制,难以互相协调配合,对天然水域进行管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一定期程度上影响了增殖放流的效果。
4.渔政执法能力不强,增殖放流执行机构不健全,较难系统地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由于增殖放流机构不稳定,特别是县区水产部门的人员、机构编制、经费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对增殖放流相关的规划、论证、科研、选育、种质鉴定、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能力薄弱,难以系统地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增殖放流工作汇报
增殖放流工作汇报恭敬的领导:我向您汇报我所负责的增殖放流工作情况。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一、工作目标:我们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增殖放流措施,促进目标鱼类种群的增长和保护。
通过增加种群数量和改善生态环境,我们的目标是恢复和维护鱼类的自然繁衍能力,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计划:1. 制定增殖放流计划:根据目标鱼类的生态特征和需求,我们制定了增殖放流计划。
计划包括增殖放流的时间、地点、数量和放流方式等方面的具体安排。
2. 确定放流点:我们通过调查研究,选择了适合增殖放流的放流点。
放流点应具备良好的水质条件、足够的食物资源和适宜的栖息环境,以提供鱼类繁衍生长所需的条件。
3. 筹备放流材料:我们与相关机构合作,确保有足够的增殖放流材料。
这包括鱼苗、鱼卵或者种质资源等。
我们要确保放流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以提高放流的成功率。
4. 实施增殖放流:根据计划,我们按时进行增殖放流工作。
在放流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放流数量和放流方式,以确保放流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5. 监测和评估:放流后,我们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工作。
通过对放流效果的评估,我们可以及时调整工作策略,提高放流的效果和成功率。
三、实施过程:1. 放流材料的准备:我们与相关机构合作,确保有足够的放流材料。
我们与养殖场合作,获得优质的鱼苗和鱼卵。
同时,我们还与研究机构合作,获得种质资源,以提高放流的种群质量和遗传多样性。
2. 放流点的选择:我们通过调查研究,选择了适合放流的点位。
我们考虑了水质、食物资源、栖息环境等因素,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确保放流点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3. 放流方式的选择:根据目标鱼类的特点和需求,我们选择了适合的放流方式。
常见的放流方式包括集中放流、分散放流、人工放流等。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放流方式,以提高放流的效果。
4. 放流效果的监测:放流后,我们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我们通过捕捞调查、标记回收和遥感监测等方式,了解放流效果。
我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责 任 编 辑 李 振龙I 探讨分析
( 一 ) 增 殖 放 流 科 技 支撑 不 足
一
( 二 )增 殖放 流 监 管 力度 不 够
一
者 引进 种 ,某 些 品 种 无 法 保 证 放 流 原 种
是 基 础 研 究 不 够 。 增 殖 放 流 是 一
是社会放生监管力度不够 。 目 或 其 子 一 代 ,部 分 品种 存 在 跨 水 系 放 流
目前 我们在 这些 方面 的研究工 作仍 然滞 监 管而极 不规范 。近年来 随 着增殖放 滞后 。同时 由于 增殖放 流苗种供 应采 用
后 .比 如 水 域 本 底 调 查 、 放 流 适 应 性 及 流 社 会 影 响 的 不 断 扩 大 ,社 会 放 生 场 次 单一招 标制等 多种原 因 ,供苗体 系建设 生 态 影 响 .放 流 品 种 及 数 量 结 构 ,放 流 和 规 模 不 断 扩 大 ,带 来 的 不 良 影 响 和 后 缺 乏 政 策 扶 持 和 长 远 规 划 .苗 种 供 应 能 方 法 及 技 术 等 。特 别 是 等单位 开展放流 执 法 手 段 、 执 法 能 力 、执 法 力 度 相 对 薄 供 苗单位较 少 ,苗 种来源 存在局 限性 , 效果评 估工作 ,但 总体还 处于摸 索推进 弱 ,致使在 一些放流 水域违 法捕捞 情况 例 如 花 鱼 骨 、翘 嘴红 鲍 、细 鳞 斜 颌 鲴
鱼类增殖放流作用大
鱼类增殖放流作用大湖南省畜牧水产事务中心(410006)李书庚2019年6月6日是第5个全国“放鱼日”。
当日上午,湖南省同步放鱼活动启动仪式在长沙橘子洲公园举行,本次放鱼活动经水生生物检验检疫部门严格检疫和公证机关公证,现场向湘江放流鱼种2182.1万尾(只)。
当天湖南省组织8个市46个县(市、区)共同开展同步放鱼活动,共向天然水域投放鱼苗鱼种1.07亿尾。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湘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也是湖南境内最大的河流。
湘江水生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历史记载的鱼类就达147种,是湖南省“四大家鱼”的重要产卵场,是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更是湖南省渔业发展和人们赖以生产生活的重要水域。
开展鱼类人工增殖放流,可有效增殖水生生物资源、提高渔业生产能力、改善生物群落结构、修复水域生态环境,是维护湖南水生态、水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大实践。
2019年湖南省重点在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水”及其支流水域、珠江湖南水域、5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型水库、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域,统一组织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
2019年计划放流鱼种及亲本10亿尾(粒)以上,主要放流“四大家鱼”、银鱼卵等经济物种及大鲵、胭脂鱼、背瘤丽蚌等珍稀物种,为提高放流成活率,鱼类放流规格要求在3厘米及以上,其他水生动物放流规格为幼体及以上,全部为原种及其子一代。
自1990年代起,湖南省已连续20多年组织开展全省范围的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活动,这对改善和增殖湘江水生生物资源起到了良好效果。
同时,湖南省实施春季禁渔期制度和渔业捕捞许可制度,严控捕捞强度,严打非法捕捞,开展增殖放流,取得了良好成效,渔业资源衰退趋势逐步得到缓解,并呈连年增长态势。
据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鱼类资源增殖放流跟踪监测与效果评估显示,2013—2017年湖南省增殖放流对洞庭湖水域的投入产出比为1∶1.16~4.4,年均1∶3.36;2018年“四大家鱼”在洞庭湖渔获物中的比例达20.03%,比2017年提高7.57个百分点,其中湘江增殖放流对洞庭湖湘阴-城陵矶水域0.5~1公斤“四大家鱼”贡献率为3.05%。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摘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对于保护渔业资源、推动渔业业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背景和重要性,接着从保护渔业资源和推动渔业业务两个方面探讨了其意义。
然后详细介绍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主要措施,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
对影响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在总结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性,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并强调了加强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了解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意义和重要性,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保护、推动、措施、效果、影响因素、重要性、发展前景、加强工作。
1. 引言1.1 介绍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渔业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由于工业污染、过度捕捞和生态破坏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水域的渔业资源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提高渔业产量,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的手段。
通过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有效地补充自然资源的不足,提高当地的渔业资源量,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还可以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和增殖。
这对于保护渔业资源、促进渔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概述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一种通过人为增加种群数量或增加种群密度来增加自然种群数量的生物增殖方法。
它是一种对渔业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有效保护和促进珍稀物种的繁殖和增殖。
许多珍稀物种由于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开发等原因,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面临着濒危的境地。
通过增加放流量,可以帮助这些珍稀物种恢复种群数量和保护生态平衡。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对渔民的渔业业务发展和经济增长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渔业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渔业资源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华电集团:鱼类增殖放流创生态开发新模式
“ 社会 责任 已成 为企 业的一种 发展模式 、竞
亩 ,工 程静 态 投资 4 0 0 0万元 ,称得 上 我 国珍稀 争方式和管理 战略 ,是提 高企业竞争 力的有效途
鱼 类 增殖 保 护 的示 范 工程 。
径。 ”华 电集 团总 经理 云 公民指 出 ,华 电集 团将
据 乌 江 公 司 董 事 长 耿 元 柱 介 绍 说 , 乌 江 公 司 贯彻价值思维理 念 ,紧紧 围绕 集团发展 战略 ,突
乌江 作 为长 江 上游 右 岸 最 大的 一 条 支流 ,有 南北 两
源 。从南 源的 三岔 河 至河 口全长 1 3k 0 7 m,流 经贵 州、 四 川两 省。天然 落差 2 2m,流域水能 资源蕴藏量为 14 万 14 03 k W,其 中干流为 5 0万 k 8 W。
“ 类 增 殖 放 流 保 护 生 态 平 衡 ,是 一 项 利 民 工 程 ,我 鱼
自然 和谐 发展 。
生产管理机制 。 耿元柱 指出 ,大 型水库群 联 合优化调 度系统 ,
据 了解 ,华 电集团 自 2 0 0 2年 l 2月 2 9日成立以 来,水
电项 目建 设经过 了跨越式 发展 。在水 电开发过 程 中,华 电 提 高 了水 能资源 的利用率 ,通过科 学的梯 级联合调 月 集 团深 刻认识到 ,水 电开发 使峡谷 急流环境 消失 ,对众 多 年 可 以增 加 发 电量 1 亿 千 瓦 时 ,相 当于 不 增 加 一 分 钱 5
们将 会长期开 展。 中国华 电集 团公 司总经理 云公 民表 示 , ” 鱼类增殖放流 活动 旨在 养护水生野生动物 ,增殖渔业 资源,
管控模 式实现 了投产 电站 的遥测 、遥信 、遥 控、遥
无人值班 、少人值 进一 步增强全社会 养护 资源与爱护 环境的 意识 ,促进人 与 视 功 能。基 本形成 了所控 电站 “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指通过人为干预,将人工放养或者原有的鱼种放回水体中,以增加渔业资源丰度和渔业产量的一种有效措施。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类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导致了许多水域的渔业资源遭受到了重大的损害和威胁。
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重要意义以及主要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以有效提升渔业资源的丰度和产量。
当水域中的鱼类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通过人工放养来增加其数量,可以有效恢复水域的渔业资源丰度。
随着鱼类数量的增加,渔业生产的产量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为渔民提供更多的渔业收益。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
水域中的鱼类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如果水域中的鱼类数量减少,将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影响到水域中众多生物的生存。
增加渔业资源通过放流来维护水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对于保护珍稀濒危鱼类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的活动,一些珍稀鱼类的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的边缘。
通过人工繁殖和放流,可以有效增加这些珍稀鱼类的数量,保护它们不受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的影响,为珍稀濒危鱼种的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撑。
主要措施为了更好地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放流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下面将从水域管理、鱼类培育、监测评估和宣传教育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水域管理是保障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
需要建立起健全的水域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水域的使用和开发,确保水域的环境质量良好,为鱼类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严格限制水域的过度捕捞和污染行为,保障水域的渔业资源丰度和多样性。
鱼类培育是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关键环节。
需要加强鱼类的种质改良和培育工作,培养出适应当地水域环境的优良鱼种。
加强对人工放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放养鱼种的成活率和繁殖率。
渔业增殖放流工作实施方案
渔业增殖放流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渔业增殖放流是指通过人为的方式,将人工繁育的鱼苗或鱼种放入自然水域,以增加鱼类资源量和保护渔业资源的一种措施。
该工作对于维护渔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提高水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渔业增殖放流工作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1.增加水域内鱼类资源量,提高水域渔业产量。
2.保护和恢复水域的生态环境,促进水域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3.提高渔业从业者的收入水平,改善渔民的生活质量。
三、具体措施1.科学选址:根据水域的水质、水流和底质等情况,选择适宜鱼类增殖放流的水域。
重点选择水生态环境稳定、水质良好、水流适宜的地点。
2.鱼种选择:根据放流前对水域鱼类资源现状以及市场需求进行调研,选择适宜的鱼种进行增殖放流。
考虑到水域生态平衡,应着重选择当地优势的本土鱼种,避免引入外来鱼种。
3.孵化和养殖工作:建立鱼苗孵化和养殖基地,进行合理的养殖管理工作,确保鱼苗的质量和数量。
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对饲料的合理搭配,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防止疾病传播和饲料污染。
4.放流方式:根据水域的特点和放流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放流方式,包括集中放流和分散放流。
集中放流适用于小范围水域,可以提高放流效果;分散放流适用于大范围水域,可以保证放流的均匀性。
5.放流数量控制:根据水域的承载能力和放流前的调查数据,确定合理的放流数量,避免过度放流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放流数量应根据水域的生态需求和渔业资源管理的要求进行调整和监测。
6.放流监测:建立放流后的监测系统,对放流后的鱼类进行跟踪观察,了解鱼类的存活情况和生长状况,掌握放流效果。
对于放流效果不好的地区可以适当调整放流计划,保证增殖放流的效果。
7.公众教育和宣传: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众普及渔业增殖放流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醒公众保护水域环境,不在禁渔期捕捞,并呼吁公众积极参与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增殖放流活动。
四、资源保障1.资金支持:由于渔业增殖放流涉及到繁育、养殖、放流以及后续的监测工作,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渔业增殖放流方法与措施
渔业增殖放流方法与措施第一篇:渔业增殖放流方法与措施渔业增殖放流方法与措施人工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滩涂、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放流或移入渔业生物的卵子、幼体或成体,以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
一、放流前的准备1.水文资料:在确定人工放流前,全面掌握放流水域的水深、水位常年变化状况、气候条件、水质、水温、溶氧、pH、底质、水体理化因子等水文资料,保证放流效果。
2.生物资源:对放流水域的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等生物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准确掌握放流水域的生物资源量,确定放流的品种和数量。
3.社会环境:全面了解和掌握放流水域周边的社会环境状况,尤其是渔民的基本情况,如生产状况、经济来源、文化层次、收入状况、生活习惯等,将这些情况与放流计划、实施方案有机结合起来,可有效扩大放流效果和影响力。
4.苗种准备: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确定苗种培育供应单位,确定放流品种、数量及价格。
二、放流水域选择(一)水域选择1.系增殖放流对象的产卵场、索饵场或洄游通道。
2.远离工厂、矿山,非倾废区和垃圾处理区,非电厂、-1-养殖场等进、排水区。
(二)基本要求1.水域生态环境良好,水面开阔,水流畅通,温度、盐度、硬度、酸碱度、透明度等水质因子适宜。
2.水质符合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
3.底质适宜,底质表层为非还原层污泥。
4.增殖放流对象的饵料生物丰富,敌害生物较少。
三、放流品种以有效保护水体生态环境为主,保持鱼类资源品种多样性,兼顾渔业生产经济效益,根据近五年来每年捕捞的品种、产量及市场销售情况,结合鱼产业开发的需要,确定选择鳙鱼、鲢鱼、银鱼、草鱼为主要放流品种,同时补充放流黄尾密鲴、细鳞斜颌鲴、鲤鱼、青鱼、三角鲂等品种。
鳙鱼、鲢鱼、银鱼以摄食水生浮游生物为主;草鱼则摄食水中有机碎屑、草类植物茎叶;黄尾密鲴、细鳞斜颌鲴以刮食水中腐殖质、有机碎屑为主,鲤鱼摄食底栖生物,青鱼摄食螺、蚬、蚌类,三角鲂摄食水生植物、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
水电站鱼类增殖放工作总结
水电站鱼类增殖放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水电站建设的不断推进,水电站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为了保护和促进水电站周边的生态环境,水电站鱼类增殖放工作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水电站的工作人员们积极开展了鱼类增殖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此,我将对我们水电站鱼类增殖放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首先,我们水电站在鱼类增殖放工作中,充分发挥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我们采用了先进的鱼类增殖技术,通过人工孵化、放流等方式,有效地增加了水库中的鱼类资源。
此外,我们还利用了水生态学和生态养殖学的知识,对水库的水质和水温等环境因素进行了科学的监测和调控,为鱼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其次,我们水电站在鱼类增殖放工作中,注重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原则。
我们在放流鱼类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放流鱼类的种类和数量符合水库的生态承载力。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水库周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保持了水库的生态平衡,为鱼类的增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最后,我们水电站在鱼类增殖放工作中,加强了与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合作交流。
我们与渔业部门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鱼类增殖放技术的研究和交流,不断提高了我们的鱼类增殖放技术水平。
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了社会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了周边居民对水库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总的来说,我们水电站在鱼类增殖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鱼类增殖放工作,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水库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为水电站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放鱼增流工作总结
放鱼增流工作总结放鱼增流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生态保护工作,通过放流活动可以增加水域中的鱼类数量,促进水生生物的繁衍,维护水域生态平衡。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放鱼增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在,我将对这项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首先,我们选择了适宜的放鱼增流地点。
在选择放鱼增流地点时,我们充分考虑了水域的水质、水温、水流等因素,确保放鱼的地点对鱼类的生存和繁衍有利。
同时,我们还对放鱼增流地点进行了周密的调查和评估,确保放鱼的效果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其次,我们选择了适宜的鱼种进行放鱼增流。
在放鱼增流工作中,我们选择了适应当地水域环境的鱼种进行放流,如鲤鱼、鲈鱼等。
这些鱼种在水域中能够有效地繁衍和生存,有助于增加水域中的鱼类数量,促进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放鱼增流工作的监测和评估。
在放鱼增流后,我们对放鱼地点进行了定期的监测,观察放鱼的效果,并对放鱼地点进行了评估,及时调整放鱼的策略和方法,确保放鱼增流工作的效果得到最大的发挥。
通过这段时间的放鱼增流工作,我们不仅增加了水域中的鱼类数量,促进了水生生物的繁衍,还改善了水域的生态环境,提高了水域的生态品质。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放鱼地点选择不够科学、放鱼种类选择不够合理等,这些问题和不足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改进方向。
总的来说,放鱼增流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生态保护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可以有效地增加水域中的鱼类数量,促进水生生物的繁衍,维护水域生态平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放鱼增流工作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放鱼的策略和方法,确保放鱼增流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为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出更大的贡献。
增殖放流技术研究进展
增殖放流技术研究进展潘绪伟;杨林林;纪炜炜;刘尊雷【摘要】进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各种水域如何选择和确定放流物种,对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保护起着关键作用,另外,放流种苗的数量、放流时间以及放流后的效果评价也对增殖放流和资源恢复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国内相关方面的基础研究较少,很多增殖放流工作带有盲目性.本研究对增殖放流技术的内容、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增殖放流的现状进行概述,分析了我国渔业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00)004【总页数】5页(P236-240)【关键词】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标志技术【作者】潘绪伟;杨林林;纪炜炜;刘尊雷【作者单位】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5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一种通过向天然水域投放鱼、虾、蟹、贝等各类渔业生物的苗种来达到恢复或增加渔业资源种群数量和资源量的方法[1-2]。
由于过度捕捞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世界渔业资源普遍衰退,优质鱼比例变少、低龄化严重、渔业资源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日益严重。
我国从 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渔业资源增殖研究和放流活动,2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进行近海资源增殖和大规模生产性种苗放流试验,多年的实践表明,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恢复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和有效手段。
加强资源增殖放流对恢复渔业资源,提高渔业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报告
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报告
本报告旨在对增殖放流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
本次增殖放流活动针对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鱼类进行,共放流了1000尾。
放流地点为某水域,放流时间为2020年4月1日。
评估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生存率评估:通过对放流后鱼类的捕获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实际捕获到的放流鱼类数量为800尾,生存率为80%。
2.生长情况评估:对捕获到的鱼类进行测量和比较,发现放流鱼类平均体长比同一水域内自然生长的同类鱼类平均体长有所增长。
3.繁殖情况评估:通过对放流鱼类的性腺进行解剖,发现有60%的放流鱼类已经发育成熟并具有繁殖能力。
综上所述,本次增殖放流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放流鱼类的生存率、生长情况和繁殖情况都得到了提高。
但是,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测,提高放流成活率和繁殖率,确保增殖放流活动的持续和稳定发展。
- 1 -。
常州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研究
常州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研究摘要对2012—2013年常州市不同水域增殖放流的4658万尾不同规格物种进行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回捕量为19 097.03 t,资源增量为16 557.956 0 t,捕捞输出氮2 269.995 t、磷793.204 t、碳汇2 287.60 t,消耗蓝绿藻210 753.8 t,放流水域捕捞产量增加152 t,综合效益36 967.67万元,其中资源增量效益占79.22%,增殖放流投资回报率205.38倍,并据此提出了以资源增量效益、转化效益和增长效益为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定量指标。
Abstract This paper made the economic,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assessment of releasing 46.58 million tail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species in Changzhou different waters during 2012—201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capture amount was 19 097.03 tons,the increment of resources was 16 557.956 0 tons,fishing output 2 269.995 tons of nitrogen,793.204 tons of phosphorus,2 287.60 ton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consume 210 753.8 tons of blue-green algae,and fishing in the waters of yield increase of 152 tons. Comprehensive benefits reached 369.676 7 million Yuan,which accounted for 79.22% of incremental benefit resources.The rate of return on investment was 205.38 times. By research and analysis,this paper put forward resource increases benefits,conversion benefits and growth benefits as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for assessment of enhancement effect.Key words fishery stock;enhancement;effect assessment;Changzhou Jiangsu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修复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和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中鱼类增殖放流的生态容量研究进展
摘要
关键词
在河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保护方面,增殖放流已成为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重要做法之一。
增殖放流是指用人工方法向天然水域投放鱼、虾、贝、藻等水生生物的幼体(或成体或卵等)以增加种群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渔业资源群落结构,从而达到增殖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李继龙等,2009)。
国务院2006年颁发的《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中,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被作为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省份都非常重视渔业资源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相继开展了多种鱼类的增殖放流活动。
增殖放流已在全国成为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提高渔民收入、维护渔区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增殖放流在恢复所放流物质的种群数量的同时,还必须保证所放流水域的生态系统不受到破坏,物质自然种质遗传特征不受到干扰。
我国目前所进行的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活动目前还处于重视放流数量阶段,对于放流水域的生态容量以及放流鱼类对水域生态系统影响方面的研究很少,所以急需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增殖放流必须考虑放流水域的生态容量和合理放流数量,增殖放流前应对放流水域的生态系统开展调查,以摸清包括初级生产力及其动态变化、食物链与营养动力状况,从而确定放流物种的数量、时间和地点。
同时要加强放流后的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以调整放流数量、时间和地点,保证最佳增殖放流资源的效果。
不合理的增殖会导致水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渔业资源逐渐衰退。
如果仅简单的将鱼类放流到拟增殖水域中,可能将引起相当严重的后果。
基于生态系统安全和稳定的增殖放流
增殖放流需要对生态系统动力进行调查,掌握增殖资源对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机制,并研究它的生态容纳量(李庆彪,1991)。
种苗放流数量与种苗成活率、生长、饵料基础、饵料竞争种和敌害生物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确定最佳放流数量是很困难的。
为了最大限度发掘水域生产潜力,如要确定某一增殖种类的合理放流数量,通常可参照放流海区历年该种类最大的世代产量,并根据不同补充量水平与回捕率来确定相应年份种苗的放流数量。
依据资源生物学研究、生态学能流动态和生态经济综合因素等,分别估算了根据象山港水域和潮间带初级生产力和颗粒有机碳的实测数据
分析了黄海北部各种生物的竞争关系
每尾大约消耗饵料生物
基本上是以所需的饵料生物为基础得出的
浮游植物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环节,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第一生产力,即初级生产力,它是评估海域潜在生物资源量的重要依据。
初级生产力以及各种之间的食物竞争关系不明确,所以难以确定可放流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