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做0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学易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原卷版)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真题演练【18】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答案)

高考历史真题演练【18】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答案)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考点1 科技成就1.(2019年江苏学业)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 )A .造纸术B .雕版印刷术C .活字印刷术D .指南针测向技术解析:考查材料理解能力。

从材料中“南宋”和“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中可以得出是活字印刷术。

答案:C2.(2019年福建学业)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其中推动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发明是( )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解析:指南针是航海发展尤其是新航路开辟的一项重要技术。

答案:B第18课时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点2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1.(2019年广东学业)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人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民间艺人创作 B.注重写实C.属于宫廷画 D.注重写意解析:结合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知识可知文人画注重借物抒情。

答案:D2.(2019年广东学业)主要以草书成就流芳后世的书法家是( )A.张旭 B.颜真卿C.欧阳询 D.苏轼解析:张旭是草书的代表。

另外三人以楷体闻名。

故选A。

答案:A考点3 文学成就(2019年浙江学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虽萎绝其亦何伤众芳之芜秽”。

这首古代著名诗歌( )A.反映了西周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B.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C.透射出盛唐诗人气度的宏阔广大D.表达了宋代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这首古代诗歌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诗人屈原的《离骚》。

答案:B考点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1.(2019年广东学业)清朝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对中国某一剧种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这一剧种是( )A.京剧 B.元杂剧C.粤剧 D.昆曲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剧是在徽汉合流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A2.(2019年广东学业)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专题0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练)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

专题0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练)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

【基础达标】1.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

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

这说明A.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 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C. 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D. 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答案】C2.宋代绘画,发展出艺术精神看似对立的两种形式,一种达至写实巅峰,对自然物的描绘达到高度的工整,细微精致。

另一种高度写意,借外在自然形象表达内心情感,强调疏淡和精匀,不加修饰的草草逸笔,每笔可见禅机。

这主要归功于A. 商品经济的发展B. 文化政策的宽松C. 水墨技术的成熟D. 理学思想的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穷理致知”和“心性为主,外物为从”的精神使宋代绘画产生了从理性到感性、从写实性到写意性的变化,故D项正确;A项是民间风俗画出现的原因,排除;B 项说法错误,错在“宽松”;C项是宋代绘画发展的表现,排除。

3.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而来,日益兴盛,“说话”分为四家:小说(以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演说佛书)、讲史(讲述前代兴废争战之事)、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

材料表明了宋代A. 市民文化有了较快的发展B. 世俗文学成为了文化主流C. 儒释道三教已完成了融合D. 城市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以来,随着城市商业的繁荣发展,市民阶层逐渐扩大,收入增加,相应的世俗文化兴起,说话艺术逐渐成为市民阶层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在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古代中国,世俗文学不可能成为文化主流,排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融合”;材料中强调的是市民文化的发展,故D项排除。

4.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

这一变化折射出A. 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B. 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C. 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D. 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答案】A5.汤显祖的作品强调“情”字,曾在《牡丹亭题词》中说:“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2019年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2019年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3.一些本草书中曾记载服食“金丹”可以长生不老;服食黄连、芫花等可以成仙不死。李时珍严肃地批评说这是“方士谬言”……大豆,古方称之能解百毒,但临床用之如何,并不十分清楚,李氏意欲通过自己的试验,判断其是否能解百毒。于是他先用大豆解毒,但“每试之大不然”,说明大豆解毒功能不确切,后来加入甘草,结果“其验乃奇”。这说明李时珍
A.《诗经》
B.《离骚》
C.《窦娥冤》
D.《红楼梦》
【答案】C
【解析】
【详解】
8.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下列诗句中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是()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和累积,又是现存社会和政治的反映,而文化反过来又能给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密切相关的是
①汉赋的繁荣
②理学的形成
③宋词的兴盛
④小说的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宋词和明清小说都是为了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而产生的文学形式,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繁荣,③④正确,汉赋的繁荣与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无关,排除①;理学的形成是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与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无关,排除②;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题中所涉及的诗歌出处和年代的准确掌握和理解,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9.下图为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下列对该书法作品的艺术风格说法正确的是

2019-2020年秋季人教版本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考试测试卷

2019-2020年秋季人教版本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考试测试卷

第三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新的一年已经到来,美丽的天宫在这一年也将分外多彩。

日月食、流星雨、地内行星大距、地外行星冲日等精彩天象会在2011年轮番登场。

某校在介绍有关天文知识时搜集了以下信息,正确的是()①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②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③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关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的国家。

④战国时期,中国已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北宋某一词人的作品曾被人评价“耆卿失意无聊,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唱”。

这一词人是()A.关汉卿B.柳永C.苏轼D.李清照3.下图是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之一,史称《龙门二十品》,是北魏书法的代表作。

尽管二十品的题记的字体大小不等,章法上也不像唐代碑刻那样整齐有序,但不齐中仍然体现出“静穆”的特性来。

其中“静”是本源性的,是最高的审美标准;“穆”则是“静”的外在体现,具有宽宏、凝重、肃穆、和谐等内涵。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北魏统治者奉行尊道、礼佛、崇儒的政策B.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C.字体兼有隶书的古朴刚健和楷书的端庄大方D.造像题记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4.“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A.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B.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C.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D.反映市民生活,有浓厚的生活气息5.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历代都重视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出现了许多农学著作。

下列不属于农学著作的是( )A.《汜胜之书》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石氏星表》6.“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材料主要说明( )A.戏曲最初在民间街坊兴起B.戏曲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戏曲的兴起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视野D.戏曲剧本主要由历史故事加工而成7.“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

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0年重庆卷)15.一位学者在研究解缙(1369—1415)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有关情况时,想了解当时的都城,他应查阅的地图(局部)是答案:C 从谢晋的生卒年月可以判断为明朝,《永乐大典》为朱棣时期编写,当时都成在今天北京,当时叫北平,B是元朝,D是清朝。

(10年重庆卷)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答案:D 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10年重庆卷)13.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

”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C 阅读材料所说冶炼方法为灌钢法,这一冶炼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10年安徽卷)1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A B C D答案:C 解题的关键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定,六安双墩汉墓,青花瓷元朝时出现,不可能出现。

(10年北京卷)40.(24分)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

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

(8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医圣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医学著作及其成就的理解。

答案: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伤寒杂病论》成为中西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第0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学易试题君之单元测试君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全解全析

第0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学易试题君之单元测试君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全解全析

11 2 3 4 5 6 7 8 910 A C B D C A C C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D B D D A D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BABCBBACC1.A 【解析】从材料来看,在造纸术的起源问题上尽管不同,但都认为东汉的蔡伦为造纸术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即都认为造纸术在东汉时期得到极大发展,选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纸张在魏晋时期才成为主要书写材料,选项B 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 自身正确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术源于西汉而非东汉,选项D 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

2.C 【解析】材料“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反映的是指南针用于航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传入欧洲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故C 项正确;A 、B 项是指印刷术和造纸术,排除;D 项是市场的扩大,排除。

4.D 【解析】南宋时期中国并未进入热兵器时代,仍然以冷兵器为主,故A 错误;火药技术在唐末开始用于军事战争,不是南宋,故B 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火炮由西方传入中国,故C 错误;材料“忽放一霹雳砲……金军大败”反映了火药影响了战争胜败,故D 正确。

故选D 。

学科%网5.C 【解析】材料信息突出了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故C 项正确;A 项是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对世界,应排除;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印刷术、火药与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联系不大,排除B ;D 项是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应排除。

6.A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许多科技发明无法得到社会的推广应用,往往出现中断、失传的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的存在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故A 项正确;B 项不是根本原因;C 项说法错误,错在“历代”;D 项包含在A 项之中。

高中人教版本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考试测试卷

高中人教版本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考试测试卷

高中人教版本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考试测试卷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 ) A . “司南”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 B .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 .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 . 活字印刷始于宋朝,以后雕版印制技术基本不再使用 2.下图说明( )A . 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B . 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C . 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D . 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3.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着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以下对联刻画的对象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是( )A .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B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C .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D .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4.苏轼在欣赏王维的画作时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下列作品在绘画风格上与之相似的是( )A . AB . BC . CD . D5.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下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 . 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 . 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 . 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 . 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6.汉字从甲骨文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革和自然流变。

汉字的变化好像路的变化一样。

路是人们走出来的(自然流变),路走出来之后,人们隔一段时间就得修缮一次(改革)。

下列主要属于自然流变的是( ) A . 繁体字到简化字 B . 小篆到隶楷C . 大篆到小篆D . 秦始皇“罢其不与秦文合者”7.汉字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由繁到简的趋势,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精做0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

精做0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

1.(2016年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

《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

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

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1)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

材料二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

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

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

又如《相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实践效果怎样?(3)综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2.(2015年海南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

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

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

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单选题(共1题)1.(2019·全国Ⅰ)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A. 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 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 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 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41分)2.(2019·全国Ⅱ)[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

汉景帝时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

汉武帝即位后,因得读《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

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

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

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

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

”——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

3.(2019•江苏)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材料二: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讲)-2019年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讲)-2019年高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突出考查秦汉至明代中国古代地方戏曲的演变、清代京剧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名师点击】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卓著。古代中国的艺术独具东方神韵。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相互渗透,京剧成为中华文化的国粹,形成了鲜明的民族艺术特征。从先秦到清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灿烂辉煌。
(3)《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4)东流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临床学)的基础。
(5)东汉华佗除创制五禽戏外,还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的先河。
2、中药学
(1)《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2)唐朝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4、指南针
(1)战国时发明司南;
(2)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3)13世纪传入西欧,促进了远洋航行,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天文学:
1、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最早的星表(石申在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
2、唐代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
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一)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
1、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2、成熟: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商周出现“金文”;
3、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后出现“隶书”;
4、理论:东汉许慎总结出“六书”理论。
(二)书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术的发展:
1、魏晋以前的自发阶段;秦小篆、汉隶书还是实用性文字
3、元代郭守敬制成的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简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他编定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测试卷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诗经》是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它()A.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B.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C.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D.多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2.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 “出世成仙”的情感。

可知其画作应属于()A.山水画B.人物画C.文人画D.风俗画3.达尔文称《本草纲目》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主要是因为()A.记载的药物种类多B.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C.分类方法先进D.对世界影响巨大4.下列图片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照片和舞台艺术照。

对梅先生所表演的艺术形式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戏曲形式B.它体现了我国戏剧善于与时俱进的优点C.它以北京地方戏为母体而成,故名京剧D.它的发展与当时统治者的喜好密不可分5.北魏孝文帝5岁即皇帝位,重视汉族文化,“雅好读书,手不释卷。

五经之义,览之便讲”。

他可能读过的诗句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C.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6.胡寅在《酒边词序》中认为,某词作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豪气超乎尘埃之外。

”该作者应是()A.李煜B.柳永C.苏轼D.李清照7.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是()A.乾隆年间京剧正式形成B.京剧的形成博采我国北方各地戏曲之长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D.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统治者的推动有关8.《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 ( ) A.《诗经》反映社会变革的趋势B.《诗经》开创现实主义文学先河C.《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9.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

(完整版)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试题(带答案)

(完整版)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试题(带答案)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试题(带答案)达标测评卷十九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0•泰州期末)四位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一个小题。

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 ①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②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④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2011•淄博一模)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术形式是( ) A. 绘画艺术 B. 戏剧表演 C. 篆刻艺术 D. 书法艺术 3.(2009•临沂模拟)下图为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

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

”诗中流露出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脱俗的情趣。

该画属于( ) A. 风俗画 B. 宫廷画 C. 文人画 D. 风情画 4.(2010•泰安一模)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

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结的歌剧艺术。

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城市经济的发展 B. 社会环境的变化 C. 统治政策的调整 D. 主流思想的演变 5.(2011•东营胜利一中期中考试)“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

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造成中国古代科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 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农学发达 B. 历代统治者普遍重视科技 C. 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D. 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6.(2010•皖北联考文综)中国书法到了明清时出现了一种新的书体――馆阁体,如图所示。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试题及解析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试题及解析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9·广东百校高三联考)《尚书》载:“臣下不匡,其刑墨。

”《礼记》载:“史定墨……扬火以作龟,致其墨。

”《物原》载:“周宣王时的史籀始墨书于丝绸。

”这些记载表明()A.古代制墨技术高超B.墨的用途较为单一C.我国用墨历史久远D.周代书写材料广泛解析:选C根据材料“刑墨”“史定墨……扬火以作龟,致其墨”“墨书于丝绸”等信息可知墨的用途广泛,也表明我国用墨历史久远,故B项错误,C项正确。

材料涉及墨的用途广泛,并非是古代制墨技术高超,排除A项。

材料中只有《物原》涉及周宣王用墨书于丝绸,没有涉及周代书写材料广泛,排除D项。

2.康熙年间,我国开始系统地、大规模地开展全国性的地图三角测量。

绘制《皇舆全览图》时,吸取了欧洲制图理论中的优点,采用经纬图法和地图投影方法。

由此可知,此时()A.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B.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已被废除C.西学东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D.中国地图绘制技术领先世界解析:选C由“绘制《皇舆全览图》时,吸取了欧洲制图理论中的优点,采用经纬图法和地图投影方法”可知,中国传统科技融入了西方的科学理论,即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C项正确。

3.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48年,楚司马苏掩奉命整治军赋,他对不同类型的田土、山林、水泽等做了精密的测量和计算,然后依据收入确定军赋的数额。

这一记载说明当时()A.土地国有制度遭到破坏B.人们已能熟练运用数学知识C.国家专营思想开始出现D.诸侯争霸推动各国变法开展解析:选B据材料“他对不同类型的田土、山林、水泽等做了精密的测量和计算”可知人们已能熟练运用数学知识,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田土、山林、水泽的测量和计算,并未体现对土地制度的破坏,排除A项;材料主旨在于用数学知识测量和计算,看不出国家专营,排除C项;材料只是楚国整治军赋,体现不出各国变法,排除D项。

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练习题

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练习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革命。

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受到西方殖民者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经济停滞倒退2.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中国封建迷信思想盛行B.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C.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3.关于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描述,正确的是()A.《九章算术》大约成书于西汉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制计数法的国家C.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最早使用的是算盘D.唐朝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4.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祖先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A.利用简仪观测天象B.利用司南辨别方向C.阅读纸质印刷品D.借助《伤寒杂病论》医治病人5.毛泽东终生喜爱屈原的《离骚》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长诗B.楚辞是当时流行于南方的新诗歌体裁C.《离骚》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D.楚辞创作才用质朴的现实主义手法6.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文治武功。

周围的文人为其歌功颂德,最有可能采用的文体是()A.赋B.诗C.词D.散曲7.清朝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中国古代在“李杜”之后各领风骚的文学形式有()A.楚辞、元曲、明清小说B.南戏、元杂剧、京剧C.宋词、元曲、明清小说D.宋词、明清小说、京剧8.《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这种创作风格反映了该作品属于()A.爱国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9.“四川、江东、桃园、草木皆兵、36”,从这几个词语取得有效信息,它应该是指着作()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封神榜》10.小说逐渐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下列各项与之无关的是()A.新兴工商业城镇兴起B.小农经济解体C.市民阶层崛起D.商品经济发达11.右图杂剧俑所示艺术盛行的朝代是()A.秦B.隋C.唐D.元12.梅兰芳是江苏近代文化名人(下图),着名的戏曲艺术表演大师,他所代表的剧种()A.由元代散曲演变而来B.由杂剧和汉剧融合而来C.兴盛于康乾时期D.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国粹13.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和传统科技的晚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6年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

《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

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

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1)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

材料二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

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

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

又如《相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实践效果怎样?
(3)综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2.(2015年海南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

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
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