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勇士》中月兰的焦虑分析
压抑与反抗───论汤婷婷《女勇士》
压抑与反抗───论汤婷婷《女勇士》压抑与反抗───论汤婷婷《女勇士》论文导读:76年,汤婷婷出版了她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女勇士》,以一名生活在美国唐人街华裔的视角来讲述女性的故事。
汤亭亭身兼华裔和女性双重身份,面临多重压抑:一是传统中国文化对女性压抑,一是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者对种族他类的压抑,以及在中美两种文化下无从选择,缺乏归属感的压抑。
整个故事充满了压抑的氛围。
到美国来寻夫这一行为是对丈夫几十年冷落她的一种反抗,是她第一次主动对丈夫提出要求,虽然她犹豫不定,还需要姐姐的撺掇。
关键词:华裔,女性,压抑,反抗76年,汤婷婷出版了她的长篇自传体小说《女勇士》,以一名生活在美国唐人街华裔的视角来讲述女性的故事。
汤亭亭身兼华裔和女性双重身份,面临多重压抑:一是传统中国文化对女性压抑,一是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者对种族他类的压抑,以及在中美两种文化下无从选择,缺乏归属感的压抑。
[1]在该书中,既有作者的想象又有真实的成分,而贯穿在全书中的情感是由压抑到反抗,体现了女性反抗束缚和对个人身份的追求。
一屈服的传统女性第一章《无名的女人》讲述了我姑姑的故事。
整个故事充满了压抑的氛围。
一个中国传统妇女,她的丈夫是家人给她选的,她只是乖乖接受,而且不得不在婚后等待守候。
参考网。
这孤独的等待对她公平吗?但是妻子的身份要求她遵守妻子的义务和道德规范,只有听命服从。
一个正常人与生俱来的欲望和权利遭到剥夺和压制,这样的社会准则使她生活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中,没有拒绝和选择的机会。
她遭到诱奸,可是她没有去控告他,没有去向家人求助。
面对威胁和伤害,她选择了沉默。
因为她已经习惯了去照别人说的去做。
这服从的根源是成长的家庭,是生活的环境,是社会给妇女制定的三从四德,是妇女低微的社会地位。
就是这样一个惯于服从听命的女人,却遭到全体村民的惩罚。
恐怖的夜晚,村民群起而攻之,凶狠的咒骂和野蛮的报复,把一切罪责全推给了这个女人,一个被动的受害者。
家人把遭受的怨气全归咎于她,她已经到了无法再忍受的地步,压抑的情绪也到了顶峰。
《女勇士》中三位女性追求自我权利的过程分析-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女勇士》中三位女性追求自我权利的过程分析-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在美国华裔文学创作中, 以黄玉雪、汤亭亭和任碧莲等为代表的华裔女性作家是重要的作家群体。
汤亭亭的《女勇士》通过塑造典型华裔女性的形象,揭露华裔女性的生活、情感和经历,使其成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从汤亭亭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西方和东方的冲突,更是女性在种族、阶级、性别、文化等多语言环境中的抗争。
国内学界关于《女勇士》的代表性研究包括南京大学方红的《华裔经验与阈界艺术:汤亭亭小说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张延军的《汤亭亭〈女勇士〉中的多重身份认同与文化融合》(世界文学评论,2008);郑庆庆的《站在边缘的女勇士对汤亭亭的〈女勇士〉的跨文化观解读》(外国语言文学,2005)。
这些研究主要着重于汤亭亭的边缘人身份、女性主义身份认同以及将汤亭亭的《女勇士》与跨文化交际相联系。
对于《女勇士》中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女性通过自我意识觉醒程度的探讨,目前还尚未涉及。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作品中无名姑姑、母亲与我三个不同环境下的女性逐步呈现的追求自我权利的过程、以此来揭示三位女性在不同时期的生存困境。
一、姑姑的无声抗争你不能把我要给你讲的话,告诉任何人。
《女勇士》就是以汤亭亭回忆起母亲给她讲述有关无名姑姑的故事开始的。
姑姑因为不守妇道,最终无奈被迫投井。
母亲在女儿来初潮时给她讲这个被父亲禁止提起的故事,意蕴深长。
贞洁,一定是烙在中国传统社会女性身上的最深的一个词,于传统父权权威的传统女性只有绝对服从而。
自杀,对姑姑而言,或许是的解脱。
姑姑的无奈又有谁知晓,他的要求一定使她大吃一惊,然后又对她进行了恐吓。
她顺从了他,她逆来顺受惯了。
有谁曾经尝试着站在她的立场考虑过:她十月怀胎所经历的每一天煎熬,她分娩前那撕心裂肺的痛。
没有人。
村民们离开以后,灯笼向不同的方向散开,各自往回走,家中的沉默终于被打破了,并且对她骂了起来。
轮回中的蜕变——《女勇士》、《喜福会》女性形象研究
中文摘要
在美国华裔文学中,汤亭亭和谭恩美可谓佼佼者,其代表作《女勇士》和《喜福会》 以众多丰富的华裔女性故事勾勒出整个华裔女性族群的移民史、成长史和心灵史。这些故 事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本土女性形象”、“迁徙的女性形象"和“ABC女 性形象”。所谓“本土女性形象”,指作品中出现的生活在旧中国本土的女性。作为旧时代 女性,她们一直默默无闻地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在强大的父权制文化的挤压下,过着没有
the first-person perspective of
a
and”saying
daughter).
the story”,both reform and transplant the ’Saying the story”is not
an
story(the story
mother
and
her
education from mother to daughter for passing the Chinese unique
“说故事”不仅仅是母亲教育女儿、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方式,也是母女之间相互理
解、有效沟通的手段,亦为女性获得自我表述话语权、构建女性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对 于不同叙述模式的选择和娴熟运用,使作品中的主人公获得了话语权,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实现了叙述的权威,也完成了对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
关键词:女勇士,喜福会,女性形象,叙事策略
and intellectuality.
Thirdly,“ABC
women’’:American—born
女性的三重困境——《女勇士》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解读
名姑妈婚外生子遭到严惩 , 而男人去妓院却不受指
责 。性别 压迫 还通 过意识形 态控 制来 实 现 。内化 了 这 种意识 形态 , 的女人本 身成 为父 权制 的维护 者 , 有 比如女 人参 与 了对 无 名 姑妈 的袭 击 , 和男 人 一样 凶 狠地对 待 她 。 “ 权 制 意识 形 态 教 女人 恨 女人 , 父 去
性 遭
性平 等权 利 的诉 求 。2 0世 纪 6 O年 代 , 动 出 现 了 运 第二 次浪潮 , 其代 表 性 观点 是 :世 界 上 所有 女性 的 “ 苦难都来 自性 别压 迫 。 实 际上 , ” 由于第 三世 界 女 性 ( 第三世 界女 性 ” 方 面 指 亚 洲 、 洲 和 拉 丁 美 洲 “ 一 非 等地 区的女性 , 些 地 区 的经 济 和政 治 结 构 在 殖 民 这
堡 Q
2 垒
CN 2 . 3 2 C 2 1 2 /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 会科 学版 )20 社 09年 第 1 O卷 第 3期 J C agh nIs T c . Sc SiE i)2 0 V 11 , o3 . hn cu nt eh (o .c. d. ,09, o.0 N . .
9 8
长春工程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规 定 了双重标准 。对 女 眭来 说 , 奸 是犯 罪 , 以无 通 所
媒体过滤 , 她听到的都是共产党的负面消息 , 久而久
之 , 内 化 了对 新 中 国 的 敌 视 态 度 。 比如 , 说 : 就 她 “ 他们 都是 中国人 , 中 国人 就 是邪 恶 的 。 总 之 , 而 ” 种
理 论进行 的 。 - 美 国女性 主义 源 自白人 中产 阶级 女 性要求 与男
女勇士完整版读后感
夜尽天明中文摘要《女勇士》是美国华裔女作家汤婷婷的代表作,这是一部以笔者现实的经历加以丰富的手法,独特的视角和奇特的联想而享誉美国文坛的作品,它使汤婷婷声名大噪,成为融合中美文化,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而其笔下的早期移民者到美后所受的歧视,压迫,经笔者细腻的手法和敏锐的眼光体现的淋漓尽致。
《女勇士》由女性为主体,描述了在中美两国不同的生活背景下,女性们的痛苦,挣扎,不甘与反抗,体现了女性在生活各个方面的弱势,软软,在漫长的岁月为了谋求平等的权力而进行的抗争。
本文就《女勇士》中女性的遭遇,对女性渴望得到与男人平等的权利,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摆脱对女性的歧视与压迫所做的努力与现实的对照,进行剖析。
关键词:《女勇士》;女性权利;压迫;抗争一、引言1.《女勇士》是作者汤婷婷在1976年发表处女作,自此她开始享誉美国文坛。
该书运用细腻的手法,独特的视角以及中国文化特有的神秘性,迅速获得了读者的青睐,同时丰富了美国文学的内涵。
该书还获得了该年度“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非小说类奖。
该书被誉为华裔美国文学创作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克林顿更是赞誉此书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2.作者汤婷婷,华裔女作家,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祖籍广东新会。
汤婷婷是20世纪末美国华裔文学繁荣发展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她的文学作品既扎根于中国文学,又深受美国文学的熏陶,所以她的作品中体现出了丰富的中美文化融合的火花。
儿时的她从母亲那里听到许多有关中国的神话和传说,以及先辈们漂洋过海寻梦的种种,致使她后来对这些故事,传说,经历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与改写,以细腻的手法,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
其中又以《女勇士》最为著名。
二、正文1.无名女子无名的姑姑,全文以母亲的视角讲述了姑姑从怀孕至自杀的过程,由“我”的联想而构出姑姑事件的始末。
姑姑是深受古代重男轻女思想奴役的一代妇女,对于男人的命令,只有服从,并默默忍受着男人带给她的痛苦。
全文对中国妇女的处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鬼”一直伴随着女人的一生直至她们死亡。
《女勇士》中的女性主义写作
《女勇士》中的女性主义写作作者:黄盛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02期摘要:美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在其代表作《女勇士》中表现出了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表达了对受压迫女性的同情、对理想的两性关系模式的向往和对父权制度的控诉。
本文从内容和形式上分析汤亭亭的女性主义写作技法。
关键词:汤亭亭《女勇士》女性主义华裔美国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分支,虽然不如黑人文学和犹太文学那样大放异彩,却也在二战后逐渐崭露头角。
汤亭亭便是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一位佼佼者,她的代表作有《女勇士》、《中国佬》和《孙行者》。
身兼族裔作家和女性作家两种角色,汤亭亭在作品中展现了承受双重压迫的女性命运。
本文将主要针对《女勇士》这部作品分析汤亭亭的女性主义写作。
《女勇士》的全名是《女勇士——一个鬼魂中长大的女孩记忆》。
整本书一共讲了五个不同的故事,但同时又有机地融为一体。
这五个部分分别是《无名女人》、《白虎》、《巫医》、《西宫门外》和《胡笳十八拍》。
汤亭亭运用女性主义写作技法,不动声色地把这五个部分联系在一起,无情地鞭笞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充分地诠释了族裔作家的女性观。
在父权社会中,男女的社会地位并不平等,旧中国社会的女性所受到的压迫尤其严重。
在旧中国,女性必须遵从三从四德,女性从一出生就不被看好,“女孩子是饭里的蛆虫”、“养鹅都比养女孩子实惠”;[1]45等女孩嫁做人妇之后,她的命运主宰者便由父亲变成丈夫,“丈夫可以杀死不服从的妻子,孔夫子说的”。
[1]193由此可以看出,女性在封建社会没有价值,完全不是独立的个体,女性的命运可以被他人摆布。
《女勇士》以《无名女人》的故事开篇。
无名女人是叙事者的姑妈,因为通奸罪被乡邻唾弃迫害,最后走投无路,自寻短见。
通奸在封建社会是奇耻大辱,但是承担罪责的总是女性。
叙事者在文中暗示姑妈的通奸可能是被迫的,而姑妈没有反抗,因为她一直以来都服从于男性。
然而不管这种通奸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最终倒霉的还是女性。
非对称性世界主义——跨国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汤亭亭的《女勇士》
㊀2021年3月山东女子学院学报Mar.2021第2期㊀总第156期JournalofShandongWomen sUniversityNo.2Ser.No.156㊀收稿日期:2021-01-20㊀作者简介:张怡靓,女,韩国延世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亚裔美国文学㊁女性文学研究㊂㊃女性文化研究㊃非对称性世界主义跨国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汤亭亭的‘女勇士“张怡靓(延世大学,韩国原州26493)㊀㊀摘㊀要: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传记性长篇作品‘女勇士“是美国华裔文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㊂作者通过改写中国传统故事,追叙母亲回忆等手段展现了20世纪传统中国女性和美国早期华人女性的生存困境和身份焦虑,但该作品对东方女性的形象书写和建构在评论界一直颇具争议㊂以以中国为中心的跨国女性主义视角重新解读‘女勇士“,并结合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和美国唐人街华人移民史,通过跨文化㊁跨国族思维进行批判性思考,同时借鉴著名华文学者史书美(Shu-meiShih)关于 非对称性世界主义 的理论观点,可以揭示和解构汤亭亭笔下东方女性形象建构的局限性,并探寻正确的东方女性形象书写㊂关键词:‘女勇士“;跨国女性主义;非对称的世界主义;东方女性形象构建中图分类号:I106.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6838(2021)02-0069-07㊀㊀汤亭亭(MaxineHongKingston)是美国当代著名华裔女性作家之一㊂她的文学作品‘女勇士“(TheWomanWarrior,1973)㊁‘中国佬“(ChinaMen,1980)㊁‘孙行者“(TripmasterMoney,1989)等都在美国华裔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㊂‘女勇士“作为汤亭亭创作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一经出版便引起强烈反响,该作品获得美国书评届最佳非小说奖(NationalBookAwardforNonfiction),并被美国时代周刊(Times)评为十年来十大非小说类书籍之一[1]㊂这部以女性主义为主题,集自传㊁历史㊁虚构㊁神话多种书写风格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以独特的华裔视角,通过改写中国传统故事,追叙母亲回忆等手段多维度展现了20世纪中国父权制社会和美国白人至上的种族社会下东方女性的生存困境,为长期生活在中国社会底层和美国社会边缘的女性勇敢发声,但该作品独特的东方女性的形象书写和建构手法一直饱受争议㊂著名亚裔美国文学家赵建秀曾公开批判汤亭亭及其作品,认为汤亭亭对中国历史㊁文化㊁儿童文学和神话的改写加重了白人种族主义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完全是为了迎合美国白人读者口味: 她将中国人描述为一个吵闹的㊁不文明的群体,这不仅贬低了中国文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侮辱了中国文化 [2]㊂因为汤亭亭从未在中国生活过,她的华裔成长经历和美国主流社会教育经历使其作品对东方女性的形象建构,仍是来自西方女性主义视角的凝视和阶级歧视,以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女性经验为标准,缺乏中国中心视角的第三世界妇女视角,对中国妇女解放的研究和书写也具有一定的均质单一性[3],且忽视了跨国女性形象的多元化和女性主体的差异性㊂㊃96㊃一㊁ 非对称的世界主义 跨国女性主义西方女性主义发展共经历了三次浪潮㊂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主要集中在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期间,以为女性争取平等投票权为主题展开[4]㊂伊丽莎白㊃卡迪㊃斯坦顿(Eliz⁃abethCadyStanton)作为美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人物,首次于1969年成立了全国妇女选举权协会(NationalWomanSuffrageAssociation),此后各地妇女选举协会纷纷建立[5]㊂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又称为激进的女权运动,以美国为中心开展,认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是父权制,反对男性菲勒斯中心主义(phallocentrism),拒绝成为男性附属品,强调女性自主性和主体性,要求女性从男性依存关系的父权制中全面解放出来㊂在第二次浪潮中,社会运动不仅局限于街头游行等方式,同时还通过法律博弈㊁文化话语建构与系统建立女性主义学术理论等方式增强女性话语权,尤其鼓励和支持女性主义写作,建构以女性话语为主导的历史书写,使得女性在除了政治㊁经济领域外的文化领域也掌握一定话语权[4]㊂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对于国际女性主义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全球女性主义(globalfemi⁃nism)的思想概念便是在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讨论中发展而来的㊂会中有学者提出 父权制无处不在 ,面对压迫,全球女性都是彼此的 姐妹 [6]㊂虽然此番浪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但全球女性主义概念受到了来自第三世界妇女学者们的批评㊂第三世界学者认为,全球女性主义提倡的是西方女性主义者建立以西方主义为中心,推崇西方女性主义价值观上的普世原则,并未考虑到女性经历本身就充满差异性的特质㊂在罗宾㊃梅根(RobinMorgan)提出 全球女性主义 理念时,普拉蒂巴㊃帕马(Prati⁃bhaParmar)和瓦莱丽㊃阿摩司(ValerieAmos)补充道, 全球女性主义 的恰当名称应该是 帝国女性主义(imperialfeminism) ,其本质也是西方的霸权主义[7]㊂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则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受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影响,提倡身份多元化和杂糅性,批判本质主义和以白人中产阶级女性经验为主体的普世价值,注重女性内部差异;跨国女性主义思想概念是第三次女性运动思潮的重要标志㊂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妇女代表㊁学者参与到女性主义的讨论中,批判西方白人女性一刀切的思想,强调要考虑不同群体女性的不同需求,坚持国族㊁阶级㊁种族都是造成性别压迫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色种族的女性承受着性别㊁种族和阶级的多重压迫,而白人女性却享受着肤色带来的特权[8]95㊂跨国女性主义则能够更好地将性别㊁阶级㊁种族等差异纳入到女性问题的探讨中,承认女性经历的多元化㊁游弋性和杂糅性㊂在‘少数族裔的跨国主义“(MinorTransna⁃tionalism)一书中,著名华文学者史书美(Shu-meiShih)提出 非对称的世界主义 这一概念用以重新审视西方女权主义与中国妇女之间的关系㊂1988年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中美作家研讨会以及随后的一系列交流会上,美国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提出的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 中国女性作家是否热爱表达对女权主义思考以及揭发女性受到的压迫? [9]①在被问到这一问题时,中国著名女作家张洁的回答是: 中国没有 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 ,她不想称自己为女权主义者或女权作家 [9]㊂对于这一充满争议的辩题,史书美犀利地指出问题所在:一是西方作家和学者过于武断地把以西方国家为中心产生的女性主义理论和概念强加给第三世界女性,西方口中的女权主义是以批判国家制度,反对男权集权为基础定义的,完全忽视了中国妇女百年解放运动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封建反殖民的抗争史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㊂因此,面对西方学者傲慢和专横的提问,作家张洁只能用没有或者沉默作为回答㊂二是作为美国作家代表团随行翻译的她,也犯了和西方作者一样的错误㊂译者应该邀请张洁根据客观的社会和历史事实讲述中国社会主义和妇女解放的复杂关系,而不是盲目地将西方学者问题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给张㊃07㊃山东女子学院学报㊃2021年第2期①原文为 whetherChineseWomenWriterswerekeenonexpressingfeministintentandexposingfemaleoppression ㊂洁㊂因为缺乏对中国妇女解放史的了解,导致史书美也间接成为西方学者的 帮凶 ,没有从中国国情出发提供有效的交流中介㊂诸如此类的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误会多数是因为西方学者缺乏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了解,拒绝承认双方所处社会形态和历史实质的差异㊂史教授基于此提出了 非对称的世界主义 这一概念,即西方以外的学者必须掌握一种西方文化或者一门西方语言(metropolitanlanguages)才能成为 世界主义者 (cosmopolitan),而西方学者不需要掌握任何一门非西方语言(non-metropolitanlanguage)便可以被称为 世界主义者 [9]①㊂西方主体实践非对称的世界主义最有力的武器不是否定非西方国家走向世界主义的可能性,而是拥有权力轻视非西方国家或对其一无所知㊂对非西方的他者,使用选择性承认的政治(apoliticsofselectiverecogni⁃tion),通过东方主义模式掩盖对其东方他者缺乏了解欲望的心态㊂从此意义上看,东方主义不过是西方世界的托辞,西方世界以高昂的姿态将东方世界贬低为不同于西方世界的他者㊂二、中国妇女的双重压迫‘女勇士“第一章‘无名女子“的故事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父权制结构下传统家庭模式对妇女的压迫,暗示中国女性 在旧中国别无选择 [10]㊂作品第一章故事背景为20世纪初期的中国农村, 我 的无名姑妈的丈夫在新婚第二天便前往美国淘金,姑妈独自留守在丈夫家族中照顾婆婆㊂无名姑妈的意外怀孕遭到了婆家和村民谴责,他们指责其通奸,给家族蒙羞,自责绝望的姑姑在生下孩子的当晚便抱着刚出生的婴儿跳井自尽㊂汤亭亭对中国女性的书写符合20世纪初期美国传教士们对当代中国妇女研究的著述:中国妇女地位低下,教育普及程度极低且社会充满野蛮鄙陋风俗,婚姻制度是 从夫居 ,妻子长期处于附属地位,必须服侍公婆,坚守贞操[11]㊂在父权制为基础的社会权力等级体系下,男性和女性㊁丈夫和妻子㊁婆婆和媳妇存在于自上而下的等级体系中㊂母亲勇兰在前往广州学医之前,也和无名姑妈一样,在夫家服侍婆婆,穿针引线㊁辛勤劳作㊂紧张矛盾的婆媳关系展示了中国父权制传统家庭矛盾的特殊性,年轻妇女不仅要和男性霸权作斗争,还要和同性别特别是年长的其他女性作斗争[12]㊂然而,这一章同时也展现了汤亭亭 非对称的世界主义 的狭隘视野㊂汤亭亭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学界一样,受制于有限的学术资源和狭隘的学术视野,缺乏对中国历史和妇女运动史的深入了解,片面地将东方妇女描绘成底层或边缘被动的受压迫群体[12]㊂事实上,20世纪早期的中国妇女,即使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也并不尽如‘女勇士“女性形象一样是毫无女性自主意识㊁完全受压迫的落后女性㊂‘中国妇女运动百年简史“回顾,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时期(1915 1927),全国各地妇女运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㊂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对促进和宣扬妇女思想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㊂随后以五四运动为契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反帝爱国运动相结合,各界妇女纷纷参与到抗日救灾的民族运动和爱国宣传中,抵制日货㊁妇女工人罢工㊁示威游行等活动都是对帝国主义和父权制社会结构发起的挑战㊂与此同时,各阶层妇女也在积极争取自身权利,呼吁教育平等㊁职业平等㊁经济独立;争取男女社交公开㊁婚恋自由㊁抵制包办婚姻㊂北京㊁上海㊁广州等地还出现了女子银行,以鼓励女子经济独立;全国各地的妇女团体和妇女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3]㊂由此可见,尽管中国当时尚未完全脱离封建父权制社会形态,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也在逐渐解构男性霸权主义,女性意识在斗争中逐渐获得觉醒㊂而汤亭亭对中国底层女性形象的构建仍停留在西方传教士塑造的刻板印象中㊂‘女勇士“的描述问题在于,该作品引导读者将无名姑妈的悲剧完全归咎于中国社会的封建落后和父权制家庭,却忽视了美国的种族歧视和㊃17㊃张怡靓:非对称性世界主义①本文对史书美(Shu-meiShih)关于 非对称性世界主义 概念由来的讨论,均出自其论文TowardsanEthicsofTransnationalEncoun⁃ter,or When Doesa Chinese WomanBecomea Feminist ?该论文同时被收录在由史书美负责编辑的图书MinorTransnationalism中㊂参见Lionnet,Françoise和ShumeiShi编:MinorTransnationalism,Durham,NC:DukeUniversity,2005年版㊂霸权主义也是导致第一代华人劳工妻子悲剧的重要原因㊂19至20世纪期间,美国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排华法案,导致第一代移民华工与妻子被迫长期异国分居㊂184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吸引了大批中国移民前往美国西海岸特别是加利福尼亚淘金,这些人被视为中国第一代赴美移民,无名姑妈的丈夫就是其中一员㊂随着美国西进运动的发展,一批又一批华人赴美谋生计㊂身处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社会,华工移民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歧视和政策的打压,一系列排华运动逐渐从加州扩展至美国其他地区,移民华人长期处于被排挤的主流社会边缘,是主流话语中的 他者 [14]㊂美国主流社会将华工描述为 不正常的移民 ,亚洲苦力被认为等同于 奴隶 致病的秽物 ,与美国社会的现代文明理念相悖[15]㊂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Chi⁃neseExclusionAct),禁止华工移民,拒绝华人加入美国国籍;1892年美国国会通过‘基瑞法案“(GearyAct),将禁止华工移民的‘排华法案“再延长十年;1924年的‘限制移民法“禁止华人家属前往美国,留居美国的华人被局限在规定的华人社区(唐人街)㊂1902年国会决定无期限延长华工移民禁令,直到1943年才彻底废除‘排华法案“,准许华人获得每年150人的移民配额㊂1945年国会通过‘战时新娘法案“(WarBridesAct),允许6000名华裔军人配偶不占用移民配额赴美定居;一年后,国会允许华裔美国公民的中国妻子移民美国㊂1953年,美国总统签署‘难民解救法案“(RefugeeReliefAct),允许中国女性以 难民 身份移民美国[16]㊂由于美国近百年的排华浪潮,导致无数中国夫妻被迫处于长期跨国分居状态,家庭支离破碎㊂因而在探究20世纪早期中国女性生存困境,尤其是底层留守妇女问题时,不应该片面地归结于中国传统家庭模式对妇女的压迫,美国种族歧视政策和霸权主义的受害者不仅是华裔劳工,更有其跨越海岸远在中国的妻子㊂三、美国唐人街的华人女性刻板形象小说第四章‘西门宫外“和第五章‘羌笛野曲“从 我 的母亲㊁ 我 的姨妈和 我 三个女性的视角叙事,展现了美国20世纪中后期华人女性的生存状况,虽然书写了美国唐人街华人女性的多种面貌,却难逃东方主义思想,始终把中国妇女放置于主流社会的 他者 地位㊂在美国排华情绪高涨时期,早期的华工移民无法从事之前的淘金㊁铁路运输㊁矿产挖掘等苦力行业㊂由于从事洗衣店生意所需成本低,易操作,只需肥皂㊁洗衣板和简单劳动力即可开店,因而众多华工开始合伙经营洗衣店㊂到20世纪30年代,纽约华人社会一半人口都在从事此项服务业,扩展至六千到七千家手工洗衣店[17];到二战后期,对华移民限制逐渐解除,华工妻子得以赴美与丈夫团聚,但由于主流社会的种族歧视,华人仍然只能从事社会底层的工作㊂家庭经营的小本买卖经营模式成为初期唐人街华人主要的营生手段㊂作品中 我 的家庭就是典型的美国第一代移民家庭,母亲勇兰虽然在国内是受人尊敬的医生,来到美国后却不得不与父亲在唐人街经营洗衣店,在闷热狭窄的环境中艰难谋生㊂而 我 的姨妈月兰原本靠着丈夫从美国寄来的丰厚赡养费,从乡下搬去香港过着富裕的生活㊂姨妈在母亲的鼓励下毅然赴美寻夫,却惨遭丈夫遗弃㊂多年养尊处优的生活让姨妈无法承受洗衣房或餐厅服务员㊁保姆㊁罐头厂工人这些传统华人的工作,巨大的文化差异和生活落差,使得姨妈逐渐精神失常,最终在精神病院度过余生㊂小说通过对学医的母亲和姨妈的对比描写呈现了两类女性华人移民后的生存状态:一是来自中国城市并受过一定教育的华人女性,她们更容易适应新环境;虽然来到美国后遭受种族歧视,但仍然可以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美国扎根㊂二是如月兰姨妈一样的女性,她们代表着一大批中国底层乡村妇女:没有任何教育背景,语言不通,且与丈夫多年分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难以融入新环境,生活愈发艰难㊂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纽约唐人街华裔女性自杀率是其他族裔女性群体的两倍,高自杀率和高离婚率是当时华人夫妻团聚后所面临的主要难题[18]25㊂汤亭亭着重描述了华人女性来到美国后面临的各种生活困境和身份焦虑,但其展现的更多是美国主流㊃27㊃山东女子学院学报㊃2021年第2期社会对东方女性的刻板印象:沉默㊁思想落后,甚至疯癫㊂ 我 眼中的华人社区,也正如美国主流媒体描述的那般居住环境拥挤㊁脏乱㊁细菌横生,与美国主流社会之间仿佛隔着一堵 隐形的墙 [10]㊂实际上,还有一类唐人街华人女性群体长期被美国主流媒体忽视,她们也是促进唐人街华人社区结构转型的主力军㊂随着现代洗涤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华人洗衣房逐渐落寞,美国唐人街20世纪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早期开始兴起服装厂㊂关于服装店招聘导购员的第一则广告刊登在1952年1月27日的‘中国日报“(ChinaDailyNews)上[18]28㊂‘1965年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The1965AmendmenttotheImmigrationandNationalityAct)逐步废除了限制国际移民的限额,允许大批移民女性进入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服装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㊂华人开的服装店从1952年的3家增长至1965年的30余家,唐人街华人女性开始逐步参与到服装行业中㊂国际女装工人联合会(TheInternationalLadies GarmentWorkersUnion)自1957年开始将唐人街的服装商店纳入其工会联盟,服装产业成为唯一一个华人社区有工会的产业,给予华人女工更多机会接触唐人街以外的社会活动;到1980年代,百分之六十的女性工人在服装产业工作㊂越来越多来自中国各阶层的华裔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加入到服装产业中㊂这一发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中国家庭结构:一是从以男性收入为主的传统家庭结构转变为双薪家庭,女性家庭和社会地位都有所提升;二是中国唐人街服装产业兴盛及工会联盟使众多中国工人融入到美国主流社会中[18]30㊂唐人街华人女性在服装产业工作中获得了更多自主意识和话语权,此类女性也是当代华人女性形象的代言人之一,却鲜少被主流媒体和华裔作品提及㊂四、女性主体差异性‘女勇士“的第三章‘白虎山学道“和最后一章‘羌笛野曲“是最能体现作者女性主义主张的两个章节㊂汤亭亭分别从两个角度为东方女性提供了争取平等权利,冲破父权制和种族歧视枷锁的方式:一是像花木兰那样勇敢地去战斗,积极参加女性主义运动,建立女性同盟㊂花木兰带领女性战友们勇敢反抗封建王朝,展现的是汤亭亭积极团结不同阶级㊁国族女性,宣扬全球姐妹情谊(globalsisterhood)的理念[6];二是像叙述者 我 一样,打破沉默,勇敢发声㊂ 我 在学校强迫另外一位同样沉默的华裔女孩说话,彰显了作者强调勇敢发声对少数族裔冲破身份枷锁的重要性㊂但作者暗示的此种提高东方女性意识觉醒的方式,把妇女问题简单化㊁同质化,缺乏深入的观察和批判的思维,反而凸显了其全球女性主义的视角狭隘性㊂19世纪末开始直到20世纪冷战时期,美国始终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营造国内和国际舆论,将亚洲人民塑造成未开化的无知贱民,亟待西方文明特别是美国现代文明的启蒙,政治宣讲无处不在,鼓吹只有拥抱美国自由民主的文化才能获得真正的文明和现代化[19]㊂从小接受美国主流教育的汤亭亭,虽然背负着华裔身份,却属于 帝国主义使者 中的一员,忽略了女性之间阶级和国族的差异性㊂小说中花木兰最后结婚生子结局的设计,和文中的 我尝试实现自身向美国女性的转化 一样[10],都是参照西方白人中产阶级异性恋女性经验,特别是冷战时期主流媒体对于女性形象的设定㊂二战后,为了全面掌控国内力量抵抗红色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实行一系列冷战遏制政策㊂政府和主流媒体建构的冷战意识和主流话语,都是鼓励异性恋组成基本核心家庭(nuclearfamily),认为牢固的家庭是美国抵抗外来威胁的重要堡垒㊂女性的价值体现在她是否能够适应社会既定的角色,即鼓励女性回归家庭,专注于家庭生活,树立好妻子㊁好妈妈的形象㊂冷战时期的美国流行文化曾大量出产宣传白人中产阶级女性居住在宁静的郊区,家庭美满,邻居有爱画面的影视剧[18]230㊂单身女性㊁同性恋㊁少数族裔女性等不符合中产阶级白人家庭主妇标准的女性,都被标榜为危害社会秩序的异类,不可避免地受到排挤㊂‘女勇士“中花木兰久经沙场后仍回归家庭㊁相夫教子这一结局,凸显了汤亭亭受到冷战时期要求妇女以家庭为中心和明确的 男主外㊁女主内 的性别分工的冷战文化的影响㊂㊃37㊃张怡靓:非对称性世界主义此外,小说中的 我 强行要求另一位华裔女生说话的举动也是一项以西方白人女性主义为标准的叙述策略,两人的对抗正是 非对称的世界主义 的具体体现㊂ 我 仅根据设想和所谓的经验就以高姿态向其他女性提供指导意见,映射了西方女性主义者对东方女性的狂妄和随意点评,实际上是一种专横霸道的行为(high-handedgesture)㊂首先,非本土女性主义者在尚未充分了解本土女性的文化传统和生存经验,没有考虑她们与殖民世界的复杂关系的情况下,就一味地鼓励第三世界女性发声,很容易陷入霸权话语,反而将本土女性置于 他者 甚至 失语 的状态中[11]㊂其次,从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妇女角度出发,阶级差异也是导致各阶层女性诉求产生冲突的重要原因㊂无产阶级女性的压迫往往来自资本主义中产阶级女性,这也是导致其失语的重要原因之一[8]83㊂后殖民主义学者佳亚特里㊃斯皮瓦克(GayatriSpivak)在探讨庶民女性发声问题时曾反对将发声看作是解决社会和性别压迫问题的普世原则;她反驳道, 即便她们发声,那她们的诉求真的能被听到吗? 暗示白人族群常以牺牲底层阶级和第三世界女性的利益为捷径去实现其自身的权益诉求[7]㊂对文化差异或族裔差异的忽视很容易导致西方女性主义变成了 文化帝国主义的共谋 [20],小说中塑造的 我 看似是那位沉默的华裔女孩的 拯救者 ,而实际上却是她的同性 压迫者 ㊂五㊁结语面对西方女性主义学者的 非对称的世界主义 视角,第三世界妇女研究学者多次提出性别压迫与国族㊁种族和阶级压迫是密不可分的㊂女性主义理论中,跨国思维也是一种分析方法,避免使用 全球 这一笼统而模糊的概念将普世的价值观强加于第三世界女性[11]㊂要了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与西方女性主义发展历程之间的复杂关系,需将族裔性别研究和独特的族裔视角(即中国中心视角)纳入到妇女研究的讨论范畴中来㊂史书美指出,因为西方女性主义缺乏对中国国情和历史的基本了解,导致她们自认为中西方女性主义的对话是 先进的 西方女性主义理念与 落后的 第三世界姐妹 ( backward ThirdWorldsisters )之间的交流;而事实上,从中国中心视角观察东方女性主体性发展,中国妇女发展一直在以自己的节奏稳步前进,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㊂作为美籍华裔女性作家的代言人,汤亭亭的‘女勇士“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父权制文化㊁展现了美国种族歧视对华人女性的压迫㊂但是,汤亭亭和西方女性主义学者笔下的20世纪东方女性形象书写和中国妇女观充满了西方文明论和西方女性主义的傲慢与偏见,缺乏真正的中国视角㊂斯皮瓦克在提及离散族裔知识分子的身份和立场时曾发问: 他们究竟为谁工作? 史书美也在文章中提出类似的思考,对于中国妇女历史缺乏充分认识的离散族裔或少数族裔知识分子,很有可能成为 另一种帝国主义者的使者 (anotherimperialismagent)[9]㊂对于20世纪东方女性形象的书写,要结合殖民主义和冷战时代背景,从跨国视角思考造成东方女性生存困境的原因是什么㊂对于女性问题特别是中国妇女的研究,应当从两性关系㊁种族㊁阶级㊁国族的相互关系中考察,关注女性主义异质性,不能仅从美国社会或中国社会单一角度理解跨文化㊁跨国族和跨时代的东方女性问题㊂[参考文献][1]㊀SHELLEYF.F.,M.H.KINGSTON.InterviewwithMaxineHongKingston[J].Americanliteraryhistory,1991(4):782.[2]㊀CHAN,J.P.,etal.Thebigaiiieeeee!:AnanthologyofChineseAmericanandJapaneseAmericanliterature[M].NY:Meridian,1991:29.[3]㊀YUANS.CulturalpoliticsandChinese-Americanfemalesubjectivity:rethinkingKingston swomanwarrior[J].ME⁃LUS,2001,(2):200.[4]㊀荒林.文学的女性主义的意义:反思西方女性主义与对中国女性主义的反思[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8(1):75-㊃47㊃山东女子学院学报㊃2021年第2期。
汤亭亭小说_女勇士_中乡土情结的解构
,
,
。
和 去 国家 化
”
。
“
”
的倾 向 出
“
,
,
母 亲和 父 亲 曾 离开 了他 们 的 父 母 现 在 终
,
现 了一 批 不 再 属 于 单 一 地 域 或 固 定 身 份 的 散 居 ’ ” 〔〕 者 世纪 年代 以 来 华裔 美 国 文 学 中也 不 乏 关 注 离散 族 群 的 书 写 比 如 汤 亭 亭
学 近 年来 在 美 国 的 兴 盛
,
、 、
有研 究 者 通 过 对 聂 华 菩 的《桑 青 与 桃 红 》三 毛 的
灵 撒 与 哭 《 哈拉故事 》 《 泣 的 骆 驼 》高 行 健 的《 山 》 及 黄宝 莲 的《暴 决 的 夏 天 》 虹 影 的《阿 难 》 表 现 等
“
、 、
。
它 们 的 主 题 和 叙事 方式 都
, ,
时 间 过 得也 慢
,
。
而 在 这 儿 总是 匆 匆 忙 忙 拼 命 地 挣
,
,
断 了 对 任何 一 方 土 地 都 缺 乏 归 属 感 再 到 了 新 一
,
钱养 活 饥饿 的孩 子 直 到 老 了 不 能动
, , ,
。
我 觉 得 自己
代 这种 迷 失感 升华 成 了 天 下 大 同 的 超 脱
。 ”
厌烦 无 事 可 做 只 是 兀 自扇 扇 子
,
在这里 呢 地还
, ,
现 在我们 不 是 可 以 用 回 家的
美 国的花 儿 不 是也 一
“
没扫 衣 服还 没 熨好 钱还 没 赚到 早 已是半 夜 了
。
路 费买 家 具 买 汽 车 了 吗 ’ ‘ 样的芬芳吗 ’
女勇士完整版读后感
夜尽天明中文摘要《女勇士》是美国华裔女作家汤婷婷的代表作,这是一部以笔者现实的经历加以丰富的手法,独特的视角和奇特的联想而享誉美国文坛的作品,它使汤婷婷声名大噪,成为融合中美文化,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而其笔下的早期移民者到美后所受的歧视,压迫,经笔者细腻的手法和敏锐的眼光体现的淋漓尽致。
《女勇士》由女性为主体,描述了在中美两国不同的生活背景下,女性们的痛苦,挣扎,不甘与反抗,体现了女性在生活各个方面的弱势,软软,在漫长的岁月为了谋求平等的权力而进行的抗争。
本文就《女勇士》中女性的遭遇,对女性渴望得到与男人平等的权利,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摆脱对女性的歧视与压迫所做的努力与现实的对照,进行剖析。
关键词:《女勇士》;女性权利;压迫;抗争一、引言1.《女勇士》是作者汤婷婷在1976年发表处女作,自此她开始享誉美国文坛。
该书运用细腻的手法,独特的视角以及中国文化特有的神秘性,迅速获得了读者的青睐,同时丰富了美国文学的内涵。
该书还获得了该年度“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非小说类奖。
该书被誉为华裔美国文学创作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克林顿更是赞誉此书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2.作者汤婷婷,华裔女作家,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祖籍广东新会。
汤婷婷是20世纪末美国华裔文学繁荣发展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她的文学作品既扎根于中国文学,又深受美国文学的熏陶,所以她的作品中体现出了丰富的中美文化融合的火花。
儿时的她从母亲那里听到许多有关中国的神话和传说,以及先辈们漂洋过海寻梦的种种,致使她后来对这些故事,传说,经历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与改写,以细腻的手法,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
其中又以《女勇士》最为著名。
二、正文1.无名女子无名的姑姑,全文以母亲的视角讲述了姑姑从怀孕至自杀的过程,由“我”的联想而构出姑姑事件的始末。
姑姑是深受古代重男轻女思想奴役的一代妇女,对于男人的命令,只有服从,并默默忍受着男人带给她的痛苦。
全文对中国妇女的处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鬼”一直伴随着女人的一生直至她们死亡。
析汤婷婷《女勇士》中女主人公的成长
1 文化 困 惑 . 2
作为一个在美 国长大的女孩子 . 没有在 中国生活的经历 . 又与美 国主流社会有一层 隔离 . 再加上小时候有 限的经验和阅历 . 的所见 她 所 闻都让她困惑不解 母亲所讲的故事和在 中国的经历亦真亦幻 .充满矛盾和神秘感 。 “ 时候我对 世界之大怀有恐惧 , 吠声 , 小 狗 火车汽笛声 听上 去越 远 , 我
在被子底下蜷缩得就越紧” [ 3 亲讲 的她在 中国接生时遇到的没有 1 母 肛门被 丢在厕所里渐渐死去的男婴 . 以及一 出生就被家人直接按在灰 堆里 呛死 的女婴 , 让主人公幼小 的心灵里充满了恐惧 , 并且做噩梦 。 母 亲讲 的许多鬼怪 的故事也使她感 到“ 丝丝凉意穿过脊背 。后颈和腿上 的寒 毛都竖起来 了” 日 童年时让 主人公更加困惑的是来 自主流文化 的压力 学校的档 案 说她在幼儿园的时候不及格 . 在一年级 的时候没 有智商 . 因是她 不 原 会讲 英语 。 当我得知我非讲话不可得时候 。 “ 上学便 变成痛苦的事 。 我 默不作声 . 可每次都为 自己的默不作声而感到难堪 。 在一年级的时候 。 我大声朗读课文 .可是听到的却 是沙哑微弱 的声音 ”“ 的华人女 孩 .别 也不讲话 . 于是我 明白了沉默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是华人” 。m 1 成长引路人一 . 3 母亲的两 面性 “ 在成长小说 的叙 事结 构 中. 除了主人公 及其原型经验是必 不可 少 的建构 要素外 .成 长的 引路人 也是美 国成 长小说 的一 个重要 构 件” 。 “ 母亲是孩 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 ‘ 他人 ’第 一个客体 . , 是 1 成 长 的 烦恼 孩子 ‘ ’ 客 观化 ’ 中不 可或缺的参与者和见证 人” [ 我 的‘ 过程 4 1 w 在《 女勇士》 我” “ 的成长过程 中母 亲是一个最重要 的引路人 。然 美国的精神分析学家 卡伦 ・ 荷妮在《 神经症 与人的成长》 一书 中指 母亲在小说中是一个非常矛盾 的角色 : 她的名字叫做“ 勇兰” 当她 . 出:正如其他生物 一样 , “ 人类个体 的成 长需要有利 的环境 ‘ 从橡树籽 而 . 她可以说 是一个 “ 女勇士” 即使在有 了孩子之后 。 , 仍然打 长成橡树 ’他需要一种 温暖的气氛能给予他 内在的安全感 . : 又能给予 还在 中国时 。 积极接受西方 的医学教育。 来到美国 , 她放弃 了以前 他们 自由. 使之能够拥有 自己的情感 、 思想并将 它们表达 出来 。 ……但 破传统远离家乡 , 和丈夫一起 打拼 . 开洗衣房。 在女)/时候经常讲 中 L, J 是 由于各种不利的影响 . 有可能不允许儿童按照 自己的意志和能力来 养尊处优的生活 , 鼓励 女儿要像花木 兰那 样勇敢 : 但她 同时又是 中国传 成长 。 ……结果 . 儿童不能形成一种归属感 . 不能形成 ‘ 我们 ’ 的同 国女侠 的故 事. 这样 并且 她贬低女性 . 在感 , 而代之 以深深的不安全感和莫名其妙的恐惧感 , 对此 。 我们称之 统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承者 . 内化 了某些父权制思想 经常 向女儿灌输一些厌女思想。 为基本焦虑 。” ) 【 ( 母亲这个矛盾的角色加重 了女儿的迷惘 女儿甚至一 度认为母亲 《 女勇士》 中女主人公 处在两种文化 的夹缝 中, 既不能完全认 同唐 自己是家里可有可无 的“ 疯女人 ”“ 当时认为每 家都得有 :我 人街 的中国传统 文化 . 也不能被 主流文化完全接纳 . 这种身份的不确 不爱 自己, 每个镇上也都得有个白痴 。 么我们家 的疯女又是谁 呢? 那 可 定感使她在 成长 中的烦恼要 比其 他社会群体 中那种 普遍 的个体成长 个疯女人 , 的烦恼要复杂得多 。 主人公 的“ 基本焦虑 ” 自于多个方面 , 来 主要有 : 性 能是我 ” - 别焦 虑, 文化 困惑 . 以及她的成长引路人~ 亲的两 面性 。 母
从成长小说角度看《女勇士》中主人公的成长困惑和觉醒
第2 2卷 第 3期
Vo 1 . 2 2 No . 3
鄂
州 大
学
学
报
2 Ol 5年 3月
美 国华 裔 女 作 家 之 一 . 在 美 国华 裔 文学 的 发展 史 中 占有 极 为重 要 的地 位 , 得 到 了美 国主 流 社 会 的认 可 , 获 得 了美 国的
简而言之 . 成 长 小 说 是 描 述 主 人 公 成 长 历程 的小 说 . 展 现 主人 公 从 天 真 的 儿 童 到 成 人 心理 上 的 、 精 神上 的转 变 。
、
成 长 小说 理 论
父母 传 达 的 中国 传 统 观 念 与 他 们 所 接受 的美 国文 化 价 值 观
念 产生 了冲 突 , 让 他 们 困惑 不 已 ; 黄 种人 在 白人 社 会 并 未 被 完 全接 受 , 他 们在 两 种 文 化 的夹 缝 中生 活 . 自己的 文 化 身 份
远 的 影 响 力 。公 认 的 经 典 之 作是 歌德 创 作 的《 威廉・ 迈 斯 特
的学 习 时 代 》 。
《 女勇士》 中的主人公 小女孩“ 我” 也 为两种文化困惑 。
正 如 祁 玉龙 在 文 章 《 汤亭亭< 女 勇 士> 中的文化冲突解读》 中 评论 的那 样 : “ 移 民母 亲 与 其 在 美 国 出 生 的女 儿 两 代 人 之 间 的 冲 突代 表 新 旧观 念 的 冲 突 和 两 种 不 同 文化 价 值 观 的 冲 突, 两 者 因 此 也都 处 于 一种 文 化层 面 的两 难 处 境 。 对 这 两 种
解析《女勇士》中的“疯女人”形象
第 1 0 期
牡 丹 江大 学学报
M u d a n j i a n g U n i V e Y S i t y
Yo1 .2 2 No . 1 0
2 O 1 3 年 1 0月
文章编号 :1 0 0 8 . 8 7 1 7( 2 0 1 3 )O 1 0 - 0 0 3 3 — 0 2
与那些凭借 自己劳动力生活的唐人街女人不 同, 月
兰 阿姨 没有独立 和聪 慧的品质 。正 是出于这个 原
个 传统的 中国女人 , 失 去丈夫 等于失 去了物质上
的支柱 ,她 对未来 感到焦虑 。作为一个 中国移 民 , 她进 入了一个陌生 的世界 , 却被美 国主流社会 拒之 门外 。她不会说英语 ,因此无法 与别人交流 。在被 丈夫 和异 国文化抛 弃之后 , 这个脆弱 的女人 只能选 择将 自己封 闭起来 。 月兰阿姨代表着 一个 典型的中 国传统女人 , 她
O ct .
2 0 1 3
人 "形 象 解析 《 女 勇士 》 中的 “ 疯 女
刘 鑫 都 ( 大 连外 国语 大学 , 辽宁 大连 1 1 6 0 4 4)
摘 要 :“ 疯女 人”这一独特的文学现 象在文 学作品 中随处 可见。其 中 “ 精神错乱”在 字典 中被解释 为 由社会 、经济和文化元 素引起 的精 神疾病 。 因此 ,作 家在作品 中经常利 用精神错乱的人物揭露各种各 样 的社 会 问题 。例如 ,汤婷婷在 《 女 勇士》里塑造 了多个 “ 疯 女人 ”形象 ,包括 第三章的主人公 “ 我” 、
不 同的陌生文化环境 。当人们 面对未知 的世界 , 不 安分 的个体会将 自己禁钢在 自己的世界里 , 而灵魂 与 肉体也会渐渐分离 。 在这样 的情况之 下 , 只有导 致人 们精 神分裂 的幻觉才 能将他 们从焦 虑 中释 放 出来 。当月 兰阿姨——一 个虔 诚的儒家信徒 , 只身 前往美 国寻找丈夫 寻求其庇护之 时 , 她所关 心的只
困境·选择·身份——《女勇士》中勇兰与月兰的反衬形象分析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0 8 — 2 0
基金项 目: 2 0 1 4 年安徽省教育厅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 目( S K 2 0 1 4 A 3 7 0 ) 作者简介: 李 书影 ( 1 9 7 9 一) , 女, 安徽萧县人 , 淮北师范大学外 国语学 院副教授, 硕士 。
0c t .201 6
困境 ・ 选择 ・ 身份
— —
《 女 勇士》 中勇兰与 月兰的反衬形 象分析
李 书 影
( 淮北 师范 大学 外国语学院 , 安徽 淮北 2 3 5 0 0 0 )
摘
要: 《 女 勇士》 是 美国华 裔作 家汤亭亭的代表作 , 塑造 了形 色各 异 、 极 具女性 主义意识 的女 英雄 形 象。
J o ur na l o f Hua i b e i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Vo 1 . 3 7 NO . 5
关键词 : 《 女 勇士》 ; 文 学伦理学 ; 月兰; 勇兰 ; 反衬形 象
中图分类号 : 1 1 0 6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0 6 8 3 ( 2 0 1 6 ) o 5 — 0 0 7 4 — 0 3
乡村医生》 和《 西宫门外》 两章所刻画的勇兰和 《 女勇士》 ( T h e W o m a n W a r r i o r , 1 9 7 6 ) 是美 国 对《 华裔作 家汤亭亭 ( M a x i n e H o n g K i n g s t o n ) 的成名 月兰两姐妹的反衬形象鲜有涉及 。她们命运多舛 作, 其副标题为“ 一个生活在 ‘ 鬼’ 中间的女孩的童 的生 活 经历 突 出表现 了在 中美社 会 中不 同妇 女 的 年 回忆 ” 。全书共有 五章 : 《 无名女子》 《 白虎山学 价值 观。本文拟从文学伦理学 的视 角解读《 女勇 道》 《 乡村医生》 《 西宫门外》 和《 羌笛野曲》 。作 品 士》 中月兰和勇兰的反衬形象 , 详述其因身处异域 以第一人 称“ 我” 叙述 了命运迥异的女性故事 : 投 而面临伦理困境 的考验 : 坚守东方伦理传统的“ 夫 井身亡 的无名女子 、 解放女性 的花木兰 、 客死美国 为妻纲” 或宣战东方封建伦理礼教。从伦理 困境 、 的姨妈月兰 、 驱鬼祛病 的母亲勇兰 、 与“ 群鬼” 战斗 伦理选择 、 伦理身份三个视角探究作 品人物迥异 的华裔女孩等 。汤亭亭发挥 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在 命运 的内因, 揭示正确的伦理选择 、 女. 1 生 伦理身份 充满 中国元素的故事空 间中穿行 , 创造性地构建 的重 构 成为 其命 运 迥异 的决 定性 因素 , 从而“ 说 明 了 中华 女 英雄 谱 系 , 以写 作 的方 式 与 中 国封 建 文 女性 只有顽 强奋 斗 , 敢 于反抗 , 才能 得 到应 有 的权 化 的“ 男尊女卑 ” “ 宁养呆鹅不养女仔” “ 女娃好 比 利, 其社会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 饭 中蛆” 等性别歧视观念相抗 争。此作 品一经出 月兰 : 固守东 方伦理 传统 “ 夫 为妻纲 ” 的牺 牲 品 版 就 轰 动 了 美 国 文坛 , 荣 获 了 当年 美 国 国家 图 书 “ 夫 为妻 纲 ” 是 中 国封 建 文 化 的 “ 三纲” 之一 , 评论界非小说奖 , 人 选 美 国大 学华 裔 文 学 的阅读 书单 , 并 迅 速 成 为 学 术 界 关 注 的热 点 。 国 内外 学 要 求 妻 子必 须 绝 对 服从 于丈 夫 , 反 映 了东 方 伦 理 传统秩序下“ 理想夫妻” 维持和谐关系的一种行为 者 解 读 作 品 的 视 角各 异 , 从 主题 评 论 ( 母 女关 系 、 身份认 同、 成 长 主题 等 ) 到 中 国元 素 研究 ( 中 国文 范式 。然而在《 西宫门外》 一章 , 性格懦弱 的姨妈 夫为妻纲” , 化符码 、 中国叙事 、 中国故事的移植与改写等 ) ; 从 月兰在美国因固守东方伦理传统的“ 客死异 国, 成为“ 男尊女卑” 的社会伦理秩序下传 文化批评视角 ( 文化叙事政治 、 文化身份构建等 ) 到女权主义视角 ( 女性书写 、 妇女观等) , 批评研究 统 婚 姻 的牺 牲 品 。从 文 学伦 理 学 批 评 的 角 度 看 , 的成果丰硕 。然而 , 诸多学者大多把研究 主体聚 月兰的悲惨命运都是由于她因伦理语境的改变而 焦在花木兰 、 无名女子 、 华 裔 少 女 等 人 物形 象 上 , 无 法 解 决 自 己所 面 临 的 一 系 列 伦 理 问题 所 导 致
“异样人生”——《女勇士》中的女性困境书写
“异样人生”——《女勇士》中的女性困境书写作者:李萍来源:《校园英语》 2019年第16期文/李萍【摘要】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畅销作《女勇士》一直被视为一部经典的女权主义作品,自其问世以来,围绕这部小说探讨女性解放的文章层出不穷。
然而,笔者却认为这部著作仍体现出汤亭亭深受父权制和男权主义的影响。
作者的笔下生活着一批为男权主义束缚,在困境中艰难求生的女性。
她们或向男性靠拢,或最终迫于男权压力隐忍而死,生存困境贯穿她们生活的始终。
【关键词】汤亭亭;《女勇士》;男权;困境【作者简介】李萍(1989.09-),女,汉族,河南信阳人,信阳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一、引言汤亭亭的《女勇士》发表于1976年,自发表之日起,不仅美国文学界为之震撼,中国文学界也掀起了有关《女勇士》的各种讨论热潮。
小说共包括五个看似相互独立但又紧密相连的故事,作者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勾画了五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
整部小说多描写女性,很少涉及男性角色。
纵观诸多研究文章,其探讨的主题也主要集中于小说中的成长叙事、中国文化的书写、女权主义观点、文化对立的消解,但是,很少有文章深入剖析小说中展现出的男权主义思想,更没有提及在男权主义束缚下传统中国女性的生存状况,然而,细细看来,整部小说的推进都没有逃脱男权主义的潜在影响,而这其中占据主要位置的女性角色无一不在父权制的束缚下艰难求生,或极力迎合,亦或抑郁而死。
“无名女子”含恨而死,花木兰承担了超于男子的责任,月兰客死他乡,此类种种无一不是父权制阴影下的产物。
中国传统教育使女子受到更多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生活的环境限制着她们的行为,她们很难反抗,最后要么屈服,要么走上自我毁灭之路。
二、女性困境1.陷入生存困境的“无名女子”。
汤亭亭通过母亲的记忆知道在很久之前的母国还存在着一个姑姑,然而这个一开始被视为家庭掌上明珠的女子却因为自己的过错而不得已选择无声而死,最终被家族选择性遗忘。
伦理身份的迷失与月兰之疯
The Loss of Ethical Identity and the Madness of
Moon Orchid
作者: 陈富瑞
作者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1331
出版物刊名: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5-19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5期
主题词: 汤亭亭 《女勇士》 “西宫门外” 伦理身份 伦理困境
摘要:本文拟以《女勇士》中的一则故事"西宫门外"作为文本对象,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切入,沿着"月兰海外寻夫"的伦理主线,还原该事件发生的"伦理现场",进而剖析月兰的"伦理选择"与"伦理身份",以期探讨月兰之疯的成因。
中美不同的伦理标准导致月兰在面临伦理选择时犹豫不定,陷入了伦理困境;合法妻子伦理身份的丧失,导致月兰在美国的自我迷失;再加上自身性格的软弱酿就了月兰终被丈夫抛弃的悲剧。
最后,结合作家的创作理想,揭示月兰这一疯女人形象所蕴含的伦理意义和价值。
创伤、记忆和超越论汤亭亭《女勇士》中的创伤叙事
㊀2021年3月山东女子学院学报Mar.2021第2期㊀总第156期JournalofShandongWomen sUniversityNo.2Ser.No.156㊀收稿日期:2021-01-06㊀作者简介:于春华,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㊂㊃女性文化研究㊃创伤㊁记忆和超越:论汤亭亭‘女勇士“中的创伤叙事于春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4)㊀㊀摘㊀要:‘女勇士“是美籍华裔女性作家汤亭亭的代表作之一,其蕴含了性别创伤㊁历史创伤㊁种族创伤和文化创伤的书写㊂借助创伤记忆理论,对汤亭亭‘女勇士“中的创伤书写再分类,从创伤的代际传递㊁创伤和身份危机及创伤和文学创作三方面分析可见,主人公的创伤来源于上一代人创伤经历的传递和作为华人在美国社会身份认同的焦虑,而文学创作则成为主人公创伤疗愈的方式㊂另外,通过解读汤亭亭‘女勇士“中的创伤叙事,我们得以发掘作品中蕴含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前瞻思想㊂关键词:汤亭亭;‘女勇士“;创伤记忆;身份;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I106.4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6838(2021)02-0076-08㊀㊀一㊁引言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MaxineHongKingston)于1940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是美国华人的二代移民,也是华裔美国文坛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㊂1976年,汤亭亭出版其处女作‘女勇士“(TheWomanWarrior)㊂此书一经出版,便获赞誉无数㊂‘女勇士“中汤亭亭以非线性拼贴的方式将母亲讲述的故事和过去 我 自身的经历和见闻,以及东西方神话的改写融入本书,包括 无名女子 白虎 巫医 西宫外 胡笳怨曲 五个彼此关联又相互独立的故事㊂因为书中情节多取材于旧中国社会,出版社为迎合西方读者东方主义趣味,增加销量,将‘女勇士“列入 自传 类别,出版当年,此书就问鼎美国全国书评界非小说奖(NationalBookCriticsCircleAwardforNonfiction)㊂对‘女勇士“学术研究成果颇丰,主要集中于东方主义㊁女性主义和文化身份方面的讨论㊂学者詹妮弗㊃格里菲斯(Jen⁃niferGriffiths)曾说: ‘女勇士“还继承了从创伤遗产中获得的艺术视角的发展㊂ [1]通常来说,创伤记忆理论多用于精神分析,尔后有学者将其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引入文化研究领域,分析创伤记忆对个人和集体文化身份建构的作用㊂近年来,创伤记忆理论应用于文学文本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㊂汤亭亭作为早期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再现了美国华人创伤记忆的形成㊁传递和超越㊂自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实施后,华人群体在美国社会被孤立了半个多世纪之久㊂长期的 隔离 不仅造成了当时美国社会中华人发声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美国主流文化中已经建构起蔑视华人的话语霸权㊂之后,种族歧视和排外主义的话语霸权在历史语境中不断强化并日渐强大㊂事实上, 美国华裔作家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及华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 反话语 的写作 [2]㊂汤亭亭的自传体小说‘女勇士“即是通过对个体㊁家庭和社会记忆的回溯,重现了以 我 为代表的美国二代移民的精神创伤,不仅具有文学研究的意义,还兼具㊃67㊃跨文化研究的价值㊂对于‘女勇士“中的创伤叙事研究,国内已有相关探讨㊂其中胡小玲2013年发表于‘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 女勇士⓪的创伤叙事论略“一文最具代表性,它指出汤亭亭以隐喻的叙事策略将不可叙述之事进行描述,颠覆了传统的中国式叙事策略,颠覆了传统女性形象[3]㊂整体来说,国内对于‘女勇士“的创伤研究主要集中于性别身份的解读,尚有许多研究空白㊂本文将借助创伤记忆理论,从创伤的代际传递㊁创伤和身份危机㊁创伤和文学创作三方面解读‘女勇士“中主人公 我 的创伤㊂创伤 一词的基本含义为身体或精神受到的破坏或伤害, 既可以指代有形㊁显性的创伤,也可以指代无形㊁隐性的创伤 [4]㊂最初,创伤属病理学范畴,后发展为精神病学术语㊂弗洛伊德对 创伤 的定义如下: 一种经验如果在一个很短暂的时期内,使心灵受一种最高度的刺激,以致不能用正常的方法谋求适应,从而使心灵的有效能力的分配受到永久的扰乱,我们便称这种经验为创伤㊂ [5]卡鲁斯(CathyCaruth)在她的经典著作‘无主的经验:创伤㊁叙事和历史“(UnclaimedExperience:Trauma,Narrative,andHistory)中给出的 创伤 定义是: 在突然的或灾难性的事件面前,个体原有的经验被覆盖,对这些事件表现出通常是延迟的㊁以幻觉和其他侵入意识的现象重复出现的无法控制的反应 [6]㊂结合学界对于创伤的论述,创伤可大致分为性别创伤㊁种族创伤㊁历史创伤和文化创伤四种㊂在‘女勇士“中,这几种创伤彼此交织㊁难以割裂㊂杰弗瑞㊃亚历山大(JeffreyC.Alexander)在‘文化创伤与集体认同“(CulturalTraumaandCollectiveIdentity)论文集中就曾提出, 创伤并非是自然存在的,而是由社会建构的 [7]㊂在‘女勇士“一书中,主人公 我 的创伤也并非生来就存在和被感知到的㊂随着 我 不断成长和对家庭记忆的深入了解,在社会环境的挤压和社会观念的浸染下, 我 的创伤开始形成和深化㊂二、创伤的代际传递弗洛伊德提出,个体常把自己经历范围之外的事物也纳入自己的感知之中㊂换言之, 记忆不仅充满了个体对自己经历的事情的回忆,而且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经历过的事情的回忆 [8]12-13㊂‘女勇士“的开篇以母亲英兰的叙述开场: 你不能把我要给你讲的话,告诉任何人㊂ [9]3母亲向 我 讲述了 我 的一个姑姑的故事,这个姑姑的名字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所以在文中被 我 称为 无名姑姑 ㊂在丈夫漂洋到美国数载后,无名姑姑与人通奸,怀了身孕㊂村里人深知此事有辱民风,于是强烈谴责姑姑的通奸行为,他们在姑姑临盆之际,闯入 我 的老家,大肆破坏,宣泄不满㊂最终,姑姑在猪圈中诞下了腹中的婴孩㊂翌日清晨,母亲井边打水时,发现了井里无名姑姑和婴儿的尸体㊂承受了太多世俗的白眼和责难,无名姑姑的心灵遭到了重创,走投无路而被迫投井㊂这份折磨人的心灵创伤,给 我 们家族也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自此之后, 我 们全家 当她从没来到这个世界上 [9]5㊂多利㊃罗伯(DoriLaub)曾提出创伤事件见证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经验之内自身的见证;第二层,对他人证词的见证;第三层,对见证过程本身的见证㊂ [10]也就是说,第一层次主要指个体经历创伤事件,获得经验;第二个层次可以指讲述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受众即听者追随幸存者的讲述,重新经历创伤事件;第三层次的见证则重点落在了 我 自身作为听者,获取经验并寻求真相的过程㊂无名姑姑的遭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旧中国男权社会观念对于女性的恶意和迫害㊂在姑姑的故事中,母亲英兰既是性别创伤的幸存者,又是家族创伤的亲历者㊂在无名姑姑的创伤事件中,母亲英兰首先是第一层次的见证者,她见证了姑姑的离经叛道之举和令人不胜唏嘘的结局㊂在此基础上通过向 我 转述,将他人创伤经历及自身创伤经验传递给 我 ,实现了第二层次的见证㊂ 你现在已经开始来月经了,你姑姑的遭遇,你也有可能遇到㊂你可千万别给我们丢脸 镇上的人都眼睁睁盯着你呢㊂ [9]5母亲的教诲看似向女儿灌输了规避社会唾弃的行为规范,实则强调了男性权威对 我 的约束㊂母亲通过叙述,让 我 了解到旧中国男权社会下女性的㊃77㊃山东女子学院学报㊃2021年第2期卑微, 我 意识到 在饥荒年月,生为女人,生个女儿,就已是十足的浪费 [9]7㊂而且母亲在叙事中数次强调 别对你爸说我告诉了你这些 [9]5,由此可见,在这个家庭中,父亲是绝对权威,母亲身为女性则沦为男性权威的附庸㊂在 父亲 母亲 女儿 的三人关系中,母亲成为父亲意志管控 我 的帮凶,而没有为女儿 我 争取更广阔的话语空间和发展自由㊂母亲对于姑姑投井丧生的寥寥叙述并未实际还原姑姑悲剧的全部事实,从而将 我 引入了一系列的设想和推测中㊂ 我 想象姑姑是一个 野女人 [9]11,但是很快又被自己否定,在 我 的想象中,姑姑最多是一个 爱打扮 的女人,而 女人爱打扮,就会落下不守妇道的名声 [9]11,最终她对美的追求招来了男人的目光,埋下了送命的祸根㊂无论如何,在 我 的各种设想中,姑姑的所作所为都不至于让她付出被千夫所指㊁自绝性命的惨痛代价㊂ 我 还设想,如果姑姑生下的婴儿是一个男孩,那 倒还有被宽恕的希望 [9]17㊂姑姑投井,母亲重述, 我 的演绎,实现了对这一创伤事件三个层次的见证,而上一代遭受过㊁见证过的创伤也经叙述传递到了 我 的身上, 姑姑的亡灵纠缠着我 她的魂附在我身上 [9]18㊂学者王欣认为: 创伤记忆通过见证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传递给下一代㊂结果是,从未直接经历过创伤的个体或集体继承了死去已久的先人的创伤回忆㊂ [11]57在无名姑姑的故事中,似乎不检点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也间接成为 我 和母亲英兰受创的原因㊂实际上,从宏观层面来看,无名姑姑的悲剧深植于中国旧社会男权压制的大环境中㊂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女性话语丧失,被迫消声㊂这在文本中体现在:一方面,母亲对 我 讲述的故事是父亲不能知道的秘密,母亲不仅向 我 传递了姑姑事件承载的创伤,更警示了 我 要沉默;另一方面,整个故事没有姑姑说过的只言片语,即使是在讲述者的设想中,姑姑也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形象,没有任何的话语权,作为 家族之耻 ,甚至连名字都不能被提及㊂开篇母亲讲述的无名姑妈的故事成为 我 性别创伤的萌芽,也成为 我 家庭记忆中创伤的一部分㊂‘女勇士“一书的副标题为‘一个生活在群鬼之间的女孩的童年回忆“, 鬼 是中国传统鬼神文化中的重要意象,在书中 我 对于 鬼 的观念的了解,源自母亲给 我 讲的鬼故事㊂在母亲的故事里,中国社会里有形形色色的鬼:墙头鬼㊁替身鬼㊁溺死鬼㊁吊死鬼㊁口袋鬼 林林总总,名称各异㊂在‘巫医“一章中,母亲英兰向 我 讲述了自己在医科学校求学时组织同学们与 压身鬼 搏斗的经历,不仅如此,她还向 我 讲述了鬼如何附体在婴孩身上等,这些在 我 看来简直荒唐的超自然故事,震撼了 我 幼小的心灵㊂而母亲讲的鬼故事 常进入我梦中 那些婴孩反复出现在我的噩梦中 [9]96在弗洛伊德的定义中,噩梦是主体遭受创伤的重要表征之一, 我 在噩梦中多次经历创伤,相信自己生活在 群鬼 之中,这些鬼是中国来的, 那些梦是用中文做的,中文是讲述荒诞不经的故事的语言 , 我清醒时的生活像美国人生活那样正常 [9]96㊂母亲给 我 灌输的鬼故事和鬼怪的观念,成为 我 文化创伤记忆阐释的基本框架,在 我 看来, 中美两种文化的比较中,中国文化是丑陋的梦,是令人费解的语言,是扭曲的生活 [12]㊂创伤记忆的框架 解释了故事中人物行为的动机 [11]186,在文本中, 我 对中国文化很难形成认同感,由此铺垫了 我 对于接受美国社会文化的转向,但是,在 清醒 的美国社会中, 到处都是机器和鬼 的士鬼㊁巴士鬼㊁警察鬼㊁灭火鬼㊁查表鬼㊁剪树鬼㊁杂货店鬼 [9]135㊂美国在 我 看来也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 鬼国家 , 我 在社会生活中迷惘㊁失落和无所适从㊂由此可见,母亲传递给 我 的关于鬼神的创伤记忆,使 我 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鬼和异端的世界中, 有时候我讨厌洋鬼子让我们不能说实话,有时候我讨厌华人那样鬼鬼祟祟 [9]202㊂ 我 在中美两种社会文化中无从选择,找不到文化根基㊂在‘女勇士“中,创伤记忆的代际传递主要有以下特点:(1)代际传递主要依靠母亲向 我 讲述的方式进行,成为 我 家庭记忆的一部分, 我 在家庭记忆的阐释框架下展开思考,赋予㊃87㊃于春华:创伤㊁记忆和超越:论汤亭亭‘女勇士“中的创伤叙事无名姑姑 和 鬼 以创伤意义,成为 我 创伤记忆中的基本叙事原型,并在脑海中固化㊂(2)倾听者 我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母亲传递的家庭记忆,通过相关的材料进行补充,丰富了讲述者所提供的信息,比如 我 在母亲给 我 讲过 戏蹬鬼 后,主动查阅中国人斗鬼的资料,书中呈现的故事加深了 我 的创伤体验㊂母亲的创伤证词触发了 我 的创伤经历,加深了 我 所恐惧的性别创伤,并促成了 我 在两个 鬼国家 进行文化认同的意识分裂,突出了文化创伤对 我 的伤害㊂三、创伤和身份危机创伤记忆 成为家庭中时代的重要内容,成为下一代身份构成和自我认识的重要部分㊂ [11]180无名姑姑的故事给 我 笼罩了家庭和时代的阴影,而月兰姨妈的故事让 我 开始意识到自身身份的挣扎㊂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曾讨论了记忆的基本区别,他定义了 历史记忆 与 自传记忆 两个概念㊂他认为: 在历史记忆里,个人并不是直接去回忆事件;只有通过阅读或听人讲述,或者在纪念活动和节日的场合中,人们聚在一块儿,共同回忆长期分离的群体成员的事迹和成就时,这种记忆才能被间接地激发出来㊂ [13]43‘西宫外“一章讲述了月兰姨妈首次造访美国的经历㊂在之前的三十年里,她都是靠在美国当医生的丈夫定期汇款度日㊂许多中美文化的差异都在月兰姨妈的故事里被呈现和放大㊂英兰与子女和外甥女在机场接从中国漂洋而来的妹妹月兰,外甥女只要看到门一打开,就大喊 妈妈 ,这一举动 让她的美国表姐表弟都不好意思了 [9]129㊂英兰让自己的孩子也一起喊姨妈,可他们害羞地急忙溜走,如叙述者所言, 大概这就是美国式的教养吧 [9]130㊂外甥女出生于中国,生长在中国,五年前才来到新大陆美国,她的身上渗透了 中国式 的教养,母亲在此处也代表了 中国式 家长的形象,而 我 和兄弟姊妹们接受的是西式的社会教育,行为表达自然不同㊂由此可见,在 我 的家庭内部,两种文化暗潮涌动㊂在中美文化交织的家庭中,月兰姨妈无疑是其中最 中国化 的代表㊂月兰到姐姐家后许多行为都令人费解:她 冲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说一堆话,送给姐姐和孩子们淡绿色丝绸旗袍㊁玉镯和耳坠㊂这些在姐姐英兰看来都是华而不实的,只是将 那些有用的㊁实在的东西放进后面的卧室 [9]135㊂学界认为母亲英兰是美国社会里中国文化的代表,但此处细节则体现了母亲英兰长期浸润在美国社会中,深受美国实用主义社会文化的影响,与妹妹月兰产生了文化观念上的裂痕㊂还有月兰姨妈诸多的生活细节,在已经 美国化 的外甥㊁外甥女看来,简直要把他们逼疯了㊂母亲英兰安排月兰姨妈美国此行的目的是,夺回她在美国另组家庭的丈夫㊂然而在 美国化 的丈夫面前,月兰姨妈一言不发,俨然成了一个失语的形象,她不仅没有勇气去捍卫自己 正宫 的地位,还对自己的行动产生了怀疑, 我应该回中国去,我压根儿不该来 [9]159㊂同样的话也由姨父说出, 你来这儿是个错误,你适应不了 [9]168㊂在姨父所代表的强势的美国形象面前,月兰姨妈的境遇体现了华人在美国社会被边缘化和排斥的生存状态㊂在寻夫失败后,月兰姨妈甚至都无法在美国社会生存下去,她连洗衣房最简单的工作都无法胜任,后来变成足不出户,只窝在房间里的人㊂她千篇一律地重复着过去的事情,慢慢地,她成了一个疯子,被送进精神病院,彻底被排除在美国主流社会之外,最后精神崩溃而亡㊂创伤研究指出,重复㊁闪回和幻想是创伤的重要症状,月兰姨妈就在这种往复的创伤回溯中走向灭亡㊂传递让过去和现在发生了联系 [8]179,月兰姨妈自我身份认同的创伤也反映到了 我 身份建构的焦虑中㊂在美国社会中, 我 同样是失语和沉默的身份, 我喜欢沉默㊂最初我没有想到应该说话, 当我发现自己必须讲话的时候,上学才变成煎熬,沉默也开始变得痛苦 [9]182-183㊂老师建议 我 和妹妹进行语言障碍治疗,但每次一到医院,失语便不治而愈, 我 痛恨沉默和无声,厌恶自己的不争,但究其根源,却发现 我们沉默,是因为我们是华人 [9]183㊂不说话就没有身份! 我 深刻意识到,人不能离开身份而存在,对于自我身份的寻求与确认是人类主体性的㊃97㊃山东女子学院学报㊃2021年第2期重要表现㊂ 我 挣扎着从沉默走向发声㊂原文中有近七页讲述了 我 要求一个沉默的华人女孩发声的经历,从最开始命令她必须说话到循循善诱㊁以理规劝, 你要是不说话,就是棵植物㊂你要是不说话,就不会有个性 ,劝说无果后, 我 歇斯底里地咆哮, 哽咽得上气不接下气,头都哭晕了 [9]194-200㊂ 我 之所以会竭尽全力地劝诫小女孩发声,是基于华人同源的种族认同感㊂ 集体创伤,影响到一个有明确成员的群体,必然也会与该群体的集体身份有关㊂ [13]163沉默是华人无法建立身份的缘由,这不只是 我 的身份建构创伤,也是所有生活在美国社会中的华人无法规避的生存困境㊂尽管 我 努力克服了像月兰姨妈一样无声的窘境,但这只是 我 获得身份的第一步, 我 依然对自己的身份存疑㊂我不理解英语中的单词 I (我),这一问题其实反映了 我 在英语世界身份建构的终极困惑㊂ 我 渴望融入美国的主流文化,获得一个美国身份,又囿于中国人的出身和中式家庭文化的浸染, 我 的种族和文化创伤遭遇使得身份建构过程十分艰难㊂我在白鬼和他们的车之间跌跌撞撞㊂这也有黑鬼,只是他们都睁大着眼睛,满面笑容,比白鬼更容易看清㊂ [9]107作者借由 鬼 的意象,以小女孩的视角表现了 我 作为华人在美国社会中生存感受到的压迫感和与美国白人群体的疏离感㊂在美国,非裔与亚裔同属于边缘群体,是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者极力排外的对象,他们之间同病相怜,自然惺惺相惜㊂ 汤亭亭在美国文化熏陶下长大,说着英语,长着中国人的相貌,既是中国文化的他者,又是美国文化的他者,在两种文化中无所适从㊂ [14]汤亭亭借此表达了 我 在双重社会文化背景夹击下无所归属的苦闷和屈辱㊂韦尔策提出: 记忆传递过程中讲述和接受的历史框架形成了每个人的身份㊂ [8]185生活在美国社会的华人一方面身体里流着故土的热血,被中国文化思想的家庭所影响,另一方面接受了美国主流文化的教育,陷入了中美文化双重边缘化的困境㊂也就是说, 她的身份焦虑来自于中国和美国对她的不同期待,来自于两种文化带来的矛盾和冲突 [12]165,是顺从还是抗争?中国还是美国?边缘还是中心?这些都成为 我 当下不得不思索的问题,身份建构何其艰难㊂四、创伤和文学创作心理学家认为: 能够讲述自己或自己生活的故事常常意味着创伤的治愈㊂自传式的回忆和关于一个新的自我的概念界定了叙事的形式㊂ [11]299创伤的经历者或幸存者在讲述过程中将创伤经验重新认识和整合,尝试获得新的解释,与世界建立新的联系㊂可以说,叙事也是受创者寻求创伤疗愈和创伤消解的方式㊂既然‘女勇士“在出版界被归入 自传 之列,对此汤亭亭也从未极力否认,那我们就有理由认为,文中叙事者即汤亭亭本人,汤亭亭讲述的方式同时又是她对于创伤记忆的文学创作㊂因为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对记忆的重新审视和艺术加工㊂全书皆是 我 在讲述记忆里的所见㊁所闻㊁所感,其中尤以第二章‘白虎“和最后一章‘胡笳怨曲“的文学创作痕迹最浓㊂诚如华裔作家赵健秀所言,写作即是对抗㊂汤亭亭痛恨华人 宁养呆鹅不养女仔 重男轻女的观念,也不甘长大后就嫁人,沦为丈夫的仆役和附庸㊂为了对抗这种性别创伤,汤亭亭创造性地改写了中国历史中花木兰的故事,创造了一个新的花木兰形象㊂这个花木兰即是 我 :七岁上山求学问道,以期与强盗对抗,为村民复仇,是百姓赞扬的女勇士㊂这个花木兰不同于北魏替父从军㊁恪守孝道的花木兰,汤亭亭将岳飞的故事与花木兰拼贴,将岳母刺字的情节移植到花木兰身上,而且花木兰背上的字变成了 报仇 誓言 ,以及一桩桩 冤情 ㊁父母的姓名和老家的地址㊂可以说,汤亭亭的花木兰是自我实现的英雄,她期待自己作为木兰可以与世间的灾难和不公斗争㊂ 而履行孝道 这一父权制的道德,则成了一个附带的话题㊂ [15]国内著名学者张子清教授曾评价汤亭亭为 最有实力的女性主义作家 ,因为她给消音的女性发言的机会,而且让她们可以成为英勇斗敌㊁冲锋陷阵的英雄㊂不仅如此,上世纪70年代,解构主义㊁女性主义思潮在西方世界大行其道,汤亭亭在‘女勇士“中也尝试消解了传统认知中男女的差异㊂一方面,㊃08㊃于春华:创伤㊁记忆和超越:论汤亭亭‘女勇士“中的创伤叙事汤亭亭颠覆了读者对于婚配的认识:在 我 作为花木兰的故事中, 我 和丈夫是青梅竹马,因爱而结为连理,而非传统中国婚姻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的强行组合,甚至在 我 生死未明的情况下, 我 的新郎都答应下了与 我 的亲事㊂另一方面,汤亭亭还重新组织了婚姻关系中的分工: 我 是率领一众士兵的将军,奔赴在杀寇前线,在与丈夫重逢后,他成为 我 麾下的一名将士, 我 们在战场上并肩杀敌 如此,汤亭亭在她文学创作的世界里彻底颠覆了传统家庭中 男主外㊁女主内 的夫妻分工和 男强女弱 的刻板印象㊂再之,汤亭亭的花木兰形象兼有女性气质和男子气概,寄托了 她对于理想中的 异性同一体 的厚望 [15]:在 我 怀孕的最后几个月, 我 仍坚守在抗敌一线,驰骋疆场;在诞下婴孩后,一改传统女性生育后羸弱不堪的形象, 将婴儿包在我宽大的盔甲中,随后催马上阵,冲入战斗最酣之处 [9]44㊂成为花木兰的 我 突破了男女的性别对立结界,塑造了一个女勇士的形象㊂第二章文末, 我跟那位女剑客的差别也没有那么大 ,木兰以武复仇,而 记录本身也是复仇,不是砍头挖心,而是用文字复仇 [7]59㊂ 勇士的传说让马克辛(汤亭亭)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重新确立自己 战斗和写作都是传统意义上男性的职业㊂ [16]从这个逻辑来说,汤亭亭不仅通过叙事者的成长经历消解了男女差异,更在叙事之外以写作的形式僭越了传统的性别分工㊂可以说,文学书写是汤亭亭对抗性别和历史创伤的重要方式㊂第五章汤亭亭也改写了蔡琰的故事㊂蔡琰是东汉末年的女诗人,20岁为南匈奴的一个单于所掳,在匈奴生活了12年,生下两子,但是孩子们并不会说汉语,甚至听不懂汉语, 只会像唱歌一样模仿,还嘻嘻哈哈地笑 [9]230㊂语言,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承载了母亲对于故土文化的怀念,而出生在胡地的孩子并不理解母亲的故土之念㊂既然言语无法共通,蔡琰只能以吟唱共情㊂蔡琰在歌唱中土,歌唱她在中土的亲人㊂歌词似乎是汉语,可其中流露出的悲伤与愤懑,胡人也听得懂㊂有时他们觉得听到了几个胡人的词语,唱他们无尽的流浪㊂她的孩子不再嬉笑,当她走出帐篷,坐在冬夜的篝火旁,坐在胡人中间时,孩子们终于开始和她一起唱起来[9]230-231㊂尽管语言不通,蔡琰一曲却唱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所以,汤亭亭借由蔡琰的故事改写表现了语言不通也可以实现沟通和互相理解㊂在‘西宫“一章中,母亲英兰评价姨父之所以能融入美国社会,是因为他能讲英语㊂此处母亲的观念反映了美国华人群体的共识,母亲为了让 我 说好英语甚至给 我 割了舌筋, 我 在沉默无法发声时,也曾想过学好英语,去上英语学校 在‘女勇士“的多个细节中,作者默认了语言相通是异邦人沟通的必要前提,但在全书末尾作者借助改写蔡琰的故事,表现了语言不同㊁文化不同的民族间沟通的可能性㊂滞留匈奴十余载后,蔡琰被赎回中原, 她从胡地带回自己写的歌,三首之中有一首流传至今,名为‘胡笳十八拍“㊂汉人用自己的乐器为这首歌配上曲子,如今依然在演唱,歌词也译得凄切动人 [9]231㊂这首在胡人和汉人看来都充满异域风情的歌曲,得以在两地流传, 曾经被视为障碍的种族现在却成了她的优势 她的曲子不仅是一种融合,还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创造了一个新知识产生的文化界面 [15]㊂在 我 的心目中,蔡琰俨然成为一个成功的跨文化交流使者,深刻表现了汤亭亭对于跨文化交流互通的美好愿望㊂虽 胡与汉兮异域殊风 ,但 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 ㊂蔡琰以歌吟唱, 我 以文字 吟唱 ㊂ 我们现在属于整个地球啦 要是我们不属于任何一个地方,就属于整个地球㊂ [9]118通过对蔡琰这一人物故事的变形和改写,文化对立被悄然消解,勾勒出了 我 所向往的中美文化融合的和谐之境㊂有学者指出,汤亭亭在援引中国故事和历史时并不严谨,杂糅了西方文化的元素,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亵渎㊂其实不尽然㊂阿斯曼认为, 对于文化记忆来说,重要的不是有据可查的历史,而只是被回忆的历史 [17]㊂在这里,中国历史㊃18㊃山东女子学院学报㊃2021年第2期。
声音的魅力——论《女勇士》中月兰故事里的声音
声音的魅力——论《女勇士》中月兰故事里的声音
吴瑜
【期刊名称】《新东方》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处女作《女勇士》深受美国大学生的喜爱,被
誉为振兴美国华裔文学的开山力作。
全书分为五章,分别叙述了无名姑妈、花木兰、母亲勇兰、姨妈月兰和蔡文姬的故事。
其中第四章“西官门外”讲述了姨妈千里寻夫的悲惨故事。
她年轻时受父母之命嫁给了比自己年轻许多的丈夫,可完婚后不久丈夫就远赴金山,并在有了钱后抛弃了旧中国的发妻和女儿,月兰足足守了:30
年活寡。
晚年在姐姐的帮助下,月兰移居美国,千里寻夫,但最终死于一家疯人院,落得个悲惨收场。
国内有学者曾从女性发声和历史想像的角度对这部小说做过分析。
【总页数】4页(P60-63)
【作者】吴瑜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074
【相关文献】
1.声音的魅力——电影中的声音元素 [J], 王宝昌
2.魅力无限讲述数学故事倾听数学声音--锁定目标让数字带着数学梦想去飞翔 [J], 刘锦富
3.在温情故事里传播中国声音——解读《远方的家·一带一路行》 [J], 李玥
4.全国五省区联动,精彩讲述藏区故事全媒体融合报道,生动传播藏区声音——记四川广播电视台《喜迎十九大·藏区万里行》大型联合新闻行动 [J], 薛怀刚
5.“好声音”中“好故事”的叙事学分析——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J], 程耿金妍; 冯尚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女勇士》中女性的反抗:从无声到有声
《女勇士》中女性的反抗:从无声到有声
杨镕静
【期刊名称】《科技视界》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汤亭亭撰写的《女勇士》已经成为华人文学的经典之作.作为典型的女性主义文本,《女勇士》讲述了几位华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如何进行反抗的故事,并且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重述了花木兰传说.这部小说反映了在男权社会影响下女性对不公平待遇之反抗意识的逐渐觉醒.本文通过分析作品中女性从无声到有声的反抗过程,以此来证明只有通过话语女性才能得到应得的地位,才能给自己的身份进行准确的定位.
【总页数】3页(P182-184)
【作者】杨镕静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L712.074
【相关文献】
1.从无声到有声——浅论《紫色》中黑人女性自我身份的构建 [J], 荣秀丽
2.此处无声胜有声——为《蝇王》中女性缺席正名 [J], 于开颜;朱利娟
3.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女勇士》中的反抗精神 [J], 刘丽娜
4.无声与有声的抗争:《都柏林人》中女性形象解读 [J], 熊丽丽
5.论《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反抗的不彻底性 [J], 杨丽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裔女性成长的艰辛与困惑--汤亭亭《女勇士》探究
华裔女性成长的艰辛与困惑--汤亭亭《女勇士》探究杨文【摘要】《女勇士》是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代表作品,《女勇士》以华裔为写作背景,以女性成长经历为主题,刻画了华裔女性成长的艰辛与困惑,描述了以作者自己为代表的华裔女性意识的觉醒。
该作品突出表达了女性摆脱男权社会的强烈愿望和对平等的渴望,反映了自强、自尊、自立的女性主义思想。
论文主要从女性成长的角度出发,对《女勇士》进行全新的解读。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女性成长;《女勇士》;艰辛;困惑【作者】杨文【作者单位】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5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汤亭亭是当代美国文坛华裔女作家中的佼佼者之一。
其处女作《女勇士——生活在群鬼中的少女回忆》自 1976年问世以来就受到美国读者和评论界的欢迎,同年赢得了当年美国图书评论界的“最佳作品奖”,该作品也成为美国后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
《女勇士》的一举成名,奠定了汤亭亭在美国主流文学界的地位。
汤亭亭向来被文学研究者认为是少数族裔作家和女权主义的代表,学术界对其作品的探讨也主要从族裔、女性主义、殖民主义几个角度进行探讨。
本文将从《女勇士》中的女性艰辛和困苦的成长经历进行探究,揭示华裔女性在两种文化夹缝中的痛苦与彷徨。
人类进入父权社会伊始,其生产生活及行为准则基本上以男性为中心,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并开始出现压迫和禁忌。
起初阶段,女性主义主要女性谋取与男性同样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权等方面权利的运动,后慢慢演变为全球性的文化思潮。
从更广意义上讲,女性主义主张要全面发展被男性遮盖的价值,用自身的视角认知世界,看待自我,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
女性主义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男女平等。
总之,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都有一个前提,即在全球范围内,女性处于受歧视、受压迫的等级,这也为女性主义思想的泰斗——波伏瓦所说的“第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 女勇士》 ; 月兰 ; 身份认 同; 焦虑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I 1 0 6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6 3 9 0 ( 2 0 1 5 ) 0 2— 0 0 9 3— 0 3
汤亭 亭在 采访 中多 次谈 到喜 欢像 托 尼 ・ 莫 里森
、
陌生环境下 , 身份认 同的焦虑
眼 目睹从正常人沦为精神病人的姨妈 月兰, 恐 吓她
的疯 玛丽 等 等 。其 中关于 姨妈 月 兰的精 神分 裂 过 程
月兰 在作 品 中一 出场 就伴 随着 某 种 焦 虑 , 在 旧
金 山 国际机场 , 对 于 一 位 即将迈 入古 稀 的 中国 老太 太来 说 , 一切都 是那 么 陌生 , 陌生 的“白鬼 ” , 陌 生 的
( T o n i Mo r r i s o n ) 这 样 的黑人 女作 家 的作 品 , “ 因 为他
适 合 于 以某 种恰 当的反应 对付 一个 来 自外界 的任 务 ( 一 种危 险) , 那 么, 它 就 会 被 焦 虑 作 用 所 压
们 激励 我 , 使 我知 道 自己有 可 能 既 是 弱 势群 体 又是 作家 , 弱 势族 裔值 得成 为文 学题 材 ” 。 …。 在美 国 , 华
描述 得最 为 完整 , 作 者见 证 了姨 妈 月 兰从 一位 雍 容
华 贵的 中 国老太 沦为 精神病 院的病 人 的全过 程 。 月
语言 , 陌 生 的 国度 。她 以前 可能 无 数 次 地在 心 里勾 勒 出这座 陌生 的“ 金 山” 的美 好 画 面 , 想象 着 她 日思
夜想 的丈 夫所 生 活 的 地方 , 但 眼前 的景 象 远 远超 乎 了她 内心 的想 象 空 间 , 人种、 语言、 生 活方 式 与 中 国 全然 不 同 。阔别 三 十 年 的姐 妹 相 见 时 , 月 兰 和 姐姐 都快 速缩 回 了意 欲 抚 摸 对 方 的 手 , 感 到同样陌生。
Vo 1 . 28 No . 2
Ma r c h, 2 01 5
2 0 1 5年 3月
《 女勇 士》 中月兰 的焦虑分析
刘 文果
( 西 华 师 范 大学 文 学 院 , 四川 南 充 6 3 7 0 0 9 )
摘要 : 汤 亭亭在《 女勇士》中通 过对 月兰的描写 , 深 刻地 揭 示 了一名地 道 的 中国女 性在美 国面 临种 族 、 文化 的 双 重困境 , 展现 出来 的脆 弱的精神世界 , 以及个体精 神焦虑带来的 恶果 。焦虑 问题 一直 以来都是 精神分析领 域研 究的重要 问题 , 在 内部 环境 和外部环境 的共 同施压下 , 主体 心理人 格方 面的矛 盾得不 到平衡 , 焦虑 最终就会 导致
姐 的形象 瞬 间被击 碎 , 剩 下 的只是 远在 中国的 回忆 。 对未 知 的美 国生 活 , 月 兰 心 里 的兴 奋 和 困惑 的 矛盾
来 已久 , 弗 洛伊 德关 于 焦虑 问题 的讨 论 最 早 见 于其
情绪 交织 着 , 一方面 , 经 过姐 姐勇 兰长 时间 的努 力终
于移 民到 了美 国 , 有 了和丈 夫及女 儿 团聚 的机会 ; 另
汤亭亭在女勇士中颠覆了以往美国社会对华人女性的偏见塑造了有着男性力量聪颖积极向上的华裔女性形象同时也刻画了一批有精神问题的女性比如从她母亲那里听来的河边的疯女人的故事她自己亲眼目睹从正常人沦为精神病人的姨妈月兰恐吓她的疯玛丽等等
第2 8卷
第 2期
重 庆第 二师 范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一
1 8 5 6年发表 的论文《 焦虑性神经症》 , 文中提 到“ 焦 虑 是转 换 了 的力 比多 ” 。 ¨ 2 J 】 明“ 如果 心 灵 感 到 它 并 不
收 稿 日期 : 2 0 1 4—1 0—1 1
方面 , 理想 与现 实 的差距 完全 不在 她 的掌 控 之 中 ,
一
步 步发展 , 又 遭 受接 二 连 三 的打 击 , 最 后 导致 精 神
分裂 , 成为《 女勇士》 中典型的患有精神焦虑的人物。
弗 洛伊 德 的精神 分析 学说 可 以帮 助我们 由表及
里更 透彻 地 解读 月 兰 的内心世 界 。精 神分 析理 论 由
姐姐 竟然 变得 那 么 老 了 , 月 兰脑 海 里 那 个 年 轻 的姐
而被 焦虑 所取 代 。
一
人女 性 , 如黄 玉雪 的《 华 女 阿 五 》、 谭恩美 的《 喜 福
会》 以及邝丽莎 的《 覆 了 以往 美 国社 会 对华 人 女 性 的偏 见 , 塑
造 了有着 男 性 力 量 、 聪颖 、 积 极 向上 的华 裔 女 性 形 象, 同时 也刻 画 了一批 有精 神 问题 的女性 , 比如 从 她 母 亲那里 听来 的“ 河边 的疯 女 人 ” 的故 事 , 她 自己 亲
兰 不仅 是处 于弱 势 地 位 的华 人 女 性 , 而且 是 华 人 女 性 中的弱势 群体 —— 一位 被 丈 夫抛 弃 了的女 人 。她
来到异 国他 乡美 国寻夫 , 由于语 言 、 文化 的差 异 , 旧经 验 的重 现 , 心理 诉 求得 不 到满 足 , 从最 初 的精神 焦 虑
裔 女作 家 的写 作无 一例 外都 涉及 到弱 势 群体 —— 华
倒。 ” _ 2 j l 叭 弗洛伊 德的《 精神引论新编》 对 焦虑 问题 作 了进 一 步 阐释 : “ 焦 虑 乃 是 一 种 情 感 状 态—— 申
言之 , 即某 种苦 乐 的 情 感及 其 相 应 的外行 神 经 的 冲 动 的混 合 , 和关 于 这 种 情 感 及 冲动 的知 觉 。 ” [ 3 1 6 3 漂 洋过海 来 美 国夺 夫 , 在 陌生 的环境 里 , 月兰 的妻 子身 份得不 到 丈夫 的认 同 , 华人 的新 身份 无法 适应 , 再 加 上她无 法 处理 自我 与本 我 的矛 盾 , 她 的情感 状 态 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